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关于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14:5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市关于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市关于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意见》。

第一篇:XX市关于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意见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全省工业经济会议和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和整合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和“万村人才示范行动”,加快产业人才开发,促进我市产业发展,市委决定在全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中开展“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重要意义一个地方缺乏支柱产业,就没有发展后劲;一个产业缺乏人才支撑,就没有发展动力。今年,省委作出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抓经济重点抓产业,抓产业重点抓工业”,同时要努力抓好工业强省人才队伍建设。市委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推进XX新一轮的新跨越、新发展,必须力求实现“三大突破”,即:城市经济要在产业支撑上求突破,农村经济要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第三产业要在扩规模上水平增辐射上求突破。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强调,“突出产业支撑是谋划和推进XX‘十一五’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出要“集中精力抓产业,突出重点抓工业”,要在“十一五”期间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培育一批有XX特色的产业集群。但是,当前我市的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不足、队伍结构不优、整体素质不高、工作活力不强、人才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尤其是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的关键产业人才严重短缺,制约着我市产业的发展。因此,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配套抓好人才开发,已成为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就是适应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采取评选激励、树立典型和示范带动等一系列举措来促进产业人才开发,这是我市人才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新的抓手,也是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重要举措。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级党政的主导作用、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和各类产业人才的能动作用,努力为人才营造良好环境,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这对提升我市人才工作的整体水平,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开发共融、互动和双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重要意义,振奋精神,统一思想,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行动起来,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组织创造环境,人才推动发展”为主题,以推动产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为前提,以激励争创为重点,以示范带动为核心,大力开发产业人才资源,不断提升产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各地各行业产业发展要求、规模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的产业人才队伍,为我市产业培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主要目标:根据我市“十一五”人才开发规划和全市人才工作“双争双创”活动的安排部署,计划到2010年,达到以下目标:

1、在全市树立50 个产业人才开发示范乡镇,500 个产业人才开发示范村,其中:“市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乡镇”20 个,“县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乡镇”30 个;“市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村”100 个,“县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村”400个。

2、在全市树立300 个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单位,其中:

“市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单位”100 个,“县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单位”200 个。

3、在全市树立1000 个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岗,其中:

“市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岗”200 个,“县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岗”800 个。

三、示范乡镇(村)、示范单位、示范岗的基本标准

(一)产业人才开发示范乡镇(村)“六好”标准:

1、人才开发规划好。制定符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的人才开发中、长期发展规划,且规划落实有力。

2、人才队伍建设好。拥有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各类农村人才,培训新型农民的力度大,农民技术员比例高。

3、产业发展好。有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基地、龙头企业或经营大户,有支柱产业,农村经济结构合理,农民收入较高,生活宽裕户比例高。

4、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好。村容整洁,交通便利;乡村兴建有卫生站、广播站、文化站、图书馆等公共基础设施;农户用水、用电、通讯普及率高。

5、民主管理好。依法管理,乡风文明,农民民主法制观念强,无重大刑事案件、社会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6、人才开发成效好。产业人才开发投入到位;产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稳定四个关键环节的工作措施有力,特色鲜明,具有示范价值;产业人才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效益显著。

(二)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单位“五好”标准:

1、组织领导好。产业人才开发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落实措施;重视人才服务工作,领导直接联系、关心、支持产业人才创新创业,产业人才对单位环境满意度较高。

2、人才开发投入好。党和政府的人才开发投入政策规定得到落实,人才经费投入与产业人才开发工作任务相适应,并逐年增长。

3、人才开发机制好。产业人才管理体制和开发机制有创新、有特色;培养、吸引、留住、激励人才有较好的措施;人才政策具有创造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善于运用市场手段优化配置本单位产业人才资源;善于发挥产业人才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4、人才队伍建设好。重视加强产业人才能力建设;产业人才总量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5、发展业绩好。事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优秀产业人才示范岗“四好”标准:

1、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讲诚信,工作积极进取,恪守职业道德。

2、业务技能好。具备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或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正确把握本专业、本学科业务发展方向,积极推进业务创新和发展。

3、工作业绩好。推行现代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致力于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先进的操作方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名列本地、本行业前茅。

4、示范带头作用好。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发现和培养新生力量,致力于建设产业人才梯队。

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参照以上基本标准,结合本地本单位本行业的特点,区分不同组织、不同群体、不同岗位、不同类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制定示范乡村、示范单位、示范岗的具体示范标准。

