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满:论六祖禅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

时间:2019-05-14 16:3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宠满:论六祖禅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宠满:论六祖禅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

第一篇:宠满:论六祖禅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

宠满:论六祖禅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

发布:明华居士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日期:2008/6/27收藏微信分享

释宏满

前 言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仅要坚持抓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坚持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广东省委近期提出了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目的就是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把广东省的文化地位也相应地提高到同一高度,并从我省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岭南风格、岭南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高广东文化大省的地位,就应当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菁华,加以继承与弘扬,尤其是继承和弘扬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思想人物,就更具有时代意义了。而“岭南葛僚”的六祖慧能,在广东文化名人当中,名扬四海,影响最为巨大。他可以说是珠江文化孕育出来的圣哲,由他创立的禅宗文化,最具岭南文化的风格与特色。他不但是禅宗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也是中国禅宗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文化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以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身份,把印度佛教的禅学思想彻底改造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派——禅宗。可见,慧能不仅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佛教史上伟大的宗教革命家,他创立的禅宗文化,对后世禅宗、宋明理学、宋元道教、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士大夫的生活方式诸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在省委倡导建设文化大省的形势下,探讨六祖禅学思想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六祖禅对社会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六祖的创新精神对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任何一种民族、思想、文化要求得发展,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人类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果一种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到某一个阶段就停滞下来而不思进步,不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那么就一定会被时代和社会所唾弃、淘汰。所以说,创新精神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突破,更是一种思想上的变革。这种突破和变革,是在继承旧有的传统上,结合时代精神,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合于社会历史发展和时代所需要的思想文化,必然会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今天,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进行文化创新。而六祖慧能的禅宗,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就是创新精神。作为中国禅宗史上开一代新风的大师,其创新禅学思想的精神,是十分有利于社会文化建设的。

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这里所指的禅,是指由六祖慧能创立的禅宗。为什么六祖创立的禅宗能代表中国佛教的特质呢?这跟六祖的创新精神不无关系。覃召文在《岭南禅文化》一书中说:“中国第一个著名佛教学者牟子是岭南人,中国禅的实际创立者慧能也是岭南人,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慧能,只有通过慧能的《坛经》,禅文化才真正变梵入华,通凡入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郭朋在《坛经校释﹒序言》里说:“慧能以前,只有禅学,并无禅宗。”洪修平、孙亦平在《慧能评传》中也说:“慧能开创的禅宗南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禅宗派别,也是中国化最为典型的佛教宗派,它不仅发展为中国禅宗的惟一正宗,而且几成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学者杨曾文也说:“隋唐佛教宗派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佛教格局的基本确立——到唐末五代,奉慧能为六祖的南宗逐渐发展为禅宗的主流。宋代,由于禅宗隆盛局面的形成,中国佛教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以禅宗为主体并融会其它各宗的时期。”以上这些学者对慧能创新禅宗的精神,以及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自六祖对传统禅学进行了根本性的革新之后,中国禅宗理论体系建构才算完成,标志着佛学“中国化”进程的结束。从此“禅道实岭表达于中国”(憨山大师语),再经其四十三名弟子的嗣法,形成河北临济宗,湖南沩仰宗、江西曹洞宗、广东云门宗、南京法眼宗等五个宗派。一千多年来,南禅香火缭绕不息,“举国僧徒除蒙藏喇嘛外,十九皆南宗子孙矣。”充分说明了六祖创立的禅宗为什么能代表中国佛教特质了。

从中国佛教史上看,虽然禅宗创立的时间比起天台、华严诸宗晚一些,但他所具有的影响力、生命力却是最为久远和顽强的。想想看,一个没有受过教育,没有身份地位,更没有社会背景的贫苦老百姓,如果没有天赋“悟性”,即《坛经》所说的“下下人有上上智”的创新精神和不懈追求的探索精神,是不可能对禅学进行一番革命性的改造的。毛泽东对慧能的这种精神推崇备至,曾经说过:“他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把外来宗教中国化,使之符合中国国情。”

六祖对传统佛教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创新,其中贡献最大的,莫过于他提出的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思想。即强调在肯定世法的前提下,把“佛”从可望不可及的国土拉回到了现实的人世。他那首著名的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中所主张的禅学思想,具体地落实在“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的实践中才有了现实的意义。在《坛经》还有说:“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从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佛就是由人而成,佛也就在人世,就在世俗生活之中,并不是离开人世,即世间有佛的存在。这就把不可思议的佛具体到了人生、人间,使之大众化、平民化,世俗化、人生化了。佛教不再是远离人世,只是少数人的信仰,而是人人都可以修学得到解脱的了。

这种由人生而人间的佛教思想,太虚大师把它称之为“人间佛教”。而他的“人间佛教”思想,出发点和归宿处,不用说,显示出一种十足的出世的宗教;但是,为了佛教的发展,他选择了与世俗生活相适应的立宗方式。所谓的世俗生活,是指普通人的行住坐卧、人伦日用,包括吃饭穿衣、屙屎拉尿、担水砍柴,乃至尊敬长者、爱护幼小等,特别强调修行学佛者首先要立足于现实的人间和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明心见性”,并于当下“顿悟成佛”达到证悟自已的本来面目。六祖肯定世俗生活的人伦日用,认为这些也是解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他这种思想的意义不仅调和了“众生与佛”、“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在家与出家”“入世与出世”等思想矛盾,而且站在般若空的立场,指出它们之间的“不二”关系。

这一创举,本质上动摇了传统佛教的根本地位。也由于禅宗对中国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适应,增强了其自身的应变能力。六祖入灭不久,禅僧开始自给自足,靠劳作度日,把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紧密地结合到僧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使禅更趋平民化、世俗化。

二、六祖“自性顿悟”思想对社会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心理习惯,它就可能反过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大障碍,因而也就失去了指导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用。所以,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下,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化,就必须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挖掘自身的潜力,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而六祖的“自性顿悟”思想,对于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张扬个性、独立自主、觉醒人心、解放思想的作用,以及破除迷信与偶像崇拜,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表现出了永久的生命力。这就是它历千年而不衰的魅力所在。

