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4 14:4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篇: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提及中华民族漫长5000年历史中最重要的时期,莫非中国近代那风云变幻的60十年,即1840年—1919年这段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无论是社会、政治,还是文化领域哦的变革都在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的量变叠加产生了质变。这关键的60年不仅本身十分重要,更是对以后直至今天的中国历史都起着决定性影响。这短短的60年中,中华民族带给世人无数次叹息和惊喜。

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便是用客观而冷静的口吻,细致地记录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进步在文化上所做的种种努力,看似平静的文字下,暗藏着这几十年中华民族的挣扎以及斗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大致了解一百年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事迹以及中国近代文化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给自己以前对这段时期不够完备的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同时,这本书也给了我许多思考。

首先在宏观方面,该书很好地向我展示了一个研究历史以及其他学科的角度。该书在前言中就提到,研究和撰述文化史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定义文化,因为广义文化的概念几乎无所不包,作者选择按照狭义文化来撰写。事实上,无论是何方面的历史研究,都需要事先为自己的研究核心下好定义。马克思·韦伯说过,研究不是停留在自在之物本身,而是我们去赋予其意义。社会科学如是,人文科学更应该如此。为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赋予准确阐释应该是研究的第一步。第二个问题是用什么体例来撰写该书。在面对整体综合和具体领域分门别类两种体例的选择时,作者选择了将它们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作用,文化自身各个具体领域也是互相影响渗透,需要有宏观的宗论,也需要具体领域的阐述来展示各个方面的特点。这样的布局,让读者既可以整体把握,又能深入各个不同层面,条理清晰。

同时,作者将文化史放在社会整个政治经济大背景下论述,接着再对文化各个细分领域各个击破,有学者评价其“宏观不空,微观不琐”。这也给我提供了一种研究新闻传播演变的思路。众所周知,新闻学,特别是传播学,都不是简单的可以独立研究的学科,它和其他各个学科的融合性很强,其中许多理论也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借鉴或演化而来,因此,研究新闻传播的演变,必须要将其跟社会大背景,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弄清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其次,这本书的几乎每一部分内容分析都一遍遍向我强调了,评价历史事实和人物需要

客观公正,在摆出史实时,也要有正反两方面,评价时也应站在历史的角度而非仅仅从当今角度出发,否则历史真就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第三章中提到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些观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数千年吾国国学之精粹,各取其长,进而参考东西各科之新理,以求其是”。这和我们当今大力弘扬的文化观点是同质的。

从微观上面来看,该书让对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加深了认识,以前仅仅从中学课本以及不多历史的资料里了解中国近代史,所知的事件和人物都相对片面,该书对许多历史事实和人物进行了较为客观、平均的介绍,让我现在对其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认识。比如,以前单单知道,中国近代化过程中,虽然每次总是有保守派的阻力,但很快便被历史的潮流推翻,这一时期的大体趋势是逐渐远离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西方文化。而这本书在《近代中西文化问题的论争》这一章节中,还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近代中国的国粹思想,“国粹派”的观点之一——对孔子和儒学不是作为胜任和圣经来崇拜,而是作为历史人物和文献典籍来分析研究,至今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但由于是关于历史研究的内容,也有着丰富的历史史料作为证明和补充。个人认为,该书与自己以前读过《西潮·新潮》的正好互为补充,一个偏重于宏观上理论性的介绍中国近代文化,一个是以个人的视角和经历记录中国的近代化。它们结合起来为我细致的描绘了中国近代的几十年的景象。

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知识面还相对狭窄。中国近代文化包含的内容太多太复杂,可研究的地方太多,这同时也是它吸引人之处。读这本书,个人还感觉该书的内容体系比较有特色,但中间的理论分析更多是对各家观点的总结,完全是自己提出的观点不多。不过也可能是由于它是教科书的原因,给我们足够方面的史料和部分专家的理论分析,让我们对这段文化史形成一个清晰的体系,更多的内涵也是留给我们自己来思考。

第二篇: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是对本科学员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文社科基础类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增强学员任职能力,提高学员综合素质,本文旨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军校学员选课要求的教学改革之路,从而满足军校学员知识体系结构、任职发展及增强其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需要。

关键词:选修课;中国近代文化概论;教学改革

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作为提高学员人文素养的基础性课程,要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作用,必须着眼于近代文化知识的认知、近代文化情怀的熏陶、近代文化价值的分析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人文内涵与人文魅力,着力培养学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创新先进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满足军校教育转型需要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教学新模式。

一、构建军校《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专题式教学模式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学员的公共选修课,其内容涉及领域广泛,包含了思想、文学、科技、制度、教育、民俗、史学、哲学等范畴,目前,《中国近代文化概论》教学在许多高校开展的时间尚短,已出版的教材较少,而且主要是立足于高校历史学专业课的角度编写的,内容繁杂、体系谨严,逻辑性强,语言抽象,没有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很难为理工科的学员所掌握,这同公共选修课宽泛的体系性、普及的学科知识、通俗的教材语言等特点不相适应,所以我们应该遵循《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作为一门选修课所具有的灵活性、适用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来选择整合教学内容,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专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中国近代哲学思想、中国近代文学、中国近代教育与科技、中国近代艺术、中国近代社会礼仪与风俗五大专题,中国近代哲学思想:主要学习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的内容及发展演变过程,通过梳理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发展变化使学员了解中国近代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复杂过程;掌握中国近代先进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洋务派的变易进化观和戊戌改良派的进化史观,熟练掌握“五四”文化中的思想启蒙;中国近代文学:了解中国近代文学产生、发展的概况,熟练掌握各个时期重要作家及作品;理解中国近代文学精品的意蕴和内涵,接受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加深对各个时期文学精品所表现出的时代精神和取得的艺术成就的理解,并将作品中的情感内容与自己的现实人生相联系,增强传承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强化以文化软实力提升自身战斗力的效果;中国近代教育与科技:了解中国近代教育的内容;掌握中国近代教育的总体特征;理解科举制度废除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熟练掌握中国近代教育的现实意义;掌握中国近代科技的主要成就,熟练掌握中国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以及近代科学的基础和核心精神是什么,培养学员的科学精神,使其充分理解中西近代科技的不同,并正确看待这种不同,反对盲目自大与民族虚无主义;中国近代艺术:了解中国近代音乐、绘画、戏剧与电影的发展历程,熟练掌握中国近代艺术取得的成就,理解近代艺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熟练掌握现当代艺术对近代艺术的借鉴和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礼仪与风俗:了解西方礼仪对中国近代社会礼仪的影响;了解中国近代生活习俗的变迁情况;掌握近代对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的追求,理解传统观念与国家命运对近代婚恋的影响。了解中国近代礼仪和风俗变迁与经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了解教育在改变婚恋观方面所起的作用。

