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研究(5篇)

时间:2019-05-14 14:42: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研究》。

第一篇:英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英文电影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从《人与鼠》看斯坦贝克艺术风格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非言语交际对演讲的影响D.H 劳伦斯《盲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拼写差异动画片《花木兰》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解构和重构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mark’s Theory in Tourism English Translation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A Brief Study of British Women’s Rising Status《苍蝇》的叙事艺术及悲剧主题探究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论疯女人形象对小说简爱所作贡献浅析《喜福会》中母亲们悲惨遭遇的成因关于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重读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动物隐喻对比研究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从目的论角度讨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弗兰肯斯坦》中怪物身份的矛盾性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从《男孩们女孩们》看身份问题对艾丽斯•门罗文学创作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iolation of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管窥世纪年代以前的朴素社会语言学思想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女性人格的双重性——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比分析凯瑟琳和简爱

礼貌用语中的语用失误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从信息层面探析语言翻译中的动态对等原则

浅议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看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翻译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解析《红字》中的红与黑

适者生存—解读《野性的呼唤》中的“生命的法则”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两位灰姑娘——伊利莎白•班纳特和简•爱形象比较 53 浅析《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浪漫主义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论爱丽丝·沃克《紫色》中西丽女性自我的缺失与重塑

On Aestheticism in Oscar Wilde's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小学英语课堂任务设计的研究

论尤金•奥尼尔《毛猿》中的悲剧根源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凯特•肖邦小说《觉醒》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分析

试析《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悲剧之源

中美餐桌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 64 《游泳者》中的艺术特色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浅析欧洲中世纪骑士和中国侠士精神的差异─西欧中世纪初期骑士和中国秦汉游侠 69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中西商务翻译中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对等翻译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A Study on Developing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73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死观初探

会计英语缩略词特点及翻译研究

英汉谚语中“爱”的情感隐喻对比研究

论《隐形人》中的象征主义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文学课程中的文化导入

“到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成因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A Study on Strategi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EFL Classroom 88 浅谈英语“根据”表达法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以实玛利是谁--《白鲸》与康德哲学

从《悲悼三部曲》看尤金•奥尼尔对古希腊悲剧的继承性超越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国际贸易往来电子邮件写作原则

An Interpretation of A Rose for Emily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Socialization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菜单翻译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浅析公示语的翻译

论美国文学中的自然主义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论反语的语用功能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英文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ellow and Huang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08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论《紫颜色》中黑人妇女的反抗

英汉谚语的文化对比分析

文明的樊笼—解读《野性的呼唤》

Bertha Is Jan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从时间视角分析伍尔芙的《达洛卫夫人》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A Popular Form of Subtitles Translation by Fansub Group on the Internet

旅游宣传品的翻译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简爱的女性意识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An Analysis on Teacher Talk in EFL Classroom Context

Interpretation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emporal Aspect by Comparing Lin Shu’s Translation of Uncle Tom’s Cabin with Later Translator’ Versions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中美饮食文化实体行为与非实体行为的民族差异

中美广告语言文化异同研究

《我的安东妮娅》中的文化冲突研究

论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

从道德角度分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安妮•艾略特

影视作品中的中英电话礼貌用语对比研究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中美家庭价值观差异浅析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商务合同翻译研究

试分析《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模式

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研究蔑视女性的词汇表达法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Novel to Film

汉语政治话语中的隐喻研究

英语国家国歌中爱国主义的话语建构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研究

超越性别的美——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

151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5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

153 论应变能力在同声传译中的应用

154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

155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nd Influenc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56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157 从目的论看儿童文学翻译--兼评《小王子》中英译本

158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159 当代中美青年恭维言语行为对比研究

160 遗忘曲线在记忆英语词汇中的运用

161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62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渐渐消失的玫瑰

163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164 战争、归乡、爱情—《冷山》的多元主题研究

165 从生态中心主义角度分析康拉德《黑暗的心》

166 环境与命运——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分析《美国悲剧》中的克莱德

167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168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6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形象分析

170 中美时间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71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172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173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

174 男女生英语学习差异比较研究

175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176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

177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178 H.G.威尔斯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措辞研究

179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180 浅析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81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

182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幽灵叙事探析

183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184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185 On the Factors Leading to Different Destinies of Rhett Butler and Ashley Wilkes in Gone with the Wind

186 《永别了,武器》的存在主义解读

187 双重文化下的文化选择——解析电影《刮痧》中中国移民的文化身份危机

188 论女性主义对翻译标准的影响

189 英语中法语外来词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190 从文化的角度看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差异

191 论《在另一个国度里》中的象征主义

192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

193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

194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195 活动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新安中学为例

196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分析

197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

198 Family Values in Desperate Housewives

199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伊万杰琳形象分析

200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

第二篇:英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女性主义 The Admiration of Great Gatsby 王尔德童话中的毁灭与拯救 汉英翻译中的多余词现象

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 试析翻译中的“假朋友”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 广播英语的语言学分析 浅谈英语“根据”表达法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大学校名的命名原则与翻译策略--以中美两国的大学校名为例 隔离与异化: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人际关系研究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主角萨拉女性意识的体现 抱怨类外贸信函的语篇分析 英国议会制辩论--探究与实践 The Study of Symbolism in Moby Dick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论《某人住在一个多美的小城镇》的语言艺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论《弗兰肯斯坦》的叙事技巧 英语词汇的语境意义分析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

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中英文习语对比研究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 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建构浅析 中国皮钦语的产生和发展

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审视:基于通识教育的视角 功能对等理论在科技论文摘要翻译中的运用 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

从面子理论视角分析外交话语中的恭维语

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的性格分析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分析《基督山伯爵》爱德蒙的二重性格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44 浅谈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猫形象 45 礼貌中的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 46 从《阿甘正传》看美国乐观主义

