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服务与管理“四个平台”提升动迁小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打造服务与管理“四个平台”
努力提升动迁小区社会管理水平
中共浦东新区芦潮港镇委员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就社区管理工作跟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打造服务与管理“四个平台”,提升动迁小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下面,我从两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总体概况
芦潮港镇地处浦东新区东南角,是临港新城四个分城区之一,地域面积18.5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1个村,常住人口2.98万。自2003年实施开发建设以来,率先完成了全镇性征地、动迁、安置工作,所有农民实现“农转非”,全面建成80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全镇95%以上家庭安置进入动迁小区。
(在大规模、集聚性的动迁入住初期,也是各类矛盾集中凸显期,主要体现在:一是社区干部工作方式不适应,有些村干部角色转换滞后;二是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不适应,违规拆违、公共场所乱堆物、物业费收缴难(收缴率最高仅为20%)等不规范、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居民参与社区民主管理的意识与民主自治的工作要求不适应,居民对动迁小区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强。)修改如下:
在大规模、集聚性的动迁安置后,由于社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安置小区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没有转变,加上动迁安置过程中因利益冲突造成的各种抵触情绪突出,各类矛盾集中暴露,体现在:一是不文明陋习突出。小区居民在绿地上开辟小路,乱扔垃圾,乱晾晒、乱搭建、乱停车等不文明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市民 1
意识淡薄。物业费难收取,最高的收缴费仅为20%。三是安全意识不强。拆除承重墙、破墙建门、公共场所堆放易燃物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四是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责任感不强。居民对动迁小区缺乏认同感,社区管理过多依靠政府指导,社区的自主能动性不强。此外,从社区管理层角度看,存在责任不清、工作相互推诿现象。
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以改变原有管理模式为突破口,)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总体思路,着力打造社区服务与管理“四个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载体、拓展活动,寓管理于服务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通过三年多来的实践,在管理模式、居民素养、综治维稳等方面有了可喜改观,取得了“三个明显下降、四个明显提高”的积极成效,即治安发案率、信访总量、越级上访的批次和人次明显下降;环境管理质量水平、城镇安全指数、居民民主意识以及对政府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打造区域大党建平台:凸出“党委领导”
我们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社区建设为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管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并通过探索社区区域大党建等形式,较好整合了社区管理力量和资源。
一是以机构及人员融合为前提,实现管理联动。确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工作站、居委会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公安、城管、环卫等共同组成的“1+2+X”的社区管理体制;并通过社区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式,充分发挥各方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同时,通过吸纳社区外单位相关人员为兼职党总支委员的方式,较好地实现了人员力量整合,为实现社区管理联动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以党建联建活动为手段,实现资源共享。一方面,由镇党委牵头,与辖区内同
盛公司等大型国企、海洋大学等高校结对,引导企业、学校发挥人才和文化资源优势,为社区提供场地、设施、图书等资源,并组建了“爱心课堂”、科普宣讲团等组织,较好满足了动迁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镇党委利用我镇海陆空部队齐全的资源优势,整合驻芦海防、海军、空军部队以及边防派出所、芦潮港派出所和民兵队伍力量,组建了“军警民”联防大队,经常性开展社区巡查巡防,有效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通过整合校企和军地资源,形成了社会管理由“单打一”向“全方位联动”的新格局。
二、强化机制,打造长效管理平台:体现“政府负责”
为强化政府在社区管理中的主导地位,我们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了“三个同步”的目标,即居民入住与组织筹建同步、服务内容与居民需求同步、建设管理与居民自治同步。
一是人员、岗位“双规范”机制。面对撤村建居、人员分流后的实际问题,我们以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为目标,规范社区干部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建立集体人员收入保障统一操作平台,把所有社区干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纳入政府一级财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社区、物业“双考核”机制。针对社区和物业两个工作层面,我们分别制定专项考核实施办法,形成“社区专项考核”和“物业绩效考核”两项项考核激励机制、“城管网格化管理”和“社区环境卫生质量管理”两项长效管理机制。三是财力、精神“双激励”机制。根据“物业费收缴难与物业服务不到位”的恶性循环,镇政府除鼓励物业公司之间展开竞争,对优秀公司给予精神奖励外,还专门设立每年100万元的奖励资金,按照“考核百分比”、“0.1元每平米的奖励标准”和“管理的物业面积”三要素,每季度对物业公司实施绩效奖励考核。通过“双激励”的形式,较好地提高了物业服务质量,得到了居民的认可,物业费收缴率由原先20%左右提升为60%左右。
三、创新载体,打造文化服务平台:引领“社会协同”
从农村向社区、农民向居民转换后,原有生活、生产方式被打破后,如何让群众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模式,是动迁小区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我镇在想方设法帮助失地群众解决就业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在教育群众、引领群众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坚持利用居民学校、成人学校、党员服务中心等资源,为社区群众提供讲座、培训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我镇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社区教育示范镇”等荣誉。二是坚持用文化品牌影响群众。充分利用文化广场、文化中心资源,引导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娱活动。开展了“迁新居、提素质、看未来”、“一居一品”、“百姓小舞台,秀出我风采”等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促进了群众文明素养的提升。三是坚持发挥业余民间团体的作用。根据社区群众文化层次、生活经历、生活需求不同,在社区中先后组建风筝队、晨练队、书画班等社会团队30个,并给予财政扶持,进一步充实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以人为本,打造民主自治平台:激发“群众参与”
我们以“夯实民主自治基础、深化民主自治内涵、增强民主自治活力”为总体要求,不断创新载体、拓展活动,较好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
