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

时间:2019-05-14 15:3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

第一篇: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一般所指的经济发展包含四种含义:

一.经济增长。即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和服务的实际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社会财富的增殖过程。测量指标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

二.指结构变迁,即指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广义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以及各个层次上的经济结构的变化。

三.指福利的改善,即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存在巨大差异,政府必须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使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营养、健康、公益事业等有基本的保障。

四.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发展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可持续发展要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应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可持续性意味着维持乃至啬人类福利的自然资源基础,使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社会进步的含义、内在根据和实现途径: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和前进运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含义:社会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

和进步和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和表现。

内在根据:

1、社会进步和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把人类历史以一个社会形态推进到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

2、社会进步还在于社会发展是自我否定和不断扬弃的过程,是辨证的否定,所以后一个社会形态,在整体上高于和优于前一个社会形态,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

3、社会进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4、社会进步是客观的、必然的、其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是曲折前进的。(这是社会进步的实现途径)

二、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或社会进步标准的综合性,其中包括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根本标准,还包括生产力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生产关系的性质、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和道德风尚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的根本的标准。这是因为:

1、生产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它具有决定性;

2、这个标准是客观的,科学的,其客观性是指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总是一种既得力量,其科学性是因为,它本身是由物质因素所构成,它的发展程度可以用物质手段精确测定;

3、这个标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

三、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和生产力标准的一致性:

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从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对客体进行选择和评价时所参照的标准。

1、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标准相一致,是指在阶级社会里进步阶级和价值尺度与生

产力标准一致;

2、落后阶级的价值尺度与生产力标准并不一致。

四、社会进步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并说明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进步是通过新旧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具有历史必然性,是不可阻挡的,而社会进步又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不可避免的要遭到旧势力和反动阶级的反抗,这是社会进步曲折性和复杂性的根本原因。

意义:

1、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对此应坚信不移;

2、社会主义建设会有曲折和反复,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3、我们要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吸取经验教训,克报困难,促进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如果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回答意义时,把以上意义中的答题点中的“社会主义”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可。

第二篇: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这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没有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无法实施,社会无法进步,因为环保,社会的进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只是一种自杀行为,社会的进步也只是短暂的。今天我们对自然掠夺式的的索取,最终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严重,性命不保,更别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以三者应共同存在。

当今的中国是一个正在走向工业文明的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潮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它既关系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更关系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通常是指大气、水、海洋、土地、草原等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体。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也是支撑和维持整个生命系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当人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的速度、强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增值能力即生态承载力时,就造成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主要表现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等;当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超过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容量时,就造成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而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这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又常常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产生复合效应,从而对环境资源、人体健康、经济发展造成更大危害。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如何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为标志,表明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是发展的自身要素之一。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在于限制、调整人类的各种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环境资源可以承受的基础上,并促使其充分、持久地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环境问题,但反过来又可以为环境资源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动力等方面的支持,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实现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而环境问题的解决,又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可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追求实现的最基本目标之一,也是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的宏观标准之一。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重要任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克服资源短缺的瓶颈,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和问题,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生产率。要积极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矿产资源,做好国土资源工作。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相当严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重大污染事故不断发生,环境保护仍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被动局面。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进行合理的功能区划。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重点要抓好水污染防治,保障城乡饮用水源安全;加快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加快土壤污染治理,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建设项目和有关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坚决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提高环境监管执法能力,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短期的、局部的发展损害长远的、全局的发展的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包括要保护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还要逐步提高生活质量,而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我国具有客观必然性,在具体组织实施时,必须在正确原则指导下进行,如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等。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长期积累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和体制障碍,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三篇: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当代中国选择了社会主i义市场经济之路。这将是一个异常艰难和复杂的制度创新过程。然而,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必然以某种内在的机制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现代市场经济如何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扎根结实,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跨世纪的研究课题。

在这一问题面前,如果不考虑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背景,单纯地将“拿来主义”的方式视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捷径,那将是十分短视的。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任何一种社会经济体制的建构必须以其传统文化的土壤为根基,任何一个经济行为主体所做出的选择必定要受到文化价值观的规范。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在旧有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社会结构、社会整合机制、伦理道德等都将产生复杂的变化。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于中国社会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必须回答: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对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将会产生出一个什么样的市场经济,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尝试探讨的核心问题。

