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9-05-14 16:5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浅析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浅析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陕西省镇安县种子管理站作者:张祖

摘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等,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强化管理和服务,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关键词:种子;管理;现状;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意见》)的落实,为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加强种子管理,提高管理权威奠定了法律基础。农作物种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农作物种子是农业增产的内因,也是科技兴农的主要载体,它对农业增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以上。同时,种子又是经营销售的一种特殊的生物商品,种子质量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大局,搞好种子管理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1、县级种子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

按照国办《意见》文件精神,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负责种子市场监管、种子质量检验(含室内和室外)、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种子信息服务和推广四大体系工作任务。就陕西商洛而言,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县级种子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审核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对市场经营销售的种子进行质量监督和抽检;查处种子生产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承担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及品种管理;负责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指导与推广;新品种展示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引进与筛选;农作物种子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种子信息收集交换与发布等;负责全县农作物良种补贴的组织实施工作。总之、种子管理部门是抓粮食生产安全的主力军,特别是山区县的种子管理站任务重、责任大,工作量大面广且任重而道远。

2、县级种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市场化,种子销售企业不再局限于国家、省、市、县四级种子公司,而是放开经营,只要具备相应条件都可以注册公司,投入到市场竞争之中,使得从事种子经营的企业成倍的增长。其次是销售的品种大量增加,且形式多样,有国审品种、省审品种、试验示范品种、引种品种,还有个别企业利用商品名称代替审定名称,鱼目混珠,给市场管理带来了难度。再次是销售渠道多了,过去以县级种子公司为主体的经营格局被彻底打破,个体种子经营活跃,就陕西省镇安县来说,种子经营由2003年前的种子公司独家经营发展到目前的150多家,而且,销售网点还在继续增加,在不断地向村、组蔓延,随着种子销售利益的驱动,农民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存在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经营资质不严格。一是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法人有随着法人变化而未变更现象;二是种子经营许可证未年审或者不能年审,已失效却继续使用;三是借用、租用种子经营许可证给他人使用,对他人的种子生产质量不闻不问,经营以营利为目的。四是对乡镇种子经营网点的资质无明确规定,投机经营空间很大。

2.2、种子经营不规范。一是擅自更改种子生产日期,将上年陈种改为当年的新种;二是将市场不畅销的品种改成畅销品种; 三是种子标签无种子使用说明和法定信息;四是种子包装袋透明面太少,不便于种子购买者和种子管理人员观看外观质量。五是随意调运经营种子不备案、不送样、不区试、乱销售,种子纠纷案件经常发生。

2.3、种子经营人员素质低下。一是种子经营人员的农业科学基础知识、种子使用技术贫乏,不能正常开展咨询服务。二是法制观念淡薄,用A公司的种子销售发票销售B公司种子,有的甚至不给老百姓开购种发票,经营不建立档案。三是对抗检查,销售未审定品种种子或者其他违规种子,采取隐蔽销售和逃避检查。四是不按规定变更营业执照和到农业部门备案,不按规定保存经营档案。五是对农民进行欺骗销售,出现问题逃避责任。

2.4、种子管理人员待遇低,素质差。就陕西商洛地区的种子管理站来说,目前大部分县虽然种子改制已到位,但是,市编办将市级种子管理站设为正科级(其他市为正处级),县级种子管理站的规格一律变为司站级,极大地挫伤了种子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对改制人员未培训就上岗,种子管理人员素质差。

2.5、县级种子管理部门设备落后。在办公配备上,大多数县站是无办公用房、无种子最基本的检验设备、无交通工具、无最基本的办公设施、无统一服装。下乡用车靠租、办理电子业务的工具靠借,搞新品种引进、实验、示范、推广无专项工作经费。人均每年的财政经费只有一千元左右,有办公开支就没其他开支,严重制约了种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3、搞好种子管理工作对策

种子管理工作面对农村、农民,涉及千村、万户,事关粮食生产安全,是一项关系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心工作”,它与政府的“面子工程”相比难以引起高度重视。无论是粮食主产区的平原还是沟壑纵横的山区,都要坚持不懈地抓粮食生产,粮食生产安全要牢记“小河无水大河干”的哲理,特别是政府部门应该把贯彻实施《种子法》和国办《意见》,健全种子管理体系、宣传种子政策法规、加强种子行政监管作为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来抓。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角度考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搞好县级的种子市场管理工作:

3.1、提高种子管理机构级别。国办《意见》第三条第七款指出:种子管理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种子管理机构,特别是要强化省、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建设。如果种子管理机构级别太低,在本辖区就难以搞好种子执法管理和品种推广工作。粮食生产大省辽宁、湖北等省在解决种子管理机构级别上早已率先一步,在几年前就将省级种子管理站变为种子管理局(正

厅级),市级为处级,县级为科级。在县级机构设置上还要严格执行农业部【2009】08号文件精神,积极推进种子管理机构实行参公管理,要在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基础上,成立农业执法大队,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根据农业部门的职责范围,配备相对应的专业人员实行综合执法,整合执法力量,化解人员编制矛盾。

