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路径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路径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路径研究论文》。

第一篇: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路径研究论文

摘要:目的:探寻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预测因素,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教学效能、社会支持量表的各维度为自变量,职业倦怠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绘制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路径分析图。结果: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效能、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可显著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一般教学效能感可显著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格解体;个人教学效能感与客观支持可显著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教学效能;社会支持

一、问题的提出

国内对于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因素之间的两两关系的探讨,如刘在花川对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发现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能够显著预测职业枯竭。唐芳贵等发现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与其所拥有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社会支持对教师的职业枯竭具有调节作用。以往对于教师的研究主要从一些消极和负向的维度去考察教师的某种品质或行为,如职业倦怠会使教师的心理、生理、行为和情绪等处于不良状态,工作上呈现出一些不良表现,自身专业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现在越来越重视从积极性、正面的视角去研究和建构教师优良品质,如教师胜任能力和敬业精神等。针对同样的问题,消极视角下的研究采取的干预的策略,积极视角下的研究走的是主动防御的路线即注重品质的建构。我们认为特殊教育教师的研究应该是两种路线的整合,本文拟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正反两个侧面以及社会支持维度来全面考察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揭示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内部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重庆市特殊学校教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11所区县特殊学校发放3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74份,有效回收率为91。3%。在这274份有效问卷中,盲校教师32人,聋校教师153人,培智学校教师89人。其中男教师132人,女教师142人;年龄在30岁以下的86人,31—40岁121人,41—50岁51人,51岁以上16人;专科以下文化程度6人,专科文化程度121人,本科文化程度137人,硕士以上文化程度10人。

(二)研究工具

1。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是辛涛等人1995年修订的“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有27道题,采用6点制评分标准,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即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一般教学效能感。总量表和两个分量表的克隆巴a同质性系数分别为0。77,0。74和0。54。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由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两个月重测,总分一致性R=0。92(p<0。01),各条目一致性R1—R10在0。89—0。94之间,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国内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定结果与身心健康结果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即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predictivevalidity)。

3。Malasch倦怠问卷(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此问卷为1982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联手开发。MBI分为3个分量表:情感耗竭(9个项目)、人格解体(5个项目)和个人成就(8个项目),MBI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采用克隆巴赫a系数来表示,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三个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900。79和0。710。

(三)数据处理

数据收集完毕,剔除无效问卷,由研究者统一对问卷进行编码、录人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与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效能总分、支持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而与一般教学效能呈显著正相关。人格解体与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感、效能总分、主观支持、支持总分呈显著的负相关。个人成就与个人教学效能感、效能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倦怠总分与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感、效能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显著的负相关。

由表2可知,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

(二)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的回归、路径分析

以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以情感耗竭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自变量进人回归方程的标准时F的相伴概率必须小于或等于0。05,自变量被方程排除的标准时F的相伴概率必须大于或等于0。1。由表3可知,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进人模型,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可以预测情感耗竭程度。以第一次回归发现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两个变量为因变量探寻影响它们的自变量,方法同上。表3说明一般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可以预测特殊教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且都是正向的,即一般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分数越高则个人教学效能感越高;个人教学效能感、支持利用度可以预测主观支持。由表3绘制了情感耗竭的路径分析图如下:

由图i可知,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的一阶因子是个人效能和主观支持,高阶因子是一般教学效能和支持利用,因变量情感耗竭受到显著影响的路径有五条:第一条是个人教学效能、主观支持→情感耗竭;第二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情感耗竭;第三条是支持利用→主观支持→情感耗竭;第四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主观支持→情感耗蝎;第五条是支持利用→主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情感耗竭。

(三)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的回归、路径分析

以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以人格解体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由表4可知个人教学效能感可预测人格解体。

以个人教学效能感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一般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进人模型。以表4绘制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的路径分析图如下:

从图2可以看出,因变量人格解体受到显著影响的三条路径:第一条是个人教学效能→人格解体;第二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人格解体;第三那条是主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人格解体。

(三)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的回归、路径分析

以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为自变量,倦怠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5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客观支持可以显著地预测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以个人教学效能感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主观支持进人模型;以客观支持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支持利用度进人模型。由表6绘制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的路径分析图如下:

从图4可以看出,因变量倦怠总分受到显著影响的路径有四条:第一条是客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二条是一般教学效能→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三条是主观支持、个人教学效能、倦怠总分;第四条是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倦怠总分。

