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加强“四项服务”打造和谐社区
8月2 日,PA县下河街社区的38名下岗女工高高兴兴走进了赛克斯公司的缫丝车间,重新走了上就业岗位。这是PA县拓展社区党建内涵、突出服务社区居民、打造和谐社区的一个剪影。今年以来,全县已有1200多名居民在社区党组织的帮助下,积极投入到全民创业的大潮中,创办各类私营企业36个、中介服务组织49个,发展个体经营户800多户,从而走上了一条依靠服务促发展、加快发展促和谐的新路。
根据新时期社区党建的特点,PA县从本县各社区的实际出发,在便民惠民、人居环境、再教育和再就业四个方面加强服务,努力打造和谐社区。一是加强便民惠民服务。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牵头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卫生保健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就业再就业服务站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等便民惠民组织,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两支队伍,诸如水电维修、家庭保洁、小病小疾等一般性问题,居民只要打一个电话,就可享受到快捷方便的上门服务。二是提供人居环境服务。组建社区矛盾调处办公室,及时化解了社区各种纠纷和矛盾;常年开展“社区文化节”、“社区体育节”等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文明楼幢”、“文明单元”等创建活动,在社区倡导树立了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助友爱等社会主义新风尚。三是提供再教育服务。建立和完善了“社区教育基地”和“社区党校”,开展创建“学习型居委会”、“学习型楼幢”、“学习型家庭”等腰活动,利用和拓展社区教育资源,发动社区教师和志愿者,定期、不定期地进社区开展广泛的教育培训活动。四是提供再就业服务。结合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多、就业愿望迫切的实际,县劳动保障组织人员进社区,举办了家政、家电、餐饮等实用技术培训。同时,还积极进企业为他们寻岗、找岗,帮助120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
第二篇: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
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
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生活困难。我区积极应对解决,构建了以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劳动保障体系。各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区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再就业岗位12000多个,帮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
(三)满足居民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我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各社区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邮电服务中心、全托服务中心、律师服务站等20多个服务网点,46个社区还成立了电脑室,对社会事务如计生、就业、低保、等实行电脑管理。目前,社区内各种便民服务项目门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务十分方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
了基层联系点,经常深入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情况,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困难,以感情维系了队伍稳定;四是加强培训、技能留人,组织150多名社区党务工作者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经常性地举办党建、电脑、法律、档案管理等各类各层次培训班,使广大社区工作者开阔了思路,创新了思维,增强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
(四)广泛参与形成合力,是做好服务群众的强大力量。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发挥各方面资源的优势。我区实行共驻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与230多个驻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三级协调机制的作用,仅去年召开指导会、协调会、联席会280多次,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内单位都主动关心、协调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总之,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努力打造和谐社区,在全区30万人民群众中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年,我区完成生产总值超过1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多元,城镇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在周口市唯一荣获“河南文明城区”称号。
第三篇:打造亲情服务构建和谐社区
打造亲情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
——中共凉州区东大街雷台社区党总支先进事迹材料
近年来,雷台社区党总支在区委和东大街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工作理念,以“抓好党建促和谐,贴近群众搞服务”为总体思路,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社区先后被街道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绿色单位”、“文明单位”、“五四红旗团支部”和“先进基层工会”,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文明社区”、“市级平安社区”,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充分就业社区”,被推荐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一、基本情况
雷台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因著名的国家4A级景区——雷台汉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此而得名。辖区面积0.8平方公里,驻有武威市委、凉州区司法局等行政事业单位6个,商业网点109个,居民1616户、4051人。社区党总支下设北关东路、北关中路和社区中心党支部等3个党支部,社区党员46人,在职党员203人。
二、以社区党建为核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社区党总支以“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党组织和党员一起为居民群众服务”为宗旨,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一是深入开展了“五式”服务,搭建党组织为党员服务的平台。即:“体贴”式服务,为老、弱、病、残党员请医送药和入户探望,开展医疗健康进家庭活动,每年为他们免费体检2次;“愉悦”式服务,让离退休党员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由离退休党员牵头,组建了“飞燕老年自乐班”,依托老年大学,吸引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帮扶”式服务,社区通过落实低保、医保和廉租住房等惠民政策,帮助生活困难党员走出困境;“寻岗”式服务,为下岗失业党员找门路、想办法,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志愿”式服务,根据待业学生党员和在职党员的特点和爱好,由党员牵头组建志愿者队伍8支,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党员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发了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二是党组织和党员一起为社区居民群众服务,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主要开展了以“认领一个服务岗位、做出一项公开承诺、联系一户贫困家庭、参与一项社区事务”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党性实践活动,切实为民做好事,办实事。70岁的老党员白秀英,几年如一日,细心照顾五保老邻居许瑞林,为居民群众当好了道德风尚的模范;居民党员赵宣德发挥自身的优势,每年都开展“百幅春联送党员”活动,免费书写春联送给社区的党员群众;市委家属院党员之家,每逢节假日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