五大专题的设置注重对中国近代在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文化“通识”进行梳理,拓展学员的知识面;将中国近代文化精神作为主要脉络融入课程中,培养学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远大的全球视野;在拓展学员知识面的同时,穿插大量历史史实及文化现象,寓教于乐,避免“偏、专、枯”,让学员在掌握中国近代文化基本理论和基本精神的同时,充分认识中国近代文化的主要精神和实践意义。

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讲究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讲授有余,研讨不足,学员只是被动地听与记,导致学员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制约了教学效果。专题式教学法很好地克服了传统教学的这一不足,充分发挥“专题”的优势,它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教材的束缚,由教员灵活地安排教学计划,比较自由地选择研讨、案例、启发、提问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通俗化,从而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员上课的积极性,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专题式教学可以主要采用研讨式教学法,在教员的指导下,学员通过自主研究――课堂交流――教员点评等环节,掌握专题知识。在专题式教学模式下,学员通过搜集资料,在分析、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提出对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学员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讲授中国近代文化的表现形式方面,以培养学员审美直觉能力与分析能力,将一些基础知识交给学员自学,而把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变迁的关键点列为若干研讨题目,以点带面,以培养学员的宏观概括能力,在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完善和深化学员的知识体系。同时,在课堂上给学员提问的机会,以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增强其自学能力。

总之,专题式教学是个开放的体系,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容纳力,能够鼓励任课教员在授课中主动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弥补教学内容表达相对不足的缺陷。同时,学员也会在此教学法中感觉到尊重、新颖,能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在一个师生互动的氛围下实现教学相长。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覆盖领域广,课时少,所以要设法将学员的学习时间从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的自主学习,为此我们深入探索了“主课堂+第二课堂+网上课堂+社会课堂”的四堂联动教学模式,主课堂基本采用研讨、启发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课堂依托国学等俱乐部举行演讲、诗歌朗诵、礼仪大赛、人文知识竞赛等活动,调动学员的课后学习实践积极性;网上课堂主要是根据教学专题择优搜集一些课本和讲义之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包括音像、书籍、评论文章等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媒体的演示,让中国近代文化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和动画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为《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教学起到辅助和补充作用;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近代和地方特色,让学员以小论文的形式概括总结出其对中国近代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社会课堂就是布置学员利用节假日到家乡或驻地观察当地的建筑、饮食、服饰、礼仪等领域保留下来的传统和地方特色,让学员观察、分析、书面概括总结其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把中国近代文化的研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对于自学内容,教员辅导学员联系现实开展自学,创造条件帮助学员运用好图书馆、网络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培养他们收集、组织专业资料的意识与习惯,为终身学习和研究打基础;指导学员开展自学后的学习交流活动;每个单元都设置讨论题、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在自学时间讨论,特别注重指导、帮助、监控学员学习小组开展活动,锻炼学员的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布置学员写出对自学内容的分析报告,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去对比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当今中国的影响,培养乐学员的思辨和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证明,“四堂联动”教学体系成效显著,使学员的人文素养普遍获得提高。

三、建立过程考核和课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作为选修课应该注重过程性评价,在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对《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的考核方法改革。舍弃了一张试卷定高下的传统考试法,将原来以知识为重点的考核方法转向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实行过程考核和课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视学员平时的学习过程,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

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研讨等实践活动等;课终考核考试题型舍弃了传统的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全部改为注重分析概括能力的论述题。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分项成绩均为百分制,按比例折算累加为总成绩)。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包括:课后作业完成情况(50%)+课堂表现(50%);课终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形式为:闭卷笔试(100%)。

过程考核中,课后作业成绩取平时作业的平均分,课堂表现成绩根据每位学员平时的发言登记成绩及各组讨论发言的总体表现按组打分并登记为个人成绩。课终考核中,闭卷笔试试题为论述题2道(各50分),每道不少于500字,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这种考核方式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增加平时成绩在学期成绩中的比重,而平时成绩的评定是全面的动态的,更加重视对能力的考核,使对学员的成绩评定回归到真正的学习评估上。

总之,我们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围绕着“以生为本”,体现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积极主动实现《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课程的有效性。(作者单位: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政部人文室)

参考文献:

[1]张习孔.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199。

[2]蔡世华.“中国文化概论”课定位与教学视点「J」.煤炭高等教育,2001(2)。

[3]介永强.关于中国文化史教学的一些思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24:54一57。

[4]叶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体系和重点探讨.台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6(2):64一66。

第三篇:中国近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中国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评析

摘要:近现代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主要的思潮,本文对近代史上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产生环境和根源加以分析,对“非典型”和“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区分,这其中“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可以看做是儒家中庸思想的独特体现,是民族文化惰性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对“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变革;国粹派;现代新儒学;文化惰性;文化态度

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一面是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古老中国的大门,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国内矛盾的不断加深使中国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危机;一面是中华民族“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思想、器物,与列强抗争、争取民族解放的英勇历程。其中,中华民族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和寻找建国的航向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主流。文化思潮的探索成为这一主流中的中流砥柱。不论是清末时期的洋务派思想、康有为的保皇思想、还是五四运动时期的全盘西化思想,亦或是后期的国粹派思想和新儒学思想。可谓是流派众多、“百家争鸣”,让人联想到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的繁荣。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思想的流变,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清末一场场对外反抗战争的失败和民初的政局**,封建割据势力纵横中国。在近代中国多灾多难的状况下,国人不得不一步步的反思,尝试过学习西方器物的方式却依然没有保全民族,仁人志士们开始尝试进行思想和文化上的反思和探索,一场遍及各各领域的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总结近代以来的各路思潮、流派,根本上都是在围绕对中西方文明或文化在中国体制和文化革新中所占的比重所做的探索,虽然各种思潮的立场不同、激进或温和,仁人志士都是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的出路思考。

