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2关于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的若干思考
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的若干思考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作用,从广义上来说学生礼仪教育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但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能够对其成长和职业生涯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下面本文就对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教育实践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现代人们的素质也越来越高,而高素质的现代人对学生礼仪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礼仪从广泛角度而言也就是教养,和一个人的素质密切相关。在职业院校开设学生礼仪课程,不但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下面本文就对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教育实践策略进行分析。
一、实现学生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发展
学生礼仪作为现代社会一种交际艺术,行为规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深刻挖掘其中内涵。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明白学习礼仪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其次,礼仪是在人们日常社交活动中形成的,礼仪美是一个人外在美、心灵美的体现,而心灵美则是礼仪美的基石,并能够为礼仪美提供有力的支持。心灵美主要包括道德美、智慧美量方面,在学生礼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阐释道德修养的作用、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真善美的价值观念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以更好地展示出礼仪美[1]。
二、加大实践教学在学生礼仪教育中的应用
其一,教师可以采用引导教学法,即先提出典范,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模仿学习。比如:在有关养成优雅风度、高尚气质的礼仪教学过程中,选用白岩松、苏菲·玛索、杨澜、于丹等社会名人的风度气质为典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对自己心目中崇拜的名人进行观察、学习,然后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优雅的风度与高尚的气质。
其二,可以采用行为动作训练法,学生礼仪课程中的仪表仪态教学内容,大多采用的都是行为动作训练法,比如:站姿、走姿、卧姿、坐姿、握手礼等。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教师先要作示范,讲要领,然后让学生分解训练、连贯训练,最后教师对每名学生进行逐个点评。为了让仪态变得更富有美感,节奏感,在进行行为动作训练时最好为学生配上节奏鲜明的音乐。
其三,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方法。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或者是同一种事物不同时间段的比较,能够加深学生对礼仪这门课程的认识,并激发其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为学生讲授并且训练谈吐举止、个人礼仪这节课前后分别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两分钟左右的即兴演讲,让学生自己对两次演讲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这样更容易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完学生礼仪这门课后取得的进步,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提高礼仪素养。
其四,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教学,一般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礼节、仪式的教学。学生通过对礼节、仪式的学习不但可以掌握日常生活中人们之间交往的基本礼节、仪式,还可以在情景模拟法的帮助下将学到的基本礼仪知识融入相应的生活情节中去。比如:邀请、应约的相关礼节、谈判签约仪式及办公室礼仪等等。采用这种方法教学,首先要求教师讲解基本流程、要求,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分派角色、道具,布置相关场地等。其次进行有计划的排练,模拟表演,当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找出不足,不断进步。
三、实施学生礼仪教育和课外实践活动结合发展
虽然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完成学习学生礼仪理论知识的任务,但是如果将课堂活动适当延伸到课外实践活动,那么就既可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每一所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争取能够学以致用[2]。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自发组织学生承担起学校内外举办大型活动时的礼仪服务工作,这样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就能付诸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又能不断积累社交经验,展现个性。随后当学生将自己的感染体验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时,就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应用学生礼仪理论知识的能力。
四、创新学生礼仪教育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职业院校的学生礼仪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如果按照传统的考核方式,难免会造成学生重视理论知识成绩、轻视实践应用的结果,根本无法完成课程教学的目标,所以非常有必要改革评定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待学生学习完学生礼仪课程之后,为了更全面、真实地考查学生对和礼仪相关的理论知识、社交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创新采用笔试、面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其中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学生礼仪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了解多寡,面试主要考查的学生对学生礼仪实践技能的程度。比如:通过考查学生的服饰礼仪可以了解他们是否掌握住了西装领带的正确系法。通过面试中学生的仪态礼仪可以了解其对坐、立、行礼仪要求的掌握程度。这样不但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还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生礼仪素质。
五、结语
礼仪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标志,在职业院校,创新学生礼仪课程教学途径,加强对学生礼仪的教育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又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上本文就从不同方面探索了学生礼仪课程教学实践策略,以能够为同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房石, 千春玉.职业院校学生礼仪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
(2):117-118