3.2、加强种子执法队伍建设。种子市场执法检查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农业行政管理工作,从事种子执法的工作人员既要懂得农业行政执法程序,又要懂得农业技术、种子知识,工作稍有马虎,就会出现差错。只有严格要求,使其认真学习,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办事公正,练就较高的办案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准,才能搞好市场的管理工作。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要在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要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要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即要做到目光长远、服务大局,还要保证执法的严肃性,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3.3、提高种子经营人员素质。优良的农作物品种都要在土地上去检验,绝大部分土地的主人是农民,农民直接与基层种子经营人员打交道,提高种子经营人员素质是关键。在种子市场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办班培训、持证上岗培训等多种方式,搞好县级种子经营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建立种子经营人员年度培训制度,逐步将县、乡种子经营人员打造成一支知法、守法、精通业务的种子营销队伍,同时还要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守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

3.4、认真搞好宣传,强化种子市场管理。县级种子管理部门要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介,搞好种子法律法规和优良品种推广等宣传活动,随时掌握种子经营环节,认真搞好种子市场检查,检查品种是否审定,种子质量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等各项指标,坚决杜绝假劣种子流入市场;要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检查,坚决取缔无证生产经营者,严把市场准入关;要按有关要求,认真审核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资格,对资质条件不符合发证要求的,要依法撤销其种子生产、经营资格;要加强对种子质量的检查,对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的重点打击;要规范种子购销备案、包装、标签和经营档案,对不符合规定的要给予警告和处罚,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执法机制,维护种子市场的正常秩序,坚持集中打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重点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强市场监管与引导企业自律相结合,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加大种子执法力度,从而做到保证种子质量,保护企业和农民合法利益。

3.5坚持新品种的区域试验、示范和展示推广。种子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农民收成的关键。所以在良种的推广过程中必须坚持先区域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加强对品种育、繁、推的管理,严禁未审先推、未引先售、未试先种,打击乱引滥繁的违法行为,以区域试验、展示观摩、示范引导的严格流程推广优良新品种。政府部门应给予一定的项目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县、乡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基地,让农民通过观摩去选择种子,种植放心的优良品种,降低种植风险系数。

3.6搞好县级种子管理装备工作。县级种子管理部门首先要配备必要的种子检测设施,培训一批持证种子检验员,并通过省级认证,为政府监督检验和社会需求

提供种子质量检测服务,同时建立和实行“缺陷种子召回制度”和“退化品种退出制度”,使农作物品种使用科学化、制度化,追求最大效益;其次要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以保证种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再次是要配备农业执法人员统一服装,树立农业执法形象。

3.7组建县域种子协会,实行行业自律。县级种子管理站要利用自身优势,牵头组建种子协会,给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搭建信息沟通、经营合作的平台,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降低种子经营成本,实现行业自律,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实践证明,通过种子协会为会员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信息交流和协调服务,将能更有效地促进种子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第二篇:乡村干部队伍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思考

乡村两级政权是党和政府最基层的组织,乡村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他们工作积极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影响到上级的决策、指示和精神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充分调动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是否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如何管理好乡村干部,使之更好发挥其聪明才智,更好地服务“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此,笔者就以巧家县新店乡党委、政府对乡村干部的管理为例,对如何提高乡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方法和对策作一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基本概况

巧家县新店乡有国土面积156平方公里,辖13个村、254个村民小组,有住户7536户、人口30093人。全乡乡村干部职工共119名。一段时期以来,全乡上下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低,工作被动、成绩拙劣,且连续三年在全县的“争先创优”考核工作中都是倒数,致使全乡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锐减。自2006年3月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该乡党委、政府结合乡内实际,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探索出了一些工作激励机制,逐步扭转了一度时期以来工作被动的格局,一举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成绩突出,面目一新。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就是排头羊、领头雁,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感染和影响周围一大片干部群众。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书记、乡长都亲自带头做,职工们跟着学,工作方式彻底从过去的“安排他去”变为了现在的“跟着我来”,职工们学有榜样,做有示范,积极性提高了。

(二)以人为本,关爱职工。新店乡党委、政府从人性化的角度,对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给予了极大的关爱,为职工营造了一个和谐、宽松、可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环境。一是在工作中充分尊重职工意愿,虚心听取职工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二是正确对待一些工作能力较差的干部,不歧视、不鄙视,采取多培养、多辅导的形式,使他们不断提高;三是关心职工身体状况,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四是通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定期慰问困难职工和职工家庭,了解职工困难,解决职工疾苦,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以爱心的情感温暖了职工的心,让他们在工作上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三)立足服务,正确引导。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是该乡对乡村干部一贯的要求。在工作中,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有益于大家、有益于集体的事,我们就要尽全力去做,只要是有损他人、有损集体的事,就坚决不做,真正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不拘一格,任人唯贤。在提拔和使用有能力的乡村干部上,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通过干部下访和民主测评,对“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好共事”的人员,给予提拔和重用,破除了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形成了不拘一格地选贤任能、唯才是举、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五)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根据个人差异,合理使用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在村级领导班子中,做到领导班子的搭配使用符合村情,切合实际,因才定岗,人岗相适,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特长和优势,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是本届党委、政府使用人才的基本原则。