毛泽东生前曾言:“广东有个惠能,惠能在哲学上有很大贡献,他把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推到高峰,要比英国的贝克莱早1000年,你们应该看看《坛经》。”又说:“(六祖)在广东传经,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的跃进。”他所说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六祖的自性论思想,也就是“菩提自性,本自具足”,“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思想,他是站在“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的解脱就是“心”的解脱,即人心内在的解脱和超越,也就是把意识主体的能动性,转化为主观的精神自由。

自佛教传入中国的数百年内,神圣的佛菩萨始终是教徒们狂热膜拜的对象。但在六祖看来,“佛”这一字的本义即“觉悟”,归依佛也就是认识自心自性。他有力地破除了人们对“西方”的迷信和对“佛祖”的崇拜。他把佛教传说的一切佛和菩萨都视为主观精神的产物,说:“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是释迦,平直是弥勒。”(《坛经》)认为通过意识的转变,当下即可成就佛道:“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智慧光明,照耀六门清净,照破六欲诸天下。三毒若除,地狱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坛经》)依据这一思想理念,六祖之后,禅宗进一步提倡“大胆怀疑”、“独立思考”,主张“离经叛道”。这些,对不断摆脱印度佛教的繁琐理论和宗教礼仪都具有重大意义。

六祖的“顿悟”学说,为禅宗确立了一条简明的思想路线,那就是要求禅僧依靠自力,发挥主体意识的能动性。他把庄子消极的“心斋”、“坐忘”改造为积极的“无念”、“无住”,而把庄子要求摆脱社会束缚,过一种符合自己本性的自然生活,取得人生自由的思想发展了。庄子认为,最有意义的生活,就是符合人类自然本性的生活;为了按自然本性生活,人们必须破除仁义礼智的枷锁,克服儒家道德律令的约束。六祖从意识主体的能动性方面对庄子的“自由”思想进行改造和发展。他并不像庄子那样,对儒家的仁义道德规范加以严厉批判,而是采取默认的态度。他引导禅众致力于内心反省,发掘自身能量,在主观精神的升华方面表现出既不同于儒家又不同于道家的特色。其结果,使禅朝向大机大用方面积极展开,实现在日常生活中自由自在、无为而无不为的妙用妙行,所谓“举手举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能大师碑铭》)。从这一意义上说,六祖禅确实起了觉醒人心、解放思想的作用。由六祖的主体意识发动为起点,才有后期禅宗的呵佛骂祖、毁佛谤经的“叛逆”行径。

在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六祖的这种“自性顿悟”的思想精神,符合了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人的价值,人的自觉”的时代精神,对于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去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六祖“平民化”禅法对全民文化建设的深刻启示

任何一种文化、思想的形成,都必须根植于社会,根植于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文化或思想,才能经久不衰,具有永恒持续的生命力,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际和需要,那么必然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所以,要建构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普及全民文化知识,就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来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

六祖的“平民化”禅学思想就是在广泛吸纳的基础上,对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并使之从寺院走向社会,从禅者走向平民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六祖以一个普通民众的身份,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省察、批判,从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所以,毛泽东1959年10月22日与**大师谈话时称赞六祖的《法宝坛经》是劳动人民的佛经。因此,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普及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六祖的“平民化”禅学思想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在中国文化史上,以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地位的下层老百姓,却能创造出令后世无数文化名人对之追求、敬仰,甚至是倾倒迷恋的禅宗文化来,实在是匪夷所思,令人惊奇。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史上绝无仅有,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直到今天,不少人对之还热衷不减。为什么一个出身贫寒而又“目不识丁”的岭南老百姓,却能够创造出如此灿烂辉煌的禅宗文化来呢?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下下人有上上智”,更重要的是他的主观努力和生存环境决定了他禅学思想“平民化”的形成。

一、主观努力方面,主要体现在他对“佛性”的顿悟。在他初见五祖时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五祖问:“汝何方人?欲求何物?”六祖说:“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又问:“汝是岭南人,又是葛僚,若为堪作佛?”六祖答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正因为他已顿悟到了“一切法不离自性”“菩提自性,本自具足”,他才敢那么大胆地、理直气壮的、充满自信的对当时已名满天下的弘忍大师说出这样一番见性的“大”话来。因为在佛性上,人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没有差别的,都可以成佛。虽然在学识上、地位上、经历上有差别,但这并不等于佛性上也有差别啊。在当时封建等级社会里,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胆识。所以说,六祖这种肯定自我、超越自我、独立自主的精神,有助于把人的精神从神权至上或君权至上的等级社会中解脱出来,打破等级社会强加给人们的精神枷锁,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二、生存环境方面,六祖本身就出生于平民。六祖祖籍范阳,后因父亲被贬官流放到岭南,就做了新州百姓。自小父亲去世后,就与母亲相依为命,靠卖柴维持生计,艰难度日。到东山求法时也在礁房工作了八个月,后来又与猎人为伍,度过了十五、六年的隐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方面煅炼了六祖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独立自主的精神,另一方面也使他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境遇有着深刻的了解。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六祖创立的禅法,关注的是更多人的解脱问题,尤其是和他处在同一阶层的人们的解脱问题。他的那句“人虽

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僚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的话,就是给下层人民寻求解脱给予了精神上的鼓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之不再以为学佛只是贵族和富人等少数人才有的特权。他的禅法朴实、平易、简捷,适合于下层人民的信仰需要,也正是因为他的禅法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中,才受到了人民的肯定和接受,具有了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结 语

近代国学大师钱穆在谈到六祖慧能禅学的现代文化意义时说:“要接受西方文化,便该学慧能,把西方的文化融解进中国来。”那么,是不是六祖的禅学只在对接受西方文化方面起到过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六祖禅学涵盖了所有的文化范畴。相应的,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六祖禅同样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适用于社会文化建设的功能。所以,在提高“文化大省”的地位和社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弘扬具有岭南特色的六祖禅文化,挖掘出六祖禅学中具有与社会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内容,并把它运用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将为我省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贡献