[2]杜南岚,胡友根.对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有效途径的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2(08):15-16
第二篇:职业学校加强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职业学校加强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得体的礼仪能使交往活动在和谐的气氛中顺利进行。可以说,礼仪是通往相互友好和尊重的桥梁,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是目前,我国社会风气还不能令人乐观,各级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仍然显得力度不够。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培养中等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对在校学生加强礼仪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把工作程序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交流融入到礼仪教育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体会,获得知识,这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礼仪教育措施。
一、礼仪修养应成为中等职业学生道德的最低下限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礼仪修养是润滑剂,是桥梁,是纽带。具有一定的礼仪修养,是人生存的起码条件。注重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道德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育人、做人的最低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礼仪修养方面,人们的知与行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因此,把礼仪修养作为最低要求,把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突破口,更具有实效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强调做人,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对中等职校生的提高综合素质的目标,把礼仪教育作为提高道德修养的载体,将会得到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礼仪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以自身的礼仪修养和行为去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要以自己的爱心温暖学生,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处理好每一个学生的关系,也是教师为人师表的体现,教师应该把加强礼仪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应及时纠正。同时要以自己得体的礼仪规范去吸引学生,使他们从言传中获得知识和道理,在身教中看到榜样,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转变其思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注重礼仪知识的传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中等职业学校面临市场,学生面临企业、单位,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优势上,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礼仪教育也在发挥其其中。在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中,要调整课程结构,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设礼仪课程,例如《礼貌礼节》、《旅游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等等。学校应加强教育投资,配备先进电
化教学设备与理论配套的模拟实习教室等。这些课程对学生礼仪的学习都是有较强的针对性、导向性和可操作性。我校是以旅游、酒店服务为主专业,开设了相关的礼仪课程,在教学中,还应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为基本要求,以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四、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健康成长
中等职校应根据学生年龄较小、精力充沛、缺乏自我约束力等特点,相对应地开设多样的课外活动,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规范其行为。基于此,我校针对职业学校特点,在技能等级考核时,把礼仪礼貌纳入考核范围内,占考核的20%,这就意味着注重学生平时行为习惯,礼貌礼节的养成,形成良好的学生作风和工作作风。
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创育人环境。我校开办了家长学校,与家长共同引导孩子的成长,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引路人,因此,学校和家长要齐抓共管,培养学生是非观念和自控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另外,学校教育还要与社区教育相结合,融教育于社会活动当中。社会的礼仪风尚必须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相互监督而形成;社区也可开展相应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参与其 中,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学校礼仪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上一条:“课改”请从“题改”始
·下一条:与人为善创建和谐———浅谈小学管理者在教师管理中应具备的为人处世方式
第三篇:学生礼仪教育浅析
学生礼仪教育浅析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难相处,虚荣,爱攀比。怎样才能教学生学会做人呢?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老师,我们要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人格魅力;其次才是教育的力量。
一是要教学生学做一个爱国、爱学校、爱班级的人
我们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怀,做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要时时关心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是要学做一个既自尊又尊敬人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一个人要自尊、知耻,这是做人的底线之一。人要自尊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第二,对人要持平等和尊敬的态度,与人相处,宽容待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是要学做一个知礼、遵规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知礼和遵规。第一,要知道讲究礼是有修养、有道德的表现。第二,要做到懂礼,产生恭敬之心,并有所尊敬,有所礼让。第三,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知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四是要学做一个反省、改过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还大力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就是一个人要不断地反省和改正过失或错吾日三省吾身、闻过则改、见善思迁。
