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的文献综述
09心理 13号 吴燕灵
【前言】
鉴于我国孤独感研究对象偏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侧重老年人,大学生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其可能取得的成就。因此,探讨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并指出如何充分利用社会支持,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支持 孤独感
【主题】
一、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社会支持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陈秀敏[1]认为,大学生社会支持不仅包括大学生面临困境时他人给予的物质和心理上的支持,还包括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以及在取得成绩时来自他人的尊重、认可和积极的评价。
在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上主要有性别、年级、城乡等方面。在性别上国外Hobfoll[2]认为女生比男生更依赖于社会支持。国内研究中丁锦红[3]认为女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上比男生得分高。李慧民[4]也认为女生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上优于男生。但李艺敏[5]却认为男生主观支持得分优于女生,男生支持利用度于是低于女生。而陈耕春[6]对全国十城市大学生社会支持调查结果却表明男生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女生。在年级上唐燕[7]认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利用度以及总分支持上都呈现显著差异,主观支持差异不显著。从支持总分方
面来看,大一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最多,其次是大
四、大二,大三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最少。但也有人做出不同结论:马伟娜[8]认为二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大一,二三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在城乡上李艺敏[9]认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要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何心展[9]也认为来自农村的学生的主观支持得分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但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二、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现状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中,大学生位于第六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据调查:我国常有孤独感的大学生约占28.6%,少有孤独感的约占31.7%,从未感到孤独感的学生几乎没有。产出孤独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可以归结为:
1、错误的自我评价,高估自己,看不起他人。
2、同学之间的差异,每个人有不同的思想,当自己的思想不被人接受时,不受人重视时,孤独感开始产生。
3、与父母的差距,两代人受到的教育文化,价值观不同,相互之间理解出现只从自己的利益角度考虑,满足于自身需要,当一旦得不到爱和理解,实现不了自己的内心目标,就会感到孤独。
我国学者郑涌将孤独感定义为四个维度: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评价、孤独感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和人际信念。其中对自己社交能力评价指对自己人际交往能力的看法;孤独感体验指孤独感情绪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指对自己拥有的人际关系的看法;人际信念指对自己处好人际关系的信念。
国内有一些研究讨论了孤独感的性别、城乡、专业等差异,例如
骆光林[10]发现大学生在孤独感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孤独感有从低年级向高年级递增的趋势,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孤独感高于城市大学生。蒋艳菊[11]等的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孤独总分与其他年级学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二年级与三年级之间有比较显著的差异。男生的孤独感总分比较显著的高于女生这一点。生源对于大学生孤独感体验的影响在总分上并不显著。
三、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
Russel以老年人为被试,发现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有显著相关。目前国内关于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老年和青少年。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孤独感。[12]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压力情境下,那些守到来自伴侣、朋友或家庭成员的心理或物质支持的人,比较少受到支持的人所遭遇到的孤独感要少许多。[13]
【小结】
各种研究表明:
1、男女生在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孤独感体验,孤独总分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孤独感总分及各因子差异不显著。
3、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自己社交能力评价,孤独感体验,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评价,孤独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4、孤独感个因子与社会支持各因子都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总是期望男性更加独立,而对女
性这方面的要求相对较少,传统上女性被视为弱势群体,因此外界给予更多的社会支持。就业、深造和家庭等压力让男性更容易产生孤独感。从这一点看,女性的社会支持和利用度上会高于男性,而男性的孤独感会高于女性。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生源地差异问题上,本人认为,处于城镇长大的大学生与身俱来的优越条件和更多的外界接触,使得他们在客观支持上高于农村学生。大一新生身处陌生环境,同学之间互不认识,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可能会很强烈。大四学生恋爱比率逐年增多,恋人之间的情感支持也会降低孤独感的产生。
