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公共关系礼仪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答:公共关系礼仪是现代社会交际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个人或者组织待人处事、塑造个人与组织形象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自始至终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机构与机构之间的联系、沟通等,因此,公共关系礼仪在社会工作中运用的目的是塑造机构的良好形象,和协调机构与公众的重要关系。
社会工作实际上是一项与人、与社会接触,沟通交流的工作。社工常常处在机构活动和日常工作的第一线,直接为机构的目标受众提供帮助和服务,他们是机构形象的“名片”。我所在的实习机构非常重视机构员工及社工的形象,还专门制定了相关制度,规范社工的着装及行为举止,并且要求社工在工作的时候必须佩带工作证。因为如果社工能在形象上赢得了公众的亲近、认同和尊重,也就意味着机构的服务和机构价值观念得到了公众的认可。所以在进行社会工作之前,社会工作者的公共关系礼仪如着装、容貌、面部表情等,已经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服务对象或者公众,代表了社会工作者或者社工机构的形象。社会工作者在面对服务对象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方式、服装穿戴、仪容等,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只有具备了这种公共关系礼仪,才能达到塑造社会工作者和社工机构形象的目的。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语调、神态、体态等也传递着信息给服务对象。所以必须要对社会工作者加强公共关系礼仪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包括谈吐举止、用语规范、姿态动作等方面,使社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给服务对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使得服务对象感受到社工的职业道德、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及危机处理等基本技能等,从而让社会工作者、社工机构与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进而接受社会会工作者和机构对其的辅导。
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运用的公共关系礼仪,包括服饰、语言和行为等都要根据所在机构的组织形象来确定,并且要和组织的精神风格保持协调一致,而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社会工作者的公共关系礼仪是展示机构的一个重要窗口,它直接影响工作的整个过程,成为增强或者减弱社会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重视机构的公共关系礼仪,苏在机构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从而赢得公众的尊重和信任,并且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为将来的辅导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公共关系礼仪不仅代表了社工机构的形象,更是影响社工机构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社工机构,都不可轻视公共关系礼仪对机构形象的提升作用,不可忽略公共关系礼仪对工作的影响力。因为公共关系礼仪在塑造机构良好形象、推动辅导工作的进行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篇: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1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班级:09社会工作一班 姓名:许亚东学号:200940103115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网络技术
评阅成绩: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应用学生:许亚东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09社工一班,学号200940103115)
摘要: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现状,分析信息化社会当中社会工作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现状,并由此分析社会工作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对于构建社会工作计算机网络体系,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工作;应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各行业应用广泛,例如:军事、国防、电子商务等。由于大陆的社会工作体系建设还在初步发展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还非常的狭窄和简单。近年来,大陆社会工作体系发展较快较好的深圳、上海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实施,社工信息处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系统化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外社会工作的宣传和交流逐年增加,社工的覆盖已经逐步成沿海扩展到内地,全国各地的大学的社工专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也日益频发,这些得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信息载体和平台。以下是分析社会工作专业和网络技术的特点,然后提出的建议。
一、背景分析
(一)、国内社会工作的特点
1、改革开放前30年初期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民政部主导的与北京大学的合作而开始了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发展的进程。按一般规律,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是先有社会需求,再由民间发起,并以慈善组织出面组织对贫弱阶层的社会服务,然后再向专业社会工作转变。
2、不能说中国没有相应的社会需求。在因改革开放引发的“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与“先发”的西方国家以及“后发”的“亚洲四小龙”在工业化过程中曾经遭遇的类似的社会问题。但是,在这一阶段,由于计划时期的影响惯性犹存,当时人们对政府和单位的信任度远远高于社会。同时,民众囿于被费孝通称为“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并没有向社会求助的习惯。
3、改革开放前30年中期 在这一阶段,以国际公认的专业社会工作的特征作为衡量标准,去看中国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七个专业特征已经具备了四个:服务公共利益,这是不言而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则采取“拿来主义”;专业组织,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并加入国际社会工作者协会;教育体系,已经有180多所大专院校建立社会工作院系专业。然而,仔细分析,上述“具备特征”又有名实不符的嫌疑。