五是学会做人就要学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是一种个人修养,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只有诚实,才能善待亲人、朋友,进而维护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第一,一个人要讲信用,做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一诺千斤,言必信,行必果。第二,守时是诚信的重要表现,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教学生学会做一个真正的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第四篇: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阶段小结
厦门市金山小学
2006年12月,我校申报的《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通过区级审批,确定为湖里区“十一五”规划课题,我校成为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城郊结合部中小学生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的实验学校之一。2007年1月,《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开始在我校展开,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现小结如下。
一、及时成立课题组。
课题一确立,我校及时成立了课题组,由校长陈跃惠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副校长杨志杰任副组长,德育室主任和少先队总辅导员主要主持工作,成员则由学校其他行政人员和一年级、五年级各班的班主任组成。课题组的人员进行课题开展的认真研究和详细分工,尽量调动起各位成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2007年9月,一年级新生入学,我们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把一年级和升到二年级、六年级的学生一并归为课题研究的对象,把一年级四个班的班主任吸收为课题组的成员,这样一来,我们课题的人员增多了,其中有礼仪教育经验的老师多了,低段常规教育有经验的老师也更多了,对我们课题的工作开展更为有利。同时,也使课题研究在学生当中有一定的持续性,普遍性。
二、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文明礼仪教育与学习新《规范》、《守则》有机结合,在融合中深化学生礼仪认识。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就必须首先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才可能更好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校积极进行“学规范,学做人”的宣传,营造良好气氛。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规范”专题教育活动,专设礼仪教育篇让学生学习礼仪常规和待人接物。
2.构建完整的学生文明礼仪要求,使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学校根据新《规范》与《守则》中对于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独立的内容提出来,并按“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个方面加于细化,逐一开展训练。
3.以“争当礼仪标兵”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在整个“争做礼仪标兵”活动中,“校十佳礼仪标兵”的评选、“学做文明礼貌小学生”全校性中队主题队会观摩比赛、礼仪知识竞赛、制作礼仪宣传卡、自制礼仪小报、漫画等活动的开展,促使学生加强情感体验,实现知行统一,并促使学校文明礼仪基本情况的提高。
4.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将礼仪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之中,实现学校德育特色化发展与德育课题研究相互促进的德育新模式。
三、积极开展实践与研究。
1.学习宣传。什么是“礼仪”?学什么样的礼仪?这两个问题是此课题实践与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坐、立、行”正确姿势、待人接物的规范等等,在实验年级中开展熟知与读背活动,检查结果时和少先队的争章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争“认知章”的活动,表扬“知礼仪”的学生。然后发动学生查找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把历史上知礼仪,懂礼仪的名人故事收集起来,利用班会时间交流学习,争“明理章”。通过这两个步骤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礼仪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懂礼仪、有礼仪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而产生主动参与学礼仪的活动的想法,既调动起积极性,又为以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评议辨析。各班根据礼仪教育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为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现象进行评议辨析。通过辨析,使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以加深对礼仪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强化学生的行为意向,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辨别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学科渗透。德育处要求各位教师在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同伴合作时、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时、回答问题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同时也和师德建设相结合,要求教师保持应有的教学礼仪,不体罚、变相体罚、谩骂侮辱学生,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作用。每个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上交一份渗透礼仪教育的学科教案。
4.榜样示范。首先由教师示范,通过直观形象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给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如:升国旗时要严肃,立正站好,目视国旗;接待客人来访要有礼貌,主动问好;上课举手发言,起立回答问题,向他人请教习题,上下楼梯右行,让路右退一步,请长辈或客人先走等等,教师以规范化的动作示范,学生仿照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再请做得好的学生示范,各班自行比赛,选出班级“礼仪之星”,张榜表扬。
5.实践体验。实践体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礼仪行为规范训练时,我们将礼仪行为进行分解、逐一强化练习,以达到学生能掌握具体行为技能的目的。由少先队把每周模拟训练的项目罗列计划出来分发给各班,然后各班利用班队课进行模拟行为训练,如在进行“如何做客”的行为训练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参加“做客”练习,要求学生准确用好“您好”、“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由教师细心指导学生,让座、开门、走姿、坐姿等,使其不仅语言文明
而且行为文明。当学生掌握基本要点之后,可以由各班开展各种竞赛,推选出“礼仪之星”上报学校德育室。
6.故事启迪。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提倡教师充分发挥语言和情感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讲礼仪故事,对学生深明道理,强化道德认识有较大帮助。再请学生收集交流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们身边的礼仪小故事等,用故事中人物的正确礼仪来感染熏陶学生,把外因作用逐步转化为内因动力。