在笔者看来,不同的只是“思变”的程度,当代评价顽固派思想,几乎是以“迂腐”、“冥顽不化”毫无生机可言。例如清末理学名臣倭仁,深受理学的影响,对于以恭亲王奕欣为代表的的洋务派痛加斥责,依然主张这“重人心轻技艺”,①重谈“夏夷之防” 而对于以陈独秀和胡适的“全盘西化”思潮的评价也是“忘本”、“崇洋媚外”过于激进式的评论。现在分析则不难看出这两股思想处在了近代文化思想变革流变中的两极,在这两极两端也没有出现第三种文化变革的主张。

“思变”的程度在于思潮流派中代表人物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心理接受程度。在以上两种思潮的特例中,其文化的根都是接受中国传统式的文化教育,而大相径庭的在于表现出来的视野和思想的开放度,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为文化的根意识,在当代被解释为“我族中心主义”,中华民族的我族中心来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过度的民族自信和优越感。中华民族的优越感古来有之,翻看每个民族的历史记录也都有表现,正像殷海光在《中国的文化的展望》所说的:“在通常情形下,一般民族或文化单位对于自己的风俗、习惯、制度、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理想,当期继续发挥功能时,总是有意无意持爱护的态度。笼统的说,如果一个国度就是一个文化单位而且这个文化单位就是这个国度,那么一国的国人爱护其国的文化毋乃一件自然而然的事。”② 我国的仁人志士虽一直抱 有这种思想的根,但是民族的自我认识也在社会大潮的影响下有所改良。

“故步自封”和“全盘否定”的极端思想流派都不是能成为当时社会环境改变的良药。而介于两种极端的思想流派的中间,则存在着多种流派和思想主张,其中大多是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或器物的融合式的运用。这其中最为突出而鲜明的要数文化保守主义,对于文化保守主义,人们不免联想到的是守旧和落后。有人说新儒学是顽固派、是文化保守主义,相似的“新儒学”也是文化保守主义,认为这两种思想的实质是一样的,只是时代上的差异罢了。这里需对于文化保守主义加以正名。

笔者比较赞同一种观点,将近代以来的各种文化保守主义区分为“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和“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③“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有国粹派、学衡派和新儒学。“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主要包括顽固派思想、洋务派思想和保皇思潮。而这其中的区分依据是以是否对传统文化既批判有继承、对于传统的政治制度的态度以及对于西方文化的态度开放程度。“非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不仅保持着传统的文化,认同传统的价值理念,还主张保持封建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如主张“中体西用”的洋务派,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虽然兴办实业、引进西艺,但是在思想主张上不但袒护传统的伦理纲常,还维护两千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例如在《劝学篇》中,张之洞对于“民权”是表现出极力的反对,对纲常名教的坚守这证明了这一点。相反,“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虽然认同符合时宜的传统文化,但对于传统价值中封建思想有所批判,也完全否定传统的政治体制。这里的”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对于保持社会和文化的延续性和渐进性,防止文化价值的断裂时有积极意义的。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国粹派”,我们都知道国粹派的主要人物,章炳麟、刘师培,其中章炳麟是文学大家,被视为“唯一能打破康有为学问体系的革命家”。

国粹派强调中国的文化建设须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对西方文化进行适当的吸取和整合。国粹派有言:“夫有特别之精神,则此国家与彼国家,其土地人民宗教政治与风俗气质习惯相交通相调和,则必有宜于此而不宜与彼,宜于彼而不宜与此者。”④ 这段话认为文化是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的,这一特性决定着中西文化不应当也不可能一味照抄照搬或者是模仿对方,相反,尊重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取人之长为我用,才是文化交流的正确原则。中西文化作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质的两大文化体系,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某种先进和落后的差异,但归根溯源,它们却是独立的、平行的两大文化。可以看出国粹派对于文化的融合和借鉴持一种因地制宜的思想。

国粹派和学衡派的思潮的产生一方面是针对于当时出现的激进的全盘西化的观点所进行的论战,另一方面源自当时西方的文化价值危机的影响。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学习西方,然而一战的爆发让国人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的弊端,反观西方思想界,通过文学、艺术和运动对资本主义的“功利化”、“无政府主义”、禁锢的宗教思想等等现代社会的病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反映的就是对西方从古希腊雅典时期到近代的理性主义的所进行的彻底的批判,对于旧世界的进行了哲学和文学的反思。这一价值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则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回归现象,开始对传统儒学进行价值重估。突出的的表现在现代新儒学的出现。

现代新儒学是指以弘扬传统的儒家精粹为主,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也进行宣扬和保留。并且对于西方的学说是持开放态度的。这一流派产生于五四时期结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现代新儒学的代表梁漱溟、张君劢、马 一浮、熊十力、冯友兰、贺麟、钱穆等,都是中西文化的融合论者,并且其中一些学者尝试中西学术的结合,创造了中西融合的学术体系,如钱穆对中国传统史学所做出的贡献,其研究内容涉及传统史学的诸多方面,主张在继承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上融合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以建立新史学体系,《国史大纲》成为其新史学体系建立的印证。⑤

纵观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文化和思想的革新,并没有朝向胡适和陈序经所主张的“全盘西化”式的思想文化变革,也没有倒退到顽固派式的极端文化保守主义,而是产生了兼容性的中西结合式思想流派,主要以“以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为主。笔者认为这其实可以看做是民族文化惰性的结果,这一观点来源于胡适关于“全盘西化”论调的解释,正如其所说:“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说人只管取向极端的革新,大多说人之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惰病的天然趋势,用不着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多里路,大多说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将调和,只走五十里,他们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去,不要回头将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懦夫来将调和”⑥ 这里胡适看到了社会运行的调和状态,即社会状态的自我修正,这其中又由人类行为所主导,而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都有其核心的价值利益和根深的文化观念,对于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形成多派的对立,而为了取得变革就需要设置超越时代的标准。正如《易经》中的“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将目标定得高远,才最可能获得尽如人意的结果。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延续性的国家,思想文化已经形成一种稳固的固定状态,这种固定状态不仅存在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也同样扎根于对待传统文化持批判和包容态度的人的头脑中。鲁迅认为我们的民族要大胆地吸收西方文化,文化惰性会形成一只“无形的手”将我们拉回,这一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自然会得到传承。鲁迅是认同胡适的观点的,其文学作品中对于封建礼教的“吃人”现象的披露也映射出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鲁迅认为文化的变革即使用流血的形式,也未必能触动。早期维新变法中有”戊戌六公子”的英勇就义,就是用流血来警醒世人。因此,强力的世界只能用强力来打破,“摧毁原有的精神宝塔,之后重建”,胡适就是看到了中国文化巨大的保守力量,才尝试了“走极端”式的文化创新。也正如胡适所“预见”的,中国近代文化思想的中西成分的兼容成为了主流,既要尽可能完整的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祛除其文化的糟粕,也要审慎的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可以看出“典型文化保守主义”在探寻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性的方面所做的贡献,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积累性。在中西文化的兼容互补和传统史学的现代化构建,以及推动中国文化现代性建设与民族化方面,做出了努力。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学术思想的总结和继承方面,“典型文化保守主义”中可谓是名家辈出,后世学术界称赞不已。尽管他们在探索自身现代化和世界化的关系上缺乏对人生价值观的探索、忽视社会生活中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制约,以及割裂了现代科技发展于社会改变的关系,但对于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是依然具有启示意义的。

