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服务中心个案总结报告样板-以深圳为例
深圳日月社会工作服务社东晓社区服务中心
XXXX辅导个案
一、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陈先生
性别:
年龄:
社工姓名:
二、个案来源及接案原因
来源:
接案原因:
三、个案背景
四、问题分析
(一)理论分析
(二)案主的优势:
(三)案主的劣势:
(四)案主的问题与需求:
五、协议目标与服务计划
(一)介入总目标:
(二)过程目标:
(三)具体的行动计划 :
六、服务记录和过程评估
X月X日,14:30-16:30首次见面,地点:案主家里,以会谈的形式了解到案主基本资料。社工主要用倾听,同理心,以及反映感受、收集资料,鼓励案主改变不良境况,促使其成为服务对象。评估案主的主要需求是提升自信心,改善对生活的消极看法。
七、结案
X月X日,在XX社工约案主最后一次见面,对社工的服务工作进行评估,填写《个人辅导服务意见收集表(个案评估/完结)》,并且了解案主生活近况。案主对社工的服务工作表示称赞和感谢,认为自己清楚个案的目标,认为已经实现了目标。.........2013年8月修订
第二篇:社会组织研究——以深圳壹基金为例
社会组织研究——以深圳壹基金为例
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111班
赵梦媛
【摘要】:本篇将以深圳壹基金为例,探讨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道路。我国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与政府始终保持着密切关系。因此民间慈善团体想要正常运行,就必须妥善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壹基金的公信力来源于庞大的名人效应、多样化的捐款渠道、清晰明了的账目,以及严格的监督体系等,其中尤其是善款使用的公开透明化最有借鉴意义。另外,壹基金大力倡导的“全民慈善”理念,实际上是为壹基金在未来能够保证资金不断链,使壹基金能够可持续发展。壹基金每年评选慈善团体的透明典范工程,并拨出善款支持其发展,实际上是在重建全社会的信任。如何在不健全的慈善管理制度下将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作用最大化,壹基金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探讨。
【关键词】:公益性社会组织
壹基金
红十字会 公信力 规范化
【说明:个人创作,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就是尊重您自己】
所谓社会组织,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从我国的各种官方文件来看,我国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行业协会和商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等众多具体称谓的概括和总结。我国当前所称的社会组织,在西方一般被称为“非政府组织”,即区别于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主要从事服务提供、利益代言、社会支持、资源募集等业务。目前我国社会组织遍布各个领域。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6.2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5.5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0.4万个,基金会2614个。
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具有其特殊性。在西方,社会组织是伴随着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在我国,由于传统封建社会强大的中央集权制,民间社会组织一直处于弱势,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在强大的政府、集中的计划体制和频繁的政治运动下,原有的民间组织的一切公共职能全部被政府包揽。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职能逐渐从微观管制改为宏观调控,对于民间社会组织的需求逐渐扩大,并给予民间组织一定的发展空间,民间组织队伍因此日益壮大,并且目前为止仍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发展从未脱离强有力的政府,民间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并不像西方的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那样具有较强的对立性。因此,探索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模式不能照搬西方 1
212引自:《公益性社会团体约束机制研究》
引自:《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3 引自:中国社会组织网。社会组织的发展模式,而应立足于我国国情,认清约束条件,改革与创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模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合作型的关系。4近十年来,国内多地自然灾害频发。在灾害发生时的抗灾抢险与灾后救援工作中,以中国红十字会为主导、民间公益性社会组织广泛而积极参与的救援行动不仅及时为灾民送去了温暖,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其作用不言而喻。但经过2011年6月的“郭美美事件”后,民众对于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度一落千丈,引发了全社会的“信任危机”,该事件暴露出的中国红十会的监管体制弊端令人咋舌。另一方面,民间公募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却日益受到国民的信任。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深圳市红十字会共募集超2亿元爱心捐款,而此次地震,截至25日15时30分,深圳市红十字会总共募集捐款155.2万元。相比之下,深圳壹基金在24日前共收捐款近1.5亿元。同是做慈善,并且壹基金与红十会相比,只是一个“新生儿”,为何壹基金更令国民信任?壹基金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以下笔者将以壹基金为例,探讨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道路。
一、从深圳壹基金成立之路看我国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窘境
深圳壹基金的成立颇有坎坷。2007年,影视明星李连杰创立启动了壹基金,大力倡导每人每月捐一块钱的“人人慈善”理念。为实现该理念,同年,李连杰与中国红十字总会合作设立“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以独立运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的形式在中国大陆开展公益事业。2008年10月,在多方协调合作下,上海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计划”的执行机构,以私募基金会的形式注册成立5。作为私募基金,壹基金可借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募捐。然而,作为挂靠单位,壹基金没有自己的独立账户和公章,只能使用中国红十字会的,这为壹基金开展各种慈善活动带来巨大的阻碍。至2010年,壹基金与中国红十字会签订的三年合约即将结束,壹基金一度面临因找不到挂靠单位而中断的危机。2010年12月3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在深圳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注册成立,拥有独立从事公募活动的法律资格。至此,深圳壹基金成为中国首家成功转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民间公募基金。
