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大全)

时间:2019-05-14 15:4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大全)》。

第一篇: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大全)

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镇社区教育工作的制度化、现代化,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社区教育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依据,坚持把社区教育纳入镇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基层社区教育事业发展,大力提升居民整体素质,率先将我镇建设成为学习型社区。

第三条:镇社区教育工作的宗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统筹协调辖区内学校、社会、家庭诸方面力量,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努力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社区教育格局,逐步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以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建设,推动下车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镇社区教育的管理模式是: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整合协调、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基地共建;教育需求导向、宣传鼓励引导、全员全程全面。

第五条:全镇社区教育工作镇党委、政府领导统筹。成立镇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镇分管教育武装部长刘西业任组长,镇有关职能部门和各社区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镇社区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并对全镇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估。镇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成人学校,由成教校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负责全镇社区教育日常工作,根据镇发展规划,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指导和管理全镇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各村(社区)成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村长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村(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村(社区)社区教育的统筹、协调;根据全镇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区域特点,制定本村(社区)社区教育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对本村(社区)社区教育进行协调、检查、考核、评估。

村(社区)社区教育工作,接受镇社区教育中心领导和指导。

第七条:各村(社区)成立村民学校,在村(社区)社区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村(社

区)居民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着力增强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和学习型镇的意识,逐步建立社区归属感。

第三章目标与任务

第八条:积极转变观念。通过组织学习、活动,社区成员要逐步树立为适应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着力形成“人人是学习之人,时时是学习之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观念;要确立社区教育在社区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和优先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树立社区教育是社区建设基础的观念;树立教育(学校)发展与社会(社区)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教育和社区相互沟通、双向参与、双向互动,推进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观。

第九条:确立实施目标。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发展的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根据不同时期要解决的和完成的中心任务,确定社区教育的具体目标;根据社区发展的远景规划,制定促进社区事业发展的各类人才的预测与培养目标。

第十条:建设社区教育实体。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建立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以镇成人中心学校为骨干,以村(社区)居民学校等学习型组织为基础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镇社区教育中心设在镇成人中心学校,其职责是主动适应社区发展需要,侧重于辖区内居民素质提高的各类正规教育和学历、非学历教育的培训任务,并村(社区)居民学校有服务、协调、指导的职能。村(社区)村民学校,其职责是统筹来自于各村(社区)居民素质提高的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开展各项社区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素质。镇的人口、职工、计生、健康、法制、家长、老年、家政、国防、科普学校和各部门等纳入社区教育中心,统一管理。

第十一条: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市民教育、青少年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大力开展居民需求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文化、艺术活动,努力形成具有下车特色的活动系列,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以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与生活质量,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第十二条:努力促进学校、社区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继续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学校教育,要认真搞好青少年校外教育,创建各类青少年教育基地,努力形成特色。继续发展发挥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辐射作用,搞好镇与学校的双向服务,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场所设施,积极向社会开放,为提高本地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

第十三条:建立协调机制。建立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社区教育联席

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全镇的社区教育工作。镇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2次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全镇社区教育计划、工作方案等决策大事;镇社区教育办公室每年召开2—3次联席会议,贯彻实施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负责落实社区教育的各项工作;坚持社教干部例会制度,进行业务学习,经验交流,工作布置。

第十四条:建立激励机制。镇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逐步建立起自我评价机制,通过学习对照、组织检查、阶段总结等方式评价社区教育工作,以此推动社区教育的不断发展。镇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对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居民学校督导检查制度;镇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全镇的社区教育工作进行总结、评估,表彰先进,并将评估结果与镇年度目标考核管理相结合。

第五章措施与保障

第十五条:镇建立健全社区教育中心领导机构,并接受区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教育局的领导;认真落实镇社区教育中心主任和专职教师的编制,确保社区教育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第十六条:镇在成人中心学校的基础上,设立独立的社区教育场所,面积确保在5000平方米以上,并配备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图书报刊,居民小区、行政村也应有60—80平方米场所,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设备和图书报刊,满足社区成员的学习、培训需要。

第十七条:社区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行为,社区教育的开展关系到学习化社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关系到社区建设的发展,其经费的筹措和投入是关键。镇政府作为投入的主体,每年予以一定的投入,使社区教育的投入逐年有所增长,并确保社区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以适应社区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第十八条:从实际情况出发,在镇政府投入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出资一点,在适当时候设立镇社区教育发展基金,保证社区教育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第五章附则

第十九条:本《条例》自二○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起执行。由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

二○一三年二月二十日

第二篇:丹徒区上党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职责

丹徒区上党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职责

1. 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镇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制订好本镇社区教育的改造目标和工作计划。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专职教师参加政治学习和各项政治活动。

3. 认真抓好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以及常规等方面的教育。

4. 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有事集体商量,发扬民主,坚持原则。

5. 勤俭办学,节约开支,合理使用经费,加强对钱财物的管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6. 实行规范管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丹徒区上党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在上党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制定并实施教学工作计划,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教学工作情况。

