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良教育》影评浅析其的叙事结构与主题
浅析《不良教育》的叙事结构与主题
初次观看《不良教育》就是一个不断上当的过程。本片导演,西班牙著名电影大师阿莫多瓦借用他出众的驾驭故事和表现形式的能力,使观众一次次地发现自己进入误区,出现错差,不得不数次颠覆性地推翻自己建立的影片认知。片子开始不久,恩里克开始阅读电影《旅程》的剧本,影片进入回忆段落。观众会慢慢发现《旅程》记述的故事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两个主角走出学校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影片开头时两个男主角:恩里克和伊格纳西奥的偶遇和随后的激情演出并不是出自真实的生活,仅仅是两人联合拍摄的电影《旅程》中的一个片段,是剧本中虚构的部分。于是观众会否定影片以恩里克的回忆来讲述故事的单线发展模式的认知,认为影片其实按照欧洲现代派电影流行的“戏中有戏”的双线模式发展:《不良教育》讲的是恩里克和伊格纳西奥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基础,拍摄电影《旅程》的过程中,戏内戏外发生的故事。影片在戏内戏外灵活地穿插,交织,整合,在虚构世界和真实生活的共进中演绎了两个主人公幼年时的教会学校生活。观众在戏中戏《旅程》中看到了两个纯真男童的初恋,看到了莫罗神父夺取伊格纳西奥的童贞,开除恩里克。也正是莫罗神父彻底改变了伊格纳西奥的一生,从而有了片子开头两个男主角的相遇,有了电影《旅程》。
可是当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二,也就是老年莫罗神父出现的时候,观众再次发现自己上了阿莫多瓦的当!与恩里克合作多月,还不断有激情接触的伊格纳西奥不是真正的伊格纳西奥,而是伊格纳西奥的亲生弟弟胡安,真正的伊格纳西奥已经死了!胡安不仅仅冒名顶替,盗用伊格纳西奥的电影剧本,而且在哥哥剧本中扮演哥哥本人。伊格纳西奥并不像《旅程》中讲述的那样死于教会一个神职人员之手,而是被他的亲生弟弟胡安和莫罗神父联手谋杀的!这个时候观众不得不再次颠覆已经形成的对影片的认知,发现《不良教育》其实是一种独特的两线三角的叙述模式,整个影片可以认为是由三个同心的三角型组成,童年的恩里克和伊格纳西奥的故事是第一个三角型,恩里克和胡安拍电影的过程是第二个三角形。电影双线发展,使两个三角形共同发展并不断相互穿插交织。就在两个三角形即将重合的时候,第三个三角形出现了,也就是老年莫罗神父讲述的他与伊格纳西奥,胡安之间的故事!
一个三角形代表一段故事,可是精于故事结构形式的大导演阿莫多瓦并没有急于让三个三角形重合,而是继续让莫罗神父与伊格纳西奥,胡安之间的故事发展下去。于是观众终于看到了神秘的伊格纳西奥,他做了变性手术,有了乳房;吸毒,不得不靠勒索过活;他恨透了毁了他一生的莫罗神父,但他撞见亲生弟弟胡安与莫罗神父在沙发上激情摩擦时却没有任何反应。莫罗神父借还钱之机,不仅和胡安“勾搭”在一起,两人还合伙谋杀了伊格纳西奥。故事真可谓层层叠叠,虚虚实实。每件事的发生都好像事出有因,却又好像偶然发生。直到影片最终定格在了恩里克依在别墅大门旁看信的画面上。介绍人物最终命运的字幕出现代表了这三个三角形最终完成重合。喜欢在影片结构上大做文章的阿莫多瓦把《不良教育》拍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悬念片。其实阿莫多瓦在影片播放过程中就给了观众相当的暗示:当故事切换成回忆部分的时候,画面上下边会缩进去一块,有种从宽荧幕改为16:9画面的感觉。但是当观众被吸引到曲折多变的情节上的时候,画面上的微小变化估计不会引起观众太多的注意。
可以说《不良教育》根本不适合大众,会让人感到十分极端。我十分同意许
多网友对《不良教育》这样评论:“观众对此片十分厌恶或是十分喜爱,非此既彼,绝无骑墙派的位置。” 本片充斥了诸如同性恋,恋童症,异性癖,吸毒,勒索,谋杀等等社会问题,几乎是一场变态行为大曝光,并且刻画的又是那么的真实露骨,相信承受力稍低的观众都难免产生厌弃的情绪。但是导演阿莫多瓦对此仿佛视若平常,以一种非常平和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比如同性做爱场景在片中层出不穷,有些确实暴露得过分,很可能会令部分观众感到几分恶心,但似乎这是近来欧洲导演的一种风尚,对于性场面的全面写实,一切围绕自我,想如何表现就决不躲躲闪闪。而大胆的情色铺张之影片素来也是阿莫多瓦的风格。他所展现的种种尖锐的,一般导演尽量规避的社会问题,恰恰成为他尽情挥洒才华的舞台。并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表现着本片的主题:“欲望和惩罚”。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这样那样的丑陋阴暗的心理,都受其内心罪恶的欲望驱使,没有人可以说的上是清白的。莫罗神父和胡安自不必说,两人为了自己的欲望可以抛弃家庭子女,背弃基督教义,甚至杀害自己亲生哥哥。伊格纳西奥不停的勒索莫罗神父也是为了自己能戒毒,完成变性手术。恩里克其实早在他拜访伊格纳西奥家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胡安的假冒,但他为了情欲并不揭穿胡安而仍然和他同居。所以说他们都是有罪的。欲望使得人性沦丧,让他们一次次充当他人命运的刽子手,反过来也陷入自己一手编织的死亡陷阱。而所谓“惩罚”也并不是人们熟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模式。影片末尾恩里克默默结婚,伊格纳西奥凭借《旅程》一炮走红却遭莫罗神父以公开关系为名勒索,最后不得不开车闯死莫罗神父。一切人物的结局就好像一种无情的轮回嘲笑着命运本身。
