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良渚矿坑探险公园
万科将在良渚文化村南区打造杭州首个矿坑公园,建成后公园中将会有一块“五感”户外儿童探险中心,在这个冒险区里将引进拉索、平衡山坡、声响园、光影林等设计鼓励孩子们返璞归真,看森林、听自然、触摸大地、亲吻泥土,用感觉来探索游玩。矿坑公园作为杭州最大的社区公园,在其西面设计有百亩花海,长满紫云英和油菜花的花海不仅是孩子们玩乐的好去处更会是妈妈们的最爱。而矿坑公园的北端则是个可容纳7000人的大草坪,适合家庭聚会、烧烤等等温馨的活动。
第二篇:良渚文化简介
简介: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坐落在良渚镇荀山边上,山与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洲的味道。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组)。整个序厅的墙面用块石叠砌成壁,并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示意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最下层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上层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时代,中间一层突出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每层上面都刻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与器物。
室内布局:从序厅右转便进入第一展厅,这里概貌地介绍了良渚文化的内涵、分布范围。整个第一展厅,在以良渚文化时期古老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大幅背景壁画场景中,复原了当时的快轮制陶和先民纺织的生动场面。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良渚文化时期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石犁、石铲、石刀、破土器、石镰以及当时用来狩猎的石镞和捕鱼的网坠,其成套而制作精良的生产工具在同期的考古文化中是最复杂的,并处于领先地位。从中我们不难想象,良渚先民的生活是相当滋润的,他们饭稻羹鱼、渔猎采集而怡然自得。高度发达的农业为分工明确、专门化的手工业部门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产生了诸多的手工业生产门类,并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展览中那典雅的黑陶、充满经纬之美的织物、神圣而精致的玉器、珍贵而艳丽的漆器以及发达的竹木器,都将让你领略良渚先民的独创性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第二展厅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东侧,用6组展柜展示着良渚文化部分精品器物,有雕琢精美的玉器、磨制精细的石器及制作规整的陶器。在展厅中央又立着四组与展厅同高的玻璃屏风来象征性地阻挡视线,每组玻璃屏风由两片玻璃夹着一张双面精美器物图片,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些灯箱片和屏风一方面给整个展览营造了一个适合精品展厅的较好氛围,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展示的容量,丰富了展览的信息。
第三展厅设于博物馆主楼二层西侧,复原展示了一座良渚文化时期的“玉敛葬”大墓,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同时在四周墙面展示了不同等级的墓葬出土照片,通过丰富的墓葬资料的对比展示来揭示良渚文化社会等级的分化和阶级的形成,把良渚文化的诠释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整个展览达到了高潮。
三个展厅内容相互映照,各有侧重,充分展示了良渚先民所创造出的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说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时期。
设计特点:1.内外空间和功能设计:博物馆依山面水,在建筑样式上,既体现了当代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又体现出良渚文化内在精神在时空上的延续;既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完全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与周边环境得体地对话,成为一道“自然的”风景。在内部单元的组成上,充分考虑当代先进博物馆在教育普及、学术研究和收集保管三个方面的要求,设有基本陈列室、临时展室、影视报告厅、学术会议室、观众服务设施和休息区域、贵宾接待室、阅览室、技术用房、行政用房等。同时,通过恰当的造园手段,使内外空间自然过渡,内景、外;景互相呼应。在展示手段上,采用考古文物陈列、多媒体演示、场景仿真模拟、专题片放映、面和立体图表的示意等多种手法,配合现代的声光系统,以求给观众清晰的印象和直观的感受。
第三篇:旅居良渚文化村
万科良渚文化村
长三角唯一可旅居之地
知道万科擅长做社区,但是这个与旅游及文化混搭的社区,万科到底会怎么做呢?