2、安排和聘请教师,按教学计划的课时要求排好课程表。

3、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情况。

4、认真组织考试,考试结束后,做好试卷分析,综合汇报工作。

5、定期召开会议,调查了解学员的出勤、考核、思想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培训班的管理等情况。

6、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努力提高工作效益。

丹徒区上党镇社区教育办公室主任工作职责

1.在上党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制定并实施教学工作计划,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教学工作情况。

2、安排和聘请教师,按教学计划的课时要求排好课程表。

3、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情况。

4、认真组织考试,考试结束后,做好试卷分析,综合汇报工作。

5、定期召开会议,调查了解学员的出勤、考核、思想情况、学习态度以及培训班的管理等情况。

6、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努力提高工作效益。

丹徒区上党镇社区教育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1、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参加例会,积极参与决策,努力完成分管任务。

2、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例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3、例会前,将例会的内容和议题通知各位组员,各组员在与会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

4、基层单位的教学计划和班期培训计划、聘请教员、组织重大活动等事项,均需经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定。

5、例会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议而有决,决而有行。

6、例会要有记录,并归档备查。

丹徒区上党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上党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是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由镇政府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组成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镇社区教育委员会讨论决定有关开展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委员会成员单位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全镇性社区教育活动安排,做好本部门负责管理的社区教育工作,宣传、贯彻委员会的各项决策、决议。

第二条 上党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宗旨是: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方针,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协调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相互结合,双向服务,共同参与教育,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逐步形成地区内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社区教育格局,提高全镇居民素质,共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第二章 组 织 与 管 理

第三条 上党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由镇政府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群众团体负责人组成,镇政府一把手镇长担任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指导和处理社区教育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工作。

第四条 社区教育委员主要职责:制定全镇社区教育发展规划与计划;指导协调社区教育工作;监督、检查社区教育规划、计划、政策的执行。

第五条 镇社区教育办公室是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常设工作机构,办公室采取办公会议形式,协调全镇社区教育工作有关事宜。办公会议由办公室主持,并有相关部门参加,办公地点设在镇政府科教文卫办公室。镇社区教育办公室组织落实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决议事项,负责社区教育的常务工作。第六条 社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遵循“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参与,资源共享,教育为本,共同育人”的运行机制。第七条 镇各有关部门、行政村、居委会、各企业,在本部门、本系统、本地区、本行业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组织与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人员,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与管理,保证社区教育规划、计划与政策的贯彻实施。

第八条 社区教育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统一规划。第九条 社区教育规划纳入党建精神文明目标考核与责任人的任期考核。

第三章 教 育 与 培 训

第十条

上党镇社区教育要着力宣传我镇的优势和传统,坚持以人为本,以科研为先导,从上党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坚定“科教兴镇”的思想,认识到接受社区教育是每一个社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使全镇人民树立社区意识,配合政府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力宣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提高全镇人民对教育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意义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社会风气。建立社会参与教育改革的渠道和途径,努力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

第十一条 从全镇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出发,以主动服务于社会三个文明建设为目的,制定有关组织全镇各类教育参与的多种自主性、服务性和执行性社区教育活动的工作方案,协调由镇党委、政府多部门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活动,指导由各类教育有机结合的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十二条 大力倡导各村、社区、单位、部门自主推进旨在促进社区事业发展、提高社区成员科学文化与道德素养为工作中心而创建的各种教育实体,组织开展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各种群众教育活动。第十三条 积极支持各部门以执法、行政、协调、资金支持等方式,大力促进社区形成尊师重教社会风气;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工作,协助学校建设各种校外教育基地,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加强综合治理,优化学校外部环境,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组织青少年假期的各种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以支持辖区内以中小学为主体的各类学校教育的发展,推进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中倡导“双向服务”的精神,即各部门要积极为所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服务,同时,各类教育机构要积极为所在地区的发展服务。

第十四条 协调与组织各部门,在认真贯彻执行由各主管部门部署的指令性教育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以社区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各分管部门参与协同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建立与健全执行指令性教育工作任务与社区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的社区教育管理运行机制。

第四章

教 师 与 管 理 人 员

第十五条 社区教育的教师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教师由政府统筹学校抽调,从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中选调。

第十六条 从事社区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区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十七条 社区教育委员会应当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和管理人员进修,不断提高其政治和业务素质。

第五章 经 费 与 保 障

第十八条 社区教育委员会的活动经费应列入镇财政预算,并由镇政府拨款,并随着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而增长。鼓励社会各界、团体和个人对社区教育的捐资助学。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章程条款如与上级文件、规定发生冲突,以上级文件、规定为准;未尽事宜,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本章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镇社区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 本章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章程-北京教育委员会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章程

(拟核准稿)

序 言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举办者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学校溯源于1958年建校的北京邮电工业学校。1999年8月,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序列管理。2004年6月,北京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邮电工业学校合并成立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2007年3月,原北京市机械工业学校、原北京二轻工业学校、原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原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四所中专校并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2010年7月,学校通过教育部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0月,学校被批准成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院校。