一是通过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做好社区办公标准化建设以及居务公开等工作,从组织、物质和制度上为民主自治奠定了基础。二是通过推进“三会”制度,即议事会、听证会、协调会,让居民享有社区事务的自主权、决定权和评议权,为群众参与社区管理搭建了平台。三是通过开展“五星”楼道、特色楼道等创建活动,增强居民自律意识,激发了群众参与管理的主动性。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三星”以上楼
道创建数量由初评时的46%提升至92.6%。四是通过引导和规范“治安巡逻员”、“卫生巡查员”、“创评评议员”、“矛盾调解员”等志愿者队伍建设,基本上做到每户家庭都有成员纳入志愿者队伍,较好地实现了“社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目标。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镇在动迁小区服务与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照上级要求、对比群众需求,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继续巩固提高物业费收缴率、居民文明程度以及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将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继续深化“四个平台”工作举措,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热情,为提升动迁社区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推进浦东二次创业、实现二次跨越作出我镇应有的积极贡献。
2011年12月26日
第二篇:以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在2011年11月的《人民论坛》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总结介绍广州以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经验。本报特予转载,以飨读者。
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入手,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的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街道社区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线”,市民享受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好服务群众的重要举措。2010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经过3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新台阶,达到10748.28亿元,增长13.2%,连续22年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三。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2010年在广州居住的总人口已超过150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06.14万人,流动人口712万人。特别是随着城市社会转型和基层社会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对社会服务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社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单元。如何使“社会人”变成“社区人”,让他们回归社区、融入社区,不仅在社区里生活居住,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以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是城市管理者面临的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近年来广州坚持把社区服务管理创新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从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入手,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积极构建社区服务管理新模式、新格局,努力使街道社区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第一线”,市民享受品质生活的“幸福港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坚持制度先行,构筑健全的社区服务管理政策体系
构建健全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政策体系,是加强和创新社区服务管理的关键。2008年5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明确要求广州等市在社会管理方面有选择地先行先试。为此,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派出队伍分批到香港、新加坡学习考察社会管理服务特别是社区管理服务的经验做法,制定出台《关于学习借鉴香港先进经验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意见》,明确社会管理改革先行先试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及方法途径。先后制定实施《关于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及5个配套文件,确保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2011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准确把握社区服务管理的核心内涵,切实转变社区服务管理观念,在深入总结近年来社区服务管理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社区服务管理有益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创新力度,出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街道、社区服务管理改革创新“1+3”政策体系,在机构设置、体制改革、财政支持、硬件设施、人才激励、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政策设计,构建起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一整套政策体系,为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在加强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创新上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的意见》,进一步理顺外来人口较多的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权责,建立完善特大镇、村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完善特大镇、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吸收外来务工人员平等参与镇、村社会服务管理,以制度创新夯实城乡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具有广州特色的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机制
