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推进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时间:2019-05-14 16:0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推进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推进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第一篇: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推进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推进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了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在概括分析我校社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功能,指出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良好载体。同时,通过对我校社团在学分制教学体系下的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分析,深入探讨了社团课程化体系的实施途径和关键环节,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社团课程化体系操作办法。

主题词

完全学分制 社团 课程化体系 素质拓展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现在正在处在大变革的时期,教育如何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了当前教育工作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为适应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与国际现代化教育接轨,交通大学正尝试着实行完全“学分制”,实行“四选”即选时、选师、选课、选科,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度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也给老师一定的压力,以便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学分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如班级概念淡化使得许多活动无法开展,校园的许多文化活动从班级中不断退出,而学生社团和学生社区因为其聚集方式的灵活性,使得经常性的活动成为可能。

学生社团是青年学生依据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的群众性组织。随着我校积极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我校的学生社团也全面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校注册的学生社团已经达到126个,跃居上海高校首位。今天的交大社团,将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凝聚、锐意改革和勇于创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并取得了骄人的成果。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和花卉协会被评为“上海市明星社团”,三个代表实践团被评为“上海市明星社团”等。社团正在逐步成为青年学生励志成才的基地、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沟通师生的桥梁。

学生社团也正日益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团在校园文化中的主体作用愈来愈突出,特别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能力的不断提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事实证明,社团建设的规范与否、全面与否是学校素质教育完善程度的标尺。也由于具备这种优势和特点,社团成为所有想发展自己综合素质的学生的向往之地。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我校社团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我校社团主要有“理论学习类”、“社会科学类”、“学术科技类”、“志愿服务类”、“文学艺术类、”“体育健身类”和“综合类”,几乎包含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何使社团的活动组织更严密,使社团的活动更贴合素质教育要求,使社团的建设更符合学生的需要,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1、社团活动的硬件支撑不足

相当一部分社团缺乏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必要器材。一方面,我们的教学硬件设施有一定的富裕,部分被闲置。另一方面,我们社团活动对此又有着迫切的需要。资源配置的不对称严重制约着社团的发展。据我们调查,目前有超过80%的社团负责人对社团活动场所持的态度并不乐观。

2、社团活动的软件保障欠缺

目前,社团普遍存在财力不足的问题。许多社团的活动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据我们了解,一般一个社团每学期的现金流量维持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经济上的窘迫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同时,目前拥有专兼职指导教师的社团数量只有不足40%,社团普遍缺乏应有的指导力量。

3、社团活动的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社团之间良莠不齐现象仍是十分明显的。有些社团规模大,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有些社团却没有章程,社团的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还需加强。上海交通大学社团联合会成立近一年来,在规范社团制度上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新成立的数十个社团规章制度健全,同时对所有社团的活动都进行了质量跟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社团课程化体系的基本功能

作为一个松散的学生机构,社团的灵活机动性大于授课;但约束力却远不及课堂。未来的大学教育模式更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四选”——“选科、选课、选时、选师”的普及,将使班级的概念大大淡化,未来的大学生将更多地生活在社团中。社团也将不再仅仅是第二课堂,而将进入未来教学的主流,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基地,越来越侧重于“教学、育人”的功能。所以,在社团机制中引进“学分制”,将选修课与社团活动组合起来,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社团发展的必经之路。

1、课程化使社团组织构架得到改善

传统意义上的社团对于会员是不具备任何约束性的,所有会员的参加都是出于自愿而非强迫的,换句话说,就是来去自由,不参加活动也不会有人追究责任。这是社团给予会员的权利,使会员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到充分掌握时间的自由,可这种“福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协会开展活动的困难,甚至会导致社团活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或满负荷运行。而学生缺席导致的重复教学太多次,增加了指导老师的负担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在任何社团都十分普遍的尴尬在实现了课程化后消失不见。课程化给了会员一种约束,学校关于旷课的条款规定和学分又给了他们一个不得不来的理由。表面上这似乎损害了会员的自由,但其实课程化将原本被占用的课外时间归还给了学生,而且如此形成的稳定人数正是规律的开展活动的基础,再加上教务处所安排的固定时间与固定地点,较高的组织纪律性使得每次常规活动的开展都异常顺利,进一步保证了会员的真正利益。

2、课程化使社团能争取到更多的外部资源

课程化以后,社团的活动划归为教学活动,这样,许多光凭社团不易解决的问题就能通过学校得到有效的解决。目前,大多数社团每次活动都要浪费大把时间寻觅适合的地点或约定俗成的占用某间教室。这样既不方便,又给其他需要自修的同学添麻烦。可一旦将社团活动课程化了以后,学校会因其为教学活动而自动给予教室安排,为每次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在经费、政策等方方面面,学校都更易给予直接支持。