(六)实行民主集中,破除独断专行,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关键。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班子成员经常交心通气,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财务开支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制”,培养了大家的主人翁精神。充分相信职工,放手让他们去干,避免了一人说了算的格局。在两年来的工作中,只要是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工作,职工们都做得很好,事实也充分证明:工作的好坏不单是用职工能力行与不行来评判,而更主要是让不让他们干、放不放心他们干的问题,当然,要想工作出成绩,那种“成绩是我的、问题是你的”现象一定不能发生,否则,职工将没有积极性可言了。

(七)讲团结,比奉献,创建和谐求发展。讲团结可以凝聚力量,比奉献可以激励人心。站在全乡大局的高度,通过把乡村干部当作“一家人”来关心和开展工作,求得了工作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八)通过实际行动取信于职工。在两年来的工作中,该乡为职工解决了多年没有报销的车旅费,下乡为职工补助交通费用,并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从不让职工垫着工资去干活”的承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该乡所有乡村干部职工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高,工作成绩有了很大的起色,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了政令畅通,疏通了信息渠道,做到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二是各村、机关、站所不论是直管还是协管,工作作风都明显转变,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是职工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加强,工作成效有了起色,拖而不决的事件没有了;四是乡、村干部能力的组合和人员的搭配更趋合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三、存在问题

(一)城乡差别的存在,导致部分乡、村干部在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在一度时期还受到歧视,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工作拖沓,他们认为:工作再好,成绩再突出也只是个“乡巴佬”,干好干坏无所谓。

(二)村、组干部年龄结构偏高,知识层次偏低,多数也只有初中文凭,少数还是小学,个别甚至还是文盲,开展工作凭经验,理论水平较低,适应工作能力较弱。

(三)规章制度落实乏力。乡村两级部分班子成员对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意识不浓。许多理应坚持的管理制度常被中心工作冲淡,“特事特办”结果导致“有章不循”;部分制度制定不科学,作出的一些规定不适合乡村工作实际,不便于操作。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检查工作不务实。一是部分地方只注重中心工作,对村、组干部疏于管理、缺乏监督;二是缺乏配套的责任追究制度,造成对乡村干部往往失之于宽、失之于管、失之于罚;三是是同级管理软弱,“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认真”。

(五)教育激励手段弱化。乡村干部教育正面宣传太多,必要的批评与惩罚太少。物质激励方面,乡村财力有限,负债过重,举措不多,形式单一,效果欠佳;精神激励宣传不到位,大都停留在“一锤子”买卖,通报一次或广播一次就了事;政治激励方面,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机构改革后,村干部进入机关、站所的路子越来越窄,影响了一批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六)乡村干部工作艰苦报酬低,积极性不高。特别是村、组干部,拿钱不多,管事不少,通过合法程序公推出来的村、组干部不愿干,“想干”的人却又得不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导致有的村甚至无法推选出称职的、符合人民群众意愿村、组干部。

四、方法对策

(一)加强培训,深化教育,全面提高乡村干部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一是利用党课、讨论、座谈等形式的开展,使他们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进一步摆正心态,努力工作;二是利用农闲时间,通过集中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让他们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三是创造条件让乡村干部参与外出学习、考察等活动,使他们开拓视野,拓宽思路,提高能力,激发工作热情。

(二)招贤纳才,优化结构,抓好乡村班子建设。一是把那些处在生产第一线、人品好、威望高,且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年纪轻又热心为民办实事的农村党员,通过法定程序推选为村民小组长,并有目的、有意识地将他们作为村级后备干部来加以重点培养;二是启用能人,在选准乡村“一把手”上下功夫,把具有奉献精神和致富本领的优秀人才提拔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三是畅通人才流通渠道,对思想僵化、没有创新精神、工作能力弱又不思进取的职工,给以转岗、待岗甚至解聘处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强化日常监督。一是进一步转换思想观念,逐步形成以“立体、宽带、刚性”为特征的干部监督管理工作新格局;二是从激发内在活力、规范外在行为着眼,以正面引导为主,不断拓展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监督的新视野;三是以增强合力为重点,积极探索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新制度;四是支持村、组干部履行职权,让他们产生工作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五是让村民小组长参与村务管理,使其感到有职有权,有位有为,从而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四)抓典型,树榜样,促提高。在每年的年末岁尾可以开展一些评优创先活动,表彰一批优秀的乡村干部,然后加大宣传力度,以点带面,不断增强和培养整个乡村干部队伍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荣誉感。

