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二单元相关材料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相关材料汇编
1、据报载:2012年5月22日凌晨3时40分左右,一女乘客拦下李泽勇驾驶的出
租车,称要到沙坪坝中渡口。车上,女乘客不断与人打电话称“不想活了”。到达沙坪坝中渡口时,女乘客下车直奔江边;驾驶员李泽勇见势不对,急忙追去。当女乘客纵身跳入江中时,他来不及细想就下去救人,不幸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被网友誉为重庆“最美的哥”。对此
(1)你如何评价“最美的哥”?(4分)
要点:他见义勇为,富有正义感;关爱社会,无私本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2分,(2)假如你是这位的哥,你会怎么做?(4分)
要点:我会尽力劝阻她不要轻生;或大声呼救、打“110”报警等(或从见义勇为、机智灵活某方面具体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此刻,你的感受是什么?(2分)
可从责任感、富有爱心、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角度回答。
2、材料一:“好人”郭明义多年来,先后为“希望工程”、困难职工和军区群众
捐款12万多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他三次把分房机会让给别人,一家三口至今仍住在市郊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简陋单间。他先后把自家三台电视机送给工友,而自家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他先后把三辆自行车捐给山区困难学生,自己每天步行上班。在郭明义看来,做好事让他快乐,让他不空虚、不疲惫。材料二:郭明义在他日记中写道:“人活着,就要努力奋斗,就要为他人多谋福利,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有意义。”请你运用有关知识。谈谈你阅读材料后的感想。(相关知识点提示:“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不言代价与回报”“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负责的公民”)参考答案:(1)郭明义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只有人人都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2)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3)郭明义履行社会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正因为郭明义等许多人在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郭明义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不言代价与回报”)(4)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一处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社会。郭明义在帮助他人、热心公益活动中,承担着社会责任,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5)要像郭明义那样,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做
一个负责的公民”)
3、2012年2月3日,“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
播出。在今年的评选活动中,朱光亚、刘全国、杨善洲、吴孟超、吴菊萍、孟佩杰、阿里木等人获得了“感动中国”人物称号。其中“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阿里木,8年来用烤肉串攒下的10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生,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4分)
强烈的责任意识;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等。(2)阿里木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又得到怎样的回报?(4分)代价: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过着清贫的生活。
回报:他人的赞许、社会的认可、被选为“感动中国”人物。
4、(14分)一位学生的作文:
对于这次日本购买钓鱼岛的事件,我表示强烈反对。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地盘,为什么要让它归为日本?不!钓鱼岛是中国的!温家宝总理也说了,在钓鱼岛问题,决不退让!日本人不能购买钓鱼岛!钓鱼岛是中国的!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这是大自然的法则,也是日本人精神的信念„„ 在钓鱼岛问题上我们决不退让,但是中华民族一定要团结,这样才能生存下去!读了上述作文,请回答:
(1)针对日本购岛事件,这位中学生写的作文,体现了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最能
考验公民的什么?(2分)责任意识。
(2)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中华儿女抗议日本无理行径购买钓鱼岛的理由。(4分)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当国家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3)作为当代青少年,发展是第一要素,我们应该肩负的历史重任是什么?为什么? 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除了这位同学以写信方式声援祖国抗击日本侵略外,还有哪些方式呢?
(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等。
5、2012年3月5日是第49个“学雷锋纪念日”、第1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开展19周年。49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确确实实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伟大的雷锋精神。每个人都可以学雷锋,学习他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学习他在工作中的敬业精神和昂扬斗志,学习他面对国家和集体利益时甘于奉献的精神······
当日,某校小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我是社区小主人”社区一日体验活动。他们尝试社区工作、体验社区生活、走访帮助社区老人。阅读材料,请你完成如下任务:(1)从材料中看你认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什么?(2分)
责任、奉献、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2)参加志愿者活动有何意义?(4分)
教材P24.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使人生价值得以提升等。
(3)志愿者的行为感染着每一个人。如果你是一名社区(乡村)志愿者,你会做
些什么?教材P25.参加义务植树;宣传防火知识;争当志愿者;向灾区捐款捐物等。本题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6、(14分)“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目前我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已达3392万人,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服务中心、服务基地)17.5万个。近年来,各级共青团组织针对广大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动员基层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与农民工子女进行结对和接力帮扶,为农民工子女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
(1)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有时间,做志愿者”的价值观能得到广大志愿者的认同?