第二篇:论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

浅析安全文化建设对企业安全管理的作用

管理是生产力的基本组织成分之一,即其自然属性;它又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即其社会属性。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和基本单位,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通过某种机制和方法进行管理,方能达到预期的效能目标。管理离不开文化,也可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管理也属于文化的范畴。当今盛行的企业文化管理,是使企业文化成为职工的精神、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使企业更加重视职工、重视激励人的精神的一种文化现象。

安全管理效能的发挥,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所在的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方法。人们愈来愈注意到,职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不断推动安全文明生产,保护职工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

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企业安全文化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与企业管理全过程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反映着企业物质经济活动。它通过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良好的企业精神、高尚的伦理道德和明确的企业目标,以规范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国家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方针,也是企业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水利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想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

一、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区别

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企业安全文化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与企业管理全过程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观点是十分错误的。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之间的区别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涉及对象:安全文化针对全民、全社会即公民、大众、家庭、社会;企业安全管理针对工人、职工、劳动者、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

2、范围及环境:安全文化指生产及非生产环境即生产、生活、生存领域,凡人能到达进行活动的地方;企业安全管理指生产(劳动)环境、作业环境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境。

3、时空观念:安全文化指人活动的时空领域安全涉及全方位、全天候,在人进行活动的任何时间都要考虑安全;企业安全管理主要指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和空间,在企业或在企业相关的地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的时间和地方。

4、追求安全与健康程度:安全文化强调全民、公众(消费者)、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文明标志,保障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安全、舒适、健康;后者现阶段强调了要在生产过程中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人、职工、管理者、被管理者的不伤、不死、不得职业病,有符合国家法定要求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5、采用的方法:安全文化主要通过传播、宣传、科学普及、教育、倡导、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人生价值观、道德行为去启发教育人,以人为本,珍惜人生,爱护生命,学会自救互救、逃生应急本领,提倡博爱、伦理、自律,达到人、群体、社会、家庭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实现完满、舒适、安全、健康的境地;企业安全管理采用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带有强制性、限制性和惩罚性的形式,是以实现生产经营活动总目标为最终目的,是以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为条件,是一种安全生产约束手段。

6、对人影响侧重点:安全文化突出影响人的安全思想、意识、思维方法、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规范,主要从精神领域,从安全管理的“软件”方面及智能开发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和自律能力,在全方位、全时空接受安全文化的塑造力,成为理智、高素质的安全人;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从安全技术、安全生产的物质环境,安全生产关系等方面进行有限的教育和培训,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受到更多的影响是强制、规范和约束,采用的种种管理手段主要侧重于人对技术、对物质环境的安全控制,偏重于“硬件”。

7、从经济投入考虑:安全文化需要长久不懈的安全文化教育,虽然是持久地、世代相传的,但每时期的投入是不会太多的;企业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地坚持技改、培训和维修,或淘汰陈旧的设备、工具,也投入安全教育,对于企业来说,压力是很大的。

8、对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前者具有独特性、继传性、开放性、先进性、吸收选择性,对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有益的做法或表现形式都会被融于安全文化之中;企业安全管理的传统性、科学性受外部市场经济影响很大,经济是安全管理的根本制约。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是企业决策层的素质

1、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直接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者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着倡导和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决策者的品格风貌对企业的安全风貌会有极大的影响,从企业的整体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会 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企业看作一面镜子,企业在发展中可照出决策者的形象与风格,决策者的风格会给企业行为提供示范和榜样。因此 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其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决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业的形象。

2、建设企业安全文化规范决策层的决策

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应包括安全思想道德素质、安全知识技能素质和安全心理行为素质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起首要作用的是安全思想道德素质。企业决策层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安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安全道德素质,真正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才能树立起强烈的 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和 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才能把安全工作视为“天”字号大事摆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才能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才能把“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

3、企业决策领导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

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中,谁胙有更多的安全信息、安全法规知识、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技能、事故预测预防技能,谁就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作出更为正确的安全决策。因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预控,而预防预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决策,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一个企业决策层的领导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 素养,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

(1)安全决策知识素养。这是决策能力素养的基础。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决策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有助于决策能力素养和组织管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决策者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二要不断学习安全工程技术、密切关注国家国内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要系统地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为正 确决策提供依据。

(2)安全决策能力素养。这是决策层安全文化素养的重点。决策层安全决策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其决策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对企业重大事 故隐患的评估能力;对全局的综合管理能力;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研究以及预测能力;分析、解决复杂总是的能力等。

(3)安全决策组织管理素养。决策很大的难点不在于决策本身,而在于决策的推行。因此决策者必须具有组织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团结一致,协调作战的能 力,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同意见,甚至有多种方案,决策者不仅应具有录求一致意见的素质,还应具有在决策中倾听反面意见的素质,才能使决策避免盲目性和 片面性。

三、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企业管理层主指企业的中层和基层管理部门的领导及管理干部,他们既要服从企业决策的管理,又要管理基层的生产和经营人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企业生产 经营决策的忠实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对整个企业的形象,对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综合的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

1、规范管理层行为是管理层安全文化

(1)认真掌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从严遵守法令法规。安全管理层人员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厂纪厂规,以增强法制观念,并认真贯彻落实。

(2)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企业管理技能。安全管理科学技术知识是安全管理层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知识。不但要懂管理,而且要会管理,同时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应用现代化管理的新技术、新办法,使之科学化、规范化。

(3)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安全管理层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在日常安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认真负责。处理事务理应本着“周密调查、认真研究、妥善处理、有始有终、负责到底、不得弄虚作假”的原则。

