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莞市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
东莞市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
发布时间:2009-6-15来源:东莞市社会工作办公室
为加快社会工作发展,明确财政支持社会工作的范围、方式,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绩效,制定本方案。
一、财政支持的原则
(一)事权合理界定。合理界定政府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范围和内容,确保政府管理不缺位、不越位。
(二)事权和财权相统一。明确市、镇(街)两级的事权,社会工作的责任主体在镇(街)一级,所需经费主要由镇(街)财政承担。市财政主要负担市属单位所需社会工作经费。
(三)公益性。政府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主要采取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负责提供服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应具备法人资格,提供的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盈利为目的。
(四)财政支持和社会筹资相结合。建立以财政支持为主、社会筹措为辅的社会工作经费保障模式。建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与政府资助社会工作制度,各级财政对社会工作予以适当倾斜。市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要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社会工作。大力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社会捐赠向社会工作投入。
二、财政支持的范围和内容
(一)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就业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家庭婚姻服务、医疗康复服务、社会行为矫正、心理道德辅导、基本权益维护、儿童服务、老人服务、残疾人服务、新莞人服务管理、减灾救灾、慈善捐助、殡葬服务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军队社会工作等业务范围内,由政府向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费用。
(二)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社会工作国内外交流合作、社会工作宣传发动等开展社会工作必要的项目费用。
三、财政支持的方式
(一)政府购买服务。
通过政府采购或特定委托等方式,购买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的社会工作服务,逐步将政府直
接“养机构、养人、办事”转变为向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实行“政府承担、合同管理、评估考核”的契约方式。在试点阶段以购买岗位为主,同时开展购买项目的探索与尝试,逐渐形成以购买项目为主、购买岗位为辅的购买服务模式。
具体运作方式:由市、镇(街)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将政府所需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通过政府采购中心向社会公布,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服务供应方;部分特殊事项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实行定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服务供应方确定后,由社会工作主管部门与服务供应方签订正式合约。市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由市民政局负责,镇(街)购买服务由各镇(街)社会事务办公室负责。
根据政府与公益性社会组织协议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社工数量和职业水平,采取学历、资历、资格业绩、岗位等多种指标相结合,按照以岗定薪、以绩定奖、按劳取酬的原则,保证其薪酬不低于同等条件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水平。购买社工服务岗位的,综合考虑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经费供给标准和社会工作机构实际情况, 暂时按照无职称4万元/人•年、助理级6万元/人•年、中级9.9万元/人•年的标准确定向公益性社会组织支付购买服务的金额。由市民政局会商市人事局、市财政局,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专业技术人员平均薪酬变动情况,适时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经费供给标准进行调整。
(二)政府资助。
在开展社会工作中,用于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调查研究、理论探讨、交流合作,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办、社会工作宣传平台建设等开展社会工作相关的项目费用,各级财政给予适当支持。
对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社会工作,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对承担社会工作服务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根据其工作业绩予以表彰奖励。
四、经费来源及分担
(一)经费来源。
1、市、镇(街)两级财政逐步加大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财政投入,社会工作发展所需资金列入年度预算解决。
2、在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社会工作。
3、社会捐助。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鼓励社会捐赠,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社会工作。
(二)经费分担。
市财政负担市属单位购买社工服务的经费和全市性的社会工作专项经费;镇(街)财政负担辖区内购买社工服务的经费和开展社会工作相关的专项经费。通过慈善会等慈善组织引导民间资金投放到社会工作中去。
五、管理职责及分工
(一)民政部门职责。
1、受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申请,负责项目考察、评审、招标等。
2、根据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向财政部门提出年度购买(资助)资金预算。
3、编制年度购买(资助)资金决算。
4、会同财政部门制定资助标准和服务水平标准。
5、负责项目考核,跟踪、监督资金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牵头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价。
