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的三层含义缺一不可
以人为本的三层含义缺一不可
------------------
□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
□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
□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
■学者论坛■吴忠民
现在,人们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中国社会当中越来越深入人心,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健康推进产生越来越重要的积极影响。不过,应当看到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实际上有三层含义。对于其中任何一项含义的忽视,均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误导效应,从而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展应当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物或以经济为本的发展
不能否认的是,长期以来中国十分热衷于追求高速度的发展,而且主要是在追求经济的高速度增长。人们往往把发展问题归于一个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进而又将衡量发展成功与否的尺度也归于一个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问题,亦即GDP的高增长率。人们简单地以为,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的自然推动力,只要把经济搞好,其他方面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进步。换句话讲,要想使整个社会尽快改变面貌,就必须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一种高速增长的态势。有时,即便是客观的现实迫使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了下来,但人们对于经济高增长的情结依然是根深蒂固。其结果是,高速的经济增长虽然带来了高速的财富积累,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比如,造成了人类生活所必须依赖的生态环境的明显破坏。2003年,我国已经有11个省市的103个县级以上的城市供水短缺。2003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7%,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6%。1997-2003年,全国耕地面积从19.51亿亩下降至18.51亿亩。2003年,中国环境损失占国民收入(GNI)的比例高达3.12%,远远高于世界0.81%的平均水平。发展的现实情况提醒人们:只有以人为本位的发展方是正确与合理的发展。只有以人为本位,方可解决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各种层次的需要。就此而言,追求发达的经济只是手段性的东西。经济是为人服务的,不能只是见物不见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经济问题的重要性,其要旨在于消除经济发展的被动自发性,确立起人对经济的主体性地位,使经济的发展更富有合理性、更具有效应性,使经济更能为人所用、更有利于基本民生状况的改善,进而使整个发展过程正常展开。
发展应当是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而不应当是以少数人为本的发展
社会发展的成果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应当具有共享的性质,即:随着社会发展进
程的推进,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应当相应地更加得到保证,每个社会成员的潜能应当相应地不断得以开发,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应当相应地持续不断地得以满足、其生活水准应当相应地得以不断的提高。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应当“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3页)相反,如果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社会群体少数社会成员一方,那么就说明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是为少数社会群体少数人所享用。
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既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需要。当一个社会尚不具备必要的条件,这时如果强调“人人共享”的事情,那就说明这个社会的“大脑”出现了诸如过于理想化甚至是幻觉化的问题。相反,如果一个社会具备了或部分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并且有着这一方面的要求却不将共享问题予以实施或部分地予以实施,那就说明这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出现了问题。
我们在改革与发展中,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承受力,这是毫无疑问的。现代化建设固然需要社会成员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这种代价不应超过一定的限度。反思这些年的一些做法,我们在考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时,往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也就是过多地考虑社会成员的承受力。这种做法是很不全面的,过于功利化,立足点有问题。在某个特殊的时期,这种立足点还有一定的策略意义,但无论如何不应当长久。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地多考虑如何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问题。不能将社会成员视为被动之物,不能总是立足于让社会成员承受些什么,而是应当立足于让民众不断地获得些什么。改革开放20多年了,我们应该考虑让广大的民众普遍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且,国家已经初步具备了这个能力。只有坚持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才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才能使改革和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事业,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内需,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以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资源,从而为发展提供一种持久有效的推动力量。
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
社会发展应当是以大多数人为本位的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公民)为本位的发展。以人为本只有落实到个体人那里,才具有真实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社会是由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如果漠视个体人的基本权利,那么就不可能做到以人为本。个体人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对于各个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当然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而不是思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86页)个体人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我意识”的具备和基本权利的拥有。个体人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独立的自我选择意识和自我的责任能力,个体人的基本权利则表现在平等的公民权等多个方面。自然,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于社会也是有义务的,只不过这种义务与权利应当是对称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国家和集体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平等权利和合理利益提供必要的保护,即:尊重与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否则,国家和集体便没有了意义,其存在的正当性理由便会受到损害。显然,如果没有这一条的话,那么,以人为本的理念就难以同形形色色的平均主义真正地区分开来。历史的经验证明,正是在这样一个问题上,常常容易出现有害的情形。