建国后,我国的文化建设开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起落”兼有。在文革前对于传统文化是提倡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毛泽东提出的观点是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民主性精华,去其封建性糟粕”,而文革时期对于传统的破坏则是世人所应警醒的。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同样面临着对于传统文化是采取弘扬的态度还是扬弃的态度。改革开放后,对于世界的开放程度,与日俱增,中西文化的再一次交流与碰撞的大门开启了,这一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和解读,采取的是扬弃的态度。对于传统文化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古老的中国思想中寻找出路,开启文化的创新。如前两年一直流行的“国学热”,也不失是一种从古代文化典籍中寻找人生哲学和普世价值的方式。这里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扬弃,是一次社会转型期的自我认同,可以看做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根,一种民族的自信。稍加分析也可以看出当代对于传统文化也是扬弃的态度,对西方文化也是批判继承。排除时代的局限,当前的文化态度也近似于“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

当代中国可谓是日新月异,逐渐走向富强,走向现代化。而文化建设必然成为民族复兴中的支柱。中国作为独立的“文明体国家”,中国文化从传统转型到现代化,有必要严肃认真的探究传统文化和与之密切关联的“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

① 周阳山.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0.20,36 ② 殷光海.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③ 柴文华.论中国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J】.天府新论.2004年第2期 ④ 桑兵.国学的历史【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⑤ 徐国利.徐国利: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史家对传统史学的新书写——以钱穆前期的传统中国史学研究为例【J】.河北学刊.2014年第4期 ⑥ 胡适.胡适文存【M】.外文出版社.2013

第四篇:测绘学概论读书笔记

《测绘学概论》读书笔记

一·绪论

测绘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的测绘技术起源于水利和农业。古埃及尼罗河每年洪水泛滥,淹没了土地界线,水退以后需要重新划界,从而开始了测量工作。公元前2世纪,中国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叙述了禹受命治理洪水的情况:“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说明在公元前很久,中国人为了治水,已经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了。

在随着历史的前进与人类的发展,人类活动与测绘信息变得紧密相关,密不可分时间,空间,属性是地理空间信息的三大要素,是人们在生活和一切活动中都会涉及的问题。在21世纪人类面临着四大挑战性问题:1.人口增加,需要有相应的良好深存条件;2.环境污染,需要时时生态环境监测,调查,评估和治理。3.资源耗矢,需要完整可靠的资源探测,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4.灾害频发,需要及时准确的灾害预报,应急指挥,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测绘学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

如此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它的认识与发展,无疑也是漫长的。从1880年德国科学家F.R.Helmert 把测定和描述地球表面的学科定义为“测地学”,到测绘学的现代概念:“研究地球和其他实体的与时空分布有关的信息的采集,量测,处理,显示,管理和利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测绘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既:传统测绘,数字化测绘,信息化测绘。

传统测绘。利用模拟的方法测定和推算地面以及其外层空间点的几何位置,确定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获取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以及与其属性有关的信息,编制全球或局部的地区的各种比例尺的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以及地学研究服务。

数字化测绘。将来源于与星载,空载和船载的传感器以及地面各种测量仪器所获取的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方法,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对这些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测量,处理,分析,管理,显示和利用。其显著特征是:测绘仪器电子化与自动化,数据处理,计算机化,测绘生产与产品形式数字化,测绘成果分发网络化。

信息化测绘。在完全网络运行环境下,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为经济社会实时有效地提供地理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一种新的测绘方式和功能形态。其显著特征是::地理空间信息的快速获取和实时更新;地理空间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和一体化管理;地理空间信息的规模化生产和网络化信息分发;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融合,为社会经济提供多尺度,多时相,多形式的综合服务。

在进入信息化测绘的阶段后,测绘学科的应用范围和服务对象从控制到测图的任务扩大到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建设“数字化中国”中构建用于集成各类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方面信息的统一的地理信息空间载体,既国家地理空间框架。为了更好的完成时代赋予测绘学的新的任务与内涵,测绘学也产生了大量的新的技术与学科列如新的技术有: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重力探测技术;航天遥感技术(RS);数字地图制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虚拟现实模型技术;新的学科有:卫星导航定位;航空航天测绘;地理信息工程等。向这些新的技术与学科,都包含,高精度,便捷,可视可触,直观立体,信息化,可模拟等优点,是的测绘学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二·大地测量学

大地测量学是测绘的基础,也是国家地理信息的基础框架。我国的大地测量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起步的,经过近六十年来大地测量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大地测量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提供了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精准的数据。

大地测量学的任务就是获取和研究地球几何空间和地球重力场的静态动态信息。例如:确定地球大小,形状,旋转及其变化;确定地球上点的位置,高程以及它们的变化;提供地球上点的重力及其变化;为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制图提供基础的框架;为经济和国防提供时空基准。大地测量学的学科体系分为:1.应用大地测量学;2.椭球面大地测量学;3.物理大地测量学;4.空间大地测量学。大地测量学的手段分为经典大地测量技术与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经典大地测量技术包含:1.经纬仪角度测量;2.水准仪高程测量;3.激光测距仪距离测量;4.重力仪重力测量。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包含:1.甚长基线干涉测量;2.卫星激光测距;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4.卫星测高;5.卫星重力测量。