(4)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改造,使企业的一些制度越来越存在缺陷,这就需要安全管理干部不断去补充完善,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5)不断探索安全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及效果。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要从实际出发,从提高教育效果入手,不断探索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新模式,彻底改变形式单一,枯燥无味、教育效果很不理想的老模式,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提高企业管理层安全文化素质有效途径

(1)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干部进行现代化科学技术、安全工程技术知识培训,以提高干部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2)结合机构改革对管理人员不断进行调整和充实,把一部分有知识、有经验、懂管理、素质高、敢于管理的工程技术干部调入安全管理部门,以加强安全管理部门的力量。

(3)定期组织部分优秀安全管理干部出国考察,学习发达国家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将其为我所用。

(4)在行业内部或在行业之间定期开展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企业操作层的素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

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1、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建设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一个重点就是强化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但当今时代仍存在先进的技术同企业安全文化与技术素质的现状不相匹配的矛盾,并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障碍。因此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须强化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

(1)提高分析和判断技能。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经验和技能和积累,文化和技术素质的差异必须导致基础积累的快慢和操作技能的高低;判断的失误,轻则影响产量或质量,重则导致事故发生。

(2)提高应变和反应技能。反应能力的快慢,取决于操作者对生产工艺过程掌握的熟练程度,操作者不但要熟练掌握生产的规律,更要在积累操作经验提高生产操 作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去总结探索新的生产变化规律;在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物流因素、原料因素、配比因素等在安全思维中,建成完整且互相联系的有 机体,一 旦异常发现,能抓住主要矛盾方面,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准确无误、处理果断,实现人机最佳结合。

(3)提高预防预控和综合技能。预防预控的目的是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利用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好预测预防工作;提高综合技能是指透 过现象抓住要质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处理的综合能力,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状态参数的变化同产品质量、事故触发的可能性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科学因果关系进 而对工艺偏差、事故 预防提出决策,并认真付诸实施。

2、建立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的途径

(1)形成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要把企业决策层的宏观决策意图以及各项微观指标通过操作层的最小组织单位班组来变成每个操作者的具体行动是相当难的,只 有通过安全文化渗透,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用安全制度文化、安全 观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来不断规范操作层的行为,实现安全意识的飞跃。

(2)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进程中,注重用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去开拓操作层的内心文化世界、去挖掘操作层的精神文化世界;用正确的安全 价值引导、激励操作层的思想文化世界,用科学的思维文化方法去完善作业程序,提高操作技能,形成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场。(3)企业把提高操作层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机构,举办安全文化讲座,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开展安全文化总结经验交流会。创造安全文化环境,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4)通过制度化建设来提高操作层的制度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制度是人创造的,但制度常常也能反过来塑造人,使员工不知不觉地适应于制度,从而达到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建设来说,从制度入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5)通过自上而下灌输。作为企业员工,由于素质上的差异和经历的不同,对安全价值观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判别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的形成和提高,往往不是自觉促成的,需要自上而下的灌输。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安全价值观塑造的问题,是把企业安全文化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之中的问题。多年的安全管理实践告诉我们,众多的规章制度,健全的安全网络,仍然无法杜绝事故的发生。仅仅靠监督与被监督的传统管理模式,仍然难以保障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面对新的形势及发展要求,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提高安全管理各层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内心认同企业安全文化价值观,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最终实现本质安全,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三篇: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作用

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作用

——海尔企业文化成功建设的启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金卫萍 指导教师 陈瑞红

摘要: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是文化致富的时代。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本文阐述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企业竞争力内涵及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并着重分析了海尔企业文化成功建设的案例,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的作用。海尔企业文化具有创造力、凝聚力、激励力以及约束力,它的“以人为本”理念、诚信文化和多元化、国际化道路等,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示,也说明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关键词:企业文化;海尔;文化战略;竞争实力

On the Influence of Enterprise Culture on Improv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Successful Enterprise Culture of Haier

Company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JIN Weiping

Tutor

CHEN Ruihong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is an era of culture management and enrichment.Therefore, enterprise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soul of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but also the major cont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It determines whether the enterprises will survive or not.This text has explained the intension and function of enterprise culture, the intension of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influence of enterprise culture on improv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Taking Hair, which has already succeeded in establishing its enterprise culture, as an example, this text analyses and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enterprise culture on improving 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 thus the article explains it is important and urgent to establish enterprise culture.Key words:Enterprise culture;Haier;Cultural strategy;Enterprises’ competitiveness.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强烈的团体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强、做大。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组织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1] 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凸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有无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富有个性化魅力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它不仅强化了传

[2]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传统管理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新的功能。概括而言,企业文化主要有以下六种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塑造形象功能。

2.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竞争力就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丰厚利润的独特能力。[3]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它以企业的核心专长为依托,通过整合企业的其他资源和能力,从而使企业在所经营的细分市场中获得长期的超额利润、与竞争对手相比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自我发展的系统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受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被企业家放到企业战略的高度来对待。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早期那种低层次的以价格战为主的形式,转变到以品牌、质量为中心的形式上来,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企业文

[4] 化逐渐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创新能力,正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企业要做到最优秀、最具竞争力,必须在企业核心价值观上下工夫。因为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企业全体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并引导企业领导者和广大成员的行为,教化人们积极进取,提高个人素质,从而展示了企业的整体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企业文化的理念指导人力资源战略,同时,企业全体员工的素质则决定了核心竞争力的水平。因此,虽然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和流程能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但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驱动技术、资源和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不仅在经济管理和现代化生产方面,为中国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而且在企业文化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海尔的成功案例来了解企业文化的功能。

二、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海尔的企业文化建设 海尔集团通过成功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内部活力和外部竞争力,加快了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下文拟就海尔独特的文化建设展开探讨。

1984年以前,海尔集团还是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工厂,亏损达174万元,自1985 年海尔集团公司与联邦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合作生产出中国第一代四星级电冰箱(青岛——利勃海尔)以来,目前已开发出12个系列、百余种规格的“青岛海尔”牌电冰箱、电脑程控式微波护、微电脑电磁炉等高科技、高附加值系列产品,成为年产冰箱60万台、固定资产近3亿元、年销售收入25亿元的全国十佳优秀企业之一,正向成功的“中国松下”目标奋进。海尔公司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其成功的企业文化战略有重要关系。海尔企业文化大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快速反应系统。