如果一个社会只是笼统地讲以社会整体为本,而只是将个体人公正对待问题作为顺带的、次要的、附属的事情,那么,这样的以人为本只能是一种“抽象的”、表面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有违以人为本的初衷,因而不可能具有实际的意义。中国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情形就很能说明问题。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由于对个体人意义的忽视,由于对社会成员的平等公民权(自然人基本权利)的漠视,由于强调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强的对于阶级的人身依附性,从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阶级。而在高扬阶级意识的年代,阶级与阶级之间又不可能是平等的,所以,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不可能形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对于每个个体人来说具有普遍的、平等的对待。建国30年间中国一直没能够制定出同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完整的《民法典》(民法体系),便是明证。既然如此,那么,社会成员作为公民来说的许多基本权利和基本权益也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同时,社会也就由此而丧失了活力。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只是笼统地强调以社会整体为本而忽略了个体人基本权利的极端重要性,便有可能形成一种极端性的有害导向,即:形成类似于“集体的事再小也是最大的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最小的事”、“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偏执观念。一旦如此,就很容易出现多数人左右一切,随时有可能以国家和集体的名义,或者是以多数人利益的名义来牺牲少数人合理利益的情形。在这方面,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派的所作所为以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都是典型的事例。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平等权利的保护,每一个个体人自主发展的合理空间能够得到保护,其合理利益的边界能够得到确立。这一点,无论是对于社会成员来说,还是对于社会共同体而言,都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第一,对于每一个作为个体人的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如果社会能够有效地保证其基本的平等权利,那么,就可以将每个社会成员生存底线的确保和个人自由发展空间的保护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第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通过个体人平等权利的保证,可以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有效地理顺社会的利益结构。通过对每一位社会成员平等的基本权利的保证,有助于做到对每一个社会阶层合理利益的保护,从而理顺社会的整体利益结构,实现整个社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局面。这样一种情形,无论是对富人还是对贫困者都是有利的,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整个社会的活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如果说以绝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在不小的程度上能够防止“劫贫济富”现象发生的话,那么,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则能在不小的程度上防止“劫富济贫”现象的发生。
第三,通过个体人平等权利的保证,有助于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保证问题的具体落实,而防止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实际利益可能出现“虚化”的情形。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个体人的平等权利有着一定的边界。一旦越过这个边界,便会造成缺乏正当性的、极端化的个人主义行为,便会造成负面的社会效应。就一般情形而言,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有害的行为:
第一,损害社会共同体有机团结的极端化个人主义行为。这是一种损害社会共同体和个体人之间合理关系的有害行为。极端化的个人主义只是单方面地强调个体人的权利,强调个体人凌驾于社会共同体之上,却轻视个体人对于社会共同体所负有的义务和责任;强调社会共同体对自身所提供的种种保护和便利,却轻视社会公共利益,忽视自己对社会共同体所必须做的贡献。极端化的个人主义一旦成为不是一种十分个别的,而是成为一种在某种范围流行的现象,那么,便会不可避免地损害社会成员对于社会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降低社会共同体的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的程度,削弱社会的活力,从而对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十分有害的负面影响。极端化的个人主义行为流行的范围越大,其负面效应也就越严重。
第二,损害他人利益的极端化个人主义行为。这是一种损害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关系的有害行为。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每个人活动空间的有限性等原因,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实际上是有一定边界的。问题在于,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利益冲动去行事,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损害他人的自由和平等、侵占他人的合理利益。
由此可见,在强调以个体人为本、重视保护个体人平等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防止极端化的个人主义现象的出现,否则便会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初衷。
具体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健康来说,以人为本的三层含义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人为本的第一层含义有助于解决盲目追求GDP的非科学的发展观问题;以人为本的第二层含义有助于解决多数人分享不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以人为本的第三层含义则有助于防止出现平均主义抬头、有可能抬头以及公权不恰当扩张等诸多不利的情形。
近年来,中国在以人为本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不少方面仍需要作进一步的努力。其大致状况是:现在第一层面上的问题即发展应当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经济为本的问题已经开始得到明显重视、就整体而言正处在予以系统解决的状态;第二层面上的问题即发展应当是以大多数人为本的发展问题开始受到重视,进展明显;但第三层面上的问题即发展应当是以无数个个体人为本的发展问题,只是处在刚刚开始引起关注的阶段,尚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
第二篇:以人为本含义
所谓以人为本,其基本含义简要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我们需要围绕这种基本含义,进一步从哲学上深入挖掘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以人为本是一个关系概念。人主要处在四层基本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这四个层面的关系中具体解读以人为本的完整内涵。
第一,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
对同时代的人来讲,当代中国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虽然由于客观条件及文化的差异,各地区的人在发展目标的追求上不尽相同,但一些基本要求还是共同的,如优美的生态环境、心情舒畅的工作、健康的身心、享有有效的~民主平等、具有受教育的机会等。只有在上述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人们才算达到了较高的生活质量。