(二)、网络技术的特点
1、资源共享,网络的出现使资源共享变得很简单,交流的双方可以跨越时
空的障碍,随时随地传递信息。
2、信息传输与集中处理,数据是通过网络传递到服务器中,由服务器集中处理后 再回送到终端。
3、负载均衡与分布处理,负载均衡同样是网络的一大特长。举个典型的例子:一 个大型ICP(Internet内容提供商)为了支持更多的用户访问他的网站,在全世界多个 地方放置了相同内容的WWW服务器;通过一定技巧使不同地域的用户看到放置在离他最近的服务器上的相同页面,这样来实现各服务器的负荷均衡,同时用户也省了不少冤枉路。
4、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多维化,即在一套系统上提供集成的信息服务,包括来自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资源,甚至同时还提供多媒体信息,如图象、语音、动画等。在多维化发展的趋势下,许多网络应用的新形式不断涌现,如:电子邮件――这应该是大家都得心应手的网络交流方式之一。发邮件时收件 人不一定要在网上,但他只要在以后任意时候打开邮箱,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来信。网上交易――就是通过网络做生意。其中有一些是要通过网络直接结算,这就要求网络的安全性要比较高。视频点播――这是一项新兴的娱乐或学习项目,在智能小区、酒店或学校应用较多。它的形式跟电视选台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节目内容是通过网络传递的。联机会议――也称视频会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开会。它与视频点播的不同在于所有参与者都需主动向外发送图像,为实现数据、图像、声音实时同传,它对网络的处理速度提出了最高的要求。以上对网络的功能只是略举一二,我们将在以后的篇幅中用更详尽的案例去充实 大家对网络的理解。
针对以上的特点,把网络技术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是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如何更好地应用网络技术来发展社会工作也就成了当前需要探索和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本人作者学习网络技术课程以后,提出的几点构想:
二、网络技术应用到社会工作
(一)、个案管理
1、个案档案建立
社会工作领域中,社工服务的服务对象即个案,在接受个案辅导工作过程中,建立个人档案时必须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传统模式之下,个案档案的建立对时间和精力的花费多,而且在保管和交流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于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特点,把个案档案建设虚拟化、网络化,大大提高个案管理的效率和节约成本。
2、个案交接
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就是进行社工与社工之间,机构与机构的个案交接,这样有利于问题的更好解决和服务的完善。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社会工作领域交流与合作的面扩大了,那么个案的交接就不再受地理位置的局限,那么各地区的优势资源的利用将更加丰富。
3、网上申请
现在,有需要服务的群众获取社工专业服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社区和直接来机构进行咨询,由于社会工作在国内的服务体系和覆盖面还不健全,许多有需要服务的人没有途径来获取相关的咨询和服务,于是建立网上申请这么一个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样一个途径获取专业的帮助,有利于社工的普及和发展。
4、案主的信息反馈和追踪
社会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案主的服务的信息反馈和追踪,对案主的服务的巩固和服务的评价和反思。现在的常规方法是通过面对面的回访来进行追踪和信息获取。然而由于案主工作等因素的变动,常常使回访变得不可能。于是,利用网络的远程信息的传递技术,使信息反馈和追踪变得更加方便和经济。
(二)、社工人才的建设
一个专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年数短,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网络技术,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及时,于是各地的社工人才学习更加方便。同时,各地的社工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挖掘各自的经验,并进行探讨,使社工的发展更加方便。
(三)、网上宣传
当前社工网站建设处在一个积极的阶段,沿海地区社工网站的建设处在一个数量上大幅增长的阶段,在很在程度上起到了宣传的作用,然而网站的质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般的网站做得过于简单且栏目单一。专业社工网站少,很多社工网站都是依附在其它政府或服务机构上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网上宣传的作用。于是,应该在网站建立上投入更多的经历和人才。
三、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领域应用的建议
政府加大重视和资金的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殊性,决定其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于是要把网络更改好的运用到社会工作领域,必须向政府部门寻求支持,只有政府部门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社会工作专业的网站的发展才会更加顺利。
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社会工作的专业交叉人才,专业人才致力于网络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社会工作领域有着得天独到的优势,从而有利于借助网络技术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
四、结束语
学习网络技术,我发现现在网络技术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意识到网络技术在本专业应用的重要性,它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思路。同时,感谢聂老师提供这么好一个平台,让我们非计算机专业的体系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对我们专业的发展提供帮助。再次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王恩斌.我国诸社会工作之内涵及其比较分析[J].中国社会工作,1998(1):7-12.[2]李晓风.社会工作在中国未来发展的前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7):3-7.[3]陈小冬.信息技术创新的组织实施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1):4-7.[4]蒋家伏沈悦.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9):229-250.