学校秉承“求实、创新、厚德、重艺”的校训,贯彻“立足开发区,面向首都经济,融入京津冀,走出环渤海,与区域经济联动互动、融合发展,培养适应国际化大型企业和现代高端产业集群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中文名称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简称北京电科院。英文名称BEIJING POLYTECHNIC。学校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芍药居甲1号,邮编:100029;现学校本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九号,邮编:100176。

学校网址为http://www.xiexiebang.com

学校经举办者批准可视需要设立和调整校区及校址。

第三条

学校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举办者依法保障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和资源配置,逐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并依法支持、指导和监督学校的自主办学行为。

学校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行政及财务自主权,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法律、法规和规章,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培养品德优良、技能过硬的高素质技术技能

型人才,致力于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服务社会、传承技艺,致力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学校依法行使下列办学权利:

(一)依照法律、法规,按照学校章程自主办学,管理学校内部事务;

(二)坚持产学研用结合,自主与境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类主体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文化交流等合作活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市经济技术进步、转型升级提供服务。

(三)积极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提供条件和保障,鼓励教职员工参与国际合作。

(四)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科学研究氛围,提倡学术自由。倡导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反对和防止学术不端行为。

(五)发挥自身优势,开放教育教学资源,为行业企业员工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为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提供服务。

(六)根据办学需要确定教学、科研、管理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第五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发展、立足区域、服务社会的办学战略,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

第六条

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兼具文、管、艺等多学科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有机械与电气、汽车与交通、电子与信息、食品与生物、艺术与设计、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群。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高端化、校企合作品牌化、教育标准国际化,注重特色,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活动。学校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的原则,根据国家、北京市的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确定和调整办学结构、规模,依法设置和调整专业,创新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以实现发展目标。

第七条

学校主要教育形式为全日制专科教育,同时开展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适应终身教育需要,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

学校依法确定和调整学历教育修业年限,实行学分制。学校依法制订招生方案,调整专业招生比例,确定选拔学生的条件、标准、办法和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依法自主招收学生。

第八条

学校依法颁发学业证书、培训证书,开具学习证明。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九条 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协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第十条

学校党的委员会(以下简称“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党委的主要职责是:

(一)学习、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依法治校,依靠全校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基本管理制度。

(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其负责人的人选,依照有关程序推荐校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人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做好老干部工作。

(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讨论决定学校人才工作规划和重大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统筹推进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六)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员工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防范和抵御校园传教渗透。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七)加强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培育良好校风学风教风。

(八)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九)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对学校内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他们依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支持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加相关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十)领导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做好教职工代表大会(以下简称“教代会”)工作。

(十一)讨论决定其他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第十一条

学校党委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履行职责。

党委书记全面主持学校党委工作,履行召集并主持党委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议(以下简称常委会)等重要会议、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检查督促党委决议贯彻落实等职责。

第十二条

党委全委会在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闭会期间领导学校工作,主要对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及党的建设等全局性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听取和审议常委会工作报告、纪委工作报告。

党委常委会主持党委经常工作,主要对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外事工作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作出决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推荐、提名、决定任免

干部。

学校党委全委会、常委会的具体议事规则另行制定。第十三条

中国共产党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以下简称纪委)是学校的党内监督机构,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依据党章和党内法规履行执纪、监督、问责的职责。协助学校党委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推进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保障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第十四条

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行政负责人,由学校举办者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任命,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组织实施学校党委有关决议,行使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各项职权,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一)主持拟定学校发展规划、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三)拟定内部行政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推荐副校长人选,聘任内部行政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四)负责教师队伍建设,依法聘任和解聘教师以及内部其他工作人员。

(五)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重大基本建设、经费预算等方案。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保护和管理学校资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

(六)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开展招生和就业工作。

(七)做好学校安全稳定相关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

(八)组织开展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依法代表学校与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境外机构等签署合作协议。

(九)向党委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代会报告工作,组织处理教代会、学生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学代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工代会”)和团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团代会”)有关行政工作的提案。支持学校各级党组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群众组织和学术组织开展工作。

(十)主持校长办公会议,处理行政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十一)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第十五条

校长办公会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主要研究提出拟由党委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委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校长办公会的具体议事规则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学校学术委员会由不同专业的教授及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也可吸收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并有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作企业专家参加。学术委员会人数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相匹配。学术委员会委员经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产生候选人,并经上一届学术

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推荐名单,推荐结果经公示后报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由校长聘任。

学术委员会职责:

(一)审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审议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对外学术交流合作等重大学术规划。

(二)评定学校教学科研成果,推荐申报各类教学科研项目和成果。

(三)审议学术标准与规程、学术道德规范等学术管理制度。

(四)评审、评议或推荐评审教职工专业技术职务及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人选。

(五)受理学术争议,监督、检查和裁定师生员工的学术不端行为。

(六)为学校的重大发展规划、重大事项、重大合作项目、教学科研经费配置等提供咨询。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应由学术组织审议、评定的其他学术事项。

