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课堂学习的相关性研究(最终版)
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课堂学习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课堂知识场所,也提供了许多其他各种活动,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社团活动便是其中之一。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益处。大学里,各种实践活动得以开展,而这些活动,是用来锻炼你的各种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不是空洞洞的理论知识,到头来只能纸上谈兵。另外,加入你喜欢的社团,还可以更加的了解你所喜欢的领域,往这方面更加的深入发展,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还可让你的大学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而不只是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无趣生活。总之,参与社团活动的益处如此之多。在大学里,不妨通过实践活动来多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自己步入社会提前做好准备,打下未来的基础。
然而大学主要还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社团活动与课堂学习两者可能会相互影响。笔者就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课堂学习的相关性进行了一项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
考虑到大四学生一般不再参与社团活动,报告主要针对大一至大三学生,其中一半为大二学生,大一大三各占四分之一。在性别和理工科选择上也尽量保持平衡,均各占一半。共做166份调查样本。调查中不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占21%,大部分参与很少。在参与数量上为一到两个的居多,占到80%左右。这可能与社团活动需要大
量精力所致。在社团类型选择方面,也有所侧重。选择学术类研究性社团的人数较少;艺术类性社团的人数次之,占20%;体育活动类社团则占25%;实践拓展类社团人数最多,为45%,几乎占所有社团人数的一半;还有少数学生选择其他社团。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学书研究性社团兴趣不多,而主要热衷于实践拓展类社团。相较之下可能是因为两种社团趣味性不同,学生更倾向于趣味性高的社团活动。关于参加社团的出发点,51%选择为了培养自己的的兴趣爱好;68%选择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38%选择为了消遣时间,丰富大学生活;60%扩大人机交际圈;11%为了测评加分。这是一项多选题,大多数学生选择参加社团是出于兴趣爱好,同时也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或者消遣时间,丰富大学生活,这样对自身发展都是有利的。值得一提的是,很少部分学生选择为了测评加分,笔者认为这样的心态有些偏颇,但也可能是出于无奈。毕竟社团活动对于成绩评定有部分作用。学校以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些学生单纯为了测评加分而参加活动则可能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在参与学校社团活动的时间方面,大多数选择每周两个小时以内,少数为2-4小时,6小时以上的则只占很少数了。从这里来看,社团活动占用学生时间并不是太多,对学业的影响可能也不太大。因此,在对参与社团活动会影响学习这一调查中43%的学生选择不会,并认为能很好的处理社团与学习的关系。47%的学生认为有时会因为社团活动而忽略了学习,但总体影响不大。剩余10%则认为社团活动影响学习。参加社团者认为主要精力还是该花在学习和看书上,占全部的50%;22%的学生则将精力主要放在社团工作上。另外70%的学生认为能协调好社团工作与学习间的关系
在对社团活动的看法上,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并认为这能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学生持反对意见。社团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分别如下:提升组织、策划、思维等方面的能力(64.44%);丰富了大学的课余生活(71.11%);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73.33%);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54.44%);团结协作的精神(55.56%);随机应变的能力(48.89%);还有少部分认为是应聘能力的提升,硬件技术能力的提升(如ps、AE视频制作等)。而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增加了精神压力,并且影响学习时间。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社团活动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同样认为大学里社团工作和学习相比学习更为重要,占到60%,只有6%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更为重要。因此,当社团工作与学习冲突时,41%的学生选择以学业为重,先解决学习;只有9%的学生选择先暂时放下学习,忙完工作后努力学习;其余学生则认为需要衡量轻重,视情况而定。64.44%的学生认为合理分配可以兼顾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同时,61.82%的学生眼中的社团就是兴趣相投的同学聚在一起;69.09%的学生认为社团能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学到课堂外的知识;69.7%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人际关系变得更大,提高组织、策划、思维各方面能力。
社团活动与课堂学习也有可能存在冲突,在是否曾因为社团活动或工作而逃课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逃过课。这与社团活动举办数量关系不大,在对此的调研中,50%的学生认为活动数量合适,只有10的学生认为较多,因此更多的可能是社团活动时间的安排不当,这方面可能需加以改善。
通过本次调研,(小结自己写吧)
第二篇: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调查问卷
学生会秘书处监制
理学院大一新生参与社团活动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感谢你阅读这份调查问卷,本调查小组是 学生会 为了解同学们在校大一参加各种社团和活动的有关情况,您的参与将对我们的调查有基础性的贡献。
1.你的专业是?A。数学B。物理
2.你大学以来参加了多少个社团及学生组织?
