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17:2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

第一篇: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

(渝建[2011]114号)

各区县(自治县)城乡建委、各参建单位:

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主城区公共租赁房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2011-1)要求,我市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的建设管理工作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牵头。2011年,全市将建成公租房1000万平方米,并新开工1350万平方米。当前,公租房建设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对我市建筑业整体水平是一次考验。为了进一步加强公租房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公租房的建造质量和进度,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公租房建设是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稳定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举措,是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率先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各参建单位要充分认识优质、高效、安全地建设好公租房项目的重大政治意义,高度重视公租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站在讲政治、保民生的高度,落实专人负责,组建专门班子,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充分认清当前公租房工程质量形势,妥善处理好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强化质量责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公租房工程质量,将好事办好。

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应科室分兵把口的工作机制,为强化公租房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要加强对公租房工程质量状况的掌控,强化主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在做深、做细公租房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上下功夫,认真履行好监管职责。同时,要结合本地区公租房工程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各参建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切实将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工程质量。

二、落实责任,齐抓共管

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和各参建单位要认真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和责任的通知》(建市

[2010]68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51号文)的要求,细化并落实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质量责任,强化质量意识,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和相关规范。

(一)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公租房项目由所在地区县履行行政监管职责,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内公租房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要认真总结过去质量监督工作的得失,摸清公租房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工程质

量的主要因素,收集整理分项施工工艺或工法的经验和教训,完善工艺和办法。要组织精兵强将,细化并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和措施,加强对各参建单位质量行为和公租房工程实体质量、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的监督检查,严格对分户验收和竣工验收环节的监督,并定期对辖区内公租房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认真落实好质量监督工作的主体责任。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要加强对全市公租房工程质量的监督巡查和指导工作;负责建立并督促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公租房项目部落实相应的工作制度;组织研究解决公租房建设质量方面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定期统计全市公租房项目的质量状况;适时组织开展公租房工程质量控制的交流学习和各项专项检查工作。

(二)建设单位要明确施工现场总负责人,负责全面协调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加强对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过程控制及验收管理。要根据事先确定的设计、施工方案,定期对实施情况、质量状况进行检查,督促施工现场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加强现场管理,及时处理和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三)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驻场设计服务,设计单位应建立驻场设计服务机构,及时解决与勘察、设计有关的各种问题。要加强与建设、施工单位的沟通,优化设计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四)施工单位要建立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全面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完善机构、人员、制度,落实质量岗位责任。要结合公租房工程的特点,编制针对性强的、符合实际要求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做好进度、人力、物力的周密计划安排,坚持重要分项工程工艺样板制度,严格质量控制,并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好质量工程的主体责任。

(五)监理单位要建立专业齐备的项目监理机构,保证人员配备,认真编制针对性强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严格工序检查,切实履行质量控制职责。

(六)检测机构应强化服务意识,重点保障公租房工程的检测服务,在委托、收样、样品检测、现场检测、报告发放等环节重点安排并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保证检测工作的及时性。

三、加强管理,定期报告

各参建单位要从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精心组织,加强现场质量控制和检查工作,正确把握质量和进度的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工程质量标准。要严格执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版)的通知》(渝建发[2010]44号)和重庆市《成品住宅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BJ50-114-2010的要求,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实施优化及细化,做好施工方案,保证设计、施工质量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和设计深度的要求。

在加强现场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同时,要建立落实公租房工程质量报告制度。各公租房项目的建设单位应于每月3日前将上一月项目建设的质量状况报所在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有关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收到建设单位的报告后,于每月5日前将上一月辖区内公租房项目建设的质量状况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联系人:傅建华,联系电话:63672066);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汇总统计全市公租房项目的质量状况后,于每月10日前将上一月全市公租房项目的质量状况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此外,公租房工程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事故发生单位要依法向工程项目所在地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及有关部门报告。检测机构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应按规定及时向负责监管该项目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四、严格验收,重视保修

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要求组织实施分户验收。分户验收合格后,必须按户出具由建设(开发)、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和单位盖章确认的《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及由检查人员签字确认的项目验收记录。分户验收不合格的,不能进行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工程建成后,建设单位要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严格按照规定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进行竣工验收,并及时将有关验收文件报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备案。竣工验收时,必须认真核查是否全部完成施工图设计内容、有无有违反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以及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和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公租房工程的质量问题及投诉处理,督促施工单位积极、主动、及时履行工程质量保修义务。各参建单位均应组织专门人员处理质量问题,并保证处理渠道畅通,切实做好保修期内的质量保修工作。