因为在参加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或做志愿者能创造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志愿者关爱社会、积极承担责任,做志愿者就是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4分)
(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呢? 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付出了时间、劳动和金钱。同时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还可以提升自身的价值,体验尽职尽后的幸福感、成就感。(3)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志愿者们共有的品质和自觉的行动,你参加过哪些社会公益活动?(举两例即可)有什么体会?(6分)
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有:参加义务植树;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在清明节时,到烈士陵园扫墓;在假日或周末,到敬老院陪伴孤寡老人,帮助打扫卫生等等。(2分)体会: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4分)
7、材料一:据报道,2012 年5 月8 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在下班途中,看到一辆失控的大客车即将撞向本校的两名学生时,她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去将两名学生推开,而自己却被大客车轧断双腿,导致双下肢被截肢。张
老师受伤后,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教育部等部门分别授予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材料二:另据报道,2012 年5 月29 日,杭州公交汽车公司司机吴斌在行车途中,突然被意外飞来的铁块砸成重伤,在承受巨大疼痛时,他首先考虑的是车上乘客的安全,先踩刹车,将车停稳,然后向乘客交代下车事项,才考虑自己的伤痛。吴斌师傅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而光荣牺牲,而他车上的乘客却都安然无恙。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中的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些责任来源于哪些方面?(2 分)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养育关系、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道德要求和公民身份等。(2 分)
(2)张丽莉老师和吴斌师傅的壮举分别来自哪些方面的责任?(2 分)
张丽莉老师救人的壮举来自于道德要求,传统习俗等方面;吴斌师傅关爱乘客生命的壮举来自于职业要求,道德要求等方面。(2 分)
(3)张丽莉老师和吴斌师傅的行为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吗?为什么?(3 分)
不是。(1 分)因为:①善待自己的生命,决不轻易放弃,但也包括善待他人的生命。(1 分)②生命有长短,生命有质量差别。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既实现个人的幸福,又为社会尽到责任,作出贡献,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1 分)(4)谈谈你对“承担社会责任,向社会献爱心”的看法。(3 分)
只要学生能从“角色与责任的关系,履行责任的意义和不履行责任的危害;爱是高尚的情感,爱的作用和表现”等方面回答都可给分。(3 分)
8、材料一: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国税局获悉,截至2012年9月10日,西藏税收收
入达104.2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西藏税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西藏税收收入从2006年的18.48亿元到如今的百亿元,西藏的税收收入以年均37.4%的速度向上攀升。6年来,累计组织税收358.2亿元,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西藏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材料二:截至目前,我国共建立了 155 个民族自治地方。在 55 个少数民族中,有 44 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71。(1)材料一中西藏自治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的原因有哪些?(4 分)(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材料二中的数据反映了我国一项什么制度?目前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2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4 分)
维护民族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在物质上、精神上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为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作出贡献。
9、(12分)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持续警告,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许多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近来各地民众以多种形式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然而一些地方亦出现打砸烧等不法行为,尤其抵制日货过程中破坏私有财产的现象,值得反思。有不少专家呼吁人们理性爱国。有评论指出,打砸焚烧公民日系车是一种犯罪行为,还有评论说爱国不是流氓打砸的庇护所。
9月15日西安暴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中,李昭手持一块纸板站在西安的马路上,纸板上写着“前方砸车,日系调头”。有网友对他的评价是“他在自己站立的地方为这晦暗的一天留下了些许的亮色。”
(1)材料中,哪些是负责任的行为?各自承担了什么责任?(6分)
中国政府严正警告:捍卫国家主权;中国民众抗议示威:维护国家尊严;李昭手持纸板:保护他人合法财产;网友高度评价:维护公平正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分)
(2)有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面对有些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6分)
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息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人,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这样,我们仍然可以说:我承担,我无悔。(6分)
10、(8分)2012年5月1日,株洲市二医院护士何瑶在护理80岁的患者时,突然遭到失去理智患者的殴打,头部和肘部多处受伤,被打晕在地。醒来的瞬间,发现患者正在跳楼,面对危急,何瑶强忍痛苦,不顾一切死死抓住跳楼的病人,成功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何瑶的事迹感动着株洲,感动着湖南,中共株洲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向何瑶同志学习的决定,省共青团授予她“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的荣誉称号。
(1)何瑶感动着你的优秀品质是什么?(至少从两个角度回答)(2分)
见义勇为,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尊重生命,无私奉献等。(答对两点即可,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何瑶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大家学习的榜样,请从“责任”角度谈谈对你有何启示?(6分)
①对社会负责是责任感的最高体现。(2分)②我们应该学会负责: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做到敢于负责,善于负责。(4分)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相关材料汇编1、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会
议深刻分析了新疆工作面临的形式和任务,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会议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
截至2011年1月3日,19省市1600余名援疆干部踏上了新疆这片热土,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拉开帷幕,使受援地各族群众感受到了中华“大家庭”的温暖。(1)根据材料,说明当前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具备的有利因素。