三是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搭建辖区单位服务社区建设的平台,寻求辖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支持和帮助。武威日报社为社区赠送了电脑,为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3000余元,雷台汉文化博物馆免费向社区居民开放,并将其做为社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三、开展了“五帮五送”活动,努力打造亲情服务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社区党总支在“一诺三评三公开”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以“五帮五送”为主题,使居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是为生活困难的居民送温暖。党总支要求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每人走访困难居民20户以上,分类建立了档案,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困难梳理出来,切实加以解决。至目前,落实低保6户18人,发放租金补贴65户,落实廉租住房32户,申报大病医疗救助8人,发放救助金25000余元。
二是为就业困难的居民送技能。社区依托就业培训机构,定期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对于有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及时协助办理小额担保贷款。联合区总工会,建立了“困难职工爱心救助基金”,救助困难职工16人;联合兴宇技校开办了免费家政服务培训班,受训人数达100人。
三是为五保户、孤儿和残疾居民送爱心。采取“贴心帮助,跟踪服务”的办法,确定专人上门提供卫生保洁、请医送药和谈心等服务,让他们时刻体会到组织的关怀,燃起生活的希望。
四是对两劳释解和吸毒人员送关怀,采取“真情关怀,结对帮教”的方式,结成了12个帮扶对子,做到“四个必访”:两劳释解和吸毒人员生活困难必访、情绪波动必访、行动异常必访、重大节日必访,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
五是为计划生育对象送服务。做到计生服务“四进家庭”:一是婚育新风进家庭,为育龄夫妇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咨询服务,为新婚夫妇送1本《婚育指南》,为怀孕夫妇送1份《孕期保健优育知识》宣传资料。二是优质服务进家庭,为新婚、怀孕妇女上1次优生优育课、送1本优生优育健康手册、观看1次优生优育科普片、送1份预防出生缺陷的药物。三是奖励扶助进家庭,对于符合奖励条件的对象,主动上门宣传奖励扶助政策,使他们清楚奖励扶助的标准、时限以及奖励扶助金的领取办法,主动帮助他们填写奖扶申报表,并指导办理相关手续。四是关怀服务进家庭,提醒并帮助育龄夫妇办理《生育保健服务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以及《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相关证件,对计生困难家庭从物质、精神、医疗等方面给予关怀和救助,解决实际困难。
“五帮五送”活动的开展,架起了一座社区与居民的连心桥,让居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四、抓教育、树典型,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党总支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为目标,组织开展了“树立党员形象、展示党员风采”的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确立了低保、计划生育、医保和等党员示范岗4个,实行挂牌上岗。通过党员在工作岗位上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立党员形象,推动廉洁、公正、高效的党员队伍的建设,对提高广大社区党员的思想素质,改进社区作风和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社区广泛开展“星级模范党员”、“为民服务标兵”创建活动。我们在社区党员和工作人员中开展“星级模范党员”、“为民服务标兵”创建活动,涌现出了诸如一心为民的社区好主任王晓庆、带领再就业的模范党员楚霞、热心社区事务诚心服务居民的离退休党员白秀英、徐凤兰等一批优秀党员,社区对他们的事迹进行了宣传,初步形成了“党员带了头,大家跟着干”的良好局面。通过活动的开展,社区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着力营造了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调动社区广大党员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推动社区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党总支将继续深化“双强双促”活动,以区委开展“提质增效年”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五帮五送”活动,为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而不懈努力。
中共凉州区东大街雷台社区党总支部委员会
二0一一年五月八日
第四篇: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
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
(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
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
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
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
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如“赛克杯社区万人乒乓球赛”、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重点打造了以江滨社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文化阵地,去年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4万多人次,江滨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建立与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举办每年一届的“川汇之声”社区群众文艺会演、“川汇歌圩”、“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给你一把金钥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
(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
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
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
(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
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决定了为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并进行细化和延伸,在全区4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建设星、组织建设星、作风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机构(政权)建设星”等内容为主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同时开展创“十佳社区”活动,促使社区向“组织建设最佳、社会治安最佳、计划生育最佳、卫生服务最佳、环境秩序最佳、文体活动最佳、便民服务最佳、再就业工程最佳、扶贫济困最佳、尊老敬幼最佳”的目标奋斗,去年共评出“五星级党组织”6个、“十佳社区”7个,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建设,坚定了服务群众的思想和信念,增强了党组织战斗力,促进了社区各项服务工作的深入。