(五)改善乡村干部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改善消极性现象。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身处农村工作第一线,风里来雨里去,任务繁重,工作辛苦,对他们政治上要严格要求、工作上要大力支持、生活上要热情关心,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和解决实际困难,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多方面加大投入,改善乡村干部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干部激励竞争机制,理顺干部进退流转渠道,实现人才优化组合,充分调动起乡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提高乡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对特别优秀的乡村干部要大胆提拔重用,让真正有能力、有本事、有实绩、正直公正的乡村干部看到工作有奔头。要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的工资、津贴标准,提高村干部报酬,稳定村级干部队伍。要多方面给予乡村干部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让广大乡村干部消除工作后顾之忧,思想顺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从而认真负责地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改善消极怠工现象。

(六)千方百计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创造条件为村、组干部提供相应的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措施,解除其后顾之忧

第三篇:浅谈合同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合同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合同管理,是依法治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合同管理可以减少和防止财产损失和经济纠纷,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合同管理工作的现状,探讨了合同管理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合同管理;现状;对策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等对本单位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所进行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等活动。合同管理,是依法治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合同管理可以减少和防止财产损失和经济纠纷,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主要体现在法律意识不强、合同管理不严、权责不明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带来负面影响。须从企业发展的高度出发,不断完善合同管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合同管理工作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中,我国企业的合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合同管理日趋规范、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逐年提升等。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不论是在基础管理方面还是在流程管理方面,和国外企业相比,差距还很大。

1、政府在立法上对合同管理的认识不足,市场机制并不完善,有些法律法规条文不严谨;合同管理水平低下,“私下合同”屡禁不止;企业不够重视,个别项目不报建、不招标;或先招标,后报建;或明招、暗定最终都使施工合同的管理及执行得不到有效保障;专业合同管理人才匮乏,很多企业不设专职的合同管理人员,这种现象在施工企业普遍存在。

2、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合同法律意识差、不签书面合同现象突出、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合同签订、履行监控制度不完善,导致合同履约不理想、合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还亟待提高。

3、合同管理人员匮乏,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专职合同管理人员较少,而真正符合要求的合同管理人员更少。

4、合同基础管理工作不健全,合同集中归口管理体制不完善,职能发挥有限;制度体系不健全,缺乏全面性和规范性,制度执行不力。

5、合同流程管理控制不力,对合同签订前的市场调查、招投标和谈判论证,签订中的审查授权与签订后履行监控、验收结算等工作衔接不够,没有形成合同全过程管理机制。

6、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常见的有:合同主体不当、合同文字不严谨、合同条款挂一漏万、只有从合同而没有主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签订的无效合同等;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主要:没有变更应变更的合同条款、没有发出应当发出的书函(会议纪要)、没有办理应当办理的签证确认、没有在法律诉讼时效内进行维权,超过了诉讼时效、没有行使应当行使的权利和没有充分重视证据(资料)的法律效力等。

二、合同管理工作的对策

1、了解国家政策及本行业特点,熟悉《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的起源、发展及现状等基本情况,并且熟悉掌握《合同法》,这是加强现代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根本。

2、设立现代企业的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企业的掌舵人,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强化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合同管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合同由企业的法律顾问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主要有购销、基建、技改等)、各单位(主要有各个分公司、驻外机构)分口管理的模式。企业法律顾问部门作为企业合同统一管理部门,对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具体管理中,对合同实行分级、划块管理,各业务部门和各单位作为合同二级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合同签订和履行,并向法律顾问部门定期汇报有关合同的执行情况。

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合同管理质量,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又是当前的迫切需要,可从下述四方面着手

(1)选好人员。

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公开考评和竞争招聘方式选拔人员。

(2)组织好在职学习。可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实际情况,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学习。

(3)选送人员进有关院校深造。每个企业都应培养出类拔萃的合同管理人员,所以应选择热爱社会主义、工作出色、有发展前途的骨干进有关院校深造。

(4)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对有贡献的企业领导和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主要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

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严格执行总公司《法律事务工作暂行办法》和《合同管理办法》,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包括综合机构和专项机构),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企业应当独立设置总法律顾问和法律事务机构,全权负责单位的法律事务,配合合同专项管理部门,起到法律咨询、合同评审、履行监督和组织仲裁、诉讼的作用。

制度网络。

一是指企业要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这些环节包括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审订、下达、交底、学习、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二是指企业各层次都应有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总部要建立和健全总的合同管理制度,分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补充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也可以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必须根据我国的《合同法》和总公司的相关规定,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总则第十六章对建设工程合同,做出了专门的法律规定,更有利于我们建筑施工企业规范自己的合同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特别是286条,历史上第一次赋予建筑施工企业在该建设工程的折价或拍卖所得中优先受偿的权利。

《合同法》的大多数法律条文都可以纳人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之中。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构成企业合同管理体系。体系的动作必须通过定期的检查来保证。要检查合同管理组织和制度是否适应合同管理的需要和市场需要,对不适应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一句话,对合同管理体系也应进行动态控制,及时调整,不断完善。