(1)有利因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的战略部署;有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指导方针;有全国人民和各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有符合新疆实际的政策、措施等。(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4分)(2)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②有利于新疆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③有利于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④有利于新疆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等。
2、材料一:2010年12月8日新华网报道,40岁的新疆维吾尔族人阿里木,在贵州省毕节市摆摊卖烤羊肉串,卖一串羊肉串,毛利不过3毛钱。8年来,他把主要靠卖出30多万串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捐赠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说:
“十一五”是新疆历史上发展最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一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末新疆生产总值仅2600亿元,到“十一五”末达5000亿元,几乎翻番。二是基础设施突飞猛进。“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1200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倍多。三是民生投入大。2010年民生支出突破1000亿元,达1198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71%。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2分)(1)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2分)
(2)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2)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了党的领导;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每点2分,共6分)(3)假如阿里木的儿子是你的同班同学,你会怎么和他相处?(6分)(三点即可)(3)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坦诚相待,宽容谦逊。等等。(每点2分,共6分)
(4)请你替受资助的学生对维吾尔族人阿里木说一句心里话。(2分)(4)“阿里木大叔,谢谢您!”;“阿里木大叔,我要向您学习。”等等。(2分)
3、材料一: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结合教材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6分)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分)(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
现实意义:①有利于缩小地区间贫富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2分)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分)③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分)
4、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明确提出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五项建议。材料二2010年11月24日,中国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高科技国际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本次绿博会的主题是“绿色经济,互利共赢”,其宗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涵盖了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等五个方面。本次绿博会通过展示绿色经济领域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前缘科技研究成果,倡导了绿色低碳和生态文明理念。某校为了加深同学们对“十二五”规划的理解,提高对绿博会的认识,决定开展“绿色经济,互利共赢”主题活动。以下是该校初三·一班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的部分环节,请你参与:
(1)请你为主题班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1)比如:发展绿色经济谋求互利共赢等(2分)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高度重视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必要性。(10分)(2)①这是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的。②这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③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④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每个要点能答出主要观点给2分,有较完整的阐述给3分,总分不超过10分。)
(3)推动绿色经济发展,青少年责无旁贷。请问:为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青少年应怎样做?(至少三点,6分)
(3)①树立绿色低碳和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②学习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方面的知识,积极宣传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重要意义;③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落实绿色环保行动等。
(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5、时事新闻我点评
2011年3月26日晚,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拉开帷幕,中国和其他13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个地标性建筑、近10亿人展开熄灯接力。北京时间20时30分,随着八达岭长城、东方明珠等诸多城市标志性建筑熄灭灯光,我国86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一小时。
——摘自2010-2011学年度《时事》(初中版)第6期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6分)
(1)“地球1小时”全球环保活动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节能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2)我们要不断提高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要养成节能环保习惯,从小事做起,比如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电器;不用电器时,立即拔掉插头;等等。(6分)
6、【幸福武汉】(6分)
建设“幸福武汉”,是未来5年武汉市的主要奋斗目标之一。“幸福”,2011年一个备受关注的热词,意味着富足,意味着和谐,意味着魅力„„★富足之城 彰显武汉实力,必须加快发展步伐,打造富裕城市。(1)打造富足之城,应该把什么摆在首要地位?(2分)(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和谐之市 提升幸福指数,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城市。(2)构建和谐之市,为什么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2分)
(2)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等。
★魅力之都 畅游绿色江城,感受特色文化,见证武汉发展。(3)请你将心目中最能展示武汉魅力的地方串连起来,设计成“魅力武汉一日游”的线路。(2分)
(3)答案多元化,要求能体现武汉优美环境、特色文化、经济发展等。例:东湖——光谷——黄鹤楼——古琴台——汉口江滩。
7、“你幸福吗?”越来越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全国各地“十二五”规划纷纷出炉,“幸福”可谓其中一大热词。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又一次成为今年“两会”的最大亮点。让我们一道采撷温总理经典话语中的几朵美丽的浪花,去共同体验幸福的生活!