对代际之间来讲,应保持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主要包括:(1)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这要求我们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的能力与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2)建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的,要建立有效的能源和资源消费模式,要认识到我们观念上的误区及其根源,改进旧的传统观念和消费模式,特别是要创造一种将人类与自然界融合在一起的视野,确立一种新的生态环境观念,落实到行动上,就要通过绿色消费行动,使消费者有意识地选择对环境保护有益的商品,来引导企业提供这样的商品。
第二,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既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物质财富极端匮乏的年代,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是必然的、合理的。然而,当人们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而人的发展问题凸显出来之后,如果“只见物不见人”,不去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就会付出沉重代价。这就需要从以物为本的发展逐步走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物质基础。在当代中国,提出以人为本是相对以物为本而言的,是对过去只追求经济增长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方式的超越。
人又是一切活动的手段。因而,以人为本又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人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首先要创造成果,人要凭其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为此,就必须为劳动者创造能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反对不劳而获和坐享其成。
第三,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强调公正,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既要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也要尊重精英群体的能力和贡献,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
以人为本蕴涵的社会公正原则,在当前特别要求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由此,它要求公正合理地解决社会上存在的贫困群体和精英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问题,更要尊重他们的~,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大多数人在社会转型中丧失利益且得不到有效帮助,改革不仅难以继续下去,而且不利于社会和谐。一个社会和谐不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贫困群体的生存状态,取决于精英群体对待贫困群体的态度。所以,贫困群体更应受到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要让贫困群体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以人为本蕴涵的社会公正原则,也要求尊重社会精英群体的独创个性、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这里的精英群体,主要指靠能力、业绩而在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群体。社会精英群体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也应该尊重精英群体的创新能力和业绩贡献,应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一个社会是否具有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对待社会精英人才的创新能力与贡献。
第四,在人和组织的关系上,就是各级组织既要注重解放人和开发人,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要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
针对组织对人的过度控制,以人为本体现为对人的解放和开发。如果仅把人看作成本,就容易把劳动者当做物,而不是当做人,就会漠视人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就容易降低劳动者的工资,不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如果把人当做组织的主体与目的,那就意味着要注重对人的解放和开发,为每个人潜能和能力的发挥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与平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使人各尽其能。这里着重强调尊重人的能力问题。一般来讲,人们不仅要求能够过上健康长寿的生活,而且要求能够充分接受教育,能够具有足够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空间,能够自我实现。人的发展的这种特征,意味着要注重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和运用,并把人的能力作为基本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开始关注人类发展,并强调把人的能力放在发展的核心位置。这对我国来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当人凭其能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就必然要求社会给予应有的回报。这种回报是对人的能力和贡献的尊重和肯定,同样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由此,社会应尽力让每个人能各得其所,对每个人的能力和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
要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必须澄清一种模糊认识,即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主张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是在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讲,有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两种。以人为本与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都把人的生存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纳入其中,既强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又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以人为本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本质区别。
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及其缺陷。从逻辑上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受自然界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人又以主体的姿态面对自然,要认识、改造自然。但在西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尤其到了近代,出现了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伴随着科技理性主义的发展,西方社会发生了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改造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得以充分体现,改造和征服自然的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人们真的成了自然界的主人。这种对理性主义的弘扬,对主体的赞美,使得人类只承认人的价值,而轻视人以外的存在物的价值,如果说自然有价值,也仅仅是作为工具的价值。这就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了对立的两极,形成了以人类为中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模式。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上是一种绝对人类中心主义。