四、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主要内容

(一)开展示范评选,树立示范典型。市上每两年开展一次产业人才开发示范乡村、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单位和优秀产业人才示范岗推荐评选活动。示范对象的确定,要制定操作规程,按照申报、推荐、考评、公示、审批、命名等程序进行,积极引入社会评审机制。市级示范对象(示范乡村、示范单位、示范岗)的推荐评选由市人才办牵头组织实施。县级示范对象(示范乡村、示范单位、示范岗)的推荐评选由本县(市、区)人才办牵头组织实施;市本级各行业示范对象(示范单位、示范岗)的推荐评选由本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凡被评为上一级示范对象的,不再保留本级示范称号。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的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参与优秀产业人才示范岗的评选。

(二)强化示范激励,激发示范活力。市委、市政府将授予市级“产业人才开发示范乡(村)”、“产业人才开发示范单位”和“优秀产业人才示范岗”荣誉称号,并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示范乡(村)的激励,主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人才培养、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和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市级产业人才示范单位可按人均一个月工资发给奖金,同时,在获得示范称号的当年还应给予在示范单位(乡村)创建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适当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资表彰,奖金由单位自筹资金解决。市级优秀产业人才示范岗由市财政每年给予600 元的岗位津贴,在评奖表彰、职级提升、职称评聘、薪酬激励等方面给予优先,原则上作为推荐、选拔省级以上专家、市级拔尖人才、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基本条件。各地各部门要对本级示范对象大胆激励,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要予以重点扶持。每届市级示范对象的管理期限为2年,自市委审批之日算起。

(三)狠抓示范建设,突出示范带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和人才开发工作,切实加强示范点建设,做到真正有经验可学,有示范效益可见,力求树立一个示范,辐射带动一片,推动一方产业发展。对本级示范对象采取示范目标责任制、升级制和淘汰制管理,针对具体示范对象制定示范目标、明确示范职责,定期考核示范绩效。根据届满后示范对象的申报,每满2 年进行一次届期考核复查,不符合标准的要予以淘汰。对示范绩效考核复查达标的,继续保留其称号和待遇,并作为升级的必备条件。对示范绩效考核未达标的,予以降级直至淘汰。

凡届满未申报或不具备示范对象条件的,不作为考核对象。

对届满后因降级、淘汰和未作为考核对象而空出名额,要及时按规定程序补充新的示范对象。县(市、区)人才办和市级主管部门受市人才办的委托,负责市级示范对象的日常管理。对弄虚作假、骗取荣誉、违法违纪的,要及时取消其称号和待遇。要注重跟踪培育,定期组织示范乡村、示范单位负责人和示范对象开展专题培训,积极帮助示范对象排扰解难,不断提高示范水平和示范质量。要积极创新示范形式,不断丰富示范内容,采取召开示范现场交流会、组织示范对象传帮带、师带徒、现身说法、巡回宣讲、技术咨询、科技攻关等多种有效形式,努力搭建学习示范平台,竭力开发示范资源的示范潜力,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示范典型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带动和导引作用。

(四)加大示范宣传,扩大示范影响。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积极作好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专栏等广泛宣传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示范标准、内容要求等,充分调动各级党政、用人单位和优秀人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活动深入人心。市、县两级宣传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抓好示范行动宣传。各新闻媒体要组织记者采访报道,定期开辟专题栏目,广泛宣传示范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示范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和推广先进典型,积极创新载体,不断把示范行动向纵深推进。

五、切实加强对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组织领导

(一)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把产业人才示范行动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超前谋划,精心制定实施方案,作好安排部署,做好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和工作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抓产业与抓人才开发并重,扎实工作,积极为实施示范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各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投入,确保示范行动的顺利实施。

(二)突出工作重点,创造特色。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市上的统一安排,集中精力抓好示范评选、表彰激励、示范带动和宣传推广等重点工作。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创造自身特色,不断探索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新机制,不断丰富、完善和深化示范行动的内涵。市上将适时采取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宣传和推广。

(三)纳入目标考核,严格管理。市上将把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实施情况纳入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考核。今后,考核“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主要考核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实施情况。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定期向本级人才办报告示范行动实施情况。市、县人才办和职能部门要组织人员经常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

中共XX市委办公室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 年7月8 日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第二篇:旅游产业开发工作实施意见

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安置空间大、资源消耗小新型朝阳产业,加之受宏观调控影响低,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2011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县委、县政府把2011年确定为“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突破年”,为了充分挖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实现创建“红色旅游大县”的目标,现提出2011年旅游产业开发工作实施意见: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抢抓国家实施红色旅游开发的良好机遇,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为载体,突出“陕甘苏区创建地、红军长征落脚点”的宣传主题,实现创建红色旅游大县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全面构建旅游产业,形成旅游产品体系,树立旅游形象,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实现我县从红色旅游大县向红色旅游强县的跨越,为全县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发展目标