深圳壹基金的成立为何如此坎坷?这与目前我国对于成立公募基金的门槛高有着直接关系。
依据我国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我国的基金会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公募基金可以公开向民间集资,而非公募基金不可以公开向民间募资,其资金来源仅靠基金成立者的个人资本。条例中规定,“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元人民币,地方性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400万元人民币,非公募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单从公募基金成立的原始基金来说,就已经让许多非公募基金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在深圳壹基金成立前,我国尚未出现民办公募基金的先例,其重要原因是公募基金必须找到一个有官方背景的组织挂靠。如此一来,许多民间慈善组织因 45 “而应立足于„„基本目标”引自《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
引自:壹基金官方网站。为找不到挂靠的“婆家”而无法公开运作。
将视野从基金放宽到我国整个民间公益性社会组织,其面临的困境也有共性,那就是难以找到有官方背景的组织挂靠,即使找到挂靠的,也难以独立运行。2011年郭美美事件暴露出目前我国公益事业的困境,即一方面,民间慈善组织面临着因挂靠体制而无法正常独立运作和缺乏公信力而难以筹集资本、进而难以为继的双重窘境;另一方面,民众善款有相当一部分集中于公信度较高、运行时间较长、具有官方背景的中国红十字会手中。这种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一旦中国红十字会因善款使用和监管不力,就会引发全社会的信用危机,民众既无法再信任中国红十会,也找不到其他可信任的、可替代的捐款渠道,于是国内慈善事业走入低谷。
在我国,公益性社会团体仅在10万左右,而国外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早已突破百万。限制国内公益公益性社会团体发展的最大障碍,便是挂靠制度。以现存的除深圳壹基金除外的公募基金为例,大多数公募基金虽在募集善款时是组织独立运作,但善款的最终处理十有八九都统一上交到政府部门,再由政府部门统一支配。这样一来,本该完全独立运作的慈善组织,因政府的过多干预而显得束手束脚。至于那些因为找不到挂靠单位而半路夭折的慈善团体则更是做慈善无门了。为解决此困境,笔者认为,应尽快建立健全针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法律条文,并成立单独处理公益性社会组织事务的公共部门,以便公益组织既能摆脱挂靠体制的束缚,又不会因为缺乏监管而令善款使用不当。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民间慈善组织在全社会进行慈善募捐,但慈善组织自身的善款使用与上交政府部门的善款使用必须分开清算,不能混为一谈。
二、从壹基金的组织建设谈公益性社会组织公信力的建设
(一)组织架构
深圳壹基金(以下简称壹基金)的最初发起和创始人为著名影星李连杰。在基金正式运行之后,壹基金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下又设执行委员会,进一步细化为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在其理事会名单中,有着国内许多名人和企业家。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为其法人代表,李连杰、冯仑(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马蔚华(招商银行董事、行长)、柳传志(联想集团名誉董事长)、马化腾(腾讯公司董事长)、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牛根生(蒙牛乳业前董事会主席)、王石(深圳万科董事长)等11人为其理事。如此华丽的阵容,给壹基金带来了许多有利之处:一是名人对于公众具有普遍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二是为壹基金募集捐款提供了多种渠道。腾讯、财付通、支付宝、招商银行等在民众间的广泛普及,既为信息发布提供了广阔平台,也为民众捐款给壹基金提供了多样化且可信度高的渠道;三是捐款人本身就是善款运用的决策参与者,这样更有利于将善款用在合适的地方;四是成员中的名人、企业家们,或成功经营过巨额资金,或成功建构过大型组织的组织体系结构,因此想要妥善运行壹基金,可谓游刃有余。
在资金运行方面,壹基金为了做到“清水账目”,特聘请了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和毕马威国际会计师公司对善款的收支进行审计,并且会在壹基金官网上公布每年的财政收支情况。进入壹基金官方网站,就能看到包括“组织结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章程”等一系列关于组织运行规定的信息,清晰明了。壹基金的《项目管理制度》中对于项目执行、检测与评估做出了明确规定:每个项目建设都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监测和评估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一旦评估发现不符合要求,则拨款立即停止;对于项目内容和预算需要进行更改的,也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申请流程;凡资金超过50万的项目,都要进行项目终期评估。与其他机构合作开展时,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审计。
庞大的名人效应,丰富的物质资源,多样化的捐款渠道,清晰明了的账目,严格的内外部共同监督体系,都是壹基金能够赢得民众信任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反观中国红十字会的管理体制,则是漏洞百出。由于中国红十字会的资金运转账目从不完全对外公开,社会民众根本无法对其进行监督,善款从被接收到最终运用,完全依靠红十会的内部监督,捐款人想查询善款使用情况需大费周章,甚至无从下手。含糊不清的账目极易孕育贪污腐败,而在郭美美事件爆发之前,红十字会就已经频频发生资金使用不当、来源不明的事件,而郭美美事件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个公益团体一旦失去了民众公信力,即使曾经很辉煌,未来也会很扑朔迷离。
从壹基金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看出,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成功企业家加入或参与本团体的组织建构,也不失为增加团体公信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与一般民众相比,知名人士手中掌握着大量优势资源,拥有管理大型组织的实战经验,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草根慈善团体请他们助力组织发展,无疑比自己单打独斗要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闲散的资源整合利用,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政府部门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不应是主导者或决策者,而应是监督者和引导者。
目前国内运行不善的慈善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够公开,管理体制不够规范成熟,因而公信力较低。尤其对于善款运用方面的信息公开,更应做到及时、准确、有效。慈善捐助应该有一本彻底透明的“账本”,让捐助者可以随时查询,媒体、民众随时监督,这是慈善事业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也是捐赠者的基本权利。