应该说,目前的良渚文化村或许是看到现在,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都令人眼前一亮的“旅游+社区”模式。以旅游来说,良渚文化村先天条件就很好,基地内有5个湖泊、1条河流以及25座山。山体虽不高,但它们作为天然屏障,隔绝了市区的噪声与空气污染,形成了极佳的山居生活条件。人文方面,良渚同样底蕴深厚,当年良渚古城的发掘填补了中国科考史一千五百年的断代史。
在“社区”方面,这本来就是万科集团的拿手好戏,如今更是借着良渚这一有深厚底蕴的地方,把“社区”的概念玩到极致。良渚文化村不仅有10个别墅或者公寓楼盘,更重要的是有生活,菜市场、美食街相继开业,平时供人休憩的公园这里也一下修缮了3个,再加上依山而建的山里栈道,娱乐活动一些就变得丰富;此外,这里还有图书馆、小教堂,甚至还有个农场,提供新鲜可靠的有机蔬果。另外还有一点特别印象深刻,就是这里的环境,十足像极了欧式的小镇,尤其是那低密度的建筑和那些不造作,与群山契合度极高的绿化草坪,让人一踏入文化村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慢生活感,十分自在。
逛逛美丽洲公园,看看良渚博物馆
良渚文化村内有三个公园,白鹭湾公园、美丽洲公园、竹经茶语公园,最推荐的还是美丽洲公园。也许是因为良渚文化村是依山而建,白鹭湾公园内种的又是低矮植物,因此在空气与视野度开阔程度上,这里都让人有一种身心舒畅的感觉,再加上公园内的游人不多,更让人有难得的清静之感。
如果是对文化有兴趣或带着小孩一起来这儿,不妨就去公园里的良渚博物馆逛逛吧,它就在公园湖泊的旁边,形似一个“收藏珍宝的盒子”,由英国著名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亲自操刀设计。博物馆内,除了有照片和文字可以让大家了解良渚文化外,这里还有3D电影和视频来直观呈现良渚的历史。
良渚文化村内还有一个大雄寺,一个美丽洲教堂,人称“万科竟然把配套设施做到了宗教层面上的原因”。美丽洲教堂由日本津岛建筑事务所设计,主体建筑呈“八”字,融合了中国传统“硬山”屋顶元素,但细节处又日式味十足,尤其是教堂内部,大量的原木与精致的氛围,让人忍不住立刻回想起多部日剧中男女主人公结婚的礼堂。美丽洲教堂不定期会有布道活动,有长者带着大家祷告。如果有幸赶上,不妨参与到这社区生活中去。
这里有最美的山林游步道
整个良渚度假村是依山而建,万科又在山中修缮里了游步道,因此闲散的时候,去山里散步就是很好的休闲方式。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条最受游人喜欢的散步路线:从竹经茶语公园出发,沿良渚港这条小河的步道一直可以走,全长大约3公里多。这条步道最大的特色就是元素丰富,野趣足,同时坡道又很缓,哪怕是老人或小孩也能胜任。
五星级菜场和食街让人喜欢得不得了
喜欢旅游的行家都信奉这么一句话,“想了解一个地方的真实情况,就去它的集市转转”。没想到这句话放在良渚文化村也一样适用。这里不仅有一条美食街,还有一个菜市场,地方虽都不大,但也有逛头。菜场名叫“玉鸟菜场”,从外表看就能看出它的与众不同,居然是一幢古典建筑的外观,气势十足。走进去,差异更是明显,没有湿哒哒的地面和脏兮兮的菜堆,也没有嘈杂的吆喝声,甚至空气里都没有鱼腥味。整个菜场整洁漂亮得如同精心设计的展台,瓜红菜绿整齐摆放。摊位负责人统一干净的着装,更显得与其他菜场不同。这个菜场开业没过久就被成为“五星级菜场”,甚至吸引了很多人过来参观。
逛完了菜场,另一个很有逛头的地方就是和菜场相连的良渚食街。每每到了饭点,良渚食街上还是挤满了客人,有附近懒得烧饭的居民,也有特地从杭州市区过来体验的当地人,生意不错。良渚食街的环境很整洁,8家美食小铺就在两排楼内联通,同一屋檐下,哪怕是下雨天也不用会淋湿身体,如果是晴天,那就推荐去中庭的露天餐位,晒晒太阳,吹吹微风,感觉不要太惬意哦;整条食街上都有WIFI覆盖,等餐的时候还能发条微博,实在让人觉得贴心。
第四篇:良渚组团2010年工作总结
良渚组团2010年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今年以来,良渚组团坚持“四高、一现代”理念,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构建“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为着力点,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促进组团区域统筹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理顺体制机制为支撑,不断壮大发展基础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体制机制,以打好区域规划编制、产业发展布局、招商引资引税这套“组合拳”为重点,以唱好加快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这台“重头戏”为支撑,不断壮大组团发展基础。一是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政策和规划编制。围绕区委、区政府总体发展要求,我们制定完善了组团三年行动计划、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工作机制,协调编制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先进制造业基地控规、运河新城核心区控规等重点规划,统筹加快组团区域发展;二是进一步理顺与有关单位关系。积极处理好与良渚遗址管委会、乡镇及农副物流等单位的关系,认真落实参谋服务、统筹协调等职能,努力实现协助区委、区政府更加精细化管理基层、精准化服务基层的目标;三是搭建组团投融资平台。美丽洲公司和良渚组团投资有限公司为组团加大投融资力度发挥了重要主体作用;四是落实有关行政管理职责。通过加强与区级有关部门的联系,按照