四、讨论

(一)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职业倦怠总分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各维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教学效能可以从反面折射出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一般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这与黄喜珊等的研究一致。个人教学效能感与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与支持利用度呈显著的负相关。由上可见,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尤其是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积极的影响。支持利用度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之间的负相关,暗示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遇到职业倦怠时更多的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排斥社会支持,反映了高效能感的特殊教育教师具有较高的自尊,这一点值得在理论上探讨和实践中注意。

(二)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的路径分析

进人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路径分析图的预测变量有: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观支持、一般教学效能、支持利用度。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对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是个人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是一般教学效能和支持利用。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都通过个人教学效能、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情感耗竭产生影响。支持利用度主要考察特殊教育教师在遇到问题烦恼时主动寻找支持的能力且大都偏向于情绪发泄和调节等方面,所以可以解释特殊教育教师的主观支持度。综上说明特殊教育教师的情感耗竭可以通过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效能感和主观支持度来降低,情感耗竭主要涉及特殊教育教师很深的负性情绪,既需要建构在特殊教育教师自己身上的教学效能的来抵制,更需要家人、朋友、领导、同事的心理关怀,另外特殊教育教师在产生情感耗竭时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平时多参加一些团体组织活动。

(三)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的路径分析

进人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路径分析图的预测变量有:个人教学效能、一般教学效能、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产生直接影响是个人教学效能感,产生间接影响是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即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通过个人教学效能对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产生影响。该路径分析的结果显示个人教学效能感越高则特殊教育教师人格解体水平也越低,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有积极的正向的影响。

(四)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的路径分析

进入特殊教育教师倦怠总分路径分析图的预测变量有:个人教学效能、客观支持、一般教学效能、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在这些因素中,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总分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是个人教学效能和客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总分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是一般教学效能、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特殊教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主观支持都通过个人教学效能感对倦怠总分产生影响,支持利用度也通过客观支持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总分产生影响。

路径

2、路径3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和主观支持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二者对于塑造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个教学效能感高的特殊教育教师,他的职业倦怠总分也就越低,特殊教育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可以作为衡量职业倦怠水平的一个指标变量。路径4显示支持利用度可以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客观支持程度,支持利用度主要测量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团体组织活动和遇到烦恼主动需求社会、情感支持的程度,支持利用程度高的特殊教育教师获得的主客观支持必然越多,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三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可以证明这一点。路径1中客观支持与倦怠总分呈正相关,且表明客观支持多的特殊教育教师他们的职业倦怠水平也越高,也是教学效能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各维度中唯一一个与职业倦怠总分呈正相关的维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过多的客观支持让特殊教育教师容易形成依赖心理,减少主动克服困难的努力,在缺乏对特殊教育教学、生活的深人思考下特殊教育教师自然降低对于教学和研究的要求,长此以往他们的教学效能感逐渐降低,职业倦怠水平上升。二者的关系提示我们在预防和治疗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时候不能过多地强调外界客观资源因素的作用,而应该重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内涵的发展以及主观支持上的促进。

第二篇: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综述了最近十几年来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认为在研究普通教师职业倦怠的同时,应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构建具有统计学检验意义的特殊教师职业倦怠模型,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以及提高他们的职业生活质量及特殊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测量

1.1概念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特殊教育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1.2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

在职业倦怠的研究中,国外已有许多种职业倦怠的测量工具,如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简称MBI)、Pines的倦怠量表(简称BM)厌倦倦怠量表、罗马职业倦怠问卷。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为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目前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王芳在MBI 的基础上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该量表新增心智枯竭维度,表现为不能应付学生的问题,原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失效,感到无能为力,不能胜任,甚至担心害怕被学生嘲笑或看不起。该问卷是在对中小学教师访谈后修订而成的,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且信、效度良好。比较有名的还有大陆学者王国香等人基于Maslach的倦怠问卷,修编而成的适合于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量表———EBI,该量表保持MBI的三个核心维度。

二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

2.1 性别

王玲凤等人的研究发现特殊学校的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这和邢强,唐志文,胡新霞有关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也不一致,他们的研究表明,男性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性。可能是在中小学教育中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由于男性的社会期望高,男性体验到的压力更大。而特殊教育中成就感对教师的影响比中小学教师小,再加上特教对象比较难以控制,女性教师情感体验深刻,对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体验到的工作压力比男性教师大。