★国家的幸福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五年。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之一。
(1)谈一谈:我国为什么能“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答出4点即可)(12分)
(1)提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依法治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等。(每点3分,共12分)★人民的幸福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2)说一说: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答出4点即可)(12分)
(2)提示:经济方面:①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政治方面: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④进一步转变作风,依法治国,保障公民自由和权利。⑤关心群众疾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⑥加强法律监督,确保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文化方面:⑦发展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⑧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等等。(每点3分,共12分)
8、观察与思考(8分)
材料一: 漫画《颁奖会》
材料二 :近百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涉足的疆域迅速扩张,上天、入地、下海„„这些梦想实现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今天,油荒、电荒、气荒、粮荒,世界经济发展陷入资源匮乏的窘境。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1)只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2)结合材料二,试分析造成资源匮乏的原因是什么?(2分)(2)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损失、浪费十分严重。(或对自然一味索取,以主人自居)
(3)针对材料中的问题,我国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坚持什么基本国策?作为中学生,为解决上述问题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写出两项即可)(4分)
(3)①可持续发展战略。②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③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使用或少使用塑料袋;环保宣传„ „等。
9、为隆重纪念2011年“6·5”世界环境日,某
校九年级(1)班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号召,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主题班会]班会上,李军和王平两位同学展示了他们搜集的两则信息。
李军同学说: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王平同学用多媒体展示了湖南省“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湖南省的二氧化碳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是,到2010年这两项指标比2005年分别下降9%和10.1%,已按时完成。湖南新型工业,实现“低碳”新跨越。
主题板报]结合主题班会同学搜集到的信息,班级承办一期主题板报,请你参与。(1)主题班会上,李军和王平有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到上述信息?(请写出两种)(2分)(1)①上网搜索②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③访问相关人士④观看电视新闻等(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给分)
(2)请在主题板报“知识篇”中写出低碳生活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1分)(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3)请在主题板报“意义篇”中从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角度谈谈低碳生活的重要性。(4分)
(3)答案一:①这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③在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践行“低碳生活”。(4分)答案二: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②低碳生活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减轻环境压力。③有利于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落实保护资源和环保的基本国策。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4分)(答对以上任何一种答案都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4)请在主题板报“践行篇”中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在低碳生活中的具体做法或打
算。(3分)
(4)答案一:①积极宣传我国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②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关闭电器的同时拔掉插头,将灯泡换成节能灯,一水多用,送电子贺卡,双面用纸,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用品。③积极创新实践,发现节能减排的金点子等。(3分)答案二:①随手关灯,家用电器不待机。②生活用水循环使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用手帕代替纸巾。③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上学。④回收废弃物等等。(3分)(答对以上任何一种答案都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10、读《乡愁》谈感想(30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乡愁》)
阅读这首诗,你认为:(1)海峡两岸统—的最佳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1)“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因为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有利于祖国统一富强和世界和平稳定。
(2)有人认为:“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可将‘一个中国’作为两岸政治谈判的一个议题或问题。”请你对此观点予以评析。
(2)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我们决不允许将“一个中国”作为两岸政治谈判的一个议题或问题。②主张把“一个中国”作为两岸政治谈判的一个议题或问题,其实质是分裂中国。只有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海峡两岸进行政治谈判,台湾问题才能和平解决。
(3)以“盼统一、反台独”或 “袓国统一,我们共同的心愿”为题,给台湾的中学生发一电子邮件。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中学生应反对台独,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贡献自自己的力量。
第二篇: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二单元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 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1、2008年9月2日,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国科协主办,在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分为“锦绣华服”、“雄奇宝器”、“典藏文明”、“泱泱瓷国”4个专题,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灿烂、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下列对中华民族发展史认识错误的是:()
A.中华文明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
B.中国文明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C.中国古代优秀文化对中国乃至世界仍发挥重要影响
D.五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2、代表香港出战北京残奥会的陈颖键,3岁时因骨癌不幸切除右脚。“练习击剑令我更加勇敢,不回避问题,接受一切挑战。”陈颖键说,为了备战残奥会,他放弃了和同学们的游戏聚会,睡眠也很少,集中精神训练。他的事迹主要体现了民族精神中的()A、勤劳勇敢B、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D、爱好和平
3、据调查,某市居民医疗保健2007年人均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12.8%,成为继食品之后的第二大消费,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为1129.08元,年均增长16.2%,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3%,在消费支出中排第三位。这些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艰苦奋斗精神逐渐过时了B、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解决
C、我国已经是全面小康社会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4、有关人员把我国国民的收入水平与世界作一个比较,认为深圳、上海、北京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等相当一部分已达中等收入的国家水平,东北、华北、中部地区处于中下层次,中西部相当于世界的低收入地区。这说明()A、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B、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贫困阶段C、出现地区性差距就不是全面小康社会D、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5、“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富而不忘贫、乐而不忘忧、成而不忘败、顺而不忘逆、甘而不忘苦、福而不忘祸”。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想智慧。这种智慧就是()A、节俭意识B、忧患意识C、进取意识D、竞争意识
6、罗福欢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航天工业工作,后来辞职专门从事擦皮鞋的行业,经过不断探索,他在各地开了20多家连锁店,几年时间就成了拥有近千万资产的小老板。罗福欢走上致富道路的最主要因素是()A、辛勤的劳动B、智慧与开拓C、科学技术D、资本
7、墨子曾说“俭节则昌,淫失则亡。”这告诉我们()A、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B、社会的文明进步是靠勤俭节约铸就C、凡是富人都奢侈,穷人都勤俭D、勤俭节约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多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请
将其序号填入题后括号)
8、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后,新时代涌现的民族精神有:()A、长征精神B、铁人精神C、载人航天精神D、抗震救灾精神
9、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2008年4月11日下午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项罪名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陈良宇受贿、滥用职权的行为()A、其后果说明,获得财富必须走合法的生财之道;B、符合“义”的要求,违反法律的规定C、损害了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D、是与时代要求相背离的
10、广西是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贫困大学生上学难的现象比较普遍,广西工商联各级会员企业共捐献爱心助学款2100多万元。企业捐赠爱心助学款()
A、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B、表现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C、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D、反映了“富而思进”的人生观
二、概括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列各题蕴含的道理)
11、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可歌可泣、不屈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但是,他们的努力都失败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12、毛泽东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3、2009年2月28日,河南省小麦抗旱保春管夺丰收“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启动仪式在偃师市举行。该活动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和科学管理,促小麦苗情转化,促小麦正常发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三、简答题:
14、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你认为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5、党和政府提出了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
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全面的小康。那么,全面的小康社会有什么特征?
16、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有哪些?
17、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富民政策是什么?
四、辨析题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取
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因此,忧患意识在当今已经过时了。
19、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必勤俭节约了
五、观察与思考
20、材料一:中国是DVD第一生产打过,年产量达到7000万台。由于缺少专利,中国企业每销售一台DVD,就要向各个标准组织交纳总计20多美元的专利费用。现在,生产一台DVD能赚到10-20元人民币。
材料二:2005年5月3日商务部部长***出访法国时,曾算过一笔账:“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380”。这8亿比一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
一、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21、如今中学生过生日大宴同学的事
已经十分普遍了,不仅过生日要请,当上班干部,甚至某次考试考了好成绩都得请客。某校有名学生为了过生日跟家里要了500元钱,请了十几个同学,在肯德基暴撮了一顿。据了解,这名学生家境其实并不富裕。(1)你同意材料中这些同学的做法吗?为什么?
(3)针对这种情况,请向同学们提出三条倡议。
六、活动与探索
22、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2006年,我国经济再次取得历
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经济大国。长元中学九年级学生小乐利用寒假时间,对外婆家的经济收入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并制定了下列调查表格,请协助他完成相关的调查任务。
与小乐的关系 职业 主要收入来源 经济性质
外公 无 投资股市所得股息 A 外婆 无 出租房屋收入 B 舅父 外资企业职工 工资 C 舅母 省办企业职工 技术入股的股息 D 表姐 个体户 营业收入 E(1)请你帮助小乐填写表格中的
“经济性质”的相关内容。(2)小乐外婆家各家庭成员的收入分别是凭什么要素强得的?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分配制度?
(3)请你谈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现实意义。
(4)小乐的调查表格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经济制度?实施这一经济制度有什么意义。
(5)请你仿照小乐的调查活动方式,对自己家的经济收入进行调查,并绘制出相应的调查表格。
23、2009年是建国60周年,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解放初期的一穷二白到现在列入世界大国、强国行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正在一步步走向繁荣与富强。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某中学校园网拟开展“为中国喝彩”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请你热情参与。【经典回眸】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60年间 的辉煌成就。假如你参与此网页的制作,请你把知道的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专题网页的形式与广大网民共享。(1)你将举出什么事例?(至少从两个不同方面列举)(2)这些事例是通过何种方式知道的?