在推进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推进社区管理服务创新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推进社区管理服务创新的关键环节。社区服务管理资源分散、条块分割、权责脱节,重管理、轻服务甚至以管理代服务的问题十分突出,必须大胆改革,先行先试,坚决破除阻碍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此,结合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在全市14个街道开展整合街道机构和聘用人员改革试点工作基础上,按照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要求,全面推进街道社区“一队三中心” 建设(街道综合执法队和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落实街道对社区管理服务人员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调配权,从根本上解决多头管理、多头指挥、资源分散、效能低下等问题,提高社区服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在全市20个街道开展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共投入8000万元,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或委托项目管理的方式由社会组织承接社区综合服务,建立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的跨专业团队,提供以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为核心的各类专业、优质的社会服务。目前,已经开业的16个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其中萝岗区联和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提供12大项110多个服务项目,运行仅半年,接受服务的群众已超过2.5万人次。结合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14个整合机构和人员改革试点的街道同步推进社区居委会改革,按照“三个70%”的目标,推行社区“直选”,完善居委会考核机制,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坚持政府主导,构建全面覆盖、功能完善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公益性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本质属性。构建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推进。近年来,广州市每年本级财政投入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资金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0%以上,切实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保、住房等热点难点问题,市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2010年广州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行列”,在2011年全国30个大城市生活质量指数评比中排名第一。
深入推进街道“五个一”工程建设(一个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体育休闲公园、一个卫生服务中心、一个视频监控系统),实施社区环境整治小工程计划,不断改善提升街道、社区环境水平和服务条件。目前,全市已建成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216个、文化活动中心204个、体育休闲公园828个、卫生服务中心178个、视频监控系统334个。同时,加快形成以一站(政务服务中心)、一台(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一库(社区服务管理对象信息库)、一网(四级信息网络)、一页(市民服务信息网页)、一卡(市民社保卡)为核心的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区服务管理综合服务体系,让市民群众办事就在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利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加大农村镇村公共服务投入倾斜力度,市本级重点扶持新增153个试点村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两规”(新村建设规划和旧村改造规划)、“三清”(清卫生死角、清沟渠池塘、清乱搭乱建)、“四有”(有排污处理系统、有环卫设施、有村民公园、有绿化林带)、“五通”(通路、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建设成效凸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今年以来,把加快北部山区发展作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的重大举措,出台《关于加强我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一区带一镇”、“名企帮名镇”、“百企助百村”对口帮扶战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到2012年,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扶持山区镇专项资金将提高到每镇每年1500万元,大力推进农村路灯建设“光亮工程”和农村泥砖房改造“安居工程”,全面提高北部山区贫困镇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坚持多元共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主力军作用
以街道社区为突破口推进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必须厘清政府、群众和社会组织三者的定位和职能,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社会组织是主力。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主力,在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社会工作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政府、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分工协作、良性互动,把社区服务管理创新落到实处。拓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服务项目和范围逐年增多,2008年设置服务项目11个,2009年为33个,2010年设置项目34个,服务范围涉及家庭服务、长者服务、青少年服务、残障康复、社区矫正、戒毒康复服务、劳动就业、社区自治等领域。增加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投入,2011年市、区(县级市)财政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的投入高达7635万元,相当于前3年投入总和的一倍多。创新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公益服务类社会组织由民政部门直接登记管理。2008年以前,全市仅有7个社工机构,现在发展到47个,有14个社会组织正入驻孵化基地,通过职业资格考试的社工有2103人。截至2011年6月底,全市登记注册各类社会组织4202家,其中社团类143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763个。
坚持社区自治,引导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共建共享幸福广州
社区民主自治是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方向,不仅要广泛宣传培养社区成员的自治意识,建立健全社区民主自治制度,更要注重各阶层、各群体的融合发展,吸引社区成员广泛参与到社区民主自治的活动中,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广州是流动人口大市,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与户籍人口比例接近1:1。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在镇、村高密度集聚,如增城市的新塘镇、花都区的狮岭镇聚集了上万家甚至数万家企业、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外来务工人员,远远超过当地户籍人员。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诉求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各种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凸显。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有序融入城市发展,与本地人和谐相处,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既是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的重点,也是难点。