5、强化履行监控和结算管理

签约的目的主要是保障合同的及时有效履行,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通过监督和跟踪管理可以了解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随时向各部门反馈,排除阻碍,防止违约的发生。另外,合同结算是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合同管理部门应同财务部门密切配合,把好合同的结算关,这既是对合同签订的审查,也是对合同履行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6、违约纠纷及时处理

合同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违约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强制履行等法律后果,因此法律顾问部门在审查或起草合同时选择合适的违约条款和纠纷条款显得十分重要。一旦有违约情况发生,法律顾问要区别情况,及时采用协商、仲裁或诉讼

等方式,积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对合同管理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科学的管理。

7、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目前计算机和网络已在企业中普及,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可引入计算机和网络,实行合同信息网络化管理。即将合同在网上运行,实现合同的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数据统计、网上监控、网上报表生成、网上合同生成、网上合同履行监控、合同结算等信息化管理,并对合同的授权签约、审查审批、履行、结算等设置统一流程、统一制度、统一数据库,统一格式和标准等。从而可以实现合同的无纸化管理,减轻手工操作的难度,使企业合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大大提高。

大量的实践证明,加强企业合同管理,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管理效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企业合同管理是当前市场经济中一项较新的管理工作,企业的合同管理不仅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基础,而且是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王宇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合同管理工作[J].山西建筑,2008,(36)

[2]潘文祝.对完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几点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1,(04)

[3]国英.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8,(02)

[4]陈毅.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探讨[J].财会研究,2006,(12)

第四篇: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状思考与对策

目前,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交通管理态势严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出了要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并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前所未有的将安全生产纳入政府部门的政绩工程,要求全国各级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此良好的形势和契机漾濞县积极行动,安排部署,狠抓落实,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工作方案;根据当前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结合漾濞县的实际,对本县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难点进行思考;

一、**县慨况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县位于**州中部、点苍山之西,东西最大水平距离53公里,南北最大水平距离79公里,国土面积1957平方公里,全县辖区总人口10.0663万人,所辖9个乡镇,管辖公路里程共计1233.4公里,其中国道昆大线41公里,省道平甸线和漾梅线共83公里,其他县乡公路和城市道路共计1109.4公里,主要以昆大线、平甸线和漾梅线及其他县乡道路为主要运输通道,道路网状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辖区山地多、平地少,道路曲折蜿蜒。全县辖区共有机动车5705辆,驾驶员共5317人,全县共设一个客运站共计57辆客运中型普通客车,6辆微型车,一个公共汽车运输公司,拥有8辆远郊公交车;城区设立三组红绿灯和两个值勤岗亭,但无城区专门的停车场,整个城市网络骨架呈自由式结构。全县境内拥有16个私人小水电站,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大泡核桃为全县支柱产业,境内树木葱茏,物产丰富,素有“绿色宝地”之称……

二、**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探索

在多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管理上的难点,长期以来未能解决,导致成为了交通管理工作中久攻不克的“顽症”,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思考一:基层交警警力不足

成因:一是由于当前**县交警大队下设城区上街中队和平坡中队,辖区国道省道县乡道路和共有民警11人,1人长期生病,无法正常工作,事业干部1人,实用警力10人,人均管理道路交通123.4公里,协管员12人;面临的交通安全压力非常巨大。

二是编制出现负增长,我大队2000年有民警12人,2006年只有11人,这几年的时间里有2位民警去世,5位民警调到其他大队上班,大队人员不断的调换,但实际人数却越来越少,整个支队的情况都向这样,每年进来的人比退休的和因病去世的少,警力编制出现了负增长。

思考二:经费出现“短腿”现象;

成因:一是经费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经费非常困难。从2003年云南省交警总队收归省财政厅后,根据预算核发每年的经费,实行三级核算,从总队到大队一级,我队每月平均每月核发经费5万元左右,除去发放工资、水电费、燃料费等和其他必须支出的项目后,剩余经费只有千把块钱,根本无法进行大的活动;

二是随着有些法定收费项目的取消、收费标准的降低,规费收入大幅度下降,甚至许多业务还需要大队自己贴钱去办(比如:驾驶员的申请表和体检表),而罚没收入只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上(罚多了、罚狠了社会反响大)。所以,只能力保个人经费、公用经费的开支,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网络、装备等基本建设无钱购建,路面监控等更是无力顾及。

三是目前开展了许多的专项整治工作,每一项都必须要深入基层乡镇进行排查或者进行增设标志、开展交通安全宣传等这些工作都必须要拿出经费进行投资开展,不可能让民警自己出钱去下乡,但是经费又有限,无法承担。许多民警垫付的业务经费都不能及时补回。