五、强化监督,关注舆情

各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日常监督工作和建筑业企业诚信综合评价工作,定期组织对辖区内在建公租房项目进行检查和现场评价,并发布评价结果。通过量化评价,督促解决建设程序、现场管理和质量安全行为不规范及实体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确保公租房工程质量水平。同时,要高度关注各类舆情,认真收集涉及到公租房工程质量方面的舆情信息,增强工作主动性,增大行政监管工作的透明度,及时消除误会和隔核,化解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和谐。对市民反映或媒体曝光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核查,限时处置,并适时公布核查处置情况。

二〇一一年三月四日

第二篇: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华龙网2月11日15时50分讯(数字记者何青枚)《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今日正式公布实施。该细则对公租房申请方式、申请条件、申请要求、审核配租、租赁管理、退出管理、出售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同时,该细则适用于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和管理,主城区外的远郊区县可参照该细则执行。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根据《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10〕61号)规定,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和管理。主城区外的远郊区县可参照本细则执行。

一、申请方式

公共租赁住房可以家庭、单身人士、多人合租方式申请。

(一)家庭申请的,需确定1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成员为申请人,其配偶和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共同居住生活人员为共同申请人。

(二)单身人士申请的,本人为申请人。未婚人员、不带子女的离婚或丧偶人员、独自进城务工或外地独自来渝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单身人士申请。

(三)多人合租的,合租人均需符合申请条件,且人数不超过3人,并确定1人为申请人,其他人为共同申请人。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一)有稳定工作是指:

1.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主城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的人员;

2.在主城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且在主城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

3.在主城区退休的人员;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

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时限从申请之日起往前计算。

(二)收入限制标准是指: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超过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市政府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月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养老金、其他劳动所得及财产性收入。不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主城区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不受收入限制。

(三)无住房是指: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在主城区无私有产权住房(私有产权住房包括已签订合同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未承租公房或廉租住房,且申请之日前3年内在主城区未转让住房。

(四)住房困难家庭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本市家庭。计算方法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住房建筑面积÷家庭户籍人口数。

住房建筑面积按公房租赁凭证或房屋权属证书记载的面积计算;有多处住房的,住房建筑面积合并计算;家庭人口按户籍人口计算。

(五)住房资助能力是指:申请人父母、子女或申请人配偶的父母在主城区拥有2套以上住房,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可到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点申请;也可登录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申请,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点提交书面材料。

(二)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表,承诺所填内容真实有效,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每个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只限申请承租1套公共租赁住房。

(四)申请材料

1.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1)主城区户籍城镇居民(含已转户的农村居民),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生,市、区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填写黄色申请表;

(2)其他人员填写白色申请表。

2.身份证明

主城区户籍的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出具公安机关制发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非主城区户籍的出具公安机关制发的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

3.婚姻状况证明

已婚人员需提供结婚证明。

4.工作、收入和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缴费的证明

(1)签订劳动合同的提供劳动合同,单位出具收入证明和住房公积金缴费证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2)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现居住所在地居委会出具的就业和收入证明,个体工商户提供营业执照和税收缴纳证明。

(3)主城区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按月领取养老待遇证明或由原工作单位出具退休情况证明。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由所在工作单位出具证明。

共同申请人有工作的,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提供收入证明;无工作的由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出具证明。

5.住房情况证明

有工作单位的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由单位出具住房分配情况证明。住房困难家庭需出具公房租赁凭证或房屋权属证书。

6.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1)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由市人事部门出具引进人才证明;

(2)省部级以上劳模、英模提供劳模、英模证书;

(3)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提供立功受奖证书;

(4)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

以上规定材料属证明的提交原件,属证件、证书或合同的提交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

四、审核配租

(一)受理

对申请材料齐全的,申请点应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

(二)初审

自申请点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初审机构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初审合格的提交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复审;不合格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复审

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自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提出复审意见。合格的进行公示;不合格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四)公示

复审合格的申请人将在市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内容包括收入、住房等相关情况,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公示对象有异议的,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接受实名举报,并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经核查异议成立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轮候