3、课程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据了解,许多学生不参加社团并不是因为毫无爱好,而只是觉得在课业如此繁忙的同时参加社团得不偿失,所以放弃了机会。而课程化后对参加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奖励的措施正好对症下药的解开了这些同学的心结,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目前,学校为了配合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定期举办人文讲座,以不达标者扣学积分为条件限制每人每学期听讲座一定要达到8次以上。每逢人文讲座举办之时,校园里万人空巷,大家都在菁菁堂挤来挤去,其中不乏真正对此感兴趣之人,可也不能保证没有为了“交差”奔忙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举办人文讲座的初衷已经被歪曲成了一种强制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而社团的课程化似乎向我们指明了另一条道路。若社团课程化建设走上轨道,一定会对学生素质的教育起到莫大的裨益。同学们因为兴趣爱好参与社团活动,还能够因此获得相应学分,这对我校的素质教育将会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社团课程化体系的实施途径

1、完全学分制条件

学分制是衡量某一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的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是在选课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基本要素就是衡量某一教学过程的计量单位,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一定量的学分已达到获得学位的要求。我校实行的完全学分制,采用了全面选课的操作办法,经过一年试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校的完全学分制采用了三层学分体系:第一层公共必修课,第二层专业必修课,第三层公共选修课。必修课的选课主要体现了师生互选的灵活性,而公共选修课较以前实行学年学分制时的文化素质选修课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公共选修课的覆盖范围更广,不仅仅包括了以往部分专业的必修课和制定选修课,还根据学生的现实兴趣爱好开设了一大批课程。

2、社团建设条件

在三层学分体系中,学生社团面临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一部分优秀的社团活动被吸收为吸收成为第三层选修课的组分。这些社团活动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团活动周期性节律性较强。我校较多社团的活动原来并不是那么特别有规律的,在活动的总量上还不达不到成为一项严格的教学活动的要求。当然,一些体育类、文艺类社团都比较成功地实现了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的规模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些活动显然就可以将其上升到教学活动的层面上来,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使之纳入课程化体系。比如,我校体育类社团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基本上每周都会有一定量的训练活动,显然这些社团活动具有纳入课程化体系的可能。

二是社团活动总体水平较高。我校社团活动在绝对数量上是庞大的,要求这些社团活动水平都比较高显然也不是科学,不切合实际的。那么,纳入课程化体系的社团活动就必须是我校社团活动的精品。目前,我校有相当一部分社团活动就比较成功地纳入了这个体系。一般来说,纳入课程化体系的社团活动都是有专兼职老师指导的,同时又比较切合我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发展方向。比较突出的代表就是插花协会,该协会以美育为目标,组织经常性的插花观摩活动,目前已经开设了相关的选修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学生对这类活动的心理认同较大。纳入课程化体系的社团活动应当对我校社团活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才能对其他社团的发展实现政策上的导向作用,促使它们也提高自己的水平,尽快纳入课程化体系,取得自身的更大发展。目前已经纳入课程化体系的社团活动都是深受广大青年学生欢迎的,在长期的活动中对于提升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校的计算机协会发展势头良好,一次招新最多有多达3000学生报名,该协会也积极抓住这个优势,为普及计算机文化知识和提高计算机水平等方面作出了很多的努力。

3、选修课模式的不足

社团课程化体系如果仅仅通过将社团活动改成选修课,这种发展模式虽然比较稳妥,符合一般教育工作者的思维,但是研究认为这种增长方式存在两各方面显著不足。

一是评价体系不对称。为了保持现有教学体系实现从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平稳过渡,维持现有教学评价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只能借助正常的教学评价体系对社团活动进行评价。而现有的这套评价体系发展了很长时间,很成熟,但对社团活动这一评价对象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我们觉得这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团活动内在的特点和规律性,似乎给社团活动一种求全责备的意味。

二是覆盖面不够广泛。虽然,我校社团活动中可以或可能上升为第三层选修课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但是这条思路的可以预期的覆盖面还不是很大的,甚至无法覆盖我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团活动,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各类政治学术性的活动。

4、社团课程化体系的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多方科学论证,我们探索了一条实现社团课程化体系的新思路,并将在近期投入实施。主要就是,从现有的学分体系中划拨一定的学分由社团联合会支配。这些学分主要是向那些短期无法纳入社团课程化体系的社团活动服务。这种方式,既兼顾了课程化体系的发展方向,又切合我校社团工作的实际。通过双管齐下,有效实现了社团课程化体系的整体推进。操作程序主要分四步骤。

首先,由社团联合会根据社团活动的质量,确立一个可以参与学分制评价的社团目录。我们在确立这个社团目录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对于社团发展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对那些志愿服务类、思想政治类的活动给予了必要的政策倾斜。

其次,纳入上述目录的社团,自愿向社团联合会申请参与学分体系考核,并由社团联合会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

第三,社团联合会对于通过资格审查的社团的活动进行第三方评价,并对其成员的参与进行考勤记录。

最后,在期末学分结算时,由社团联合会出具教务系统承认的学生社团活动学分证明,最终计入学生成绩大表。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严格把握学分评价的科学性