(三)加强队伍建设,打好服务群众的人才基础。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必须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发挥各方面资源的优势。我区实行共驻共建,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共享,与230多个驻区单位签订了《共驻共建协议》,充分发挥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联席会三级协调机制的作用,仅去年召开指导会、协调会、联席会280多次,定期或不定期专题研究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社区内单位都主动关心、协调配合,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有效地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
总之,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努力打造和谐社区,在全区30万人民群众中营造了心齐气顺、团结向上的氛围,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快速发展,2004年,我区完成生产总值超过1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4亿多元,城镇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在周口市唯一荣获“河南文明城区”称号。
>>>>构建服务平台打造和谐社区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和谐社区
构建服务平台 打造和谐社区川汇区位于周口市东南部,面积3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30万。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以服务居民为抓手,全力构建服务平台,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下大力气建设和谐社区,做到社区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抚、孤有所依、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增进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居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让辖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三个文明建设的成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加大,一方面社区成为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的首发地、聚集地,也是广大居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社区对于维护整个社会稳定的作用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卫生、治安、娱乐、交往等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日益提高。面对这一转变,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后认为,必须重点针对我区作为周口市传统工业最集中的一个城区,因大批改制企业及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而空前增多的社会矛盾和群众的需求,找准了服务群众这一切入点,建立健全服务网络体系,为此,我们确立了“创经济文化强区,构文明和谐川汇”的目标,把构建和谐社区放到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满足群众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构建社区服务平台。(一)加强领导,把打造和谐社区摆在重要的议程。把抓好社区服务,建设和谐社区摆上全区工作重要位置,做到“三纳入”,即纳入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纳入到城区四家班子的具体工作实施计划,纳入到城区党建目标责任制;一并规划,一并部署,一并落实,一并考核。(二)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作用。2002年我区率先在自治区城区中实现“一居一支”,强化党组织在社会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了社区党委、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在46个社区全面建立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为加强组织力量,把社区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委员,还成立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到边、纵到底,覆盖全面,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党组织在打造和谐社区中的核心作用。(三)建立各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制定社区建设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1、会议制度。区委常委会议、四家班子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社区建设问题;
2、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实行处级干部包点联系,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要求每个指导员做到“四个一”:每年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每年要为社区居民办一件实事好事、每年要反映一条关于社区建设的社区民意、每年要为社区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形成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四套班子共同抓、职能部门配合抓、街道工委具体抓、全区党政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努力创建和谐社区新局面的合力。
3、考评奖励制度。对区机关各部门、各办事处按照社区服务管理和奖惩办法考核评分,奖优罚劣。
二、充实内涵,完善体系,服务群众亮点纷呈构建社区服务平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活动载体,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我们主要抓好:
(一)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服务群众必须首先解决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问题,让他们先受益。为此,我区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构建了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建立了城区低保服务中心、街镇低保服务所、社区低保服务站,形成了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去年,我区通过三级低保服务网络多方筹集资金,发放低保金、救济救助金以及救济物资折价达到665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同时,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结对互助、扶贫帮困、扶残助残活动,满腔热情地为弱势群众解决各种困难。如,我区在柳开社区建立了河南第一个工作与治疗相结合的精神残疾人“工疗站”,对残疾人进行各种技能训练,让他们参与社会正常生活,不仅有效地帮助了残疾困难群众解决生活问题,而且还有助于他们的康复。