深入推进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发展全局。作为一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任务,全方位强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管理,积极推动其融入广州、扎根社区。切实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外国人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按照在穗居住外国人和流动人口100%登记管理的要求,健全市、区(县级市)、街(镇)、居(村)四级工作网络,健全流动人员信息登记采集制度和出租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工作,在流动人员超过2000人的社区、厂企设立流动人员管理服务站。进一步强化对流动人员的服务,制定实施“积分制入户”政策,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可以申请入户广州。积极解决流动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建立来穗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医疗帮扶服务,将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在广州市就读的外地户籍大中专学生纳入救助范围。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率先暂停收取流动人口个人治安联防费,选拔优秀农民工进入广州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活动,努力帮助6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更好融入城市发展,共建共享幸福广州。
坚持系统推进,形成推动社区服务管理创新强大合力
创新社区服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必须坚持从宏观层面上整体推进,整合全市资源共同支撑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强化干部提拔任用激励作用,制定实施《关于加强街(镇)党委书记职级配备的意见》,创新对街道社区管理服务考核激励机制,突出街道社区居民群众测评的考核权重,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街道党政一把手,可以在选拔任用、交流轮岗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形成让基层干部安心、热心、尽心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的激励机制和干事氛围。
深化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出台实施《关于推进简政强区(县级市)事权改革的决定》,坚持重心下移、事权下放、夯实基层,重点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城市管理方面推动事权下放,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加强“智慧社区”建设,整合政府职能部门力量,构建协同合作机制,完善市、区(县级市)、街道(镇)、社区(村)四级政务管理服务网络,确保部门之间、部门与社区之间、各网络服务平台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连接畅顺。建立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公职人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社区居民沟通联络机制,将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引入社区,扩大基层群众参与程度。广泛发动居住生活在社区的党员、团员、公职人员、企业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联系社区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爱我广州、服务社区、共建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原载《人民论坛》2011年11月
第三篇:“项目化管理”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恩施市“项目化管理”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2011年10月08日 10:43来源:湖北新闻网
湖北新闻网恩施10月8日电(曹显 熊华)2011年以来,恩施市通过立项论证、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程序,将组织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分解为一个个项目工程来抓,形成了项目明确、责任明确、举措具体、全程跟踪问效的“项目化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认真研究,反复论证,进行组织工作立项。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结合恩施市组织工作实际和目标确定全年组织工作项目。同时对各个组工项目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论证。目前,已确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4大类21个组织工作项目。对已确定的组织工作项目,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对2011年重点组织工作实施项目化推进的通知》,下发了《恩施市2011组织工作项目推进分解表》。一批如“五个基本”考评项目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选优配强乡村领导班子等工作纳入到组织工作项目管理范畴,做到以项目化推进,实现项目引领、示范带动、亮点凸显的局面。
规范程序,加强保障,推动组织项目实施。为确保项目落实到位、组织有力,制定了规范的项目流程,实行“一组一定一保”。“一组”即成立项目工作组,明确项目责任人和参与人员,由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责任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责任人,党组织班子成员和部门工作骨干作为参与人员。“一定”即制定项目计划和相关工作制度,将项目任务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内容、责任部门和人员,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一保”即落实项目人员、物资、财力保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跟踪问效,定期评估,严格组织项目督查。实行定期评估、实时管理。成立由市委联系各单位联系领导、组织部相关科室组成的督查组,以月度、季度等时间为节点,在自查申报、单位互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评估分析,过程监督。对好的做法及时推广,对出现问题及时纠偏,同时将督查结果以组工信息、工作简报等形式在全市给予通报。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百花齐放的良好工作氛围。
多方评议,划分等次,规范组织项目验收。项目期满后,采取“三方评分制”对项目效果进行检查验收。即单位提交自评报告,市委组织部进行专门考评,相关企业、居民群众参与测评,按一定权重综合评分结果,并将定期督查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得出项目效果的总评分,确定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进行项目效果评定。对取得优秀等次的组织工作项目,实行经费补助,目标奖励和荣誉表彰。
第四篇:四个平台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四个平台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薛少仙
台州作为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和民主诉求活跃地区,“四个多样化”表现明显,加上流动人口较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近几年来,台州市抓社会管理的理念和实践都在不断深化,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结合台州的实际,台州市地方人大主要从搭建四个平台着手,夯实四个基础,以促进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深化“民主恳谈”,搭建畅通群众诉求的平台,夯实社会管理的民主基础。地方人大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管理的实践中,台州市各级人大支持政府把尊重群众的意愿放在首位。1999年原创于台州市温岭的“民主恳谈”,是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村、乡镇、部门事务决策、管理、监督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新举措,是台州市干部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项关联度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具体的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实践活动。
