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国税局税源分析材料
XX县国税局
2011年税源分析座谈会材料
2011年,县国税局在县委、县政府及XX市国税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征管新模式改革为抓手,以开展“纳税服务提速年”活动为契机,加强税收征管,服务新增项目,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征管质效。截止10月底,我局完成各项税收110875万元,同比增长53.3%,增收38530万元。地方级完成22603万元,同比增长57.7%,增收8270万元。税收首次突破十亿元大关,创下XX国税收入历史最高。
一、我县税源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就国税部门掌握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
(一)税源底子薄,发展后劲不足。分析国税部门管辖的税源,个体工商户占总户数的80%,个体户当中还有52.4%的未达起征点户。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超过50万或80万)的企业仅占总户数的8%。全县税收收入过千万的企业仅有7户,500万-1000万的也只有7户。
(二)XX日产一家独大,经济税源结构不平衡。今年1-10月份,XX日产一家企业完成6.3亿元,占总收入110875万元的57%;在增收额方面,整体收入增收3.9亿元,而XX日产一家增收达2.2亿元,占到整体增收额的57.5%。由此可以看出XX日产公司一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县国税收入的增减变动。
(三)传统主导行业增速缓慢,房地产税收呈现萎缩态 1
势。我县的主导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汽车制造行业),随着汽车价格的下降、燃油价格的居高不下以及宏观调整政策(如北京的摇号购车等)的出台,势必会对我县的汽车行业造成影响,增速将逐渐放缓。如海马商务汽车1-10月份累计实现销售额14.4亿元,同比下降7%。消费税完成680万元,同比下降72.6%。此外,我县的房地产行业也呈现出萎缩态势,1-10月份,房地产行业完成税收4874万元,同比下降18.5%,减收1108万元。究其原因,一是新增税源减少、老税源逐渐萎缩。根据规定,2009年起新增加的房地产企业不再归国税管理,同时原有的房地产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开发面积越来越少,有些已经完工或者接近尾声。如恒通置业今年1-10月入库税款622万元,而去年同期是1684万元。二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二套房购买者银行按揭贷款比例的上升、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造成部分消费者形成的价格下降预期,对购房者有一定的压制作用,消费者持币观望,企业的销售和融资都将产生困难。
(四)管理信息来源渠道不多,信息不畅通。近几年来,国税部门虽然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而且较之以前有了显著进步,但是与其他经济部门间的网络连通一直未能实现,甚至国税与地税部门之间的网络连通也未实现,信息来源仍停留在税务系统内部的分线交流上,信息来源渠道少,速度慢,数量小,无法满足税源管理的需要。
(五)税收效益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招商引资方面,很多项目为不产生税收效益的学校、党政机关单位等,一些项目看似投资很大,但是税收效益较小。在税源管理方面,一些企业在XX境内发生应税业务,但是并没有在XX纳税或分配税款,如个别房地产项目,在XX县境内建房但是并没有在XX纳税。
二、如何巩固老税源、培植新税源
今年1-10月份,以我局通过加强执法检查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税收宣传服务企业政策需求、依法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对纳税人的培训面达到了82.1%,累计为企业减免税款1.5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认为可在如下几个方面来巩固老税源、培植新税源,壮大地方财力:
一是用足、用活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良好政策环境。落实增值税转型、成品油税费改革、车辆购置税调整政策;落实支持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促进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落实服务“三农”、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以及促进消费的优惠政策,增强经济主体活力;加强出口退税审批工作,做到应退尽退、应抵尽抵,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二是严格规范执法,为企业提供公平法治环境。深化税收执法责任制考核,将执法责任制考核结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中,同时对在日常的目标管理考核中发现的需要追究责任的事项要进行责任追究。深化税收执法检查工作,以正确执行政策、夯实征管基础、防范执法风险为主要内容,对税务机关和人员的执法轨迹进行内外延伸检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适时组织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和重点执法检查,实施抽查复查。
三是优化服务措施,为企业提供优质发展环境。继续落实局长联系点制度,开展“百日大走访”活动和“服务项目发展”国税快车活动。采取网上展评的方式,继续评选“纳税人满意的税官”。根据税收政策变化和纳税人需要,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方式,讲解宣传税法知识,提高纳税人办税水平。继续完善征管流程,简化办税程序,对新办、新迁入企业建立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一窗式”、“首席服务制”全程服务,使企业节省办事时间,提前形成税源。