经典大地测量包含平面控制测量与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利用的是点位的传递与控制,运用几何知识前方交会法由已知两点算出第三点的位置,既把两个已知点的位置传递到第三个点处。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是,在全国建立已知点,逐级(分为I~IV等控制网类型),布满全国,被称为大地控制网。为了满足各种不同的地理情况以及仪器需要大地控制网主要分为:测角三角网;边角导线网;测边网。其主要使用的仪器有:经纬仪,测距仪等。在平面控制测量中,有一个非常之重要的点——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即国家水平控制网中推算大地坐标的起标点。位于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境内。它的建立代表着我国测绘事业独立自主。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程控制测量利用两点之间的位置高差建立垂直方向控制网的控制测量工作,在各国同样建立有高程控制网称为水准网与三角高程网,其主要仪器有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在高程控制测量中同样有一个举足轻重的点--水准原点亦是国家高程基准位于青岛的观象山,它的出现使得我国测绘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比如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便是从位于青岛的这一国家水准原点测量计算出来的。

椭球面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的方向有:地球形状;椭球面上几何元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椭球面上计算点的大地坐标,边长和方位角;椭球面上几何元素变换到平面上的投影;建立大地坐标系的理论与方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就是椭球面大地测量学技术的发展的启蒙,从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提出地圆说到公元前四世纪亚里士多德验证地圆说,到后来的十八世纪证实扁球说。到后期为了更好地研究一个椭球面,大地测量投影出现了其任务是用一定的数学公式把一个椭球投影到柱面上并展开,具体到实际在我国国家基本地形图法定为高斯-克吕各投影就是使用这种方法。

物理大地测量与重力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国家重力基准网;确定区域的和地球重力场;确定区域的和地球的大地水准面。就我们已知的知识可以知道,重力场最后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过程,必须要有观测数据,要用实践的数据来做依据,而其观测的方法有两个分别是相对重力测量和绝对重力测量。相对重力测量主要是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重力差来达到观测的目的,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在国内通过相对重力测量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精确度。绝对重力测量利用了自由落体原理,它主要被应用在建立高精度绝对重力网,监测重力场的

非潮汐变化,并在海平面变化、地震、火山、构造运动及有关的环境变化、地质灾害的研究等科学领域。但是在全球海洋范围内要进行观测必须要依据大地水准面,对大地水准面的严密定义是:与不随时间变化的平均海面密合的重力等位面。大地水准面是我国国家高程基础。为了更好的的完成对地球重力的观测,我们开始使用空间技术进行大地测量,其中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卫星激光测距;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卫星测高;卫星重力测量;与此同时现代大地测量的特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工作对象由静态转为动态;其工作范围由陆地推向海洋;其信息的获取由地面发展到空间;其数据处理由后处理发展到实时处理;

其工作距离也由十千米量级发展到十的三次方千米量级;由单一的学科发展到与其他学科集成。

在世界范围内,大地测量学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也在大地测量学的发展中,完成了平面基准的现代化,它包含:采用地心三维坐标系;构建国家GNSS,CORS网;构建中国导航卫星系统。由于空间技术的定位及影像等的大多数成果,在客观上都是以地心坐标系为参照原点,因此采用地心三维坐标系对我国的测绘,航天等诸多高科技领域有着非凡的意义,我国也与2008年7月1日,采用地心三维坐标系CGCS2000。构建国家GNSS,CORS网是为了构建面向全国,为各行各业服务的,资源共享的卫星导航信息网。而在今后的几年中建设北斗二代导航系统,就是为了建立我国的拥有自主产权的导航卫星系统,它将是连续,全天候,被动式的三维地心坐标系统。届时其讯号范围会由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扩大到全球范围。

三.摄影测量学

当前由于随着网络及信息时代的发展人类对地理空间信息越来越熟悉,加之地球上一切物体都与地理空间信息紧密相关。所以人类需要直观的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由此诞生了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就是通过影像来获取空间地理信息的学科,通俗而言:摄影测量通过摄影,进行测量。一般来看普通摄影测量学,也使用前方交会原理,将测绘学使用的经纬仪换为照相机,拍摄两张照片,然后再影像上量测同名点,求取位置点坐标。由计算机视觉看摄影测量,就事使计算机具有通过二维图像认知三位环境的能力既使计算机具有人的视觉的能力。摄影测量学的基础就是两眼中的影像会有差异。归纳起来摄影测量学的最基本的流程就是,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构建三维实体模型。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摄影测量就是一门由二维影像来构建三维空间的这样的一门学科,其作用就是通过影像来对物体进行间接测量。我们根据影像获取的位置把摄影测量分为: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它的任务就是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摄影测量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摄影测量学所使用的仪器也由完全依赖于精密的光学仪器,发展到精密的光学仪器加计算机混合使用,到现在的计算机完全替代原来的光机仪器。摄影测量学中建立影像与被摄物体的关系尤为重要。

四·地图制图学

地图制图学是测绘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可以说地图就是测绘的结晶。地图具有三个特性:可量测性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可以量测距离,面基甚至是空间分析;由于使用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地图色彩,地图注记)所产生的直观性,地图语言与实地被表现对象具有对应和解释关系,地图符号更有利于运用地图来表示各类地理现象;由于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地图的面积减小不可能表示出地图上所有的物体,因此必须去掉其中的一部分,只

保留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简化原来复杂的图形轮廓,减少分类分级,简化复杂的质量标志,通过制图综合,读者在阅读任何一种比例尺的地图时,都可以在一览之下获得制图区域的总体特征和最重要的地理信息。地图的内容分为:数学要数(坐标网,控制点,比例尺,定向);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辅助要素(用以帮助读图,用图及补充地图的其他要素)。为了跟好的为社会服务地图也可以更据不同的需求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地图,中比例尺地图和小比列尺地图;按表达方式可分为模拟地图,数字地图和电子地图;按制图区域分可按自然区和行政区细分;按使用方式可分为桌面用途,挂图,袖珍地图和电子地图;按地图维数可分为2维,2.5维,三维以及四维地图。

众所周知制作地图是一件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其中需要运用大量的数学基础其中利用到的有坐标系,地图投影,地图定向,地图比例尺。其中坐标系在大地测量学中所提到不再做详细介绍。地图投影就是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地图投影的种类繁多,通常是根据投影性质和构成方法来分类的。但是由于地图投影所涉及的长度变形,方向变形,面积变形等问题使得地图投影中成千上万种方法里可实用的并不多。其按变形性质来分有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按构成方法分类有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在地图上确定图形要素的地理方向叫地图定向除在小于1:10万的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上绘出三北方向(真北方向,坐标方向,磁北方向)外,其余地图均只标注真北方向。地图的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与图解式。但在地图上通常采用几种形式配合表示比例尺的概念,常见的是数字式与图解式的配合使用。