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进入申请人轮候库,申请人可在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或申请点查询。轮候期间,申请人工作、收入、住房及家庭人数等情况发生变化,应主动和及时向原申请点如实提交书面材料,重新审核资格。

(六)配租

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应当将配租房源的户型、数量、地点、申请时间段等相关信息在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和指定报刊上适时公布。并按申请的时间段、选择的公共租赁住房地点和相对应的户型面积摇号配租。

1.申请时间段是指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公布的申请人能够参与摇号配租的申请时间范围。

2.相对应的户型面积是指公共租赁住房配租面积与申请人的家庭人数相对应。2人以下配租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下住房,3人以下配租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下住房,4人以上配租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下住房。

家庭成员只有父女或母子两人的,可按3人配租面积配租。

3.摇号配租由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组织,按照分类方式,通过电子摇号系统,根据申请人选择的地点和户型面积进行配租。

摇号配租过程接受市监察部门、公证机构、新闻媒体及申请人代表监督,摇号结果通过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和指定的公众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无异议的向申请人发放配租确认通知书。未能获得配租的申请人可直接进入同地点的下一轮摇号配租,也可提出变更申请地点,进入新的申请地点下一轮摇号配租。

第三篇: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全文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全文

2010-06-09 09:15:00 来源: 重庆日报(重庆)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第一章 总 则

为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精神,按照市人民政府“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遏制”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原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建设、分配、使用、管理及监督。

本办法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按优惠租金标准向符合条件的家庭供应的保障性住房。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是全市公共租赁住房的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协调规划、计划、建设、管理和政策研究工作,并对区县(自治县)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检查。市级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有关管理与监督工作。

市住房保障机构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组织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对象的审核、建库、配租、租金收取和交易审核以及住房出售、回购管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计划、租金标准和住房销售价格;指导区县住房保障业务工作。

主城区外各区县(自治县)的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计划和建设、管理工作由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办法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第二章 规划建设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规划和住房建设计划由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财政、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政策、人口政策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的需求情况编制,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申报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

公共租赁住房由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建设,房屋产权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拥有。

公共租赁住房通过新建、收购、改建等多种渠道筹集。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可以是成套住房,也可以是集体宿舍。

第三章 资金管理和政策支持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

(一)中央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财政预算安排资金;

(三)土地出让收益的5%;

(四)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公积金贷款;

(五)发行债券。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由公共租赁住房租售收入和财政性资金等偿还。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租售收入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有偿方式出让的,土地出让收益、税费在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的,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涉及新征土地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地方留成部分、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涉及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异地安置人防建设费、集中绿化建设费、建设工程规划综合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租赁和出售过程中的建安营业税及附加、营业税及附加、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

第四章 准入管理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以家庭为申请单位,每个家庭确定1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成员为申请人,其他家庭成员为共同申请人。单身人士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本人为申请人。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只限申请承租1套公共租赁住房。

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重庆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本市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渝工作的无住房人员。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收入限制: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政府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重庆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按属地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不受收入限制。

申请人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其直系亲属有住房资助能力的,不能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未实行实物配租和领取租金补贴的,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按《重庆市廉租住房保障申请办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办理。

申请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限在主城区工作,由住房保障机构接受申请。申请主城区外的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限向工作所在地的住房保障机构提出申请。

申请租赁公共租赁住房,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二)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

(三)工作单位提供的工作收入证明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四)住房情况证明;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申请人可登录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网站申请,并于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将纸质材料提交住房保障机构。申请人也可到住房保障机构公布的申请点申请。

主城区由市住房保障机构委托的单位受理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并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工作;市住房保障机构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初审的复审工作。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经审查合格后,申请人的资格将以适当的方式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申请人进入轮候库。

主城区外的区县(自治县)可参照“两级审核,一次公示”的原则执行。

第五章 配租管理

公共租赁住房配租面积与申请人的家庭人数相对应,2人以下(含2人)选择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下住房,3人以下(含3人)选择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下住房,4人以上(含4人)可选择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内的住房。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按申请的时间段、选择的公共租赁住房地点和相对应的户型面积摇号配租,并向获得配租的申请人发放配租确认通知书。对本次摇号未能获得配租的申请人,进入下一轮摇号配租。

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在重庆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符合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优先轮候配租。