从《远离尘嚣》看托马斯哈代的生态自然观 48 解读托尼•莫瑞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成长主题 49 托尼•莫里森小说的家庭关系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国外化妆品品牌名汉译中的应用 52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

Explo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ompliments 54 通过会话原则分析手机短信语言

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 56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 57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课堂管理

A Portrait of Martin Eden as a Nietzschean 59 Etiquette and Protocol on Intercultural Business Negotiation 60 浅议中国菜名的英译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6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男权社会女性意识的觉醒——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64 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 65 浅析英语拟声词的功能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

Women in the Roaring Twen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Sun Also Rises 68 The Tragic Elements i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69 A Study of Corporate Crisis Management through Sanlu Tainted Milk Powder Incident 70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71 网络广告在中国营销中存在的弊端 72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辩证论视域下神似与形似的相互关系研究 74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76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 77 消费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嘉莉妹妹》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79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80 从上海迪士尼的兴建看中西文化异同

电影《喜福会》反映出的中西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82 《动物农场》中隐喻的应用及其政治讽刺作用 83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8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85 影响英语专业学生理解英语习语的因素调查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 88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 89 从生态视角解读《瓦尔登湖》 90 论隐喻的本质与功能 91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93

守望何物--《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困惑 95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汉英交替传译中的语篇衔接分析 97 勃朗特两姐妹创作风格差异探究 98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99 裘德悲剧成因的分析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1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

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 103 英语商务信函中的语用分析

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透视现实生活中的爱情 105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108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中美动画片对比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国商品说明书的英译 110 “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 112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114 浅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商务英语 115 新闻新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浅析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叙事时间 117 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与翻译研究 118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分析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 121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

高校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焦虑感控制的研究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研究 124 中英语言中动物词汇的文化含义对比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26 《喜福会》中的象征主义

英语单位名词研究——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为例 128 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129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31 从茶和咖啡的对比中体现出来的生活方式的不同 132 试析德莱塞对《嘉莉妹妹》女主人公的非道德描写 133 论《紫色》中的性别暴力

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叙事策略分析 135 美国俚语中的文化特征

Resurrec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Rebecca 137 The Translation of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A Comparison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138 从个人英雄主义角度解读《肖申克的救赎》 139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从《到灯塔去》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世纪美国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成长——解读《觉醒》中埃德娜的觉醒过程和原因 142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143 网络英语对汉语词汇的影响研究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Business Negotiations: East and West 145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策略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47 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论《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人性的两面性及自我斗争 150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151 On Allan Poe’s Application of Gothic Elements and His Breakthroughs — Through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152近年来汉语中英语借词的简析

153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154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155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156 不温不火,绵里藏针——分析《格列夫游记》的讽刺意义 157 英语构词法对词汇习得的影响

158 浅析英诗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丁尼生《鹰》的不同译文比较 159 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中风筝的意向分析 16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61 比较约翰·邓恩与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奇思妙喻的艺术效果

162 Memory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163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 164 英国哥特小说故事情节中的怪诞表现 165 Satan in Paradise Lost as a Tragic Hero 166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167 英国历险小说《所罗门王的宝藏》 168 谈电影片名汉译的不忠

169 评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恐怖美 170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

171 堕落的世界-----评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 172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

173 A Study of Hawthorne’s Notion of Science as Shown in ―Rappaccini's Daughter‖ 174 电影片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7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6 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研究《金锁记》的翻译策略 17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8 浅析莫里森名作《最蓝的眼睛》中查理的性格特点

179 教师在农村初中英语游戏教学中的角色分析--以某中学为例 180 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

181 《简爱》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述评

182 中学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83 浅析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中的精神顿悟 184 盖茨比悲剧的必然性

185 英汉人称指示语的对比研究

18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87 《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 188 析《苔丝》中的象征意义 189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

190 商务英语书面语语言特色的语用分析 191 论《双城记》中卡登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192

193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Love between Mother and Son in Sons and Lovers 194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195 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生成语境与基本特征 196 英语广告中仿拟的关联分析

197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疯狂主妇》 198 Consumerism in The Great Gatsby 199 中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纠错策略 200 中西服饰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第三篇: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 委婉语与 禁忌语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 委婉语与 禁忌语是人们使用语言的重要形式,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委婉语与 禁忌语随着文明的发展,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东西方 委婉语与 禁忌语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在宗教、等级观念以及礼仪方面的差异,便于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关键词: 委婉语;禁忌语;东西方文化差异

Abstract:Euphemisms and taboos are important forms in language use, and playimportant rol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culture, it precipitates a large amount of cultural factors.In orderto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countries, this paper provides you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religion,hierarchy concepts and ceremony and propriety through the usage ofeuphemisms and taboos in west and east countries.Key words: euphemisms, taboo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就反映了社会生活,随着历史的进步的发展,语言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由于宗教、迷信、礼仪以及科技不发达的原因,某些语言就被禁止使用,同是也就出现了用另外的语言来替代这种语言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 委婉语与 禁忌语。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都存在着 委婉语与 禁忌语,如果我们掌握了他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

一、婉语与 禁忌语的起源与发展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发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古希腊人在祭祀时,都得讲吉利话,即使用 委婉语。理由是人们用 委婉语称呼神,可以起到安抚他们得作用,可以避开他们得注意。古代人对大自然的力量的不解以及科技的不发达以至于拜神弄鬼,便是 委婉语与宗教的起源。

古希腊文化后来传到欧美各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语言的变化发展,委婉语的内容及范围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敏感话题禁忌的话题都采用含蓄、迂回、曲折、委婉的语言来表达,人们用不那么令人讨厌的词语,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那些涉及到人们隐私的话语。委婉语涉及的范围也随之变广,不仅涉及到鬼神、人的生老病死、性等方面,而且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战争等各个领域。因此,委婉语的使用,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求,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礼仪、社会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传统。