在这部影片中,唯一明确表现出来的就是伊格纳西奥对恩里克的爱。以色诱男人借机偷窃为生的变性人伊格纳西奥之所以不停地勒索莫罗神父,第一是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份田地完全是莫罗神父一手造成,他要复仇。第二就是他需要大笔的钱来戒毒,而且要完成他的变性手术,从而可以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他的初恋情人,也是他一直深爱着的恩里克身边。所以恩里克在影片的结尾收到了伊格纳西奥给他的信,一封未写完的绝笔信:“亲爱的恩里克,我想我就要成功了。”可以说伊格纳西奥对恩里克的爱是纯洁而真挚的。可是阿莫多瓦对片中人物和片中展现的种种尖锐的社会问题,并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是批判?是赞许?是揭露?是表现?我们看不出来。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故事的背面,但是无法洞知背后。阿莫多瓦在片中并不进行深刻的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也没有人物心理描写。在故事的结局上也没有善恶报应。影片的主题是清晰而且尖锐的,但是影片的叙事态度又是如此的模糊。所以我们只能说,阿莫多瓦仅仅是用审视的眼光看待这一切,他做的仅仅是一种展示。在平淡的诉说中彰显其作为一代电影大师的风采。希望在影片中找到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去挽救或弥补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阿莫多瓦带给我们的《不良教育》。
第二篇: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叙事
亲其师,而信其道
接手这个班级前,就听原班的老师说过峰的优秀了,天资聪颖,成绩优异,曾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为班级争得了许多荣誉。执教两周后,我发现峰其实有很多缺点,课堂上爱讲话爱开玩笑,课间爱打闹,属于过度活跃的类型,也是我不喜欢的那一类。我没有像原来的老师那样器重他。而成绩中等的汪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朴实上进,做事主动,低调,演讲水平较高。在新学期的班委竞聘中,我有意安排汪当了学习委员,而峰只是一名组长。接下来的学习中,汪如我所料,进步非凡,成绩从中等水平挤入班级前三名,在年段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凭借演讲上的优势,他还顺利竞选上了校大队委。而峰却安静了许多,也没那么高调了。我暗暗庆幸自己当了回“伯乐”,发现了汪这批“千里马”。
一次家访中,峰的妈妈与我说起,峰这学期似乎很失落,觉得新老师好像不喜欢他,却很喜欢汪。我震惊了,想起峰逐渐黯淡的目光,想起我布置任务时峰抑制不住高举双手又立马强要自己正襟危坐的样子,想起峰由一个活泼好表现的孩子,变成现在这般沉静,„他正努力迎合着我。我深深地自责起来。扪心自问,我确实对峰关注不够,看到他活泼好动的一面,就此忽视他的发展,扼杀了他活泼天真的天性。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忽视也是一种伤害。接下来,我有意识地经常让峰“干些活”,利用他擅长画画的优点,让他组织班级的黑板报工作,让他当当我的小助手,偶尔替我提提“公文包”之类,课堂上,我经常表扬他敢于思考,思维活跃等等,我惊奇地发现,峰又开始活跃起来了,话多了,他的眸子也重新亮了起来。
汪与峰的变化也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成长期,其个性和能力都有待开发和完善。如果我们仅凭他人认识或个人浅度认识去给一位学生下定论,就此忽视他的发展,我们就成了扼杀学生未来的庸师。如果我们能细致观察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并不断地创造适合其发展的空间,我们才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高尚称号。
第三篇:教育叙事----亲其师 信其道
教育叙事
如何改掉学生的“馋嘴”
李祖铨
“ 馋嘴生”是现在我国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类学生。这种学生在校期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花钱买零食吃不择手段,不计后果。更有甚者,这种学生通过借钱、赊物、欠账等形式来满足自己的“馋嘴”习惯,给家庭,自身,学校,班级,老师的管理带来诸多的问题。这种学生我们暂且称他们为“馋嘴生”。
本学期,我经过反复观察,发现本班有几位同学基本上不进食堂,每天都会花较多的钱在超市购买零食,时不时的在吃,不分课上课下。学生李**,从一年级开始,就养成了一种坏习惯——“馋嘴”。曾听教过他的老师,以及他本人的母亲介绍,每星期上学时家里给他一百元左右的生活费,可是没两天,钱全部就被他花干了,什么方便面、辣条、酸奶全都吃个遍。到了星期三以后,没钱买零食吃,他就想方设法向同学借,在超市里赊欠。放学回家之后又不敢跟家长反映,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积累了很多因“馋嘴”而留下的债务,当同学、店主向他要钱时,问题才暴露出来。没办法,只得回家请父母到校为自己付账。
到了三年级,李**“馋嘴”的恶习愈来愈烈,开学后短短的两三个星期,就因“馋嘴”欠下了五百多元的“债务”,为此我多次找到他的父母,共同商议改掉其“馋嘴”的坏毛病,其“馋嘴”的习惯才有所收敛。
可是到了这学期,学生李**“馋嘴”的行为又反弹了,他向自己的亲戚、同学、邻居以及其他人借钱多达一千余元,当我和他的父母问他钱的去向,他说这些钱全部被自己吃掉了。短短的三个星期,吃掉了五百多元,多么惊人的速度,多么令人可怕呀!该同学为了逃避同学、店主的欠帐,竟向我撒谎请病假回家。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量解决“馋嘴”的问题,并将情况上报学校。
我与学生的家长制定了具体的计划,首先鼓励学生做到少吃零食多吃饭,并且要求学生把自己每花的一笔买零食的钱都上做记录,事后看这笔钱花得有没有必要,值不值得,谈一谈事后的想法,从而有步骤的对学生“馋嘴”的坏习惯进行矫正。接着,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形式把吃零食的危害讲给他听,让他本人看。同时,反复给他讲明乱花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存在的危害性。还让班上的同学利用班会,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馋嘴”的不良后果。在生活上,请全班同学做他的监督员,指导他如何去面对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他的父母则转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从心理角度去关心和照顾他,在生活上坚持每个星期到小询问。