围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四张名片,编制《**县旅游总体规划》,按照国家审批的红色旅游开发建设方案,完成南梁革命纪年馆、列宁小学后续工程的同时,完成新馆布展及停车场、红色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新建抗大七分校、寨子湾、军民大生产基地、阎洼子会议旧址四个景点;完成南梁王大沟门至义正、林镇小河沟口至义正、东**至大凤川3条景区公路铺油工程;开发香包、刺绣、文化衫、十二生肖小贴士、木质小纺车、扑克牌等10种旅游产品;在县电视台开办《走**》旅游系列短片,加强行业管理,制定《**县农家乐评定标准》及《实施办法》,确保全年旅游生产平稳,力争使各景区(点)完成旅游接待人数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00万元。

工作措施

(一)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

继续坚持红色旅游为主,生态、文化历史、民俗旅游共同发展的模式,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在规划上要着眼长远、彰显个性、突出特色,搞好《**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建设上要全民参与,彰显红色、突出优字,尽快建设一批好景区、好景点,在管理上要着眼需要,彰显特色,突出安全,积极引导更多企业加入旅游服务大军,在服务上要着眼顾客,彰显人本,突出周到,吸引更广泛的人士来**旅游观光,休闲渡假,努力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旅游服务体系。

(二)强化宣传促销措施,不断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宣传就有市场,客源就是财富。年内要尽最大努力引导旅游企业积极参与省、市旅游推介会。完善充实《**县人民政府网》、《**旅游网》,通过网络将**旅游资源、信息传播到世界各地,让世界来了解**,让**走向世界,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并在县电视台开办《走**》旅游系列短片,积极向各大媒体报送旅游信息,拓展并巩固外界对**旅游的注意力,提升**对外界的吸引力,以实现**旅游业的大发展、快发展目标。

(三)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延伸旅游产业链条。重点围绕红色革命历史和民俗文化等具有**特色、有市场需求的刺绣、剪纸、香包、军鞋、文化衫、十二生肖小贴士、木质小纺车、扑克牌等旅游商品研发和生产。扶持创办一批手工艺品加工企业,开发富有我县文化气息、凸现地方特色和实用价值、有纪念意义的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年内要开发出10种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积极支持和鼓励创办旅游娱乐公司、旅游文化演出公司等旅游产业发展经济主体,增强我县旅游业发展后劲和动力。

(四)深入持久地抓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我县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把旅游培训作为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和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常抓不懈,建立健全旅游人才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体系和激励竞争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脱颖而出、优胜劣汰的环境,不断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提升景区的讲解水平和酒店的接待服务水平,让游客进的来、吃的好、住的适。

第三篇:产业实施意见

产业实施意见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产业实施意见》的内容,具体内容:为了加快各个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提出了产业的一些实施意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产业的实施意见,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范文一为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培育...为了加快各个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提出了产业的一些实施意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产业的实施意见,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文一

为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根据《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张政发〔2016〕48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就加快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牢树绿色发展的理念,按照“市场主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政府扶持”的原则,采取“基地布局园区化、原料生产工厂化、菌种生产标准化、生产管理规范化、销售加工专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优化食用菌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栽培基地,逐步走出一条“种养产业+食用菌产业”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道路,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6 年培育食用菌工厂化龙头企业 1 个,建立标准化栽培生产基地 1-2

个,生产食用菌菌棒 500 万个,栽培食用菌菌棒 500 万个。以高台县智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新坝镇、南华镇、骆驼城镇各落实香菇栽培试验示范基地 5 亩,企业同基地农户签订栽培合同和产品订单,进行香菇栽培加工销售的试验示范,为发展壮大全县食用菌产业提供有效借鉴。到2020 年,全县培育 3 个以上食用菌栽培经营主体,发展 5 个以上食用菌栽培基地,食用菌栽培基地面积达到 1000 亩,年栽培各类食用菌菌棒 3000万个,年产鲜菌(菇)2200 万公斤以上,总产值达到 1.5 亿元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优化产业布局,逐步扩大发展规模。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创新“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祁连山沿山冷凉地区的新坝镇为重点区域,发展中低温型草木腐食用菌,利用夏秋季的低温优势进行生产,辐射带动其他镇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

(二)强化质量监管,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食用菌生产标准,突出抓好食用菌产地环境检测、投入品质量监管、菌种质量检验检测、生产过程记录、产品质量追溯及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健全县、镇、基地三级检验监测体系,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用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培育营销队伍,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食用菌营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营销大户、中介组织和加工企业的作用,健全完善促进食用菌产品营销的政策体系,为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龙头企业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将分散的栽培户组织起来,形成“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