(二)慈善需激情,公益需理性:关于壹基金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在发展的战略和策略上,壹基金的公益愿景为“尽我所能,人人公益”。壹基金战略模式为“一个平台+三个领域”,即搭建专业透明的壹基金公益平台,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公益人才培养。
从2008年起,壹基金每年评选典范工程,围绕“公信,专业,执行,持续”四个标准,评选出十家以内的典范公益组织,并给每个典范组织颁发一百万元人民币的资助金。为何要搭建公益平台?因为在壹基金看来,公益仅凭个人一己之力是难以做到专业化和可持续的,仅凭壹基金一家组织,更是难以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取得质的进步。于是壹基金转而搭建专业透明的公益平台,把钱拨给专业组织使用,集万千之力,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专业化进程。
“慈善”和“公益”是有区别的。慈善着重于应急性和突发性,小到邻居需要帮忙,大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救助,都属于慈善,慈善需要的是民众的临时性的“激情”,即感性。而公益则着重于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有执行力的法律法规相互支持,并且需要大量专业的公益事业人才,这些只有靠理性才能完成。古语云“救急不救穷”,其中的“救急”即为慈善,而“救穷”则是公益。
怎样将充满激情的慈善和充满理性的公益相结合?这既需要集全民之力,也需要各个慈善团体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如果说壹基金搭建公益平台是为了整个社会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其所倡导的“全民慈善”理念,则是为了壹基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壹基金在试图将民众对于在重大灾害发生时才能调动起来的激情,分解到日常生活中。只有当民众在平淡的生活中也愿意每月拿出一块钱来贡献公益之时,壹基金的资金来源才会稳定且持续,而不会出现过度依赖某个资金雄厚的人的捐款的现象。这也是李连杰坚持将壹基金的性质改为公募基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结束语
从深圳壹基金由私募基金转为公募基金的曲折路程我们可以看出,阻碍中国社会团体数量增长的重要客观因素就是挂靠制度。经过对壹基金的组织架构研究,我们了解到,一个公益性社会组织要想赢得民众的信任,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公开体制,让捐款人能够清晰明了地查询到自己捐出的善款的使用情况。另外,邀请知名人士来对团体进行辅助管理,甚至直接作为管理层,也不失为一种增加组织社会关注度、健全组织结构的方式。通过对壹基金“全民慈善理念”和搭建透明专业化的公益平台的做法进行探讨后我们可以得出,只有每个公益性社会团体找寻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整个公益事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在现行行政体制暂时无法变动的情况下,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公益性社会组织将自身效用发挥到极致,仍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研究。笔者认为,制度的变革是以行为出现为导向的,在探索新型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经历挫折,但只有勇于尝试,才能有所突破。
参考书目:
《公益性社会组织约束机制研究》,杨道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组织建设:现实、挑战与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课题组,中国发展出版社。参考网站:
壹基金官方网站; 中国社会组织网官方网站。
第三篇:论电影院线的整合营销传播--以深圳为例
论电影院线的整合营销传播--以深圳为例
电影院线制
作者:星星
院线营销指电影院线通过广告、价格、档期进行策划调整,从而使院线达到最佳效益,使电影能尽可能的抵达感兴趣的细分市场。
电影院线制度的实行,高度地依赖于电影市场。以下依据本人所作的相关调查(详细的内容见于下篇),对深圳的电影市场的结构进行分析。
3.2.1电影市场分类
院线制改革后,商业电影在城市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全国绝大票房来自于城市的现代影院。而全国半数票房来自于大城市30余家的多厅影院。
深圳市的城市电影市场占全市票房的90%,观众达到80万人次。
城市电影的消费主体是白领、学生和当地居民。他们追求的是文化时尚消费,追求电影空间的消费。城市文化消费选择机会多。真正的电影爱好者数量有限,因此对消费水平较高的深圳来说,百元的电影消费实在不算什么,这正是恋爱青年独到的去处。学生半票,深圳的原版外语片多,首映片多,这正是学生接触新事物的阵地,学习外语的实战演习。
宝安区和龙岗区,是深圳市的郊区农村电影市场。虽然它的电影票房年均500万元左右,但是影院占全市的70%,观众占70%,达到160万人次。
农村电影市场的消费主体是外来青工,以蓝领工人为主。他们为的是劳动之余的文化享受,相对于工作环境与压力,影院是他们的梦想与回忆。深圳市的电影市场又不同于其他城市,它的观众90%都是外地人口。受到当地居民人口数量的限制,加之外地人口职业收入人均1000元左右,文化消费水平有限,所以深圳的电影市场年均始终在4000万元左右。2003年,在深圳市557万常住人口中,户籍人口只有150万,外地人口占82%,而这座富裕的城市,财富集中在企业老板、个体户和当地居民中。
3.2.2宣传策划
制定营战略就是对营销的要素进行组合:价格、产品、宣传促销。全国电影市场经过高价到低价的调试,没有起到什么作用,现在又恢复到偏高的价位。
深圳的商业电影不能通过降价来提高上座率,不能以价格来吸引观众。比如新安影剧院票价为30元,上座率为6%左右,有段时间为提高上座率,降至15元,上座率并没有提高,这样每晚票房反而减少,以不得不把价格调至原来的水平。对于镇级以下的影院,如果把票价从5元降至3元,甚至1元,那么观众就明显增加了,上座率可以从5%提高至30%,而石岩影剧院票价定为1元后,上座率达到70%以上,票房也增加一倍。这说明关外的文化消费水平受经济收入的影响较大。
由于作为影片和服务的产品定位不一,个别的影院已经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因而它的观众一般是较为固定的。这个比较稳定的主客关系不用价格来刺激维持,往往通过信息和感情来沟通联络。
片商和发行商也有分销的渠道和集散地。影片的首映式也是院线最为值得考虑地方。给什么影院作首映式?一是要考虑影院的品牌和周边环境,二是要考虑观众的热烈程度及票房收入。
院线促销可以通过广告、个体销售、直销和公关。目前经营条件好的影院,主要通过公关,开新闻发布会,让新闻媒体做电影文化娱乐方面的报道,通过大众传播,让观众了解电影信息。公关活动做得多的是新南国影城。深影院线和中影院线,每天都在深圳主流媒体上
做广告,其广告版面多处在娱乐版的中缝,参与广告的影院一般每月出资800元左右。公关是一种强力宣传,对于关外的影院,只能用张贴海报的形式进行影片的宣传,他们就在影院的门口,开个固定的宣传栏,既有影片内容的宣传,也有影片预报。
目前深圳市电影院线个体销售、直销开展得较多。很多影院对包场、集体售票很重视。学校、公司是他们直销的对象。对一些单厅的大影院,包场和出售集体票,对双方都有好处:一是价格便宜,二是通过上座率提高了票房。多厅影院对买团体票的老客户时时沟通,单厅的大影院还有专门的业务员,如福永影剧院,深入工厂和学校,推销团体票。
3.2.3争取政府支助和企业赞助
深圳市的很多影院,是公共文化设施,为国家或集体所有,它是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由于近年来电影业的衰落,影院的日常开支和职工工资不能足额付出。整个电影环境不如以前,影院生存遇到困难也就不足为奇了。公有制的影院一般还能争取到政府的补助,如关外的影院,各镇政府有的把它们算事业单位的编制,如龙华影剧院、葵涌影剧院,职工工资由政府发放;有的镇政府让影院独立经营,在政策上优惠,经济上部分支助,如石岩影剧院,物业出租可占影院收入的50%。