2.2教龄

刘在花的研究发现特殊学校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这和郭璐露的研究结果相同她的研究发现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而王玲凤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中发现30~39岁的特教教师体验

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29岁或以下组,压力最小的是40岁或以上的特教教师。

2.3 学历

刘在花的研究发现,在特殊学校教师中专科与中专毕业的教师相比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郭璐露的研究发现在身心衰竭维度上,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及本科以上的特教教师;;专科学历的特教教师得分又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

2.4 工作量

特殊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倦怠感越严重。得出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和职业倦怠的程度的成正比。郭璐露的研究也发现工作的忙碌感越强烈,身心衰竭的程度也越严重,因此她建议特殊学校采用更小的班级规模和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以缓解倦怠。

2.5 任教科目

有研究发现,特殊学校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文化知识类、技能发展类任课教师。

三、特殊教育教师的压力源

1、社会因素

社会方面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压力大。世界上的多数国家都对教育持有很高期望,因而教师承受着高社会期望的压力,特殊教育教师也不例外。同时,在今天迅速变迁的社会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校长、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益分歧,教师在无所适从之余无疑会加大工作压力;二是由社会比较产生的不平衡感。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条件较差等也都使得教师感到一种潜在的压力。

2、工作环境因素

(1)学生问题,特教学校的学生组成很复杂,有弱智、有自闭症、孤独症、多动症,脑瘫等大脑器质性病变的,所以很于管理。

(2)工作负荷问题,特教学校教师不但要做一般中小学教师所作的工作,而且还要负责学生的中午饭和午睡。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一般的沟通方式很难见效。老师工作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负荷很大。

3、职业发展因素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发展方面的障碍因素,主要体现在职业准备不足,缺乏专业自主和专业感以及专业晋升的机会等方面

另外,特教老师的压力影响因素还有,人际交往因素,个人因素等。

四、缓解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的方法

我认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长时间的重复作业都会有职业倦怠,而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程度更加严重,缓解他们职业倦怠的主要方法归结起来有一下几种。

1、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威望。

2、改善学校管理方式,创造和谐、轻松的工作氛围、加强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培训,让其获得成就体验。教育特殊儿童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并且在短时期内成效不明显,致使教师很难在工作中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然而,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半路出家”的状况在全国

各地都较为明显,在这所学校也是如此专业的特殊教育出身的教师没有几位。这势必会导致教师不仅缺乏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更缺乏专业的技术与技能,因而不仅会影响特殊教育的教育质量,更易导致教师缺乏成就感,从而诱发职业倦怠。

4、搭建特殊教育教师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平台,使其获得专业帮助与情感支持

5、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自我调控能力。一方面,学校应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健全面向教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机构,定期开展心理讲座或现场咨询,帮助教师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及时疏导、排解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困惑;另一方面,教师个人也要努力加强个性修养,增强理智、自制力、自信心,克服主观臆断、情绪冲动、自暴自弃,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和健康、平衡的心态。

五、总结和展望

研究发现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整体程度并不严重但各维度发展不平衡,应引起重视,以防止职业倦怠的产生与进一步恶化。对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任重而道远,如何建构一个具有统计学检验意义的特殊教师职业倦怠模型,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作为基础。其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少,而仅有的研究基本上采用横切面方法,而纵向的追踪研究极少。因此,应加强纵向研究,把横切面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再有,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和学校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这就要求研究者还需要采用访谈、现场研究等方法搜集并分析材料,使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提高材料的可靠性和研究的生态效度。

参考文献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4期(总第70期)

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辽宁教育研究,2003,(11):79-80

王玲凤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8期(总第110期)

郭璐露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与工作特征的相关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1期(总第91期)

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特点及与职业枯竭的关系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9期(总第75期)

第三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

济源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淑敏

课 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对策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倦怠 开题报告 内容提要: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个人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渡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一般说来,教师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教师的心理问题正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环境使得特殊学校的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果,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他们的工作以及学生都有许多消极不利的影响。

学校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充分认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我保健意识,端正教育思想,提高工作效率;要正确对待教师的挫折心理,创建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让教师轻装前进。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

所谓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具体表现为: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衰退,对他人逐渐冷漠,自我成就感降低等等。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相比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表现尤为突出。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心理反应,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心理反应。