禁忌语(Taboos)发源于波利尼亚汤加语,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也可以被写作tabu或者是tapu。18世纪,英国水手JamesCook第一个注意到了汤加语中 禁忌语的习俗,然后把这个单词带到了英语中,根据牛津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词典,Taboo一词意义为 “(incertain culture)ban or prohibition on something that is regarded forreligious or other reasons as not to be done, touched,used”.由此看来,禁忌语主要使用在宗教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直接说出来的场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禁忌语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了。因此,了解 禁忌语和 委婉语在交际中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西方 委婉语和 禁忌语的应用及对比 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模式,既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一个民族语言的应用就反映了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浸润下,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群体为中心的民族,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而英美等其他西方民族则以人为本,逐渐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社会。在中国,很多人都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打招呼时都会问:“你吃了饭没有?”“你到哪里去?”在交谈中,人们都迫切的想知道对方的一切,包括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由此来表现对人的关心;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这些问题恰恰是禁忌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私事,与谈话人无关。而且还会认为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下面我就中西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委婉语与 禁忌语场合来做一些分析比较,以此说明中西方在文化上面的一些差异。

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疾病以及死亡的恐惧,疾病及死亡也就成了 委婉语与 禁忌语使用的场合。生育,由于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牵涉到了性爱这一话题,因此怀孕也就成了禁忌的话题,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与表达方式。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也习惯用 委婉语来代替怀孕这样的词语。例如:在文学作品及生活中,人们很少用像“pregnancy”这样的词语,而是用了诸如:awkward(行动不便)、eating for two(吃两个人的饭)、have one on theway(有人要来)等词语来表达。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一生中有几件喜事:洞房花烛夜、喜得贵子及金榜题名时。所以把生育看作是一件喜事。于是关于生育得 委婉语也就有:“有喜了,有了”之类的说法。以至于有些人骂人家不生育的是“不下蛋的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不下蛋”“无后”也就成了不能生育的 委婉语了。老龄的问题,在中西方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人们是不愿意被人说老的,因为西方老就意味着“无用”或者是“死亡”,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因此谁也不愿意说自己老,也不愿意谈老。因此,询问别人的年龄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是不礼貌的,人家会告诉你“It is asecret”。也就有很多关于老人的 委婉语。如:senior people, third age, seasoned man,adult等。然而在中国,情况是恰恰相反的,由于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大多数人都能尊敬老人,老人也享有特权,老人不怕老。而且中国的老人多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来帮助年轻人,因此,“老”在中国就成了智慧的代名词。如:老师、老板、老师傅、老张、老总等等。这些词对老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年龄内涵,只是借“老”来表明说话人的敬意。关于死亡,中国也有很多说法,但总的说来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认为死亡是“喜事”,在中国,人们认为年龄大的人的死亡是“寿终正寝”是一件喜事,因此西方人怎么也闹不明白的“红白喜事”也就有了根据。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有:“仙游、仙去、登仙、羽化、驾鹤归西、仙驭西驰、圆寂”等与神仙有关的词语来代替死亡这一悲痛事件。还有一类死亡是“悲伤的事情”,这一类的词语多用于年龄较小、或者是青年的死亡。像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就有:“夭折、短命”等。在西方,死亡也同样是禁忌,西方的关于死亡的 委婉语来自于宗教、航海、戏剧、赌博等方面。如:pass away(逝世)、tocross over(进入来世)、to go to one’s long home(入墓),last round up(送终)等。

关于性爱的词语,不管在东西方都是禁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性爱是有罪的,特别是信奉基督教的人,根据《圣经》,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人类,因此,性爱也被认为是有罪的,因此人们在公众场合是不会轻言性的。与性有关的语言也就成了 禁忌语,从而引发了很多关于性的 委婉语。如:make love, art of pleasure, to approach, do it, act of love等等。和西方相比,中国人就要含蓄得多,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使人堕落和身心败坏的东西。性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加上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和礼教的束缚,人们更是“谈性色变”,也就出现了关于性的一些 委婉语:闺房之事、房事、男女之事、云雨之事、那种事等来代替。即使只是与性有关的事物,人们也仍然用 委婉语来表示。如女性的第二性征:女人的乳房、月经等,再日常话语中也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人们谈到乳房、乳罩时,就有人用“胸罩、眼镜、胸衣、内衣”来代替。说到月经,人们会用“例假、月事、来事儿、不舒服、倒霉、大姨妈来了”等来代替。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和 委婉语与 禁忌语差异

中国是一个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的东方古国之一,是东方国家的代表之一,与西方国家有某些相通之处,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委婉语与 禁忌语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的一种现象,然而他们的使用却表现了一些差异,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的差异

从 委婉语与 禁忌语的用法上的差异,我们不难看出,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有很多 委婉语与 禁忌语都来源于基督教的《圣经》,以性爱和死亡为例,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类是“罪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繁衍的后代,部分基督教徒,特别是清教徒,是不准言性的。因此,关于性的词语也就成了 禁忌语,也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性爱方面的 委婉语,如:前面所说的makelove等等。对关于死亡的词语而言,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的生命是上帝赋予的,所以只有人死后,灵魂才能得到拯救,于是就有了“goto meet one’s maker, be with thegod”等等。而中国教派众多,有佛教、道教等。佛教自唐朝时传入中国,佛教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因此,关于汉语中关于死亡的 委婉语就有了“成佛、圆寂、坐化”等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主要发源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大多数的宗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所以汉语中有关死亡的 委婉语就有了“仙逝、得道、成仙、羽化、归道山”等等。