对于完全市场化的影院,可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坪山影剧院是个人承包的,由于“非典”之后,电影市场一时难以恢复,镇文体中心就把承包费由一万元降至五千元,并且政府部门和学校的一些文娱活动一般安排在这里举行,这样可以给予影院一定的场地使用费。特区内的商业影院,争取市场赞助,也是一种增加影院收益,扩大影响的策略。企业赞助影院的活动,往往是些文化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影院不仅能得到赞助的收入,还能得到同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把自己的电影市场推销给企业,电影观众也能在影院场所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得到一些超值服务。这样就存在三者信息与情感的交流与沟通。
新南国影城在元旦上映《手机》时,就与手机通讯公司开展与手机有关的抽奖活动,一方面吸引观众,刺激观众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赞助者也宣传了自己的品牌。正是这个时候,元旦不久就是春节,一家园林公司利用新南国观众构成特点,通过娱乐的活动,在影院宣传自己的盆景、花木。
3.2.4建立影院信息系统
资讯时代,企业如果市场信息灵敏而又丰富,整合能力强,那它就处在一个十分有利的竞争位置。信息既有收集到的外部信息,也有自己向外传播的信息。企业和顾客,产品与消费者,如果能处在一种最佳的沟通状态,交流渠道畅通,不仅能提高顾客的忠诚度,也能打造影院的品牌。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媒体,是一种信息。全国主要的院线,主要影院,都有自己的网站。深圳市的三条院线都有自己的网站,十几家一级影院中,半数开有自己的网站。笔者通过调查,很多影院没有信息系统,没有对电影市场进行过市场调查分析,没有对细分市场、周边环境的研究数据。新南国还能对一些大的客户建立档案资料,每到重要节日,能对客户慰问;2004年元月,实行会员制,录制会员个人信息,在一定程序上可以做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会员生日,赠送电影票和礼物。太阳影院在2003年底进行了一次电影观众的调查,收集到了很多观众个人资料和对影院的平价建议。
特区外的影院,很少对周边的电影市场做调查研究,只能听到观众零星的建议要求,比如没有好电影看,没有新影片上映,还有就是国产片这么差看了让人受罪,再就是抱怨票价太高,放映时间太短。
3.3 院线整合中国电影院线制改革,就是电影的流通体制改革。电影艺术的流通,在文化产业实践中,总离不开具体的条件。经过一年的改革表明,院线制激活了商业电影,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完善,如何适应中国电影市场,特别是农村电影市场,形成中国特点的电影流通模式,还需要探索。下文从深圳的电影院线出发,来阐明中国的电影业的流通领域的新问题。
3.3.1院线阵地规模窄小,聚积不经济。
中国的电影院线公司自2002年6月1日组建以来,有35条院线,加入的影院有9000多家(多是外围的影院)。但其中真正符合条件的影院只有900多家,它们属于一级影院,能够首轮放映,能够放分账片,它们达到了电脑售票要求,场内设施也符合现代电影放映要求。这样算来,平均每条院线拥有一级影院25家左右。
一些大的院线主要集中在全国几个重要的城市,它们把阵地都摆在有限的区域空间,进行激烈的电影市场争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特色经营,市场同质化严重,院线聚积不经济,现代影院增多了,全国票房和上座率都没有高,票房一直在10亿元以下。
深圳市目前有三条院线,四个电影公司,能经常放映的一级影院14家,外围电影院30来家。这样说来,在深圳202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每40平方千米才有1个正常放映的电影院;500万常住人口,每10万人才拥有一个正常放映的影院。与太阳数码影院处在同一区域的新南国影城,自2002年9月开业,其票房就一直占全市票房的三分之一强,但是新南国对周边影院的票房影响较大,如定位同是高档白领消费的太阳数码影院,部分客源流向了新南国。这些年来,深圳市的电影票房也就是每年4000万元左右,观众人数还在减少,靠高票价来维持票房,如新南国影城首轮分账片的平均票价为65元。竞争没有扩大电影市场消费,电影成本反而增多。这表明局部地区,电影院数量饱和,产品服务同质化。我们应进行电影业的结构调整,分不同的消费层次,形成不同的消费区域。
深圳市要建立一个开放型的院线网络,在各个区域内院线的服务品位应出现梯度性,从而出现电影业的聚积效应与影院结构的接力转移效应。特区内主要进行影院结构改善,即要有100元票价的高档消费电影厅,也要有50元价的白领消费市场,还要有20元价的学生和居民消费场所。对于深圳市的郊区,即要让影院合理布局,更重要的是增加农村电影放映单位,组织群众喜爱的影片进入农村市场,这是深圳市最有开发价值的电影市场,即可扩大深圳市这个潜存的市场,也可培育深圳市将来的电影市场。就整个深圳电影市场来说,重点工作是扩大院线的阵地,向关外进军,收复失地,建立阵地,这是扩散经济,它伴随着深圳城市化的步伐而扩张。
3.3.2院线分布不均,农村电影市场萎缩。
全国的一级影院全部集中在城市中心,2003年所评的全国五星级影院全部在大的中心城市。全国的电影票房90%来自城市,全国主要电影市场也只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等城市。
2002年,深圳特区内电影票房为3400万元,这是深影院线和中影星美院线票房之和。因为宝安和龙岗主要是郊区农村电影市场,只有新安影剧院一家一级影院,年票房为100万元,其余的影院只能放复映片,无法统计到票房数,不过估计年票房为400万元。
2003年,深圳特区内电影票房为3690万元,宝安区龙岗区郊区农村电影票房约为400万元。按此计算,整个深圳市电影票房为4090万元,农村电影市场只占10%,城市电影市场占90%。但是深圳市常住人口为550万,特区内人年均看电影0.3场,人年均电影花费15元;郊区农村人年均看电影0.5场,人年均花费1.4元。相对来说,城市商业电影票价高,人均看电影次数只是农村的一半多点。
1999年深圳市有电影放映单位212家,正常的有165家;2002年深圳市电影放映单位有188家,正常的有92家;2003年,深圳市电影放映单位正常的不过50家。而这些关门的影院基本是规模小,设施差的农村集体影院和个体影院。在广大的深圳市郊区,全年看不到几部新片,有新片也是通过关系从其他院线公司私下调片过来的,还有的是以跑片的形式租片,这里有独立发行的影片,也有走私片。在2003年,而农村电影的上座率下降,票价也由过去的5元降到现在的3元,加之“非典”,镇一级的影剧院有三分之一的关门装修。如果我们把城市的一级影院为主的院线叫做商业电影的话,农村的外围影院就叫农村电影,前者电影放映收入占70%,而后者放映收可能只占30%。商业影院可以作场所出借,但是不多。而镇一级的影院收入,大体是三三分成,即电影、演出、物业出租三者的收入。尽管农村电影经营多样化,但是还是少不了要吃财政饭。至于村级影院,或承包他人,或改作它用。
3.3.3院线选择机会少,没有独立的策划空间。
目前国产片数量为年产100部左右,能够公开上映的不到二分之一,加上每年20部左右的进口片,20部左右的港片、合作片,全国能够放映的影片也就100部左右,而一条院线一年就需要70个新影片放映。这样导致很多院线只能选择同样的影片发行、放映。在这种条件下,全国院线公司还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营,影片的选择范围制约了院线的经营发展,院线宣传,院线品牌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经济效益。由于不同的院线公司往往拿着制片商的同样的一个影片,自己花了钱做宣传,也就等于为其他院线做了宣传。于是他们只想在自己的影院周围作专业性强、目标受众确定的宣传,不会进行大规模的长期的全国性、全市性的大众广告。
院线间统一宣传是很难协调的,它们虽然付出的不一样,但是得到的可能是一样多,这就是付出和收益没成正比。真正做到全国统一宣传的,只能是片商自己了,但是他无法做到符合每条院线的实际情况的营销传播。比如全国放映《黑客帝国3》,因为中影公司垄断发行的,影片的广告策划只能由中影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广告宣传,而其他院线没有进口权,只能放他的影片来保证票房。这样很多院线公司只能被动的发行放映,纵有人才资金,也难以根据自己院线特点,用自己的眼光独家经营一部影片,也难以创造票房神话。
2003年,《黑客帝国》在深圳的票房是214万,《手机》在深圳的票房是210万。这跟其他电影城市比起来,只及十分之一。2003年能放《手机》的13家影院分属于3条院线,由于市场小,影院数量小,没有哪条院线能在全市范围内以影片为中心作宣传,它们只能以影院为中心,以简讯的形式传播影院的放映内容。深圳的首映式,很少作院线的策划,而是以个别影院为主作宣传,因而其整个社会影响就大打折扣了。新南国影城是深圳的五星级影院,深圳市的很多国产片和香港片都在那里举行首映式。新南国影城会把自身的公关宣传放在首位,它的活动成本相对来说较高,而且主要收益的希望指向新南国影城。
