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目前的社区体育设施基本上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旧居民区内的体育设施不能满足人们锻炼需要的现状依然存在,而新开发的小区体育设施情况也不容乐观,但有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基础和现实条件。
[关键词]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社区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6-0104-02
社区体育是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形式,是社区成员以相互自愿为原则,利用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工设施,为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体健康,而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则是这一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的开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河南是个人口大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区内的体育设施能否满足人们锻炼的需要?本文对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来研究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现状,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意识,推动社区体育更快地向前发展。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河南省18个地市随机抽取21个社区的体育设施现状和社区中460名居民对所在社区内体育设施使用情况为调查对象。调查社区街道办事处的体育设施情况和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内体育设施使用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460份,收回46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50份,有效率97.83%。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分析
2.1.1 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总体现状
调查表明:河南省只有23.86%的社区配备了足额体育设施,53.37%的社区未配备足额体育设施,22.77%的社区没有配备体育设施。而且,人口密集的老居住区体育设施更是极少。根本不能满足现在人们锻炼、健身的需求。锻炼场地、设施的匮乏,直接限制了体育锻炼的项目及内容,进而也限制了锻炼人数,这是影响河南省社区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
2.1.2 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类型、新旧状况
目前,在那些旧居住区很多没有特别像样的体育设施。如果有,则大多是在一片空地上简单的砌上几个乒乓球台或者就是直接在一片空地上装几个简易篮球架供人活动。往往面积小,不能满足更多人锻炼的需要。有些设施过于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而在新开发的居住区和体育彩票或福利彩票赞助的社区(有一定量的预留体育建设用地)则会有比较好一些的体育器材,主要是健身路径、单杠、双杠、健步器、滑轮拉力器、弹簧拉力器、秋千、简易吊环、天梯、滚筒跑步机、支撑旋转器等。而这些器材所能进行的运动强度小、身体符合低、缺乏对抗和竞技,少年儿童和年轻人则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这些器材失去兴趣。
2.1.3 河南省新开发居住区体育设施状况相对较好
新兴的商品住宅小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开展居民小区体育可以使居民体育活动就近就便,更加容易生活化。在调查中发现,在新开发的商品居住区中,基本上配备有一定量的体育设施,而在一些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发的居住区中,在体育设施配备上做得则没有前者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经济的自由选择。
2.1.4 河南省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的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已不再是吃饱穿暖,而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日常闲暇时间的重要休闲活动。社区体育以其特有的区域优势和
组织形态,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地点大多在其所居住的社区内。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必将进一步提高,参加的人数也将有进一步的提高,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质量、功能等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目前,所调查河南省居民对所在社区体育设施现状的态度,表明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现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强身健体需求。
2.2 河南省现有社区体育设施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情况分析2.2.1 现有社区体育设施收费问题
在现有的社区体育设施中,既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又表现出缺乏系统布局、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有些体育设施并不是所有的社区都能建设的,像游泳池等。而一旦建成则基本上只对本社区居民或本系统职工开放。即使有部分对外开放使用的,也大多对时间、价格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价格,对很多普通居民来说,偶尔去可以,常去则经济上根本承担不起。
2.2.2 现有社区体育设施维护问题
在这些社区体育设施中,更新维护不到位,令一些居民不能放心使用器械进行锻炼健身,而且也造成了浪费。在一些新建社区中还出现了添置的新式器材没有人会使用,造成居民想健身而不会健身的现象,进而导致器材、场地的闲置浪费。
2.2.3 社区体育比赛组织问题
由于以上因素的制约及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社区体育大多数项目的开展以自娱为主,很少有比赛活动。个别有条件的会组织一些比赛,如老年人的门球比赛;年轻人的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等。而大多数人则没有参加过比赛。