1.内部系统

内部系统,就是用海尔的核心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海尔高度重视人的价值,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念,通过科学的竞争机制,培育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海尔对每一位新进公司的职工,都进行基本的文化培训,让他们知道青岛海尔的经历,展望未来,开拓前景,让他们明白海尔的管理特色、经营方法,了解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结构,熟悉每个环节,确认公司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把握企业的整个精神等等,然后到工作岗位进行业务培训。“个人生涯计划与海尔规划的统一”是海尔的企业口号,由此引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独立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海尔力倡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就是要充分兼顾职工个人的利益、人生目标及爱好志向,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为企业的共同事业贡献力量。这就是海尔文化的核心。

2.外部系统 外部系统,就是用海尔的营销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海尔营销理念中渗透着品牌文化战略;用海尔的营销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质量是生存之本”的经营理念。为了体现他们心目中只有顾客,海尔投资300 万元成立了“售后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44 名和国内一流的通讯设备、冰箱检测手段,并利用计算机管理,建立了用户档案、产品维修档案和维修卡、用户监督卡、维修人员服务单等制度,在全国28个省市设立了218个维修点。[5]他们坚持在售后服务中做到服务圆满,带走用户的烦恼,留下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海尔从设立以来,就把诚信、质量、服务作为生产和经营的重点。质量观念、市场观念在海尔深入人心。海尔在服务上所做的文章,更是众所周知。在企业创建初期的经济困难时期,海尔曾毅然砸掉76 台不合格的冰箱,砸出了一种高度的质量意识,也向世人表明了海尔人高度的责任感。海尔推出的“神秘顾客”计划,更是质量管理创新的绝招。通过“创造感动”的过程,海尔把企业的关心与体贴送到了客户心上。

3.快速反应系统

快速反应系统,就是用海尔的战略理念紧紧关注并跟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抓

[6]住机遇发展企业规模。海尔走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道路, 营造海尔舰队。快速反应系统主要由“吃休克鱼”理论、“东方亮了再亮西方”、“走出去”战略方针这三方面构成。“休克鱼”是海尔对被兼并企业的一个形象比喻。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后,总结这次成功运作的经验,发明了“吃休克鱼”理论。把“红星”这种硬件不错,但人的观念有差距, 依赖政府思想严重, 产品精细化意识不强, 管理不能始终如一等方面软件不善的企业称为“休克鱼”。在前七年的发展中, 海尔专心致志搞冰箱创立名牌建设。等冰箱成为名牌后, 向其他领域扩展, 以资本经营为纽带兼并几家企业, 最后走向以品牌经营为纽带的兼并之路。这一思路被海尔人称为“东方亮了再亮西 方”。海尔自确立了创世界名牌的目标后,相应制定市场国际化的“3个三分之一”,即1/ 3 产品内销; 1/ 3 产品国内生产, 国外销售; 1/ 3产品国外生产, 当地销售。目前这个国际市场战略已基本实现。海尔坚定不移地贯彻“走出去”战略方针,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在全球主要经济区域搭建了有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铸起了国际化器乐发展的框架。

(二)海尔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量,海尔集团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1.海尔企业文化的创新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内在动力,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大型股份制企业——海尔集团,正是依靠生机勃勃、创新不止的独特的海尔文化,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这是海尔在实现“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的召唤。1985年,由于部分职工忽视产品质量,造成76台冰箱不合格的严重后果,青岛海尔以此为突破口,张瑞敏总经理命令直接责任者自己当众砸毁这些冰箱。这一举措,在员工中引起强烈的震撼,使青岛海尔从此走上了质量管理的新路子,而质量管理之路,也正是海尔所选择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2.海尔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犹如一把钥匙,起到开启领导者和职工心灵之窗的作用。它用共同的价值观使企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坚持两手抓,既奖罚分明、立场明确,又关心群众,通过合理化建议、庆功会、公司运动会、郊游、为职工过生日、派小车接新娘等形式,增加“海尔人”的荣誉感,促进员工的自尊、自强、自信。公司还组织健美队、服装模特表演队、舞蹈队、轻音乐队、摄影班、美术班等,从各方面丰富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使职工精神焕发,生气勃勃,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公司有一青年女工,在身患绝症弥留之际,提出的惟一希望就是让她的灵车从公司大门经过时停一停,让她能最后“看”一眼心爱的公司,这一切都体现了海尔企业的文化凝聚力。

3.海尔企业文化的激励力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潜在的力量和智慧激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竞争力。范萍事件发生在1995年7月12日,质查员范萍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选择开关插头插错和漏插,被罚款50元。然而,海尔管理者并不认为这只是范萍一个人的错,认为问题主要出在管理上。海尔要求掌握全局的管理干部,要承担责任在前。根据海尔“80/20 原则”(即企业里发生的任何一件过错,管理者要承担80%的责任),分管海尔洗衣机质量的负责人决定自罚300元,并做出了书面检查,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从体系上对洗衣机的质量进行整改,促使了海尔管理模式的建立。在海尔全新理念的导向下,海尔以质量为根本,制定了“向质量要效益”、“靠质量起家,靠优质名牌发展”的质量管理目标,无论何方都有“质量至上,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假如我是用户”,“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4.海尔企业文化的约束力

企业文化发挥着一种“软”约束的作用,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自我约束性,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职工明白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安装维修工毛宗良在送货车辆被扣的情况下,在38℃ 的高温下背着洗衣机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保证产品按时送到用户手中。这样为了产品质量和公司信誉的动人故事在海尔数不胜数,这些企业英雄们身上表现出来的正是海尔“无私奉献、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正是这 种精神使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使“海尔”成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著名家电品牌。