华影南方院线在深圳只有一家能放分账片的影院,就是新安影剧院,独家承担不起很多的广告费用,也造不了大势,所以即使它可以与深圳特区内影院同步放映新片,它也不会这样做,而是等新片的市场广告与电影热映后的四五天,等到别的院线把新片的广告做得家喻户晓后,它才上映这部大片,因为它是宝安城唯一能放大片的影院,以低于特区内一半的票价吸引影院周围的观众。
深圳电影院线规模小,很少进行统一宣传,统一品牌的动作。一是成本高,不适合小院线,二是院线关系以签约供片为主,少有资本联系。特区内影院以深南路和红岭路交叉为中心,比较集中。没有哪家影院会以影片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因为它们的营业空间是叠加在一起的,同质化的市场,同样的影片,一家作广告,家家可受益。
深圳关外的农村电影市场,主要放的是3元票价的复映片,宣传只能在门口贴几块钱的海报,更多的费用去宣传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它们很少有新片上映,加之找不到卖点的宣传,效果也好不了。
3.3.4主体分立,利益关系不同体。
院线制是以一个电影发行机构为中心,拥有多家放映单位的电影发行机制,在这机制内的企业主体不一,他们很少有资本联系,相互间没有参股,彼此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不清楚,经济利益也不同,院线运转不畅,协调性不强,创造性积极不高,诚信成本高,私下发行与隐瞒票房的现象同样存在。
在理论和技术上,电脑售票、电脑联网可以克服瞒报票房和徇私舞弊的行为,但是由于不是一个企业集团,不能进入彼此的财务管理,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比如院线可以调拷贝私自给其他影院放映,不计收入;同样影院可以团体包场而不必电影售票,也可以用其他凭证替代电脑小票。
影院的票房到底是多少,发行方的统计到底可不可信。虽然制片方心有疑虑,但也无从查起。《英雄》全国票房是2.5亿,可是片方张伟平说,全国实际票房有4亿,他收到过上海一些影院的员工写给他瞒票房的揭发信。这几年来,全国电影年票房统计只有10亿元左右,由于瞒报现象存在,所以不是实际的情况。深圳的年电影票房统计出在4000万元以下,可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统计,票房应该5000万元左右。我估计全国电影实际票房有应是远远大于上报数。新的发行机制是在老的电影发行体制上改革的,它不是另起炉灶。这种改革的方式达到改革的目的,自然是个自我调整重建信任的过程,院线还没有磨合成一种最佳模式,而没有形成一种能够通力创造票房、利益均沾的微观市场的中间层机制。
华影南方院线的深圳市郊区电影市场,各放映单位基本处于亏损阶段,基本要各镇财政补贴过日子,院线公司也只能以旧片供应,这种低水平的经济运行,至今还不见转机。它们是行政式的集体签约到华影南方院线,当作电影事业,经济效益低,只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了。因此,影剧院作为一个当地重要的文化阵地而存在。市场机制在这里不适应,院线制在这里不能生根。院线面对市场亏损的现实,不能共商大计,寻找新的市场,出台新的市场战略。院线内的主体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主管,没有做到休戚与共,同舟共济,形成活力。现在我们的电影院线制对商业电影而言,是极为成功的。对农村而言,是个局部的损失和打击。
电影院线制,还没有完全进入市场化,还没有充分竞争,在时间上还受国际的、国家的政策保护,在空间上,还有电影的进入壁垒。也许二年后,是中国电影院线制进行电影市场出清的时候。
3.3.5新旧体制下的电影公司与院线公司并存。
电影院线制改革后,大的电影公司有能力按要求组成自己的院线公司,但是市级和县级的电影公司达不到组建院线公司的要求。这样它们虽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是实际上在新一轮全国电影的流通体制改革中,没有取得生存的资格。于是它们只能自找出路,或建立自己的影院,直接从事电影放映取得票房收入,或依附哪条省级以上的院线,成为他人的发行点,代替管理本地区的电影发行工作。这些电影公司如果有行政的保护而进入市场,尚可控制本地区的集体影院或者个体影院,从面以行政垄断地方电影市场,到得发行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不符合改革要求,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所以这些电影公司总会完全改变自己的市场职能,整合分流到电影市场的基层。
改革后很多电影公司在体制上是一个独立的电影企业,但是在业务上却没有单独做的资格,成为一个类似的邮政代办点,上不靠片商,下不着影院,起到发行中的代管作用。深圳市电影发行中心能达到一定的票房,所以它有资格组建了深影院线,而宝安电影发行公
司,龙岗电影发行公司,没有那样的实力和条件,只能集体加入省南方院线,给华影南方院线做些发行代理的工作。它们的发行收入,当然不够开支,就得想办法经营物业,电影放映和其他投资等项目。
电影发行公司是老体制下替国家管理电影发行的企业,在新的市场机制下,它的管理功能没有了,给它经营电影的公共权力也取消了。在新的体制中,电影发行公司被院线所取代,只是很多老的电影从业人员,政府应给予养老保险。
3.3.6院线发展趋势
2003年全国票房约10亿元,深圳市占全国电影票房的4%,人年均看电影费为8元,这与深圳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五的位置不相称。它只是上海、北京电影票房的25%,广州票房的50%。
我认为,深圳市的深影院线向关外发展,建立适合农村的电影院,让它有二轮放映权,这样可以把院线的影片档期与市场拉长扩大,再把电影票价定位在10元左右,这对深圳市的电影业和电影观众是十分在益的。同是关外的华影南方院线合并为一家电影发行公司,在区中心建立多厅影剧院,在农村维护放映网络,并且在特区内争夺市场,建立自己加盟的影院。
总之,作为全国性的中影星美院线,它的目光不会局限在深圳。作为本土的深影院线和华南院线,应向深圳市全面发展扩张,有自己的各级影院,尽量做大深圳的电影市场,寻找潜在的电影消费市场。希望在今后的两年内,深圳市电影市场完全开放,本土的两条院线竞争存在于每一个城镇,不要局限于市内的某个区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深圳的电影市场火热起来。
从深圳的电影院线制改革可以看出,中国电影院线多而小,活动区域小;影院数量少厅数少,设备老化;影院公司关系松散,协调差;融资困难、市场生存能力差,远末达到美国的电影院线的水平。
中国市场资金准备积累应该是有供应能力的,但由于现在文化政策的不明确性,文化市场无规则性,进入有壁垒,所以造成生产水平低,数量下降;发行困难,消费不足,消费机会成本高。
电影院线不能成条块分布,应是平行的网络布局。中国的每个地方,至少应存在两条以上的院线,要有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的竞争。一个地方,每个观众都应有选择不同电影文化的内容与服务的方式的权利。虽然市场竞争有成本,但经济史上表明,竞争是一种发展的动力,没有这种动力,事物的惰性会使产业与事业失去生气活力,就不能开发新的、更大的电影市场。
院线的线状与网络式发展(而非封闭的圈地式发展),当它形成一定的规模时,它的边际效益就实现了,也就可能达到最大的社会收益。
第四篇:以春晓为例
以《春晓》为例,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打印内容〗发布时间:2015-12-13 16:42:13 来源:语文网 浏览:18463 作者:匿名
有
奖投稿
【摘要】
信息化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成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从素质教育的背景出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准确表达和演绎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年龄、智力、个性特点,力求易用、生动,体现科学性、辅助性、实践性的原则,切实这学科教学服务,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服务。通过教学设计的展示和演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领会知识、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关键词】