领取配租确认通知书的申请人应在收到市住房保障机构发出入住通知后的30日内,到市住房保障机构指定的地点签订《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未按期签订合同的,将视为自动放弃,本次配租作废,但可重新申请。

第六章 租赁管理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为格式合同,每次合同期限最长为5年。

承租人享有按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使用公共租赁住房的权利。

承租人应爱护并合理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擅自对房屋进行装修。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附属设施损坏的,应负责维修或赔偿。

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按照贷款利息、维护费并根据不同地段、不同房屋类别等因素,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财政、市住房保障机构等相关部门研究确定。租金实行动态调整,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承租人应当按时交纳政府规定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和房屋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电、气、通讯、电视、物业服务等费用。

因人员变动申请换租相应规定面积的公共租赁住房,应向市住房保障机构提出申请,由市住房保障机构按换租规定进行配租。

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物业管理,由市住房保障机构组建或选聘的专业物业服务公司承担;物业服务费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机构及相关部门研究核定。

第七章 退出管理

承租人租赁合同期满,应退出公共租赁住房。需要续租的,应在合同期满3个月前重新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承租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地区获得其他住房的,或在租赁期内超过政府规定的收入标准的,应当退出公共租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和购买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解除租售合同,收回公共租赁住房,其行为记入信用档案,5年内不得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采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欺骗方式取得公共租赁住房的;

转租、出借的;

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结构或使用性质的;

承租人无正当理由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的;

拖欠租金累计6个月以上的;

在公共租赁房中从事违法活动的;

违反租赁合同约定的。

承租人在合同期满或终止租赁合同的应当退出。确有特殊困难的,给予一定的过渡期限;拒不腾退的,按合同约定处理,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告,必要时市住房保障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章 出售管理

承租人在租赁5年期满后,可选择申请购买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出售价格以综合造价为基准,具体价格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市财政等部门研究确定,定期向社会公布。

购买公共租赁住房,可选择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后,不再支付租金;分期付款时,未付款面积按照规定交纳租金。

购买人与产权人或受托人书面签订销售合同,明确付款价格、付款方式、修缮责任,以及双方其他的权利和义务,付清全款后向房屋和土地权属部门办理登记。

购买的公共租赁住房不得进行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可以继承、抵押。

公共租赁住房购买后抵押,抵押值不得超过房屋购买原值的70%。

购买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购买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获得其他住房的,或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以及抵押处置时,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

第九章 监督管理

市住房保障机构应当建立公共租赁住房档案,详细记载规划、计划、建设和住房使用,承租人和购房人的申请、审核、轮候、配租、配售以及违法违约情况等有关信息。

住房保障机构应当组织对承租或购买公共租赁住房人员履行合同约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配合,如实提供资料;在监督检查中,住房保障机构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一)2名以上工作人员可持工作证明,在至少1名成年家庭成员在场的情况下,进入公共租赁住房检查使用情况;

(二)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承租人隐瞒或伪造住房、收入等情况,骗取公共租赁住房和查实社会单位为申请人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由有关部门对承租人和直接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房地产中介机构为公共租赁住房接受委托代理转让、出租或者转租的,由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依法处理。

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计划、建设、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接受社会的监督。有关部门接到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及时核实并作出处理。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公共租赁住房规划、计划、建设、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第十章 附 则

开发区和园区集中建设向用工单位或园区就业人员出租的集体宿舍,由开发区和园区实施住房管理。

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本办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根据《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10〕61号)规定,制定本细则。本细则适用于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的申请和管理。主城区外的远郊区县可参照本细则执行。

一、申请方式

公共租赁住房可以家庭、单身人士、多人合租方式申请。

(一)家庭申请的,需确定1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成员为申请人,其配偶和具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共同居住生活人员为共同申请人。

(二)单身人士申请的,本人为申请人。未婚人员、不带子女的离婚或丧偶人员、独自进城务工或外地独自来渝工作人员可以作为单身人士申请。

(三)多人合租的,合租人均需符合申请条件,且人数不超过3人,并确定1人为申请人,其他人为共同申请人。

二、申请条件

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无住房人员、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主城区工作的无住房人员。但直系亲属在主城区具有住房资助能力的除外。

(一)有稳定工作是指:

1.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主城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的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的人员;

2.在主城区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且在主城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