空交房,腾空房屋已拆除,剩下6户未签约户已报区拆迁办,申请行政裁决。奉口村燕湾组73户农户拆迁工作于9月底启动,目前已完成房屋评估,力争年底完成拆迁;三是基地首期1000亩地范围内的矿山整治取得成果。进一步督促相关企业加快开采,并对已完成开采的超深开采区域实施回填平整。经调查了解,由于金钢建材公司土地因价格问题尚未完成回购,今年年底可基本完成近700亩土地出让前的各项基础工作。四是着眼于基地后期发展,展开对整个洛山矿区近3000亩矿山土地分界情况进行调查,计算出各村矿山土地投影面积,为加快基地明后年的征地及建设工作打基础。五是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按照“超前谋划、不留遗憾”的要求,统筹考虑基地的空间分布,明确基地道路建设“三纵三横”的道路主要路网建设。“三纵”分别为獐山路(经一路)、仁和大道、杭行路(经四路),在地理空间上,三条道路分别位于基地的西部、中部、东部,能有效打通基地南北方向交通,并与杭州主城相连接;“三横”分别为高新大道、仁超路、疏港大道,在地理空间上,三条道路分别位于基地的北部、中部、南部,能有效解决基地东西方向交通问题。目前,仁和大道延伸工程已累计完成工程量的75%,计划于今年12月正式通车;獐山路涉及农保外移调整工作已与区国土分局进行衔接,并已委托市交研中心开展道路线形研究;高新大道、高新大桥项目已启动招投标工作,计划于今年12月中旬先行启动高新大桥工程建设。
仁和基地工业设计及高新技术板块招商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在谈内资项目24个,外资项目9个。每个项目在评审前,对业主提交的可研报告初稿进行初审和初步更改、细化,通过严格把关审查后再报区专咨委组织专家论证。目前,已有6个项目通过论证,其中2个为合资项目,1个为外资项目,2个为高新技术项目,1个工业设计类项目。另外的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可研报告的修改或已完成编报并等待专咨委安排评审日期。
四、以大项目辐射为动力,不断增强发展后劲
(一)启动运河新城核心区开发建设。运河新城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个新城项目之一,将力争建设成为兼具运河特色、杭州特点、时代特征,集生活居住、商务办公、商贸物流、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为一体的城北城市副中心,形成“一岛两岸、轴向生长,一主两副、核心带动,四体六片、东西共融”的新兴城市综合体。运河新城开发建设围绕能早尽早、年内启动这一中心,分解落实,倒排计划,积极推进各项前期筹备工作,全力实现农居安臵项目、储运路(勾运路至金昌路段)年内启动,力争迪凯项目年内动工,做到农居安臵先行、基础设施先动、产业项目联动。在良渚镇的支持配合下,各项筹备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建立机制。成立了运河新城前期工作办公室,建立工作机制,倒排工作计划,先后组织赴临平新城、运河新城东区考察取经,推动各项筹备工作有序开展。二是
河新城建设序幕。
(二)启动良渚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国际招标工作。为科学引导良渚新城开发建设,切实提高良渚城市化建设水平,形成“以中心镇为依托,以西部生态区为保障,形成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网络化新都市”,组团会同良渚镇共同组织完成了《良渚新城概念性规划》方案的国际招标工作,并于9月20日召开了专家评审会。通过专家评审,确定杭州市规划院提交的方案为首选方案,下一步将根据评审会议要求,继续做好深化工作,待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后送区政府报批。
(三)良渚玉文化产业园顺利开园。良渚玉文化产业园项目是大美丽洲旅游综合体的重点工程,也是2010年区重点文创项目之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经过半年的精心组织、精细施工、精致布展,良渚玉文化产业园于10月30日盛大开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加快良渚组团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工作。按照项目储备库的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市化引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落实,做好良渚组团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的管理工作,用好、用足资源,扎实推进组团各项建设。
五、以大企业培育为重点,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政策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配臵力“三力合一”作用,大力引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规模效益好、带
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切实提高组团全体干部的勤廉意识、学习效率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建立一支“好学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队伍,真正实现“干部素质提高、工作全面推进”,从而为组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二是激发创新力。良渚组团体制机制的设立是区委、区政府创新实践的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组团工作的有效运转也是提升创新力的积极探索和回应。通过组织学习考察、申报“三力提升”课题等多方面举措,始终保持组团干部队伍的创新激情、创新勇气和创新动力。三是提升执行力。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的要求,落实协调事项首席责任制,优化绩效考核制,完善激励和问责制度,不断提升执行力,确保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良渚文化遗址探秘