语文 教学设计 依据 原则 技术的应用
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了充足的技术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信息化环境下,依据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对象,如何促使人(师生)机、技术与课程、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成为广大教师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问题。本文以 《春晓》一课为例,试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遵循的依据
多媒体教学形式在传递信息方面适用范围很广,但目前更多的是表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这就表明学校中的多媒体教学必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依据学科的要求和特点及教学对象来展开。就一年级语文而说,它的教学设计必须有下列依据。
1、素质教育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因此,在信息化环境下,语文的教学必须体现:⑴ 全面性;⑵ 学生个性特点;⑶ 教育规律;⑷ 主体性、主动性和发展性。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所以素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一切都是为人服务,语文的教学设计也是为人而设计。同时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人而设计的教学手段和内容,必须围绕学生来进行,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不仅为学生的智力提高,也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2、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与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语文教学设计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下,着重体现阶段性目标。就一年级而言,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技能,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技能,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语文教学的多媒体设计必须反映这些目标,而不能跳出这一圈子,哗弄取宠。
我设计《春晓》一课就紧围绕该课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包括:情感目标(热爱自然春天,环境时光和生活,感赏诗美)。能力目标(学会生字、拼写、朗读、背诵、初步审美)等。在教学目标的展示和演绎中,我配予明丽的色彩、生动的画面及动听的音乐来进行,效果极好。
学生年龄、智力特点和个性。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理、智力的发展远未成熟,经过幼儿园的教育,有一定接授知识的经验,但是低层次的,仅仅是初步具备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语文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年龄、智力特点,从他们的主场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他们虽小,但他们是好动的,活泼的,具有极强的求知欲,急于了解周边的事物。设计的内容力求做到反映儿童的求知需求,分量程度适当,便于教和学。在《春晓》一课中,从目标至过程,从画面色彩的选择到音乐声音的搭配,都体现出反映儿童的求知特点,突出主体,顺序渐进。
3、技术条件: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课堂。信息技术的成熟,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为教学软件的制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和依据。各学校为迎合信息化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普遍建立教学平台和校园网。这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客观条件。市场上可供购买的教育软件很多,有资源类、教学课件类、试题类、管理类、平台软件类以及刚刚兴起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类教育软件等。掌握了技术,制作课件是不难的。我在制作《春晓》教学辅助课件,就使用了工具软件Flash、PhotoShop。这些工具在动画制作、图片处理方面效果好,且占用内存空间小的特点,还可以将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形成具有学科特色与知识结构体系的教学系统。为教师备课、讲课提高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设计遵循的原则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以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注重培养学说读写能力,打好语文基础,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科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在信息环境下,语文的教学设计必须围绕这一教学目标而进行。在设计中要体现科学性、辅助性、实践性和可变性的原则,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作用,真心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1、科学性:
首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以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主要依据,脚本的编写包括识字(生字)、写字(笔顺)、朗读(情感发挥)、口语(注音)、练习(作业)等准确表达教学内容。其次教学程序设计要合理,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点,它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如《春晓》一课,程序设计为:〖封面导言〗以小学语文课本封面图案为基础;〖知识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生字、课文、等;〖交互方式〗让使用者在一组多个可能的对象中进行选择,各种可能的选择项以菜单形式显示在屏幕上;〖跳转关系〗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知识要点确定超文本的节点,丰富节点的内容,以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节点间的联结关系,从而改变了一般教学软件死板的线性或树状结构,成为跳转灵活的网状结构使本课件在教学中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实施因材施教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导航关系〗通过导航条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进行更有效的学习;〖评价与练习〗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强化、矫正和定位的作用。