A0B1C2D3E4个及以上
3.你现在还有多少个社团及学生组织?
A0B1C2D3E4个及以上
4.你认同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吗?
A 认同B 不认同C 无所谓
5.你对待社团的工作和活动的态度如何?
A 积极参加B 喜欢就参加C 不参加D视情况而定
6.你为什么会参加学生组织?
A 纯粹兴趣B 打发业余时间C 认识同学,锻炼交际能力和其他能力
D 为同学服务E 为自己将来的简历做打算F 其他7.你对你所在社团的时间安排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D、没参加过
8.你对目前校园内社团活动情况的总体评价是?
A 十分满意B 基本满意C 一般D 比较不满意E 十分不满意
9.身边参加了社团活动的同学对你的影响怎样?
A、他们过得充实,让我也想参加B、他们对我没什么影响
C、他们过得很无聊,让我更不想参加
10.你认为社团活动是否会影响你的学习?
A、有影响B、无所谓C、没影响
11.请问你每周花在社团活动的时间大概是多少?
A、没有B、4小时以内C、5~8小时
D、8~24小时E、24小时以上
12.(多选)你觉得你对现在的社团活动不满意的地方是_*
A 活动过于频繁B、活动时间与学习时间相冲突
C、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质内容D、活动内容答题一样,没有新意 E、其它
13.(多选)请问你从社团活动中得到了那些收获?
A、增长见识,增加工作经验B、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排解学习上的压力D、物质上的收益E、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 F、其他
14、你觉得对你来说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是:
A:参加社团,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交际沟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B、努力学习,为自己以后的考研或者出国之路做好准备。
C、经营爱情,充实自己大学中平淡的生活。
D、考取证书、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
E、其他
15、您对社团活动还有哪些感受或建议。如果有,请写下:
第三篇:小学课堂参与程度研究
关于小学生课堂参与程度的研究报告
(08小教一班
刘小伟
学号08415102)这次一周的见习,是在南京东山小学进行的,我所见习的班级是一年级六班,班主任是一位语文老师,前几天我开始认真的观察课堂上小学生的参与程度,也做了一些研究。
课堂参与有很多种,有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这里面又交叉着主动参与,消极参与,不参与,自控下的被动参与,他控下的被动参与。我在这一周,也听了几节五年级的课,感觉一年级的孩子课堂参与程度远远高于高年级,上课的积极性更高,这可能跟我国的教育制度有关系,孩子越大,积极性越低,基本上都是属于他控下的被动参与,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反思。
我和我们班张宇是一组的,我们俩讨论决定后,一起制作了课堂参与程度的观察表,大概把学生参与状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听课认真、倾听能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积极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及作业;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抵御外界干扰,认真听课;自觉遵守纪律,没有玩学习用具;没有与同学交谈与课堂无关的语言;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回答;参与小组学习,倾听与交流;主动进行探究,善于发现。根据这些状态开始进行观察。
一年级的孩子在上课的时候,都特别的积极,语文老师在课上也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想象书上没有的东西,拓展出许多外延的知识。课上,他们都积极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听课认真、倾听能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因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课上,会有的孩子开小差,做小动作,所以老师总会不断变换方式去积极激发孩子的兴趣。但是对于有的孩子来说是没用的,有一节数学课,有个叫李媛媛的孩子,上课总是比别人慢一拍,老是叫做的题目,他总是不知道在哪,等老师单独提醒他以后才会有所反应,但是做的题目效率很低,这就是一种消极的参与,久而久之,他的成绩就会变得很差,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有的孩子不能积极抵御外界干扰,认真听课,我听课的时候,总是坐在一个叫韩啸的孩子旁边,他总是调过头来看过记得笔记,不认真听课,我一节课都要严厉的提醒他几次才行,但是他还是不时的回头,可能是出于一个孩子的好奇心,1 曾经的我也这么干过,后来没办法,我只有坐在最后面,坐在没有孩子们的地方,这样,他们都能很专心的去听课,去思考,去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和兴趣,每节课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让学生们把其他的书收起来,桌上只准许放上课的书籍,板凳也要摆好,但是有的孩子根本就不听,不去参与,老师就把那些孩子的书给扔到前面的地上以示警告,虽然这种做法可能有些极端,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又不得不这样,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太小,得时时刻刻的去提醒,去规范他们的行为。
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也是很重要的,我发现现在的小学,都分成小组坐,一个班分成六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评优,这一个方法也能很调动学生的课上积极参与程度,教学交往论强调学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学生的课堂讨论交流不仅可以满足他们参与和表现的内在需求,而且有利于思维碰撞,智慧火花迸发。就拿我听得一节课《这儿真好》,最后老师让小组讨论种树与找朋友的关系是什么?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去讨论,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词汇量有限,一个人的回答是很单薄的,但是经过小组讨论后,我发现他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回答的很到位,有一个孩子说,种树就是营造温暖的家,有一个好的家,小动物都乐意来住,这一点让我颇有感触。