大学生既渴望友情又逃避孤独,整个大学时代都存在着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以满足感情、物质上的互助需要。缓解大学生的孤独感既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也需要外界配合与支持。一方面,对大学生自身来说,首先要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其次,客观评价自己,锻炼社交能力,最后,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另一方面,从外界来看,家庭、学校、同伴、社会应把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缺乏理性思考这一特点,从思想、行动上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秀敏,李志国.大学生社会支持探听[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5,4:116-117
[2] 金喆.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交往焦虑的研究[D].硕士论文.辽宁:辽
宁师范大学,2006
[3] 丁锦红,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4-116
[4] 李慧民.1100名大学生社会支持情况调查[J].中华医掌与健康,2004,4:18-20
[5] 李艺敏,李永鑫,李慧民.河南省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34-35
[6] 陈耕春.我国城市成年人心理健康检测指标优化——社会支持程
度调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99
[7] 唐燕,史文.重庆市3所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特点[J].职业与健康,2007,9:687-690
[8] 马伟娜,林飞.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6:641-643
[9] 何心展,尤海燕.某市2004级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中
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3:198-200
[10]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3:112-115
[11]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结构特点的初步研
究[J].心理科学,2005,28:690-701
[12] Russell,D.W.,& Cutrona,C.E(1988).Developmentnd
evolution ofthe CLA oneloness cale.npublished manuscript,Center for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College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Iowa.[13]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1998,3:175-176
第二篇: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论文
摘要 为研究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关系。通过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孤独感量表(UCLA)对2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总分的平均分为9.26.孤独感量表的平均每题得分为2.19,性别与年级上均无显著差异.大学生人际关系总分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即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孤独感程度一般.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对孤独感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人际困扰越多,就越孤独。
关键词 大学生 孤独感 人际关系
孤独感是一种由社会缺陷造成的,一种令人痛苦的主观情绪体验。对于青少年,余苗梓等0的研究表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自我隐瞒和自我暴露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因素。Weiss明确指出人际关系是孤独产生的主要原因。0有人通过因素分析对被试的孤独情境作了描述,目的是探索人际困扰对孤独的作用,其结果表明,最大的因素是情感威胁,因此人际困扰可能是解释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因此,笔者试图从人际取向去探讨大学生孤独感的状况,并考察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孤独感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被试本研究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天水师范学院选取2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最后筛选出有效问卷182份,男67人,女ll5人,一年级55人,二年级62人,三年级38人,四年级27人,平均年龄20.4岁。
1.2测量工具
(1)孤独感量表(UCLA)。(2)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01.3施测方法问卷调查均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结果显示,大学生被试在人际关系总分和四个维度待人接物、与异性交往、交际与交友和交谈的平均分分别是9.26、1.8O、2.14、2.82、2.50。被试大学生的困扰总分平均分为9.26,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评分规则(大于9分就存在人际困扰)来看,有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在四个维度中,待人接物得分最低,交际与交友的平均分最高。表明,被试大学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最小,交际与交友上的困扰最大。
2.2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
表l中可看出量表的平均每题得分低于量表平均分2.5是2.19分,表明大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不高。