社团课程化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如何对学生的学分进行评价。我们觉得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处理得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学分的信度和效度,甚至会挫伤学生、教师的积极性。在实现我们的评价体系时,我们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依托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对社团活动进行严格考核,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获得的学分和通过正常教学活动获得的学分等值。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建立社团目录,对社团活动进行考核,确保划拨的专项学分也是有足够的说服力的。这些方式最终要实现一个目的:社团学分和教学学分完全等值,这样才可以顺利实现社团课程化体系,避免“劣分”驱逐“良分”的异常情况出现。

(二)积极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范例

由于社团课程化体系是一个宏观的系统工程,是为了适应大学生素质拓展而实施的远见之举,因此缺乏可以借鉴的范例。我们课题组成员也对香港、台湾等地的高校的社团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觉得其中的可比性和相关系数不大。但是,由于我校社团发展的起点高、基础厚,依托社团联合会又建立了一套全面科学的社团管理制度,因此说进行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内外部条件都是具备的,课程化体系建设也将会对社团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重庆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以社区治理理论为逻辑起点,从重庆市网格化管理实践出发,分析了重庆市网格化管理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即认识不统一、定位不准确、机制不健全、程式化严重、认可度有待提高等,并从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建设符合重庆市实际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切实发挥各类信息数据服务决策作用、与社区自治有机衔接等角度提出了完善重庆市网格化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网格化管理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社会治理提出了诸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明确的战略要求,更加强调社会参与性,其内涵则包括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治理方式创新、行政职能转变等多方面的内容。事实上,网格化管理模式就是在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服务方式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网格化管理工作首批试点实践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然后被移植到全国各地,但在如火如荼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很多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回答“为什么要选择网格化服务管理、何种网格化服务管理是社会所需”等基本问题,从理论上理清了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与社区治理、社会治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重要意义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为社区治理理论的研究和完善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同时,笔者又立足于重庆市的实际,对实践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为重庆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高略尽绵薄之力。

一、社区治理理论下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相关概述

(一)社区治理的内涵与外延

1.治理理论

治理(governance)概念源自古典拉丁文或古希腊语“引领导航”(steering)一词,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指的是在特定范围内行使权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治理主要是指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组织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相互冲突的或者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1]。

2.社区治理理论

社区治理,是将治理理念引入社区管理实践中,即社区范围内的政府、组织机构及社会公众,依据国家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等,通过民主协商、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方式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活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和机制 [2]。据此,社区治理至少包含四个关键要素:主体多元、管理、服务、互动。其中,管理是对秩序的控制,服务是对公共服务的提供,互动是社区各个主体间既包含纵向又包含横向的沟通、协调、利益平衡的总和。

3.社区治理的方式

治理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治理的方式,在特定社会中,治理方式的运作和治理结构的形成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秩序)密切相关[3]。一般来讲,社区治理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治理方式:行政化的治理方式、社会化的治理方式和市场化的治理方式。所谓行政化的治理方式,就是马克斯 ? 韦伯所提出的以“科层制”为代表的国家理性支配下的治理技术,本文研究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正是这种方式;所谓社会化的治理方式,是社会自发形成的各种组织、各类成员按照社会运行规律和逻辑形成的一种治理方式,其主要形式表现为非正式民主协商;所谓市场化治理方式,是将市场机制引入社区治理中,实现行政管理到公共服务的转变。在现有实际的社区治理中,这三种方式相互交织、互为补充,动态贯穿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因此,对社区治理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有意义,本文对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也在此框架下展开。

(二)网格化管理与社区治理

1.网格化管理的内涵和外延

网格化管理有多种定义。结合重庆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以“人、地、物、事、组织”为管理内容,对社区内相关要素和功能进行优化整合、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从而达到情况更加清楚、管理更加精细、服务更加到位的一种行政化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的方式。由此,可以总结出网格化管理三大核心特点:一是空间网格的划分。以人缘、地缘等不同标准,在一定单位内进行网格划分。二是管理对象的多样。包括“人、地、事、物、组织”,基本包含了所有对社区治理有意义的重要因素。三是信息体系的建构,构建一个与之匹配的信息系统,才能支撑它切实运转。

2.网格化在优化社区治理方面的优势

(1)及时传递信息。从另一种角度来说,网格化模式是数字信息技术与科层化行政体制互动结合的产物。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和规模都呈现几何爆炸增长之势,网格服务管理团队每天的巡视和排查,将社情民意从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收集,缩短收集与反馈间隔,有利于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有效服务社区。网格化模式的核心特征是权力下沉,在编制不变、辖区不变的前提下继续细分,将区、街、镇的部分职权和资源下沉覆盖至社区,实际上对原有的“条与线”重新横向协调,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各类行政资源,解决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3)提高行政效能。网格化管理中数字化的推广倒逼行政方式的转变,或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科层。依托网格化信息系统,可直接管理到社区,甚至网格这个层级,而街道办事处“二传手”的角色是否还有必要,或是否需要重新定位和改革值得商榷。目前,已经有某些省市成功开展了撤销街道办事处、设立公共服务中心的试点。