(二)关注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社区再就业服务体系。随着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深化,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生活困难。我区积极应对解决,构建了以城区劳动保障中心、街镇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为网络的三级劳动保障体系。各社区居委会也自觉把再就业服务当作重点来抓,广泛开展“入户摸底,进厂寻岗”的活动,为下岗群众“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千方百计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去年,全区共投入100多万元开发再就业岗位12000多个,帮助9100多人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的生活来源问题。
(三)满足居民
生活需要,搭建便民服务网络。我们始终把服务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影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问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网络。通过整合民政优抚、司法治安、科技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邮政电信等各种服务资源,按照“一居一亮点”各社区分别建立起社区医疗保健服务站、邮电服务中心、全托服务中心、律师服务站等20多个服务网点,46个社区还成立了电脑室,对社会事务如计生、就业、低保、等实行电脑管理。目前,社区内各种便民服务项目门类齐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提高,满足了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需求,居民的生活和服务十分方便。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位。我区从丰富社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出发,广泛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文化体育活动。一是成立社区乒乓球、网球、羽毛球俱乐部,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全民健身体育宣传活动,在社区居民集中锻炼身体的场所开展体育和健康咨询,开展经常性的各种球类、体操、武术等项目的社区体育运动会,如“赛克杯社区万人乒乓球赛”、健身操、健身舞、腰鼓、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气排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激发了居民健身运动的热情,增强小区居民的凝聚力。二是培育了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成立了90多支各类社区文艺队伍,开展广泛的社区文艺演出活动。重点打造了以江滨社区文化广场为代表的一批社区文化阵地,去年江滨社区文化广场共举行各类文艺演出40多场次,观众累计达14万多人次,江滨社区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建立与市图书馆联网的社区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使居民群众足不出院就能得到精神享受。举办每年一届的“川汇之声”社区群众文艺会演、“川汇歌圩”、“新编民歌大家唱”活动,陶冶了居民情操,融洽了社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三是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居民文明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假期法律知识讲座、“给你一把金钥匙”科普征文比赛,未成年教育理论研讨,百名德育大使进社区等活动;制定和实施《文明市民教育工作方案》,在辖区55所文明市民学校,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文明市民手册》的学习。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了社区居民整体文明素质。
(五)建立“民愿接待室”,搭起沟通疏导平台。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社区群众的困难和思想矛盾等问题需要及时得到解决,才能有效维护稳定。我们以抓好民愿接待室工作为突破口,实行解决矛盾和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努力探索社区服务工作的新方式。与《周口晚报》联合,在河南第一个创办“民愿接待室”,群众的愿望、呼声、烦恼甚至牢骚,都可以到“接待室”反映,社区及时解决,对那些城区无法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则由报社进行“问题追踪”,通过新闻媒体向市有关职能部门呼吁,促使解决问题。通过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我们加强对民愿接待工作领导,实行规范管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标志标识、统一接待登记本、统一工作制度、统一接待程序,进一步提高民愿接待工作效率,受到居民群众的称赞。据统计,辖区46个社区民愿接待室今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200多人次,化解纠纷1350多人次,为群众解决困难近千件,解决就业1400多次。
(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社区志愿者活动蔚然成风。结合开展创建社区党建示范区活动,我区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广泛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党员义务奉献周、党员群众心连心等活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三必访”,即“党员新转入社区必访、群众有困难必访、居民病(逝)必访”,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为社区居民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劳动,向党支部反映一条信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的“四个一”活动。社区党支部在各社区启动“五包”活动,即包一个党员特困户,做他们的兄弟、姐妹;包一名“两劳释放人员”,做他们的知音;包一个孤寡老人,做他们的儿女;包一名下岗职工,做他们的参谋;包一名残疾人,做他们的拐杖。去年,全区组织党员为群众做好事实事3500多件,捐款36200多元,捐物20200多件。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区爱心超市、爱心献春蕾等志愿活动开展得生气勃勃,也大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居于社区、奉献社区”的积极性。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义务巡逻队,维护社区治安。依山社区残疾人梁柳青自费开通“红叶”公益服务热线,两年来,接听热线电话5000多个,解决人们的心灵烦恼,广受群众称赞。群众的广泛参与,使社区内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呈现出居民互敬互助、乐于奉献、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夯实基础,突破难点,促进服务群众深入持久夯实社区服务的基础,不断改善社区服务硬件和软件条件,是促进社区服务深入持久的保证。
(一)完善社区设施建设,改善为民服务的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社区办公场所狭窄,社区工作人员不能集中办公,甚至无房办公,群众有事无处反映,意见很大。为此,我们采取区领导主动承担重任,14名处级领导包点联系、重点解决难度最大的20个社区办公用房问题。通过筹集投入资金380多万元买了一批、发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找了一批、对房开商加强协调无偿提供了一批,到2004年底,办公用房达标率提前一年实现了80平方米以上的目标,基本解决社区办公条件,有的还超过700平方米,并配套有“五室、四站、二检、一接一场所”,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业余文化提供便利条件。
(二)增强党组织战斗力,为社区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强不强,决定了为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按照中央关于社区党建“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并进行细化和延伸,在全区46个社区党组织开展了以“思想建设星、组织建设星、作风建设星、制度建设星、机构(政权)建设星”等内容为主的创“五星级党组织”活动。同时开展创“十佳社区”活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