中华文明的曙光——良渚文化遗址探秘
观众在参观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资料照片
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资料照片
“良渚文化遗址群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存在,使中华文明有了一块可以与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文明遗址并列的文明圣地。”
2月14日,杭州雪后初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中心主任邓聪教授率领20多位师生,专程到良渚博物院进行学术交流。
像邓聪教授这样对良渚文化始终抱有浓厚兴趣的,大有人在。
70多年来,在经历了一次次“轰动世界”、一次次“石破天惊”的发掘之后,随着历时10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阶段性成果的公布,良渚遗址的神秘面纱被渐次揭开。课题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联名发表的《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良渚、陶寺等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至2000年之间的巨型都邑、大型宫殿基址、大型墓葬的发现表明,早在夏王朝建立之前,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进入了古国文明的阶段。”
这一结论表明,良渚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已改写了我们对于中华文明起源时间、方式、途径的认识。
“黄河中心说”被颠覆
1936年,当24岁的业余考古学家施昕更站在这块土地上时,可曾感到这份神秘?这位良渚遗址的发现者,在此发现并试掘了6处以黑陶和石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双年轻的手拉开了良渚文化考古发掘工作的帷幕,而他的考古发掘也被公认为是我国东南地区考古史上的里程碑。从此,良渚这个江南小镇,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揭开了5000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长江流域逐渐与黄河流域一起,共同成了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摇篮。
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对记者说,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是以黄河为中心,江南属“化外之地”。二十世纪初掀起的考古热,陆续发现了周口店、西阴村、殷墟、城子崖等遗址,都为“黄河中心说”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然而良渚的考古发现改变了这一认识。
195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正式提出“良渚文化”的考古学命名。尽管如此,“黄河中心说”在新中国成立后仍占主流地位。
直到1973年。
“1973年是良渚考古的又一个里程碑。”蒋卫东说,“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一九八号墓的发掘,首次使得琮、璧、钺这些长期被定为‘周汉古玉’的玉礼器,回归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年代坐标之中。可以说,玉礼器的发现快速改变了对良渚文化内涵的认识,提升了良渚文化的地位。当年《光明日报》对此也做了报道。无独有偶,1973年浙江对余姚河姆渡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7000年前发达的原始稻作农业、精美的刻纹黑陶,以及漆器、象牙等艺术品。这些考古发掘成果颠覆了‘黄河中心说’:长江流域史前文化丝毫不落后于黄河流域,甚至在许多方面还处于领先地位。此后苏秉琦教授提出了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理论与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即中华文明起源多中心说。”
蒋卫东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遗址迎来了辉煌期。1986年,反山墓地的发掘震惊世界,11座墓葬出土3000多件玉器,这是迄今为止出土良渚文化玉器数量最多的一次。反山十二号墓中发现一件高8.8厘米、重6.5公斤的神人兽面纹玉琮,这是良渚文化的“琮王”,代表着墓主人崇高的地位。
次年,距离反山5公里的瑶山遗址又有惊人发现,12座墓葬共出土玉器700余件。此次发掘还发现一座祭坛。至此,余杭良渚、瓶窑、安溪、长命4个乡镇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现四五十处良渚文化遗址点。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员王明达认为良渚是一个“遗址群”,一个“部族聚居区”。这意味着良渚文化研究开始从点向面跨越。
1992年,莫角山遗址中心发现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基址。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称,中国还未发现过如此大规模的夯筑基址、如此复杂而高超的夯筑技术。他确认:莫角山上曾经矗立的大型建筑肯定是礼制性的高级建筑!