(三)网格化管理与社区自治

网格化管理备受诟病的一点,便是压制了社区自治。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的盛行,是没有处理好社区治理三种方式之间的关系。按照前文所述,社区治理有三种方式:行政化方式、市场化方式、社会化方式。三种方式对社区治理都很重要,三者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彼此协作配合的关系。即在一种方式不能有效起作用的时候,几种方式之间可以互为补充,共同达到“善治”的目的。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处理好网格化管理和社区自治的关系,就是处理好“权力”和“权利”之间的关系。应当看到“全能政府”与“无限自治”都是非常危险的倾向。具体到网格化管理当中,要注意的便是从人员配置、信息来源、处理事务的边界等一系列具体细节和操作中,协调好双方的关系。

二、重庆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统一

在重庆市委、市政府层面对网格化管理的认识和规划都不统一,主要有两种比较片面的认识导致此项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一是“全能网格论”,似乎与党和政府系统相关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网格化来解决。直接的表现就是各个部门的任何工作在基层都冠以“网格化”的名头和工作方法。目前,就有市综治委、市民政局、市卫生计生委三个主要部门在大力推广网格化,其余的消防、农业、检疫也提出了各自的网格化管理。其中不禁让人质疑,各个网格化之间是什么关系,难道每推行一项工作就要划定一套网格、搭建一套专门人马吗?即各划各的网,各做各的事,互相不搭界。二是“网格无用论”,网格化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增加管理层级、徒增行政成本外,究竟有什么实际用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或者高效,反而有增加工作量之嫌,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广大基层社区工作者。

(二)定位不准确

以笔者的了解,重庆市综治委在推广网格化方面,走在了全市各个部门前列。据统计,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城镇社区已经实现网格化全覆盖,行政村网格化覆盖率达到81.5%,已有网格工作人员13万余名,其中专职2.2万余名[4]。而仅在综治系统内部,网格化的推广就千差万别。其中,有以大渡口为代表的“大网格”。其主要参考了上海、北京等地的经验,以将所有与社会管理有关的工作全部贯穿到网格中。以沙坪坝为代表的“中网格”,综合考量推行难度、运行成本、运行效果等多方面,立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9大核心业务。以渝北为代表的“小网格”,以传统综治业务中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这一个单项工作为切入点。如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网格化到底有没有范围和边界、范围和边界在哪里,无论是认识还是具体做法都不一样。表1中的几个区做法较有代表性,但是在市级层面对于如何定位迟迟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所以各项工作推进起来也比较慢且浮于表面。

(三)机制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不健全。一是运行机制不健全。这点突出表现在工作的整合和分配方面。具体到社区这个层面的表现是,原来由计生专干、劳社协管员等各个专门工作人员做的事情,全部都交由综治专干一个人承担了,这显然是没有理清条块之间的关系造成的。二是保障等长效机制建设不健全。很多区县并没有专门的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都是牵头的部门(大多是综治部门)从自身的办公经费里面挤出一些来做,这显然不利于工作长效持续地开展。三是培训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为网格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均不合理,又没有相应的制度化培训,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

(四)程式化严重

主要表现为“纸上网格化”,即只把网格按照一定的标准机械地画出来,然后象征性地配备相应的人员。从台账上来说都很完善,但是实际当中并没有真正运行。造成这样的主要原因是还没有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即没有与数字化结合,网格化就没有生命力,只能流于形式,变成纸上很漂亮、经验汇报中很响亮、实际运行中却无用的东西。

(五)认可度有待提高

与官方的“热火朝天”相比,居民对网格化管理的反应并不理想,网格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都有待提高。在笔者到社区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很多居民并不知晓自己就“被网格化”了,也不清楚网格化究竟是做什么的,没有感觉到因此给生活带来了多少便利或者是平安,网格化有沦为官方“自娱自乐”的游戏之嫌。

三、完善重庆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政绩观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将“管理”改为“治理”,是执政理念上的重大转变。它意味着“社会秩序的维护和达成不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务,而是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的事务;政府不再是单一的管理主体,公民社会也不再是单一的被管理客体;治理过程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度控制,而应是多元主体的平等协商与合作”[5]。创新社区治理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持续地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增强各方参与主体的互动。因此,提升网格化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推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成为我们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符合本市实际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

首先,要根据重庆市实际,科学定位发展何种程度的网格化。如果要建立“大网格”,必须由主要领导牵头,由政府办公室承担具体的日常办公事务;如果建立“中网格”,可以由分管政法的常委领导牵头,由综合治理办公室承担具体的日常办公事务;如果建立“小网格”,只需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该项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日常办公事务。无论是哪位领导或者哪个部门牵头,必须配备责、权、利相当的手段,否则无法避免类似“小马拉大车”的协调不了的尴尬局面。其次,要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是社区综合性系统改革工程,可最大限度地整合和配置社区的各类资源和力量,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公众之间的共同合作,理顺“纵向――横向”、“条与块”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绝不是哪个部门牵头,最后工作就汇集到哪个部门。同时,联席会议制度应当设计为基本议事规则,当遇到两个及以上部门相互交叉管理的社区管理事项,需明确主要责任部门的每项管理任务以及其他责任部门配合协作的义务,统筹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最后,要建立网格事项准入制度,列明网格服务管理范围清单,未进入清单的事项,不得随时随意下达指令,避免出现“筐越装越大”、“越来越拖不动”的现象。