三、2012年我县新的收入增长点
一是纺织行业、非金属矿物质行业和银行业的崛起。纺织业,主要是XX四棉纺织有限公司,该企业1-10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013万元,缴纳增值税287万元;非金属矿物质业主要是河南金石混泥土有限公司、河南华建商品混泥土有限公司、河南元升混泥土有限公司等企业。银行业中的XX信用合作联社、郑银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今年分别完成1900万元、908万元,明年随着经济社会和业务开拓的发展,也将会贡献更多的税收。
二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的扩大产能。该行业一直是我县国税收入的主导行业。随着XX日产产能的扩大,该行业税收也将呈现增长趋势。如日产今年全年目标产量为11.6万辆,按照日产方面提供的消息,2012年该公司将完成产能12.1万辆的目标,预计可实现税收6.6亿元,这也将为我们贡献一部分收入。
四、如何加强我县税源建设
我们认为加强税源管理,要树立“以管促收、管理前移、精细管理”理念,认真落实税源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切实达到税源管理的目的。具体讲,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税源管理工作。
(一)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办税效率。继续推行“国税快车”服务项目发展活动,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税收跟踪服务,建立领导干部挂钩重点税源企业制度,通过设立首席服务专员、组建精英服务团队这一载体,专题推出全程管家式、联审联批式、个性订单式等服务措施,全过程为重点项目提供高效、快捷、廉价、廉洁的服务,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着力抓好政策贯彻落实调研、税源分析、纳税评估、征管重点难点等四个方面工作,打造全省最佳税收环境;对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对口服务、上门服务,通过加强服务来推进项目尽快落地。
(二)实行税源分类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一是对重点税源实行“专家+团队”管理。加大重点税源跟踪管理、动态询查力度,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核算、税负等情况,扭住全县收入的牛鼻子。二是对中小企业实行分行业管理。掌握各行业中小企业税源的规律,通过纵、横对比,强化管理,实现中小企业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对零散税源实行源泉控管综合管理。对固定业户,要加强户籍管理,实行源泉控管。对集贸市场税收要加强部门配合,实施综合治理。对临时户要加强社会监控,健全防范体系。
(三)强化信息管税,提升征管针对性。深化数据增值应用,通过深化数据分析应用,实施税源清查,提高税源监控能力,提高税源管理实效。积极主动地开展经济税源分析、政策效应分析、税收管理风险分析、税收预警预测分析、税收弹性分析、税负分析和税收关联分析。做好与地税、工商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比对、历史信息比对、地区间信息比对、行业间信息比对,进一步提高信息分析质量。健全出口退税预警分析机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出口骗税违法活动;推进房地产企业分类管理,强化对连续亏损及低零负申报、新办、关联等房地产企业的监控管理;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切实解决利用关联交易、资本弱化等方式避税问题。
(四)依托社会力量,建立税源管理社会化平台。加强与工商、国税、银行、公安、经贸委等部门联系和沟通,定期交换各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重点交换注册登记、资格认定、资金流向、关联票证等信息,及时了解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变化情况。建立和拓宽信息交换与互联互通渠道,推行例会制度,指定税务机关内部职能部门或相关人员负责日常联系协调工作,实现税源源头控管。同时,建立税源管理的激励机制,重点奖励提供重要线索的举报人员,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人人参与协税护税的税收法治环境。
第二篇:国税局2010年税源管理一科收入分析
**国税局
税源管理一科2010年经济税源调查报告
收入核算科:
为全面了解税源管理一科2010年组织收入工作形势,切实把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确保顺利完成税收收入任务,按照**号文件要求及我局工作部署,我科在与相关业务部门充分沟通、交流,搜集部分经济指标数据的基础上,对辖区经济税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此次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税收收入预计情况
2011年我科预计税收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其中增值税**万元企业所得税**万元消费税**万元,截止*月底,我科累计完成国内税收收入**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幅**%。分税种看:增值税完成**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幅**%;消费税完成**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幅**%;企业所得税完成**万元,同比增收**万元,增幅**%;个人利息所得税入库**万元,同比减收**万元,减幅**%。
二、经济税收运行采取的配套措施