【社会和谐】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此网页制作者打算收集一些备受市民关注的民生问题及应对策略。请问:你收集的市民最为关注的民生问
题是什么?你打算提交怎样的解决建议? 答案
一、1、D
2、B
3、D
4、A
5、B
6、B
7、A
8、ABCD
9、ACD
10、ABC
二、1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2、我们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或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三、14、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坚持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5、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国际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6、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有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资本、管理等。
17、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富民政策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四、18、(1)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政治、经济、国防、卫生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2)但是,由
于我国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与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差距。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因此,现阶段增强忧患意识并不过时。(3)当祖国发展兴旺时,忧患可以使我们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当祖国的发展处于低潮时,忧患会使我们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迎头赶上。因此,我们要树立忧患意识。
19、(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治国安邦之道,是人的
美德。在任何时候,勤俭节约的传统都不能丢。(3)作为中学生,我们要恪守勤俭节约的社火准则,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五、20、(1)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存在差距;我国科技水平比较低;等等。(2)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奋发图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们要肩负振兴中华重任,刻苦学习,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21、(1)不同意材料中这些同学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勤俭节约的要求,违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是不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是一种盲目攀比,不利于同学们健康成长等。(2)
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在生活中要学会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珍惜父母劳动,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六、22、(1)、A、B、E、个体经济;C属于外资经济;D属于国有经济。(2)外公、外婆凭资本取得收入;舅父、表姐凭劳动;舅母凭技术;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行这一制度有利于广泛、充分
地调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调动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5)略
23、【经典回眸】(1)体育方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国家统一方面: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顺利回归;经济方面: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等。(2)、上网查寻、查阅报刊、到图书馆查阅等。【社会和谐】例:贫富悬殊大,收入分配不合理。建议: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先富者带动和帮助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鼓励低收
入者自主创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篇:第一、二单元练习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练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当受到家长表扬或老师表扬时,我们做起事来干劲十足,这是因为()A我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呵护与关爱 B我们的心里很脆弱,受不得半点委屈 C他人的评价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D鼓励是支配个人行为的内在动力
2、七年级某班开展了“我的优缺点”调查活动。结果发现,在“优点”这一栏里,同学们写的很多;而在“缺点”这一栏里则写得很少,许多同学甚至没有填写。这说明该班同学()A自卑心理严重,不相信自己的潜力 B自信心强,相信自己能改正缺点 C不能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 D都很优秀,缺点很少
3、重庆市一位小学生因嫌奶奶穿着寒酸,觉得在同学们面前太丢脸,斥责奶奶:“走,不想看到你!”对此我们的看法是()
A小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 B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C自尊的人应该应该尊重他人 D自尊的人首先要尊重自己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时同学会指出你的缺点,甚至有些不留情面,对此,你应该()A表示衷心感谢,努力加以改正 B从不放在心里,保持乐观自信 C假装没有听见,消除彼此尴尬 D感觉很丢面子,故意让他难堪
5、现在的中国正以一种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①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②在与国际友人交往时不卑不亢
③弘扬中华美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④维护祖国尊严,不做有损中国国格的事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为探索最佳教学方式,某中学将学生分为“本科班”、“专科班”,引发社会热议,此项措施()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因材施教②是为学生着想,有利于提高升学率 ③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卑感④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应该取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小玲,看到很多同学都有iphone,她向父母要求买,看到有同学参加国外的夏令营,她又哭闹着也要报名„„小玲的行为是()A为了融入集体,情有可原 B自卑心理在作怪 C青春期叛逆心理的表现 D虚荣心理在作怪
8、中学生飞飞个子不高,身材微胖,家庭条件一般,她觉得自己样样都不如别人,情绪总是很低落。作为朋友,你应该告诉飞飞()
①人因自信而美丽 ②追求完美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④过高地估计自己会陷入自信的误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1年11月,神州八号和天宫一号完成了堪称完美的交会对接,全体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欢欣鼓舞。这主要说明()
A我国科技水平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B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
C国家发展是我们自信的根基 D中国人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0、彼此尊重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尊重他人,我们应该做到()
①投其所好,赞美他人 ②不取笑人,尊重差异 ③学会欣赏,悦纳他人 ④文明待人,自觉礼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家境贫寒的小女孩姚启凤,为实现舞蹈梦想,每晚在昏黄的路灯下苦练芭蕾,终于在网友的帮助下登上了央视的舞台。“路灯下的芭蕾女孩”的成功源于她()①树立正确目标,坚持信念 ②学会寻求目标,依赖他人 ③坚持不懈努力,顽强拼搏 ④永远充满自信,乐观向上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2、刘伟身患残疾,但他却乐观自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仅创造了用脚打字最快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用脚弹钢琴也达到了正常人的七级水平。上述事实说明()A自信是残疾人特有的心理品质 B实力是撑起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C自信者乐观专注,因而有助于成功 D自信的人有超乎常人的潜能
13、不必总欣赏他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你会发现你的天空一样高远,你的大地一样广阔。这说明()
A自信的人总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B学会欣赏他人,才能赢得他人尊重 C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才是真正的自信 D不能欣赏自己,就会永远低人一等
14、“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自己,我能!”这则公益广告词启示我们()A尊重他人,客观认识自己 B增强自信,学会战胜自己 C克服弱点,战胜自负心理 D发现长处,懂得扬长避短
15、下列诗句中能体现自强精神的是()
①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②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③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A ①② B ②④ C③④ D ①④
16、培养自立能力,要这样处理与父母的关系()A依靠父母,百依百顺 B告别依赖,学会自主
C遇到困难,拒绝帮助 D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17、“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陶行知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A真正的好汉不会接受别人的帮助 B缺乏自主意识的人难以独立生活 C能够自己吃饭、穿衣就算是独立 D要在生活中逐步培养去自立能力
18、一位奥运会的金牌得主,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把奥运会比赛说成: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虽然这只是个人感受,但也说明()
A自强精神在奥运比赛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每个人的自强精神都是在竞技中才能发挥作用 C竞技的成功大部分时间是看运气好坏如何 D自强精神在个人成长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9、河南南阳姑娘苏黎杰从北大毕业之后,感到都市的生活并不适合自己,毅然回到家乡,做了一名普通油漆工。她说:“这是靠自己的劳动吃饭,技多不压身嘛!”某同学为此写了一篇小通讯,下列标题最合适的是()
A远大理想,为自强插上航标 B脚踏实地,为自强奠定基础 C学会放弃,为自强找到借口 D培养兴趣,为自强寻找动力
20、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曾经是个瘾君子。当时我与任何一个绝望的黑人青年一样,不知道生命的意义何在。”然而,奥巴马没有一直放纵下去,而是痛改前非。奥巴马的变化告诉我们()①具有自强心理品质的人一定能够成功 ②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少看自己的短处 ③自强的关键是能够战胜自己 ④要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某校七年级学生小徐是个个性内向的女孩子,近一个月来,她总是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议论:“你看她天天在学习,也没有成绩,真笨!”她感到苦恼极了,但又不愿多说„„同时自己又长得胖,没有特长,她觉得自己太失败了,整天都沉默寡言、闷闷不乐„„(1)小徐的上述心态会给她带来什么影响?(两个方面)
(2)你认为小徐应该怎么办?(三个方面)
22.材料一: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有这样的遭遇,正在大街上行,被身上脏兮兮的小孩缠着乞讨,不给钱,他就抱住腿不放,弄得很难堪。一些人正是利用人们对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同情和忍让的心理,专门组织、操纵这样的未成年人沿街叫卖、乞讨。