三、海尔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启示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的独特力、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促使企业竞争力比较性、利益性、动态性、整合性的形成和发展,是企业领导潮流、主导市场、进入竞争舞台的入场券,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在未来,企业文化这种独特性将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和重要。正如美国IBM 董事长小托马斯·沃森所说: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较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决

[7]定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海尔企业文化的发展给了我们如下启示:

(一)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和永续的推动力,21 世纪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文化,培育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要求。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科学的竞争机制,培育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在当前新的经济时期,人作为知识的主人,作为企业知识资源的驾驭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和发挥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造能力,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8]企业领导要在关心人、激励人、满足人的需要上下功夫,海尔就是通过研究和满足人的需要来促进员工和企业一道发展,创造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提出“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念。用这个核心文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企业领导者的主要任务不是去发现人才,而是去建立一个可以出人才的机制,并维持这个机制健康持久的运行。这种人才机制应该给每个人相同的竞争机会,把静态变为动态,把相马变为赛马,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质,并且每个层次的人才都应接受监督,压力与动力并存,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海尔就是通过“赛马”机制,创造了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用人环境,吸引了人才和留住了人才,这个机制把职工的前途命运不是放在领导人手里,而是让职工自己掌握自己命运,通过挑战机制和超越自我去赢得事业的成功,从而激活了员工的工作激情和由此爆发的创造力,人员的活性化比企业什么资产都宝贵,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以上人力思路的指导下,海尔建立了一系列的赛马规则,包括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制。赛马机制具体而言,包含三条原则:一是公平竞争,任人唯贤;二是职适其能,人尽其才;三是合理流动,动态管理。在用工制度上,实行一套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员工“三工并存,动态转换”的机制。在干部制度上,海尔对中层干部分类考核,每一位干部的职位都不是固定的,届满轮换。海尔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要义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让每个人每天都能感到来自企业内部和市场的竞争压力,又能够将压力转换成竞争的动力,这就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秘诀。

2.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

“个人生涯计划与海尔规划的统一”是海尔的企业口号,由此引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独立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共同价值寓于核心价值观,海尔特别强调共同价值是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因为一个基于个人利益增进而缺乏合作价值的企业在文化意义上是没有吸引力的,在经济上也是缺乏效率的。这就是海尔文化的核心。海尔注重企业价值观的活动化和案例化,在员工文化培训方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培训及文化氛围建设。[9]如开展“来自员工的画与话”活动,鼓励员工在业余时间里动脑子去画漫画,以及举行灯谜、文艺表演、找案例等活动,用员工自己的画、话、人物、案例来诠释海尔理念,体现了海尔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达成理念上的共识,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10]

(二)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培育企业的诚信文化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必须建立信用文化。企业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经营理念是培育企业诚信文化的前提条件。诚信文化理念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企业才能拥有比较广泛的客户,才能做到既保持老客户,又创造新客户,从而拥有原有的市场和开辟新的市场,最终才能使企业高效益地可持续发展。海尔企业文化建设的内部系统主要是以下几点构成:

1.“真诚到永远”的营销文化

用海尔的营销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为了体现他们心目中只有顾客,海尔投资300 万元成立了“售后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44 名和国内一流的通讯设备、冰箱检测手段,并利用计算机管理,建立了用户档案、产品维修档案和维修卡、用户监督卡、维修人员服务单等制度,在全国28个省市设立了218个维修点。[5]他们坚持在售后服务中做到服务圆满,带走用户的烦恼,留下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海尔从设立以来,就把诚信、质量、服务作为生产和经营的重点。质量观念、市场观念在海尔深入人心。海尔在服务上所做的文章,更是众所周知。“宁可损失上万元,也不给用户添麻烦” ,这是海尔在实现“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的召唤。

海尔推出的“神秘顾客”计划,更是质量管理创新的绝招。2003年10月,海尔的“神秘顾客”计划开始了。在全国招募了2000名人员充当神秘用户,以到用户家暗访的手段监督服务质量。这次活动的主题叫“创造感动”。只有通过为顾客提供超值服务了,才能把流程考核规范表格前面的虚星变成实星。就是给用户提供他没有想到的服务,比如用户没想到公司能给他安三通,再比如看到人家门口有垃圾,顺手给提下去倒掉等等。“创造感动”的背后是海尔庞大的服务创新计划。它要把属于海尔服务分包商的4万个维修工全部变成海尔的“直销员”。通过他们收集的信息提供产品需求追踪,直接用“电话专卖店”负责供货,并把用户的抱怨反馈到型号经理那里,以便形成新产品开发的需求依据,最终形成一个贯穿产前、产中、售后全过程的环形服务链。通过“创造感动”的过程,海尔把企业的关心与体贴送到了客户心上。

2.“质量是生存之本”的经营理念

在企业创建初期的经济困难时期, 总裁张瑞敏面对被客户退回的76台冰箱, 命令当着全场员工的面砸烂这76台不合格冰箱, 这一砸在员工心中砸出了一种高度的质量意识, 砸出了“质量是生存之本”、“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用户永远是对的”等经营理念, 也向世人表明了海尔人高度的责任感。并以此为契机,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尔文化。

为了严格把好质量关,海尔总裁张瑞敏创立了“OEC 管理法”, OEC为英文O-Overall全方位;E-Every(one ,day ,thing)每人、每天、每件事;C-Control & Clear 控制和清理的缩写。OEC管理法的目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该管理方法可概括为五句话:总账不漏项,人人都经营,事事都创新,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OEC 管理法”由三个基本框架—— 目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和有效激励机制组成,海尔的OEC像泰勒制一样分解操作员的动作,对任务的量化是下达指标、考核工作质量并实行奖惩,从而奠定了海尔的管理风格:严、细、实、恒。“OEC管理法”是海尔生存的基础,并成为海尔集团对外扩张、推行统一管理的基本模式,也是海尔走想世界的最好发展资本以及海尔日常的一些示范性制度要求都体现了这一点。