第十七条

学校建立内部教育教学督导机制,设立专门督导机构,建立校院两级督导体系,加强督导工作。

第十八条

学校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各类委员会、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作为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依据学校授权或按照各自规定开展相关工作。

第十九条 学校设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确立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教职工依法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教职工

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二)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职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以及其他重大改革和重大问题解决方案的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听取学校工作、财务工作、工会工作报告以及其他专项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讨论通过学校提出的与教职工利益直接相关的福利、校内分配实施方案以及相应的教职工聘任、考核、奖惩办法;

(五)审议学校上一届(次)教代会提案的办理情况报告;

(六)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和安排评议学校领导干部;

(七)通过多种方式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学校章程、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八)讨论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以及学校与学校工会商定的其他事项。

学校工会是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承担教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条

学校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制定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据其细则开展工作。

第二十一条

学校各二级单位按学校要求,依法建立各自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制度。

第二十二条

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在学校

党委领导下按照各自章程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第二十三条

学校民主党派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按照各自章程开展活动。学校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以师生为本,尊重学术自由,实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等制度,依法接受监督。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二十五条

学校根据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设立教学单位、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变更、撤销或调整职能。

第二十六条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二级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机构,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在学校规定或授权范围内履行相应职责。

第二十七条

学校各职能部门和教辅单位,是学校管理、服务、运行的工作机构,根据学校授权,履行各自的职责。

第四章 教职工

第二十八条 学校教职工是指与学校正式签订聘用合同的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第二十九条

学校实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对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第三十条

学校制定人事管理制度,对教职工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聘用、晋升和奖惩依据。

第三十一条 学校教职工依法应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照学校规定使用学校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

(二)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的工作和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四)获得公正评价与发展机会;

(五)就职务、奖惩、福利待遇等事项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

(六)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规定及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二条

学校教职工应履行下列义务:

(一)守法爱国,规范言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二)自觉维护学校声誉和利益;

(三)教书育人,尊重和爱护学生;

(四)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五)遵循学术规范,遵守职业道德;

(六)法律、法规、规章及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三条

学校尊重教师,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维护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为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三十四条

学校规范教师的学术行为,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

第三十五条

学校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建立教职工权利保护机制,建立教职工申诉委员会。教职工申诉委员会依其规定开展工作。

第三十六条

特聘教授、兼职教师在学校从事教学、科研、交流活动等,按照学校规定和合同约定,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第五章 学 生

第三十七条

学生是指被学校依法录取、取得入学资格,并具有学籍、在校正式注册接受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

成人高等教育、在职学习、在校接受培训等其他类型的受教育者,其权利和义务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或另行约定。

第三十八条

学生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按照学校规定自主选择选修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资源;

(二)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组织或参加学生社团;

(三)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四)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公平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和奖励;

(六)对纪律处分和学籍处理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

(七)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

(八)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九条

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公序良俗,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二)勤奋学习、尊重师长、品行端正,完成规定学业;

(三)珍惜和维护学校声誉,维护学校利益;

(四)按照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

(五)爱护并按照学校规定合理使用教育设备和生活设施;

(六)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十条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养成珍爱生命、胸怀广阔、尊敬师长、奉献社会的优良品质,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爱祖国、爱高职、爱学校、爱专业、爱学习。

第四十一条

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就业指导、生涯发展指导、文化体育设施及相关服务。

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经济困难和其他特殊困难的学生,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第四十二条

学校对取得突出成绩和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

生集体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纪学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四十三条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权利保护机制,设立学生申诉委员会,依法依规受理学生申诉,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第四十四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培养与管理交换生,交换生在学期间,依法依规享受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第六章 经费、资产和后勤保障

第四十五条

学校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和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

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渠道,筹措教育事业发展资金;鼓励和支持校内各单位依法依规面向社会筹措教学、科研经费及各类奖助基金。

学校依法接受社会捐赠,依法依规使用社会捐赠。资金捐赠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代为接收,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拨付学校使用;实物捐赠由学校接受,纳入学校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使用。

第四十六条

学校坚持勤俭办学,科学编制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四十七条

学校实行统一财务、统筹管理、集中核算、分级负责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行政监察制度、经济责任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接受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保证资金运行安全。

第四十八条 本章程所称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学校对拥有的资产依法进行自主管理和使用,依法确定内部收入分配原则。

第四十九条

学校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十条

学校保护并合理利用校名、校誉等无形资产。

第五十一条

学校不断完善后勤管理和服务体系,为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保障。

第七章 社会服务和外部关系

第五十二条

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接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与评价。

第五十三条

学校依照法律和本章程自主管理校内事务,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学校正常活动的非法干涉。

第五十四条

学校实行开放办学,促进与外界的沟通、分享与合作,积极开展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学习、研究,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发展。