为顺利实现首季“开门好”和上半年“双过半”,我科将采取以下措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一是深化两个系统应用增收入。深化分析预警和纳税评估两个系统应用,严把数据采集关、评估分析关和实地调查关,开展系统应用讲评,严格日常考核,确保发现的征管疑点能够最终落实到税收收入的增加和征管质量的提高上来。二是严格控制新
欠,大力清缴陈欠,实现新欠与陈欠均达到零标准。三是加强税源管理与监控。按照税源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改进税源控管手段,加强税源的跟踪管理,提高源泉控管能力,形成全面、及时、动态的税源监控网络,逐步实现税源监控的普遍化、制度化。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逐户落实税源管理责任,切实做到税源管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加强户籍管理,摸清纳税户底数,加大对注销户、非正常户的监控管理能力,及时发现和清理漏征漏管户,其实提高源头控管能力。强化重点税源监管,将年纳税额**万元以上的企业纳入重点税源管理,通过申报资料案头分析、定期巡查、实地核实等手段,对纳税人生产经营、货币资金或资产变化等情况进行重点掌握、预测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确保重点税源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三.2010年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利弊因素
分企业情况见附件
第三篇:税源分析
税源监控分析是对涉税经济指标和主要征管质量指标的定期监控和比较分析,及时掌握本地区税源分布结构和变化情况,为查找征管漏洞、加强税源管理提供依据。钟祥市国税局紧紧围绕“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充分依靠CTAIS系统和“瑞思达”分析监控系统的同时,从建立顺畅的税源信息和监控管理信息入手,打响了抓基础、强监控、提升税源监控分析质量的攻坚战,有效地促进了税源监控分析质量的提高。笔者现就我市国税系统税源监控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实践经验做一些肤浅探讨。
一、当前税源监控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部分人员税源监控管理观念陈旧,部门之间各自为阵,计统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制度不够完善;在工作的延续性上,存在着收入紧时对税源分析工作重视程度高;收入松时,认为税源分析工作可有可无的现象;在工作的参与程度上,存在领导和计划统计部门及有关责任人比较重视,其他部门、人员不重视,全员参与程度低的现象。
(二)疏于管理。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存在着责任不明确、不具体,而在具体工作中又出现互相推诿、扯皮现象,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再加上巡查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存在漏征漏管现象;有的单位为了局部利益,对税收政策或上级制定的征管办法不加以具体研究,没有进行细化和深化;在税收执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实体,轻程序现象。
(三)淡化责任。2003年,基层国税机构撤并集中到城区办公后,部分人员存在着“车到站点船靠岸”的思想,认为是该歇歇、该享受的时候了,好的生活工作环境淡化了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在工作中一贯倡导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廉政意识、勤政意识、服务意识逐渐淡化放松了。
(四)技术匮乏。税源监控的方式、方法单一,技术手段滞后,不能认知新生事物,导致新形势、新情况下税源监控分析工作受到传统技术手段的严重制约。税源分析还局限于常规算术方法,对数理统计、现代管理理论运用不够,信息化建设和计算机应用程度不高,缺乏专门的软件支持。
基于以上问题,造成税源监控分析工作存在两方面的后果:一是预测准确性低。税源分析工作受人为因素、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预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低,税源分析不准,导致税收计划制定、分配的不合理,组织收入工作苦乐不均,对纳税人的执法松紧程度不一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应收尽收原则的全面贯彻实施。二是超前性不够强。税源分析只有做到提前谋划,才能有效把握收入工作的主动权,及时做好计划分配及调度工作。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不是未雨绸缪提前开展税源分析,而是“亡羊补牢”事后算帐,给收入工作带来了被动。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
(一)提高认识,引起重视,加强税源分析队伍建设。
各级税务机关要进一步转变对税源分析工作的思想认识,客观评价税源分析工作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税源分析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人是抓好一切工作的主要因素。人员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导致了税源分析质量的不高,各级税务机关应在着力提高全员税源分析意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专业人员的培养。
1、提高分析意识。税收管理工作是一个环环相扣、互相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税收工作整体效能的发挥离不开广大税务干部的支持。作为税务干部关注税源分析工作是对经济税收观的实际运用,不仅有助于服务收入中心工作,也有助于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培植更多的税源。因此,要重点提高全员税源分析意识,群策群力地抓好税源分析工作。