6、制定与本办法配套的有关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二)财政部门职责。
1、审核年度购买(资助)资金预算。
2、审查年度购买(资助)资金决算。
3、参与制定资助标准和服务水平标准、下达资金计划、制定与办法配套的有关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4、办理资金拨款,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负责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三)公益性社会组织职责。
1、策划具体的项目规划,制定项目资金预算,负责项目实施。
2、对项目资金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3、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及考核评估。
4、按要求提供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有关材料。
六、评估考核
市、镇(街)社会工作主管部门要健全社会工作服务的绩效审计制度、年度财政报告制度、第三方评估考核体系等相关配套政策,定期开展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实施的效益性评价考核工作,加强对社会工作资金使用的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
(一)规范性评估考核主要内容。
1、是否按照规定编制经费使用计划,明确使用的项目和达成的目标。
2、是否按照规定的项目内容和使用标准使用经费。
3、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程使用经费。
4、是否按照规定核算和管理经费。
5、是否存在假报项目、预算不实、混淆项目、套转经费等违规行为。
6、其它需要评估考核的内容。
(二)效益性评估考核主要内容。
1、购买服务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
2、购买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
3、购买服务项目受益群体的反馈意见及认同程度。
4、其它需要评估考核的内容。
第二篇:深圳财政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深圳人力资源服务协会
附件3 深圳市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暂行办法
为了落实《关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意见》,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明确财政扶持社会组织的范围、方式,促进社会组织作用,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财政扶持的原则
(一)合理界定范围。合理界定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的范围,确保财政扶持社会组织的科学和有效。
(二)统一事权和财权。明确市区两级政府的事权。社会组织承担职能事项属市一级,所需经费由市级财政承担;社会组织承担职能事项属区一级,所需经费由区承担。资助所需经费由市级财政承担。市级财政根据市、区财力和扶持社会组织的情况,通过对区转移方式对扶持社会组织的新增经费部分予以专项补助。
(三)财政扶持和社会筹资相结合。建立以财政扶持与民间筹措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经费保障模式。各级财政对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事项予以适当倾斜,鼓励社会捐赠。
二、财政扶持的范围
在工商经济、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等重点发展领域的优先扶持项目着手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按照《关于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的意见》中的重点发展领域,参照民政部的民间组织分类标准,我市重点发展领域的社会组织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商经济类社会组织
由同业或相关行业经济组织或经济活动主体以保护和促进共同经济利益为目标而自愿组建的社会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商会、同业公会、促进会、行业联合会等。
(二)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
以抚恤优待、扶老、助残、救孤为目的,为优抚安置对象、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直接提供福利服务的社会组织。包括敬老院、照料中心、康复中心、福利院、托老所、助养中心等。
(三)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
从事扶弱济困、助学助医、救灾救助、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环境治理等事项的社会组织。包括慈善会、救助中心、助学会、环保组织等。
(四)社区社会组织
在街道或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为目的,从事非营利性活动的社会组织。包括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社区服务社、邻里互助会、社区义工站等。
三、财政扶持的方式
(一)购买服务
按照政府转变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对于新增的或原有机构分离出来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凡可委托社会2 组织承担的事项,通过政府采购或特定委托方式,逐步将政府直接“养机构、养人、办事”转变为向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根据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的数量和质量申请,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审核后支付费用,或将某一时期需要为社会提供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事项向社会组织购买,实行“政府承担、合同管理、评估考核”的契约方式。购买服务的标准,参照机关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费用水平核定。
(二)政府资助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定额资助的原则,对公益性社会组织予以资助。对重点发展领域的新设立登记和已有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予以一次性的开办经费补贴,对社会组织的创新性的公共服务予以一次性的奖励。社区社会组织开办经费补贴标准为2万元,其它重点发展领域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办经费补贴为5万元;社会组织创新性公共服务奖励标准,参照机关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费用水平核定。
(三)专项扶持