密集的遗址点,丰富的墓葬,惊人的发现,良渚文化发散着的“中华文明之光”,越来越显示出其作为中华文明源头之一所具有的独特的重要性。
良渚古国之谜
2007年,良渚考古再次震惊世界——良渚发现距今5000年的规模恢宏的古城,经专家考证,这是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营建最考究、配置最高级的古城!
很快有考古学家提出,良渚古城的发现意味着当时存在着一个“良渚古国”,这一发现使传统的中国文明史观念崩塌了,这意味着在夏之前还有很长一段存在国家文明的历史,而良渚就是那段历史的实证!
这是一个颠覆性的发现!中国考古学界被震动了,专家们惊称:良渚古城的发现是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
2013年8月23日,首届“世界考古·上海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公布了10项“2011年至2012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良渚古城考古发现荣居其列。
一般来说,在构成文明的要素中,城市、礼仪建筑、文字、青铜器是重要的四项要素。在良渚,城市、礼仪建筑已有实证,而文字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
难道良渚文明是一种“没有文字的文明”?
2013年,喜讯传来,平湖庄桥坟遗址考古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符号。7月6日,全国古文字研究专家们齐聚浙江平湖,对此进行论证。在这次出土的器物中,有240余件器物发
现了刻画符号,专家认为这是良渚早期文字的印记。有专家认为,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而良渚先民5000年前就已开始使用文字。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张忠培表示,庄桥坟遗址的所有出土文物都是真实而有科学依据的。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这些原始文字不像其他单体刻画符号那样孤立地出现,而是可以成组连字成句。庄桥坟遗址的研究表明,良渚先民已达到了一定的文明程度,需要用某种方式来交流沟通,就会出现这类具有原始文字特征的刻画符号。
蒋卫东说,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古城达90多座,而良渚古城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同时期城址中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完整的一座,许多方面已具有初期城市的特征。
5000年前的古城,承载着一个怎样的古国?莫角山上恢宏的宫殿,建设宫殿需要多少财富?莫角山人工堆积的台基平面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高约10米,这个巨型人工营建的台基需要多少人力来完成?能够建造如此恢宏宫殿的主人,该是古国的统治者,他们是如何调度这么多的财富和这么多的人力的?这些统治者死后有那么多玉器陪葬,他们生前死后享受着怎样的尊荣?良渚文化建筑群有中心祭坛和中心神庙,良渚先民尊崇的是怎样的信仰?古城外发现有陶器作坊、玉器作坊,还有码头,良渚该是一个商业和手工业都相当发达的古国吧?还有,2011年在莫角山宫殿旁发现的二三万斤已碳化的稻米,显然是粮仓失火后的堆积物,这应是良渚稻作农业高度发达的物证吧?
良渚文化已不只是一抹文明曙光,它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良渚使中华文明辉耀世界
春节的良渚博物院依然热闹,《玉器玉文化夏代中国文明展》吸引了各地游客。“每天有2000多人参观。”展教部主任罗小群对记者说。
良渚已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胜地。
目前良渚遗址保护区范围已扩大到42平方公里,遗址内分布着135处遗址点。大面积遗址保护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况且良渚遗址保护范围处在经济高速发展区域,要使这么大型的遗址在现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受破坏,更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据介绍,良渚遗址1961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在将良渚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时做出这样的评价:“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良渚遗址重大考古成果曾五次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9年全国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达成《良渚共识》,呼吁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方式来推动大遗址保护,缓解文化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2010年,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说:“良渚文化遗址群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存在,使中华文明有了一块可以与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文明遗址并列的文明圣地。”
“良渚遗址是研究探索中华5000年文明最好的标本,没有一个遗址能像良渚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内涵,良渚已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绕不开的话题。”蒋卫东说,“近年来,良渚文化研究已越来越成为热门课题,围绕良渚古国的消失、良渚古文字、良渚古玉、良渚古环境、良渚古人的衣食住行等等。”(本报记者 叶 辉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