表l 大学生孤独感现状
平均每题得分平均数 标准差 屉大值 最小值孤独感 2.19 43 89 8.25 69.00 21.oo表2表明三年级大学生孤独感平均分最低,二年级最高:男生孤独感的平均分高于女生。
表2 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及性别上的得分情况表3中,以孤独感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是年级和性别的主效应均不显著。
2.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总分与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表明,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关系呈显著正相关。
表3 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大学生孤撤感的方差分析结果表4 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相关分析表孤独感人际关系 0.370“注:¨ P< O.01,p< 0.05。
3讨论
3.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情况表l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人际关系困扰,说明被试大学生人缘一般,与他人相处有一定困扰,朋友之间的关系不稳定。这可能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这使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考虑自己前途,于是他们埋头苦读的同时又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增加就业渠道。在繁重的课业与就业的压力以及伴随各种矛盾的影响之下,大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人际关系困扰也就表现的比较多一些。结果中还显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在4个维度上的倾向不同,即在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方面困扰较少,交际与交友和与人交谈方面困扰较多。这表明,对大学生进行社会技能和人际关系训练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他们在不同维度上的区别,有差异的进行辅导和训练。
3.2大学生孤独感的现状
结果中发现,大学生在孤独感每题平均得分低于量表平均分2.5,说明大学生存在一般的孤独感,与黄海的研究结果类似。0大学生孤独感在年级与性别上均不显著。这可能因为,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来看,大学生是处在人格发展的第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年轻人专注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设计自己的未来,发展的任务是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关系,避免孤独。此时期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学生的人格发展任务都是寻求得到亲密感避免孤独感,因此孤独感在年级与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
3_3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孤独是当个人感到缺少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或自己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有差距时,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或感受。本研究结果中显示,人际关系总分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越多,孤独感水平就越高。这一结果与范虹江@的研究结果相似。这些结论可能有利于对大学生开展心理预防与干预工作,不足的地方是应该进一步扩大取样,增加样本的代表性。
综上所述,不管是量的考察还是质的分析,都可以看出人际关系对孤独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从而提醒我们要减弱和消灭孤独这个消极情绪状态,需要从人际关系层面上寻找根源。
第三篇: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_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
平凡1,周宗奎1,潘清泉2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广西工学院社会学系,广西柳州545006)
【摘要】目的:考察网络关系成瘾、自我表露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自我表露问卷
和孤独感问卷对46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在性别上存在显著
差异(P<0.001)。②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显著正相关。③
自我表露影响孤独感,进而影响网络关系成瘾。结论:孤独感在自我表露和网络关系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
通讯作者:周宗奎
根据CNNIC预测,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交往
网站和社交网站的网民数将到达1.24亿。社交网站
用户的年轻化特征非常突出,用户群以20-29岁的青年为主,学生群体是社交网站的最大用户群,其比
例达到50.3%[1]。网络关系成瘾是网络成瘾的一种类
型,也称网络关系依赖(Internet Relationship Depen-
dence,IRD),是指过度使用聊天室、网络论坛等网络的交际功能,沉迷于在网上建立、发展和维持亲密关
系,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和维持,导致
个体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2]。由于社交网站的匿名
性和开放性,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我表露的重要
途径。自我表露是指个体将有关自己的思想、感受
以及经历等的个人信息表露给目标个体的行为[3]。
随着网络自我表露越多,大学生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的自我表露行为相应有所减少。研究[4]发现,自我表
露行为及同性自我表露行为成为网络成瘾的预测因
素。
同时,有研究发现,对网络依赖性越强、上网时
间越长的人,其孤独感也越强。而孤独感作为衡量心
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成为网络