(二)等级观念的差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制的浸润,因此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十分重视礼仪;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深深的反映了等级观念。以名字的称呼为例,在汉文化中,君主、长辈的名讳是一个禁忌,作为臣子或者是晚辈的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必须代之以亲戚关系或者是诸如陛下、万岁爷的称呼。在给新生儿命名的时候,是必须要避开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讳的,就连看到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字,也只能念成其他的词语,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名叫贾敏,每当林黛玉读到和“敏”字时,就把念作“秘”,或者是写到“敏”字时,都会添减两笔,这就是缘于父母的名讳在中国是 禁忌语。再有,关于死亡,君主的死亡,称为“驾崩”,而“驾崩”这一词语是万万不能用于其他成员的,只能用于君主的死亡;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关于名字方面的 禁忌语 委婉语也就没有那么森严。以一个家族的命名为例,在英语中,一个新生儿的名字中可能包含了几代人的姓名。中华民族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妇女地位低下。以君主的称呼为例,在古代中国,由于君主的名讳是 禁忌语,君主或者是皇帝就被称为“万岁、万岁爷”,而皇后或者是妃子以及所有的公主,即使是君主的母亲,都只能被称为“千岁”.而在西方,这些方面的差异可能就要小一些.(三)对于礼仪的不同体现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明国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更是注重谦让,认为谦让是对他人的尊敬.如:古人在称呼自己时通常会称自己为“鄙人”,而尊称别人为“阁下,师傅”等。通常在问别人的姓名的时候会说:“您贵姓?”。还会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等等,在谈到自己的儿子时会说:“犬子”,而别人的儿子则是“令公子”等等。在称呼别人的妻子时会说:“尊夫人”等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人崇尚的时实事求是,大方自信。通常不会特意的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下面一则笑话则反映了中西方在对于谦让的不同理解。会中文的外国人:你的女儿真漂亮。中国人:哪里,哪里?外国人:鼻子、眼睛和嘴。这则笑话实际反映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民族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谦让礼貌的运用也不尽相同。

委婉语与 禁忌语是东西方语言所共同拥有的文化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有重要的意义。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等级观念等造成了 委婉语和 禁忌语在使用上的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要遵守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以及社会习俗,才会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以免引起交际失误。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2]范家才,英语修辞欣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3]冯翠华,英语修辞格,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4]胡金,从中英 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4月。[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李桂媛,英汉 禁忌语及 委婉语探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5月。[7]李海燕,从汉英死亡 委婉语看民族文化异同,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6月。[8]徐莉娜,跨文化交际中的 委婉语解读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9月。

第四篇: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委婉语与禁忌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东西方委婉语与禁忌语的对比研究,以揭示东西方文化在宗教、等级观念以及礼仪方面的差异。关键词:委婉语;禁忌语;东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宗教、政治、文化交往方面的原因,某些语言被禁止使用,同时也就出现了用另外的语言来替代这种语言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委婉语与禁忌语。比如,委婉语(Euphemism)-词发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古希腊人在祭祀时,都得讲吉利话,即使用委婉语。理由是人们用委婉语称呼神,可以起到安抚他们的作用,可以避开他们的注意。而禁忌语(Taboos)发源于波利尼亚汤加语,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也可以被写作tabu或者是tapu。禁忌语主要使用在宗教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直接说出来的场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禁忌语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了。因此,了解禁忌语和委婉语在交际中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

一、东西方委婉语和禁忌语的应用及对比

作为东方语言文化代表的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浸润下,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群体为中心的民族,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而英美等其他西方民族则以人为本,逐渐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社会。在中国,很多人都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打招呼时都会问:“你吃了饭没有? ‘你到哪里去?”在当代社会的交谈中,人们都迫切地想知道对方的一切,包括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由此来表现对人的关心;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这些问题恰恰是禁忌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私事,与谈话人无关,而且还会认为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比如,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疾病以及死亡的恐惧,疾病及死亡也就成了委婉语与禁忌语使用的场合。生育,由于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牵涉到了性爱这一话题,因此怀孕也就成了禁忌的话题,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与表达方式。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也习惯用委婉语来代替怀孕这样的词语。例如:在文学作品及生活中,人们很少用像“pregnancy”这样的词语,而是用了诸如:awkward(行动不便)、eating for two(吃两个人的饭)、have one on the way(~人要来)等词语来表达。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一生中有几件喜事:洞房花烛夜、喜得贵子及金榜题名时。所以把生育看作是一件喜事。于是关于生育的委婉语也就有:“有喜了、有了”之类的说法。以至于有些人骂不生育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就成了不能生育的委婉语了。老龄的问题,在中西方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人们是不愿意被人说老的,因为西方“老”就意味着“无用”或者是“死亡”,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因此谁也不愿意说自己老,也不愿意谈老。因此,询问别人的年龄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是不礼貌的,人家会告诉你“It is a secret”。也就有很多关于老人的委婉语。如:senior people,third age,seasoned man,adult等。