“民主恳谈”主要就群众普遍关注的某一民生问题,干群之间进行面对面的诚恳交流。这一做法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方式,变“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教育为平等对话,给群众创造了表达自己意愿的平台和机会,通过双向交流,沟通思想,解疑释难,从而理顺了情绪,化解了矛盾,协调了分歧,建立了互信,达成了共识,创建了政府与公众的沟通机制。实践证明,“民主恳谈”活动,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协调了利益关系,注重了在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使社会管理的关口得到了前移。作为地方人大,近几年来我们一直积极支持并努力完善“民
主恳谈”活动,并引导各地把“民主恳谈”纳入到代议制的民主中来,使之成为协调、沟通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和各个阶段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增强社会成员对社会秩序的认同感和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夯实了社会管理的民主基础,促进了各项民生问题落实和发展的决议、决定,推动了事关社会民生事项和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
推行“参与式预算”,搭建保障群众“四权”的平台,夯实社会管理的决策基础。在社会管理中,人民群众不是简单的被管理者,他们也是社会管理的主体,是社会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效果的参与者和检验者。因此,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民主政治进步的落脚点,也是对公众参与公共决策和管理过程的角色定位。
“参与式预算”以预算民主为切入点,让人大代表、普通群众广泛、自由、民主地参与基层财政“蛋糕”切分过程,以维护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从而在人大、政府、公众之间搭起有效的对话平台,并在各方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培育更加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是扩大群众“四权”的有效探索,为公民自由、广泛、直接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提供了新的渠道,增强了公民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促使政府预算走向公开,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更为科学、细化、透明,被国内外专家认为是中国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改革的重大突破。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如何解决预算审查监督从程序性走向实质性、如何实现少数人决定到多数人参与、如何抑制不断增长的“三公”经费及乡镇债务规模等问题,开展了持续的探索实践,从2005年开始,在新河、泽国两镇率先“试水”公共预算改革,充分发挥人大的制度优势,有序组织人大代表和社会公众共
同参与预算审查监督,形成了对预算开展实质性审查监督的“参与式预算”。
“参与式预算”实质上是不断汇聚民意,让公众广泛有序参与,多种社会力量与政府形成财政预算管理合力的一种社会管理创新。通过“参与式预算”,让公民享受到更多的民主权利和社会管理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增强了公民意识和民主观念,提高了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体现了公民与政府对公共生活的共同治理这一社会管理的本质特征。
开展“两院”绩效评估,搭建对司法人员监督的平台,夯实社会管理的法治基础。法治是社会结构最为稳定、运行成本最为经济的社会治理方式。在法治社会,司法是调整社会关系,救治社会冲突的最终方式,也是社会管理中最具强制力的方式。
有力的监督能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人大对司法权进行监督,是我国宪法和监督法所确定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更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体现。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搭建对司法人员监督的平台,对法院、检察院的司法人员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确定评估对象,进行绩效评估。绩效评估的“绩”为业绩,“效”就是效果和社会效果。具体评估其政治和业务学习的情况、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及社会各界监督情况以及自身勤政廉政的情况,促进“两院”司法人员公正司法和廉政建设。
在对法官绩效评估时,为了解司法过程中实际效果,还组织人大代表随机旁听、评议庭审活动,对法官的仪态形象、表达能力、庭审驾驭能力、庭审公正程度、庭审效率等五个方面进行评议,当场予以反馈。评估分准备动员、调查、评估和整改四个阶段,在广泛、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由人大法制工作机构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报告,提交常委会审议,把评估的意见函知两院,并要求转达到每一位评估对象,还经常性开展案件质量抽查,促进司法公正。只有坚决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才能筑牢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并以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正,保证公共权力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行。
建立“代表活动工作站”,搭建代表与选民沟通的平台,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是做群众工作。人大代表来自社会各个层面,分布在各个行业,既是科学发展的主力军,又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参与社会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要求:“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代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反映原选区选民或者原选举单位的意见和要求。”为发挥闭会期间代表的作用,更好地反映选区存在的问题,体现选民的利益表达,促进政府与群众的良性沟通,同时便于代表在闭会期间学习、交流等正常活动的开展,近几年来,我们在基层以选区为单位,设立“代表活动工作站”,每月定时定点接待、服务所在选区的选民,倾听社情民意并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解决民生难题,促进了选民对本行政区域内所关心的重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同时帮助政府及部门对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向群众做好解释协调工作。
“代表活动工作站”的建立,创建了一个“群众―代表―政府”三方的互动平台,使人大代表在选民、政府之间搭建了一座信息沟通、对话协商的桥梁,从而突出了代表的主体地位,既使政府通过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清晰地了解到真实的社情民意,又使选民通过人大代表获得政府服务和了解到政策的相关信息,并通过代表对他们利益诉求的有效整合和有序表达,促使政府对有关社会问题的解决,化解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使代表在社会管理中起到“预警器”和“安全阀”的作用,创新了社会管理的方式。
地方人大与各方面的广泛联系,是一大政治优势。在基层建立“代表活动工作站”的同时,我们根据《代表法》提出的“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采取多种方式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保持联系”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活动工作站”制度,从而形成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选民之间的沟通链条,进一步畅通国家权力机关与群众联系的渠道,使之成为人大参与社会管理的一个有效平台,从而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第五篇:论运输管理工作中如何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论运输管理工作中如何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摘 要: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试图以当前社会普遍关注治理超限超载问题为契机,根据交通运输部加强路政管理自身建设的要求,对部门发展历史进行简单回顾,思考进一步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途径,实现路政管理部门健康有序发展,确保公路交通“路畅人和”。