探索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具体方案另行制定。按《深圳市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管好用好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专项经费。市政府在产业发展资金中列出专项,设立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专项经费,每年安排一定额度,资助行业协会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进行本行 3 业的人才培训和合作交流等,以及政府委托行业协会的购买服务。
四、运作方式
(一)购买服务
1.职能部门根据公共需求,于上年年末制定本部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项目计划,列入购买服务项目库。
2.职能部门根据上述计划在预算中申报,财政部门核定安排。
3.职能部门将所需购买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及具体的要求,通过市或区政府采购中心向社会公布,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服务供应方;部分特殊事项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实行定向购买服务。
4.服务供应方确定后,由职能部门与服务供应方签订正式合约。
5.每年年终由职能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第三方评估考核组织,根据合约要求,按照评估标准对购买的服务事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对考核情况予以监督。
(二)政府资助
1.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扶持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于上年年末制定社会组织资助计划。
2.登记管理机关根据上述计划提出资助资金预算,财政部门核定安排。3.登记管理机关申报社会组织进行考察,组织评审。符合条件的,登记管理机关提出资助计划,经财政部门复核后,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后无异议的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会同财政部门下达资助计划。社会组织凭下达的资助计划到财政部门办理拨款手续。
4.每年年终由登记管理机关会同财政部门、第三方评估考核组织,根据合约要求,按照评估标准对资助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市级登记管理机关或市民政局对考核情况予以监督。
(三)专项扶持
1.专项扶持申请由登记管理机关常年受理。每年年初由登记管理机关公布申报指南,明确申请所需的材料以及材料制作的标准,并印发有关的申请表格。
2.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组织专家对资助申请进行评审,并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资助申请对象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专家评审和实地考察的,资助申请才能进入专项资金项目库。
3.登记管理机关对已经进入专项资金项目库中的资助申请进行审核,按照急重缓轻的顺序,提出资金安排计划,经财政部门复核后,在有关媒体上公示。公示后无异议的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会同财政部门下达资助计划。社会组织凭下达的资助计划到财政部门办理拨款手续。
4.每年年终由登记管理机关会同财政部门、第三方评估考核组织,根据合约要求,按照评估标准对资助实施情况 进行考核,市级登记管理机关或市民政局对考核情况予以监督。
五、经费的来源
(一)市区两级财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财政资金投入,将社会组织扶持资金列入预算。
(二)社会组织扶持实行属地化管理,所需经费由辖区财政安排,市级财政根据市、区财力和购买服务和资助情况,通过对区转移方式对扶持社会组织的新增经费部分予以专项补助。
(三)拓宽社会融资渠道,鼓励社会捐赠,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
六、管理职责及分工
(一)职能部门职责
1.受理社会组织的购买服务项目申请,负责项目考察、评审、招标等。
2.根据公共服务的需求向财政部门提出购买服务资金预算。
3.编制购买服务资金决算。
4.会同财政部门制定资购买服务的标准和服务水平标准。
5.负责购买服务项目的考核,跟踪、监督资金使用和实施情况,开展购买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价。6.制定与本办法配套的有关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二)登记管理机关
1.受理社会组织的资助申请,负责社会组织考察、评审等。
2.根据社会组织的资助需求向财政部门提出资助资金预算。
3.编制资助资金决算。
4.会同财政部门制定资助标准和服务水平标准。5.负责资助社会组织的考核,跟踪、监督资金使用。6.制定与本办法配套的有关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三)财政部门职责
1.审核安排购买服务和资助资金预算。2.确定购买服务和资助资金支出结构。3.审查购买服务和资助资金决算。
4.参与制定购买服务和资助标准、服务水平标准、下达资金计划、制定与办法配套的有关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5.办理资金拨款,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负责资金使用绩效评价。
(四)机构编制部门职责
1.组织拟定市直工作部门可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领域及工作事项。
2.在市直工作部门“三定”规定中明确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事项。3.牵头协调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试点、全面推行的有关事宜。
(五)社会组织职责
1.进行具体的购买服务项目规划,制定购买服务项目资金预算,负责购买服务项目实施。
2.提出资助申请。
3.对项目资金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4.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及考核评估。5.按要求提供项目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有关材料。
七、评估考核
各级职能部门要健全购买服务和资助的绩效审计制度、财政报告制度、第三方评估考核体系等相关配套政策,定期开展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实施的效益性评价考核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资金使用的内部审核和外部监督。
(一)规范性评估考核主要内容
1.是否按照规定编制经费使用计划,明确使用的项目和达成的目标。
2.是否按照规定的项目内容和使用标准使用经费。3.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程使用经费。4.是否按照规定核算和管理经费。
