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指南
附件1
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指南
2014年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工作,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要求,围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全面研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各环节深层次、突出性的问题。本指南列出的内容供各高校参考,其研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大方向,不是具体的项目名称。申请人可在本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申报项目。
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适应湖北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学校办学思想、办学体制、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湖北省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湖北省高等学校分类指导研究;高等学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研究;高等学校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高等教育适应湖北地方经济发展研究;高校服务湖北支柱产业及战略新兴产业对策研究等。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关于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等培养方案的构建和培养模式研究;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研究与实践;各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国际化人 1
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重点支持各试点学院和试点单位在“三改一完善”等改革项目上的教学研究。
三、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适应湖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管理、评估和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的监测预警机制研究;符合湖北、区域、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面向湖北工业、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专业综合改革研究,加强工科(本科)专业研究,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高职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研究。
系列课程、教材建设研究。包括新课程体系构建、产学合作新课程的开发和新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标准和评估,立体化教材建设等。
大学公共英语等高校基础课教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
四、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办法探索与实践;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完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机制研究与实践等;高校教风与学风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机制、教学团队、名师培养、“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建设与管理研究等。
五、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
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研究与实践;建立开放式、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各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研究。
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六、湖北省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研究
包括校际合作、省部高校共建及对口支持协作、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
七、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及保障、监控机制和体系研究
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教学状态和教学质量监测的常态化、信息化研究与实践;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研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学分制改革研究等。
八、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
包括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及管理研究。
九、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大改革试点项目研究与实践;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现状与发展研究;学术学位
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研究与实践;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及其质量保证研究与实践;学科及学位授权点建设绩效评估研究;研究生分类、分层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协同创新、跨学科及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研究;导师队伍建设及导师队伍遴选、聘任机制研究;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范、监督体系研究;学风建设与学术规范教育研究等。
十、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高职高专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高职高专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双证书”制度推进及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中职和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研究;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实证研究;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组织管理模式研究;高职高专专业文化、课程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研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等。
十一、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办学机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教师
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
十二、其他
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制机制研究。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机制和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以及教学科研项目及成果的规范化管理和推广应用及示范作用研究。
第二篇:2015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2:
2015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
为便于各高等学校了解2015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组织好申报工作,特制订《2015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申报指南》。本指南所列条目不是项目名称,只是方向,申报人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名称。
一、省重点研究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当前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全省层面开展全局性研究,为我省高等教育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申报此类项目应在宏观教学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研究队伍应以学校教学管理主要领导牵头,组成人员应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并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一)“十三五”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研究
(二)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三)省市共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四)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
(五)“专升本”选拔工作及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二、教学综合改革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安全工作等一些重大问题从全省宏观战略高度开展研究,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政策支持、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申报此类项目应在教学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研究队伍应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参与,具有较合理的学科专业互补性,预期成果能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参考选题: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与实践
(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四)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共享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人才的探索与研究
(五)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
(六)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七)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培训研究与实践
(九)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软件学院或合作办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三、专业建设项目
此类项目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性改革与实践。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一定的改革基础,具有持续性、前瞻 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的教学改革成果。
参考选题:
(一)专业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二)增强山西紧缺急需人才专业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三)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五)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强化特色、合理定位的研究与实践
(六)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七)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八)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优化专业结构的研究与实践
(九)开展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人才培养改革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考核办法、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进行综合研究,或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与探索。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比较具体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稳定的研究队伍和实力较强的学科专业依托。经过项目研究与探索,能形成比较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参考选题:
(一)促进学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二)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
(四)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研究
(五)各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结构和体系的改革
(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七)开展研究性教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
(八)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研究
(九)特色(优秀)教材建设
(十)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十一)考试改革(如教考分离)研究
(十二)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十三)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十四)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
(十五)学生继续发展能力培养研究
(十六)卓越工程师(医生、农林、法律、新闻传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十七)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十八)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构建“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全科医生”的研究
(十九)培养卓越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 养模式的研究
(二十)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
五、实践教学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改革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并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整合实习实践课程,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合作,优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具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经过项目研究与探索,能形成系统的改革方案,并应用于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选题:
(一)加强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教学质量研究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研究
(三)各学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验实践平台建设
(五)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改革与创新
(六)综合性大学理科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七)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
(八)优秀实验教材、课程的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
(九)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十)高等学校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十一)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十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制度研究
六、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项目