材料二: 2011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上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全国网友、公安部门和媒体的关注。(1)乞讨会给孩子们的心灵造成什么样的贫困?(至少两个方面)
(2)为解决乞讨儿童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三个方面)
23.2011年10月,陕西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为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并要求这些学生进行佩戴。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所以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以资激励。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目前此举已被当地教育部门叫停。
(1)对于学校让学生佩戴绿领巾做法,你是如何认识的?(两方面即可)
(2)你想对这些佩戴绿领巾的孩子说些什么?(三方面即可)
24.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八岁时,养母刘芳英瘫痪在床,她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给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她开始带着养母去上大学。现在,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孝女当家”,孟佩杰的事迹打动了每一个人,她也因此获得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之“孝老爱亲模范”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孟佩杰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两个方面)
(2)这些优秀品质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两个方面)
(2)我们准备怎样以实际行动向孟佩杰学习?(三个方面)
第四篇:九年级第一单元试卷二
九河中学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其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2年,贵州遵义)小刘因误会和同事打架。他给自己的理由是:他没有教养,他骂我。朋友说了一句话“那你就有教养,你还打人呢。”这说明小刘(A)
A.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B.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C.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D.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
2、(2012年,天津)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纪律、完成学业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这说明(A)
A.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B.我们的角色是变化的C.承担责任一定要有所回报D.我们的责任是变化的3、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对于这些事情,我们(D)
A.要根据回报的大小来确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B.有愿望与兴趣的才能做好
C.承担责任就一定能得到社会的赞誉D.应视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予以承担
4、杭州长运公司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在告诉公路上正常行驶时,面对突然飞来的铁块造成身体严重挫伤的危急时刻,强忍疼痛,用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安全操作,确保了24名乘客安然无恙,他却因伤势过重显出了宝贵的生命。“最美司机”吴斌(C)
①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用生命履行了职责③用血的事实说明了承担责任总要付出沉重的代价④用行动栓释了人生大爱与生命价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2011年9月2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观看了话剧《郭明义》,并亲切接见了剧组主创人员。胡锦涛指出,郭明义同志长期以来自觉学习、实践雷锋精神,坚持爱岗敬业、助人为乐。他不愧是新时期的道德楷模,都应向他学习。郭明义的事迹表明(A)
①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②他积极承担责任,赢得了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③承担责任只有付出,没有回报④实现人生价值,不应追求个人利益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6.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近期我国与周边临海国家摩擦不断,爸爸非常关注B.哥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C.老师们认真学习“两会”精神
D.大学生王强游览泰山时在石壁上刻下“江山如此多娇”
7.对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下面认识中不正确的是(C)
A.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那些最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B.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C.我们不应该承担那些没有任何回报的责任
D.我承担,我无悔,我不计较得与失
8.(2012年,浙江湖州)2012年5月,因舍生忘死抢救学生而导致双腿高位截肢的张丽莉老师被网民称为“最美女教师”,事发后,她得到了全社会最好医疗力量的救治,同时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材料表明(C)
①张丽莉承担了法定义务②承担责任往往是为了求得回报③张丽莉承担了道德义务④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近年来,中国海洋主权被侵犯的事件频现。2012年3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家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及其70个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同时中国海监进一步强化了在渤海、东海、黄海、南海我国管辖海域的定期维权巡航执法行动,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当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我们应有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②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④国家的安全与公民个人的安全无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2012年,广西玉林、防城港)“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这句话主要强调(D)
A.个人离不开集体B.坚持集体主义意味着不顾个人利益
C.集体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D.团结的集体具有凝聚力、战斗力
11.(2012年,贵州铜仁)你对漫画《公私一家》中的主
人公说的是(D)
①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致的②我们要以集体利益为重,自觉服从集体利益
③个人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利益的发展
④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A.③④B.①③C.②③
D.②④
12.(2012年,福建泉州)中学生冬雪在上学路上,发现
马路上的井盖破碎,成了一个陷阱,行人都在绕行,冬
雪停下车找了些砖块在危险处围了个警戒圈,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情况。结果她上学迟到了。下列对冬雪的行为评论正确的是(A)
A.关爱他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B.费力不讨好,不值得去做
C.超出了自己的责任范围D.没有时间观念,不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13、(2012年,湖北武汉)毅然辞去沿海城市年薪百万工作的王晰昧,来到新疆生活条件最艰苦的帕米尔高原义务支教,用自己的学识打开贫困牧区孩子的心灵之窗。她的事迹说明(B)
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②义务支教、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③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2012年,贵州遵义)青少年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要做到自觉承担责任,就必须(B)
A.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与自己一起去承担责任
B.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从而更好地承担责任
C.在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下承担责任D.积极和同学、朋友合作,共同承担责任
15.(2012年,广东梅州)清末,一位姓万的人逃难至鄂西南深山的建始县。为报邻里关爱之恩,他自造木筏,承诺为村民摆渡,不收分文。百余年来,万家一代代人接过船桨,坚守诺言。对万家“百年义渡”事迹的看法,错误的是(B)
A.一旦许下承诺,就要忠实地履行B.兑现诺言,世代吃亏
C.只要作出选择,就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D.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16.(2012年,甘肃兰州)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下列选项中属于负责任行为的是(A)
①小敏主动向班主任老师承认了昨天自己没有认真作值日的事②小咏按照自己在爸爸走之前说的话做作业,没有玩电脑游戏③小雨每天都在日记中对自己的主要行为进行记录,看有没有不对的地方④小琴上学迟到,为了不影响班级考评成绩,向学校值班老师谎报了白己所在的班级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7.“花有果的责任,云有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责任。”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B.责任就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
C.像这些事物一样,一个人一生只有一种责任D.大家承担的责任都是一样的18.有责任感就是()
A.要时刻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自己毫无所求
B.要处处对自己负责、为自己着想,关注自身利益
C.凡事都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完成,绝不依靠别人帮助
D.正确认识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勇于承担相应责任
19.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车先后碾压3次,在随后的7分钟内,18名路人或步行或骑车路过,竟无一人停下来施救。最后,还是好心的拾荒阿婆陈贤妹伸出了援助之手。陈贤妹由此被广大媒体和公众亲切称为“最美婆婆”,并被评选为“中国网事·感动2011”网络人物。“小悦悦事件”说明()
①一个人应该学会承担,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②承担责任与否,取决于我们的自愿选择③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④我们应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20.她是一个7个月大孩子的年轻妈妈,在偶遇惨剧即将发生时,她义无反顾地伸开双臂,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女童,被称为“最美妈妈”!她,就是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小女孩得救了,而吴菊萍却身受重伤。对此行为的正确评价()
①危难之时奋不顾身,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②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③要学会帮助他人,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危难时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④这种善举,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真、善、美
A.①②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1.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1988年退休后远离大城市,在贫穷的山区植树造林,数十年如一日。历尽艰辛,却不贪恋丰收的果实,把价值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交给当地政府。杨善洲用实际行动()