2.2.4 河南省社区居民日常体育锻炼与设施使用情况分析
现代社会日益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体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发参加体育健身,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许多人把参加体育活动看成是改变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也愈趋丰富与多样化,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冲浪、旅游运动等多元的视角体现了现代人追求自我、崇尚自由的个性。人们自觉锻炼的意识正在提高。老年人喜欢与老伴、退休同事、邻居等结伴到公园广场、户外空地、社区内体育设施锻炼。这部分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最高,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退休之后闲暇时间比较多有关。同时,随着年龄增加,生理机能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所下降,各种疾病的发生频率大大增加,对通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期待有所增加。同时,经常在外活动可以消除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感。这种既锻炼身体又打发闲暇时间的休闲方式已成为目前老年人的最爱。而年轻人则喜欢与朋友一起利用单位体育设施或者去收费场馆锻炼。http:///可以看出,河南省大多数社区居民的体育锻炼所选择的项目、方式等都属于那种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锻炼花费较少,对个人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要求较低,以个人方式进行锻炼。如在河南省牧野区牧野公园广场,夏天晚上总有3~5处做有氧操、跳交谊舞的人们。这种运动方式就非常简单,只要有一个热心人带着录音机等简单设备过来,有一个动作比较娴熟的人在那带领,大家就可以聚集到一起进行运动。以这种方式运动的人群往往相对比较固定,即以附近常住居民为主,同时一些以休闲为主的过路人往往也会加入进去。
2.2.5 不同年龄段的人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和频率有很大不同 老年人大多喜欢有一定节奏感,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门球、快步行走、空竹等。而40~50岁的中年人则更多的选择交谊舞、健身操等运动。年轻人则更多的从事球类、长跑等相对剧烈、活动量大的运动。总的来说,社区体育的积极开展能够融洽社区成员间的关系,增进彼此间的团结,净化社区环境,减少民事纠纷,提高社区精神文明程度。在参加锻炼的时间上,老年人因为时间充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天气原因等),基本上每天都参加相应的体育锻炼。而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等原因,参加锻炼的时间相应不多。
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频率。老年人参与的项目大多对体育设施没有太大的要求。像太极拳、空竹等,只要有一片足够大的空地,几位兴趣相同的老人就可以展开锻炼。但年轻人喜欢从事的项目则大多对场地设施、器材等要求较高,如果相应的场地设施、器材不能满足其需求,其参与锻炼的热情和频率则大大降低。结 论
加强领导,认识到社区体育工作在推广全民健身计划中的重要作用,使社区体育工作真正成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点,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宣传力度,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组织好社区体育锻炼、比赛活动,培养社区居民终身健身能力,推动社区体育更好地向前发展。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办体育的积极性,增加社会体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做好社区体育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好学校体育资源、企事业单位体育资源和社区体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加强社区体育的人文关怀,增强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参考文献:
[1]庄永达,陆亨伯,郑建岳.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配套调研[J].浙江体育科学,2005(1):17.[2]罗汉礼,彭雄辉.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4(1):36.[3]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2002.[4]廖军.论高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J].怀化学院学报,2004(5):123.
第二篇:放射源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
1概述
核技术在我省工业、医疗、农业和科学研究等许多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使用放射源的范围和数量大大增加。在工业领域,各种放射性料位计、密度计、水分仪、灰分仪等放射性计量或分析仪器正日益成为常用的仪器设备,许多港口、车站都配备了核子皮带秤作为煤炭、矿石等大宗产品的质量计量的仪器,γ射线照相(探伤)机在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应用十分常见,放射性测井仪在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勘探部门广泛应用。近十年来我省的辐射加工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了五个使用钴-60密封放射源的辐照站,对食品、中成药、电线电缆等进行辐照保鲜和辐照改性;海关配备放射性的集装箱检测系统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管理;在医学上用放射源进行放射诊断或放射治疗。
随着我国核技术事业的蓬勃发展,放射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近年来,因管理不善造成放射源丢失、被盗等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漏管失控的部分放射源,已造成多起放射性污染事件和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此,结合今年的“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专项行动,我们积极组织人员和技术力量,对全国和浙江省的放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对策。