一年级的孩子课堂参与程度基本就很高,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做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呢,我觉得有一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尝试的。
怎么样才能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中“活”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呢。我跟她们的班主任聊过这个问题,他说他做过一些研究,根据他的研究,我的理解,感觉可以提炼为以下几点:
一、营造和谐课堂,促进全员、全面参与,转变师生角色,建立平等关系,放弃外在性权威,努力形成知识素养与人格魅力为内容,以与人为善,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因为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我听课的期间,发现他们的语文老师很会抓住时机去表扬学生,也会在小组之间,给表现好的小组加星,从而有了拼搏竞争的氛围,他们就会互相激励、人人争先,主动学习,主动去参与。
二、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听那个一年级的语文课,真的很想去听,很有激情,还加上一些表演动作,很是风趣。她以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去影响学生,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对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三、切勿一人犯错、罪责全班,孩子犯错,要明确指 2 出,课堂上的违纪,不能归于他们一个小组的错误,而是要他们互相指错,互相学习,只有这样,他们的信心才不会消失。
这是我观察后的一点点见解,课堂参与真的很重要,上课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他需要学生的配合,最重要的是只有学生积极参与了,才能学到东西,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达到共赢。
第四篇:管理学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
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高校教育水平和教育机制的不断的提高与更新换代,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在不停的完善与变革,愈来愈多的大学高校开始着手建立一个能让学生来真正参与到学校各种事务的管理之中的管理体系,让大学生这一学校的主体与主人通过有效和规范的方式进入到学校管理之中来进行校园建设,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帮助学校进行及时有效地管理与协调,另一方面其实也作为一种实践锻炼了自身。但是目前来说我国的各高校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这一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由于大多数学校对这一问题的忽视,导致很多高校学生并不能在学校管理中做到真正的参与与推动,所以加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途径与可行性研究势在必行。
参与高校管理是指高校吸收师生职工参加其管理和决策活动的一种管理方式,即师生职工与高校的高层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高校中的重大问题。参与高校管理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以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为核心,中级层次以行使行动权、咨询权和评议权为核心。高级层次以行使决策权、表决权和投票权为核心”。1 在大学管理中,参与管理是体现大学民主管理.促进大学内各种群体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吸收学生参与管理正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民主管理的一个发展趋势。
“管理”一词应用非常广泛,社会科学中各学科对它都有不同的解释,甚至同一学科不同流派对它都有不同理解。在中国,管理一般是指管辖与处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古典管理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试行计划、指挥、组织、协调和控制。2行为管理学派则认为,管理是为在团体中工作的人们建立一个有效的环境,以利于发挥最高工作效率而达到团体目标。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分系统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管理科学派则说,管理过程是决策的过程。综上各种管理的含义,高校管理应当围绕高校组织的目标,依照法律法规并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采用科学手段调控高校的人、财物等资源,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协调、决策活动。
大学生参与管理,高效和谐治理的推进路径分析
吴太胜
山东青年管理学院学报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法约尔 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一、西方大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途径
我们可以参照西方大学里完善的学生参与管理机制,西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可以按照参与动力来自于管理体制还是来自于学生群体划分为两大类,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参与机制。在西方大学中,大学生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对学校事务的参与。
(1)通过行政管理机构参与高校管理