(三)培育企业战略理念,走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道路

用海尔的战略理念紧紧关注并跟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抓住机遇发展企业规模。海尔走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道路, 营造海尔舰队。快速反应系统主要由“吃休克鱼”理论、“东方亮了再亮西方”、“走出去”战略方针这三方面构成:

1.“吃休克鱼”理论 “休克鱼”是海尔对被兼并企业的一个形象比喻。海尔兼并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

[10]公司后,总结这次成功运作的经验,发明了“吃休克鱼”理论。把“红星”这种硬件不错,但人的观念有差距, 依赖政府思想严重, 产品精细化意识不强, 管理不能始终如一等方面软件不善的企业称为“休克鱼”。现在愿意被别人兼并的企业都是生产难以维系的企业,在将要破产倒闭的企业中,有一些企业的设备性能较好,债务也能剥离,仅仅是因为产权模糊、无人负责或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的效益低下,海尔集团认为“休克鱼”,可以兼并。另一部分即将倒闭的企业,海尔集团认为是“死鱼”,是绝对不能兼并的,否则会连带母体企业出问题。海尔集团在其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之所以没有被兼并的企业拖累,并且各被兼并的子公司都充满了活力,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好地把握了吃“休克鱼”这一原则。在国内企业兼并成少败多的情况下, 海尔这几年用同样的方法先后成功兼并了武汉希岛、顺德爱德、贵州风华等几家企业,成功率达100%。海尔在与日、意等公司合资设立新公司的同时,自1991 年起陆续兼并了14 家企业,盘活资产1515 亿元。海尔一个个兼并成功的秘诀, 是“吃休克鱼”理论所起的作用。

2.“东方亮了再亮西方” 理论

“东方亮了再亮西方”这个理论包含两个原则:第一,把自己熟悉的行业做大、做好、做强,在此前提下进入与该行业相关的产品的经营;第二,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一定要跃居这个行业的前列。在前七年的发展中, 海尔专心致志搞冰箱创立名牌建设。等冰箱成为名牌后, 向其他领域扩展, 以资本经营为纽带兼并几家企业, 最后走向以品牌经营为纽带的兼并之路。这一思路被海尔人称为“东方亮了再亮西方”。从1984年到1991年,海尔认真地把冰箱做到全国最好,然后由冰箱扩产到空调、冷柜、洗衣机等;目前它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产品都是国内龙头。海尔先发展与己相关系数近的产品,后发展系数远的,从“冰箱最好”扩展到“整个家电行业最好”,然后在立足家电行业的基础上,用资本运营筹集来的资金发展其他产业。至于扩张的每一步究竟需要跨多大,完全看实际而定,标准只有一个--能否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

3.“走出去”战略方针

海尔自确立了创世界名牌的目标后,相应制定市场国际化的“3个三分之一”,即1/ 3产品内销; 1/3 产品国内生产, 国外销售;1/3产品国外生产,当地销售。目前这个国际市场战略已基本实现。海尔坚定不移地贯彻“走出去”战略方针,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在全球主要经济区域搭建了有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铸起了国际化器乐发展的框架。海尔在全球已有贸易中心56个、设计中心15个、占地600亩以上的工业园7个、工厂46个、服务网点11976个、营销网点53000个,其中海外工厂有10个、海外营销点38000多个。2002 年1月8日和2月20日海尔分别与日本三洋公司和台湾声宝集团建立竞合关系,实现优势互换市场、资源共享、双赢发展。2002年3月4日,海尔买下纽约中城格林尼治银行大厦这座标志性建筑作为海尔在北美的总部,表明海尔品牌已初步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海尔要在美国扎下根去。2002年海尔实现海外营业额10亿美元,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成为哈佛大学的教学案例, 使海尔文化走上了哈佛的讲堂。

结语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海尔集团而言,海尔企业文化战略的三个系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企业文化这杆旗帜,指引着海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竞争优势。通过有效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海尔已初具“大名牌、大市场、大科研、资本活和企业文化统一”的整体思路和氛围, 为实现进入世界500 强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海尔的企业文化模式, 也为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致谢

想不到马上就要离开我生活的美丽的南农了,心中顿生无比留恋之情。感谢指导老师陈瑞红博士对我的悉心指导!感谢我的老师、同学及家人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里是智慧的摇篮,还有思想深刻、学识广博、朝气蓬勃的同学们,这些都熏陶着我,给我智慧的启迪,让我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王维萍.杜丽学.企业战略概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2] 王成荣.企业文化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孙永正.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李大军.中外企业文化知识500问[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5] 李宝华,巨天中.中国领先企业金皮书[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6] 韩佳泉,刘欣凯,隋玉林.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综述[M].哈尔滨:黑龙江电力出版社,2005.[7] Sedgwick, Peter.The Enterprise Culture: a Challenging New Theology of Wealth Creation for the 1990's[M].London: SPCK, 1992.[8] 黄静,游士兵.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01,(3).[9] 张德.组织行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11] 李贵荣.创新型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2] 黎群.谈谈如何正确理解企业文化[J].中外管理,2005,(2).[13] Keat, Russell, ed..Enterprise Culture[M]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1991.