2、培养专业队伍。税源分析工作属于较高层次的管理工作,工作要得到优化,质量要得到提高,离不开专业人员队伍。专业人员除掌握税收计划检查分析的一般方法、技术方法外,还必须具备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市、县级税务机关应象有些单位培养资产评估师、证券分析师一样着力抓好专业人员的培训,抓好税源分析人员的配置,不断提高专业分析人员素质。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搭建税源监控分析平台。
税源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做好税源管理工作,实现应收尽收,税源分析是税源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是为做好税源管理工作服务的。税源分析所研究和分析的对象离不开税源管理的对象,离开了税源管理工作税源分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做好税源分析工作需要强有力的税源管理工作做保障。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优化税源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税源管理工作。
1、开展税源普查,建立税源底册制度。要想全面掌握所辖区内的税源底数,建立健全税源底册制度是关键。税源底册的内容应包括各税种的纳税对象的数量状况及纳税情况。每套税源底册均应反映连续税源情况〈一般应容纳3—5年的情况〉,以便进行税源变化情况的分析比较。税源底册应由各征管单位建立、使用、保管。为有效实施税源底册制度,在实施税源底册前,必须进行全面的税源普查,将普查数据和情况经过分析确认后登记填入税源底册。
2、加强税源管理,重点实施五大措施。一是实行分类管理。如按年缴税总量细分为六个档次,即:10万元以下、10— 30万元以下、30—50万元以下、50—100万元以下、100—500万元以下、500万元以上;按经济区域划分为发展地区经济税源、稳定地区经济税源、落后地区经济税源。二是创新管理方法。加强对税源的全方位管理监控,主要从税源分户、税源数额、税源是否足额入库的监控入手,对税源实行动态跟踪分类管理。三是利用CTAIS现有的税源信息资源建立按行业、税种、税目的重点税源情况统计报告表,从满足数据的提取和
分析对比历年情况的需要入手,形成分行业、分监控区域的即时统计分析查询体系。四是按经济税源各类别的确立,分户建立重点经济税源电子资料档案卡及新增项目税源监控管理卡,做到时时更新。五是积极开发、完善CTAIS系统、“瑞思达”分析系统的税源监控应用程度,真正依托计算机对征收管理和经济税源变化的全过程实行全方位的监控管理。
3、强化考核职能,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新征管模式中的管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应通过建立税源管理责任人制度予以弥补和加强,税源管理责任人原则上分片〈段〉设置,重点税源按户或行业设置,其职责主要有:对纳税人进行税务登记管理,调查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搜集有关涉税信息,对逾期未申报纳税和拖欠税款的纳税人进行催报催缴,对纳税人的发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宣传税法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在制度上应强化目标考核,对税源分析材料上报要求、上报时间、分析步骤、分析内容、分析方法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并建立日常考核台帐;同时,将责任区、责任人管理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应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单位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拓宽渠道,改进方法,提升税源监控分析质量。
1、建立机制,实现税收执法理念由收入任务型向税源监控型的转变。实施经济税源按结构、按行业分类的管理,首先要在执法理念和收入观念上实现由收入任务型逐步向税源监控型的转变。在对各基层管理分局的目标考核中,不以税收任务完成情况论英雄,更应关注对税源管理水平和收入质量的考核,改进考核指标的实用性,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对税源监控管理质量进行细化考核,以税源管理质量的高低作为评判征管质量的主要标准,彻底改变税收、税源的监控统计分析工作只是“计划统计部门做”的错误观念,基于此,应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保证经济税源数据信息采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
2、强化措施,实现税源由分户型监控向分行业、链条式监控的转变。一是选择行业,确定重点,实施“梯级税源”战略。为了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税收收入管理观念,我局逐步搭建了以信息化为依托,加强重点税源控管,优化收入核算管理,建立科学的税收收入预测、预警机制的收入管理体系构架;将全市税源划分为现实支柱税源、新兴崛起税源和潜在优势税源三个“梯队”,实施分类培植、承上启下的梯级税源监控管理策略,形成现实税源——新兴税源——潜在税源循环递增、动态连续的纵向税源机构体系。对现实骨干税源,我们做到了严控细管、应收尽收,在对全市进行税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筛选那些税源相对集中、行业特点明显、征管薄弱或易出问题的行业作为经济税源分类管理的重点行业。二是探索行业规律,分析经济指标,开展各类典型调查。为了掌握我市各行业规律,我们选取每个行业中若干个典型企业开展调查;同时通过参与企业生产经营,了解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规模、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财务核算信息以及行业标准等,在典型调查、实际测算、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税源变化的内在规律,并针对“税收增幅为什么与工业增加值增幅差额较大?”、“为什么一些企业税负极低?”等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