经过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他终于能够自我控制,自我约束“馋嘴”的行为了。较之学生李**的馋嘴,学生黄**稍微强一些,在通过对李**的教育劝说中,他自己也逐渐意识到了“馋嘴”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于是自己就逐步克服掉了“馋嘴”的坏毛病。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学生有“馋嘴”的坏习惯,只不过表现出来的不够强烈而已。看来,对待学生,教育方式只有不断改变,才能真正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013.6.16
第四篇:《云中记》叙事结构和悲剧主题研究
题 目:阿来《云中记》叙事结构和悲剧主题研究
姓 名: 朱 亮
学 号: 2221117419
专业班级: 汉语言文学17级四班
指导教师: 王丽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云中记》是当代作家阿来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在汶川地震后,四川一个三百多人的藏族村落,伤亡一百余人,并且根据地质检测,村子所在的山坡将在几年内发生滑坡,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整村搬迁至一个安全的地方。村里祭师总是惦念着那些死去的人,最终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去照顾那些在地震中逝去的亡灵。该小说正是以汶川地震为契机,重新思考作为个体的人在自然灾难中的价值,从自然神性的角度看待人与自然灾难之间的关系,作者的书写超越死亡,透过表面获得更深层次的意蕴。小说克服了以往灾难文学创作“即时性”的弊端,从更深的层次挖掘“灾难”带给人类的启示,从而拓展了灾难文学的书写空间,开启了中国灾难文学创作的新篇章。 (二)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阿来在中国作家中是非常独特的一位,他有宗教背景,有文化背景,有民族背景。作为一名藏族作家,他特色的藏文化背景,同时又以汉语为表达工具,使得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以及叙事风格,他的小说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当代文学有着独特的意义。“5·12”汶川地震是一段沉痛的记忆,灾难之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相关作品。《云中记》从文学、美学和哲学的维度,经由个体的消失、村庄的消亡来观照人类的普遍境遇和共同命运,从而达到了超越性、悲剧性的境界。 2.实践意义 目前学界对于《云中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云中记的灾难的文学意义研究和家园意识,空间意识及安魂意象研究,暂未涉及到《云中记》的叙事结构和悲剧主题研究。《云中记》作为一部描述地震后的反思之作,像不断回旋的复调,把现实、梦境、神话与地震过程中每个人感受到的具体细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深刻地反映灾难发生之后,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脐带断裂后的溯望。故研究《云中记》的叙事结构,探寻《云中记》的悲剧主题和以阿巴最终和云中村一起消失为代表的所体现的悲剧色彩对于研究震后文学有着重要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中国文坛虽在近几年才开始逐渐重视灾难文学的书写,但是很多以灾难事件为主题的作家仍然很难处理好灾难文学与灾难意识之间的关系。《云中记》代表着中国灾难文学的转型,面对自然灾难,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单纯进行英雄式的歌颂,把悲剧变成“喜剧”。由于《云中记》在2019年出版,到2020的今天不过一年左右,虽然饱受好评,但国内研究成果为数不多。如王达敏《废墟上的灵魂—评<云中记>》指出:小说以“招魂” 的形式,写云中村最后一个祭师阿巴从移民村潜回已成为废墟的山村,为亡灵招魂,安抚鬼魂,写出了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尊重。小说中的阿巴形象,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继《唇典》在萨满文化中创造的满斗形象之后,于民间苯教文化中创造的又一个新的人物形象。邓昕洋《论阿来小说<云中记>中的家园意识》指出:尽管最后阿巴重建失败,但阿来还是以颂诗的方式书写了阿巴对精 神家园的守望,使得最终的陨灭得到了升华,彰显了人类历经千难万险也要返回精神家园的文化母题。综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均未涉及《云中记》叙事结构和悲剧主题研究。 失败,但阿来还是以颂诗的方式书写了阿巴对精神家园的守望,使得终的陨灭得到了升华,彰显了人类历经千难万险也要返回精神家园的文化母题。 |
二、课题任务、重点研究内容及实现途径 (一)研究内容 1、选题:阿来《云中记》的叙事结构和悲剧主题研究 2、写作意图:通过对阿来《云中记》的叙事结构分析,小说的表层话语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分析、解读,研究小说内部所蕴含的深层意蕴。挖掘小说中的悲剧色彩和悲剧元素,揭示小说的悲剧主题。 3、引言部分:介绍作者及作品和创作背景,分析选题意义和选题价值 4、正文部分:《云中记》的叙事结构 《云中记》中的预序和倒叙 伤痛——云中村的悲剧 安魂——阿巴的抉择 消逝——永远的云中村和阿巴 5、结论部分:总结全文 (二)研究方法 分析研究、讨论研究、研读归纳研究、文献调查法 |