(三)切实发挥好各类信息数据服务决策的作用

首先,要建立符合重庆市地方特色的信息系统。自2009年开始,重庆市综治委就提出要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至今该系统仍未建立。2013年,重庆市综合治理委员会又提出要建立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至今仍然处于调研阶段,推进进度缓慢。主要纠结点就在于前文所述的定位问题,对于网格化应该包含哪些工作内容、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层次的系统定位不清:想做“大网格、大系统”,又担心协调不动;做“中网格、中系统”又觉得没有创新;做“小网格、小系统”又觉得不能解决问题。2016年3月1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31000―2015)正式施行,明确了综治9+x基础数据库的标准,笔者建议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大数据的机遇,尽快解决建立全市统一的网格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强化信息共享、数据挖掘、分析模型建立等工作,科学利用大数据服务决策。

(四)与社区自治有机衔接

在前面章节的分析中,我们提到了要在网格化制度、结构等细节设计方面协调好与社区自治的关系。要实现社会治理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网格化管理要想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行政权力与社区自治的完美融合。具体到重庆市的网格化制度设计方面,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人员选配上。在网格化管理的参与人员上,除了社区的委员、街道的干部等带有“官”色彩的人员外,还应加重社区群众的参与比例。二是在议事规则上。社区自治是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与实现的表达过程。因此,应当确保网格中的群众代表有相当的发言权、决策权。同时,应当与社区中已有的居民大会等议事制度相衔接。三是培育公民参与。基层活力来源于基层民主的有序参与,在网格化工作的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培育公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用网格来带动社区自治的发展,以社区自治来促进公共服务,形成网格化管理、社区自治和公共服务三者的良性发展,有效发挥三个系统的优势,提高网格化管理的操作性。

(五)多措并举,强化宣传发动

第三篇:苏仙区项目化管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本站推荐)

苏仙区项目化管理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4月2日,苏仙区14个单位因会风不正被通报批评并限时整改。区纪委监察局将把此次参会情况纳入各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考核管理和奖惩,凡被通报批评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考核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取消评先资格。这是该区今年创新推进惩防体系建设项目化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今年以来,苏仙区在2010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夺冠,区纪委监察局荣获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的基础上,巧用反腐倡廉‚战略、创新、辩证‛三大思维,将经济管理中的项目化管理理论引入惩防体系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精细化‛的要求,通过推动项目实施,夯基础、破难点、树亮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开展。

通过深入调研、召开咨询论证会和座谈会等方式,该区从推动科学发展、作风建设、反腐倡廉教育、权力监控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确定了‚强化制度执行、优化发展环境、大力纠风治乱、狠抓党务公开‛等十个重点项目,以此引领新一年反腐倡廉工作。为推进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该区成立了项目管理小组,实行重点项目推进‚法人制‛,每个项目逐一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制定了项目责任考核办法和主要工作项目安排表,突出明确项目目标、拟订方案、立项报批、组织实施、季度督查通报、考评、奖惩激励、成果运用等八个节点,由区纪委项目管理办公室建立项目管理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形成时间倒逼、有序推进的工作态势。

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加快惩防体系构建步伐,是项目化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该区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及时开展了‚深入实践建‘两城’,提升效力树形象‛作风建设主题活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返还农户退耕还林工程监理费共计10500元。为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抓反腐倡廉建设的政治责任,区委区政府与全区112家副科级以上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与主要领导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76项主要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区纪委为全区400余名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赠送了廉政教育读本,对节日期间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进行了5次明察暗访,全区共副科级以上领导春节期间主动上交红包礼金3.53万元,拒收12.21万元。清明节前夕,区纪委出台了《关于严禁清明节期间使用公车扫墓的通知》,并对此进行了督察,没有发现一起违纪违规事件。

第四篇: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研究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研究

姓名1,姓名2,...(论文撰写人的工作单位,新疆石河子,832000)

摘 要:党的作风建设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这不仅事关党的形象,还对诸如政策执行、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等多方面有重大影响。然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依然存在作风不正的问题,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本文就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进行了讨论研究,分析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现象及原因,并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旨在构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机制引言

作风建设事关党的形象和生命力,作风状况如何,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新时期、新形势下,制度建设对改进作风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总书记强调指出,抓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抓作风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下功夫、用狠劲,持续努力、久久为功。结合当下社会情况和党的发展路线,本文就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行了讨论研究。2 党员干部作风问题及制度执行现状 当前,干部党员的作风及制度执行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首先要对其思想与行为的当前现状进行讨论研究。本文认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及制度执行有如下现状:

(1)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党员干部对作风建设没有正确的认识,这导致了思想作风建设难以有效推行。(2)作风问题向隐蔽化发展

在正风肃纪的高压态势下,明里的“四风”问题已大为减少,但“打擦边球”、“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