成瘾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5,6]。国内研究发现,大
学生与现实中结实的朋友的自我表露与孤独感之间
呈负相关,而网络结实的朋友的自我表露对孤独感
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7]。那么,自我表露、孤独感以
及网络成瘾三者的关系如何?孤独感是否是自我表
露与网络成瘾的中介变量?本研究尝试探讨三者之
间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武汉高校在校生中选取网龄为一年以上的被
试,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60份,回收率
92%;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性250人(52.6%),女
性210人(45.7%);年龄范围从16岁到24岁;大一
109人(23.7%),大二104人(22.6%),大三102人
(21.2%),大四145人(31.5%)。
1.2工具
1.2.1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采用由周治金、杨文娇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8]。此问
卷共27个条目,涉及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三个因子。
1.2.2自我表露问卷采用陈会昌、李林英修订的朱拉德自我表露问卷[9],该量表每个项目针对4个
目标人(父亲、母亲、男性朋友、女性朋友)分别回答
自我表露的程度。0代表从不向他人表露;1表示向
他人说了一些;2表示非常详细地告诉他人;X表示
对他人说谎或者不正确地表露自己,分别以1、2、3、1分进行统计。
1.2.3孤独量表孤独量表(UCLA)[10]由20个题项
组成,分数越高,其孤独感越高。
2结果
2.1自我表露、孤独感和网络关系成瘾的性别比较
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得分在性别上有
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孤独感得分在性别上无
显著性别差异。将大学生在网络关系成瘾总分上得
分高于均数1个标准差的划为高分组,低于1个标
准差的划为低分组[11]。网络关系成瘾高分组共有110
人,占总人数的23.9%,网络关系成瘾低分组共有
36人,占总人数的7.8%。χ2检验结果表明,网络关
系成瘾在男女生中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χ2=
13.217,P<0.00),在高分组中,女生有34名,占
30.91%,男生有76名,占69.09%;在低分组中,女生
有16人,占44.44%,男生有20人,占55.56%。
表1自我表露、孤独感的性别差异检验
2.2自我表露、孤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的关系分析
由表2可知,学业自我表露、身体自我表露、孤
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涉及的所有变量间存在显著相
关,这满足了中介效应检验的前提条件。根据中介效
应的检验方法[12]进行分析,中介效应显著的路径分
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孤独感在自我表露和网
络关系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表2自我表露、孤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的相关分析
注:*P<0.05,**P<0.01,下同。
表3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注:SE为标准误,X=自我表露,U=孤独感,Y=网络关系成瘾。
3讨论
本研究表明,有23.9%的大学生存在着较严重的网络关系成瘾问题。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表明,无
论是在自我表露的不同方面还是对不同的目标人,女生的自我表露程度都显著地高于男生,这一结果
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9,13]。网络关系成瘾在男女生
分布中有显著差异,男生网络成瘾显著高于女生,这
个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1,15]。这说明,男生更喜
欢在网络中结交朋友,更依赖网络中的人际关系,从
而弥补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不足。研究还发现,孤独感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这也与以往研究结果
相一致[16,17]。
自我表露、孤独感对网络关系成瘾的相关分析
结果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4,13,18]。研究发现,自我表
露与孤独感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与网络关系成瘾显
著正相关,这表明,现实自我表露越少,那么个体的孤独感水平越高,就更易于在网络上寻找归属感、友
谊,这样导致个体网络关系成瘾的可能性增高。这与
Katelyn研究结果一致,即成人会由于找不到志趣相
投的现实同伴、没有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缺乏归属感
等情况而感到孤独并转向虚拟交往[19]。
本研究发现,孤独感在现实自我表露和网络关
系成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自我表露通过影响
孤独感进而影响网络关系成瘾,这个结果验证了本
研究的假设。当一个人所期望的社会性交往,如亲
密、安全、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包括友谊、亲情及性
爱等)出现某种质和量的缺陷时,则可产生孤独感[20]。
高水平的孤独感会预测网络成瘾的发生[5,6],当产生
这种负面情绪后,大学生倾向于利用QQ、BBS、校友
录等来寻求帮助。尽管这些网络支持使大学生产生
一种归属感,但是网络社交的种种益处可能会驱使
大学生遇到压力时不断地到互联网上寻求情绪的宣
泄,表现更多的社会回避行为,并且当其过度沉迷于
网络社交时就可能导致网络关系成瘾,会导致病理
性的行为后果。
$
第四篇: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差异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差异
王道阳 姚本先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8年5月24卷5期 论著
【摘要】目的 调查研究大学生在不同性别、专业等维度上社会支持的差异。方法 运用问卷量表随机分层抽样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在年级、文理、城乡、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无显著性差异;②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在客观支持上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t=-2.84,P<0.05),而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均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③大学生是否为学生干部在主观支持(t=2.852,P<0.05)、客观支持(t=2.804,P<0.05)和社会支持总分(t=3.396,P<0.001)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社会支持;大学生;性别差异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BZX064)