第五十五条

学校积极与境外教育和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教学和学术合作关系,推进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推进

教育国际化。鼓励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与各大学开展学分互认、师生交流等形式的合作。

第五十六条

学校积极开展与各级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合作,通过科技合作研究、共建教学科研基地、互聘人员、联合培养学生等方式,推进政产学研用的结合;积极支持和推动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依法与学校合作办学。

第五十七条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第五十八条

学员是指按照规定在本校注册但没有学籍的接受非学历教育的受教育者。学员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或者教育服务的约定,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履行相应的义务。

学校按照有关规定发给学员相应的结业证书或学习证明。第五十九条

校友是指曾在学校接受学历教育者、获得学校颁发相应证书或学习证明的非学历教育者以及曾在学校工作过或者曾被学校聘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名誉教授等并经本人承认的社会人士。校友应当维护学校的声誉。学校以多种方式联系和服务校友,鼓励和组织校友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

第六十条

学校依法设立校友会。校友会依据法规及其章程开展工作,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努力为校友提供支持和服务。学校鼓励和支持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友成立具有区域、行业、院系、界别等特点的校友组织。

第八章 学校标识

第六十一条

学校的校徽、校旗。

校徽中心位置是两个大写的字母“E”对称组合,分别代表Education(教育)和Enterprise(企业),寓意校企合作,体现了学校作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两个E的组合又像一条大道基石,代表学校为学生铺就成才之道。

两个E的中间是负形为一个“北”字,点明北京之意。E字组合上方的三颗星,代表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总体寓意是学校为北京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中心位置下方的数字“1958”,表明了学校的创建年代,体现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

中心的立体背景象征着地球,从中体现了学校全球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校徽整体色调为深蓝与浅蓝的和谐变化,给人以活力、进取、创新的视觉感受。

学校校色为蓝色。

学校校旗为蓝白旗帜,中央印有白色字体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上方印有蓝色的校徽标识。

第六十二条

学校校训为“求实、创新、厚德、重艺”。

第六十三条

学校校庆日为10月18日。

第九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本章程的制定和修订,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审议、学校党委会审定,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核准。

第六十五条

本章程是学校运行的基本规范,学校所属各部门各单位根据本章程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校内其他规章应依据本章程制定、修改,不得与本章程相抵触。

第六十六条

学校指定专门机构监督章程的执行情况,依据章程审查学校内部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受理对违反章程行为、办学活动的举报和投诉。

第六十七条

本章程由学校党委常委会负责解释。

第六十八条

本章程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核准,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四篇:北京联合大学章程-北京教育委员会

北京联合大学章程

(提请核准稿)

序言

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于1985年成立的北京市属综合性大学。其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京高校创建的部分大学分校。随着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北京地区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是北京市应用型人才重点建设培养基地。

学校以培养适应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秉承“办学为民、应用为本”的理念;践行“学以致用”的校训;遵循“发展应用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大众、服务首都、应用为本、争创一流”的办学定位;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的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有特色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学校依法办学和自主管理,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北京联合大学;英文名称为Beijing Union University,缩写为BUU;网络域名为www.xiexiebang.com。校部法定住所地为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学校经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视需要设立和调整校区。

第三条

学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实施高等教育的非营利事业单位,校长是法定代表人。

第四条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同时承担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大学职能。学校以普通高等教育为主,适度开展继续教育,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兼有一定比例的专科教育。

第五条

学校的学科设置目前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个学科门类,学校根据需要可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

第六条

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北京联合大学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第七条

学校分立、合并、终止、变更名称、类别和其他重要事项、章程的修改,依照法定程序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或核准。

第二章

举办者与学校

第八条

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学校的举办者。举办者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尊重并支持学校自主办学,依法对学校进行管理、考核。

第九条

举办者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北京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

第十条

举办者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并制定经费拨款标准和使用办法。学校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的财产依法享有自主管理和使用的权利。

第十一条

学校依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按照国家学位制度的规定授予各级学位;学校根据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社会需求和办学条件,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学科专业招生比例。

第十二条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依法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确定和调整教育修业年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举办者规定的标准。

第十三条

学校依法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开展与境内外高等学校及机构之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

第十四条

学校依法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

第十五条

举办者、学校依法享有和承担其他相关权利义务。

第三章 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

第十六条

中国共产党北京联合大学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依法行使职权。职责如下:

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级组织的决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依法治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领导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审议决定学校的基本管理制度,讨论决定学校改革发展稳定重大事项,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负责人的人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负责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3.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学校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承担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建设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首都人民满意的应用型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4.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5.领导学校党建工作,牢牢掌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团结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6.领导学校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7.对学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实行政治领导,支持其按照各自的章程依法开展活动;支持无党派人士等统一战线成员参加统一战线相关活动,发挥积极作用。

8.研究、决定外事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举措。学校党委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其选举产生的党委常务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行使相应职权,履行职责。