2放射源管理现状
2.1 全国放射源管理现状
根据2002年各地上报数据,全国重点行业现有用源单位8300多家,放射源总数63700余枚,其中有约30%的放射源未办理许可登记,待处理的废弃放射源超过13000枚,其中无主源270枚,关停并转企业拥有的废放射源2700枚。据专家估计,全国放射源总数应在8万枚以上,其中至少有2000枚放射源完全失控。目前我国的放射源用户还在以每年15-25%的幅度增长。废源的收贮形势依然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从1954年到现在全国共发生各类辐射事故1500余起,平均的受照人数为3393人,平均每年发生事故31.2起,近83人受照,其中四起致死性辐射事故造成8人死亡。近年来,放射源事故仍然居高不下,其中放射源丢失、被盗占首位。仅今年,广东、广西、湖南、山西、陕西、吉林和甘肃先后发生了八起放射源被盗事件。
这些丢失的放射源中有的完全失控,下落不明;有的单位擅自处置或掩埋放射源;有的地质勘探部门在使用放射源时发生放射源落井无法取出;有的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源被“科盲”或不法分子滥用,甚至被用作赌具或犯罪工具;有的放射源被作为废金属非法收购后熔炼,造成放射性污染。
2.2 我省放射源管理现状
根据2004年调查:我省放射源应用单位共608家,放射源总数3574枚,其中在用放射源3285枚,闲置废弃放射源289枚,闲置废弃放射源占全省放射源总数的8%,核素、活度不详的放射源173枚。杭州、宁波、金华闲置废弃放射源分别占全省闲置废弃放射源的37.7%、10.4%、23.5%。这些密封放射源主要分布在建材、钢带、医疗、科研院校、石油、化工、造纸、冶金、煤炭、辐照加工等20个行业。建材、医疗分别占用源单位总数的22.7%、6.6%,占放射源总数的33.8%、9.5%。
全省11个地市放射源分布状况较不平衡,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放射源应用单位和放射源数量较大。涉源单位较多的地市为杭州、宁波、金华,分别为196家、88家、61家,放射源数量分别为815枚、414枚、858枚,占全省放射源总数的22.8%、11.6%、24%。专项行动共清查出无证使用放射源的单位160家,占涉源单位总数的39.4%。
在专项行动期间,我省收贮枚闲置废弃放射源178枚,占已查到的闲置废弃放射源总数的62%,环保部门承担全部收贮费用的72枚,承担部分收贮费用的90枚,这些已安全收贮的闲置废弃放射源绝大多数是由关闭、破产、停产、特困企业产生的。
3造成放射源管理失控的原因
我国放射源类型多、数量大,丢失、被盗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放射源发出的射线与一般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不一样,它无色、无味、无形,看不见、嗅不到、摸不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是造成失控的一个原因;二是放射源涉源单位的领导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闲置废弃放射源处理资金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三是部分企事业单位在停产、关闭、破产时,使放射源管理失控;或者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对废弃放射源的处理处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是不明真相的人误盗放射源转卖到废品收购站,谋取利益;另外法律不健全,职能交叉,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我省放射源应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全省放射源数量和管理现状的调查,发现我省在放射源安全监管上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4.1 放射源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去年《放污法》颁布实施后,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对环保、卫生和公安等部门在放射源安全监管中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调整,与其相配套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与防护条例》、《放射源安全管理规定》、《放射源事故管理规定》、《辐射工作安全许可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放射性同位素备案制度》等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出台尚需一段时间,致使目前对放射源安全许可、放射性物质运输、放射源事故处理、放射性物质备案、工作人员培训上岗等一系列活动无法无章可依,制约了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4.2 机构队伍和监管能力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放射源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会敏感,责任重大。我省绝大多数市、县环保部门并未因放射源安全监管职能的转移,而带动相应机构、编制和人员的同步增加,无机构、无人员、无装备问题比较严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省的放射源安全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难。
4.3 安全隐患尚未彻底消除 我省无《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证》使用放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除金华、台州、宁波、嘉兴外,我们对其余7个市进行了统计,发现160家单位无证使用放射源,占涉源单位总数的39.4%。这些无证单位多年来一直处于监管范围之外,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
辐照装置、工业探伤、核子仪器生产单位和流动放射源使用单位的放射源安全隐患较多,使用场所不符合安全与防护要求。特别是早期设计建造的辐照装置,普遍存在相当大的缺陷,设计先天不符合国际标准,安全设施不完备,安全联锁不良或失效,未配备剂量监测报警仪等问题,容易造成人员的误入或误照,安全隐患突出。
我们在现场调查中发现:许多放射源使用单位制度不全,安全责任不落实,内部管理不善,没有建立放射源安全与防护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与防护工作,规章制度过分简单,没有建立放射源管理台帐,对从事放射性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人员违章操作等现象较为严重。
4.4 废源收贮工作难度很大
我省的289枚闲置废弃放射源中,除极少部分由销售商回收外,还有111枚未得到安全处置。由于历史上处理处置闲置废弃放射源随意性和不规范,将有些源就近埋入地下,位置不明,资料不全,无法回取;有些源被处置在交通困难的边远地区,地址不详;停产、半停产、倒闭、改制企业产生了大量无主源;有些辐照装置和医疗单位产生的废源活度大,安全处置尚无妥善的办法。加上收贮经费得不到落实等,给废源收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4.5 对含源仪器设备生产销售单位缺乏管理