三、主要参考文献 [1]阿来.云中记[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王达敏.废墟上的灵魂—评《云中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20,(2).[3]邓昕洋.论阿来小说《云中记》中的家园意识[J].景德镇学院学院报.2020,(2).[4]魏聪.藏文化与阿来小说的创作——以《尘埃落定》为中心的考察[J].重庆师范大学.2015,(5).[5]陈晓明.阿来长篇小说《云中记》:文学的通透之境[N].文艺报,2019-6-12(003).[6]阿来.尘埃落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
第五篇:教师与教育叙事
教师与教育叙事
■山东 侯登强
前 言
教育叙事写作和教育专业阅读如同人的两条腿儿,只有两者相互协调,才会让我们在教育的梦想之路上走得更远。两者最初不一定是并驾齐驱的,但当真正投入到教育情境之中后,两者就会形成必然的联系,并成为我们教育生活的常态。我是属于以写带读的类型。最初,我只试图用稚嫩的文字记录工作中的一些感受,以此让自己对工作保持一份热情。不久,我发觉一名教师的幸福就在孩子那里,记录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文字开始灵动起来,场景的再现,让人有一种言说的欲望。朴素的记录,童心在闪烁。我渐渐地感到仅有陪伴是不够的,还要有帮助。如何帮助?怎样来帮助?捧着一颗心来面对,却手足无措。教育专业阅读的匮乏,让自己内心有丝丝愧疚和空虚。教育阅读的过程也是提炼和提升的过程,在与名家对话的时候,一些亲历的情境总会自然地跳跃出来,仿佛为了某句经典它已经等待了很久„„
教育叙事的写作让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敏感,使我们在行走的路上不至于麻木,不至于彷徨。教育阅读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像一剂良药诊疗我们的职业倦怠。你会发现,教育叙事不单单是文字的舞蹈,更是教育观察、教育思考、教育实践的生动体现;教育阅读不单单是善于读书,更是教育责任的担当和脚踏实地的耕耘精神。读写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很多人却很难坚持下来。原因很简单:功利性的坚持不会持久,唯有发自内心的觉醒才可能抵达有梦想的教育生活。有人评价我善于写东西,很能写——诸如此类,虽是褒词,却没有说到我心所想。教育叙事关注当下的教育生活,文字表达的是教育者的心态和思考。有感觉、有责任、有温情的教师才可以发现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教育情境。当诸多人在教育习作面前止步的时候,他们忘记了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的娴熟,而是心智的完善、心灵的慰藉,越来越体会到:教育叙事的写作本身是一种教育感觉的抒发。沉浸其中,吮吸到教育的芬芳,每天有一种出发的感觉、一种相遇的心态、一种生发出智慧的欲望。
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脚步坚定而匆匆,想象着与孩子们见面后的事情、那些笑脸、那些需要你继续的故事。怀着这份期待,一整天,满满的、暖暖的,教师的幸福不正是在这些平凡而珍贵的日子里吗?教育叙事的写作,要先有教育热情,有教育的细腻和敏感。把记录当做生活的一部分,用文字生动地描绘出我们的所遇所思。
一个人的教育生活里总有一些关键词,这些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往往是你教育的精神面貌。“温暖、敏感、帮助、透明、澄澈„„”我喜欢这些词,它们藏匿在我的文字里,跳跃在我的心上。被这些词语套牢,何尝不是在坚定某种教育信念,一次次书写,一次次洗涤,我看到自己渐渐明晰的面容。
帮助孩子续写故事
每个孩子都是有故事的人,从不同的家庭中走来,带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在学校这样一个新的场所开始自己另一段成长的旅程。我们常常把那些“不同”称为儿童的差异性,遗憾的是,这些差异性往往没被真正重视,让我们错失了诸多育心养人的机会。模式化的教育方式,摒弃了儿童个体的感受,大一统的管理,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需要明晰:故事是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历程,我们的生活也是用一个个故事组成的。儿童来到学校,故事在延续,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老师、同学、校园、课程„„如何在这个环境中获得安全感,获得成功感,对孩子来说是种考验。
教育是养心的事业,从故事的角度思考: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一定来自心灵,故事中的人是情境中的人,那些感触、感悟、体验,会是一个人成长中的财富。每个人每天都在故事中,正是一个个故事的浸润、磨砺、沉淀,我们的心灵才会得以升华。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主导着周围的环境,主导着自己的情绪体验。
我们的教育故事更多的是自然生成,是生活化的发现,是遇到与成全的结合。预设的活动往往过于注重目的性,而忽略了活动过程中人的体验与感受,很难促成儿童的真实心灵的发展。捕捉教育的契机,拓展故事,有时候,只需要你轻轻一点或者深情地一句话,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育的奥妙就在于教育者发现教育的契机,并创造教育的奇迹。每一件事情,细细打磨,赋予它新的意义,故事会与众不同。需要明了怎样来续写故事,续写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当我们续写的时候,重在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考虑续写对儿童的成长有没有意义。不把续写当做成人玩弄“智慧”的把戏,俯下身子,设身处地,才可以设计出符合儿童需要的新故事。
只有敏感的教育者之心,才可以和孩子一起续写精彩的教育故事。这些故事带着教育价值理念,充溢着教育智慧,既把孩子带入一个新的教育场景,也把老师的职业尊严激发了出来。