第一、情绪耗竭。这个阶段的教师表现为疲劳、烦躁、易怒、过敏,情绪紧张,反映出负向、消极地心境和态度,畏惧早晨去上班,形成对学生消极地、玩世不恭的态度。

第二、人格丧失。人格丧失一般表现为通过减少和断绝与学生的联系来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减少与学生接触,从身体距离上远离学生,不理睬或拒绝了解学生,给学生取贬损性的称呼、外号或给学生贴标签,甚至倾向于极端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这些都是性格解体的标志。

第三、降低成就感。教师的职业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教师们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师们一旦发现他们的职业为他们提供较少的反馈时,就不再努力了。教师一旦经历这三个方面的过程就引起动机上的变化,进而在生活方面体现出了失败感,这就是社会心理学称之为的“习得性无助”。

二、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

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一般说来,教师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教师的心理问题正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英国的调查表明:有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教师正承受着巨大的职业压力。我国的研究者认为:教师的心理焦虑比其他职业群体的人更为严重,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评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群体。特别是现代社会,应激事件多、竞争加剧、工作压力大,突出表现为教师的身心耗竭状态。特别是特殊学校的教师,表现的更为突出。

为了全面了解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我们对全市校100余名特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感受到很大,经常感觉急躁易怒,没有成就感,职业压力大,身心疲惫。

从性别上来说,特殊学校的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特殊教育中成就感对教师的影响比中小学教师小,再加上特教对象比较难以控制,女性教师情感体验深刻,对于工作压力的承受能力低,因此体验到的工作压力比男性教师大。

从教龄上来说,特殊学校教龄5-10年的教师职业枯竭感最高,因为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调查发现30~39岁的特教教师体验到的压力最大,其次是29岁或以下组,压力最小的是40岁或以上的特教教师。

从学历上来说,在特殊学校教师中专科与中专毕业的教师相比于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在身心衰竭维度上,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专科及本科以上的特教教师;专科学历的特教教师得分又显著高于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

从工作量上来说,特殊学校教师每周授课数量越多,其职业倦怠感越严重。得出特殊学校教师的工作量和职业倦怠的程度的成正比。工作的忙碌感越强烈,身心衰竭的程度也越严重。

从任教科目上来说,特殊学校生活实践类任课教师情绪衰竭、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文化知识类、技能发展类任课教师。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以来,我市有10多名特校教师放弃了特校教师职业,而选择了其他工作,有多名教师调到城市中小学去任教。特校教师流失数据说明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应该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三、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成因分析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师资的均衡。特殊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得到较快发展,作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均衡是重要保障。但当前,影响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个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倦怠。探究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对促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成就感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所谓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或者做一件事情时,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生源逐步转变为以智障学生为主,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时,由于学生的特性和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的限制,致使教师很难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成功的体验。

同时,由于社会各方面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关注不够,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而言,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中,难以与外界社会交流,和学生一样不能融入主流社会。特别是每年暑期和教师节期间,每名普通教育工作者都有可能得到来自升入高等学府的学生的祝福,而作为仅仅为义务段的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却绝无这种接受学生祝福的可能,即使工作一生也不能有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和幸福体验。这样,导致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缺乏由工作而产生的成就感,从而缺少职业幸福度,久而久之,形成职业倦怠。

2、缺乏工作压力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工作压力是指因工作责任过大等因素对人产生的压力。特殊教育学校由于每个县市只有一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未能在业务上进行的统一管理和要求,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责任和工作职能完全由学校自己制订和执行。在具体制订和执行的过程中,很多学校由于没有升学及质量考试考核的要求,同时由于所有教师都是朝夕相处,碍于情面和处理各种关系的需要,不能像普通学校一样制订和严格执行统一的管理规范,导致学校管理不够规范,长期的这种运行状态使处于较为封闭的特殊教育工作环境中的教师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工作原来就是如此而已,令教师缺乏工作的进取心和积极的工作动力,长此以往,导致一部分自觉性不强的教师不够敬业,形成职业倦怠。