2、辅助性: 就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说,无论现代教育技术多么先进,都不能取代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虽说课堂教学可以进行人机对话,但任何机器同人是不能比拟的,因为人是有情感的,有血有肉的,所以教师才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仅是辅助性的。如果教师不注重课程与技术的整合,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仅靠令人眼花暸乱的多媒体技术的展示来开展教学,那将是失败的教学。虽然动人的画面一时可以吸引儿童,但它没有实际的内容,靠纯技术性的运作是短暂的,时间一长将被儿童厌弃。当然,辅助并不是简单的辅助,它必须尽可能体现出人机、技术与课程、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最佳组合,切实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优势和作用。
3、实践性:
首先是实效性。在信息化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要做到目标明确、程序合理、易于操作、画面简洁生动、色彩明丽、适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的个性。在实践中有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其次,适合交流与合作。教学设计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赋予课件以生命,便于人机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师的指导作用,使每位儿童在课件的生动演绎中享受到人机对话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会认知,学会学习。
4、可变性: 语文教学设计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除了追求教学效果,易于操作外,还应该可以进行修改和补充。因为当今知识递增迅速,被教育者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应得到不断的整合,体现其最高的价值。
在信息环境下,语文的教学设计还应探讨,现代教育技术该如何运用,媒体该如何选择等问题。本文不再一一探讨。概括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和信息化环境下,语文教学设计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围绕学生年龄进行、围绕易用生动进行,以科学性为指导,以实践性为核心,以生动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把德、智、美、情、境、意、声、形、色融于一炉,课堂教学的演绎中,使学生领会知识,学会学习,主动发展。
────────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北京·人民教育·1999、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一年级下册》·人民教育版社·2001、12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5、《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春晓》一课设计的六个步骤】
《春晓》是一篇古诗文。古诗,有别于其文体,它语言凝炼含蓄、想象丰富,并且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优雅的韵律美。须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求其形体且难,解其神韵则更不易,而将其授之儿童,以一堂课的时限,达到其形,明其意,会其神之目标,岂不难于上青天?而我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展示情境,点化含义,学生如身临其境,教者借学生情,情境交融,神情随感觉而动,于是神韵由情感而生,本篇课文的重点、难点随多媒体教学的意趣而解。一幅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春景,流入学生惜春、爱美、赏心悦目愉快的心田。为突破这一重点和完成常规教学目标,我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动画激趣
分别演示四幅动画,伴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谐厚,注意力集中,在享受中初步感知整首诗蕴含的诗情画意。
第二步:润画引诗 在感知动画的基础上,再由每一幅画面分别引出四句诗,最后展示全文,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样设计合乎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第三步: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通朗读,进一步感受整首诗,为下面学习生字,理解诗意打基础。
第四步:掌握生字
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识字,要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按其笔划顺序书写,更重要的是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我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快捷性,生动性优势,设计了注音、读音、笔顺、组词等多媒体方式,从而轻易地实现了准确掌握、活用字词。
第五步:读背诗文
根据诗歌的音韵特点,诗歌教学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不仅能从中感受到诗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品尝中国古代诗歌别有的风味,而且能实现更深层次的理解,历史中的现实、现实中的意境、意境中的神韵:──“作者胸有境,心境始与亲”。朗读时,我除注意指导节奏和音韵外,还要求学生在脑海浮现《春晓》的多媒体的动画意境。第六步:想象复述
古诗语言精炼含蓄,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领会诗的内涵,体验诗的情味。因此,复述时我注意指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限制,描绘《春晓》多媒体动画中的情境。同时,指导学生感悟诗中蕴含的历史背景、作者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达到共鸣。结合提问:看到如此美丽的春色,作者有何感受呢?鲜花被风雨吹打在地作者又会怎样?我们平时应如何对待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环保的思想教育。回查字典首页>>
返
第五篇: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载体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摘 要: 在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应当体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载体功能,结合文化工作实际需求,以强化社区文化建设为出发点,多渠道筹资建设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满足社区文化需求为着力点,科学地规划布置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以放大社区文化效应为拓展点,有效地组织运用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关键词: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社区文化建设 功能分析