然而在中国,情况是恰恰相反的,由于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大多数都能尊敬老人,老人也享有特权,老人不怕老。而且中国的老人多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来帮助年轻人,因此,“老”在中国就成了智慧的代名词。如:老师、老板、老师傅、老张、老总等等。这些词对老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年龄内涵,只是借“老”来表明说话人的敬意。关于死亡.中国也有很多说法,但总的说来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认为死亡是“喜事”,在中国,人们认为年龄大的人的死亡是“寿终正寝”,是一件喜事,因此西方人怎么也闹不明白的“红自喜事”也就有了,根据。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有:“仙游、仙去、登仙、羽化、驾鹤归西、仙驭西驰、圆寂”等与神仙有关的词语来代替死亡这一悲痛事件。还有一类死亡是“悲伤的事情”,这一类的词语多用于年龄较小或者是青年的死亡。像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就有“夭折、短命”等。在西方,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来自于宗教、航海、戏剧、赌博等方面,如:pass away(逝世),to cross over(进入来世),to go to one’s long home(入墓),last round up(送终)等。关于性爱的词语,不管在东西方都是禁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性爱是有罪的,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人类,因此人们在公众场合是不会轻言性的。与性有关的语言也就成了禁忌语,从而引发了很多关于性的委婉语。如:make love,art of pleasure,to approach,do it,act of love等等。和西方相比,中国人就要含蓄得多,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使人堕落和身心败坏的东西,性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加上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和礼教的束缚,人们更是“谈性色变”,也就出现了关于性的一些委婉语:闺房之事、房事、男女之事、云雨之事、那种事等来代替。即使只是与性有关的事物,人们也仍然用委婉语来表示,如女性的第二性征也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人们谈到乳房、乳罩时,就有人用“胸罩、眼镜、胸衣、内衣”来代替;说到月经,人们会用“例假、月事、来事儿、不舒服、倒霉、大姨妈来了”等来代替。

二、委婉语与禁忌语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委婉语与禁忌语是东西方文化共同的一种现象,然而他们的使用却出现了一些差异,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差异

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的用法上的差异,我们不难看出,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有很多委婉语与禁忌语都来源于基督教的《圣经》,以性爱和死亡为例。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类是“罪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繁衍的后代,部分基督教徒,特别是清教徒,是不准言性的。因此,关于性的词语也就成了禁忌语,也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性爱方面的委婉语,如:前面所说的make love等等。对关于死亡的词语而言,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的生命是上帝赋予的,所以只有人死后,灵魂才能得到拯救,于是就有了“go to meet one’s maker,be with the god”等等。

而中国教派众多,有佛教、道教等。佛教自唐朝时传人中国,佛教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因此,汉语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了“成佛、圆寂、坐化”等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主要发源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大多数的宗教敦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追求的是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所以汉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就有了“仙逝、得道、成仙、羽化、归道山”等等。(二)等级观念差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制的浸润,因此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十分重视礼仪;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深深地反映了等级观念。以名字的称呼为例,在汉文化中,君主、长辈的名讳是一个禁忌,作为臣子或者是晚辈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必须代之以亲戚关系或者是诸如陛下、万岁爷的称呼。在给新生儿命名的时候,是必须要避开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讳的,就连看到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字,也只能念成其他的词语,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名叫贾敏,每当林黛玉读到“敏”字时,就念作“秘”,或者是写到“敏”字时,都会添减两笔,这就是缘于父母的名讳在中国是禁忌语。再有,关于死亡,君主的死亡,称为“驾崩”,而“驾崩”这一词语是万万不能用于其他成员的,只能用于君主的死亡。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关于名字方面的禁忌语委婉语也就没有那么森严。以一个家族的命名为例,在英语中,一个新生儿的名字中可能包含了几代人的姓名。

中华民族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妇女地位低下。以君主的称呼为例,在古代中国,由于君主的名讳是禁忌语,君主或者皇帝就被称为“万岁、万岁爷”,而皇后或者妃子以及所有的公主,即使是君主的母亲,都只能被称为“千岁”。而在西方,这些方面的差异可能就要小一些。(三)对于礼仪的不同体现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更是注重谦让,认为谦让是对他人的尊敬,如:古人在称呼自己时通常会称自己为“鄙人”,而尊称别人为“阁下、师傅”等。通常在问别人的姓名的时候会说:“您贵姓?”还会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等等,在谈到自己的儿子时会说“犬子”,而别人的儿子则是“令公子”等等。在称呼别人的妻子时会说“尊夫人”等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人崇尚实事求是、大方自信。通常不会特意地贬低自己,抬高他人。有一则笑话反映了中西方在对于谦让的不同理解。会中文的外国人:你的女儿真漂亮。中国人回答:哪里,哪里。外国人回答道:鼻子、眼睛和嘴。这则笑话实际反映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民族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谦让礼貌的运用也不尽相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等级观念等造成了委婉语和禁忌语在使用上的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要遵守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以及社会习俗,才会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以免引起交际失误。

第五篇:英国禁忌语

什么是文化?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人化的自然,凡是被人类染指的所有一切都是文化。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的行为,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一、礼仪文化差异

1、交际礼仪文化差异

日常见面打招呼,中国人的切入点一般关于吃饭,去哪,做什么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悦,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你好”或按时间来分,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某些国家则比较特定,比如英国人见面一般谈论天气,经常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这样说会往往被认为指手画脚。西方人一般简单地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语言。

●英国留学注意中英文化差异

编者按:初到异国留学,难免会碰到一些文化、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也可能因此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为了让学生能够尽早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全心投入学习生活,近日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举办了“赴英留学准备介绍会”,向即将赴英留学的学生介绍了在英国需要注意的中英文化差异。

谈话切忌拐弯抹角

在英国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最好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地说话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的时候并不是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而是表示他们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同时,英国人是很有幽默感的,但他们在

戏谑的时候,外表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

社交从酒吧开始

中国学生对英国人的印象可能是礼貌却冷淡。通常英国人不喜欢过于亲热,觉得这样肤浅而且不真诚,太多的热情和关注会让英国人感到奇怪和不自在,所以和他们建立友谊确实要花些时间。隐私对于英国人来说十分重要。个人问题,例如婚姻、恋爱关系、财政、健康等话题应当避免,除非对方是很好的朋友。另外,酒吧是英国人喜欢与朋友相聚的社交中心,中国学生可能会被邀请“出去喝一品脱”(goouttohaveapint)作为与英国学生社交的开始。

吃饭、聊天交替进行

到英国人家去做客,应准时赴约并准备一些小礼物,早到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吃饭时,吃完自己餐盘里的所有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如剩下食物,在英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这时需要注意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和说话,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吃饭时最好只往嘴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巴,最好用一只手遮住它。在英国文化中,饭后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因此聚会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