5.是否存在假报项目、预算不实、混淆项目、套转经费等违规行为。
6.其他需要评估考核的内容。
(二)效益性评估考核主要内容 1.购买服务项目和资助的目标达成度。2.购买服务项目和资助的社会效益。
3.购买服务项目受益群体的反馈意见、认可程度。4.其他需要评估考核的内容。
第三篇:9-东莞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行为规范指引(试行)
东莞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行为规范指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作,完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根据《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通知》要求和《中共东莞市委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社会工作发展实际,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本指引供在东莞范围内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社工机构)开展业务活动及规范内部管理时参考使用。
第三条
社工机构应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档案室,有条件的机构可根据需要设置个案
室、小组活动室等功能室。
第四条
社工机构应制定清晰的机构简介,准确说明机构宗旨、目标、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内容,以适当
方式公开并及时更新。
第五条
社工机构应编印内部刊物和对外宣传资料,内容包括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工作方法,传达社会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展示社工职业风采,宣传社工工作成效等。第六条
社工机构应本着精简、高效、合理的原则,配置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管理人员。一线社工人数在100人以内的社工机构管理人员不得低于一线社工人数的8%,一线社工超过100人的社工机构管理人员实行分段计算,其中100人以 内部分按8%计算,超过100人部分按超过部分的5%计算,所得结果取四舍五入后的整数。机构管理人员中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者不低于50%。
第七条
社工机构在招聘员工时应坚持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原则,并按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相关要求聘用社工。第八条
社工机构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社工机构应依法为所有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并按时、足额发放工资。
第九条 社工机构应建立员工培训机制,根据员工职业成长需求设定培训目标和制定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展开培训。其中新上岗社工必须按规定参加一定学时的专业技能培训,入职后按《东莞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参加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
第十条
社工机构应建立员工工作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强对员工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和服务开展情况的监督和考评。原则上,社工机构每月到机构社工所在服务点检查指导不得少于2次,每月与相应用人单位沟通交流不得少于2次。
第十一条
社工机构应做好党团建设工作,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十二条
社工机构应根据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市社会工作协会要求,切实做好督导人才选拔培养并根据要求负责 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同时,通过不定期抽查、回访用人单位和社工等方式对督导工作进行监督并及时反映、解决相关问题。
第十三条
社工机构应完善业务工作流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服务对象申请、接受和退出服务的业务程序并予公开,保证服务对象能够及时获得或退出服务。
第十四条
社工机构应恪守保密原则,对服务过程中所收集的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予以妥善保存,非法定事由不得泄露
给他人或其他单位。
第十五条
社工机构应依照本机构的服务宗旨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科学的阶段工作计划,并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
评估自身工作成效。
第十六条 社工机构应根据本机构情况建立自我检查制度,定期检查本机构的各项制度、操作程序及在社工服务中所形成的记录档案,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案。第十七条
社工机构应根据本机构情况建立意见反馈及投诉机制,接受和处理用人单位、服务对象及内部员工的意见反馈及投诉,并将接受和处理意见,反馈及投诉的事宜记录在案。
第十八条
社工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保存机构运作及活动的相关记录,保存机构社工和服务对象的详细资料,并按规定向市社会工作主管部门提交计划进度和统计报
告。
第十九条
社工机构应注重社工相关理论研究与组织文化建设,设立专门的研究部门或配备专职研究人员,注重在机构中营建社会工作专业文化。
第二十条
社工机构应建立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具有从业资格的专职财务人员,合理编制财务预算,编制并提供财务报告,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和有关情况,加强经济核算,保证财务资料完整规范,配合有关机构依法开展审计、评估、财务
监督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 社工机构应有效合理地使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款项,原则上直接用于支付机构社工福利薪酬和社会工作业务的经费不得低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支付总额的80%。
第二十二条
社工机构应加强与香港(国内高校)督导、其它服务机构以及高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服务水
平和质量。
第二十三条
社工机构应积极开拓社会资源,包括志愿者资源、场地和设施资源以及社会资金资源等,以弥补服务提供过程中人员、场地、设施及经费等方面的不足。第二十四条
社工机构应积极配合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市社会工作协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第四篇:东莞市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东莞市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