一、新发展观:文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发展

当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目的在于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从这一点出发,许多经济学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现代市场经济在中国建立的必要性与前提条件。然而,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忽略的恰恰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的被植入,而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诸因素交互作用的错综复杂的漫长历程。他们更多地看到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些共同表象一一经济主体多元化、交易自由、平等竞争等等,但却没有深究隐含这些共同表象之下的一个决定因素一一市场经济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所由以产生的内在的经济技术条件和人文条件。

中国有些经济学家在探讨和研究市场经济问题时,遵循的往往是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思维方式,而忽视了对中国现实背景的考察。在这种理论里,制度因素、文化因素等均被视作外生变量而不予考虑,经济行为主体只作为“经济人”出现在市场体系中,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去完成其“最大化行为”,而行为主体复杂的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则统统被舍弃。这种分析方法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缺乏一种对于发展中的主体—一人的全面考察以及对于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的透视。正是由于这一点,西方的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在整体性问题上说服力不强,缺乏深厚的历史感。尤其是在用以说明像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传统深厚、历史悠久的大国的发展问题时,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西方发展理论经历了战后几十年的演变之后,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文化因素—对特定发展主体的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进行透视,以期发现更为深刻的发展规律。发展观念的重大转变过程正在来临。

按照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对经济基础起能动作用。在这里,文化因素正是发挥了上层建筑的作用。事实上,每一个具体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进程的决定因素都是极为错综复杂的。

人们往往有这样一种片面曲解唯物史观的倾向,即总是强调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唯物因素,从而忽略了人在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发展过程中人的价值的实现。比如,在经济学研究中把市场与交换的出现看作是劳动分工的必然产物、而不去深究市场与交换的存在与发展的伦理道德基础。这样做其实恰恰违背了唯物史观的真正意义。他们忘记了,现代市场经济不仅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同时也是人类所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是人类文化的结晶。n

关于市场经济的人文条件问题,许多经典作家都曾做出过精辟的论述。早在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时期,自爱、同情、追求自Ek,的欲望、正义感和相互交换的倾向等就已经被视作市场经济秩序必不可少的伦理道德基础。马克斯·韦伯在他的东西方诸大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则突出地表明了这样的思想:宗教价值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立性与自发性,因此理性精神与物质质料都是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在缺乏一种理性精神和动机力量的情况下,即便是最有希望的制度性条件也不能被有效地运用于理性的经济目的。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质料和精神一一结构性支持和规范性支持—都已出现时,才能求得发展。上述这一基本思想贯穿着韦伯整个庞大的比较宗教研究体系,集中地体现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等代表作中。虽然韦伯本人对东方宗教与伦理(尤其是濡家伦理)的论断失之偏颇,但他确实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精神文化要素。这一点对于深入理解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仍然极富现实意义。

至此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市场经济的产生和运行有其内在的自然秩序,这一内在的自然秩序是物质质料和理性精神要素所决定的各种约束条件共同起作用的内生化过程的产物。这个“内生化过程”实际上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一切因素间的相对的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文化因素对于市场经济自然秩序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将使产生于不同社会环境的市场经济表现出不同的特色的自然秩序。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依赖于文化积淀的擅变,如果没有一种理性的精神要素作为有形制度体系的基础,那么市场经济体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只有当经济发展理论完成了将经济、技术才制度、政治、文化等诸因素“内生化”的过程之后,它才能准确地揭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把具有内在自然秩序的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看作是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不仅仅是视作一种手段。从这样的发展理论出发,就可以发现,市场经济不仅有其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同时也有其文化基础和条件。在文化的进化变迁过程中,产生了规范人们行为和思维模式的价值系统和道德秩序,并成为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与伦理基础。而这种由特定的文化所决定的价值系统和道德秩序一经形成,便成为市场经济自然秩序密不可分的内在成分。

总之,不去冷静地和深入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政治结构以及民族心态,而是单纯地去谈论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起码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同时也是浅薄的。中国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放入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去考察。

第四篇:权力运行机制与社会进步关系

权力运行机制与社会进步关系

摘 要:近年来权力运行机制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对我国社会进步有着相当大作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推动权力机制的完善,科学,合理,高速运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键词:权力 运行机制 社会进步

