第一篇:高中地理学习思维整体性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学习思维整体性研究
新课程改革成果已经卓见成效,高中地理教学更重视了学生学习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正如地理教学大纲所指出的:“在教学中,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中,积极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何为学习思维整体性,我理解成就是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对某一知识点或者是知识模块进行再加工,使得知识之间不再是独立的、片面的,而是用联系的整体性思维运用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谨,论述更加有条理性。
李接君的高三能力专题复习课,从试题的答案整体分析切入,理出一条思维路径,破除思维定势,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和差异并存的整体性原理。
我理解:教会学生建立完整的具有整体性思想的知识结构,是现代教育学在探索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时所提出的最有价值的见解之一。它的提出对优化现代学习过程的意义也是颇为深远的。在传统的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偏重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把握。由此而带来的直接的危害便是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所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可靠基础。现代地理教学中更多地侧重于引导学习者以一种发现或探究式的态度去掌握一定的知识结构,要求学生能够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综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为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营养。教育理论的研究已经深刻地表明,建立知识结构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知识更有价值而知识结构的建立,绝不是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所能够奏效的,它必须以学习者的探究式学习为基础。正是根据这样的认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必须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建立地理知识网络。是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完整的高中地理知识网络,有大的知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线索,形成宇宙环境、大气环境、陆地环境、海洋环境的完整的知识网络。
第二篇:高中地理整体性与差异性讲义
(一)整体性与差异性
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地气水土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要素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交换: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水易被扰,地不易被扰)。
2. 2.1 植被带:
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受水分和热量(气候要素)的影响最大。熟悉自然带分布图。对应气候去熟悉,对中国的植被带必须完全熟悉,对世界的注意典型就好。
2.2 水平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到两极的递变规律,受热量因素主导。典型景观变化: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苔原冰原。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递变规律,受水分因素主导。典型景观变化: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2.3 垂直地带性:
从山麓到山顶的递变规律,水分和热量共同作用,一般而言热量作用更明显。
山麓(山脚)处的植被带和山麓所在平地区域植被带相同。从山麓到山顶类似于从赤道到两级。雪线高度:降水越多,雪线越低(雪是降水的一种);温度越高,雪线越高(雪融化);地形越陡,雪线越高(雪不容易沉积)。
某特定山的雪线高度受以上三个要素影响,但具体哪个因素影响大要看具体情况,一般降水影响大。
2.4 非地带性:
海陆分布:南半球缺少亚寒带针叶林,因为该纬度缺少陆地。
水源:沙漠中的绿洲(地下水),尼罗河、印度河在沙漠中形成绿色走廊。
地形:东非高原因地势高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青藏高原是高寒植被区;南美安第斯山西侧(40S-60S左右)迎风坡降水多,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气候),东侧背风坡降水少为温带荒漠景观(温带大陆气候)。
洋流:秘鲁的热带荒漠延伸到赤道附近。欧洲的温带落叶阔叶延伸到北极圈以里。
3.3.1
3.2 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起伏。
3.3 气候类型;气温特征(整体温度热量、季节变化、温差);降水特征(降水总量、季节分配、年际
3.4 3.5 3.6 3.7 答题详略得当,看分数知道答题要点,再作答。一定挑重点的,特殊的作答,详略得当。
第三篇:整体性思维: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
整体性思维: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
——读《“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是一部近五十万字的荦荦大作。为了能够做到“读得懂”,我选择了从寒假开始,每天读一点,记一点,写一点。渐渐的,对于语文的认识,语文教学改革的认识,“新基础”的深度认识,开始逐渐清晰起来,也越来越有这样的感触:如果要想做一名好的语文教师,整体性思维是其必不可少的素养。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出发点,更是提升自我价值的出发点。
整理性思维,要求我们对于语文知识与能力有整体性的把握。
人们常常认为,语文是模糊性很强的课程,正如《庄子》中记载的寓言故事,让混沌有了七窍,它便一命呜呼了。于是乎,教学的无序性便找到了充分的理由,五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三年级无大区别,六年级学生的写作似乎也停留在四年级水平。
针对语文教学改革中这一现状,“新基础”提出了“能级”的概念,也就是“能力”的层次级别,并就基础教育阶段九个年级的不同语文能力提出了层次性非常强的能级要求。每一年级细细读来,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同一年级来说,“新基础”也非常重视研究学生的前在状态、潜在状态,找到学生语文能级点,因材施教。
反思自己的教学,能级意识比较淡薄,也就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性观照。学生的基础性资源与原始性资源就容易被忽视,无法真正做到价值的提升。阅读《指导纲要》,让我对将要到来的三年级教学有了一定的能级认识。也回顾了自己前两年的教学,与能级要求一一比照,分析班级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寻求最佳教育方式,对班级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力图做到整体性把握。
整体性思维,要求我们基于学生的立场展开教学。
语文教学存在的四大问题:讲读中心化、方法技术化、无人化、目标单一化,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把“教”作为重点,而并没有把“教学”看作一个整体,是缺乏“人”的单向教学。叶澜教授提出:一堂课是否有效,是否成为好课,应将“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单位。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整体思维,才会树立鲜明的学生立场,才能真正做到“口中无术语,心中有学生”。
“新基础”教育,实质就是关注“人”的教育。教育也只有能关注到“人”,才会实现“育人价值”。体现“育人价值”的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有效性提升。“站在一个高度,保持一份清醒”,这是“新基础”面对一年级新生差异而提出的建议。在我看来,这一要点对教师的整体性思维也有很大帮助。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站在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学生。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应该善待差异,以发展的眼光来关爱学生。
当我们以整体发展的观点来认识课堂教学,认识学生的成长,那么学生就会在课堂这片润泽的空间里获得生命的营养,课堂也会成现双边共时性、结构灵活性,有效提升生成性资源,综合渗透于学生的生命成长之中。整体性思维,要求我们用“理论态度”进行教学实践。
“理论态度”,与“理性态度”不同,它强调要以逻辑和抽象的方式对待特殊、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和整合,使模糊变得清晰,混乱变得有序,零碎变得系统。
“课型”便是“理论态度”的一种具体表现,让不同的课归入相同的型之中,便具有了“类课型”的特征,语文也就变得更有逻辑了。这样的结构性思维,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结构意识,从而达到“教结构、用结构”的理想课堂。
用“理论态度”进行教学实践,对于教师本人的发展来说,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用感性态度来看教学,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美则美矣,道不出美的所以然。而用“理论态度”来看教学,登高望远,看得清而全,才能时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当然,整体性思维的形成,仰赖于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构成和语文课型教学过程逻辑的综合把后劲,来自对学生生命整体发展的综合性思考。用“整体性思维”来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这是《“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给予我的收获。