共担”的食用菌产业经济联合体;引导和鼓励食用菌栽培户组建专业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品增值空间。积极鼓励支持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提高食用菌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利用民间资金、工商资本投资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新产品研发,针对不同区域人群研发不同口味、不同类型的食用菌产品,逐步向即食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药品、生物制品等延伸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建设食用菌菌渣回收综合利用体系,充分利用菌渣生产动物饲料、育苗基质、有机肥等。力争到2020 年全县食用菌生产所需培养料基本实现专业化生产和菌料循环化利用。

(五)创建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或专业合作组织创建食用菌名优品牌,到 2020 年,创建省级以上食用菌名优品牌 1 个、认定食用菌有机食品 1 个,绿色食品 2 个。鼓励支持从事食用菌生产的企业和个人到国内外参加各类产品推介会、交易会、展销会,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提高我县食用菌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将食用菌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和贫困户精准脱贫的重点产业来抓。县上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农业、财政、工信等单位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业务人员为成员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做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各镇、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将食用菌产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区域特色和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

来抓,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制定食用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计划,认真研究解决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全县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强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扶持政策的拉动作用,重点对在本县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及科研实验推广的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栽培户等食用菌生产经营主体进行奖励扶持,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壮大。2016 年,县政府将从支农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推动食用菌产业快速布局,扩大规模。

1.扶持建设食用菌设施棚室。

①对新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栽培食用菌的,每座日光温室以实际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 50000 元)给予同期银行基准利率 50%的贷款贴息。每座钢架大棚以实际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 20000 元)给予同期银行基准利率50%的贷款贴息。

②对在蔬菜产业园外连片新建 30 座以上(含 30 座)高标准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发展食用菌的,每座日光温室(60m×9m)补助 5000 元;每座钢架大棚(60m×9m)补助 2000 元。优先解决供水、供电、通路等配套设施。安装自动卷帘机的,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

③在日光温室、钢架大棚配套层架式设施发展食用菌的,享受 2016 年县委一号文件奖励扶持政策。

④对新建连体钢架大棚(5 亩以上)并配套层架式设施发展食用菌的,每座连体钢架大棚奖励资金 5 万元。

2.扶持发展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从事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企业,按照《高

台县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若干扶持办法》和《高台县小微企业两创示范基地建设扶持办法》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县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优先向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倾斜。

3.扶持发展食用菌栽培农户。对在日光温室或钢架大棚(1 亩以上)发展食用菌(香菇)的农户,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企业和农户签订食用菌生产和产品收购合同,企业提供菌棒,回收合格产品。农户按规程和标准生产食用菌,按订购合同交售合格的食用菌产品。

(三)加强科技支撑。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在菌种选育、高效栽培、菌棚建造、菌渣利用、加工工艺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提升食用菌产业的科技贡献率。

(四)加强人才培育。加强食用菌产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业务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技术队伍,指导食用菌栽培农户按市场需求、菌种特性生产、加工销售食用菌。

(五)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营造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舆论氛围,宣传食用菌栽培设施建造、菌种生产、栽培管理、质量标准、品牌建设等信息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典型企业和农户,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品牌化营销,提升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水平。

(六)加强监督考核。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创新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指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延伸食用菌产业链,开展食用菌产品的精深加工和高端产品研发,提升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关镇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食用菌产业发

展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县督查考核局把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加大各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检查考核力度,促进食用菌产业加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高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 年 8 月 31 日

范文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央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山西省政府《关于推动全省动漫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意见。

根据晋城城市特色、资源优势、文化消费趋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新世纪城市发展规划,把文化旅游、现代传媒、艺术品、文体娱乐、动漫影视和教育培训这 6 个行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文化产业,形成以重点文化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进一步加强对太行山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以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推动旅游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发展。

---发展与大众文化、体育、健康消费相结合的文体娱乐产业。加快孙悟空主题公园、文化艺术中心、印刷工艺园区、太行山文化产业园建设,利用现有的文体宫、游泳馆、跳水馆,大力发展文艺娱乐业,积极申办较大规模的体育竞赛,积极开展国内外文化交流。

---发展具有晋城特色的会展业。结合晋城的人文资源、社会环境和经

济特色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新建的会展中心和已有的文体宫等有利条件,以及对一些破旧工厂进行改造利用,形成多元的会展场馆和独特的会展环境。采用补贴、奖励等措施,吸引和举办各种具有国际、国内品牌效应的会展,形成会展、住宿、接待、旅游、购物、交通、休闲、娱乐的会展产业链,打开对外开放窗口,提升城市品位。