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建立科学、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继十五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命题后,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以促进社会在各方面的进步”。权力运作机制,必将对社会改革实践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社会的和谐进步使得权力运行机制拓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权力运行机制至少涉及四方面内容:宪政机制、政策机制、组织机制和规制机制。在这四大机制中,宪政机制是权力运行的基础性机制;政策机制是权力运行的功能性机制;组织机制是权力运行的载体性机制;规制机制是权力运行的行为性机制。本文列举几种具体的权力运行机制来描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保持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求同存异,在长期团结合作中形成政治共识。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凝聚智慧和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政通人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各面利益协调的社会,是一个公平和正义、法律和诚信不断得到增强的社会,是一个稳定有序、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会。创造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需要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协调有序的运行机制,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供制度、机制等保障。

二、社情民意表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当前,我国各种关系基本协调,政局基本稳定,社会基本和谐,但影响社会进步的音符也同时存在,诸如干群关系紧张、领导决策失误、官僚主义盛行、群众集体上访问题等等,人民内部矛盾也出现了经济矛盾突出、发展趋势复杂、对抗性不断增强等新特征。

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表达机制,广开言路,听民声、察民意、知民情,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社会政通人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种局面毫无疑问能使社会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三、人口顺畅流动

人口流动是一个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现。构建人口顺畅流动机制,既是贯彻“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社会氛围的有力举措。

四、社会制约监督

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但群众对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特别反感,由此引发的矛盾,必须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来解决。在继续深入推进政务分开、厂务分开、财务分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基础上,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信访举报制度,充分依靠广大群众,发挥群众监督的重要作用,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改进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依法行政,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为推进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

五、社会救助安抚

社会救助安抚不仅使陷入困境的社会成员获得一定的社会支持与援助,进而获得恢复与调整的机会,获得激励与动力,使之在相对公平的起点上,以正常的心态参与社会竞争,而且有助于促进发展成果的公平分配,缩小社会分配差距,使那些在改革进程中由于各种因素获益较少或利益受损的社会成员得到一定的补偿,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否则,容易引起部分社会成员产生对改革的抵触情绪,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六、社会利益协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利益多元化的矛盾更加突出。特别是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关系正在重新分化组合,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正处于多发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都存在着或潜伏着诸多矛盾,贫富差距、腐败问题、新旧观念碰撞、道德滑坡现象等比比皆是,社会稳定受到了严重威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推进和谐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社会利益协调机制,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得以实现。即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使社会成员能够恰当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以自己诚实、合法的劳动,从社会获取应得的利益,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其次要保证社会成员机会平等。即在社会成员参与初次分配之前,清除特权、身份、等级等不公正因素的影响,保证每一位成员都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再次要保证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最后要从各个方面“兼顾公平”。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品分配中的作用,控制垄断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尽可能实现初次分配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政府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进行调控性的再次分配,要建立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以及高低收入阶层与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从而实现公平与正义。

综述:以上的几种权力运行的机制的发展应用对社会朝着人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样社会和谐的进步发展也利于权力机制的高效运行。参考文献: [1] 薛刚凌:《完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4期。[2] 何克祥:《权力运行机制初探》,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3] 孙柏瑛:《我国政府权力运行机制设计的初步建议》,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4期。

[4]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权力运行机制与社会进步关系

学院:电信学院

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班级:电信2010.1 姓名:王慧 学号:102080804146

第五篇: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模版]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

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

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

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

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

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

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下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推荐]

    21世纪,环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讲话......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 要 工业化转型阶段,石化资源广泛使用、粗放的发展模式、对GDP的过度追求,导致中......

    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浅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选题背景: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和改善也有......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新常态下,需要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观,基于......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经济发展决定着社会保障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社会保障发展的制约;而社会保障亦反过来促进或制约着经......

    道德与经济发展关系-调查报告

    道德与经济发展关系---------对西塞山居民的问卷调查报告撰稿人员:汤俊文梅杰李亚州(黄石实验高中211班)指导老师:王丽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9日—2010年11月1日调查地点:西塞山区......

    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摘要: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强烈冲击着我国现行的会计体系。通过简要回顾我国的会计发展史以及西方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再次明确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

    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文化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文化已成为推动市场发展和市场革新的内在动力,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