党委常务委员会由学校党委书记主持,必须有半数以上的常委出席方可召开,其中,讨论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常委出席,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必须集体讨论决定。不是党委常委的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可列席会议。

第十七条

中国共产党北京联合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学校的党内监督机构,在学校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下,承担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十八条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职责如下:

1.拟订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与交流;

3.组织拟订和实施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按照国家法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规定,推荐副校长人选,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

4.聘任与解聘教职员工,对教职员工实施考核、奖励或处分;

5.对学生实施学籍管理、奖励或处分,组织管理和督促检查学校德育工作;

6.拟订和执行经费预算方案,保护和管理学校资产,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筹措办学经费;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和职责。

校长办公会议或校务会议是学校行政议事决策机构,主要研究并提出拟由党委讨论决定的重要事项方案,具体部署落实党委决议的有关措施,研究处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由校长召集并主持。会议成员一般为学校行政领导班子成员。会议议题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提出,校长确定。会议必须有半数以上成员到会方能召开。校长应在广泛听取与会人员意见基础上,对讨论研究的事项做出决定。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等可视议题情况参加会议。

第十九条

学校依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的相关规定设立学术委员会。学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咨询、审议、评定和决策等职权。

校学术委员会就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师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教学指导、科学研究、学术道德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根据需要,在院(学部)设置或者按照学科领域设置学术分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也可以委托基层学术组织承担相应职责。

学术委员会委员全体会议至少有三分之二(含)委员出席方可举行。校学术委员会评议事宜根据需要可采用无记名投票或实名投票方式。学术委员会议事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重大事项应当有与会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第二十条

学校设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学位评定委员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相关规章,拟定本校学位条例,对学位相关教育领域的重要事项进行咨询、评议与审定,依法评定和授予学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可设置相关专门委员会完成日常工作。学位评定委员会可按照授予学位的学科类别设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相关学科的论文答辩工作。

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学位授予的决议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

第二十一条

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员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行使权利,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学校建立校院两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举的常设主席团行使相应职权,履行职责。学校工会为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

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代表不得低于代表总数的60%,并应当根据学校实际,保证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和女教师代表。教职工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方可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选举和表决,须经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总数半数以上(不含半数)通过方为有效。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和建议,以会议决议的方式做出。

第二十二条

学生代表大会是全体在校学生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指导下,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行使民主权利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依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校支持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鼓励和支持其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认真听取其建议,并对其提案进行积极回应。学校为校学生代表大会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保障,支持由学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学生自治组织依据章程开展活动。

学校实行校、院两级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十三条

学校设置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工作的咨议机构,依据其章程就学校重要事项和重大决策提出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四条

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组织是教职工、学生的群众组织。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依法履行各自的职责。

第二十五条

校内各民主党派和群众组织依各自章程开展活动。学校鼓励和支持校内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团体成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设事业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十六条

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学校党政职能机构、保障服务机构和其他机构;各机构根据学校规定履行管理、保障和服务等职责,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学校附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依据法律和学校规定实行相对独立的运营与管理。

第二十七条

学校根据需要设置各专门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依据学校授权或各自章程履行职责。

第四章

教学科研机构

第二十八条

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需要,设置学院和各类教学科研机构,并根据发展需要适时予以调整。

第二十九条

学校本着责权一致的原则,支持学院自主管理。在人、财、物等方面赋予学院相应的管理权力,指导和监督学院相对独立地自主运行,实行目标管理,发挥学院办学的主体作用。学院在有关规章制度范围内自主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活动。

第三十条

根据学校举办者的有关规定,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院分别实行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或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第三十一条

学院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学院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政策措施在本院的贯彻执行。支持院长履行其职责。

第三十二条

院长是学院的主要行政负责人,对学院的行政事务行使管理权。

第三十三条

学院设置或者按照学科领域设置学术分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在学校规定范围内行使各自职权。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第三十四条

校属教学部门、科研机构是学校依据学科与专业发展规划或重大研究任务需要设置的学校直属机构,以教学或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校属教学部门、科研机构的行政负责人按有关程序由校长聘任。

第五章

学生

第三十五条

学生是指被学校依法、依规录取,取得入学资格,接受学校教育的受教育者,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以及在职学习、在校接受培训等其他类型的受教育者。

第三十六条

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2.依照法律和学校规章制度,组织和参加学生自治团体和学生社团;

3.依照国家和学校规定,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

4.在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取得满足学历、学位条件后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5.公平获得在国内外深造学习和参加学术文化交流活动的 机会;

6.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关涉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7.对纪律处分和涉及自身利益的相关决定提出异议和申诉;

8.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十七条

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应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遵守社会公德、公序良俗; 2.努力学习,完成学校规定学业; 3.尊敬师长,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4.珍惜学校声誉,维护学校利益; 5.按规定交纳学费及有关费用; 6.爱护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7.法律、法规及学校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十八条

学生可依法向学校申请成立学生团体,校内学生团体须在校院党委领导和校院团委指导、监督和管理下,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开展活动。学校对学生课外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倡导和支持学生开展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其他公益活动。