实施方案(试行)
为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有效整合社工、志愿者两种人力资源,实现互动合作,共同促进我市社会工作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内容
(一)组织联建。积极构建社工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互帮互助、区域联动的新机制。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村(社区)的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工机构结对互助、定点服务。加强社工与志愿者之间的联系。原则上,每名社工固定联系至少10名志愿者,共同开展工作。
(二)队伍联育。在社工教育培训中,设置志愿者使用及训练的有关课程,帮助社工充分认识志愿者的价值,在工作中善用志愿者资源。将志愿者培训纳入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规划。对我市志愿者有计划、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提升志愿者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特别是对负有管理志愿者职能的志愿服务骨干,要根据需要开展重点培训。
(三)信息联享。搭建社工、志愿者信息系统的联动平台,实现两者的信息共享、优势互补、资源配置。通过信息平台,公开社工服务信息,让志愿者获取招募信息,了解服务项目。通过信息共享,社工及-1-
时调取所需志愿者的个人信息,发布机构的志愿者服务计划,在服务结束后评定志愿者的表现,迅速反馈意见。
(四)活动联办。社工制定各类服务项目,根据工作项目的需要,通过社工所属机构,向志愿服务组织申请志愿者服务,引导和带领志愿者参与、协助实施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组织应根据申请进行项目评估,尽可能提供志愿者服务。这类志愿者应由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工所属机构共同管理,并进行业务指导和提供必要的服务保障。志愿服务组织的活动需要社工协助的,社工机构应给予支持。
(五)制度联商。市、镇(街)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共青团组织加强联系交流,定期召开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完善制度建设,做到各项工作相互协商,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考核,逐步探索建立“社工引领志愿者开展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运行机制,促进社工、志愿者的共同成长,确保联动工作扎实开展。
二、配套措施
(一)在市志愿者协会和镇(街)志愿服务中心设置社工岗位。在市志愿者协会和镇(街)志愿服务中心内分别设置一定数量的社工岗位,负责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培训、监督工作等。社工岗位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范围。
(二)激励表彰。对于志愿者队伍中有从事社会工作职业意愿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志愿者,在其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经过登记后,优先录用为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成绩显著的优秀志愿者给予表彰,形成“志愿者光荣、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三)资金支持。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保障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经费。志愿者服务期间,有条件的服务单位可提供一定的交通饮食补贴。
三、组织管理
(一)市民政局、团市委成立全市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的总体规划、指导和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实施绩效考核评估工作。
(二)各镇(街)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共青团组织成立本镇(街)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负责联动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市、镇(街)两级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共青团组织牵头分别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相关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等参加,共同统筹协调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研究解决联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开辟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各级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积极谋划、狠抓落实。
(二)加强督导,总结规律。要围绕社工、志愿者在工作中的分工及合作等具体事项,进行督查和指导,促进社工、志愿者联动,不断总结规律,努力提高联动工作的实施效果,为深化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事业奠定基础。
(三)注重规划,强化培训。各级社会工作主管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注重联动工作的实施规划,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明确职责,完善管理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社工、志愿者的相关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我市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五篇: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机构简介
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由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政法系社会工作教研室教师发起成立,机构依托东莞本地高校教师资源,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底蕴,而且具有雄厚的人才管理资源以及实务实施场地,能紧密联系东莞的本土实际引领机构专业发展。机构本着“普爱你我•惠及社会”的宗旨,遵从“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理念,恪守“专业•人文•公益”的机构文化,力争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价值服务。