(3)制度约束作用难以发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正所谓“有制度不执行,比没有制度危害还要大”。通过调查发现,在一些单位,重制定、轻执行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导致很多制度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约束作用。针对这些漠视政治纪律执行和慢作为,不作为的作风,应积极探索用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为抓手,整治不良风气。逐步建立健全这些长效机制来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为了有效解决一些干部作风不良、执行不力问题,我们要在“常”“长”二字上狠下功夫,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通过加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3 教育引导机制,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实现作风教育常态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转变干部作风,根本是要从思想教育入手,正确的思想认识需要靠(1)建立健全系统性开展作风教育引导机制。完善教育学习制度,把廉政、勤政与作风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要突出理想信念、党的宗旨、群众观念、道德情操、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干部自觉抵制“四风”,以多种方式落实作风教育,将作风教育融入各类专题教育,把作风教育纳入干部常规教育体系,做到有计划、有部署,促进作风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开展作风建设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定期性开展作风教育引导的运行机制。要完善党员干部学习制度,采取专题研讨、互动交流等形式开展学习。对群众反映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预防,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防止小错酿成大错、小贪变成巨腐。(3)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建立健全日常性开展作风教育引导的约束机制。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廉洁从政等日常工作行为规范方面。通过健全约束机制,在遵守日常行为规 范中,潜移默化进行作风教育,促使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以身作则、遵章守纪、廉洁自律。(4)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建立健全作风教育引导的激励机制。要坚持培育先进典型,以选好典型、树立榜样为目标,树立能够符合作风建设要求、体现岗位特色、具有鲜明人格魅力的先进典型,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环卫服务中心通过大力开展“党员示范岗、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以党员带动群众,促进工作发展。另外要注重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利用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开展警示教育,教育党员干部“坚守底线、远离红线、筑牢防线”。源头防腐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实现制度建设常态化 加大改革和制度创新力度,建立相应机制,更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推进教育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惩防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建立和落实党 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和抽查、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公务消费“公务卡”结算等制度。加强对权力集中部门和资金密集部门的监管,坚决纠正不正之 风,健全完善保障和维护群众利益决策机制。今年,根据中办、国办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利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和师市纪委《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城管委在机关和委属单位开展对权利内控监督责任的梳理和确认工作,对各岗位上已不符合当前监督管理要求或与现行法律法规及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不相符的规章制度,予以废止。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健全或完善新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度,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推进落实。以制度规范权力运行、保证作风建设成果,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工作与干部管理同步推进,坚决处理作风不好、作风不实、作风漂浮的干部,促进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消除领导干部特权思想和作风,严肃政治纪律,坚定理想信念;严正工作纪律,纠正作风不实问题,健全、完善查岗制度、请销假制度、会议制度、干部约束制度;严格财经纪律,纠正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严明群众纪律,密切联系群众,建立深入基层工作制度、民情接待制度、干群互动意见征集机制、调查研究制度严明组织人事纪律,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全方位考评领导干部,做到能力与作风、发展与长远、成效与基础并重。密切联系群众,民评作风机制,实现联系群众常态化 民评作风建设活动,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机关作风转变的重要举措。因此,应通过机制建设,促进民 评作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建立科学管用的作风建设评议评价机制,把改进作风、反对“四风”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与任期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 重要内容,用刚性纪律约束促进作风转变。综合运用个别访谈、组织座谈、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等多种形式,对改进作风情况进行检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和干部 选拔的重要依据,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养成良好的作风。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制度,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评判作风改进情况的根本标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社会 评价工作当中,形成“党风好不好、廉洁不廉洁,群众来评价”的工作机制。

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一线工作法”活动“贴地皮”;开展“转作风、走基层、办实事、解民忧”活动“接地气”;开展“三心”工程,通过“一帮

一、多帮一”让群众暖心;通过承诺、践诺,让群众开心。基层干部落实“八法工作制”,通过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切实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以及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监督制约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实现整治不良良作风常态化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权力公开规范运行,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开创工作新局面的有力保证。应坚持用法 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按照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要求,不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 制度体系。继续推行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制度,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积极推行约谈制度,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 问责制,继续加强领导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公共经费预算、使用和决算监督。关于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建议 改进作风要想取得实效,关键还是经常抓、长期抓、抓落实。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使作风建设成为一种经常的、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按照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要求,着眼作风建设常态化加强制度建设,应从强化问题意识、建立规范体系、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入手。(1)强化问题意识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必须以问题为导向,从制度的视角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围绕解决问题建章立制,用制度推动问题的解决。

(2)建立规范体系

党内法规制度健全,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就能有所约束、有所敬畏,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有了基础和保证。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这一背景下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要抓住建立规范体系这个重点,在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上狠下功夫。

(3)激发内生动力

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需要通过制度建设,激发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内外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觉性、责任心。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制度、定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制度、定期通报党 内情况制度、群众监督评议党风制度、领导干部年终和任期测评制度等,激发党内外群众参与党风建设的积极性,使群众参与党风建设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4)领导带头表率 风气好不好,主要看领导。改进作风,一定要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起。在联系群众上做表率。建立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结对帮扶等制度,引导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面对面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督促问题及时解决。在坚持民主集中制上做表率。