调查发现我省从事核子仪器、仪表(密度仪、料位计、核子秤等)生产销售单位,在销售仪器仪表时购买的放射源数量大,其用户多、分布广,由于监管不严,放射源随仪器销售给未取得许可证单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且未建立完善的销售档案,造成这部分放射源失控,放射源安全监管环节出现漏洞,致使放射源管理出现混乱。
4.6 放射源安全管理的经验和能力不足
尽管对放射源管理实行从出生到死亡的一条龙管理体系,但对放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对废弃放射源处置的方法和手段不能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对其他国家先进的放射管理源体制、机制和成功经验缺乏了解,对其回收处置较大活度废放射源的技术手段缺乏交流与合作。
5管理对策措施
5.1 加强领导,统一安全认识
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近年来,国务院领导对放射源管理非常重视,多次作出批示: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监管;认真清查和整顿,严格管理,不留安全隐患;要建立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的应急机制,消除一切核与辐射安全隐患,确保万无一失。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国家核与辐射安全工作的政策和方针,认真落实和完成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在困难中摸索,在交流中推进。切实将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和污染控制、生态保护并列为环保工作的三大领域,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要做到与环保整体工作统一计划、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并作为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来抓。
5.2 扩大宣传,做好教育培训
由于对放射源长期实行国家和省两级管理,基层同志对放射性基础知识、防护知识、法律法规、标准、导则等了解不多。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教科书等多种途径,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增强守法的自觉性和对违法行为行使有效的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积极宣传放射源管理政策规定、科普常识和管理部门的工作进展,争取全社会对辐射环境管理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发动广大群众对涉源单位进行监督;对涉源单位的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放射源事故的发生。
5.3 强化理念,树立大局观念
省、市、县各级环保部门要形成合力,建立高效运行和协作通畅的新工作机制,形成全省各级各地监管一盘棋,放射源安全监管与整个环保工作一盘棋的新工作局面。通过今年的放射源清查,环保部门基本掌握了全省用源单位和放射源数量。我们必须按照“深入、细致、严格”的要求,对各涉源单位的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放射源数量、安全措施等进一步详细核查,并形成制度,努力做到监管到位,确保用源安全。
5.4 明确责任,发挥地方作用
放射源安全监管工作必须做到职能明确,责任到位。我省是一个核电大省和经济发达的省份,在设有辐射环境管理处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成立“省核安全局”。同时,要充分调动地市、县参与放射源安全监管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创造条件使地市、县逐步具备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使全省尽快形成一个不留空白的监管网络,以提升我省辐射环境管理能力,确保我省核技术应用的安全。
5.5 加快速度,完善管理法规
由于国家的许多放射源安全管理规定的出台尚需时日,为了加强我省放射源安全管理,急需出台操作性较强的地方性法规和实施办法,同时建立环保系统内部的管理规定,建立起放射源安全评价制度、申报登记制度、资质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制度、转移备案制度、定期抽检制度、废源送贮制度等一系列规定。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汲取兄弟省市和国际上最先进的核安全理念、监督经验来开拓我们的思路,完善自己的工作。
5.6 增加编制,加强队伍建设
抓住放射源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的历史机遇,大力支持市县尽快争取落实机构和编制,积极争取省政府下达文件给各市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快队伍建设,创造条件稳住现有队伍,吸引优秀人才进来,致力于建立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善于做群众工作和执法水平高的放射源安全监管队伍。实行岗位聘用制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等手段,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工作人员应严格筛选,认真考核,坚持持证上岗。
5.7 争取资金,提升能力建设。
各地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加大对放射源安全监管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切实保障工作经费。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要抓紧落实辐射监测设备的基础配置,尽快完善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全力构筑我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控和应急体系。
各市要认真组织制订和落实各自的核与辐射事故、反核恐怖应急响应方案,全面提升辐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污染控制能力。辐射污染应急监测必须在日常监测工作基础上,适应突发性事件的要求,配备必要的仪器装备,加强应急监测人员业务培训,同时,在指挥、协调、配合和防范等环节上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5.8 消除隐患,加大执法力度
加大现场执法检查的力度,要从放射源事故中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落实放射源安全责任,防止放射源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抓好对辐照中心、工业探伤源、核子仪器生产销售单位、流动放射源使用单位等风险大的辐射工作单位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确保达标使用。