思考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源头管理的难点

成因: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地区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村民的整体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更是知之甚少,无交通安全意识;而近几年来通过社会主义的建设,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民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机动车也纷纷进入到了农民手中,“烤烟摩托”、“核桃摩托”确实为村民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随着机动车的增长带给村民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村民没有办理落户和申请驾驶证的法律意识,尤其年青人买了车后,办牌办证观念淡薄,认为又要花一笔不小的钱,不合算,造成无牌无证车辆多,无驾驶证的驾驶人多,尤其是两轮摩托车;还有大部分的村民无安全意识观念,乘坐农用车、拖拉机或者是带“病”车,这些问题给交通安全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思考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失管、漏管的成因

成因:一是警力不足,经费不足导致了交通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许多工作想到做不到,工作安排了没有警力去实施,更没有经费来完成,这是主要原因。

二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单靠交警一家根本无法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难题。根据省公安厅《关于基层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漾濞县交警大队积极和县公安局汇报,取得了大力支持,同时于2005年开展委托农村基层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工作机制,但由于对农村基层派出所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罚没款不能返还,而且当前的农村基层派出所也同样面临着警力不足、经费不足的问题,经费不返还还加重基层派出所的工作,所以委托派出所参与交通管理名存实亡,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农村交通失管、漏管的问题。

三是县委政府各职能部门没有履行相关的职责,各乡镇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道路交通事故产生一种侥幸心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思考五: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公路隐患排查工作难点

成因: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和排查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年,然而年年整治都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进行,农村道路交通网络还未完善,许多村镇还没有通公路,为此每一年政府都投入资金来开路,全国的新开通道路在逐年增加,但是这些逐年增加的公路里程却没有配套的交通设施,而且政府部门追求的只是达到开通公路的目标,却没有维修和增设交通设施的观念。二是由于地放财政收入较底,对新开通的公路没有专项经费进行维护和治理,无力增设相关的标志标牌。三是自然灾害的毁损,使许多临山道路因水毁而被破坏,导致通行能力降低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思考六: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难点

成因:一是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国已经掀起了“五进”高潮,面上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已经展开,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让全县各族人民都明白交通安全是什么一回事,但是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多数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看着其他人因交通事故受伤也无忧患意识,把它当成是平时生活闲聊中的调味剂,无交通安全紧迫感和危机感;

二是单靠交警部门的宣传,显然势单力簿,影响力较小,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宣传部门不直接参与,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的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只不过是处于“偶然自愿”或“友情赞助”,专门的媒体广泛宣传还得靠交警部门出资出力,上下协调,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良好局面。因此,即使是交警部门摇旗呐喊,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又热烈,但毕竟只是一个部门的内部事,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仍然孤掌难鸣,难见实效。

三是宣传内容单

一、枯燥对被宣传人群无吸引力。

三、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难点的几点对策

结合漾濞县辖区多年以来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些初浅管理经验,对以上所提的工作难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对策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大警力投入,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

1、加大基层交警中队的建设

积极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解决当前警力不足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辖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化的建议建设基层交警中队,解决地处边远乡镇的地理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紧紧结合当前的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辖区基层中队的建设,明确对新建交警中队的管理、规划。但是从短时间内无法一时解决基层交警中队面临的警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从客观上要求当地的政府解决一部分编制。

2、狠抓基础,苦练基本功,科技强警、政治建警向素质要警力

根据公安部对全国公安机关的要求,提出了从2005年开始的为期三年的基层基础工作年的建设目标,紧紧抓住机遇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是我们基层交警大队应该明确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是在于狠抓基础,苦练基本功,走科技强警、政治建警的正规化建设方针,从民警的素质抓起,切实提高基层民警的素质,强化队伍建设和管理,明确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队伍建设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加强基层民警的基本功和素质教育,达到一警多能的建设要求,从主观上解决当前无法弥补的警力不足的问题。

3、科学合理部署警力,不浪费仅有的警力资源

整合有限的警力资源,科学合理部署警力,改善勤务机制,有效发挥主观能动空间;从2004年以来漾濞交警大队根据辖区道路交通实际,以动态管理为手段,对城区主要交通干道上的两个红绿灯岗亭进行错时管理,打一个时间差,要求民警和协管员上午和下午提前30分钟在广大干部职工上班的人流高峰期进行重点管理,维护交通秩序、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通行效率,规范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另一方面安排警力分组对辖区的重点路段进行夜间巡逻,基本杜绝在夜间飚车、酒后驾车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

对策二:积极争取项目经费,增收节支,合理安排,请求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当前全国上下都开展了许多专项整治活动,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非常重视,争取将专项整治活动列入预算经费,使整治工作有经费保障,可以落到实处。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打好经费开支的算盘,合理安排有限的经费,该节省要节省,保证将所有的工作经费用在整个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上,认真收集交通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带来的危害,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引起高度重视,争取得到支持,加大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减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将不属于交警部门管辖的工作交还给相关职能部门。

对策三:分析当前交通安全严峻形势,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

根据当前全国重特大交通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漾濞县交警大队积极结合本县辖区的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情况向县委、县政府作了重要的汇报,并将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通过调查整理成册报县委、政府,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并明确提出了全县各职能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履行各家职责,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