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
教育叙事需要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多角度思考事件本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契机。在很多的叙事作品中,生活常态化的记录固然可以使教育者之心细腻起来,但一个好老师不仅仅应该是感性的,还需要理性。理性之爱是指教师能够跳出事件本身,审视,思考,判断,为儿童的成长提供积极的帮助。
常常遇到很多有爱心的教师纠结在与学生相处的困惑和无助当中,感到孩子总是那么不听话,总是在一些问题行为上反复,教师的苦口婆心不能对孩子产生影响——教育是难的,需要坚持与耐心。我们需要修炼这种教育的心态,等待花开,坚守喜悦。然而,与其在问题面前修炼心智,不如勇敢面对问题的本身,关注事件的秘密,寻找问题的根源,作出积极的改善。这样的过程是理性的,使教师更具有专业素养。
关注事件背后的秘密,就需要教师从自身的感受这个视角转移到儿童的行为和感受当中去。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他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此刻,儿童会有怎样的感受„„当你静下心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事件本身就正在发生良好的变化,试着寻找解决问题总比感叹、感慨重要。从问题的表面到问题的背后,这本身就是提升教师教育的品质,更是提升教育叙事的价值。人行为的背后是有诸多原因的,性格、心情、背景、家庭„„当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境时,人是依据自我的认识和体验开展行动的。发现这些原因,分析这些原因,才可能对儿童实施有帮助的教育。
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案例,文忠同学的“虐狗事件”就是其一。文忠同学在上学的河坝上当着众多孩子的面把一只流浪狗踢出老远。但在我们的面前,他痛哭流涕。分析其中的原因,他有男孩的那种展示欲望,更有家庭和学校的某种影响。在谈话中我获知他的父亲经常酗酒,并在酒后殴打他;在班里的同学关系中,有人嘲笑他讽刺他„„这些看不见的原因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的行为。如果单纯以“品质恶劣”这样的词语来评价他,是不公平的。每个孩子原本都有善良的种子,只是因为气候、土壤的原因,它很难破土而出罢了。在了解到文忠的这些情况之后,我对他的情绪做了疏导,虽然一次谈话不可能解决问题,可是如果判断失误,对孩子的伤害会更严重。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继续想到,一个教师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在过去的师范院校中,这两门课程都有,不过,生硬的理论让人有些倦怠。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两门课程更是被抛掷脑后了。当教育简化成单纯的教学的时候,教育学和心理学变得很尴尬——这何尝不是教育的尴尬呢?如果要想对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果要对儿童的心理有更准确的把握,不读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是不行的。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诸多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今天的儿童与昨天的儿童是不一样的,所要面对的成长困惑也是不同的。关注事件背后的故事,应该成为一个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教师是孩子成长的帮助者,需要有比儿童更高的姿态。不管什么时候,不能忘却自己的教育使命,不能单纯地沉湎于那些喜怒哀乐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综合的:朋友、师长、指导者、帮助者„„若单单为了和孩子在一起高兴和快乐,就有些狭隘了。教育需要促成儿童成长,这是教师的责任。
一个有价值追求的教师,会把若干教育现象都当做思考的对象。亲身遇到的教育故事是需要记录和关注的,而听到的、读到的,都可能成为你教育叙事的内容。也就是说教育叙事不仅可以关注自己的经历,还可以审视别的同事的教育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关注孩子背后的秘密不是窥探个人的隐私,而是基于教育理念下的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注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要对孩子敏感的问题进行过多的干预。有些事情,是需要他们自己在成长中慢慢消化的,教师无端地闯入很可能会伤害到儿童。关注的方式,一定要灵活妥帖,交谈、写信„„尽量保持在两个人的氛围中进行。有时候,我也会质疑教师的强制参与,有些事情,本身可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是经过教师的参与会变得复杂。这说明,教师的前期判断出了差错,教育就是要进行有价值的帮助,千万不要成了包办。关注儿童成长背后的秘密,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新的提升,更会使教育叙事的写作有了更为宽泛和深刻的主题。有教育行动和教育理念的支撑,教育写作才可能水到渠成。
体恤儿童
我一直担心自己会掉进文字写作的漩涡中去,亦如一位朋友提及:教育叙事写作会不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枷锁。如果单纯地沉浸在文字中孤傲自赏,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以发表为己任的教师是不是另一种极端?那些“才子们”会不会最终成了文字的俘虏?文字不是目的,发表也不是目的,通过书写让自己心灵更完善,让自己内心更强大,让教育生活更有滋味儿,这才是我的期待。