凡事情要预约

在英国的生活中与人交往还要注意,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应当尽量避免在晚上10时后打电话到别人家,晚上11点后打电话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英国的许多服务都需要提前预约,如看医生、理发、美容、配眼镜等。如需要取消预约时,必须提前24小时通知对方,否则可能须支付取消费。

多学俗语用处大

在英国的生活中,中国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熟悉、甚至不明白的俗语。提前了解一些俗语会给初到英国时的生活带来很大帮助。例如,“Loo”指厕所(WC),“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Pants”指内衣裤。人们说“flat”(公寓)而不说“apartment”。“To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场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you”。而当人们说“lovely”、“brilliant”、“magnificent”的时候,他们的意思是“yes”。

付小费,不砍价

在英国餐馆里给小费是很普遍的,因为账单里不包括服务费,通常在餐厅要按账单的10%左右支付。在英国的自助快餐店中,顾客应当自己收拾吃剩的东西,不能像在中国一样把残羹剩饭留在餐桌。中国人在买东西时都习惯讨价还价,而“砍价”在英国的商店和市场中却并不常见,即使是在地摊上。因为英国地摊上的东西价格已经很便宜,一般摊主都不会同意再降价。

英国留学 2009-10-14 09:49 阅读64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三个禁忌:

不能加塞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你可以看到他们一个挨一个地排队上公共汽车、火车或买报纸。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不能问女士的年龄 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如果你问了一位女士的年龄,也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她认为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个人都想永葆青春,没有比对中年妇女说一声“你看上去好年轻”更好的恭维了。毫无疑问,每个女士的发型、化妆和衣着都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美丽、更年轻,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让人感到太刻意,那么别人就会带着非难的口吻说她“显得俗气”。

不能砍价 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购买的是一件贵重的艺术品或数量很大的商品时,你也需要小心地与卖方商定一个全部的价钱。英国人很少讨价还价,如果他们认为一件商品的价钱合适就买下,不合适就走开。

盥洗室与去“100号”

盥洗室一词的本意为洗手或洗脸的地方,但其实际含义则是厕所,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在提醒别人时也是如此,都不直接提到“厕所”二字。如果你想要上厕所,可以说“去男人的房间”,或“去女人的房间”,也可以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等。小孩子们想要大小便时便说“我要去那个地方”。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舞会上怎样不失礼

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间10时左右开始。舞会可在私人家中或到饭店举行。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并注意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如不等,可使男子多于女子。按照习惯,主人请人参加舞会,有时也设晚宴;有时光请跳舞而不设晚宴;而有的则请参加舞会的客人中少数人吃晚饭,饭后跳舞;其他人只能参加舞会而不能吃饭。所以,被邀请的人一定要看清请柬上的字样,以免使

主人难堪。舞会上,主人备有夜宵,也可能只备些茶、咖啡和三明治等。参加舞会的客人服装要整齐,跳舞时男宾要轮流请女宾,其中有一次必须与女主人跳舞。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共舞是要被人笑话的。遇到重大喜庆节日,一个人如同时接到两份请柬,那么可参加一个舞会,提前退场后再赶另一个舞会,因为按习惯参加舞会的人可随来随走,不算失礼。

女士优先与绅士风度

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在通常情况下,英国人总是把女子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如男女一起进房间,男的要替女士开门。进房间或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除非男的必须在女士的前头去选餐桌、开车门或做其他效劳。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如果一个男子和两个女士一起走,他应当走在两者当中。如果男主人或女主人或者两者同坐一辆车来接客人去吃饭,客人应该挤在汽车的前座,让后座空着,因为司机就是男主人或女主人。在宴会上,主人把客人领进客厅时,如果客人是位女士,她进客厅时,厅中的大多数男子都要站起来以示敬意。如果女主人的女儿在,她要把客人给女儿作介绍。通常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除非他年长得多或地位高得多。一般的惯例是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不管进入客厅的是男士还是女士,在客厅里就座的女士都不必起身为礼。宴会开始,男士们为女士们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

有些英国人慨叹,在对待女士的礼遇方面,如今世风已不如以前。据说是因为妇女在选举、就业、工资待遇和接受高等教育方面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她们就不再需要以往的那种照顾了。看来,对女士的礼貌是出于男士觉得女士需要保护。

做客和餐桌上的礼节

如果你被邀请到别人家做客,就要考虎这样几个情况。比如,该在什么时候到主人家?如果不是谈正经事,只是个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女主人正在做准备,她还没完全准备好你就到了,会使她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需要向主人致歉。什么时候应该离开呢?这没什么规定,但在主人家坐得太晚是很不礼貌的。如果只是邀请你共进晚餐和聊天,那么你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如果你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在离开之前应特意买束花送给女主人,这会使她非常高兴。另外,离开后的第二天要发一封便函向主人致谢,并随附一件小礼品如一盒巧克力或一些鲜花等。

英国的饭菜简单,但是吃饭的规矩复杂。最主要的是坐直,学别人的样,吃饭的时候不准高高兴兴地问别人,并和别人不停地交谈。每个人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汤盆或咖啡杯或其他菜盘上。汤匙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喝汤时最好不弄出响声,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底剩的汤全喝光。不论吃什么东西,都尽量别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每餐一般只上一道主菜和沙拉,最后上一道甜食。如果客人没有吃饱,可向女主人夸赞她做的美味并再要点鸡、牛排或其他菜,女主人会多加一份菜给他,但从不再多加。不能在别人面前打饱嗝。端上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喝,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不能在餐桌上抽烟。吃完饭,客人要将餐巾放在餐桌上,然后站起来。男士们要帮女士们挪开椅子。如果主人还要留客人再吃一顿饭,餐巾可按原来的折痕折好。餐后,客人要坐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向主人道别