3.在主城区退休的人员;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

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时限从申请之日起往前计算。

(二)收入限制标准是指: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超过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市政府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月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养老金、其他劳动所得及财产性收入。不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主城区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不受收入限制。

(三)无住房是指: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在主城区无私有产权住房(私有产权住房包括已签订合同未取得产权证的房屋),未承租公房或廉租住房,且申请之日前3年内在主城区未转让住房。

(四)住房困难家庭是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本市家庭。计算方法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住房建筑面积÷家庭户籍人口数。

住房建筑面积按公房租赁凭证或房屋权属证书记载的面积计算;有多处住房的,住房建筑面积合并计算;家庭人口按户籍人口计算。

(五)住房资助能力是指:申请人父母、子女或申请人配偶的父母在主城区拥有2套以上住房,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人可到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点申请;也可登录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申请,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申请点提交书面材料。

(二)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表,承诺所填内容真实有效,并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三)每个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只限申请承租1套公共租赁住房。

(四)申请材料 1.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1)主城区户籍城镇居民(含已转户的农村居民),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生,市、区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填写黄色申请表;

(2)其他人员填写白色申请表。2.身份证明

主城区户籍的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出具公安机关制发的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非主城区户籍的出具公安机关制发的居民身份证和居住证。

3.婚姻状况证明 已婚人员需提供结婚证明。

4.工作、收入和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缴费的证明

(1)签订劳动合同的提供劳动合同,单位出具收入证明和住房公积金缴费证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2)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工商户提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灵活就业人员提供现居住所在地居委会出具的就业和收入证明,个体工商户提供营业执照和税收缴纳证明。

(3)主城区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出具按月领取养老待遇证明或由原工作单位出具退休情况证明。

(4)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由所在工作单位出具证明。共同申请人有工作的,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提供收入证明;无工作的由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出具证明。

5.住房情况证明

有工作单位的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由单位出具住房分配情况证明。住房困难家庭需出具公房租赁凭证或房屋权属证书。

6.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1)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由市人事部门出具引进人才证明;(2)省部级以上劳模、英模提供劳模、英模证书;(3)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提供立功受奖证书;(4)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生提供毕业证书。

以上规定材料属证明的提交原件,属证件、证书或合同的提交复印件,并提供原件核对。

四、审核配租

(一)受理

对申请材料齐全的,申请点应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凭证。

(二)初审 自申请点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初审机构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初审合格的提交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复审;不合格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三)复审

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自收到初审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提出复审意见。合格的进行公示;不合格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四)公示

复审合格的申请人将在市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上进行公示,内容包括收入、住房等相关情况,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对公示对象有异议的,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接受实名举报,并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查。经核查异议成立的,应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五)轮候

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进入申请人轮候库,申请人可在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或申请点查询。轮候期间, 申请人工作、收入、住房及家庭人数等情况发生变化,应主动和及时向原申请点如实提交书面材料,重新审核资格。

(六)配租

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应当将配租房源的户型、数量、地点、申请时间段等相关信息在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和指定报刊上适时公布。并按申请的时间段、选择的公共租赁住房地点和相对应的户型面积摇号配租。

1.申请时间段是指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公布的申请人能够参与摇号配租的申请时间范围。

2.相对应的户型面积是指公共租赁住房配租面积与申请人的家庭人数相对应。2人以下配租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下住房,3人以下配租建筑面积60平方米以下住房,4人以上配租建筑面积80平方米以下住房。

家庭成员只有父女或母子两人的,可按3人配租面积配租。

3.摇号配租由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组织,按照分类方式,通过电子摇号系统,根据申请人选择的地点和户型面积进行配租。

摇号配租过程接受市监察部门、公证机构、新闻媒体及申请人代表监督,摇号结果通过公共租赁住房信息网和指定的公众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无异议的向申请人发放配租确认通知书。未能获得配租的申请人可直接进入同地点的下一轮摇号配租,也可提出变更申请地点,进入新的申请地点下一轮摇号配租。

(七)签订合同 领取配租确认通知书的申请人应在收到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发出的入住通知后的30日内,携带本人身份证件、配租确认通知书和入住通知书到指定地点签订《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以下简称租赁合同)。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租赁合同的,视为自动放弃,本次申请配租作废,但可重新申请,申请时间按重新申请之日计算。

五、租赁管理

(一)合同管理

1.租赁合同签订期限最短为1年,最长为5年。2.租赁合同应当明确下列内容:

(1)房屋的位置、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和设备状况;(2)房屋用途和使用要求;(3)租赁期限;(4)租金及其支付方式;(5)房屋维修责任;

(6)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7)其他约定。

3.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之日,按3个月的租金标准一次性交纳履约保证金,以保证租赁合同的正常履行。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无违约责任的退还保证金本金。违约的可从保证金中抵扣应承担的相关费用。

4.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共同申请人可按原租赁合同继续承租,但需确定新的承租人,变更租赁合同,租赁期限按原有合同的剩余时间计算。

(二)租金管理

1.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由市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原则上不超过同地段、同品质、同类型普通商品房市场租金的60%。租金实行动态调整,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2.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按建筑面积计算。承租人应按月交纳租金,交纳日期为每月20日前,拖欠的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应付金额的万分之五支付违约金。3.租金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偿还公共租赁住房贷款利息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4.对承租人拖欠租金和其他费用的,可按租赁合同约定通报其所在单位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从其工资收入或住房公积金账户中直接划扣。

(三)房屋管理

1.公共租赁住房只能用于承租人自住,不得出借或转租,也不得用于从事经营性活动或改变房屋用途。

2.承租人应按时交纳房屋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水、电、气、通讯、有线电视、物业服务等相关费用。

3.承租人应当每2年向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申报住房、收入情况,未按规定申报的,视为放弃租赁住房,合同终止。

4.承租人应爱护并合理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对房屋进行装修。对于房屋内部易损易耗设施及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附属设施损坏的,由承租人承担维修责任或赔偿责任。

5.公共租赁住房产权单位应当建立专项维修资金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后的大修、更新和改造,确保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处于良好状态。6.多人合租的,由申请人负责签订租赁合同、缴纳租金及其他费用。承租期间,不得增加共同居住人员。

(四)换租规定

因承租人数发生变化或工作地点改变需要变更房屋面积或地点的,可向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提出换租申请。

1.换租面积应符合规定的配租面积标准。

2.变更地点申请换租的,经审核、公示符合条件的重新进入申请人轮候库参加摇号配租;同一地点申请换租面积的,经审核、公示符合条件的进入换租轮候库,根据公示的腾退房源情况、换租轮候顺序和相对应的户型面积依次进行换租。

3.换租完成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并按规定腾退原承租的住房。

(五)管理模式

1.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组建由社区居委会、房屋管理机构、派出所、物业服务公司、住户代表等组成的小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小区的社会管理工作。2.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组建或委托的房屋管理机构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收取、房屋使用、维护和住房安全情况检查,并对物业服务公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3.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组建或选聘的专业物业服务公司承担小区物业管理。物业服务费由市物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核定。物业服务费实行动态调整,每2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六、退出管理

(一)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应退出公共租赁住房;需要续租的,应在租赁合同期满3个月前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签订租赁合同,并对原承租住房享有优先权。

(二)承租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主城区获得住房,且达到政府公布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的,或在租赁期内超过政府规定收入标准的,应当退出公共租赁住房。

(三)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其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1.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欺骗方式取得公共租赁住房的; 2.转租、出借的;

3.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结构或使用性质的; 4.承租人无正当理由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的; 5.拖欠租金累计6个月以上的; 6.在公共租赁房中从事违法活动的。

(四)退出规定

1.承租人应在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之日腾退住房,并结清房屋租金、水、电、气、物业等相关费用。原有住房和设施有损坏、遗失的,承租人应恢复、修理和赔偿。

2.承租人在租赁合同期满或终止后,不符合租住条件但暂时无法退房的,可以给予3个月过渡期。过渡期内按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1.5倍计收租金。3.承租人不再符合租住条件,拒不腾退住房的,按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2倍计收租金,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告。必要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七、出售管理

(一)承租人在租赁5年期满后,可选择申请购买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

(二)公共租赁住房出售价格以综合造价为基准,具体价格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住房保障、市财政等部门研究确定,定期向社会公布。

(三)购买公共租赁住房,可选择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后,不再支付租金;分期付款时,未付款面积按照规定交纳租金。

(四)购买的公共租赁住房可以继承、抵押,不得进行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抵押值不得超过房屋购买原值的70%。

(五)购买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主城区获得其他住房,且达到政府公布的主城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标准的,或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以及抵押处置时,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