---发展与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产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或独立办学,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推进终身教育。大力发展专业知识、实用技能的各类培训业。

三、积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文化骨干企业

充分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以需求为导向、品牌为龙头、资产为纽带、企业为主体,打破地区、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对全社会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树立“只求所在、只求所用、不求所有”的观念,积极争取并支持省级部门、省属企业在我市投资文化产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各方投资,引进一批国内外著名文化企业来我市落户。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规模大、竞争能力强,具有晋城特色的文化产业群和文化骨干企业。

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充分利用太行山、赵树理、上党梆子等品牌优势,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领域,培育一批名牌单位。充分利用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白马拖疆、二十八宿等文化遗存,推出一批精品名作。扶持《白马少年》《二十八宿传奇》等动漫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并鼓励其形成相关链。

推进文化企业集团化发展,改变目前文化产业单位规模小、相对分散、难以形成社会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状况。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山水、人文、地理等资源优势发展一批文化企业。在出版、文艺演出、体育、文化旅游、娱乐休闲、艺术品生产等行业中,扶持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的骨干企业,并创造条件发展成为企业集团。

四、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各级财政要逐年增加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每年增长幅度应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文化艺术专项经费 500 万元,重点用于市级文化单位的艺术创作和精品生产。“十二五”期间,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例要有明显提高。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政府每年从煤炭可持续发展本金中拿出 5000万元作为基本金,以此吸收社会资金,滚动发展,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管理,用于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用于对文化产业投入,支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奖励优秀文化企业,鼓励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使用范围如下:

(一)经市政府审定,每年公布 10 家优秀文化企业,连续 2 年按企业对财政贡献额的 50%奖励该企业,按第一企业对财政贡献额的 2%给予企业法定代表人一次性奖励。

(二)鼓励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新兴业态文化创意企业,对市政府审定的优秀文化创意企业,给予每家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创新奖励。

(三)建设符合规定条件的文化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项目(试验)

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研发资助。

(四)对原创动画片给予奖励。在中央电视台主要频道、省级少儿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二维原创动画片,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 200万元。在中央台播出的二维原创动画片,按片长每分钟 1600 元给予奖励;在地方台(省级电视台)播出的,按片长每分钟 1000 元给予奖励;在市级电视台播出的,按片长每分钟 500 元给予奖励。三维在二维的基础上给予加倍奖励。同一产品在多个电视台播出,按从高不重复原则给予奖励。

(五)我市原创影视动画片获得国际知名动漫节(展)、国际 A 类电影节的主要奖项和国家重大奖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 50万元;获得省级重大奖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 30 万元;获得市级奖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 10 万元;同一产品在多个获得多个奖项的,按从高不重复原则给予奖励。

(六)对我市数字出版产品、图书报刊出版产品、音像出版产品等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政府类重大奖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

(七)从事电影发行、放映的电影公司及其他电影企业取得的收入以及在农村取得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适用 13%的增值税税率,文化企业发生的广告费用,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范文三

体育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对拓展体育发展空间,丰富旅游、文化产业内涵,促进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

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丰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县在大力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体育产业新发展,体育彩票销售快速增长,体育旅游市场培育与开发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围绕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目标,我省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云政发〔2011〕43 号)文件精神,现提出以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体育惠民方针,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完善

体育功能、提高体育整体水平的同时,不断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努力向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体育产品和体育活动场所,提高全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大力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完善政策措施,广泛引导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体育产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改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着力培育体育产业市场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提升体育产业内在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体育经济发展的产业基地、产业带。

——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充分利用我县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以中国云南高原体育基地建设为主轴,积极加强体育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拓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努力形成具有永平特色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为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科学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产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市场体系;努力培育一批市场主体,做到管理规范、充满生机活力的体育社会组织体系;形成以全民健身服务业和重点,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体育产业新格局;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阶段目标:

2011 年—2015 年,打牢基础阶段。整合体育产业资源,提升体育产业内在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体育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培育形成多样性、多层次、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体育消费产品。基本形成多元投资体育产业体制和全民广泛参与体育消费机制。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和统计体系。体育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十二五”期间,力争体育及有关产业总产值、增加值年增均增长 5%左右。

2016 年—2020 年,巩固提升发展阶段。体育市场投资及消费主体进一步成熟,体育消费市场不为扩大,全民体育消费水平显著增加,一批现代体育企业成为体育市场主体,形成特色鲜明、在省内外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体系。体育产业宏观管理体制基本建立,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较为完善。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提高,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明显提高。

二、发展重点

结合我县实际,突出特色,重点支持以下产业领域:

(一)体育健身服务业。加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引导大众体育健身消费。紧密结合我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一批重点旅游城市和旅游县(市、区)、一批旅游小镇、一批旅游特色村、一批国家森林公园、一批旅游

休闲度假类重大项目”的机遇,推进体育产业进入“五个 一批”开发建设。进一步开发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群众体育俱乐部建设。加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力度,充分发挥公共体育设施功能。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发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加强我省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市场开发、推广。

(二)体育旅游。协调推进体育与旅游等有关产业互动发展,不断创新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引导体育旅游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我省旅游文化产业优势,以旅游业为依托,强化体育产业与旅游、文化产业互动与互补。抓住我省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机遇,推进体育产业进入服务业规划和旅游产业“五个一秕”项目规划。加大力度开发网球、登山、攀岩、探险、定向运动、自行车、民族射弩等各具特色的体育旅游项目。充分发挥我县户外运动资源优势,积极稳妥开展户外运动、极限运动等项目经营活动,不断提升体育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积极开展体育特色旅游、全民健

身旅游、赛事专线旅游、民族民间体育旅游等服务。

(三)体育竞赛表演业。优化资源配置,规范各类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的市场运作。支持各乡镇根据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体育竞赛活动,鼓励社会各界承办或以冠名、特许、指定、专营等方式赞助体育赛事;积极引进和举办大型体育竞赛表演,大力培育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激活体育竞赛表演市场;逐步建立竞赛中介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带动有关传媒、广告、赞助等行业发展。

(四)体育用品业。利用我县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抓住我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健身绿色健康营养食品,积极承接省、州内有关产业转移,培育一批体育用品销售企业,创立本省知名品牌产品。

(五)体育彩票业。不断研究探索我县体育彩票市场发展规律,健全销售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彩票公益金使用的监管,提高使用效益,促进我省体育彩票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措施

(一)加强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县、乡镇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把体育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县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发展体育产业的综合协调作用,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运用经济的手段管理体育,把体育产业发展作为推进体育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来抓实抓好。

(二)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会分开,营利

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消除和防止对体育市场资源的限制和垄断。加快有条件的体育经营事业单位的改制进程,加大体育项目市场化动作力度,促进体育逐步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调整体育产业投资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财政资金重点投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体育教育、体育科研和难以产业化的竞技体育项目。发挥体育产业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电子信息等有关产业的复合经营,促进体育出版、体育媒介、体育广告、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有关业态发展。

(三)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拓宽体育产业发展资金来源渠道。充分利用省人民政府每年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 2000 万元作为全省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县、乡镇人民政府也要通过安排补助资金等方式,对符合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给予扶持。鼓励社会力量捐资设立体育类基金会,鼓励境内外组织与个人向基金会提供捐赠和资助。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通过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参与体育设施改造、建设和经营,参与兴办各类体育竞赛、健身娱乐、体育培训、信息咨询等经营性实体,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新格局。

(四)完善和落实体育产业税费优惠政策。

1.认真落实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确认的新兴体育项目的经营,以及新办独立核算体育经营企业和租用体育设施从事体育服务单位,按照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减免税费。

2.认真落实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体育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房、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为安置体育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及下岗人员兴办的体育健身服务业,符合政策规定的实行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3.按照国家有关行政性收费和有关税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体育训练、竞赛、科研、教育以及直接为群众健身服务等公益性体育设施、承担国家培训优秀运动员任务的训练基地,减免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4.凡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出资举办面向青少年的业余体育俱乐部和兴建校外体育活动场所的,按照国家和我省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予以扶持。

5.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公益性体育活动场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在利润总额 12%以内的部分,准予规定在税前扣除。

6.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体育产业广告费支出,允许按照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

7.符合条件的体育类非营利性组织取得的符合条件的收入,可按照税法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有关优惠政策。

8.政府对用于群众健身的体育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给予经费补助,并根据其向群众开放的程度,在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二○xx 年六月二十日

第四篇:产业人才开发示范村的推荐材料[定稿]

关于双桂镇桂花村为产业人才开发示范村的

嘉陵区组织部:

双桂镇桂花村地处双桂场二老山下,总人口1248人,现有耕地面积1165亩,有村民小组15个。

在“双争双创”活动中,该村两委班子在双桂镇党委、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成为懂农村工作,知群众心声,长市场经济的行家。他们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养产业致富能手,着力产业人才的挖掘开发,在以发展产业规模为主要内容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