第三十九条

学校按照规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的服务与指导;对取得突出成绩和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学生集体或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四十条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权利保障和救济机制,成立学生申诉委员会,依其规定开展工作。

第四十一条

成人高等教育、在职学习、在校接受培训等其他类型的受教育者,其权利和义务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教职工

第四十二条

学校教职工是指与学校正式签订聘用合同的、具有事业单位编制,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

第四十三条

学校对教职工实行聘任制度

1.对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资格认证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2.对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度;

3.对工勤人员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聘任制度。第四十四条

学校依法制定人事管理制度,对教职工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员聘任、晋升、奖励或处分的依据。

第四十五条

学校教职工享有下列权利:

1.按照学校规定进行教学、科研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参加学科专业建设,使用学校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

2.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和发展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3.知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及涉及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

4.获得公正评价与发展的机会;

5.对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奖励处分、福利待遇等事项提出异议和申诉;

6.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或聘用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第四十六条

学校教职工应履行下列义务: 1.守法爱国,自觉抵制错误言行; 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4.自觉和积极维护学校声誉和利益; 5.爱护学生、为人师表;

6.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7.遵守职业道德和学术规范;

8.在校外兼任实职需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学校同意; 9.法律、法规及学校规章或聘用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第四十七条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要依靠力量,学校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维护教职工的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为教职工开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和保障。

第四十八条

学校建立教职工发展制度,重视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建立学习型组织,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

第四十九条

学校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完善教职工权利保障机制,畅通教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建立教职工申诉委员会,依其规定开展工作。

第七章

经费与资产

第五十条

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

学校积极拓展办学经费来源,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节约支出。

第五十一条

学校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决算”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构建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及审计制度,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第五十二条

学校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学方针,合理编制学校预算,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第五十三条

学校国有资产是指各单位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包括:学校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济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内容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

第五十四条

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资产管理,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第五十五条

学校建立和完善后勤管理和服务体系,提升后勤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

第八章 学校与社会

第五十六条

学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章程自主管理学校内部事务,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

第五十七条

学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依法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办学信息。

第五十八条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学校发展主动纳入到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中,加强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协同创新,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优质的教育、智力和文化服务。

第五十九条

积极推动中外学术、科技、文化交流,开展多渠道国际教育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第六十条

学校校友是指在北京联合大学及前身有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学生和教职工、被学校授予各种荣誉学位、荣誉职衔以及名誉称号的中外各界人士。学校设立校友会,支持校友会依照国家规定和相关章程开展活动。学校搭建校友会信息平台,以多种方式联系和服务校友,凝聚校友力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校友参与、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

第六十一条

学校设立教育基金会,吸纳社会力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依据基金会章程开展工作。

第九章 学校标识

第六十二条

学校校徽的整体轮廓为圆形,象征学校“团结和谐”;校徽正中的“麦比乌斯圈”组合形成北京联合大学的英文缩写BUU,象征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体现坚韧、包容、奋进的精神;校徽颜色采用蓝色,象征智慧和梦想,传达学校师生用智慧实现梦想的信念。

学校校旗分别为白色、红色、蓝色基底的长方形旗帜,旗面正中是校徽及中英文校名。其中,以白色为基底,旗面正中是蓝色校徽及中英文校名的为正式旗帜。以红、蓝色为基底,旗面正中是白色校徽及中英文校名的为辅助旗帜。

学校校歌:北京联合大学之歌。

第六十三条

校庆日定为10月18日,校友返校日为每年10月第三周的星期六。

第十章 附则

第六十四条

章程的制定与修改须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学校党委会审定同意,学校法定代表人签发,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核准。

第六十五条

本章程由学校党委会负责解释。第六十六条

本章程自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核准后生效,由北京联合大学颁布执行。

第五篇:2011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

中街子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

社区教育建设是有效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社区教育以人为本,以学习为动力,以学习型家庭建设和学习型单位建设为重点,以社区居民需求满足和不断提高居民素质为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学思想、学文化、学科学,有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现代文明新社区。在总结我社区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我社区教育委员会2011年的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社区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建设学习型社区工作,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社区文明水平、市民综合素质和满足社区成员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总体要求为共同目标,通过社区这一载体和阵地,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树立终生学习理念,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广泛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读书学习和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速知识更新,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建设新型现代化社区,促进地区文明进步。

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在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工委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发展方略,紧紧抓住再造兰州带来的机遇,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发展,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局面和团结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广

泛深入开展以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机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型社区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各类学习组织和网络,完善各项社区学习规章制度,组织引导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营造全民学习氛围,树立终身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理念,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

二、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把学习型社会作为小康社会的文化特征,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创建学习型社区,正是贯彻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强调要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是学习型社区,要通过建设学习型社区,提高居民素质,使人的素质和城市发展相适应。