作为正式成员直接参与到学校的高层管理机构中,对学校事务进行决策是大学生参与管理的最高形式。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在高校董事会、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及其他各种委员会中设置学生席位,确保学生代表可以行使参与管理的权力。例如,在德国大学中,无论是校务委员会还是系务委员会,学生代表都占有规定比例。学生代表和科研人员代表通常各占其余校内常委配额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3在这些各式各样的机构中,既包括决策和立法机构,也有审议和咨询机构,这些机构能够对高校内的各种决策进行讨论、审议和建议。由于学生代表在其中占据一席之位,因而可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声音,不但能够对学生事务发表看法,还可以对高校发展的其他方面献计献策。
(2)通过学生组织机构参与高校管理
相比较大学生在管理机构直接参与学校事务的决策,通过各种学生组织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行使高校主体权利是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更为普遍的一种形式。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各地的或全国的大学生联合会参与管理。学生联合会是由学生组织建立起来的,主要是保证学生能参与学校管理,它能鼓励学生提高敢于对学校事务发言的意识,保护学生的权利,并为解决学生需要提供服务。4
二、通过西方大学学生参与管理方法显露的我国大学学生参与管理问题 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参与机制与西方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参与机制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几个共同特征。首先西方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行为的合法性与代表性都是得到保障的。其次,他们参与管理的内容很广泛参与途径也多 34 宋丽慧.学生参与—转型时期高校管理的视界 2007 高校管理方法研究
张琳 种多样。最重要的他们在参与管理中权力的制衡配置很合理,以保证组织内各部门的协调以及学生参与的有效性。尽管在我国教育民主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与更为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的保障下,许多高校己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了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参与。但我们的大学生参与机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途径和方法不够多样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得到了激发,开始关注高校的管理决策对自身的影响。但是,现有的参与途径不够多样化。除了学生会作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方式外,其他形式的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尚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一方面,在我国缺乏大学生直接通过高校管理机构参与决策的途径;另一方面现有的参与途径以学生会为主,致力于高校管理参与其他学生组织形式不但较为缺乏,组织制度也有待完善。
(2)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质内容与影响力有限
作为代表广大学生利益的学生组织,学生会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组织。这就使得学生会参与管理的内容相对狭窄,参与内容更多的被局限于学生管理,而很难涉及到学校更高层次的管理决策。而其他类型的参与机制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组织和制度尚有待完善,也只能在高校事务的某些方面参与进行参与,不可能十分广泛。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对高校管理的参与目前仍然以校内的文化娱乐、培训交流和权益维护等为主,对于一些如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招生制度与就业工作、教学管理等同样和学生利益相关的事务则较少涉及。同时,由于缺乏在高层管理机构参与的途径,也没有完全的学分互认制度保障大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权,学生群体难以对管理决策的制定实施有效的影响。
(3)学生参与管理机构的地位有待提升
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结构中,权利过于向上集中,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在高校中,学生是一种被动接受管理的地位。因此,学生利益群体的权利不容易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得到实施。以学生会为例,在校党委的领导与团委指导下,学生会的运行与管理很难表现出学生组织相对于行政组织的独特性,因而其自主性容易受到牵制,为学生谋利益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充分施展拳脚。
三、解决我国学生参与管理现状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我国高校中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实践在组织制度、管理方式和组织目标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障碍需要克服;另一方面,学校组织成员在管理观念、组织行动习惯以及参与能力方面还存在适应问题需要慢慢改正。
(1)校领导以及学生的观念转变