7.活动竞赛。这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训练的方法。各班教师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开展礼仪规范比赛,如“礼仪知识知多少” “看看谁的仪表美”“礼仪演讲赛”“礼仪小品表演”等。根据实际表现,评出“优胜小队”“礼仪之星”。在此基础上,我们在五年级学生中开展礼仪班队会的观摩活动,由五年2班承担的中队会向片区学校开放观摩,得到了兄弟学校老师的一致好评。
8.环境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学校努力创设传统美德、行为规范、礼仪教育的育人氛围。如悬挂伟人像、礼仪教育格言,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等围绕礼仪教育进行宣传。
9.家校合力。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利用各班家长会向家长提出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意识到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四、下阶段计划与打算。
总之,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研究,我校《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已经顺利开展起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其中实践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是我们今后还要继续坚持的。但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对理论的研究学习还不够深入,开展单项活动后的小结和课题阶段性的总结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今后还将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另外,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方面,我们还将开展“班级礼仪值周”、争“礼仪章”、“进步章”等活动,力争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及少先队活动中扎实进行《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实施,在活动过程中注意文字材料和过程材料的收集,使课题研究工作更加规范化、系统化。
2008-1-16
第五篇:学生礼仪教育目标
西北湾中心校学生礼仪教育目标
1、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核心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这是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基础。(1)尊重他人人格。如礼貌待人,不打人,不骂人,不欺负弱小不讽刺挖苦别人,不嘲笑别人的生理缺陷,不以自己所长攻别人所短,不乱开玩笑,不损害他人自尊心等。
(2)尊重别人劳动。如闪客认真听讲,是尊重老师的劳动;不在学校内乱丢脏物,是尊重值日同学的劳动;在家不浪费饭菜,是尊重母亲的劳动,等等。
(3)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2、尊敬父母、老师、长者
(1)尊敬父母。父母生育了自己,也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为自己花费了无数的心血、精力、财力,所以应该热爱父母,尊敬父母。①听村父母的教导,与父母加强思想感情上的沟通。②生活上体贴,关心父母。③尊重父母劳动。④在家庭中尽自己的义务。
(2)尊敬老师。老师是“解惑”、传到、授业者“,是“灵魂的工程师”,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品德上的进步,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老师的工作幸苦,责任重大,感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尤其是广大学生的尊敬。①要从心底了尊重老师,热爱老师。②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管理。③尊重老师劳动。⑤认真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⑥对老师有礼貌。
(3)尊敬长者。一切为社会进步做出过贡献的长辈、老年人都应受到青少年的尊重。①听从长者得教诲、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礼节。如长者来家,要热情打招呼,起立让座等。在公共场所,见到长者要知道让座或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3、说话文明
行为举止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外部表现。首先表现在外部动作姿态上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在待人接物上有修养,有礼貌。平时衣着上也要注意礼节问题。
学生礼仪常规要求
(一)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辞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明称呼。
(二)问候礼仪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问候: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外出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外出辛苦了。
(三)就餐礼仪 1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做。
2、等长辈那碗筷后,自己在那碗筷,等长辈说大家吃吧,才动筷。
3、若长辈给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4、若自己先吃完饭,要说慢慢吃或大家慢慢吃。吃完饭要说谢谢的话。
(四)穿着礼仪
1、衣着整洁、朴素、大方、得体,不穿奇装异服。
2、女同学发式,提倡理短发,不烫发;男同学理发理学生头,不留长发,不理分头。
3、不化妆,不佩戴饰物,不穿中高跟皮鞋。
(五)尊师礼仪
1、见到师长,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回家说再见。
2、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到问候、让行。
3、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
4、对老师的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
(六)同学礼仪
1、同学交往要适时使有用“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再见”等礼貌用语。
2、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或点头招手。
3、与同学间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不合,所同学说话要专心,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4、不给同学起绰号,不叫同学的绰号,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和身有残疾的同学。
5、请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打扰你一下”等,问完后要道谢。
(七)升降国旗礼仪
1、身穿校服,仪态庄重,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有激情,声音响亮。唱国歌时要严肃,有激情声音响亮。
3、认真听国旗下的讲话。
(八)集会、观看演出礼仪
1按时到达集会地点,保持肃静,讲听时聚精会神,不随便说话,身体不要乱晃乱动。
2、上台发言,先向主席台行礼,后向听众行礼;发言完毕,先向听众行礼,后向主席台行礼。
3、观看演出比赛要提前入场,要适时、适度鼓掌,不起哄、不喝倒彩。
4、不吃零食,不随意离座走动,不在场内留下杂物。主持人宣布演出或比赛结束后,有秩序
(九)接待礼仪
1、有亲戚、朋友来访,要热情迎接,主动称呼,接提亲人手中的重物、雨伞等。
2、对来客要主动让座、递茶,接递物品用双手。
3、客人走时要起身道别,相送到门外。
4、接待老师应向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奇台县西北湾中心校
2009年3月
了“再见”在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的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