(5)严肃执纪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想好制度规定不落空,关键还是抓落实。找准切入点,从具体问题抓起。坚持从最能体现良好作风的具体事情抓起。坚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如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拖沓、态度蛮横、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加大查处力度。

(6)健全机制建设

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把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摆在首位,定期就作风建设进行专题部署。围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这一重点,创新载体丰富的联系群众机制。探索各方参与的监督考评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督约束和惩戒警示效果。8 结论 本文就当下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常态化及长效化机制进行了讨论研究,就当前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不仅分析了问题的现象及原因,还从国家及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的建议,为思想作风建设工作及长效化机制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1] 夏可珍.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难题破解[D].中南大学, 2012.[2] 张文渲.论十六大以来党的作风建设[D].太原理工大学, 2013.[3] 张鑫.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相关理论研究[J].理论学刊, 2013(11): 30–34.[4] 任慧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 2008.[5] 刘伶俐, 吴江龙.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5(02): 77–80.[6] 重庆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研究课题组.党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9–11.[7] 马振清.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建立的必要性与途径[J].理论月刊, 2009(12): 33–35.[8] 王继元.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建设探析[J].长白学刊, 2007(01): 131–135.

第五篇:城市两型化建设测评体系研究

城市“两型化”建设测评体系研究

韩文思1刁兆峰1戢云峰2

(1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目前,城市“两型化”建设是时代所趋,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很多,可是关于其建设测评体系的研究却不多。根据城市“两型化”建设的内涵和学者专家的现有研究,构建了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确立了权重以及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并以武汉市为实例运用了该指标体系,指出该测度指标体系是可以有效测评城市“两型化”建设的。

关键词:两型化建设;城市两型化;测度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4.9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改革开发步伐的迈进,我国在取得了惊人成就的同时也制造了很多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现有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有着不可持续的局限性。这些问题使得我国不得不正视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不然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我国的高层领导人,如胡锦涛总书记更是多次强调了其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城市两型化建设目前是我国每个城市都必经的过程,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目前,很多学者和专家对两型社会建设做了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两型社会”应从生态文明观念、产业布局、政府职能、金融法律政策、信息化等方面着手建设。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测度指标体系,以前有和它相关的生态城市、循环经济和和谐社会的研究较多,直到近几年长株潭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申报成功后,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如湖北省统计局2008年3月初步制定了《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监测评价方案》,武汉市经济研究所联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年5月创建了一套测度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体系存在针对性太强、测评原始数据不全、案例评价建议实用性不强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构建一个适用于所有城市的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体系,并以武汉市作为案例,对武汉市五年的数据进行测评,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供参考。

2城市“两型化”测度影响因素分析

城市“两型化”建设,顾名思义,是指把城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过程。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有效保护与替代,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承载力相适应,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产业等。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因此,“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即“两型化”,就是培养人民的资源节约观念,构建节约型主体,制定资源节约型制度,完善资源节约型体制,创建资源节约型机制和创造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并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的过程。本文制定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就是为了检验城市的两型化的程度,即在构建两型社会的过程中已经做到的和没有做到的目标有哪些,哪些目标仍需努力,哪些目标已经达成,以为城市经营创新提供导向。

3城市“两型化”测度指标体系设计

表1中,城市“两型化”测度指标体系分为2个一级指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共5个二级指标,其中资源节约下面2个:资源条件和资源利用;环境友好下面有3个:环境条件、污染治理和环境满意度。共有20个三级指标,分别介绍如下:属于资源条件的有3个指标,主要用来检测城市圈的资源条件。选取反映水资源条件的“人均可利用

水资源”;选取反映耕地条件的“人均耕地面积”;选取反映城市绿化条件的“城区园林绿化覆盖率”。

资源利用下面有5个指标用来检验资源利用的情况。反映能源投入产出效率的“单位GDP能耗”;反映工业能耗的“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反映GDP素质和发展方向的“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三废在工业中利用率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反映污水利用率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环境条件下面有5个指标,主要用来检验城市圈的环境状况。选取反映市民居住条件的“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反映市民饮用水情况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反映空气状况的“烟粉尘排放量”;反映生活环境的“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和反映市民休闲环境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污染治理下面有4个指标,主要用来检验政府治理污染的程度。反映污水处理率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反映环保事业财政投入水平的“污染源治理资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反映废物利用率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利用率”和反映垃圾处理率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属于环境满意度的有3个指标,主要用来检测城市圈市民对环境的满意程度的。选取反映空气条件满意度的“空气质量优良率”;选取反映居民迁移状况的“净迁移率”,因为迁移的多少也从侧面反映了居民对环境的满意程度;选取反映市民对物质环境满意程度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4测度方法设计

4.1指标的计算

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满分100分,分为正指标、负指标和适度指标。

(1)正指标的测度。正指标,这类指标的数值与评价结果成正向影响,即指标数据越大,评价结果就越好。它的计算最为简单,其公式为:

GLi=(Xi/Si)*Wi(1)