第三篇:公共关系运用
公共关系
摘要:在本学期的公共关系课程中的所学、体会以及运用。关键词:公共关系 体会 运用 总结
1.公共关系起源:
公共关系的起源“公共关系”一词的首次出现是在1807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
公共关系学在中国的兴起、推广与应用起源于1989年由邝健人创作的《公关小姐》。2.公共关系含义:
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Public意为“公共的”、“公开的”、“公众的”,Relations即“关系”之谓,两词合起来用中文表述便是“公共关系”,有时候又称“公众关系、机构传讯”,简称PR或公关。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组织的认识,理解及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的一系列公共活动。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它是一种状态,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都处于某种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它又是一种活动,当一个工商企业或个人有意识地、自觉地采取措施去改善和维持自己的公共关系状态时,就是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3.学习公共关系的体会:
3.1: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富有新鲜感与创意 老师经常让我们进行模拟公关的实训练习,如:“双十一活动”“如何写演讲稿”等,让我们在课堂上激情讨论与组织我们走出课堂与社会接触,这也是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讨论中,我们既训练了我们的公共关系实务,交流了经验,开拓了视野。我们在课堂上大胆表达,无拘无束,也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3.2:学习公共关系课程个人所悟
公共关系的职能中,协调沟通对我的帮助也很大,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意识到与人打交道是需要技巧的,以前自己不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性格上比较喜欢凭着自己的心情对人对事,有时候在人际交往上会搞得不愉快,现在我会运用自己学过的协调沟通中的感情沟通去注意完善人际关系,理智的对待每一个人,特别是在处理是非事情的时候,不要因为个人感情而冒失决断。4.公共关系的运用:
未来的社会将是合作与协作的社会,发挥群体智慧的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更加的突出了群体合作的重要性。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将成为成功者的必备素质。而公共关系的功能之一就是协调与合作。从本质上讲的是在竞争中追求协调与合作。作为一名正在就读大二的学生,尤其是我们明天即将告别学校面向社会,更应该通过公关知识使自己能够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社交礼仪及人际沟通的技巧,可大大提高对社会角色的认知水平以及共同协调能力,学会与他人交往,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使人际关系得以优化。其次,它还可以增强人际吸引力。在公关理念中形象意识是对形象高度重视的思想。如果将其运用于人际交往有强烈形象意识的人就会自觉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动时时、事事、处处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作为医技生的我们,将来是需要为有需要的病人进行服务,而服务意识是对为公众服务高度重视的思想。将其用于人际交往就是要有一付热心肠要乐于助人特别是在他人遇到困难时。公众意识就是高度重视公众利益的思想。将其用于人际交往就是要关心他人要多替他人着想能体谅他人的难处并尽力满足他人的正当要求维护他人的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言谈举止得体善解人意热心助人心里装着他们处处给人留下良好印象的人对其周围的人就具有吸引力就是大家都愿意与之交往的人。5.总结
在李宝君老师的教导下,我对公共关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它费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对我的行为起到一个规范的作用,但对许多公共关系的知识还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需要充实的地方还有很多。
第四篇: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
1、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同其他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做好村民宣传工作,鼓励村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012年全村参加新农保的有732户,60岁以上,目前已享受基础养老金的有154名,做到应保全保。
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的情况,并负责培养教育和考察,按照党员发展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有计划地提出发展党员的意见,按入党程序办理、接受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转正手续。经常对党员惊醒党风党性、党纪的教育。
3、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对我镇6村2居进行走访摸底,发放调查问卷一百余份,约谈两委干部及村民代表15人次,对主要干部之间关系、村两委之间关系、干群关系以及影响换届选举的重难点问题等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分类,有针对性地制订了应急预案。
4、整理推广“文建明工作法”迎检材料。
第五篇: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浅谈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运用
2010-4-16 13:49【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良好的公共关系,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关注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企业形象。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益处,对内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员工的认同;对外能吸引人才,得到社会的支持,获得资金提供,获得消费信心。所以企业应该运用好公共关系,不断塑造企业形象和产