将关联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交通管理纳入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充分认识到道路交通运输及道路交通安全在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把交通安全管理纳入政府管理考核工作之中。建立健全各级交通安全管理组织,落实人力,落实措施,实行一级向一级负责。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县、乡、村领导要实行责任倒查制度,切实将事故预防工作从源头上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对策四:以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为契机,实行农村道路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战略的大转移。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人、车、路和社会环境是交通管理的四大要素,其中人是关键要素。从多年来发生的农民交通违法和酿成的交通事故来看,大多数系许多人的交通安全常识欠缺和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无知造成的。特别是像漾濞这样的山区县,村民交通安全意识单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有的人货混装,有的抱有侥幸心理开“病车”、报废车或者农用车、拖拉机载人严重突出等等。自2004年以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自上而下开展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欢迎,但从目前工作实际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还存在力度不大、普及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开展农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深入浅出形式多样,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开办专栏定期开展法规、案例讲座等;漾濞县通过向县委政府汇报后,形成了由县司法局、教育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多部门联动齐宣传的良好局面,深入乡镇村寨开展宣传教育,真正让全县各族人民树立遵规守法、远离事故的交通安全意识。

对策五:加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三级协管员“四支队伍”的建设,构建农村交通安全网络化建设工程,形成长效机制。

农村交通安全网络化建设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管理,遏制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一项重要工程。漾濞县在安全生产工作会上明确了建立县、乡、村三级“四支协管员队伍”的工作体系,设立在县安监局、各乡镇领导下的安监办,主要对乡镇一级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完成;明确县级以上的副处领导干部联系乡镇,乡级的主要领导、各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乡安监办联系行政村并设为义务协管员,不发放任何补助,但必须依照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完成对辖区乡镇的机动车、驾驶员台帐的建立,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及掌握辖区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分布、查处以及及时上报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指定全县65个行政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为兼职协管员,主要完成对所在行政村的机动车、驾驶员台帐的建立,对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以及掌握辖区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分布、查处以及及时上报辖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同时发放每月50元补助,并纳入县财政预算,年底由县安监局根据年终对行政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的考核情况进行兑现,从行政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入手,建立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同时将整个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了政府对各乡镇、各部门的年终考核中。

对策六:加强路面管控,不断提高道路交通安全通行能力。

根据目前的情况,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是无证驾驶、驾驶未检车辆上路行驶、客货混装、违法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为了遏制此类交通违法行为的继续蔓延,必须加大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自云南省开展低速货运汽车、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的专项行动以来,漾濞县交警大队将由大队领导带队指挥分成四个组针对辖区乡镇街天交通违法行为突出的情况深入各乡镇进行专项整治,同时严厉处罚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处以重罚,仅2个月的时间全县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幅度下降;另外一方面是全面对全县的客运车辆进行排查整治,实施对客运车辆一车一档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客运车辆的专门档案,对客运车辆的技术状况驾驶员的业余时间进行了摸底排查,完善了对客运车辆的通报制度,清理了客运市场,建立平安、畅通的客运交通秩序。

对策七:加大投入,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农村的道路建设和与之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滞后,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出行,给交通安全事故埋下了许多隐患。为此漾濞县交警大队于2005年结合二十周年县庆暨中国第二届核桃文化节和创建“平安县市”的有利时机,分组对全县辖区的重点公路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将排查结果以报告和相册的形式报告县委、县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要求县养护段和县交通局开展专项治理,并在2005年年底完成了整治工作达到了创建“平安县市”的标准。2006年4月结合当前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漾濞县交警大队适时提出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并被县委政府采纳后在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上明确了在2005年交通安全隐患整治的基础上由县养护段负责国道和省道,由县交通局和各乡镇负责县乡村道路的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同时给予县交通局专项整治经费。

第五篇:酒类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

酒类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

随着湛江经济的发展,许多知名的造酒企业相继在湛江落户。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消防工作,适时部署消防安全大检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组织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大整治活动,并对酒类企业的单独治理,将其纳入工作重点。酒类企业的整治是湛江消防工作的一大挑战,如何切实采取措施,加强酒类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让越来越多的此类企业在湛江落户、让其安全生产造福一方,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基于此,笔者对当前酒行业消防安全的现状做了个简要的分析。

(一)酒类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广东省消防安全条例》对企业自身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等情况作了明确的规定,公安消防机构对酒类企业消防安全隐患也加强了排查和督促整改,但在实际中,酒类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一些企业对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意识没有真正树立,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或者只重视生产销售而忽视了消防管理工作,缺乏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对火灾隐患整改能拖则拖,能省则省。酒罐间距不符合要求、储酒库区未设防火堤、消防给水严重不足等隐患普遍存在,给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

2、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些企业负责人对公安消防机构指出的火灾隐患的整改和消防设施、设备的添置,认为是故意刁难。这样一来,企业内部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器材的配备维护、消防安全检查和违章行为查处等经常性工作无从落实,单位职工的安全知识缺乏、消防业务素质低下、消防自我约束管理意识淡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消防安全教育,单位员工在工作中,违章作业、随处吸烟、遇有火情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报警等情况时有发生。