5.9 严格要求,做好换证工作
辐射安全许可证的换发工作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的工作,也是加强放射源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认真做好辐射安全许可证换发的审核、审批和发证工作,对手续不全,措施不到位,管理不严的用源单位要从严要求。不断加大对市县环保局的业务指导。针对目前许可管理职能交接后,新许可管理办法未出台的实际情况,做好这期间核技术应用单位临时许可的办理工作,保障核技术应用工作的正常开展。
5.10 大力收贮,确保废物库安全
闲置废弃放射源的安全收贮是确保放射源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收贮资金不足等客观因素,不断加大对闲置废弃放射源的收贮力度。同时要做好入库放射源的登记、分类,加强对我省废物暂存库设施的检修维护,积极争取政策,由省财政安排废物库的正常运行经费,确保废物库安全运行。
总之,放射源安全管理是我省乃至世界的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观念、制度、体制、机制、人力与能力创新,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安全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竣工验收制度等为手段,对放射源生产、销售、运输、贮存、处置等实施全过程统一监管,严格执法,以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促进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注:该文获2004全省环保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三等奖。)
第三篇: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子课题——
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中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作文水平不高,写作畏难情绪大,兴趣不浓,甚至写作时拒写或抄袭现象也时有发生。在平时,一听到“作文”学生就喊头疼;在考场上学生也只能硬着头皮拼凑敷衍。作文真就这么难吗?学生作文现状到底如何?制约学生作文的因素有哪些?怎样破解学生作文的思维紧箍咒?……这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现代人的社会交际能力势趋日下,中高考的作文得分极不如人意;另一方面,学生作文胡编乱凑、语不及义。针对这种现状,我校自2005年秋季开始进行了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子课题——“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研究工作,迄今已近三年。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教师和学生参与积极,已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二、改革措施
1、问卷调查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主要是为了确定病症,好对症下药。针对学生作文难的现状,我们在2005年10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高中、初中和职高包括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内的1500余人。问卷表是学校课题组精心设计的与中学生写作密切相关的10个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验意义。
2、问卷情况分析
问卷结束后,我们分班对收回的问卷表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和分析。
陈强老师在统计高中问卷并分析的基础上,写成了《中学生作文现状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和分析》。在文中他认识到:(1)、学生普遍认为写作是非常重要的。(2)、大部分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学生写作中的最大困难是 “无话可说”、“无从说起”和“说得无味”。(3)、学生在写作遇到困难时,都期望得到教师的帮助。(4)、绝大部分同学有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接受老师教育指导的愿望。
赵晓莉、程瑶两位老师在统计初中问卷并分析的基础上,写成了《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调查及对策》。两位老师发现农村中学生作文现状是:(1)、学生
畏惧作文。(2)、题材雷同,内容空洞,只会笼统地叙述或空发议论,缺乏生动具体的描写,人物形象成了没有血肉的空壳。(3)、语言贫乏、平淡,缺乏真情。
(4)、错别字、语病较多,标点错误。(5)、详略不当,层次不清,结构残缺,头尾不全,缺少主旨。(6)、作文训练随意、无序。
学校子课题组研究成员认真结合材料阅读了三位老师的文章,认为文章所述情况符合我校学生作文现状实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通过综合分析,我们认识到现在中学生作文时的心理特征有以下必修方面:
(1)、惧怕心理。通常不愿上作文课,不愿写作文。获得低下的作文成绩后,教师批评,家长斥责,使内心异常紧张,写作成了心理负担。
(2)、对抗心理。极少学生的作文心理主要取决于教师或家长的态度。他们很少甚至从未获得过学习成功,长期处于受人冷落的气氛中,萌发了压抑心理,渴望受到尊重和保护,对教师的态度尤其敏感。不能忍受教师、家长在帮助中显露出来的轻视或不满态度,一些个性倔强的学生对此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敌对情绪,常用乱写、抄袭或不写作文以示抗议。
(3)、应付心理。教师对学生缺乏具体的指导,作文时间一到,一齐收卷。这样,学生本来就很脆弱的写作信心,就逐渐丧失,走上了被动应付之路。
(4)、依赖心理。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不当,生活、学习依赖性极大,把写好作文看得很神秘,一写作文就愁眉苦脸,常求助于家长的帮助或抄袭别人的作文。这种不劳而获,尝到“甜头”后,更增强了依赖心理。
根据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其心理障碍主要有:
(1)、审题时:
①“对文题不胜了了”,产生迷惘心理;
②“不知从何下笔”,产生困惑心理;
③“还是老题目”,产生侥幸或厌烦心理。
(2)、行文时:
①消极定势的影响,结构模式化,有依赖思维惯性的经验心理;
②懒于思索的影响,材料通用化,有想走“终南捷径”的从便心理; ③机械运用的影响,语言成品化,有得过且过的应付心理。
④“旧瓶装古酒”,(3)、成文修改时:
①“不愿改”的怠惰心理;
②“不知何处修改”的茫然心理;
③“不是我一人写得不好”的从众心理。