一、全村干部扑下身办实事。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引导3、5、9社农户成片种植各种蔬菜,动员菜农在种好常规蔬菜的同时,大量种植反季节蔬菜,使蔬菜不但满足了场镇居民的需求的同时,还将部份蔬菜销往南充市场。尤其以种植胡萝卜、韩国萝卜最为畅销,整个蔬菜基地种植面积达350余亩,年总收入达30万元,人均收入达1500——2000元。

二、针对很多村民想致富而又苦于无技术,缺信息的实际,该村聘请了农业畜牧专家来对他们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共组织

群众120人,到外地学习种植技术,回村后,他们利用学到的技术先后办起了生猪、耕牛、山羊等养殖项目,共有养殖大户15户,年平均生猪出栏数为1600余头,值80万元,牛135头,出售山羊300头,值6万余元。

三、利用西河横穿该村的有利条件,发动群众大量养殖各种家禽,针对大量家信销售难问题,村干部主动 到外地联系收购老板,动员他们纷纷前来收购,解决了销售难问题,全村年均养鸡1万只,鸭1.5万只,鹅1500只,鸽子8万只,此项共计收入达50万元;培养塘、田养鱼大户6户,年销售量5吨以上,销售金额5万元;在本村5社分别建立并发展桑园,经果树园一个,桑园面积55亩,年养蚕量300张,值15万元;经果树园面积70亩,有风水梨、枇杷等,尤其以青皮梨产量最高、销量最大。

总之,该村支部、村委会在“双争双创”活动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合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素质,精心为农民致富出点子、找项目,全面进行农村实用型人才产业开发,率先发展了一批产业致富能手,近年来产业人才开发人数达500人之多,产业致富人才40人,使该村各项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全镇产业人才开发示范村。

二OO六年九月十三日

第五篇:20042008年温州人才发展行动纲要〉2005实施意见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042008年温州人才发展行动纲

要〉2005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直属各单位: 《〈20042008年温州人才发展行动纲要〉2005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温州市委办公室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 年 5 月 30 日

《20042008年温州人才发展行动纲要》

2005实施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切实组织实施《20042008年温州人才发展行动纲要》,特制定2005实施意见。

一、构建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一)加大领导干部培训力度。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观为重点,切实办好党员先进性教育培训班和其他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积极选派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出境培训;继续完善县(处)级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办法和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制度;采取上挂、下派、外派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选派政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干部,到艰苦的地方、复杂的岗位进行锻炼。努力办好“温州讲坛”,邀请若干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大型企业总裁、部厅级党政领导来温作专题报告。(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人事局、市直机关工委,协助单位:市委党校、市财政局、市外事办)

(二)继续开展大规模公务员培训。以提高公务员服务大局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应对复杂矛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为重点,深化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加强新录用公务员培训工作,落实新录用公务员下基层挂职锻炼制度。(责任单位: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

(三)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培训。推荐一批优秀企业家参加MBA学习或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组织1000名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企业管理基础知识培训,举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出国培训班3期。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制度,探索菜单式培训方法。继续做好中国民营企业培训(温州)基地的筹建工作。(责任单位:市人事局、市经贸委、市委组织部,协助单位:市外事办)

(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完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新世纪5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的选拔和管理办法,做好市第五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的培养、管理、考核工作,选派20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培训。贯彻落实《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确保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教育不少于12天。继续做好政府资助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工作。组织实施“名师名家工程”,开展“重人才先进企业”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协作单位:市财政局)

(五)加快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制定下发《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全市培训8300人,新技师培训1000人;加快建设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机构建设和国家考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考评办法,做好高技能人才的评选、考核工作。实施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升计划,继续举办村干部理论培训班和大专学历班,全面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挥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温州分校的作用,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市科协、市总工会,协助单位:市人事局、市财政局、温州广播电视大学、市农科院)

(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实施“221”名师名校长工程,造就一支职业化校长队伍和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大培养培训力度,选派部分名师名校长出国培训;积极通过课题资助、专题论坛、进修学习、挂职锻炼、学习考察、学术交流等措施,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协助单位:市财政局、市外事办)

二、积极拓展人才工作领域,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团组织和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

(七)继续深入开展非公企业“聚才兴企”工作。认真总结2004年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市范围内予以推广。全面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全市每个乡镇都配备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选派部分专业干部到重点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认真开展党员人才工程调研,抓好非公企业党员人才工程试点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向非公企业流动。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优秀企业家制度。(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市经贸委,协助单位: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

(八)加大欠发达地区人才开发力度。把人才工作与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探索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的人才发展新路,形成支持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制定欠发达地区柔性引进人才政策,实施人才智力支持工程,切实提升人才工作整体水平。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划出100万元经费,用于欠发达地区巡回指导服务活动、科技特派员慰问、开展欠发达地区人才技术协作和培养、培训欠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市人事局、市委农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三、搭建人才汇集、干事创业的政策平台,大力吸纳各方面优秀人才