八、监督管理

(一)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有权组织对承租人的租住资格进行抽查复核,承租人应予以配合。经抽查不符合条件的,取消租住资格。

(二)房屋管理机构应当组织对承租人履行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配合,如实提供资料。在监督检查中,房屋管理机构有权采取以下措施:

1.2名以上工作人员可持工作证明,在至少1名成年家庭成员在场的情况下,进入公共租赁住房检查使用情况;

2.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三)承租人隐瞒或伪造住房、收入等情况,骗取公共租赁住房的,解除租赁合同,收回房屋,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承租期间按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的3倍计收租金,并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四)对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单位和个人,由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提请有关部门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五)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对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要及时核实并作出处理。

(六)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资格审核和监督管理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九、廉租住房的申请 符合《重庆市廉租住房保障申请办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的家庭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在户籍所在地按廉租住房保障申请规定和程序办理,由廉租住房保障机构向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统一申请,并在轮候配租时享有优先权。

(一)廉租住房家庭应申请户籍所在地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无公共租赁住房的,由市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统筹安排租赁地点。

(二)廉租住房家庭配租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

(三)廉租住房家庭承租公共租赁住房,按现行廉租住房政策规定交纳租金,并优惠部分物业服务费。租金和物业服务费的差额部分由廉租住房家庭原户籍所在地政府承担。

(四)已实行实物配租的,不能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已领取租金补贴的,经户籍所在地廉租住房保障机构同意,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获得公共租赁住房后,停止领取租金补贴。

十、公共租赁住房出售的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开发区、园区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由开发区和园区自行制定。

十一、本细则所称以上、以下,包括本数。

十二、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闽建建[2011]5号

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规划局、房管局、公用局、园林局、执法局(市容管理局),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0〕 3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闽政〔2011〕4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切实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闽政办发明电〔2011〕15号)等文件精神,提升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火灾防范和应急管理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充分认识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健全灭火应急救援体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改善消防安全条件,提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增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抗御火灾的综合实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为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为加强对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消防安全工作的领导,省厅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周武进担任,成员包括厅工程建设管理处、城市建设处、城乡规划处、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勘察设计处、环境办、风景园林办、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等单位,下设办公室(挂靠厅安办),具体牵头开展此项工作。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迅速动员部署,制定活动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切实加强本地区消防安全工作。

二、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一)落实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主体责任。高层建筑业主、使用人、管理人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责任主体。对委托物业服务企业实施物业管理的高层建筑,物业服务企业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合同约定,加强和规范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物业管理,落实供配电系统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和特种行业资格持证上岗制度,健全供配电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定时记录和定期保养措施,制定设备安全管理及应急发电预案,并积极配合供电部门做好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日常维修、养护和管理,确保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消防共用部位和共用消防设施的消防安全管理,按照物业管理承接查验和交接的相关规定,与开发建设单位、业主办理消防资料、消防设施的检测、验收等移交手续,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宣传引导业主、使用人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劝阻、制止业主或者使用人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

(二)落实建设工程消防安全责任。建设单位应对工程项目总负责,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设计单位应加强建筑消防设计,从源头上保证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必须认真严格执行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

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2001年局部修订)、《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等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对工程的防火设计负责。

施工单位应对消防施工质量负责,制定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施工现场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动用明火必须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消防安全措施;施工现场要设置消防通道并确保畅通,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设置消防水源,满足施工现场火灾扑救的消防供水要求。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施工人员集中住宿场所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栏和消防安全警示标志;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施工人员及时报警、扑灭初期火灾和自救逃生能力。工程监理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消防设计文件实施工程监理,不得同意使用、安装不合格的消防产品和建筑材料。

(三)落实市政公用企业消防安全责任。管道燃气企业承担其供气范围内的市政燃气设施、建筑区划内业主专用部分以外的燃气设施的运行、维护、抢修和更新改造责任,并按照供用气合同的约定对单位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承担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燃气经营者应当加强其从事瓶装燃气送气服务的人员和车辆管理,并承担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城市供水企业应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标准规范要求,将市政消防安全设施建设纳入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

三、加强消防安全基础建设

(一)加强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各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按照当地政府的部署,做好消防专项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并在相关地块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落实专项规划的有关内容。要加强对规划确定的公共消防设施用地的控制和管理,严格按规划要求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消防设施用地的使用性质或将其挪作他用。