通过这次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问卷调查的结果的统计、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作文的现状,也认识到当前学生作文时心理特征,找到了学生作文的最大困难,也找到了制约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根本原因,这为有效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和可靠的证据。
3、实施研究
(1)、制定对策
①资料积累(读、听、看、摘抄、剪贴)
②、课堂教学(课型模式:练习课、讲评课、欣赏课——核心:“三精一清”课堂教学)
③、课外活动(课本剧、文学社、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站、诗歌朗诵、情感日记征文)
(2)、(3)、(4)、(5)、(6)、三、研究效益1、2、3、教师教学理念及行为的改变 学生写作兴趣的产生和培养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嘉兴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例
2010-06-13 15:38:36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290期)作者:周建新
【摘要】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从政府到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大学生创业。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等种种原因,需要以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等予以扶持,以弥补其不足。政府应给予创业服务平台以更强有力的调动、协调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 对策
大学生创业现状
嘉兴市2009年科技计划《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模式研究》课题组对嘉兴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深度访谈选择了4家企业业主,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33份,回收33份。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大学生创业准备。一是创业动机。超过半数的创业者创业时最强烈的动机是“实现个人理想和自我价值”,其次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占42.4%,27.3%的创业者是为了“赚钱”,说明创业者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二是创业前的经验积累。调查表明,45.5%的大学生创业时的年龄为23~25岁,24.2%的大学生创业时的年龄为31~40岁。如果以22岁作为大学毕业的正常年龄,近一半的创业者创业时间为大学毕业1~3年后,还有相当比例的甚至在毕业10年以后才能创业。54.5%的创业者认为在大学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创业,66.7%的创业者创业前在其他企业工作过,且超过八成的创业者认为创业前的就业经历对于创业活动影响较大或很大。
大学生创业模式。第一,创业项目及创业形式。由于嘉兴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对入住企业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方面的要求,近半数创业项目属于专利产品生产经营类。非专利产品生产经营类、服务类创业项目也占相当比重。创业形式方面,一半以上的创业者能筹集到一个公司的注册资金,以注册成立公司形式进行创业,也说明多数创业者比较倾向于经营一个独立实体。第二,创业资金与创业组合。近四成创业者的创业资金为自有资金,三成以上来自亲朋好友的资助,二者相加超过七成,说明创业资金的融资渠道狭窄,来自风险投资和政府资金支持的均不到一成。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创业者希望有2个人分担风险,但不希望有更多的合作伙伴,也不希望独自承担风险。
大学生创业过程。第一,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调查显示,48.5%的企业有自主创新,且自主创新的领域一般是核心技术。技术领域涉及软件、电子科技、物联网、生物技术等行业,其业主有不少是来自美国、韩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留学回国人员。
第二,成长阶段与经营收入:由于嘉兴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管理到位,成熟的企业不能获得服务中心的支持政策,入住企业一般处于初创阶段和成长阶段。接受问卷调研的企业中,近七成为小企业,近半数的企业经营收入呈上升趋势,但也有27.2%的公司呈下降趋势。
第三,经营成本与存在问题:调查显示,近一半的创业者选择通过社会招募的办法来招募员工,即不愿意员工与自己有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在回答“您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时,“接到的业务不多”填答率最高,占30.3%。可见销售收入不高和创业成本(劳动力成本)高是阻碍企业成长的重要原因。
第四,关于引进风险投资:选择“尚未接触风险投资,有这方面计划”的占42.4%,选择“对风险投资尚无多少了解”的占24.2%,说明创业者虽有需求,但引进的风险投资不多;在对风险投资的看法方面,近四成的创业者认为风险资金“都在回避风险,实为安全投资”,1/3的创业者认为风险资金“对企业产权构成威胁”。说明风险投资的经营目标与企业引进风险投资的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分歧。
第五,关于创业的体会:近四成的创业者体会最深的是“建设团队”,1/3的创业者体会最深的是“提高创业素质”,可见,大多数创业者对于创业过程中的体会更多着眼于创业经营管理团队的建立,着眼于人的因素。
大学生创业成效及发展计划。第一,创业成效。企业能否较好地成长与企业获利能力密切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嘉兴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这些处于初创阶段企业的获利能力不高,一半以上“有少量盈利”,1/3“盈亏持平”。七成以上的创业者对自己公司的利润率是不满意的,只有不到三成的创业者较为满意。面对这一现状,63.6%的创业者对创业前景感到“有压力”,9.1%的人感到“迷惘”,只有24.2%的人感到“自信”。第二,发展计划。调查显示,近七成的创业者对自己人生的期望是“做一名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说明他们进行创业不是权宜之计;另有三成的创业者选择“在机关事业单位谋取稳定职位”或“专心致志研究技术或业务”则可能是因为感觉到自己不适合创业或体验了太多的创业艰辛。创业者不会因为一次创业失败就放弃创业,假设一次创业失败,54.5%的创业者选择“等待时机,积累经验”,45.5%的创业者则选择“筹集资金,努力进行下次创业”。在填答“下一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时,57.6%的创业者选择“进一步开拓市场”,关注“加强创业团队建设”和“融资问题”的分别占27.3%和24.2%。