3、企业专(兼)职消防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自防自救能力不强。一些企业为了节省人员成本,安排一些难于履行职责的老弱病残或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员来做消防工作,他们取得的回报少,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漏洞。

(二)做好酒类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

为贯彻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深刻吸取全过众多酒类企业爆炸燃烧事故教训,针对酒类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不严、隐患众多的现状,笔者认为,酒类企业在消防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企业应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消防安全由厂长总体抓,分管副厂长亲自抓,各部门主管具体抓,严格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制,将消防安全与生产经营挂钩,安全服务于生产经营,生产经营服从于安全。与各部门主管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切实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使消防安全和生产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对部门主管严格实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连带制。

二、充分发挥企业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作用,发现火险隐患坚决督促整改。企业应加大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消防安全专项检查,消防、安监部门每周不少于两次下车间、仓库检查监管,特别在夏季高温高热季节,对生产一线的每日检查次数应上升到至少两次。对查出的一般火险隐患应边查边改,现场督促协助整改完善,对重大或整改难度较大的隐患,在采取严格的临时防护措施后,应分期分批予以整改。

三、严格消防管理制度,坚持预防白酒火灾措施:

1、对超过60°以上的原度酒进行降度储存;

2、夏季强光下一律停止装卸白酒,坚持对室外酒罐淋水降温,楼层酒库开窗通风;

3、各类仓库保管员、包装工、制曲工、勾兑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消防培训合格后才允许上岗;

4、任何危及消防安全的隐患未除前,一律不得冒险作业;

5、每年坚持防雷检测、静电检测、电气防爆检测,统一着棉质工作服,杜绝化纤工作服。切实做好因电器、雷电、静电引起白酒火灾的预防工作;

6、加强重点部位的动火审批与监护,凡是在重点部位施工作业,必须报保卫部门批准后,消防、安监到场确认安全后,在严格的监护下进行;

7、对所有消防重点部位实行保安24小时守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四、完善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在严格执行《消防法》的基础上,针对工厂消防安全工作实际,制定本企业内部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并认真实施。还应针对夏季气温高,乙醇蒸气蒸发快,浓度高以及冬季用电用火量增大的特点以各酒库存酒类型、地理位置等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定季节防火和分类防火措施,严防火灾发生,完善各项抢险救灾预案。

五、强化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防灭火及逃生自救技能。各部门应建立义务消防队,通过对义务消防队员经常性的消防培训,使义务消防队员人人会报警,会正确处置岗位上的初期火灾,会熟练运用灭火器,并自觉参与防火。同时应在员工中大力宣传《消防法》,宣传普及消防知识,让广大员工了解消防工作重要性,自觉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自觉参与火灾预防。

六、有条件的酒类企业应招聘消防部队退伍兵组建一支专职消防队,配备相应消防设备,在远离市(县)公安(专职)消防队情况下,担负企业防火、灭火职责。

七、建立与周边酒类企业及政府专职消防队的联动机制,达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效果。通过上述几种机制的建立,在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首先实现观念的转变,变以往消防工作“要我管”为“我要管”、“被动抓”为“主动抓”,真正把消防工作当作自己的事;其次要实现机制转变,实行“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着力营造有章可循、违章必纠的消防执法氛围;最后要实现作风转变,力戒形式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努力实现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留死角,努力提高酒类企业自身预防和抵御火灾的能力。

下载浅析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周颖南柯昕 赖安璐、黄雅芬指导教师:林洁引言: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由于食品污染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加,食品质量的安全......

    民族问题现状与对策

    我国民族问题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汉族人口占多数,但是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上依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也为中华文明......

    县种子管理工作成绩斐然

    县种子管理工作成绩斐然近日,笔者从湖北省种子管理局获悉,我县种子管理工作成绩突出,被湖北省种子管理局授予2013年度“全省种子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是我县连续三年荣获此......

    群租房管理工作现状和对策建议

    群租房管理工作现状和对策建议 区住建局 (6月4日)近年来,群租问题屡禁不止,事故频频。对于群租,全国没有一条法律清晰明确群租的概念,也没有一条法律表明禁止群租,查处群租执法没......

    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

    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 要: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十分纷繁复杂的工作。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管理服务工作质量的优劣,关系着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

    试论高中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优化对策(小编整理)

    试论高中学生管理工作现状与优化对策摘要:本文着致力于对高中学生管理的现状,从局部到整体进行了深入探讨,分别研究了各大院校的教育方式和办学理念,从而理性、客观地认知高中学......

    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种子企业发展现状分析不难想象,种子是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制高点”;更不难想象,“制高点”就有一堆人去争抢;接着不难想象,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种业必然面临新......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救助管理工作困境与对策 [提要] 救助管理是一项“以人为本”的社会救助制度,是党和政府关心弱势群体、保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