为了使地图变得清晰明了,地图语言功不可没。地图符号主要有点状符号(具有单点定位特性的符号,其本身不依比列尺),线状符号(指代在某个方向上延伸的线如道路符号,铁路符号),面状符号(指代一个空间的范围如绿地,湖泊)以及体积符号(表示具有体积特征的物体如等高线表地势)。

与地图符号相伴使用的就是地图的色彩,主要要与人的思维一致如用绿色表草地,蓝色表水域。它的主要作用是强化分类。运用色彩可以表示质量特征如淡水用蓝色,咸水用紫色。也可以表示数量特征,如依据重要度将颜色由浓到暗进行变化。

我们也可以在地图上看到各类注记,有地名注记,说明注记。注记的字体用于区分不同实物的类别,如宋体,黑体,等线体。字色主要起强化分类的作用。字体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象的的重要性和数量等级。字隔隐含了所注对象的分布特征。

趋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图制图学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和趋势为:地图制图学作为区域性学科,其重点已由普通地图制图转移到专题地图制图,并向综合制图、实用制图和系统制图的方向发展;地图制图学作为技术性学科,正在向机助制图方向发展,有可能逐步代替延续几千年的手工编图的作业方法;随着地图制图学同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的概念和理论。例如,以地图图形显示、传递、转换、存储、处理和利用空间信息为内容的地图信息论和地图传输论;研究经过地图图形模式化建立地图数学模型和数字模型的地图模式论;研究用图者对地图图形和色彩的感受过程和效果的地图感受论;研究和建立地图语言的地图符号学。

四·工程测量学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 的各种测量,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地形及有关信息的采集与处理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工程测量中的地图测绘;工程控制网布设计及优化设计;建筑物施工放样;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和预报;工程测量的通用和专用仪器;误差理论与测量数据的处理。由于工程测绘在一个工程中参与的时间非常长,按建设阶段工程测量的工作可划分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工程测量可服务的对象也是多种多样的,按服务对象工程测量可分为:城市建设测量;矿山建设测量;建筑工程的测量;水利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诸多方面。

工程测量学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分别有常规地面测量技术;全球卫星导航技术;影像技术;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特种量测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作为基础工程测量在每一个工程的规划阶段都要建立控制网,工程测绘中的控制网技术也必不可少,控制网在工程测量中包括四种: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控网以及安装测量控制网。

工程测量的仪器可分通用仪器和专用仪器。通用仪器中常规的光学经纬仪、光学水准仪和电磁波测距仪将逐渐被电子全测仪、电子水准仪所替代。电脑型全站仪配合丰富的软件,向全能型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带电动马达驱动和程序控制的全站仪结合激光、通讯及CCD技术,可实现测量的全自动化,被称作测量机器人。测量机器人可自动寻找并精确照准目标,在1 s内完成一目标点的观测,像机器人一样对成百上千个目标作持续和重复观测,可广泛用于变形监测和 施工 测量。GPS接收机已逐渐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位仪器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将GPS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连接在一起,称超全站仪或超测量机器人。它将GPS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与全站仪灵活的3维极坐标测量技术完美结合,可实现无控制网的各种工程测量。专用仪器是工程测量学仪器发展最活跃的,主要应用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其中,包括机械式、光电式及光机电(子)结合式的仪器或测量系统。主要特点是:高精度、自动化、遥测和持续观测。

展望21世纪,工程测量学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 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3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如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显微测量和显微图像处理 ; GPS、GIS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 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工程测量学的上述发展将 直接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

五·海洋测绘

海洋在地球上所占的面积达到了71%,我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作为如此大的一个区域范围内海洋也应该作为我们所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现在海洋内不仅蕴含着大量的资源而且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因此海洋测绘意义非凡。凡涉及到一切海洋经济,军事或科研活动均需要海洋测绘为其提供不同种类的的海洋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和基础图像,所以说海洋测绘是一切海洋活动的基础。

海洋测绘是海洋测量和海图绘制的总称,其任务是对海洋及其临近陆地和江河湖泊进行测量和调查,获取海洋基础地理信息,编制各种海图和航海资料,为航海,国防建设,海洋开发和海洋研究服务。海洋测绘相对于其他测绘而言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海洋测绘与陆地测绘中的理论方法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其独

特的一面;现代海洋测绘技术是建立在海洋物理知识基础上的多学科综合;海洋测量环境相对陆地复杂,测量手段也较为独特;现代海洋测绘已发展为潜载,船载,机载和星载测绘技术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领域。海洋测绘的主要内容包括海洋测量,各种海图的编绘以及海洋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利用。

未来海洋测绘发展展望:基于计算机技术、信息获取及处理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海洋测绘学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服务对象向全方位、多层次转化。信息获取载体由船到飞机、卫星、水下机器人等,由单一系统向集成系统发展。信息获取源由单一的声学到光学、电磁波、雷达等。信息服务形式由三维静态向四维动态发展。走向交叉与合作。

六`全球卫星导航技术

导航可以说是生物的一个本能,在生物中有许多都有导航定位的功能,例如:蝙蝠利用超声波和蚂蚁利用空气中太阳的散射。生物界中对导航的定义为动物对距离和方位的感知和对目的地的判断与感知。我们在科学意义上,定位就是测量和表达信息,事件或目标在什么时候什么相关的空间位置的理论方法的技术。导航是指运动目标的实时的动态定位,即三维位置,速度和方向以最佳的姿态到达某一目标。我国是发现与研究导航的最早国家,中国古代就有指南车的记载,以及在我国宋朝时发明的司南与我国古代的浑天仪。在现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有绝对定位与相对定位方式,绝对定位是指直接确定信息,事件和目标相对与参考坐标系统的坐标位置测量。相对定位是指确定信息,事件和目标相对于坐标系统内另一已知或相关信息,事件和目标的位置关系