①正确处理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的关系 ②诠释了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③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④体现了对祖国对人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古人云:“思而后行”这句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只要学会思考,就能做好任何事情B.行为前应该有所思考
C.行为之后就不必再思考D.应该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
23.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孙影经手的200多万元公益项目资金从未出过任何差错。她公开承诺,向社会各界募集的爱心善款“一分钱,我都不会乱花”。她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A.传递爱心、放弃个人权益B.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C.对人守信、不留个人隐私D.对人宽容、做事灵活
24.第二炮兵士官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在青州市勇救落水少年而牺牲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誉。2012年5月17日,上万人自发走向街头,洒泪为英雄送别。学习沈星的事迹后,你最想说的是()
①他以瞬间义举,诠释了生命价值的真谛②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可以轻易放弃生的希望③青年一代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④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多做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实事、好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5.“不要问国家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一个人要勇于承担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B.一个人的责任意识就是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
C.一个人只要为国家做有益的事情,而国家不要为个人做什么事情
D.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
二、问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的位置。26题6分,27题8分,28题5分,29题4分,30题5分,共28分)。
26、(6分)拒绝冷漠 传递温暖
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记住那些平凡的善良与感动:“最美婆婆”陈贤妹出手相救被车碾压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嘴对嘴为溺水老人做人工呼吸的90后“最美女孩”余书华„„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善良是一种本能,无私可以成为习惯,而向善向美之心是人性之中最亮丽的奇葩。
亲爱的同学,相信你有一颗向善向美之心。你将怎样让这朵奇葩更加璀璨?(6分)
27、(8分)小王一大早就遇到了难题,几年没见的表哥打来电话,说他正在火车站,半小时后就要转乘飞机离开,希望小王7时30分到火车站见一面。小王很想见表哥,但如果见表哥就会上学迟到,班集体会因此失去流动红旗。去还是不去?在犹豫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1)小王为什么犹豫?他该怎么办呢?(2分)
(2)我们应该如何关爱班集体?(6分)
28、(5分)医生救死扶伤是对病人的负责;见义勇为者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勇斗歹徒是对受害者、对社会的负责;当地震到来时,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是对灾区人民的负责;许多好干部呕心沥血贡献力量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
你认为什么是责任?你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承担哪些责任?(5分)
29、(4分)有人说:“社会责任是孤立的,每个人的社会责任都可以单独存在。”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30.(5分)观察右图,运用所学知识对图片中“患者”的行为进行评析。
三、分析说明题(31题10分,32题12分,共22分)。
31、(10分)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持续警告,悍然
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引发许多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
近来各地民众以多种形式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诉求,然而一些地
方亦出现打砸烧等不法行为,尤其抵制日货过程中破坏私有财产的现象,值得反思。有不少专家呼吁人们理性爱国。有评论指出,打砸焚烧公民日系车是一种犯罪行为,还有评论说爱国不是流氓
打砸的庇护所。
9月15日西安暴发的大规模示威游行中,李昭手持一块纸
板站在西安的马路上,纸板上写着“前方砸车,日系调头”。有网
友对他的评价是“他在自己站立的地方为这晦暗的一天留下了些
许的亮色。”
(1)材料中,哪些是负责任的行为?各自承担了什么责任?(6分)
(2)有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面对有些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4分)
32、(12分)材料一:感动中国2011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坚守藏区12年支教。12年前,胡忠辞去在成都一所名校的教职工作来到处在海拔3 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的孤儿学校支教。后来,他的妻子谢晓君带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谢晓君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保姆。
材料二:“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2012年4月16日,团中央举行2012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巡回事迹报告会。通过报告会,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基层、建功新疆的光辉事迹,也可以更好地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的深刻内涵,让“投身西部、服务西部、建设西部”的理念深深地植根于同学们的心中。与会同学纷纷表示,要以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为榜样,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投身于祖国西部大开发建设,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1)胡忠、谢晓君夫妇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品质?(2分)
(2)读完以上材料,长大以后,你会选择做西部计划志愿者吗?为什么?(5分)
(3)向他们学习,你将采取什么实际行动?(5分)
26、①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②积极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④当他人遭遇困境时,拒绝冷漠,尽己所能伸出援手,奉献爱心。等等。
27、答:(1)既想见表哥,又怕影响班级荣誉。去上学。
(2)关爱集体,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关爱集体,表现为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关爱集体应该表现为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集体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成员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28、责任应当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情。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学校,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社会,遵纪守法、讲公德、善待自然、热爱和平、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29、答:不对,因为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电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他们有些人离你很近。有些人离你很远;有些人你很熟悉,有些人你甚至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在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就无法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30、“患者”的行为是个人利益至上的表现。(1分)我们应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自觉维护国家、集体利益,只有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4分)
31、(1)中国政府严正警告:捍卫国家主权;中国民众抗议示威:维护国家尊严;李昭手持纸板:保护他人合法财产;网友高度评价:维护公平正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6分)
(2)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如果采取抱怨、懈息等消极态度,同样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人,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这样,我们仍然可以说:我承担,我无悔。(4分)
32.(1)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2)会选择。因为:①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正因为有他们履行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爱和希望。②我们生活的社会是互相帮助、相互关爱的社会,做志愿者,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③作为公民,应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祖国、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乐于奉献,不断为他人、集体、社会和国家作奉献;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第五篇:第一、二单元教案
2011-2012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1.窃 读 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 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过程与方法:
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 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阅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 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过程与方法:
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 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 书名言。
自学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a.板书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二、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研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整体理解课文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深入研读课文,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2、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课题: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生字,初步理解对话内容。过程与方法:
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教学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懂本课内容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生字,初步理解对话内容。过程与方法:
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把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三、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 知识与技能:
深刻体会人物对话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一、复习导入
一个是在求学道路上刚刚起步的小学生,一个是学识渊博、学有建树的学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的对话吧!