机构服务宗旨及理念
※服务宗旨普爱你我·惠及社会
※服务理念助人自助,用生命影响生命
※机构文化专业·人文·公益
截至2014年6月,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有社会服务人员870余人,集中在社区、司法、企业、新莞人、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服务领域,分别被派驻莞城区、南城区、东城区、万江区、中堂镇、桥头镇、黄江镇、长安镇、厚街镇、望牛墩镇、松山湖、麻涌镇、茶山镇、石龙镇、石排镇、常平镇、寮步镇、清溪镇、沙田镇、企石镇、谢岗镇、樟木头等22个镇街。
现承办社区综合服务中心15个;承办东莞新莞人社区学习与培力中心1个、“莞香花”青少年服务中心1个、“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1个。承办中堂镇、桥头镇、望牛墩镇、石排镇、企石镇、谢岗镇、常平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承办中堂镇、望牛墩镇、桥头镇、石排镇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4个。
机构与南方都市报、慕思南都爱心基金会分别在莞城区、厚街镇、中堂镇、桥头镇、清溪镇合作开展“新候鸟计划”项目5个。在东莞市2011年首届公益创投入选的28个项目中,机构共有5个项目成功入选实施,分别是:“蓝天行动-东莞重点青少年群体成长促进计划”项目;“不残缺的爱-关爱残疾人家属计划”项目;“东莞市新莞人社区学习与培力中心”项目;“盲友之家-东莞市盲人关怀互助计划”项目;“白玉兰女工驿站-企业女员工关怀计划”项目。2012,《东莞市双工联动关爱新莞人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东莞市新莞人社区学习与培力中心》项目获得首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实施类铜奖;2013,《白玉兰女工驿站——企业女工关怀计划》项目获得第二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实施类铜奖,《蓝天行动—东莞市重点青少年群体成长促进计划》项目、《白玉兰女工驿站——企业女工关怀计划》项目获东莞市十大慈善公益项目;《情暖夕阳—中堂镇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蓝天行动—东莞重点青少年群体成长促进计划项目》、《白玉兰女工驿站—企业女工关怀计划项目》分别获广东省民政厅“首届全省优秀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三等奖;
无论从社工岗位数量、综合服务中心数量还是公益创投项目数量都是全市第一,在2012-2014年全市社工机构评估中,普惠都名列全市第一;在东莞市首届社会组织评估中,被评为“东莞市4A级社会组织”。2012年获得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民政厅关于省级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扶持。在2012市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运营评估中,东正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获得全市第一,被评为东莞市五星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在2013市第二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示范点运营评估中,罗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获得全市第一;2013,获南方都市报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及共青团广东省委主办的“2013·爱在东莞”珠三角公益慈善周“优秀公益组织奖”;被评为东莞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重点实训基地;荣获国家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和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单位;2014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联合会评为“广东省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重点实训基地”。
组织架构(图)
部门及职位职责
一、总干事
职责概要
1.掌握机构发展动态,拟定机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计划。
2.每年3月1日提出预算方案,报送理事会和监事会审议。
3.主持单位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的决议;
4.组织各个部门制定部门管理制度以及部门发展目标及工作计划。
5.统筹机构日常事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方案或转介给相关部门解决。
6.定期召开管理层会议,传达机构各项决策决定,了解各部门运作情况。
7.负责3到7天内的同工请假的批示。
8.负责机构2000元以下开支的审批,开支在2000元-5000元的需理事长加批,5000元以上的由理事会决议审批。
9.积极了解同行机构发展动态,参与各项社会交流活动,为机构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资源。
10.构思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同时跟进机构各项大型活动或项目的开展,确保活动或项目的顺利进行。
11.在得到授权情况下,代理事长行使理事长职责。
二、副总干事职责
职责概要:
1、协助总干事完成上述工作事宜。
2、在得到授权情况下,代理总干事行使总干事职责。
三、行政部
1、职责概要
1)负责机构各项人力资源管理事宜,研讨组织方案增进各部门及各层级的权责划分;
2)拟定、解释及推行机构人事政策、计划及人事管理制度;
3)促进机构与员工间关系的和谐;
4)定期进行机构人力分析与评估,举办员工培训及相关活动,以确保机构人力资源的有效运用。
2、工作内容
1)机构规章制度建设
根据机构服务开展的需要,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及权责划分,明确各个部门的岗位需求,同时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
依据机构实际情况,制定并逐步更正和完善机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招聘与录用制度、晋升制度与薪酬福利制度等。
配合机构的运作模式以及其他部门的工作职权,制定本部门的工作制度。
2)招聘与录用工作
配合机构发展目标和用人需求,制定招聘计划。
根据机构招聘制度和招聘计划实施招聘活动,包括招聘广告稿的撰写与媒体发布、招聘资料的准备、应聘者的接待与筛选、应聘信件的处理、协助面试应聘者、组织应聘者的测试、发放录取通知等。完成招聘工作后,向新员工解讲劳动合同,在双方达成一致意向情况下与新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对新进员工试用期的工作给与指导并进行考核,及时做出适当的调配。
3)员工培训工作
结合机构的发展目标,对机构员工进行人力分析,掌握员工的需求、工作态度、性格特点以及与所在岗位的匹配性,以求量才使用。