式(1)中,GLi为第i个指标的分值,Xi为第i个指标的观测值,Si为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Wi为第i个指标的权重。

(2)负指标的测度。负指标,这类指标的数值与评价结果成反向影响,即指标数据越大,评价结果就越差,它的计算公式为:

GLj=[(Ai-Xi)/(Aj-Sj)*Wi](2)

式(2)中,GLj为负指标的分值,Aj为常数项。在对指标的计算中,设定“单位GDP能耗B4”的Aj=5,“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源消费量”的Aj=1.8,“烟粉尘排放量”的Aj=10,“净迁移率”的Aj=20,其他字母含义同上。

(3)适度指标的测度。适度指标,这类指标的数据太大或太小可能都不好,只有与目标值越接近其评价结果才越好。

GLk=Xk/Sk*Wk(3)

适度指标和正指标的计算方法相同,这是因为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没有普遍超过适度指标的期望值,对于某些适度指标的观测值超过期望值的情况,我们视为该指标满足了“两型社会”的期望要求,即得满分。4.2权重的确立和数据的标准化

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满分100分,根据每个指标对“两型社会”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权数分配,本研究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原理,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首先,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根据目标的不同、功能的差异,将本系统分解为三级指标共20个具体指标,并确定各层之间的梯阶结构和各因素的从属关系。其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正互反矩阵)。最后,得出的计算结果有满意的一致性,所以可以建立权重。具体权重分配如下:资源节约度占32分;环境友好度占68分(见表1)。

4.3综合测评的方法

城市“两型化”建设测评指标体系的最后一级指标即三级指标按其性质分为正指标、负指标、适度指标,具体有15个正指标、4个负指标和1个适度指标。总得分(“两型化”测评指标得分:TSS)为以下式子:

TSS=■(GLi+GLj+GLk)(10)

其中,i代表正指标的角标,j为负指标的角标,k为适度指标的角标。

本文对指标的测度方法为目标达成评价法,就是把实际发展状况与计划目标(比较明确的量化指标)进行对比,计算完成目标任务的程度,并依此来评价城市圈总体发展情况。首先确定标准值(即计划目标),然后将武汉城市圈的实际发展状况作为实例与之对比,根据前面说到的公式,最后计算出得分,来体现其发展情况,以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标准值的确定是指标体系建立的关键点和难点。我们要兼顾理想与现实,确定的标准值既要体现前瞻性、预见性,同时又不脱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充分尊重标准值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还要参考已有的“绿色GDP”、“城市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循环经济”等评价指标体系中相近指标的标准值,参考北京等先进地区,以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相关指标上达到的现有水平。

5应用实例——武汉市

就已收集到的武汉市近五年的“两型化”建设情况,利用上述数学方法和公式,算出了武汉市各指标得分情况和总得分(见表2)。

从武汉市各总得分情况可知,除了2004年的得分比2003年的略低之外,其余几年都是稳步提高的。虽然武汉市“两型化”水平的总得分是逐年增高的,但也有不足的方面。“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在逐年减少,“单位GDP能耗”也在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在近几年中波动着还略有减少,“污染源治理资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急剧减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先略微减少,后来又回升。

由于武汉市近几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所以“人均可利用水资源”和“人均耕地面积”自然会减少,这是人口高速增长的后果。而对于“单位GDP能耗”,国家“十一五”规划规定,2010年全国万元GDP能耗要比2005年下降20%,平均每年需要下降4%。不过“十一五”规划的头两年都未达成目标,2006、200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分别为1.33%和3.27%,而武汉市的单位GDP能耗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样既不符合十一五目标,也不符合武汉市自身的利益。这很大程度是由于武汉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减少的缘故。因为,要使“单位GDP能耗”减少其实就是要节能减排,其关键在于需要加快产业调整的步伐,即只有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了,单位GDP能耗才会明显下降。“污染源治理资金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减少,说明武汉市政府对污染源治理资金的投入在减少,从这方面看,政府必须加强对污染源治理的重视程度。

从总体来看,虽然武汉市的“两型化”总得分从2003年的62.56分上升到了2007年的77.22分。但也要清楚的知道建设“两型”社会的差距,并努力缩短差距。

5结论

城市的两型化建设现今十分重要,我们要追逐更具有长远意义的目标。因此,城市“两型化”建设测度指标体系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以发现各城市的“两型化”程度。本文以武汉市无实例,比较分析了近五年的情况,发现它与“两型社会”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可是只要发现问题了就能进步,只有明白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进就能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洪彬.“两型”社会建设的生态文明视角[J].城市,2007(3)

2洪艳.“两型社会”视角下湖南产业集群探析[J].湖南社会与科学,2008(3)

3李翠玲.推进我国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思考[J].首都经济,2001(9)

4张小罗,陈丽.论两型社会建设中环境立法之完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胡大平.电子信息产业:武汉实现中部崛起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J].学习与实践,2008(7)

6曾翔旻,赵曼,聂佩进等.“两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5)(责任编辑戴钧)

下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推进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完全学分制条件下推进社团课程化体系建设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