在这种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们通过改造自然,获得财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却由于人类疯狂地向自然索取,从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全球性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的生存。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也因此受到广泛的批评。面对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上述缺陷,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者就把这种只关心人自身的存在和利益,把其他自然物仅仅作为满足人类需要和欲望的占有物来对待的观点,称为“狭隘人类中心主义”。他们已经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主张应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主张人类应放弃一切干涉、破坏生态系统的技术、社会体制和价值观念,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存在物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和平共处。这实际上主张的是一种相对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为本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在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以人为本是将人的生存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纳入其中的。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这应是一种合理的生存活动。自然界不会自动地把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一一提供完备,因此,人类要不断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正是在同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中,人类才从动物界提升出来,而且也通过不断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而发展自己。但在人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如果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对自然的破坏,从而也会造成人类生存危机。
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以人为本,是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待人和自然的关系的。首先,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改造自然界,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生活资料的活动,是合理的、应该肯定的生存活动,人要不断提高自己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其次,人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人区别动物之所在。就是说,人类能够超脱自身需要的狭隘束缚,而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出发,去进行促进自然万物共存共荣共进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系统平衡许可的范围内,或者说,可以坚持以人类为中心,但不能以牺牲人以外的价值为代价。只有当人类尊重人以外的价值时,才能真正实现以人类为中心。这就是以人为本与绝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以人为本与公民社会、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臣民社会,这一社会的特征就是臣对君、民对官的服从与依附的等级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往往是以权力为本或以官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现代社会的一个本质特征,是由臣民社会走向公民社会。所谓公民社会,就是人和人之间具有平等的权利、独立人格、机会和规则的社会。在这一社会,法治高于人治,权利大于权力,法理高于人情,自主高于依附,公权高于特权,治理高于管制,能力因素高于非能力因素,非权力因素高于权力因素,民本高于官本。显然,这种公民社会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
建立公民社会需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即从管制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在实现以人为本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政府较注重对人的管制,一定意义上是一种管制型政府。这种管制型政府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理念支撑,就是“官本位”。在管制型政府的框架内,难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对这种政府可以做这样理解:首先,个人的政治权利、独立人格、主体性以及~能受到政府的保障。其次,政府的职能主要是为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一种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与平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这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传统社会遗留下来的身份制、等级制、劳动管理体制和户籍制,以及不同单位和不同行业之间缺乏的合理流动机制,是影响以人为本实现的体制障碍。市场经济自身也在要求社会转型,即由权力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由身份社会走向实力社会,由依附社会走向自立社会,由静态社会走向流动社会,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这样的社会要求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如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等,其目的就在于把被束缚的、依附的和狭隘的“单位的人”变成开放的、独立的和靠能力素质立足的“社会的人”,并给人以相对平等的权利、人格、机会和规则。这种人的解放,不仅可以克服人的自身局限、地域局限、职业局限和社会关系局限,还可以促进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和世界的广泛交往与交流,并在这种交往和交流中,充分学习和利用社会的发展成果来发展自己的能力。最后,在政府的政治生活中,人们政治行为的理性自觉程度较高,多数人遵循法大于权、理大于“情”的原则,注重使自己的政治行为受法治、制度和程序约束,限制公共权力运行中的随意性。显然,在这种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中,以人为本的地位得到了应有体现。
第三篇:企业管理的三层含义
个人日记
第一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说明了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这五项基本活动。这五项活动又被称之为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
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每个管理者工作时都是在执行这些职能的一个或几个。
1)计划职能包括对将来趋势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建立目标,然后要制订各种方案、政策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企业的长期发展计划、以及各种作业计划都是计划的典型例子。
2)组织职能一方面是指为了实施计划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结构,该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计划能否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指为了实现计划目标进行的组织过程。比如,要根据某些原则进行分工与协作,要有适当的授权,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等等。组织对完成计划任务具有保证作用。
3)控制职能是与计划职能紧密相关的,它包括制定各种控制标准;检查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若工作发生偏差要及时发出信号,然后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纠正偏差或制定新的计划,以确保实现组织目标。用发射的导弹飞行过程来解释控制职能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导弹在瞄准飞机发射之后,由于飞机在不断运动,导弹的飞行方向与这个目标将出现偏差,这时导弹中的制导系统就会根据飞机尾部喷气口所发出的热源来调整导弹的飞行方向,直到击中目标。