此类项目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主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研究;抓住制约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问题,对教学管理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有新的创意和措施,可取得实质性成果,并能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申请此类项目需有一定的管理实践基础,同时还须有一批管理骨干队伍。
参考选题:
(一)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二)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三)多校区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五)高等学校弹性学制的试验与探索
(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
(七)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八)教学团队、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九)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的教学团队建设
(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研究
(十一)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师资互聘
(十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研究
(十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十四)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研究
(十五)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和图书馆等专项评估研究与实践
(十六)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方式与实践
(十七)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十八)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及图书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十九)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现代教学环境等信息化条件建设
(二十)专业带头人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与作用
七、其它
未列入上述指南范围,但具有鲜明特色,较高研究价值,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革实践的项目以及突出学科专业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项目经评审也可立项。
第三篇:关于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
关于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
和已立项项目中期检查与结题的通知
各教学、教辅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接湖南省教育厅通知,决定组织申报2012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对已立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该项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研究内容
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内容包括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要通过深入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积极探索教学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教学内容,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之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大力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模式,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习和思考、探索相结合,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要注重实践教学创新,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理论和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加强教学质量标准研究,不断完善和强化教学监督和评估保障体系;要加强教学管理规范研究,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益。
申报项目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确定项目研究主题和选题,也可参照《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选题参考》(附件1)确定选题。
二、项目的申报、评审要求
今年申报项目仍包括学校评审项目和出版社资助项目两个部分。1
分配到学校的指标由我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评审,教育厅组织专家审核确认(主要审核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资助公共英语教改项目,教育厅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筛选,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与省级教研教改同等对待。
我院评审项目向教学一线教师倾斜,教学一线教师的项目占学院项目评审的2/3以上(有行政职务的人员不能计入教学一线),推荐项目还包括一定数量(不少于四分之一)的实践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
为推动普通高校成人教育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今年成人教育教研教改项目主要针对成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立项研究。我院将根据学院的主体专业,确定一项课题,统一组织成教管理部门和相关专业的人员协作开展研究工作。
为贯彻落实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若干意见》(湘教发【2010】54号)精神,推动高校图书馆工作研究,今年由省高校图工委面向全省高校图书馆遴选推荐5项图书馆工作研究教研课题。该项目可由图书馆人员主持申报与图书馆工作研究相关课题,或非图书馆工作人员主持申报与图书资料建设及图书馆工作研究相关的教研课题,学院统一评审申报,经教育厅审核确认后立项,不占学校限额指标。
研究项目限于本专科教育层次。本科教育研究项目的时限不超过4年,专科教育研究项目的时限不超过3年。
三、项目的结题和检查
各教学、教辅单位在组织项目申报的同时,要组织对已立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并督促项目主持人按期完成项目研究工作。结题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1份),中期报告书(1份),中期报告汇总表(1份),结题报告汇总表(1份),结题报告书(2份),佐证材料(2份),由我院统一报送教育厅审核。(结题材料及附件内容请到各部门邮箱下载)。结题情况将直接影响各教学、教辅单位报送项目的评审。在组织教改项目研究中,要注重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努力提高项目研究质量和实践效果。
四、申报材料受理和要求
1、申请者须填写《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附件2),学院限额项目为一式二份,公共英语项目、图书工作教研项目一式六份,每个项目用一个纸袋装好,并在纸袋外贴上项目申请书封页复印件。各单位填报《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汇总表》(附件3)一份,由各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
2、已有立项项目尚未结题(包括本次申报结题)的项目主持人,本次不得申报新项目。请各教学、教辅单位(含学院认定的“双肩挑岗位”单位)择优推荐教学改革项目2项(含普通高等教育类、成人教学类、图书馆工作教研课题类),大学英语部申报出版社资助的公共外语类2项,图书馆申报图书工作教研课题2项。
3、以上申报材料及相应的电子文档请各单位于2012年5月4日下午5:00前送至教务处1329办公室(逾期不受理,不接受个人送交的申报材料),以前立项课题的中期检查、结题材料一并报来。联系电话:0735-2653039,电子信箱:xnxyjcgl@126.com。
4.院级教改项目待省级项目评审结束后申报。
湘南学院教务处
2012年4月10日
附件:
1.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选题参考
2.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3.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汇总表
4.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结题报告书
5.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报告书
6.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期报告汇总表
7.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结题汇总表
第四篇:2012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
附件3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立
项
指
南
一、综合研究
本类选题侧重于从全省宏观战略高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
1-1.各类高等学校办学定位及特色办学研究;1-2.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研究;1-3.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研究; 1-4.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1-5.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路径研究 1-6.河南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1-7.集团化模式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1-8.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模式研究
1-9.高等学校教学资源共享政策、措施和运行机制研究;1-10.新时期省部共建行业特色高校发展对策研究; 1-11.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软件学院或合作办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1-12.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创新研究; 1-13.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国际化研究。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方案应突出创新特色,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1.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师范、农林、法律、医师)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2-2.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与实践;2-3.高等学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2-4.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5.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2-6.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7.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8.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或跨学科交叉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2-9.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 2-10.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三、课程教学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注重整体优化和整合实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
3-1.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3-2.各学科(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3-3.各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结构和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3-4.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3-5.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3-6.高等学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3-7.高等学校双语课程建设与实践;3-8.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
四、实践教学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保障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1.各学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4-2.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4-3.高等学校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与实践;4-4.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4-5.高等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4-6.高校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改革与创新; 4-7.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 本类选题侧重于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5-1.高等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与实践;5-2.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5-3.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方式与实践;5-4.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5-5.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5-6.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5-7.“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六、教育教学管理
本类选题侧重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构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评价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1.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机制研究与实践; 6-2.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6-3.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制度改革与实践; 6-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研究; 6-5.教学评估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6-6.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和图书馆等专项评估研究与实践;
6-7.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6-8.多校区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6-9.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
6-10.建设河南省继续教育公共信息与服务平台研究。
第五篇:201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申报指南(小编推荐)
附件3:
201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申报指南
为便于各高等学校了解201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和范围,组织好申报工作,特制订《201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申报指南》。本指南所列条目不是项目名称,只是方向,申报人可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项目名称。
一、省重点研究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当前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从全省层面开展全局性研究,为我省高等教育重点领域重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申报此类项目应在宏观教学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研究队伍应以学校教学管理主要领导牵头,组成人员应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并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保障项目顺利完成。