通过调查,使我们对全市各行业税源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掌握全局税源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梳理剖析信息,寻找主控、辅控指标。我们在实行经济税源分类管理的同时,经过一个时期的跟踪监控分析比较,发现对某个行业来说,往往能够通过1—2项主要信息指标即可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测算出来,我们按照确定性和真实性原则,确定了各行业的主控指标;同时,根据行业实际确定2—4个指标作为辅控指标,对主控指标进行补充和校正,实现微观监控和宏观监控的有效结合,真实地掌握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经济税源变化情况。四是将行业经济税源的管理向产业链管理推进。企业与企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必定有一个固定的产业链条,为把税源真正管深管好,适时掌握经济税源,我们十分注重国家出台的各类经济政策对行业税源的影响,在已实施的经济税源分类管理工作中,把企业放在产业链中进行全方位管理。即利用产业链条中的相关信息,来了解把握该企业信息,采取交叉比对措施,构建立体税源监控分析管理机制。
(四)因地制宜,分级管理,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1、加快税源分析工作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占有了广泛的经济税源信息以后,如何把这些资料应用到分析工作上去,计算机的应用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应加快税源分析工作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强硬件配置,确保专业分析人员人手一台性能好、质量高的计算机;其次要推广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税源分析的程度,利用计算机对大量的经济税源和税收信息进行处理,通过分类、综合对比,产生及时、准确、全面的税收分析报告;再次要研制税源分析软件,与高平台软件对接,与防伪税控系统相配合,实现信息共享。
2、加强横向、纵向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加强横向联系是指税务部门要加强同其他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各级经济、计划、统计、地税、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之间建立密切的信息网络,掌握经济动态及发展趋势;加强纵向联系是指在税务系统内部职能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时准确地通报税源变化情况,保持信息畅通。
(五)充分利用,科学分析,为组织税收收入服好务。
1、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税源变化情况是通过数据反映的,数据是否真实,直接影响税源分析工作的成败,不真实的数据最终会造成误导;要做到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必须既要注意了解税源变化的实际情况,又要注意文字表述的真实性,既要有定性说明,又要有定量佐证,要以真实的事实资料证实税源变化发展趋势,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2、坚持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相结合,注意数据的经济性和宏观性。经济决定税收,进行税源分析时,不能只就税收论税收,也不能只看静态数据,不看动态数据。经济在发展,纳税人的应税行为也在不断运动之中,税源分析工作要结合宏观经济信息,重点分析经济发展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税制
与征管上的原因,注意动态数据与静态数据的结合使用,坚持从经济看税源,从纳税人的发展看税源。
第四篇:三明市国税局深化税源分析监控见成效
三明市国税局深化税源分析监控见成效
2010年09月28日
本网讯 三明市国税局采取多项措施深化税源分析监控,今年前9个月,年纳税5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企业共缴纳税款13.58亿元,仅9月份就缴纳税款1.08亿元,同比增长0.14亿元,增长15.22%。
为提高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明市国税局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税源的分布以及机构人员状况,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以按行业、规模为主,兼顾风险、存续期等对纳税人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该局通过同行业税负比较分析方法、纳税能力估算方法、疑点指标及分析方法等,加强重点税源预警分析和行业税负分析,及时了解重点税源的增长趋势和可能产生的新增税源,并将本市的税收征管状况和其他地市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差距,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加以落实。今年1-8月,该局对734户企业开展纳税评估,补征增值税1327.55万元,所得税1159.19万元。