学习型社区不仅是文化学习,也不仅是校园学习,而是人的全面发展,是社区居民终身学习、主动学习、全面学习。学习型社区,就是学习着工作着、工作着生活着、生活着学习着,是学习、生活、工作一体化。当今世界是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社会变革不断深化,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异常迅猛,科技进步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生活。应对这样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新挑战,全面推进学习型社会四大支柱之一的学习型社区建设,是紧跟时代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次级单位,整合社区资源,创建学习型社区,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整个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1、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加大了对知识型劳动者的需求,人们社会生活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因此,终身学习必将成为社会生活的手段和方式。而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正是为社区成员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平台和网络。

2、创建学习型社区有利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势必带来区域就业结构的调整,从业人员的岗位变动,也使一批劳动者暂时成为下岗待业人员。这就需要依靠社会和社区力量,对这类人员进行统筹安排,为其提供再学习、再培训、再提高、再创业的机会。

3、创建学习型社区有利于推动社区职能由单一的管理功能向学习、教育、服务方面的扩展。社区通过为其成员提供平等的学习、创新、发展环境,挖掘成员的潜能,提升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一)加强和谐社区建设,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

1、继续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制度,认真开展专业知识、从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

2、实现党领导下的民主自治,推动和完善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系。进一步规范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建立和完善社区议事、协商、听证会议,健全社区居务公开制度。

3、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办理站,健全办理站工作机制,理顺办理站组织体系,打造街道社区为民服务平台。

4、大力扶植建立各种社区民间组织,利用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民间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5、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机制,畅通利益诉求反映渠道,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满意的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对和谐社区建设的参与率。

(二)普及社区文化活动,以活动感染人,以活动教育人

1、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各社区要形成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有固定场所。加强室外文化广场建设,开辟社区小型文化广场,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

2、加强社区团队与骨干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责任心强、高素质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基本保证社区配备一名文体主任,社区力争实现有两名以上文化志愿者骨干。依托社区文化资源,发挥社区文化单位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作用,培养一批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团队,组织开展形式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3、建设一支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完善和扩大“科技人才

库”容量。建立社区科学普及网站。在年内完成“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有特色的科学普及活动。

4、大力发展市民教育事业,积极组建社区学院。筹备成立社区教育中心校,以社区组建的志愿者为主体,加强市民文明礼仪教育,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定期召开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会,使文教事务助理进驻社区形成制度。

5、积极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继续深化体育生活化进程。在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过程中,努力提高体育人口比重,争取以每年1%的比例递增。在5年中力争将国民体质合格率提升到85%。

四、工作开展方式

1、组织“五进社区”活动。以“优化结构,整合资源、强化服务,抓好载体”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教、文化、体育、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突出每个时期的重点,经常组织开展科普知识教育,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市民学校为载体开展学习法律知识,做到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社区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民主自治能力,促进社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治安、法律服务等各项行业全面发展;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点,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

2、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宣讲活动。以机关部门为骨干,以辖区单位为依托组建公民素质宣讲团,开展公民素质宣讲教育活动。宣讲内容以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文明礼仪、道德建设、实用技术、科普知识为主,并结合全国大事要事和区委区政府各

个时期工作重点确定新的宣讲内容,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

3、创办社区特色市民学校。依托社区居委会建立学习型社区活动阵地,发挥社区市民学校和老年大学的教育阵地作用,根据居民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文艺书画、休闲文化、科学健身、家政技能、安全防范等方面知识技能学习,丰富社区成员精神生活,促进社区成员素质的全面提高。

下载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章程(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东城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制度

    许昌市东城区社区教育规章制度 为促进东城区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例会制度。 1、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参加例会,积极参与决策,努力完成......

    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5篇范文)

    湾里区罗亭镇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湾里区罗亭镇社区在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全民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的“逐步建立内容丰富、形式......

    胜利街道2009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2009年爱民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总结 学校社区教育是指在学校施教区范围内,以学校为主导,社会为依托,家庭为基础,全社会齐抓共管,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网络。本学年度,我街道社区......

    1.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3

    灌云县下车镇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镇社区教育委员会: 主任:刘西业镇人武部长(分管教育)副主任:陈守卫镇党委纪检书记 邱伏兵镇政法委书记 侍金波镇党委宣传委员 黄丽......

    柘山镇社区教育委员会规章制度

    柘山镇社区教育委员会规章制度 为促进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例会制度。 1、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参加例会,积极参与决策,努力完成分管任......

    屏山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总结

    屏山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 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机构统筹、协调、宣传、管理的功能,屏山社区教育委员会动员社会和家庭积极支持实施素质教育,积极争创教育工作示范社区,形成全......

    胜利街道2009年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

    2009年爱民社区教育委员会工作计划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机构统筹、协调、宣传、管理的功能,动员社会和家庭积极支持实施素质教育,积极争创教育工作示范市,形成全社会支持教育、发......

    社区章程

    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社区服务中心 大学生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职能 大学生社区服务中心是我院学生会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门,主要是针对我院社区卫生、文化工作的开展,其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