4)激励职能和领导职能主要涉及的是组织活动中人的问题:要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要对人进行指导、训练和激励,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解决下级之间的各种矛盾;要保证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信息渠道畅通无阻等等。
第二层含义
管理定义中的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即利用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所谓协调是指同步化与和谐化。一个组织要有成效,必须使组织中的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直到各个人的活动同步与和谐;组织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备也同样要同步、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均衡地达到多元的组织目标。一个以汽车为其主要产品并且管理良好的企业,它在人力、设备、厂房和资金方面都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每个部门、每个单位,以至每个人什么时间做什么,何时完成,送到什么地点,都将有严格的规定,这样才能保证用较低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汽车。这就如同一支配合良好的乐队,尽管大家各奏各的音调,配合起来则是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第三层含义
管理定义中的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含义
一是企业的产权制度,它是指界定和保护参与企业的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利的法律和规则二是企业的组织制度,即企业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它规定着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权责分配关系
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它是指企业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法的安排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大体内容
1、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明确的实物边界和价值边界,具有确定的政府机构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出资者责任。
2、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常实行公司制度,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制度,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形成由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组成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并有效运转。
3、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生产经营为主要职能,有明确的盈利目标,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职工按经营业绩和劳动贡献获取收益,住房分配、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事业由市场、社会或政府机构承担。
4、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具有合理的组织结构,在生产、供销、财务、研究开发、质量控制、劳动人事等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5、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着刚性的预算约束和合理的财务结构,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等方式谋求企业的扩展,经营不善难以为继时,可通过破产、被兼并等方式寻求资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再配置。[1]
知识经济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已成为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 管理要对知识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存储和共享,运用智慧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将成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前进的重要动力,提高知识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1.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观念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不再过分依赖于传统型的经济资源, 而更加取决于知识资源。在传统管理中,基本上是人异化为物的管理,对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压力,人的主动性遭到压制。知识经济条件下, 非一线作业的一些管理企业对工作时间和地点的要求可能不再那么统一, 工作中的弹性加大。现代企业管理者必须营造一种使企业员工自愿地交流与共享知识的意识, 结合现代企业自身特点, 开发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去创造新环境。
2.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现代企业不再把传统工业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速度、数量、产值作为追求的惟一目标, 在注重以往的流水线、节拍等严密的分工组织形式和工艺流程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虚拟企业、网上经营等新的组织 及管理模式正在冲击着传统的企业生产管理方式。
3.经营方式的转变。Internet浪潮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由于它使用的广泛性及信息传输的方便快捷等优点,在现代企业经营上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形成新的交换体制,冲破时空的限制,构架新的市场规则。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如何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已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四篇:企业管理定义有三层含义
企业管理定义有三层含义
2011-09-29 09:03 提问者: niiiiijg |浏览次数:2157次
我来帮他解答
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
满意回答
2011-09-29 10:39
企业管理(Business Management)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
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从管理对象来分,可以将管理分成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业务管
加理更侧重于对组织的各种资源的管理,比如财务、材料、产品等相关的管理。
Q而行为管理则更侧重于对组织成员行为的管理,以此而产生了组织的设计、9机制的变革、激励、工作计划、个人与团队的协作、文化等等的管理。3企业的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就像人的两只手一样,9要配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管理的作用。如果其中任何一只手出了问题,4都会对管理的整体带来损失,甚至让企业管理停滞不前,受到严重的阻力。
5相对应的,作为管理落地的工具,信息化软件也可以分为两大类: 0ERP软件系与协同软件系。其中,ERP软件系包括:财务软件、物流软件、0CRM、HR、库存软件甚至各种行业性业务管理软件等,3其作用主要是帮助企业业务管理推行落地的。协同软件系包括:
1协同OA、HR、CRM、绩效、网络、门户、IM、邮件等,其作用主要是帮助企业实现
行为管理落地的。
第五篇: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
儿童美术教育