在英国,数字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饭店一般不设13号房间。星期五也被当做不吉利的日子,如果星期五碰巧又是13号,那就更忌讳了。如果多个人相会或道别,不应越过另两个人握着的手而去和第四个人握手。因为交叉握手正好形成一个十字架,据说这样做会招致灾难。烟友聚在一起,切忌一火点三支烟。据说一火点三支烟,会给三个人中的一个人招来不幸。英国通行西方礼仪。英国人厌恶墨绿色(纳粹军服色),忌讳黑色(丧服颜色),也不喜欢红色。忌用山羊图案(视为讨厌动物)、大象图案(象征愚蠢)、孔雀图案(视为淫鸟、祸鸟)、黑猫图案(视为不祥之兆)、菊花图案(丧花)、百合花图案(象征死亡)、蝙蝠图案(象征吸血鬼)。送花时,忌送百合花、菊花和红玫瑰(象征爱情);枝数和花朵数不能是“13”或双数;鲜花不用纸包扎。英国人崇尚彬彬有礼、举止得当的绅士淑女风度。尤重*先原则。他们感情不外露,视夸夸其谈、指手画脚、烦躁发火等为缺乏教养。英国人遵守纪律,在公共场合有排队习惯。等侯载人电梯,都在右边排队。他们重契约,安排日程要求准确,旅游活动中应尽量避免日程的突然变动。公务约会赴约要准时,可迟到几分钟,但不能提前。社交活动最好迟到片刻。英国人见面相互握手、道安,在进行介绍时,一般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次后要、先宾后主。男子间切忌拥抱。英国人比较内向、寡言,与人交往初期比较矜持。交谈时,双方距离不要太近。忌讳打听个人私事,要回避北爱尔兰问题、君主制、王室等政治色彩较浓的话题。英国人不喜欢被统称为“English”(英格兰人),可将他们称为“British”(不列颠人)。

BBC中国网《留学英伦》频道刊发了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曾飚的一篇名为《在英国的说不得》的文章,讲述他的留英生活和感受到的言论自由。

文章如下:

家乡风俗,养孩子是不能夸的,比如不能够夸孩子胖,饭量大,老人说这夸的结果常常事与愿违,改天孩子可能就掉点肉,吃饭耍脾气,如今我渐有体会。

以至于曾笠在吃饭的时候,我就闭着眼睛,从他旁边安安静静走过,生怕自己走路动静稍大一点,都会变成一句好话,适得其反。

后来,拿这个风俗与广东朋友交流,发现他们那里也有这样子的“说不得”心理。

于是我就想起来在英国的“说不得”。女王是禁忌吗?

来英国之前,就听说英国的言论自由,在两个话题上不起作用,一个是女王,一个共产主义。但是我知道英国有一个合法的英国共产党。关于女王,我以前在国内听到的笑话是,一个英国人掉进了湖里,不会游泳,喊救命声音太小,于是喊了一声“打倒女王”,结果两个警察从远处跑过来,跳进湖里,把他捞起来送进警察局。

这样的打捞,我从没有亲见,作为外国人,我也没有挑战这个传说中禁忌的勇气。唯一印象比较深的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当感到一个F字头粗口隐隐约约成型中,一个“嘟”,就删掉了,特别是在看Jonathan Ross的访谈节目。F字头翻译成中文,原意很简单,加上与语境相配合,对应的中文词汇,可以像西湖漫步,湖光山色,达到移步换景的境界,这是英语的高妙之处,也是中文的灵活。

记得我当初看施咸荣先生翻译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不禁叹服其中骂人粗口的丰富,觉得英文表意之丰富,远胜过中文。等到买了一本英文原版看完,才明白其中中文粗口,大约十之七八,在原文里只不过是单一的F字头,功力在施先生这边。

在英国这么多年,我唯一听到过一次骂女王,是在一个下大雨的深夜。

我住在校园里面,到了晚上七点之后,冷冷清清,到了夜里,能够把行人的脚步听一路。

在那段写论文的日子里,这样的脚步声,伴着几句偶尔的话语,颇有寒冬夜行人的意境。尤其是,当秋冬时候,暮色四合,到了夜里捂得更紧,整条路上只有我的客厅亮着灯,我不知道过路人有没有抬头看,猜测房间里面发生什么,是不是他们也有我当初刚到英国那样,能够看到屋子里的灯光,却泛起一种绝望的感受。因为那些老房子的石头墙是这么厚,而除了星星,那灯光是夜里唯一看到的亮光,但是所有亮着灯的房间,都不是自己的家,你也很清楚自己很难成为那所房间的客人。

那天深夜,却是在春天。

英国这三年来,春天气温变化反常,几乎都有大风在夜里。那天还下着大雨,我在敲键盘写文章,雨大的时候,打在那扇大窗的玻璃上,比键盘的发出的声音,还要大。突然我听到一个人的脚步声,从远处过来,凭着听感,应该是一个壮实的高个子男性。到了我家所在的路口时候,他突然开口骂道,F the queen。那声音好似在雨夜,打了一个春雷,声音清脆而又猛烈,像年轻结实的猎犬的吠声。一声之后,又接着一声,然后一声一声不停。

我突然感到紧张,在这条路上,如果没有人熬夜的办公室,那只有我的房间亮着灯,这声音一声接着一声,而且是在咒骂女王,这人肯定疯狂之极,也许是酗酒的醉鬼。但是凭着声音,又是非常posh的英式英语口音,也许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愤青。