二、分角色朗读,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三、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四、拓展活动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3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背诵第7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阅读课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教学准备:
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3、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研读课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过程与方法:
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教学过程:
一、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
2、抄写生字词。
3、完成课后“小练笔”。板书设计:
“首先„„然后„„最后„„”
课题:4 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读书乐趣 教学重难点:
a.认识本课生字
b.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教学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知识与技能:
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读书乐趣 教学重难点:
a.认识本课生字
b.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
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三、默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词,找出本文中的成语。
四、作业布置:抄写本课生字及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知识与技能:
掌握“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读书乐趣 教学重难点:
a.认识本课生字
b.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的“长生果”,现在就一起来仔细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叫它“长生果”吧!
二、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ll、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 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书是.-j-~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三、积累语言。交流感受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b。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过程与方法:
c。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d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教学设计: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
b.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c.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二、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
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三、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布置作业:
大家课后多阅读课外书籍,交流读书感受。板书设计:
“开卷有益。”
“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过程与方法: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情感态度价值观:
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 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布置作业:
誊写作文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板书设计: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
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
课题: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教学设计: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一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记忆竞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
二、交流平台
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三、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3、背诵名言。
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课题: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
a.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b.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设计: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泊船瓜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课两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
a.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b.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板书诗题,读题。
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
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
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
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
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
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
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
5、指数名学生说。
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
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
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
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 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高山。(学生口述)
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
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
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
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
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
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
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
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
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 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
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
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
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练习背诵。
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 „„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秋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课两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乐调情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读入情
1、读一读《秋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这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数名答。)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 挂念。
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他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
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三、议深情
1、学生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四、记生字
1、找到本课两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长相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识记本课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过程与方法: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乐调情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
二、读入情
1、读一读《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品悟情
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3、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4、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
5、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
6、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
7、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
8、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9、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10、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三、议深情
1、学生选一首配乐背诵。
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
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 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四、记生字
1、找到本课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
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4、学生练写。布置作业:
课题:6 梅 花 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2、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教学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2、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
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
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
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
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
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合作交流
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
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
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4、全班交流。布置作业:
复习本课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研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2、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二、读“三哭”,感悟真情
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
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某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2)品读外祖父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 ◆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 ◆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 ◆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
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
三、品语句,升华情感
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
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段。
四、归整体,理清层次
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
五、重积累,延伸拓展
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
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
课题:7桂 花 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箩、杭”2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知识与技能:
学会“箩、杭”2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准备“摇花乐”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自读提示明要求
◆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 ◆教师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书课题:桂花雨)◆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的资料后,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初读课文知大意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读准字音,弄清字形。
三、作业布置: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品读课文,理解课文含义 知识与技能:
正确理解深刻句子的含义。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桂花雨”,现在我们就来理解课文吧!
二、品读语句悟情感
◆读课文,看“摇花乐”的挂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来。a.“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b.“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教师导语: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童年的快乐带给了我们。然而,作者 仅仅为了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吗?联系上下文,读读有关语句,再说说你的感受。a.“我喜欢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c.“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学生边读有关语句,边谈自己的体会。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这几句话,联系上下文,如与“梅花、梅树”的对比,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a.找出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
b.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自己的感受。
试着用“这里的——再——,也比不上——”这样的句式说说母亲还可能会说些 什么。c.与同学交流:母亲的话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听着母亲的话,“我”不禁又想起了“摇花乐”,你能通过朗读向同学们表达出“我”的思乡之情吗?(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难忘童年的画面,难忘母亲的话语,更难忘故乡的桂花,读读课文中的语句,想一想,课文中是否还有让你回味无穷的句子?找出来并有感情地读一读,再交流为什么要这样读。积累语言求发展
◆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 ◆在课外阅读中,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呢?说一说。
◆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a.“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b.“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课题:8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2、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2、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教学设计: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本课课文。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2、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2、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教学过程:
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二、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 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课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句子含义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2、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2、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三、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布置作业:
口语交际·习作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过程与方法:
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教学设计: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
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过程与方法:
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布置作业:整理活动材料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
学习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赏评.布置作业:作文(题目自拟)
第四课时
回顾·拓展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明确内容
◆“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
◆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互相交流,各抒己见
◆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诗文链接,内化积累
◆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 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 ◆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趣味语文.激发兴趣
◆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布置作业:收集好词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