一件事情之所以可以值得长期坚持,一定有其特别的意义。无论在什么时候,教育叙事写作都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是一种抒发和表达,也是一种自省和修行。文字的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力量——信念和行动作支撑。起初,是任务的执行者,埋头苦干默默耕耘。有一天,静下心来,才想到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要保持怎样的姿态„„这些不断的追问是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在这样的追问中,我越来越明晰自己的行走方向,越来越踏实自信,一些闪烁着智慧和人性之美的教育观点慢慢沉淀下来,丰富了我们的内心,坚定了我们的行动。那些看似琐碎平常的记录,确是教育情愫的最好表达。那些带着情感的文字,是不必用行文规范来评价的,情真就好。我曾经写过一篇《陪你好好走这一程》,班里的凯是一个特别需要帮助的孩子。在一次课上,我请他帮助我分发作业本„„文中我这样写道:两个人的相遇,总是这样的奇妙。在我的教室里,凯的出现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感悟,面对这样的孩子有更多的情愫不期而至,他在一次次用那颗澄澈的心映照我的教育责任和良心。这篇文章是我在《中国教师报》专栏上的首篇,“相遇、陪伴、责任、良心”这些词语也正是我进行教育叙事写作的动力。
体恤儿童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对儿童的认识过程是漫长的,很久以前,人们喜欢把儿童当做家庭的附属品,与家庭中的器物等同,根本不考虑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事实。至今,依然有成人习惯用“小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成长。那些家长期待孩子能够乖巧、懂事、听话,期待孩子能够完成成人的行为,期待着孩子可以光宗耀祖„„急功近利的教育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成人化。不管是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儿童还是学校中的学生,还有几分童真?到了该关注儿童感受的时候了!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有他们的成长规律,有他们的体验感受,不去读懂这些,就不会有得当的帮助。
体恤儿童,读懂儿童,在孩子们的言谈举止中发现教育的契机,随时保持与儿童的沟通方式,让他们接纳我们。我们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的天使啊,不捧着一颗心来,怎能感动儿童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儿童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家长们成为天使的,他们也在塑造着成人的心灵。我喜欢对自己有这样的承诺:和孩子在一起,站在孩子一边。儿童在与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是艰难的,有挑战性的,尤其难过的是需要经常面对来自成人的偏见。谁来替孩子们说话?谁可以真正读懂孩子的需求?担起这份责任,俯下身子,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们的教育叙事就把这份体恤当做厚重的背景,去行动,去倾听,去记录,从此文字里跳跃着一颗教育者的心。
当你怀着属于你的教育情愫走近孩子的时候,故事会有色彩,文字会灵动起来。
对儿童的善意来自你的生活
教育叙事需要教育者对儿童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而这种情怀与我们自身的生活是分不开的。教育不是真空,它来自生活中。家庭中成长的儿女和童年里的自我是两个难以割舍的情结,叙事中总会与之有丝丝缕缕的联系。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对儿童的善意也来自我们的生活本身。
张文质先生说:教育是中年人的事业。此话道出了对一个教师爱的要求,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只有拥有了与孩子真心相处的经历,才可能有妥贴的教育行为发生。教育是养心的事业,情感的互动,信任的共通,都在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可以这样思考,面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下来,是孩子在改变我们,并真实地发生着。女儿出生时,我坐在医院的长椅上,等待着,内心忐忑紧张。同很多家长一样,那个时候根本不在乎男女的问题,只是祈求大人小孩平安。像是捉迷藏了很久,当岳母抱着我的女儿出来让我看的时候,我触碰到了稚嫩的生命,心跳也随之加速,有想哭的感觉。那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一份厚重的期待,我知道自己成为了一个小姑娘的父亲,那一刻我仿佛突然成熟了。晚上,我跑到医院附近的网吧,写下一段文字表达我的心情。在抱着女儿的时候,我发现,生命是如此神奇。她来了,从众多机缘中走进我们的生活,也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读吴非先生的《向前方》时,我遇到了这样的文字:“我喜欢孩子,特别是那些刚刚会说话的小孩子。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捧着他们白白的小手,我的心灵常常会有一种震撼,我的眼眶会莫名其妙地湿润。我畏惧,我担心。我们能把这个孩子教育成一个人吗?这个孩子纯洁的心灵究竟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被什么样的人、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洒上第一滴难以抹去的污垢呢?”深深共鸣,作为一位父亲,我也感觉到了揪心的痛。爱怜和疼惜总是紧紧裹在一起的。很长的时间里,我小心谨慎地当着父亲,生怕自己的言行或者社会中的不良声音影响到女儿的成长。