大学生创业环境。第一,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及障碍。在诸多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与否的因素中,60.6%的创业者认为“个人管理经验、专业技术知识及个人能力”比较重要,57.26%的创业者认为“政府的政策”比较重要,还有33.3%的人选择“机遇”。关于创业成功的障碍,72.7%的创业者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认为是“资金短缺”的也占21.2%。
第二,对政府扶持政策的建议。创业者们能入驻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本身就是政策支持的结果,入驻后,与政府近距离接触,自然会关注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但也有36.4%创业者只是“偶尔关注,比较清楚”,说明政策的影响力需进一步加强。关于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建议,创业者们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提供“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支持”和“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机构提供服务”这两方面,分别占51.5%和45.5%。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建议。一是创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在诸多创业必备的素质中,63.6%的创业者选择了“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54.5%的创业者选择了“良好的社会关系”,可见,创业者们认为社会经验是最重要的;此外,也有36.4%的创业者强调“强烈的挑战精神”在创业中的重要性。
二是对创业教育开设课程的建议。60.6%的创业者建议开设“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51.5%的创业者建议开设“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可见在这些创业者看来,在校期间学习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以便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才是创业机会分析。三是对创业教育方式的建议。51.5%的创业者倾向于由创业者或企业家提供定期讲座的方式开展创业教育,36.4%的创业者建议“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课程的主体”,可见创业者们很注重创业实际经验的传授和创业案例分析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四是对高校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建议。66.7%的创业者建议将大学生创业“纳入大学科技园区提供场所、实验设备等环境和服务”,39.4%的创业者建议“学校提供配套资金”,可见创业者们认为应从场所、设备、资金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给与扶持。
大学生创业对策建议
政府、高校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理念。一方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大学生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首先要普遍开展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普遍具备创业意识,普遍认识到创业是必备的谋生手段;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而一旦创业失败,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打击很大,所以不能盲目鼓励大学生创业,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先就业,着眼于积累社会经验和创业资金,具备条件以后再择机创业,以提高创业成功率。
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体系,为不同创业阶段的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以弥补大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诸多不足。还要采取措施,实现创业服务平台之间的衔接,特别是大学校园里为大学生创业模拟提供支持的创业园与政府设立的创业孵化基地之间的衔接。整个服务平台体系可以着眼于开拓市场、创业团队的建立、创业者自身素质的提高、创业风险融资等初创企业关注较多的难点提供政策支持。
着眼于初创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对于经营状态各不相同的高科技型初创企业,政策的制定要更加体现柔性化、个性化,以便初创企业能有效地利用政策,获得各种资源。嘉兴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从2008年起就建立区域性的“中国南湖科技创业导师团”。创业导师对创业者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辅导,为创业企业提供人脉、团队协调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把所服务的企业作为投资或合作的首选伙伴,以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家。这一举措就是典型的个性化服务,这种个性化服务还需进一步深入和普及。(作者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本文系嘉兴市2009年科技计划重点软课题《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模式》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五篇:农村体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体育是培养新世纪高质量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和手段,而学校体育是人们学习体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最重要的人生阶段.因此学校体育的普及,有利于大面积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体育文化和文明生活方式在农村的传播,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还有利于发现和培养竞技体育的优秀后备人才.所以本题通过研究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分析,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对襄樊市乃至全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