3、缺乏一定的社会尊重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相当一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社会交往中不愿承认或回避自己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笔者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遭遇一种尴尬:“每天那么忙不就是教几个聋子、哑巴和憨头而已嘛,还能教成一朵花不成。”这样一种观念就是典型的认为你从事的职业不过就是如此而已,不可能做出什么成绩。在有些初次相识的场合,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耐心的向对方解释半天什么是特殊教育,之后看到的是一种不屑的表情。这些对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较为普遍的不够尊重的言行极大的挫伤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自尊,形成了职业倦怠。

4、家长的态度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家庭大都较为贫困,产生贫困的原因主要是因残致贫。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对每个孩子都付出了无限的爱心,在发现孩子有残疾的初期,每名家长都爱子心切,不惜借贷,投入大笔资金,希望借助现代医学手段,治疗好学生的残疾。但当发现投入巨资却无法治愈孩子时,家长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的家长因爱成恨,从此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有的家长因内疚,对孩子溺爱有加„„

医学的终点是教育的起点。当家长发现医疗无效时,就将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由于因残致贫,家庭贫困,大多数家长对学生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笔者曾经亲身经历两件事情足以说明家长的态度:其一,2010年11月,气温骤降,学生由于月初上学时(我校属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住宿)天气还较为温和,所带寒衣不够。这时,学校班主任老师逐一给每位家长打电话,要求给学生送寒衣到校。令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竞然有超过三分一之的学生家长说没空送衣服来或者是说“他(指学生)不冷”,最后还是全校教师自发的捐献衣物才帮助每名学生渡过了寒冷的一个月。其二,学校打算召开家长会,主要目的是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帮助学生成长。家长会初定于四月二十六日举行,由于超过三分之二的家长说由于有事不能参加,家长会一拖再拖,最后定于十月二十六日举行,到场的家长仍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

相当一部分家长都是甩包袱的心态将学生送到学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教师教给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教会学生学会一些知识,但星期天返校后,教师会惊讶的发现,二十几天教会的知识在星期的时间里几乎会全部遗忘,原因是家长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或无法与孩子沟通为由,根本没有配合教师要求的月休时教育学生。大多数家长也认为这样的孩子学不到什么东西,来学校就是请个保姆照顾学生不出事就行了。

家长的这些态度也导致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对从事的职业能够取得的成就失去信心,产生职业倦怠。

5、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对特殊教育的管理不够导致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其一是教师参加活动,展示自己的愿望被忽视。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部门或是业务部门在组织教师活动时忽视特校教师参加。

其二是教师在业务上成长的愿望被埋没。由于在市里特殊教育的唯一性,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特殊教育业务权威指导机构。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或其他方面的原因,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外出学习或业务成长的愿望不能像普通学校那样得以实现,特殊教育在封闭的环境中“闭门造车”,艰难前行。

其三是管理部门的态度给教师以职业暗示。相当的管理部门和社会机构对特殊教育的出发点是:只要管住这些孩子,确保他们不出事就行了,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教出什么名堂。

其四是特校教师编制不足,专业教师缺乏,专业师资引进困难。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9]41号)明确指出:“配齐配足教师,确保特殊教育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省级有关部门要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教师需求量大的特点,合理确定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并保障落实。”按照特殊教育的教育规律,特殊教育需要有具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师、行为矫正师等专业人才,但目前较为普遍的情况:一是由于缺乏经费等支持,无法开展相应的教师职业培训;二是由于近年来,编制缺乏,正常的专业师资难以落实,造成特校很多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内容不能落实,很多课程属东拼西凑,无法提出具体的考核要求,学生随班就混,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给了教师以心理暗示。同时,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师资培训等活动都以“普通教育的培训,不懂特殊教育”为由将特校教师排除在培训之外。

四、如何减缓特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根据我们的调查,特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第一位因素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它对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以及目标的实现关系很大,影响很深远。因此,除了要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外,对于特殊学校的教师要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学生要减负,教师更要减负,他们的心灵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安慰。

(二)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

据调查,我们特殊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还有一个原因集中在:“智障学生难教”、“聋哑学生难管”、“工作压力过重”等方面。我们学校的领导采取了很多措施来缓解这些矛盾,一是深入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要,采取“寻找自己的幸福”等不同方式激励自我,使教师保持良好的心态;二是开展各种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使教师保持心理平衡;三是致力于优化校园人际关系,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关心教师思想进步、业务提高、待遇改善的同时,更注重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开展活动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1、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活动。学校经常请一些心理专家或医生到校做一些比较专业的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报告等,切实提升教师心理素质,学会自我疏缓心理压力。