在孩子的身上,我也体会到了一个教育者基本的态度: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为女儿的出生,我看待所有孩子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这并不虚构,以一个父亲的眼神来面对所有的孩子,我沉浸在这样的幸福中。
在《童年二十讲》一书的封面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不要轻蔑小时候感动过的东西。这是一句影响我内心的话。童年作为人精神的开启地,孕育着一生中需要的力量和勇气。不管走多远,我还是需要到童年的世界里去汲取智慧和灵感。想起老咪“以童年的智慧玩转人生”,其实每一个人都有童年的心理影像,那些最初的印象如此清晰和深刻,以至于当我们成年甚至变老的时候,依然可以在梦里回到过去。
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揣摩孩子的心思,此刻就需要与我们自己童年的经验相映照。别忘记我们都曾经是孩子——不要成为开脱孩子问题的借口,要成为读懂孩子、理解孩子的开始。
勾画出你的教育主题词
你的词语就是你的精神样貌。那些经常出现在文中的词语一定在彰显着一个教师的精神面貌。如果是“温暖、悲悯、同情、陪伴„„”那你是一个有人性光辉的教师,会持续给孩子以情感的关注,把孩子视作一个人来看待。反之,如果是“厌恶、训斥、抵制„„”那你就是一个对待儿童专制的人,过于自我,而忽视儿童的感受。通过一些词汇的表达,我们渐渐积蓄起自己的教育价值观。而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叙事的写作与教育阅读之间还有一种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映照。
读、做、想、写,这样的教育生活共同构筑了一道幸福而完整的教育风景。我们在处理一些教育事件的时候,如果单纯地停留在自己的经验里,是很难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很难从更深层次来关注儿童的发展的。基于此,教育阅读是必要的。教育阅读中常常遇到的,打动你心灵的那些句子或者词语往往会成为一段时期里你教育生活的主题词。
在最初接触教育书籍的时候,我侧重于教育理念、教育唤醒类,魏书生、李希贵、李镇西、刘良华、刘铁芳、张文质„„这些名家的书滋养着我急需苏醒的教育灵魂。在这些人的书中,对教育的那种关切、对教育问题的叩问、对教育本质的追问,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突然间,我感觉到自己距离真正的教育还有很大的距离,过去的生活是如此不堪回首。正是在这样强烈的刺激之下,我选择了在书籍中前行,在教育实践的路上再出发。那段时期,我写的教育叙事主要以真情关怀为主。抱着对每一个孩子尽量有最大善意这样朴素的想法,我慢慢沉浸在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里。
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教育阅读的不断拓展,我越来越感觉到唯有爱是不够的,唯有真情也是不够的。教育要想对孩子有更多的裨益,必须采取一些主动的教育投入。从具体的教育行为中让孩子获得良好的人性滋养,这成了我一段时期内的关注点。为了更好地帮助儿童,我阅读了大量的教育技术类的书籍,《接受我的爱——教师如何跟学生说话》《今天怎样管学生》《轻松搞定问题学生》等,这些以前我曾经有点不屑的书,给我更多技术上的指导。于是,在遇到儿童问题的时候,我的一些方法也变得灵活了。这段时期的教育叙事,除了真情之外,还有了更多的智慧和技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不断实践和思考写作过程中,我找到了自己职业的乐趣。我的乐趣就在孩子们那里。
后来,有朋友提醒我要努力朝着儿童教育专家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的观察和写作过程中,多一些专业的解读。于是关于儿童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的书走进了我的视野。保持一种姿态,就会有一分收获,不断地向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我感到了儿童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厚重。
在教育叙事的写作过程中,从一个个故事里,我们会渐渐明晰自己的教育价值观。写故事,其实也是在写我们自己。在写故事的过程中,促成了我们的教育思维,丰富了我们的教育情感,温暖了我们的教育情怀。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写作与教育阅读、教育实践共同勾画出了我们的教育主题词。
陪伴、帮助、体恤、读懂、编织故事„„教育叙事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儿童世界的路,也是一条通向自我职业生命的路。
指向教师的内心
有人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本质所在,真正的教育唯有在师生互相信任的真诚互动中才可以实现。所以,教育叙事的写作不只是对事情经过的记录和描述,还要在关注儿童行为背后秘密的同时,多关注教师自身的言行和感触。
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自身的某些感受和思考有时是刻骨铭心的。这些带有自我烙印的教育体验,对每个教师都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很长的时间里,我们习惯把目光聚焦到教育教学的流程模式,教师和学生成为流程中的工人和物件,使得教育异化成了功利的工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渐渐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的教育信仰?或许有一个隐性的重要的原因。