(二)加强市政消防栓建设。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提出市政消防栓建设和改造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供水企业实施。

四、大力整治消防安全隐患

(一)调整完善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对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的液化气供应基地、液化石油气瓶组气化站、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和液化天然气瓶组气化站等燃气设施,要提请当地人民政府限期搬迁;对无法保证消防安全的,要责令停止使用。

(二)加强市政公用行业安全监管。燃气主管部门要督促管道燃气经营企业及时检查、维修、更换损坏的燃气管道、仪表、阀门、报警装置等部件,并在管道总阀门处设置醒目标志,及时改造、更新老旧管网和被占压、圈围的燃气设施。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城市供水企业定期检查市政消防设施,及时维护,确保市政消防设施正常。城市园林绿化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城市园林绿地内的消防通道进行一次检查,对发现占用消防车通道、影响消防车通行的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三)加强消防设计审查。重点审查:建筑分类、耐火等级、材料燃烧

性能及其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是否正确;总平面布局、建筑间距是否符合消防要求,消防车道是否便捷、可靠;防火分区划分、建筑防火构造是否合理;安全疏散出口设置,安全疏散距离和出口宽度,疏散楼梯间及疏散门是否符合规定;室内外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是否完善;消防防排烟系统设计是否正确、合理;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否符合规定;可燃气体管道和计量表设置是否符合规定,切实消除防火设计隐患。

(四)加强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监管。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施工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督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建立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改善消防安全条件;加大对施工现场特别是作业区、生活区及仓库、活动板房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的配备和消防通道设置情况的检查力度;严禁将工地活动板房出租作为店铺营业。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消防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并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网、外脚手架、脚手板等设施的防火性能,消除安全网等设施及建筑施工材料现场堆放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特别是对电气线路的安全监管和电气设备的正常维护、检修,防止因电气线路和设备老化短路引发火灾事故;落实电焊等明火作业的防火措施,严肃查处电工、焊工、建筑起重机械、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和违章操作行为。要将建筑外墙改造纳入监管范围,按照省厅《关于加强既有建筑外墙改造工程管理工作的意见》(闽建建〔2010〕73号)以及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等有关文件和现行标准规范,加大对既有建筑外墙改造工程的监管力度,禁止使用燃烧性能等级不符合要求的建筑外墙改造材料。

五、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强化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教育培训,将消防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纳入建设行业相关执业人员继续教育和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及考核内容,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各地燃气管理部门要指导和监督城镇燃气企业加强对企业内部运行、维护、抢修人员的燃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要重视加强设计人员、审查人员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提高设计、审查人员的设计、审查水平,确保正确理解、执行好国家有关规范。工程项目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对存在无证上岗、不经培训上岗等问题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同时要督促指导企业根据生产工艺和火灾特点,建立专兼职消防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及时报警、扑灭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能力。

六、强化消防安全监管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加强对建设行业企业的监督管理,督促其落实消防安全职责。对涉及消防安全的审批项目,要认真履行行政职能,依法审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审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时,要严格审查建设单位是否提供消防部门对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消防有关要求的书面意见,对不符合消防要求的,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建筑防火设计文

件严格审查把关,对不合格的防火设计,不得发放施工图审查合格书。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商品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时,应当提交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未经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房地产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依法应当办理消防验收的建设项目申请办理房屋登记时,应当提交消防部门出具的消防验收合格文件或建设主管部门出具的竣工验收备案资料,未提交或消防验收不合格的,房地产主管部门(房屋登记机构)不得为其办理房屋登记。

七、注重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一)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密切配合,建立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和应急演练,切实消除火灾隐患,确保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消防安全。

(二)建立维修资金保障机制。商品住宅共用消防设施设备及消防控制系统保修期满后的维修、更新和改造,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和申请程序,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房地产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商品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方便业主使用专项维修资金。

(三)建立诚信监管机制。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将消防安全内容纳入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的诚信评定,对逃避责任、不主动整改消防安全隐患的企业,按照诚信管理规定调整等级,实施资质、项目动态管理。

(四)建立督办责任追究机制。对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认真履行职责,实施跟踪督办。对不执行政府及有关部门下达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不认真进行隐患整改以及对隐患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从重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并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下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工程质量管理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