当前,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各地区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投入力度明显加大,省、市、县都准备了相应的建设资金,采取就地改造、异地重建等多种形式建设规范化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硬件设施的改善为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带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立足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与运用,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文化工作,放大文化品牌效应,发挥文化工作对深化群众思想教育、丰富业余生活等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社区文化工作的路径、成效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一、以强化社区文化建设为出发点,多渠道筹资建设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是基层两委更好地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以及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等多功能载体。当前,许多地区推行的“六室一超市”功能载体,就较好地兼顾了社区发展实际状况,通过设置阅览室、活动室、文化娱乐室、民事调解室、科普宣传室、流动人员服务室及惠民便民科技超市这样的载体,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满足文化工作需求,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上应当高标准规划建设,社区可以通过三个途径筹措资金,建设规范化的服务中心。
1.上级部门争取一点。文化工作条件改善也是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社区应当分条块地向上级文化部门积极争取,以文化补助经费、文化工作实施专项资金等形式,为基层社区争取服务中心建设资金,以及相关优惠政策。
2.社区自己筹集一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应当承担绝大多数资金,可以通过对原有办公场所进行拍卖、租赁的形式筹集资金,也可以对现有社区资产进行增值拍卖,以及依靠社区长期积累的集体资金,为服务中心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3.能人大户赞助一点。社区两委要对本辖区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主、经营大户,以及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进行动员,争取他们的帮助,通过赞助资金的形式,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出力。许多社区在这一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效,为能人大户创造了回馈家乡、反哺群众的机会,也是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
二、以满足社区文化需求为着力点,科学地规划布置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两委要将文化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规划与功能,在场地功能划分上专门考虑,同时还要结合社区文化工作需求,添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活动器材,保证文化工作有序地进行。还要强化软件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中的文化板块的工作有序开展起来。
1.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在社区文化中心里,哪些楼层设置文化建设功能场所,哪些房间及具体的位置,都要在中心规划与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这样的科学划分能够通过预留位置、划区管理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文化建设的硬件水平,并且社区文化建设对场所的需求相对较高,如人流密度、隔音效果等,这些方面都要在规划与建设中进行科学划分,以满足文化建设实际需求。
2.添置各类活动器材。在确定了场所之后,还要添置相对应的活动器材,满足文化建设需求。一方面,要针对群众阅读、上网等方面的需求添置图书,接通网络,购置上网终端设备等。另一方面,要结合体育、文艺等活动需求,添置一些体育健身器材、文化娱乐设施、乐器服装等,并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满足文化建设全方面开展的后勤保障需要。
3.制订活动规章制度。有了良好的硬件条件作为基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还要制定和完善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做到制度台账齐备,重要制度还要上墙,让文化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开展。通过这样的科学规划与合理调整,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划与建设工作和文化建设实际需求能够实现吻合目标,并且立足长远、超前谋划,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三、以放大社区文化效应为拓展点,有效地组织运用好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在社区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后,文化工作者要进一步放大这一基地平台的辐射作用,利用良好的硬件设施,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类活动,并将其功能发挥出来,使活动中心成为群众业余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文化建设。
1.定期组织文化专题活动。当前,农村迷信风气、赌博风气相对有所抬头,这些现象与社区文化匮乏有关。社区工作者应当利用好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平台,定期组织文化专题活动,如邀请上级艺术团体到社区开展大篷车下乡演出活动,在社区演出大厅或礼堂进行公开演出,为群众送上一道视觉大餐,再比如邀请上级部门医疗卫生方面专家到社区开办养生知识讲座、向群众灌输科学的饮食习惯、讲述预防疾病的常识等,通过这样的文化专题活动,让群众接触到更高层次的内容,对群众的生活习惯、生活意识等方面产生悄然的影响。
2.建立群众文化活动团队。有了综合服务中心这样良好的硬件条件,社区可以将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团体集中起来,为他们提供活动的场所以及必要的设施,使他们的活动实现有场所、有器材、有计划、有成果,并以这些活动团队为引领,吸纳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健康向上的业余活动中,营造社区良好的风气。
3.发挥居民休闲场所的作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里面设有多个功能性文化场所,如阅览室可以向群众提供各种书刊杂志,活动室可以向群众提供象棋,小小电影院也可以播放精彩的影视作品。这些场所在规定时间向群众开放,是开展社区文化工作和提高服务群众意识的具体表现。这些场所的开放,能够让群众具有休闲的好去处,也能够成为丰富社区群众业余生活的良好载体。
综上所述,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发挥了较好的载体作用,有效地改善了社区文化工作条件,为群众营造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在和谐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