根据人力分析的结果,制定并执行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同时协助员工进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有意识地培养机构的后备管理人才,给予员工更多参与机构事务的机会。
对培训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对培训的材料进行汇编。
4)绩效考核工作
监管和统计员工的考勤情况,编制员工出勤月报表。
按照员工考核制度,设计员工工作绩效考核表,并实行员工绩效考核工作。
建立员工考核档案。
定期公布员工考核成绩,并依据考核成绩进行奖惩。
5)薪酬福利管理
向全体员工说明、解释机构的薪酬制度。
依生活水平、同行业工资水平情况以及机构政策,制定合理的员工薪酬办法,依据各方面的变化及时提出调整员工薪酬的方案。
对员工薪酬发放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积极落实各项员工福利,在节假日推出各项活动,维持员工与机构的和谐关系;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士气,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员工考核、奖惩办法,结合员工的考核情况,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下办理员工的奖惩以及职务升降事项。
6)劳资关系处理
负责对劳动法规进行宣传解释。
与员工签订或续订劳动合同。
处理一般劳动纠纷,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应对机构的劳动调节、仲裁及诉讼。
7)人力资源资料档案的管理
对机构员工的资料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和管理。
填写并保留相关的人事报表。
对机构有关人事决策决定的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
四、研究部
1、职责概要
1)负责机构的学术文化研究,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本土化;
2)掌握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状况,对社会需求做相应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策划各类项目;
3)同时致力于推广机构的各项服务,拓展服务的宽度和深度。
2、工作内容
1)学术研究
关注并掌握国内外社会工作学术研究动态,收集相关的信息并透过信息发布系统向机构同工发布。结合本土国情以及服务开展情况,对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开展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集中对社会工作发展趋势以及如何解决现有困难进行研究。
积极探索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及管理模式,提出改善机构管理模式的方案。
配合公关事务部进行资料或研究成果的汇编工作。
2)项目策划与评估
对各个社会服务领域的服务现状以及服务需求进行研究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策划相应的项目方案呈交上级以及服务部。
跟进服务项目的开展,对项目的具体开展给予指导和支持。
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提出改善建议,并连同服务部对项目成效进行评估。
3)服务创新与推广
对机构的服务进行创新研究,包括服务领域、服务模式、工作方法和技巧等。
定期向上级汇报研究进展,与同工分享研究成果。
对已有的具可行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并进行跟踪评估。
五、服务部
1、职责概要
1)负责对机构总体服务情况进行监察和评估,提升机构服务质量;
2)对用人单位的服务需求进行研究,制定机构与用人单位的服务协议;
3)同时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同工的服务开展进行综合评估考核,并对如何提升服务质量提出改善建议和方案。
2、工作内容
1)服务协议制定
到用工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和掌握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服务需求。
根据实地考察结果,与用工单位洽谈服务协议,拟定服务协议的内容。
2)服务质量监察
根据机构发展目标以及市民政局对社会工作服务的要求,制定服务考核评估标准以及同工服务考核评估表。
定期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了解同工工作的开展状况以及用人单位对同工服务开展的满意度。根据服务考核评估标准,定期对同工进行考核评估,着重于同工对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的践行,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务工作技巧等。
3)项目执行开展
参与服务发展与研究部的项目方案的策划,给予修改意见。
负责项目方案的执行,落实各项安排工作,包括人员安排、定岗及分工,所需物资的准备,服务的具体开展及落实。
定期召集相关同工开会,通报项目最新进展情况,共同商讨相关问题的解决。
定期向上级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4)督导助理工作的管理
对督导助理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使督导助理明确自己的职责,发挥应有的作用。
定期召开督导助理会议,收集服务开展中的遇到的各类问题,商讨解决的办法,遇重大问题须向上级汇报。
六、督导助理
1、职责概要
1)协助督导开展督导工作,积极提升督导能力和技巧;
2)协助机构对同工进行考勤及工作纪律管理;
3)与用人单位及本小组同工进行良好的沟通,跟进同工的工作情况,并将所掌握情况反馈给机构服务部。
2、工作内容
1)负责本小组同工的考勤工作,掌握同工的在岗情况,对本小组同工加班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和批示,对同工的请假和补休进行协调并及时上报人力资源与行政部。
2)收集本小组同工当月的请假单及加班单,并对同工当月的出勤情况进行统计,于当月月底交到人力资源与行政部。
3)定期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了解同工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如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服务部及副总干事处。
4)配合机构相关部门做好考核评估、宣传推广等工作。
5)协助督导对同工的工作进度进行监督,如对同工的小组活动或社区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进,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6)对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同工,给予关注和鼓励,在可能的情况下调动各方面资源协助同工克服困难。
7)协助督导安排督导工作的开展,通知本小组成员督导时间、地点、内容以及协助准备所需的设备及资料等。
8)参与本小组的督导工作,在督导过程中认真学习督导的方法和技巧,并按要求完成督导布置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