2、开展文体活动。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放松自己的身心,缓解紧张情绪。每学期我们学校都有教工运动会,让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和个人项目比赛,不但加强了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增强了凝聚力,还让教师在活动中忘记了烦恼。

3、开展谈心活动。学校领导和工会委员经常主动和教师谈心,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关怀、疏导,共同解决问题。

4、开展读书活动。书是人类最好的伙伴,我校每年都开展读书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素质,使教师心胸开阔,见识广泛,业务精湛。通过读书学习,教师开阔了眼界,不再沉陷于眼前的小利益中不能自拔。

5、开展幸福分享活动。我校定期举行教师职业幸福分享会议,让教师分享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受,发展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时,我们每个特校教师都要及时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满怀热情投入教学工作,能做到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每一句话都对他们饱含热情,每一次眼神都对他们寄托希望,每一个手势都对他们亲近,每一个动作都对他们以鼓励。”

让我们每一个特校教师都拥有健康的心理,拥有永久的快乐,为我们济源特殊教育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普通心理学应用教程》张小乔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2、李红霞 《教育科学》2003 年2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

3、周雪梅、俞国良《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3月《小学教师现代人格形成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王本余《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2月

第四篇:拼音教学巧设路径研究论文

汉语拼音是刚入学的孩子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学习语文的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枯燥,最无味的内容之一,是让老师最头疼的教学内容。汉语拼音不像童话故事那般生动、有趣,它是一种工具化的知识,必须认真地学习,不得有丝毫的偏差。一年级孩子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持续性差。给孩子提供一种快乐的情境教学,增强汉语拼音学习的趣味性,使孩子能在玩中学,在乐中学,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也是学好汉语拼音的关键。如何巧设路径,让拼音教学“活”起来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适宜以游戏为主,和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巧用故事

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一说到讲故事,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会集中起来。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会被故事中的人物牢牢吸引住,与他们同悲同喜,对故事中出现的情节印象深刻。我在教整体认读音节时,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来让孩子们知道,这类音节只能整体认读,不能分开读。如,在教学“wu”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有一个孩子这样讲道:“乌鸦在树杈上搭了一座小屋子,它在里面住得特别舒服。如果把屋子拆了,它就没有地方住了,会冻死的。”我听了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故事,惊异于他们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惭愧自己语言的苍白。这样一来,对于开发孩子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也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提高孩子学习拼音的有效力。

二、妙用游戏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教学是适合孩子这一天性的最佳教学方式之一。在拼音教学中以游戏的教学形式,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学习拼音,会让你的汉语拼音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所以,在课前复习环节中我不是让孩子反复读,而是换成摘水果、采花、寻宝、送信、登山比赛等,形式激起孩子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例如放鞭炮游戏非常适于认读拼音字母、音节。把需要认读的相关卡片放入一个红色的爆竹筒内,如果孩子读对了鞭炮里的字母、音节,鞭炮就点燃了。点燃了是指孩子一齐模拟爆竹发出的声音“嘭——啪”;反之,如果孩子读错了,便模拟哑炮发出的声音“嗤——”。因为要节约玩游戏的时间,老师可以先示范,再让孩子模仿。首先组内孩子进行竞赛,看看哪位孩子学得最快,点燃的爆竹最多,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点燃的爆竹最多。设计的游戏还可以把所有的孩子姓名都用拼音写在一张纸上,贴在桌子上做桌签,班级所有同学互读互认,孩子们的兴趣特别高,也很好地达到了学习拼音的目的。

三、善用动作

我们学习的汉语拼音属于符号字母,是由一些固定的字母笔画构成的,其中包括右半圆、左半圆、短竖、长竖等等。在教学b、p、d、q这四个字母时,就可以启发孩子把这四个字母分成两组,让孩子做动作:区别字母外形,右下半圆b,左手伸出食指右手做半圆的动作;左下半圆d,再让孩子做相反的动作;右上半圆p,左上半圆q的动作同上。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还可以做这样的动作:把人体当作一竖,全班同学用手臂来做半圆,右手放在头上是p,左手放在头上则是q。孩子亲自动手,看看、说说、做做的过程中加深了这两组相似字母的记忆,它们的外形也就烙在孩子的心灵深处了。同样,其他的声母和单韵母也采用这种动作记忆法。孩子在做这些动作时兴致很高,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四、活联生活