什么是儿童美术教育 儿童美术教育包括三层含义。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满足学前儿童审美情感需要的教育。学前儿童喜欢涂涂画画,他们对儿童美术教育应为学前儿童提供情感沟通与满足的机会。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种创造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每个儿童都有美术创作的潜能。在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可爱的形象,如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这些都是儿童从自身经验出发,经过大胆想像而创造出来的。因此,儿童美术教育应当鼓励和指导儿童以自己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形成有个人特色的艺术表象,并通过大胆想像艺术地表现自己的体验。
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学前儿童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儿童需要手、眼、脑的协调活动,他们需要用脑去想像、理解相加工审美意念,用语言表达感受,用手操作材料等。(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副教授)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美术教育能健全儿童的大脑,开发智力。
2、美术教育能促进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
3、美术教育能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美术教育可以塑造儿童良好的个性。传统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美术教学,注重临摹,忽视儿童的个性表现常用简化了的图形做为形象表现的模式,通过临摹灌输给儿童,把学简笔画称为让儿童掌握绘画“词语”。儿童在成长中,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成人先入为主地教他们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使儿童形成定势,儿童学会了这些形象公式,套用在自己的画里,就出现了所有儿童画一个模子的太阳、大雁、花、树„„。比如常见少儿园的孩子用一条折线画大雁,他们从老师那值得到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这个符号代表鸟,他们不知道绘画形象来源于生活,他们不懂得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各种形态特征的鸟长得是不一样的,临摹教学使儿童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生动有趣的物象不会画也不敢画,每个孩子的画没有个性。
2、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儿童成长的历程,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实际 如教材内容由简到繁,从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的造型能力发展,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儿童越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材从简单形到复杂形安排,以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所以教材规定由平面形开始: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形„„看来这种安排似乎是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实际上儿童生来认识世界并不以形的繁简来发展认识,他们喜欢画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他们一开始拿笔画画就先会画人。儿童在成长中的思维常常产生掌握世界、了 解世界,并证明世界神奇的冲动,儿童图画常表现了人类发展中各阶段的创造力,他们能把大千世界中变化万千的事物,自由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实践证明儿童绘画题材并不存在繁简问题,我通过教学实践了解到,富于变化的复杂形反而易于被儿童接受,如,中学教材中的旅游鞋、自行乍、古建筑„„,都是儿童写生的好题材。
3、传统美术教育的评估标准,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只以象不象为评价作业 的标准,忽视了艺术中的多元化表现。(戎安娜:《我国传统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怎样正确进行少儿美术教育 一:儿童美术教育就应该“还孩子以率真的童年” 倡导提高中国孩子的创造力,还他们以率真的童年,在美术教育里面释放孩子的天性;让美术届和教育届的官方权威机构通过儿童美术事业得到很好的结合,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二:家庭美育环境是儿童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家庭美育,能够带给孩子和父母多少美好的沟通、能够点燃多少父母已经遗忘的艺术热情、又能对生活的质量有多大的提升,一个知晓艺术、知晓美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必定有着更好的情操、理想和志趣,所以,我们希望能通过努力把“艺术教育”从人为设定的功利架上解放出来,还艺术一个真正的意义,让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情感、幻想和快乐。三:走出少儿美术教育误区
一、准确把握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少儿美术教育目标应定位在孩子的终身受益上,而不能只限于年龄阶段。年龄特征强调的仅仅是此阶段少儿的一般规律,我们应该从每个孩子具体的发展需要出发,将目标的定位指向塑造个性、开发潜能和培养创造力上,使孩子终身受益。少儿美术教育的目标还应该把培养能力放在比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位置上。当然,没有知识和技能支撑的活动是不存在的,但是知识和技能应是少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多方面的经验,而不纯粹是通过记忆储存起来的特定的知识与技能。所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应该整合在一起。
二、准确把握“教”与“学”的关系 少儿美术教育领域的“教”与“学”跟其他领域一样,确是一对比较难以处理好的矛盾。要解决好这对矛盾,教师必须坚持“既要尊重少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原则。尊重少儿的主体地位,就是支持少儿的自主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坚持在支持中引导,使教育与发展融为一体。具体地说,在少儿美术教育中,要从孩子的发展规律中了解“学”,在引导孩子的发展中把握“教”。让少儿在感受体验、操作尝试、探索发现中去理解知识、学习技能。
三、正确处理“即时效应”与“终身发展”的关系 应根据少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为少儿选择既贴近生活又让少儿感兴趣的美术教育内容。教师也可以结合各学科教育活动开展美术活动。如:在讲故事以后,引导少儿用美术(绘画、泥塑、小制作)来表现故事内容;又如外出参观回来,教师可以让少儿用绘画来表现参观时的情景。
四、正确处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的关系 在少儿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重视过程评价。首先,要重视少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关注少儿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帮助少儿建立自信。其次,评价中要重视少儿的探索与创造精神。教师应允许少儿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接纳孩子不同的创作结果,从不同的角度给予肯定。再次,要重视培养少儿在创作过程中克服困难、大胆表现的勇气。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其自身发展的特点。这样,我们的评价对孩子的发展才是有意义的。.美术活动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孩子来说既是玩画游戏,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同时,儿童美术教育同专业的美术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儿童美术教育主要靠发展直观知觉,通过观察、体验、记忆、联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人的一切感官,让儿童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儿童美术是综合性教育,需要利用多种媒体对儿童进行刺激,使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顺应儿童自然发展,把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完善创作所要表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