导航技术也是与时俱进多种多样的,其中有无线电导航,通过测量无线电信号到来方向或信号强弱来确定方位,例如双曲线导航,利用动态目标与已知参考坐标系的导航定位台站之间的距离或时间差来确定方位。还有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导航,它是一种不依赖外部信息,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的自主式导航,其优势是工作环境多种多样,能连续的提供全部导航参数,具有良好的短期精度和短期稳定性。为了更好的的服务航海,航空与航天等领域,现代的导航技术驱与组合导航,这样一来可提高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现代的组合导航方式,主要有:卫星定位与地图匹配导航系统;惯性导航测距组合导航系统;惯性导航与罗兰以及惯性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组合导航系统。现代导航的发展主要方式是把各具特点的不同类型的导航系统匹配组合,发挥各自特点,扬长避短,来提高导航能力,精度,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时下随着航空航天和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导航定位技术,它是利用飞行的卫星不断向地面广播发送某种频率,并加载某些特殊定位信息的无线电信号,来实现定位,导航和测时的导航定位系统。其定位原理是三角定位法。其中被运用最广泛的就是GPS系统,GPS系统的开发背景 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苏军备竞赛的升级。美国国防部不惜斥资120亿美元研制军用定位系统。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测控部分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现在世界上共有四套全球导航定位系统,他们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Galileo系统以及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能向有更高要求的授权用户提供进一步服务,军用与民用目的兼具的一套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系统的地面段由主控站、注入站、监测站组成。且具备其他导航系统不具备的发送短报文

功能,精度更高。在战时使我国不会受制于美国,葱末种意义上来说北斗的研发在我国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七`遥感科学与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来获取有关目标的时空信息,不仅着眼于解决传统目标的几何定位,更为重要的是对利用外层空间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进行语义和非语义解译,提取客观世界中各种目标对象的几何与物理特征信息。

其主要研究对象有微波遥感,水文气象,环境遥感。遥感是以航空摄影技术为基础,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5]。开始为航空遥感,自1972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陆地卫星后,这就标志着航天遥感时代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遥感是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实现既需要一整套的技术装备,又需要多种学科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实施遥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1、信息源 信息源是遥感需要对其进行探测的目标物。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反射、吸收、透射及辐射电磁波的特性,当目标物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时会形成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这就为遥感探测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依据。

2、信息获取 信息获取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装备接受、记录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探测过程。信息获取所采用的遥感技术装备主要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其中遥感平台是用来搭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常用的有气球、飞机和人造卫星等;传感器是用来探测目标物电磁波特性的仪器设备,常用的有照相机、扫描仪和成像雷达等。

3、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7] 进行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信息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梳理、归纳出被探测目标物的影像特征,然后依据特征从遥感信息中识别并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4、信息应用 信息应用是指专业人员按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业务领域的使用过程。信息应用的基本方法是将遥感信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供人们对其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利用。遥感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最主要的应用有: 军事、地质矿产勘探、自然资源调查、地图测绘、环境监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

遥感作为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既是人们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客观需要,更有其它技术手段与之无法比拟的特点。当前遥感形成了一个从地面到空中,乃至空间,从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到判读分析和应用,对全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多层次、多视角、多领域的观测体系,成为获取地球资源与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

现代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

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

八`地理信息系统

当今社会,人们非常依赖计算机以及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在计算机时代,信息系统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支持,因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是信息系统的四大要素。其中,计算机硬件包括各类计算机处理及终端设备;软件是支持数据信息的采集、存贮加工、再现和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数据则是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用户是信息系统所服务的对象,所以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可以说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

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是应用系统原理和方法,针对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和要求,统筹设计、优化、建设、评价、维护实用GIS系统的全部过程和步骤的统称。GIS工程具有一定的广泛性;GIS工程又具有相对的针对性;GIS工程涵盖范围很广。

广泛性。它是系统原理和方法在GIS工程建设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它的基本原理是系统工程,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又将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定量的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供GIS工程的建设模式。同时,GIS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它在软件设计和实现上要遵循软件工程的原理,研究软件开发的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争取以较少的代价获取用户满意的软件产品,支持GIS工程。

相对的针对性。GIS工程总是面向具体的应用而存在,它伴随着用户的背景、要求、能力、用途等诸多因素而发生变化。这一方法说明GIS具有很强的功用性,另一方面则要求从系统的高度抽象出符合一般GIS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思路和模式,用以指导各种GIS工程建设。

涵盖范围很广它贯穿工程设计、优化、建设、评价、维护更新等全过程,并综合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使其整体统筹考虑的范畴,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以最小的代价收取最高的收益 GIS工程涉及因素众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硬件、软件、数据及人。硬件是构成GIS系统的物理基础;软件形成GIS系统的驱动模型;数据是GIS系统的血液;人则是活跃在GIS工程中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人既是系统的提出者,又是系统的设计者、建设者,同时还是系统的使用者、维护者。如果人的作用发挥得好,可以增强系统的功能,增加系统的效益,为系统增值,反之会削弱系统应有的潜能。如果说硬件、软件、数据表现出某种层次关系的话,即软件构筑于硬件之上,数据赖以软件而存在,那么,人的作用就是嵌入在整个GIS工程领域之中。

与一般信息系统相比,GIS是以管理具有定位特征的空间数据为其主要特征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其功能强大,种类繁多,数据种类多样,应用性强,结构复杂,主要表现为:横跨多学科的边缘体系,GIS是由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学、摄影测量学、地理学、地图制图学、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信息学等组成的边缘学科。以空间数据为主,数据类型多样:从内涵上说,GIS包含有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拓扑数据。从形式上说,包含有文本数据、图形数据、统计数据、表格数据。所有数据皆以空间位置数据为主要核心,在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间相联系。数据结构复杂。)以应用为主,类型多样:GIS以应用为主要目标,针对不同领域,具有不同GIS,如土地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辅助规划系

统、地籍信息系统。不同的GIS具有不同的复杂性、功能和要求。以空间分析为主。

现代地理信息的反战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许多学科受益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活跃的地理信息系统市场导致了GIS组件的硬件和软件的低成本和持续改进。这些发展反过来导致这项技术在科学、政府、企业和产业等方面更广泛的应用,应用包括房地产、公共卫生、犯罪地图、国防、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景观建筑、考古学、社区规划、运输和物流。地理信息系统也分化出定位服务(LBS)。LBS使用GPS通过所在地与固定基站的关系用移动设备显示其位置(最近的餐厅,加油站,消防栓),移动设备(朋友,孩子,一辆警车)或回传他们的位置到一个中央服务器显示或作其他处理。随着GPS功能与日益强大的移动电子(手机、pad、笔记本电脑)整合,这些服务继续发展。