对于拼音教学这块“难啃的骨头”来说,教师就应该努力将拼音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拼音教学方法很多,可以多读拼音故事书,提高拼读能力;要常常鼓励孩子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汉语拼音;用拼音拼写家中的生活用品,拼写自己喜爱的玩具,拼写好朋友的名字等等。还可以让孩子把学过的拼音写在卡片上,贴到家里的书橱上、门上、窗户上等,让孩子回到家就能有学习拼音的氛围,和爸爸妈妈赛读,让拼音无处不在,这样定能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在拼音教学中,我把孩子的作业本和语文书上的姓名都用拼音书写,这样孩子在收发作业本的时候就能练习拼读,在读书和写作业时也能练习拼音,还可让刚入学的孩子很快熟悉班级同学,不知不觉能学到不少拼音呢!低年级的孩子主要是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注意力往往被鲜艳的色彩和美丽的图画所吸引。色彩和图画往往能抓住孩子的“胃”,让他们“吃了”就能很快消化吸收。所以在学习汉语拼音时,为了教会孩子正确书写字母的方法,我往往会用多种颜色教孩子书写。如在教学“i”时,“.”用黄色,“l”用红色。整体认读音节具有独立性,只用同一种颜色来书写,强调不能分割。教孩子拼读音节时,为了让孩子记住这个拼音,几种颜色就表示几拼音节。这使抽象的拼音符号不再抽象,而是孩子喜欢的彩色记号,带领孩子进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同时还牢牢记住了这些抽象的拼音符号,孩子学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五、巧引展示

孩子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运用他们的这种表现欲来进行拼音教学,这样能提高拼音教学课堂效率和准确率。为了当上小老师,每个孩子在上课时都会格外认真。比如在教学三拼音节duo时,我先让孩子回忆duo的读法,再让孩子尝试拼读,教师在旁边指导。他们生怕自己读不好,还怕待会儿上台出丑,在小组内读得津津有味。有了动力,孩子既认真,又有激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这个三拼音节的拼读。再把班级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检查,看拼读是否正确。最后就请小老师出场。这些小老师,挺着胸膛,自信十足,教得非常认真,还会模仿老师的样子变换方法让同学练习,还知道奖励学得好的同学,抽到读错的同学给予纠正,教得有模有样。学生采用竞争上岗的形式,读得最好的孩子可以当上小老师。孩子你追我赶,整个教室里一片琅琅的读书声,直到大家读得又快又准确为止。好的帮助差的,差的跟着好的,孩子互助合作,这样,孩子学习起来愉快,教师教起来轻松,何乐而不为呢?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孩子的能力,锻炼了孩子的胆量,还让孩子懂得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共同进步的理念,真是一举多得。在拼音教学中开展的这些多种多样的活动,不仅使课堂教学魅力大增,而且充分地展现了孩子们天真的个性。这些金点子只有利用得充分、恰当,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拼音教学领进一个既实用又崭新的境界。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孩子在汉语拼音学习中一定会开心至极,得心应手!到那时,拼音教学就真正“活”了

第五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推荐]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竞争压力不断加剧,职业倦怠现象在现代人中已普遍存在。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之一。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乃至教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所谓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职业倦怠心理表现: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职业倦怠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或者疾病征兆;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

职业倦怠行为表现: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由于经常感到压抑、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

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及个人三个方面:

(一)社会影响方面

1.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被比做春蚕、蜡烛。尤其是目前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对教师行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既能全面发展又能升入理想的大学,寄厚望于教师。但现实生活中,教师首先是一个从业者,他们一样面临生存状况等现实问题;其次,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常面临教师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再者,现实中的一些不公平与非公正,造成个人对工作的灰心和不满,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是普遍现象,面对国家及社会的现实需要,很多教师,在生理、心理上的压力呈加剧趋势,长此下去就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根源。

2.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但普遍低于公务员。此外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西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教师待遇悬殊巨大,同样是甘肃省内的教师,工资标准也不尽一致。

(二)学校管理方面

现在不少学校的管理就是简单地让教师“动起来”、“忙起来”,把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都集中到升学率上。作为一名初中教师,除完成每天的教学、教研任务,还有许多检查、讲课,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作为班主任,更是苦不堪言,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塑造到安全问题,无所不包。如果是毕业班老师,还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等。在这种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制度,降低了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影响了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积极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强化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师缺乏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支持,缺乏主人翁意识,这必然导致教师工作热情的下降和教师责任感、归属感减弱。