无论对与管理者还是大学生而言,管理理念的转变都是一个关键因素。高校的领导者主动把大学生吸纳到管理和决策圈,并授予一定的权力,让大学生们参与高校相关工作的决策和规划,并不会减少校领导的权力,事实上,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校领导从一部分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高校核心工作的开展”。只有领导真正在思想上接受大学生参与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认大学生在高校当中的管理主体地位,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才可以得到切实的支持和保障。另外大学生也应该培养积极的参与意识。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其集体责任感,是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另一个前提条件,解决符合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利益问题,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
(2)学校强健的制度保障
当前对大学生的管理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自上而下的要求多,主动吸取同学民主决策少;管理工作是管理人员和少数学生干部操办多,发动同学主动参与少:管理上硬性规定多,吸收同学心理投入少。5对于大学生的参与权力,高校内规章制度目前还有很大部分缺失,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制度保障方面,当务之急是依照上位法规制定校内相关制度。此外,在校内管理制度修订过程中,应吸收学生代表参与相关讨论,充分反映大学生的需求和愿望。
论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机制 乔立祺
(3)健全学生的参与机制,打通大学生参与渠道
大学生参与管理要落到实处,还要畅通途径、规范程序。各种参与途径、形式、程序和原则构成完整的参与机制。依据大学生参与管理的不同阶段和任务,参与机制可以分为三种:监督参与机制,旨在落实其知情权、监督权和建议权,是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基本形式。大学生监督参与的内容包括学校有关政策、制度的实施;学校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勤工助学中心的管理等等。行动参与机制,主要旨在落实大学生的行动权、咨询权和评议权。如学生评议学校管理、成立学生维权中心、学生助理制、学生听证制、学生代表制和学生申诉制等。决策参与机制,这是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最高形式。逐步吸收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如参与学校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等决策;参与有关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重大教学改革等项目决策,参与违纪学生处理、奖学金评定、助学贷款申请、公寓管理规定等决策。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大学的高校管理模式,我们应该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各大学的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积极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构筑更加有效和规范的平台。只有不断的尝试、思考与摸索,在实践中慢慢找寻最适合的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方式。
第五篇:如何促进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研究
如何促进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研究
引言
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课余时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各种类型的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提高素质、锻炼能力、展示特长的舞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社团活动能够达到活动组织者们所预期的成果,社团活动种类繁多,有些社团活动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耗费了物力,还占用了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社团活动甚至只是虚有其名,没有实际作为;因而“如何提升社团活动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学生社团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我们小组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为如何提升社团活动的吸引力。
我校社团活动现状
以我校苏州大学为例,大学生社团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术科技型社团:
此类社团是各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所组建的基于各自所学专业知识方向的社团组织,社团活动带有一定的学术科技色彩,主要活动形式为学术沙龙和讲座。
(2)文体活动型社团:
此类社团是大学生社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活动可分为两部分:文娱类活动和体育类活动,文娱类包括各种形式的歌唱比赛、舞蹈比赛、晚会、辩论赛等,体育类包括各种球类运动的比赛、棋类运动的比赛等。
(3)志愿服务型社团:
此类社团是学生志愿者们基于道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不计任何物质报酬,为改进社会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和精神,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他人及社会提供非赢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行为。我校此类的代表活动主要为义务家教、家电义务维修等。
社团活动存在弊端
我校有二十多个院系,在各院团委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组织统筹下,每个学院又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社团,因而我们学校共有几百个社团,每年的社团活动则更是难以统计了。但是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真正有质量的活动又能占到多大的比例?