(一)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二)省市共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
(三)本科人才培养协作平台(共同体/联盟)建设
(四)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项目建设
(五)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探索
(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体制机制研究
(七)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研究
(八)优秀教学业绩和教学成果认定使用研究探索
(九)省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媒体平台建设和使用研究
(十)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备注:2018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范围覆盖申报申报指南中省重点研究项目、教学综合改革、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其它等所有类型项目,优先倾斜省重点研究项目类型中的项目。
二、教学综合改革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新机制、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安全工作等一些重大问题从全省宏观战略高度开展研究,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政策支持、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申报此类项目应在教学改革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基础,研究队伍应有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参与,具有较合理的学科专业互补性,预期成果能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参考选题:
(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与实践
(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四)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共享教学资源,联合培养人才的探索与研究
(五)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政府部门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创新
(六)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七)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培训研究与实践
(九)民办高校(独立学院、软件学院或合作办学)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三、专业建设项目
此类项目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性改革与实践。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一定的改革基础,具有持续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能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的教学改革成果。
参考选题:
(一)专业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二)增强山西紧缺急需人才专业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三)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优势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五)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强化特色、合理定位的研究与实践
(六)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
(七)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
(八)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优化调整 专业结构布局的研究与实践
(九)开展专业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四、人才培养改革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计划、培养目标、考核办法、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改革进行综合研究,或就其中某一方面进行专题研究与探索。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比较具体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稳定的研究队伍和实力较强的学科专业依托。经过项目研究与探索,能形成比较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参考选题:
(一)促进学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
(二)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三)基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研究
(四)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研究
(五)各学科(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结构和体系的改革
(六)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七)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八)开展研究性教学,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研究
(九)本科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研究
(十)特色(优秀)教材建设
(十一)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十二)考试改革(如教考分离)研究
(十三)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十四)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十五)与行业企业联合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十六)学生继续发展能力培养研究
(十七)卓越工程师(医生、农林、法律、新闻传播)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十八)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十九)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构建“5+3”模式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全科医生”的研究
(二十)培养卓越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
(二十一)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
五、实践教学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围绕改革实验内容,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率,并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整合实习实践课程,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合作,优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管理,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申报此类项目应有具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经过项目研究与探索,能形成系统的改革方案,并应用于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选题:
(一)加强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教学质量研究
(二)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研究
(三)各学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验实践平台建设
(五)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改革与创新
(六)综合性大学理科学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七)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践基地以及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的研究
(八)优秀实验教材、课程的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
(九)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十)高等学校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
(十一)公共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十二)实验教学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制度研究
六、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此类项目应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在本科教学体系中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校外基地建设等,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理念和思路。
(一)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研究
(二)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研究
(三)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案例研究
(四)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建设研究
(五)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六)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模式研究
(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服务研究
(八)跨专业联合创新创业课程设计与实施方式研究
(九)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内外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十)创新创业学院的定位、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研究
(十一)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研究
(十二)高校创新创业教学激励机制研究
七、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项目
此类项目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主要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研究;抓住制约教学改革深化的关键问题,对教学管理改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有新的创意和措施,可取得实质性成果,并能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申请此类项目需有一定的管理实践基础,同时还须有一批管理骨干队伍。
参考选题:
(一)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
(二)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三)多校区教学运行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四)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五)高等学校弹性学制的试验与探索
(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
(七)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八)教学团队、教研室、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九)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群,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的教 学团队建设
(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监控机制研究
(十一)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专业师资互聘
(十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研究
(十三)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创新研究
(十四)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研究
(十五)高校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和图书馆等专项评估研究与实践
(十六)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方式与实践
(十七)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十八)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及图书文献保障系统建设(十九)数字校园、数据中心、现代教学环境等信息化条件建设
(二十)专业带头人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与作用
八、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此类项目应分析研究新工科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等,提出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思路。面向新经济发展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开展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探索等,推动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与组织模式变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和大学组织模式创新。研究制订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师评价标准和专业评估体系,开展多维度的质量评价。分析研究高校分类发展、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体系结构,提出推进工程教育办出特色和水平的宏观政策、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
(一)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研究与实践
(二)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三)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四)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五)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
(六)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
(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八)面向新工科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
(九)新工科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十)新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十一)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制
(十二)新工科基础课程体系(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十三)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十四)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十五)新型工程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十六)新工科专业评价制度研究和探索(十七)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进展和效果研究(十八)面向“一带一路”的工程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
九、其它
未列入上述指南范围,但具有鲜明特色,较高研究价值,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革实践的项目以及突出学科专业优势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项目经评审也可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