1.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一心关注孩子的文化知识教育从而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这些陈旧的观念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体育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功能和作用。
2.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是:有德育、智育、美育、身体锻炼与增强体质的教育功能,其他学科只能具备前三方面的功能,不具备后一个功能。体育具有多功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3.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体育教学等的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4.农村学校财力不足,体育教师奇缺,同时因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专业思想不巩固,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结构来看,业务素质普遍较低,专业毕业的体育教师极少,很多是兼职,对制定各种体育计划和如何上好体育课都有一定差距,更谈不上改革创新。
5.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保障体系匮乏。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文教事业有较大差距。部分学校体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同工不同酬现象,有关国家对体育教师的补贴、奖金、服装等规定得不到执行,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地位低、待遇低,致使很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都有调离教师队伍或者调进城镇中学的愿
望;最后,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地位的高低,这在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农村表现依然突出。由于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体育教师的劳动及其价值不被尊重,从而也造成了体育教师专业思想不稳定,进而制约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1.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状况
2.通过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分析找出我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3.建议性提出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通过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发展的对策.从而改善襄樊市学校体育状况,使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得到更好的发展。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的襄樊市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资料,并查阅了相关教育学、学校体育学、学校健康教学等资料,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2.2访谈法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与部分经验丰富的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进行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探究与交流,讨论出襄樊市农村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3问卷调查法
五、研究计划 1、2010年12月26日 选题与指导教师见面并下达任务书。2、2011年元月—3月20日收集资料,提交开题申请,完成开题报告(不少于2500字)。3、2011年3月21日—4月20日 拟写提纲并完成论文初稿。4、2011年4月21日—5月20日 完成论文二稿。
5、农历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九—2011年6月初 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 王超凡, 张龙宝.农村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现状调查与对策的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7,(02)
[2]高航.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
[3]王萍丽 ,朱庆.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对策 [J].福建体育科技,2007,26(4)
[4]曲宗湖·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8,(4)[5]许红丰等·福建省农村中学体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 1999(4): 14-17 [6]施利东.周君华等.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及改革思路的探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11(3)[7]吕振宇.建设新农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0.7(7)[8]杨建设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48-51 [9]王永明.山西省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
[10].曲宗湖.尚大光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
[11].周君华.解毅飞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出路之探索[J].体育学刊.2000.3
[12].郭李亮.我国西部三省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25(5)
[13].邓金.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J].青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