Cassel和Cobb[1](1976)在精神病文献中首次提到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社会支持是指以个体(被支持者)为核心,由个体和他人(支持者)通过支持性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2]肖水源[3]从三个纬度进行划分社会支持:一是客观支持,即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二是主观支持,即主观体验到的或感情上的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三是支持的利用度,即个体对支持的利用考虑,个体对社会的利用存在着差异。在社会支持理论方面,目前有主效果模型和缓冲器模型两种模型[4]。当前使用的社会支持问卷一般仍采用多轴评价的方法,如Sarason[3](1981)的社会支持问卷(SSQ),Abdrews(1978)社会支持问卷,Hwndeson(1981)社会支持调查表(ISSI)等。刘广珠[6](1998)调查了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的情况;陶沙(2000)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和变化的研究,杨建立[7]等(2003)社会支持与在校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系;梁执群[8]等(2003)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研究。国内外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集中在大学生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研究,社会支持与个体焦虑水平、生活压力事件、个体应付方式等方面上,而对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的性别、年级、文理、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的社会支持差异研究不多。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涵盖一到四年级的不同文理、不同班级,对安徽省芜湖市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技术学院、皖南医学院、芜湖师专等四所高校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24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7份,其中男101名,女106名;大一51人,大二44人,大三65人,大四47人;文科生68人,理科生139人;来自城市学生73人,来自乡镇学生134人;独生子女60人,非独生子女147人;学生干部42人,非学生干部165人。
1.2评定量表采用肖水源1993年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该量表共10个项目,包括主观支持(4条)、客观支持(3条)、支持利用度(3条)三个纬度。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针对本次调查的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情况,对该量表的一些项目做了修订:第4题“你与同事”的关系改成“你与同学”的关系;第5题的“家庭成员”中得到照顾和支持的家庭成员中的“夫妻”改成“恋人”,并删去“儿女”一项;第6题、第7题将其中的“配偶”改成“恋人”,“同事”改成“同学”,“工作单位”改成“学校”;并在第10题的团体列举的项目中增加“学生社团”一项,进行重测后修订的量表仍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实施过程调查时间为2007年4月至2007年5月,调查方式是主试将抽取的大学生集中进行团体测试,统一指导语,并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全部问题。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使用SSPS10.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性别差异不显著,无论从主观支持得分(t=-2.21,P>0.05)还是支持利用
度(t=0.868,P>0.05)以社会支持总分(t=-1.189,P>0.05)来说差异均不显著。男女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得分上却呈显著性差异(t=-2.84,P<0.05),说明男女大学生在客观支持得分上存在差异,女大学生较男生获得的客观支持更多。
表1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t值检验表(略)
注:*P<0.05
2.2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文理差异分析
表2大学生社会支持文理差异t值检验表(略)
由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支持各项得分(主观支持t=0.484,P>0.05,客观支持t=1.166,P>0.05,支持利用度t=-0.871,P>0.05)及总分(t=0.554,P>0.05)在文理系上无显著性差异。
2.3大学生社会支持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分析
表3大学生社会支持是否独生子女差异t值检验表(略)
由表3可以看出,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各项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4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城乡差异分析
表4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城乡差异t值检验表(略)
由表4可以看出,来自城市和来自乡镇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各项得分(主观支持t=-0.833,P>0.05,客观支持t=0.549,P>0.05,支持利用度
t=-0.944,P>0.05)以及总分(支持总分t=-0.557,P>0.05)上均无显著性。
2.5大学生社会支持是否学生干部差异分析
表5大学生社会支持是否学生干部差异t值检验表(略)
注:*P<0.05;**P<0.001。