(九)推进人才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研究制定人才引进的新政策、新办法;修改完善人才引进服务“一卡通”和人才居住证制度,进一步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定配套人才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国内外人才来温投资创业。(责任单位: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房管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

(十)积极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形成以人才带项目、资金,以项目、资金引人才的互动工作机制。坚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动、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并重的方针,充分利用浙洽会、宁交会、轻博会三大平台,大力引进我市急需的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着手编制《20062008年温州市人才需求开发目录》,确定未来3年我市急需引进的重点人才目录。(责任单位:市人事局、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协助单位:市财政局)

(十一)加快人才载体建设。加快科技和工业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完善配套政策和设施,增强人才吸附能力。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和行业建设研发机构,中小企业以参股、合资、合作

等方式联合建立专业化研发机构,争取新建10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创建3-5个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重点行业技术研究中心。大力发展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力争新设博士后工作站3家以上。加快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鼓励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中介机构来温设立分院、分所、分支机构。(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经贸委,协助单位:市财政局)

(十二)完善柔性引才引智制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坚持引才引智并举。贯彻落实浙江省《关于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实施办法》,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措施,鼓励国内外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为我市服务。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人才租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才引智。大力开发在外温州人资源。(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协作办)

四、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十三)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制定出台《温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开展温州市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深入开展企业科技人才“讲比”活动,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建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的办法,试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年薪制。安排80名左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外出健康疗养,组织市第五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选进行身体健康检查。探索建立人才住房保障制度,为各类人才建立住房公积金。落实人才保险制度,为各类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加快人才公寓建设,采取实物和货币、购买和租赁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解决突出贡献人才、拔尖人才、“551”第一层次人才、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的住房困难。加强对高层次人才的跟踪服务,努力解决人才在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事局、市经贸委、市委组织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房管局、市教育局,协助单位:市财政局)

(十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考核和同行评价相结合的人才评价方法。继续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继续做好地方商务师、经营师评选工作。(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经贸委、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十五)健全人才作用发挥机制。高度重视人才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专家咨询服务团,充分发挥专家咨询服务团参谋咨询、凝聚人才和交流合作的作用。开展突出贡献企业家和经营管理拔尖人才评选活动。(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经贸委)

(十六)完善干部人事管理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和完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继续加强对领导干部民主推荐和考核制度的探索研究,大力推行任用干部党委全委会票决制。完善干部正常退出机制。探索建立领导干部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管理监督。(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协助单位:市人事局)

(十七)推进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温州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市场、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和高技能人才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建设,建立温州人才信息网络化体系。整合各类人才信息资源,建立温州高层次人才库。积极推行人事代理制度,对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全部实行人事代理,做好大中专毕业生人事代理服务工作。加快人才中介机构改革步伐,鼓励国内外著名人才中介机构进入我市。推进人才市场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制定温州市人才中介职业资格制度、人才中介行业规范和诚信制度,筹建人才市场执法队伍。(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经贸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确保人才强市战略落到实处

(十八)强化组织领导。抓好人才工作机构建设,健全市、县、乡(镇)三级人才工作机构及其职能。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对《20042008年温州人才发展行动纲要》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开展人才工作者岗位知识培训,提高人才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协助单位: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十九)开展人才工作研究。恢复建立人才学会,共同研究人才和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特点和规律。(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助单位:市经贸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二十一)加强人才宣传。制定《温州市2005年人才宣传工作计划》,探索建立人才宣传联络员制度,构建市、县两级人才宣传网络。通过制作人才社会宣传标语等各种视觉标识,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辟人才专题节目、人才专栏和人才宣传专版,大力开展人才宣传工作,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协助单位:温州日报社、温州电视台、温州广播电台等)

(二十二)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围绕“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布局,认真编制好“十一五”人才规划。(责任单位:市人事局、市委组织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下载XX市关于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市关于实施“产业人才开发示范行动”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视频......

    人才开发示范评选办法5篇

    绵阳市新农村建设优秀人才示范岗, 人才开发示范村,人才开发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激励广大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调动各级,......

    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

    XX关于进一步加强 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造就人才智力优势,有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

    关于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的工作方案 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产业党委创先争优实施意见

    关于在产业分党委各党支部和党员中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 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

    为全面提升*市建筑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巩固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根据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就促进建筑业平稳较快发展......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黄......

    实施“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 ”

    实施“农村党员乡土人才开发工程 ” 探索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新途径 一、理清新思路,重视农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