关键词:公路运输;党建;科学管理
中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道路自古以来就是便捷交通、沟通物流的重要手段,道路的畅通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统治的稳固。现代公路出现以后,公路养护和管理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公路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加强公路管理成为保障交通运输安全通畅的必然要求,于是一支新兴的执法队伍?D?D公路路政管理队伍,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意味着在牢固把握党建工作的规律、遵循规律的同时,还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调整自己的结构、功能、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因此,公路部门在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堂、进头脑的同时,还要根据工作实际,广泛开展主题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公路业务知识学习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国家、省、市对交通运输、公路工作的重大部署、公路发展新政策、新理念,学习公路相关工作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从而使公路部门各级党组织真正成为公路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公路建、养、管工作的排头兵,在公路工作的各条战线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有力地影响、带动着全体公路职工投入公路的大建设、大改革、大发展的热潮中。公路路政管理部门设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出台的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公路路政管理主要是根据公路主管部门的授权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公路设施,维护公路合法权益和为发展公路事业所进行的行政管理。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具有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能。
当前,由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全国公路里程和机动车飞速增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通行需求与公路有限的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由于治理超限超载引发的一系列矛盾,逐渐将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推上了风口浪尖。近来,媒体又多次聚焦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反映出少数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为民服务意识淡薄,甚至还存在“吃拿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继续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监督管理的同时,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的党既是路政管理工作的政治核心,又是工作顺利开展的思想和组织保证。抓党建工作,就是抓业务工作。党建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而是要确实搭建平台,创新方式,将工作落到实处。党组织担负着组织、教育党员和团结、引导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责任。路政管理部门要坚持党建“三同时”原则,将党建工作与路政工作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要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明确基层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路政部门一般实行的是垂直管理体制,但是工作重点必须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开展。在为地方服务的同时,也需要地方的支持和帮助,很多工作需要与相关部门协调。按照传统惯例,工作协调一般采用对等原则,参加会议,文件传达及工作部署都需要按照一定的层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经上级批准后,设立与相关部门对等的基层党组织,以便于工作开展。在基层党组织中,应该设立党组织负责人,与行政主要负责人享受同等待遇。党委和总支一般应该设立专门的党务工作部门,党支部一般应安排专人负责党务工作。上级部门应该在机构编制、预算经费等方面给予足够支持。
要围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鼓励各级党组织采取切实措施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建立健全了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融入了路政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在议事决策过程中,坚持听取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复研究再做决定,使决策更加正确、更加科学。深化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建立党务公开目标管理制度,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提高公开的质量与效果,增强工作透明度。拓宽民主渠道、扩大群众参与,激发党员群众参与建设的内在活力。健全社会评价和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干部绩效评价机制,推行党员干部述职制,有效增强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将创建活动纳入日常党务工作和公路工作的日常事务中
要围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从细处入手,重视并关心一线职工的生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及时解决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为他们办好事办实事,让他们安心工作。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保证党员干部群众诉求渠道畅通。要加大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关怀帮扶力度,定期看望慰问退休党员。要通过党建带团建、工建,不断创新群团活动载体,开展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要选好“领头雁”、配强领导班子、建好干部队伍、激活党员队伍、加强后备人才和入党积极分子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管理有序、作用明显的党的基本队伍。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培养和选拔一批有能力、有激情、想干事、愿奉献的人才到党务工作岗位锻炼,在选拔领导干部时要注重考察业务、党务双重经验。
特别要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注重用路政部门的典型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先进、当先锋、促发展。把弘扬先进与推动路政工作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妥善处理好当前工作和党建工作的关系,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谋划发展、抢抓机遇、推动工作的重要契机,引导党组织和党员把创先争优活动与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围绕中心工作谋划创先争优活动,使路政管理部门改革发展和创先争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