品形象,为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关键词:公共关系;职能;作用;任务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引发和启动,仍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产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合资企业、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并引入了国际规范的管理模式,导入了公共关系管理职能,相应的公共关系组织机构也就随之建立了起来。在大约30年的时间里,经过了引进开创时期、适应发展时期、竞争和专业分工时期,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逐渐成熟起来。1999年,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正式确定公共关系为一种职业,被列入中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的第3类;并很快引发了公关职业潮。一时间,公关职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接受性最大、接受面最广的新兴职业之
一。
一、在现代企业中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公共关系也被称为软性管理。美国公共关系研究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莱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保持与公众之间的交流、理解、认可和合作;它参与处理各种问题与事件;它帮助管理部门了解民意,并对其做出反应;它确定并强调企业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责任;它作为社会趋势的监视者,帮助企业保持与社会同步;它以良好的符合职业道德的传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为基础工具。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也同
样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职能。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不懂公共关系的企业不可能成为现代化企业,不懂公共关系手段和技巧的企业,也不可能成为公众信赖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学习公共关系理论,重视公共关系实务,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企业家的共识。企业公共关系也是公共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也是企业公共关系。无论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
过程中,运用并发挥好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将有利于事业的成功。
(一)宣传引导,传播推广
公共关系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有效地制造舆论、强化舆论和引导舆论。特别是企业在营销活动过程中,要运用公共关系,及时地向本企业的公众、广大的顾客、用户传播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和企业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等,赢得公众对组织的信任与理解,引导消费观念,为推进企业市场推广计划营造有利环境。比如农夫山泉就是运用了那些公共关系广告舆论的渲染,为企业争取到大量的消费者。“喝一瓶农夫山泉,就是向希望工程捐一分钱……”已深
入人心。如果只是运用商品广告轰炸,获得顾客辨识选购,就不会有现在的知名度和市场占
有率。
(二)收集信息,监测环境
21世纪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市场竞争的内容已经由质量竞争转向了速度竞争、信息竞争和知识竞争。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信息。
首先,企业可以借助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全面了解社会信息,了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市场供求、竞争对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使企业经营管理适应社会大环境。其次,要了解企业自身的信息,了解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期望和需求,了解企业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了解内部员工的思想倾向,了解企业管理中的疏漏问题等。只有建立与公众的信息交流渠道,利用好信息,才能适应环境,更好地制定出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
和活动。
(三)咨询建议,形象管理
公共关系的目的就是塑造形象。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无穷的益处,对内能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员工的认同;对外能吸引人才,得到社会的支持,获得资金提供,获得消费信心。所以企业应该运用好公共关系,不断塑造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为企业实施经营管理计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公共关系作为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重要性还体现在它在组织的管理决策过程中以提供咨询建议的方式发挥着参谋作用。公共关系职能机构及其人员可以运用经验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收集到的各种信息,为企业的领导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做出合理的决策。保证企
业经营管理的正确性,减少企业损失。