结束语

测绘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地产边界的测定。然而测绘学又是一名现代的学科,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测绘学科的理论、技术、方法及其学科内涵也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在当代,由于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工程技术体系、研究领域和科学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今的测绘学与传统的测绘学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古老而现代的学科,测绘学的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毋庸质疑的。随着测绘科学技术在“3S”技术的支撑下在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步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时化和可视化的新阶段,测绘学已成为研究对地球和其他实体的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量测、分析、显示、管理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测绘学的服务领域、应用范围必将越来越大,

第五篇:室内设计概论读书笔记

室内设计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与定义。室内设计已逐渐成为完善整体建筑环境的组成部分,使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它受建筑设计制约较大,是对建筑设计的继续、深化、发展以及修改和创新,它综合考虑功能、形式、材料、设备、技术、造价等多种因素,注重视觉环境、心理环境、物理环境、技术构造和文化内涵的的营造,是物质与精神、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并重的一门学科。

室内空间设计是人类历史发展出来的,通过科学技术与美学的紧密结合,为提高人的便利性与舒适性,协调社会活动与发展文化,并提高建成环境品质的综合设计行为。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装潢设计、装修设计的不同。具体从以下方面理解:(1)室内空间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空间环境的一门实用艺术。(2)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对建筑空间进行划分的二次设计。(3)室内装饰、室内装潢是着重从外表的视觉意识的角度来探讨、研究并解决问题。而室内装修则突出工程技术、施工工艺等方面,是指对建筑工程完成之后,进行的各个界面、构建等的建筑工程。(4)室内空间设计既与人们所认同的建筑设计体系相区别,还与大众认可装饰、装潢、装修等概念对空间所坐的工作与设计改造不同。

第二节. 室内设计相关专业知识。

室内设计相关知识中,室内材料学、室内声学、室内色彩学和光与环境属于室内物理性学科的一部分。同时,建筑与室内结构学、环境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也是室内设计专业不能了解的室内设计相关知识。

第三节. 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

(1)现有的条件与考查。(2)方案的概念与形成。(3)方案的明确与深化。(4)方

案的全面深化。(5)设计的确认与实施。

第二章. 室内设计的发展史。

第三章. 室内空间设计。

第一节. 室内空间的概念及标准。

一实用是指满足使用功能,即创造出是生活更加便利的环境。经济是指在选择和实用材料时,设计方案应自然,经济,仅靠高档和昂贵的材料并不能形成好的空间设计,要根据使用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尽量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发挥最大的空间效益。美观是要求空间要

满足一定的精神和审美要求,利用空间的各种艺术处理手法是我们的眼睛以及感觉器官获得审美上的享受。独特是指根据人的个性化要求,利用空间形态对人的心理反馈作用强调某种现象,向空间的使用者和体验者传达某种信息,使空间具有深刻的形式内涵。

二室内空间以建筑

三室内空间与人的感受

(一)空间的属性

1.开敞与封闭

2.动态与静态

3.公公与私密

(二)空间形式个性化

1.结构空间

2.交错空间

3.隐喻空间

4.迷幻空间

第二节室内空间的设计基础

一.室内空间的设计元素

室内空间设计的元素可归结为抽象的点、线、面、体、光、色、质等。

二.室内空间的形式法则

(一)尺度

尺度与比例是非常相近的两个概念,都用于表示物体的尺寸或形状。比例是物体本身的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或一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数学关系;而是尺寸是某物比照参考标准或其他物体时大小的相对关系。

(二)平衡

平衡分为轴对称平衡、中心对称平衡与非对称平衡三种类型

(三)韵律

韵律是表达动态的重要手段

(四)强调

为突出空间的主题或中心,必须强调其中的关键部分,也成重点表现。没有重点的空间单调、呆板而且乏味,但重点过多则容易难辨主次、喧宾夺主。

(五)统一与变化

第三节室内空间的组织

一室内空间的限定

(一)水平限定

(二)垂直限定

二室内空间的组合(一)室内空间的组合关系

1.包容实空间2.穿插式空间3.邻接式空间4.由过渡空间连接的空间

(二)空间的组合方式

1.集中式组合集中式组合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的构图。集中式组合的形式相对紧凑,具有相对规整的几何图形,在一个限定范围和空间容积中,作为实体形式。

2.放射式组合放射式组合是一个外向型平面,向外伸展到周围环境中。中心空间通常也是规整的。

3.链式组合链式组合的特征是“长”,具有强烈的方向感,同时意味着运动、延伸和增长。

4.组团式组合一些具有类似的功能,功能、形状、朝向等共同的视觉特征空间,通过紧密连接使各个空间之间互相联系,形成团装组合。因此灵活多变,增加和变换某个局部不会影响其组合特点。

5.网格式组合三.空间的序列

第四节室内空间的规划设计

一. 空间规划过程

(一)前期准备

下载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设计学概论读书笔记

    设计学概论读书笔记 袁一民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的渊源是伴随“人类开始学会制造工具”而产生的。早期就有关设计经验的总结,如中国的《考工记》和古罗马老普林尼(p......

    广告学概论读书笔记

    《广告学概论》读书笔记 《广告学概论》一书以传播学理论为主线,以信息传播为内涵,把广告学基础内容进行科学的编排,脉络清楚、内涵丰宫。每章后的案例都能启发思路,又有一定的......

    石油工业概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读书时间:2009年4月24日第二次阅读书名:石油工业概论主编:何耀春 赵洪星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九章,以石油工业生产流程为主线,系统,概要地论述了石油和天然气......

    土木工程概论读书笔记

    土木工程概论读书笔记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

    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读书笔记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施拉姆提出的,在施拉姆看来,有史以来的报刊控制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欧洲封建社会的集权主义,一种是前苏联体质为代表的共......

    社区概论读书笔记

    杨懋春先生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是一部带有民族志意义的作品,该书取材自作者出生成长的故乡——山东台头村,作者凭着自身的生活经历和超乎寻常的敏锐眼光抓住了传统农村......

    国际组织概论读书笔记

    《国际组织概论》读书笔记 我看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出版的由叶宗奎和王杏芳主编的《国际组织概论》,作为《组织行为学》课程的读书笔记。叶宗奎和王杏芳是中国人......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

    社会工作概论读书笔记 031909132陈健 毒品是众所周知的魔鬼,它可以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吸毒者的行为、情绪反应和思维过程发生变化。反复使用可以发展成瘾,即尽管有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