由表5可以看出,学生干部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t=3.396,P<0.001)上都是明显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担当学生干部的大学生主观支持显著高于非干部学生(t=2.852,P<0.05),客观支持也显著高于非干部学生(t=2.804,P<0.05),表明学生干部大学生获得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上均比非干部大学生多。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支持利用度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t=1.231,P>0.05),表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社会支持的利用上相差不多。
2.6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年级差异分析
表6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年级差异t值检验表(略)
由表6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并无年级显著性差异,主效应不明显(P>0.05),只是在个别项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显著)。
2.7大学生社会支持的主动性分析由表7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有62.8%的人只向关系密切的1~2个人诉说,而20.8%的人在有朋友主动询问时才说。只有11.1%的人会主动诉说,5.3%的人从不向任何人诉说,选择独自承受并独立解决问题。说明大学生不愿意主动对他人诉说自己的烦恼,只会向密切朋友诉说或干脆不说,这与其独立性的发展和心理的闭锁性有很大相关。大学生在遇到烦恼时,有4.2%的人只靠自己,占大多数的67.6%很少求别人帮助,而有时请求别人帮助和愿意主动求援的总和只有28%。解决方式还是以自己解决,偶尔求助他人为主,能主动求助的很少。参加团体活动情况,17.9%的大学生从不参加团体活动,而有60.7%的大学生偶尔参加团体活动,大学生主动参加团体活动,积极扩大交往范围,寻找各种社会支持源,增加支持的质量和数量方面做的很是不够。
表7大学生社会支持主动性统计分析表(略)
3讨论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获得状况与性别显著性差异。只有在客观支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t=-2.84,P<0.05)。男女大学生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没有什么差异,但女大学生却获得了更多的客观支持。女生在物质支持和交往系统数量和质量上,团体关系存在和稳定性上比男生好。男生一般在大学时期被寄予更多的期望,更多地被信任,而且他们自己也希望别人把他们看作是个心理生理成熟的个体,可以独立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很少主动向他人诉说烦恼,向别人求援,个别极端的大学生会对集体的活动也失去兴趣,不愿参加。
大学生社会支持获得情况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具有显著性差异。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主观支持(t=2.852,P<0.05)客观支持(t=2.804,P<0.05)社会支持总分(t=3.396,P<0.001)上比非干部的大学生更高。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在学生工作中比非干部学生有更多接触其他个体的机会,社会支持潜在源和实际源不断地增加。学生干部更容易获得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而团体活动人际交往本身具有心理保健功能对排解心理问题情绪障碍有很大帮助。在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上却不存在这样的显著性差异(t=1.231,P>0.05)。这说明,大学生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没什么区别。
大学生主动获取社会支持情况堪忧。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极少的人会主动寻求帮助也很少有同学会主动诉说烦恼和参加集体活动,这些都对心理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滋生发育的温床。这主要是因为处于发展过度时期的大学生,由于迅速走向成熟而产生许多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其中闭锁性所导致的孤独感与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矛盾之一。在客观支持方面,大一和大四学生获得比大二大三的较多。大一学生刚入学,各界给予了更多的客观支持,而大四生会面临因毕业带来的压力和苦恼,也获得了较多的关注。4结论
①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在年级、文理、城乡、是否独生子女上均无显著性差
异;②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在客观支持上存在显著性的性别差异,而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均无显著性的性别差异;③大学生是否为学生干部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刘国珍.试论社会支持对压力评估与应付方式的作用.江西师范大学[N],2001(硕士毕业论文)
[2] 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青年研究,2003,(3):29-38
[3] 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98-100
[4]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70
[5]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175-176
[6] 杨建立,李恒芬,赵慧芳.刘安田.社会支持与在校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关系.中国临床康复,2003,7(24):3324-3325
[7] 梁执群,卢莉,虞婕,等.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498-499
第五篇: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关系 论文评述(董安南)
大学生孤独感与其网络成瘾的关系
一.论文结构
1.引言.主要说明所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意义,其中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的背景;第二,研究的问题及界定;第三,相关学者对研究问题的部分观点。