(四)沟通交际,协调关系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任何组织都不能独立的存在,必然与周围的组织或人群发生联系和交往,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通过公共关系职能部门,运用公共关系交际、协调的手段和方法,与相关的特定公众进行广泛的密切联系和交往,及时沟通,减少矛盾;广交朋友,发展横向、纵向联系,建立友好、合作的社会关系;听取意见,减少社会摩擦,缓和社会冲突,为企业落实经营管理计划搭建对外交往的桥梁。当企业遇到困难,出现危机,也可以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比如伊利和蒙牛在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但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经过与各方人士的协调沟通,较平稳地度过了难关。
(五)解决矛盾,处理危机
危机事件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遇到但又不可避免的。由于社会组织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运作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极为复杂,随时可能遇到许多突然发生的、对组织发展不利的意外事件,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爆炸、火灾、塌方、地震、水灾等等问题。著名的管理咨询专家史蒂文·芬克在其《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每一个当权的人,都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并必须为之做计划一样,认识到危机是不可避免的,也必须为之做准备,这样做并不是处于软弱获胆怯,而是出于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学会与命运周旋。”为保证组织的顺利运营,企业要发挥公共关系的职能,做好危机事件的预防和监控,正确对待公众的不满和投诉,解决矛盾,处理危机,满足服务对象的要
求,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公共关系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主要任务
目前,在中国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职业地位还不是十分明确。一方面随着公关教育的普及,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公共关系意识不断加强,公关咨询专家很受青睐,被视为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高智商紧缺人才,另一方面,对这一职业尚没有很规范化,社会很多人对公共关系了解不明确,出现了一些误区。有些不良思想败坏了公共职业。很多的公关人员素质低下,还有待提高。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编写的公关员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中明确的提出了公共关系职业范畴主要为三个方面:一是关系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主要包括游说、协调和目标性沟通;二是智力、学识和经验的综合运用,包括创意、策划、咨询以及相关事务的随机处理;三是技能和专业劳务的提供,包括采编、设计、传播、主持、布展、礼仪以及面向公众的各种具体服务。根据这一职业范畴,和公共关系的目的——塑造组织形象,公共
关系人员在企业运营中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几方面:
(一)协调企业内外关系,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企业需要借助公共关系部门与社会有关团体、政府部门、中间商、用户以及新闻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及时地向股东、合伙人、职工等提供准确的信息,建立融洽的关系,为相关的公众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信誉度,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
助。
(二)调查和了解公众的态度,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驾驭市场是任何经营企业的最高目的。然而,其基础是要认识市场,了解市场。企业通过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市场行情,了解市场竞争状况,了解和掌握社会团体、舆论界及消费者对企业的认识、态度和反映,将这些情况综合整理,及时反映给
企业的决策中心,这对于企业制定和调整经营管理计划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策划公关活动方案,提升企业形象
公关活动是积极的、主动的、富有预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是宣传企业、提升形象、展现企业社会价值的机会。它应根据企业的营销总目标,配合不同时期的社会关注点,有选择性地制定和布置公关活动方案,比如红牛的勇闯南北极活动、非常可乐中
国红歌赛活动、汶川地震时很多企业的赞助活动等都是很成功的公共关系活动。
(四)接待来访的顾客,消除顾客的不满
公关职能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就是接待客户或消费者的来访,听取他们对企业及产品的意见,解答他们的疑问,消除他们的不满。为此,企业通常将公关部的地址、电话号码公布于众,由公关部接待来访和参观,解答人们的各种询问。解决好矛盾,避免发生冲突。
(五)辅助企业做好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其运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管理是不可以想象的。而要实施管理的职能,就离不开公共关系。特别是在内部人员的协调、指挥和控制上,更显现出了公共关系的重要性。运用公共关系手段协调企业内部关系,更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真正达到了内求团结,外求发展。
随着中国公关职业化的进程,公共关系的职业地位将不断提高,公共关系职业将成为
21世纪最受人们尊敬的社会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公关员》职业培训与鉴定教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王金兰。公共关系[M]。远方出版社,20033、窦文友。公共关系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4、刘军。公共关系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