教育叙事像一扇窗子,可以让我们读到一个教师的内心景观。在润泽儿童心灵的同时,教师的心灵也得以舒展。好的叙事作品,应该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映照。“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我想,教育叙事的过程正是教师谋求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一条途径,读书润泽心灵,写作完善自我。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行为是不是可以真正实现儿童的成长?哪些言行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与儿童的沟通?哪些言行可以触及儿童的心灵?哪些言行可以安抚孩子激动的情绪„„把你对孩子的爱与责任,具化为看得见的行为,这样的过程需要技巧,更需要智慧。
教育叙事的过程,一个很重要的指向是作者的内心感受。一个真实的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当我们面对儿童种种行为的时候,酸甜苦辣都是可以涌现出来的。沟通中的困惑与迷茫、教育的反复与艰难、对职业的认同抑或否定„„都可以在文字中舒展开来。在具体的师生事件当中,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引起你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把这些感受小心地整理下来,成为你教育行走的印记。突出对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教育叙事当中要特别对待的。比如,当某个孩子在你的面前撒谎,你看着他,心里会有怎样的分析和思考,会有怎样的感受——这些带有个人符号的文字,是有价值的。它们不断磨砺我们对教育的思考,提升教育细节的品味。同时,这些文字,也反映了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和对儿童的情感。
赋予教育叙事更高尚的意义
教育叙事一定意义上已经超越了写作的范畴。
叙述的过程和教育生活是融在一起的。而这两者之间,还要有丰富的教育情怀。写作是记录,在这样的书写和实践过程当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教育者和孩子在一起,最动人的是可以在今天的相处中触及到未来的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当教师?教师的价值在哪里?孩子会因为我们有怎样的改变„„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做小事情,但依然需要静下来想想这些大问题。这些问题并不空泛,它们直指我们的内心,关系到我们的职业认同。
教育叙事从来都没有与这些教育的大问题脱离,在不断的叩问中,在默默的践行中,叙事本身成为教师精神发展的丰碑。如盖楼一般,信念也是需要一点点堆砌起来的,在做中体悟、沉淀。
每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叙事的一部分,不见得要写下来。叙事的方式绝不仅仅只有文字一种方式。那些没写在纸上的故事,却真实地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
“我们对孩子付出是绝对真诚的,但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看得出奉献的成效。我们不断地接受考验,有时候只是因为有人称呼我们为教师,就会要求自己保持信心。可能每个教师都了解下面这个道理:教学的意义不只是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已,教学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这段长长的引述中,教学是我们的人生——这里所诠释的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姿态。
当我们把与孩子相遇当做人生的一部分,当我们在孩子的喜怒哀乐中找到自己的童年,当我们每天都在用心地帮助孩子实现梦想„„一切都会发生美妙的变化,我们可以感觉到教育的神奇,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觉到自身精神的不断丰富。教育叙事需要这样的情怀做背景。
去年暑假,台湾的林士真教授来山东讲学时,我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在有些颠簸的上山路上,林教授和我聊起对儿童的善意与期许。我渐渐明白,一个教育者面对眼前的孩子,要给予他们更多心灵的关注,努力触及到他们将来的生命。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面对孩子的时候,一定是脸上露出笑容,心里满怀悲悯,灵魂深处透着人性的高贵。所以,一个信念愈加坚定,那是吴非先生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的句子:爱所有的孩子。
如果没有林教授那样对待儿童的期许与希冀、悲悯与关切,我是很难写出有深度的有价值的教育叙事来的。真实的师生关系创造着一个个教育的契机,用心的教师从来不会感到教育生活的枯燥,故事一个接一个,好似绿草丛中绽开的一朵朵小花;教育者的情怀决定着我们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智慧中流淌着人性之美。不可否认,正是在每天有滋有味的教育叙事中,教师的信念才渐渐变得清晰。我们的教育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不断书写的叙事作品。当带着这种认识再回顾我们所写下的那些叙事文章的时候,或许可以增加一份厚重和自然。不去追求写作的技巧,而是倾心于修葺心灵,醉心于教育实践,持一份博爱的教育情怀,坚定而骄傲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从某种角度来说,与孩子相伴,是我们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幸运。那些美妙的叙事从来没有停止过,去发现,去记录,从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