第四篇:论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途径

论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途径

社区文化是社区发展的灵魂,是满足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就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和途径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培育社区精神

社区文化倡导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社区成员在长期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这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作用。

(二)提高居民素质

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体现在文化教育水平、精神状态、健康等方面。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主要通过不断向社区居民传播知识和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来实现。

(三)满足群众精神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社区成员积极参与,既满足了居民一般的文化娱乐需求,又增强了他们对本社区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四)助推企业发展

社区是企业的大后方,形成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企业和职工就会集中精力工作,一心一意搞好生产和管理,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抓好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有利于用好的道德观念、精神风貌影响社区居民,在社区居民中形成爱社区、护社区的行为意识。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广泛开展“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评比活动,让居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社区形成共驻共建的文化氛围。可以建立公民道德文化墙,对居民的文明行为进行褒扬、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建设文化阵地

便捷舒适的活动场地和完善的硬件设施,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建设文化阵地应保证硬件设施到位、教育培训到位、搭建平台到位。应重视解决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和待遇问题,打造一支集“编导演”为一体的业余文化队伍,并为社区居民才艺展示搭建平台。

(三)开展文化活动

一是在文体活动形式上灵活多样,文艺节目类型由单一的舞蹈向相声、小品、器乐组合、配乐诗等综合型节目发展。二是对文化活动组织坚持常抓不懈,并不断扩大参与居民活动人数、范围。三是紧密结合煤矿企业实际和社区建设实际,宣传新人、新事、新风尚,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居民争先进、当模范。

第五篇:论成功企业文化建设作用意义

论成功企业文化建设作用意义

【摘要】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管理中占有者重要的地位,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应当成为企业管理建设的重点。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员工素质的内涵,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文化对员工素养的影响。

【关键词】企业文化;发展策略;员工归属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69-01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即企业员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和生产生活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包括厂房、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和生产的产品等等。物质文化是企业的“硬文化”。一般地,我们从一个企业的外部设施看出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员工的精神状态。从漂亮的厂房、干净的车间,整齐堆放的产品都可以看出企业严格的管理和职工积极的工作态度。

制度文化,即企业的规章制度、条例等管理手段、企业的领导组织体制等。它介于企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它是为了规范人们行为而制定的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企业的领导组织机制,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的规章管理办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高于一切”应当成为企业管理的金科玉律。制度文化能够有力的约束员工的行为,保证企业生产目标的实现。

精神文化,即狭义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员工的精神财富,具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的“软文化”。员工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是员工素质的最重要的部分,包括员工的职业道德、意识品质、道德情操等等。当前,我国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遵循二十字《纲要》,形成以诚信为基础的道德爱岗敬业的道德氛围。科学文化素质是员工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知识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等方面。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几天,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员工的身体素质常常是被忽略的部分,但是员工的身体素质正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员工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

二、企业文化对员工素质的影响

(一)导向和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素质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导向和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形成于每一个员工的日常习惯中,是在正确的价值理念的滋养下形成的群体意识。他表现了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它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如在长期的工作中体现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或者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又或者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在这种风气中,新员工必然会受到一定的浸染,这对于新员工的成长十分有帮助。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还对员工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众所周知,价值观决定的人们日常的行为取向和人们自我实现的形式。在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约束下,新员工很容易就能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一种追求严谨、高效的风气中,员工的工作质量必然会有所提高。最后,企业文化还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激励和影响作用

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员工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能够使员工形成统一的信念和意识,从而使其处在一种积极的、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中,使员工在工作中勇攀高峰。其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使员工形成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员工公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公平的企业制度,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员工必然会苦练技术和能力,以期在企业中有更好的发展。另外,劳动模范也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企业文化精神的人格化,榜样的力量能够为广大职工提供奋斗的榜样和动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

着名的企业家约翰。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优秀的管理者能够指导员工向杰出人才一样出色的工作。如果企业是一条大河,那么高素质的员工就是企业这条大河的源头。可见,企业管理工作的要点就在于通过文化建设充分挖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像喷泉一样喷涌而出。这样,企业这条大河才能源远流长。具体地讲,在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应当着重建设企业温馨的集体文化、人本文化、学习文化。

三、通过温馨的集体文化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应当是企业的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即企业生产和生活场所的环境,二是企业的人际关系环境,即精神环境。企业的物质环境是企业给员工的第一印象。整齐有序的工作现场布置、清洁合理适用的设备,能够给提升员工的精神状态。笔者认为,企业的生产场所应当以建设花园式工厂为目标,生活场所则应该以建成绿化美观的文明小区为目标。美好的环境一方面能够为员工提供一定的适宜的工作环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美好的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对员工优良素质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培养了员工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美好的道德情操。

以人际关系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精神环境同样重要。实际上,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是留住企优秀人才的关键性因素。笔者认为,应当建立一个“平等、理解、包容”的人际关系环境。平等既体现在领导和员工的平等,有体现在员工和员工的平等上。在处理问题时,要处处为员工着想,才能提升员工对企业忠诚度和归属感。员工和员工的平等,则体现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上,企业通过制定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业绩考核和晋升制度,能够使员工形成良性竞争的氛围。

总之现代企业的管理经验告诉我们,企业管理的是指不是“压制人”而是“成就人”。因而,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这就要求在企业的管理中,始终以员工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管理过程中,应当使员工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企业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赚钱的岗位,而是一个发展的平台。首先,应当通过培训等手段使员工对自己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将这一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韦兆凡.浅淡员工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关系[J].广西电业,2007.

下载宠满:论六祖禅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宠满:论六祖禅对社会文化建设的作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公安指挥中心的社会作用

    如何加强当前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协调工作 麻栗坡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张理鹏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安机关为更有效地履行职责,各级公安机关相继诞生了一个年轻的工作部门—......

    论传媒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论文(五篇范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发的加快,传媒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理念,同时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传承与发展,扮演了重要的......

    浅析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浅析群众文化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 要:根据党出台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明确表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多开展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展现出农村的地方特色,从......

    人民政协对政治协商文化建设的作用[精选合集]

    人民政协对政治协商文化建设的作用 ■政治协商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和催生政协事业的基因,是推进政治协商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

    浅谈企业档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浅谈企业档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浅谈企业档案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 要:现代企业档案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关系密切,作为企业文化积......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文化建设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一、文化与科技发展的互动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文化与自然相对立的两者关系来说,人类已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的特征是自然支......

    论激励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论激励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学 生:王 娟指导老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摘 要 企业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的因素,也即如何发挥激励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激励当是一项系统工程,......

    论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

    论公共关系对个人的作用 摘要:公共关系在这个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社会中愈加重要,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公关关系,甚至是我们自己说的每一句话都关系着一个人的公共关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