2.对象与方法.说明了研究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研究的程序和工具等内容 3.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总分与其网络成瘾总分之间存在着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4.讨论.说明研究结果具有什么意义,从这一结果出发还能够得到什么结论,以及与课题相关性研究是否相符合
5.参考文献.即研究报告中所涉及的书籍和文章目录。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外的研究发现,过多的使用网络会导致用户同家人交流减少、社交圈子缩小、抑郁和孤独感增加。国内的研究也显示,网络成瘾倾向者比非网络成瘾倾向者更容易形成孤独感。孤独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能是形成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孤独感和网络成瘾状况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以便为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
三.引用的参考文献及呈现 Leavitt HJ, Whisler T.Management in the 1980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36:41-48 2 秦华,饶培伦,钟昊沁.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因素探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55-156,160 3 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 2005,28(3):690-693 4(美)金伯利.S.扬.著.毛英明,毛巧明,译.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5 张敏,杨扬,陈欣.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77-78 6 王滨.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6,29(6):1425-1427 7 Loysker J, Aiello JR.Internet addition and its personality correlates.Post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y association.Washington DC, 1997
参考文献的呈现:在文章中,作者采用脚注将引用的文献标注在所引用句子的右上角,并对文献的观点进行了整理。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将所有参考过的文献进行了汇总。文献出处以及来源标注详细。国内外文献研究深入,可参考性高。
四.对研究内容的假设
首先针对某大学不同的院系进行比例抽样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大学生孤独感结构问卷以及网络成瘾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假设通过不同年级网络成瘾状况比较和不同网络成瘾程度者孤独感比较,还有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结合量表分析网络成瘾与孤独感变量之间的关系
五.概念化与操作化
为了印证论文开头“孤独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能是形成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学者的观点进一步解释所提出的研究问题,论文中,作者通过抽样调查,采用量表进行成因的多元回归分析,并且纵向比较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之间网瘾程度的比较得出结论即“网瘾程度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然后又横向比较网络成瘾者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研究以网络成瘾总分为因变量,孤独感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建立回归方程,试图寻求两者之间的因变关系。回归分析数据表明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六.研究方法及呈现
在论文中,作者采用了抽样调查、问卷调查以及量表测量法。对某大学不同院系以及不同年级进行了抽样调查,然后采用量表测量法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图表形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科学合理的数据,结合不同年级以及成瘾者孤独感程度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七.文章的优缺点
优点:文章综合利用调查法和量表测量法对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软件spss分析,其研究的内容具有相当大的准确性,能充分反映网络成瘾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对于验证其结论具有极大的作用,这种研究方法也使得其结论具有极大可信性和说服力。同时,在本论文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以及形成的直观准确的图表,也进一步支撑了作者的观点,对于作者的论据具有的推动作用。
缺点:抽样调查范围大以及学历层次不齐很难进行准确的比较。宜采用spss抽样,选择合适的比例,使抽样对象更具代表性。对于先假设然后再根据特质量表进行验证,测量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前设的结论不容易改变。仅通过三方面比较就得出结论,数据可能会出现不准确,网络成瘾问题涉及个人隐私,被调查者可能会隐瞒,对于数据科学性会带来偏差。
整个测量方法应该多样化,比如实地研究,访谈法,或者使用多个量表等等。
八.改进
整个测量方法应该多样化,比如实地研究,访谈法,或者使用多个量表等等。调查对象做到普遍性,更具代表性,能够更好的保护隐私,与被调查者之间关系融洽,坦诚相待。
九、体会 在进行调查研究时,将研究对象的概念操作化,有利于减轻调查负担,使调查能更顺利的进行。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在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仅用一种研究方法也能得出结论,但可能会造成结果有些不完善。另外,在进行研究时,要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尽量避免加入个人主观意见,也要避免在研究中被研究对象过于主观。用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说明也是进一步验证结论正确性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分析,多角度的考虑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注意尽量避免主观干扰,多听听专家和学者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