(三)教师个人方面

作为教师本人,更应清醒认识到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教师的自身因素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首先,性格差异影响职业倦怠。有研究表明,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不善于和他人交流的人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相反,那些性格开朗、自信的教师则很少出现职业倦怠。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师能够很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很难适应,结果便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暴躁等,继而形成典型的职业倦怠现象。其次,不同的生活态度也影响着职业倦怠的程度。那些精神状态很颓废、生活态度悲观、消极的人,较之于那些生活乐观、积极、活泼的教师,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第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影响着职业倦怠的程度。拥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的、经历过较大挫折和失败的教师则不容易产生倦怠,年龄和婚姻家庭等因素也影响职业倦怠的程度。

三、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职业厌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存状态,危害性毋庸臵疑,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注定与教育人生作伴,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万千变化之美,在照亮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呢?如何努力改变自己,克服职业倦怠呢?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不再将上课看成是一种负担,是一个教师过上职业幸福生活的前提。

其次,要换位思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消除职业倦怠,教师就要了解你的学生。由于遗传因素,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差异,再加上家庭状况、环境因素和社会影响,教育不可能使所有学生都成为一种模式。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差异,扬其长促其短。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让学生“百花齐放”,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教师的成功!

第三,要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工作生活之中有烦恼、悲伤,有失落、有痛苦,这些暂时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自卑也好,都无法一下能改变得到。如果一味地沉溺于抱怨之中,永远都是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的。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同样的道理,作为教师来说,幸福要从自己主观上来感觉,只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可以。多问自己是否尽力了,只要尽最大努力了,就应该满足!

第四,要保持对工作的好奇心。爱迪生曾说:“即使煮一个鸡蛋,也有更好的方法”,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富有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呢?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教学相长,只有在与孩子们不断地相处中,我们才会提高自己,无论是学识、能力、还是做人的素养,都会在教学中得到不断地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兴趣会使你远离职业倦怠的烦恼!

第五,要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充实自己。不少教师出现倦怠心理是由于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发展的新特性。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很好地接受并适应社会的变化,不能与时俱进。因而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内在固有的认知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是当务之急,也是行之有效的远离职业倦怠的方法。第六,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在工作之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供给自己足够体能的健康食谱、保证经常性的户外锻炼,同时增加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花时间去休息和享受家庭生活,不但能够消减压力事件的绝对数量,而且可以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去抵抗已经形成的压力。除了享受家庭时光之外,抽时间享受个人时光也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有了充裕的休息,我们就有了饱满的精神,愉悦的心态。

四、建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社会及政府部门,应对教师多一些理解与支持,营造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氛围,努力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多为教育、教师办实事。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为教师的工作与生存状况履行职责。建议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政策上支持鼓励在育人、教学、教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在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提升方面做到客观公正;注意东西部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对西北地区教育有所倾斜;在关注教师的业务工作同时,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

作为学校,应通过构建和谐校园,形成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践行“行政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尊重和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加大力度;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

下载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路径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殊教育教师教学效能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的路径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大全

    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摘 要: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到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影响到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相对较为固定和僵......

    高职临床课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思考1

    高职临床课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思考 徐宛玲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漯河462002) 摘 要:近年来,职业倦怠理论日渐引起重视,已成为健康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临床课......

    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现状与创新论文

    一、引言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是社会中视觉、听觉、语言或智力等生理发育方面有残疾或身体有残缺的少年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实施国家......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现状与对策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特殊教育的课程也不再不断的进行调整,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模式也在新课程理......

    宗凡双-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宗凡双 (赤壁市赤壁镇中心学校湖北赤壁437331)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乡镇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和应对......

    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与教师职业倦怠的比较分析论文

    摘要:在高职院校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易引起职业倦怠,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中也同样存在职业倦怠。本文列出了高职院校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表现,重点对两者引起职业......

    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优化路径论文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主要由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

    大学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之路径探讨论文

    [摘 要]大学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的路径主要源自大学、大学管理者和大学教师自己,具体包括:大学、大学管理者和大学教师自己要认识与重视大学教学学术,学校要对教师开展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