(1)学生社团的水平和活动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每个学生社团成员有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开展社团活动的水平差别也较大。很多社团只是存在一个名字而没有实际的活动,有一些社团活动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展,相比较而言文体类活动的社团较多,开展学术科技类活动的社团比较少。
(2)社团活动经费匮乏、场地不足
目前,学生社团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学校、团委、会员会费以及社会赞助。学校拨付的经费一般只给参加省市以上比赛的社团;团委拨付的经费也限于社团举办的校级比赛;而社团平时开展的活动主要靠会员会费以及社会赞助。同时,大多数社团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使活动开展受到了很大制约。
(3)社团人员流动性大,内部管理薄弱
学生社团这一组织的自发性和群众性,使得社团在招收会员、选定负责人和会员的退会等方面随意性较大。人员流动较大,导致内部管理松散,如新老社团负责人的衔接、新老会员的融合、社团优良传统的继承以及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等方面都存在着薄弱环节。
如何提升社团活动吸引力
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我们小组成员在网上查询资料和筛选梳理后,整合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一、加强规范管理,整合资源发展
校团委是学生社团的管理机构,要指派专人负责社团工作。在社团的成立、审批、工作考核、评优评先、财务管理和监督、队伍建设等重点环节明确管理内容、目标和办法。督促学生社团制定、执行社团章程和内部工作制度,对学生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保证社团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对学生社团组织的大规模社会调查、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要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督。对新社团的成立要注意组织上的方针,校院两级严格把关。
学生社团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同时是培育优良校风学风和学生干部的重要阵地。要改变过去团委一家管理的格局,形成团委主管,学校宣传、学生管理、教务、科研及后勤等部门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学生社团的局面,有效整合校内外和社会资源,为学生社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只有形成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生社团建设才能百花齐放,繁荣发展,学生才能在参与社团活动中激发热情、磨砺意志、增强才干、提高素质,才能促进社会、学校、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人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利用好人人、微博等新媒体为活动造势
现在是一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新鲜事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十分重视,而社团活动想要得到多方面的关注,第一步便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近年来,网站跟帖、博客空间、微博等新媒体应用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重要园地。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扩大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加强与广大同学之间的联系,第一步就是要开通人人主页(分为公共主页和普通主页)和新浪微博。
1.定位好新媒体的运营方式。这一部分尤其是要注意主页所要发布的内容。主页的发布以状态为主还是以照片为主;自己的每个活动应该配以适量的内容,不宜过多或过少,过少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过多反而会引起同学们的厌恶;每个活动应该状态、文字、照片一体化,对于重大活动和会议可采用微博墙配以图文进行直播。
2.完善好新媒体的运作团队。每一个出色主页的运营都离不开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主页的运营工作量很大,需要主页编辑人员花费很多时间和心血,因而成立好可靠的主页幕后团队十分重要。这个团队需要组织活动经验比较丰富的高年级学生统筹,以及对网络比较熟悉,擅长文字编辑和图文处理的同学负责主要管理。
3.扩大新媒体和活动的影响力。扩大活动的影响力首先是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这一活动的存在,因此需要大量转发活动的有关内容,三、贴近学生需求,打造精品活动
我们办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同学服务的,不是为了办活动而去办活动,而是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有所收益,有所成长。所以在举办活动之前征询一下同学们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看看活动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活动大办,什么样的活动小办,什么样的活动可以不办,务求做到最贴近学生们的需求。
其次,打造精品活动应从多方面下手,各个学院都应该筛选出一部分品牌活动,精心包装;从校院两级整合资源,为社团活动的举办铺路搭桥,从人力物力方面给予最大的保证;此外,学生社团也应从先期的活动策划和准备,中期的活动现场掌控,后期的活动整理和材料总结严格把关,处处做到最好最细,因而能够保证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