不管是谁,我越来越担心,那声音会变成一块飞来的石头,把我的窗户砸破,那么急骤的雨,会把我窗帘和地毯打湿,我房子的保险包含了这个费用吗?申报

起来的手续,是不是要持续一个多月?我还担心他会来按我家的门铃,要进来和我聊天。我已经被吓得不敢掀开窗帘看看外面是谁,生怕被他看到窗子上我的人影。

窗外的骂声,好像春雷阵阵,我看着电脑上的时间,大概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之久,他在我家门前的路上走了好几个来回。终于我听到另外又有两个声音加入,是警察,他们似乎在劝这个醉汉,还是愤青。

不再说的对话

时隔多年,那次深夜的骂声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每次想起来,还有一股惭愧跟在后面。那是我在英国听过的最有力量的声音,最热情的情感宣泄。而那时候的我,却居然被这种激情的力量所震慑,感到害怕,脑子里担心的是房子的保险。

这是一件多么可耻的记录。我曾经是多么热烈的参与这样的谈话:在大学最脏乱的宿舍,或者校外小饭馆,深夜,最好有雷雨,独明的灯火,汉语各地口音的F字头方言版,一瓶接一瓶的燕京或者红星小二,还有一切被视为禁忌的话题。

而这一切,在若干年后,一个鼓吹言论自由的国度里,我被吓得躲到了窗帘的后面,不敢面对,等着警察过来维持秩序。去年8月,伦敦市长鲍里斯在北京评论奥运的时候说,“I am thrilled, I'm overwhelmed, I'm incredibly excited but I'm not intimidated!”(我被惊了一下,我陶醉了,我感到难以置信地兴奋,但是我没有被吓住)除了最后一点,我和他都一样。

这是我生活过的英国,让我丧失了谈论的热情。我曾经如此渴望过的自由,作为一个外国人,被言论自由所改造。我一直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在找工作的时候,我慢慢有了一点体会。

有一段时间,有个朋友常常下午来看我,找我聊天。他要转学,我要毕业,时间是夏末,我们两个人都为将来求职发愁。我突然问他说,如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你,在工作中,你的想法和老板不一样,你会怎么处理?朋友说,我把自己的意见告诉老板,然后尊重老板的意见。

我说,如果是我,我就回答按照老板的意思做,我的意思提都不提。朋友问为什么?我说,老板只不过找一个人干活而已。

当习惯性反叛统治社会的时候,我们追求着一种积极的自由,这种自由常常是暴烈、出格、甚至荒诞的。出国对很多人,曾经是追求自由和梦想的一种选择,在新东方教给我们写cover letter的模板里,我曾经看过这样的模板,一封长达两页的cover letter,用了开头两大段来描述自己童年时候是一个星空下的男孩,思考人类的终极问题,在文末才告诉教授,我想来读你的博士,请问有没有奖学金。

当有一天,自由成为理所当然,反自由成为一种社会禁忌,我却有说不得的担忧,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悖论,不知道你有没有。(英国的习俗礼仪与禁忌

www.xiexiebang.com 来源:中国礼仪网 2011-02-22 17:51:00

导语:英国在欧美国家中被视为是严肃而又有绅士风度的国家,其交往中的繁文缛节较多。英国因有世袭头衔……

英国在欧美国家中被视为是严肃而又有绅士风度的国家,其交往中的繁文缛节较多。英国因有世袭头衔,如爵士、公爵、子爵等,所以英国人喜欢别人称呼他们的荣誉头衔。若对他们称呼不当,会令英国人相当尴尬和不快。所以不知如何称呼他们时,可看别人如何做,再如法炮制。在英国着西装时不要打带条色的领带,因其与英国各学校的制服领带相似。

英国人一下班就不谈公事,尤其讨厌吃饭时还讨论工作。同时与英国人谈话,不要涉及政治、宗教及皇室小道消息,最安全的话题是动物和天气。英国人谈话时彼此之间要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太近了会使他们感觉不舒服。

在装饰上,英国人忌用大象和孔雀图案,因为他们认为大象是蠢笨的象征,而孔雀则是祸鸟。

下载英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研究(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研究(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委婉语[范文大全]

    委婉语——糖衣现实文字稿 2007级英语七班 陈思齐 田舒晴 周密密 贺巧媚 许琴 喻雯 大家好!本人作为代表,很高兴为大家陈述本组的语言学专题——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sitics)。......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研究

    [Abstract] The word “euphemism” comes from the Greek, eu--means “good”, and –pheme-, “speech” or “saying”, and together it means literally “to speak w......

    英语中的委婉语

    (1)Death(死亡) to be asleep in the Arms of God (本义)安睡在上帝的怀中to be at peace (本义)平静了to be at rest (本义)在休息 to be called to God (本义)被召唤到上帝那to......

    教师忌语禁行(范文大全)

    教师忌语禁行 为造就教师“爱满天下”的情怀,实施陶行知爱心至上的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更好的育人环境,赢得社会的更高信誉,特制订以下忌语禁行 一、忌语: 1、有耳朵......

    英语中的委婉语5则范文

    英语中的委婉语 委婉来自希腊语,eu 是好的意思,phemism 是speech (言语)的意思,整个字面的意思是word of good omen (吉祥)或好的说法。一般认为,凡是表示禁忌或敏感事物的含蓄、迂......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策略 2009-04-24 14:1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41摘 要:英语委婉语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人们对它的选择和使用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本文从语用......

    医务工作人员服务禁忌语[最终定稿]

    医务工作人员服务禁忌语 一、医务工作人员服务禁忌语 (一)禁止使用让人感觉不尊重的命令和无称谓的语句 1、接诊病人时忌:“早不来晚不来,现在才来”、“别罗嗦,快点讲”、“急什......

    面试中有哪些是禁忌语?(模版)

    面试中有哪些是禁忌语? 发布时间:2013/5/1 22:54:49 阅读量:149 很多求职者在面试之后,总是会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却无法拿到公司的offer。这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与被大家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