第四篇:关于《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研讨》的学习心得
关于《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研讨》的学习心得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五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课题在必修1、2、3的教学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了必修1第二、三、四章有关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大气、水、地貌,并在此基础上,讲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地理环境作综合分析,从整体来认识地理环境,所以本节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阶段总结。看了山东济宁市第一中学王东峰老师的《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研讨》,很有启发,受益匪浅。
1、运用探究问题的思路引领教学
创造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分析问题能力,可以通过调动学生主动性,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强学习效果。
2、培养综合的地理观点
地理学是综合性学科,就是要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观点,发展观点,全面观点。组成地理环境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这就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让学生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系统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能力。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另一显著特征,区域
内的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形成区域特征,区域的组成有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三部分地理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抓住这一点,可综合的分析区域特征,并找出其主导因素。
3、教学要敢于创新
学习课程中讲到了关于适合地理教学特点的实验方法,比如热力环流,比如河流冲刷等等,这些知识都可以通过一些实验得到直观认识,既丰富了课堂,也增加了教学乐趣。
4、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构成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主要要素。地理教学更要侧重用基本原理和观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地理信息的提取认定分析判断比较评价及反思能力、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等能力。学以致用,方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第五篇:研究式学习,开放性思维
研究式学习,开放性思维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高考也在改革。为了配合高考改革,高中教育势必也要进行改革创新。在之前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教科书成为考试内容的标准与依据,师生也只能沦为填鸭和考分的工具,学生在教育不断加强的工具化倾向中异化,丧失活力,教师也只是把简单的结论灌输给学生。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对教学提了许多改进意见和创新课方式。我们学校也派教师去一些所谓名校去学习交流。南方学校有,北方学校也有。但每个学校多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我们不能一一模仿。但有一点我是认同的,就是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要用术语概括,我想就叫研究式学习,开放性思维,比较妥帖。
研究式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让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以主人翁的姿态来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体验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培养他们对待知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从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我是教历史的,举个教学案例。我在讲辛亥革命时,提前让学生准备有关辛亥革命的知识。这节课的重点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所以这节课我是以辩论课的形式上的。我在全班学生中选出五位评委,两位主持人,剩余的分成两个大组,每组选出四位选手,代表正、反两方,资料多是学生自己课前搜集,分组讨论,最后在课堂生上一展雄风。双方辩论非常激烈也很精彩,辩论后让评委打分,再让学生发表意见,最后我给做综合评价,课后然他们把自己的辩论内容整理,以书面的形式上交。这样既达到督促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不同内容的课要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其实这样也能激发教师自身的潜能。
美国教育家托兰斯认为,作为探究创新型的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素质:对学生发挥出来的创造力感到由衷地喜悦并加以高度赞扬;建立有助于维护个人自尊心的人际关系;率直的认同感;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不是为了支配学生;而是要创造性的宽容学生;不压制集体的意志和个人的意见;探求各种事物的真相;创设宽容和亲切的环境。我想,这就是对研究式学习,创造性思维最好的阐释吧。那么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下,我该以怎样的身份融于教学呢?我大体概括了四点:
一、我应作为学生研究式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在研究性学习中,我应以平等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员,真正融入研究性学习的情境之中。这样,才易于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教研活动,我还可以从其他教师那里得到许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能力得到增强,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以便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
二、我应成为学生研究式学习的情感体验者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情感体验,这比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会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注入的情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应该注重指导,将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渗透的方式,迁移到学生身上,使其产生共鸣,并及时给与评价,充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情感因素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个性得到张扬,学习将成为愉快的过程。
三、我应成为学生研究式学习的指导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颁布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表明,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所以在研究式学习中,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有法,导之以行,要培养学习发散性的求异思维,教师要由以往的微观解惑转向宏观的启迪,加强对学生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目标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信息资料搜集的指导,研究结论的指导,研究成果的指导。
四、我应成为学生研究学习的合作者与组织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已提出学习任务,激发探究的兴趣,提供学习信息,指导学习的方法,参与评价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组织协调工作,创造轻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形成集体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的困难,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积极性。
综合所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契机,从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行为变化的方面,挑战自我,改变自我和完善自我,以寻求最优化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