此外,该局除了从纳税人直接采集信息,还从工商、民政、地税、水电、林业、矿管、海关、外管、医保等第三方获取信息,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提高信息采集针对性和利用效率,切实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永安市国税局根据房地产行业管征的实际,将发改局、建设局、国土局、房地产公司、工程审核中介单位等部门的审核和审批资料纳入征管户籍档案管理,较好地掌握了房地产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从而为税收征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无为县国税局税源专业化管理类
税源专业化管理类
芜湖市国税2011-11-10来源:作者:
1.对纳税人实行专业化管理,请问与原来的管理方式有什么区别? 答:一是彻底打破原先按行政区域设置税源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按照服务和管理事项、税源规模和行业等设置税源管理机构。如这次改革新设的纳税服务局,就是将过去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纳税服务及日常管理职能进行整合,集中履行办税服务、税法宣传、行政审批、出口退税服务、户籍管理、维权服务等职能;新设的税源管理局,则是按税源规模、行业设置,其中第一、二税源管理局分别负责全县重点行业税源和中小税源的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工作;这种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模式,也使得服务和管理更加专业、更加高效。
二是取消实行多年的税务人员固定管户方式,税务人员由管户转向管事。转变过去税务人员与纳税人之间是“点对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对纳税人提供“保姆式”的管理与服务,这种管理方式给税务人员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容易导致执法不公和为税不廉现象。新模式下,税务人员只负责某一类事项的管理,不与纳税人产生固定关系,消除了税务人员利用权力寻租的空间,税收执法的尺度更统一、更公平。
三是还权、还责与纳税人。在传统税务人员“保姆式”服务模式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清,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包办了许多应当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的事项。实行新模式后,我们将纳税人的责任还给纳税人,通过加大税收宣传、咨询、辅导力度,畅通办税服务渠道,提高纳税人自主办税能力,让纳税人自己承担依法纳税的义务,同时,专门设置权益保护机构,负责纳税人权益维护工作,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2.税源专业化管理具体内容?
答:一是科学分类税源,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税收服务。根据纳税人规模,将全部税源分为重点行业税源和中小税源两类,根据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纳税服务。
二是科学分类管理职责,全面重组机构人员,为纳税人提供专业化服务。改变税务人员固定管户模式,成立专门的纳税服务局,为纳税人提供涉税申请、行政审批、宣传咨询和权益保护等全方位纳税服务;另设维护纳税人权益委员会,负责维护和保障纳税人权益工作。
三是优化办税流程。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减少涉税资料,将部分涉税流程调整为受理即办,不断提高办税效率。
3.税源专业化管理对纳税人有什么好处?
答:一是交税更加明白。实施专业化管理后,我局加大了税法宣传咨询力度,通过门户网站、发送短信、办税服务厅公告栏和电子屏及时公开各项税收政策、提醒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开通了“12366”服务热线、纳税服务QQ群、;创建了“纳税人之家”,每月举办若干
期“国税讲堂”专题培训。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让纳税人及时掌握最新税法和征管要求,切实交上“明白税”。
二是交税更加公平。推行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后,实行风险管理,税务机关按照行业开展分类管理,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相同行业的纳税人真正能够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纳税人经营面临的税收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三是交税更加便捷。成立专业化的纳税服务机构,对以往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的10多项日常管理和纳税服务职能进行有效整合,使纳税人的涉税申请、税法咨询、权益保护等事项都能在新设立的纳税服务局一站办结,免去了纳税人以往“多头跑、多次跑”的麻烦。同时,大力推行网上办税,开通“网上办税厅”,推行网上一体化办税平台和总局电子申报软件,为纳税人提供全功能、全天候的网上办税平台,提高了纳税人办税效率,节约了纳税人办税成本。
四是交税更加放心。我局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专门成立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委员会,并在纳税服务局设置专门维权机构,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纳税人各项投诉举报,真正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4.将纳税人进行分类,是怎么回事?
答根据纳税人的规模和行业特点,将全部税源划分为重点税源行业和中小税源两类。具体来说,重点税源行业是指我县电线电缆、农产品行业、石油化工、炼焦、橡胶制品业,羽毛制品加工等;中小税源是指除重点行业税源以外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5.无为县国税局内部管理机构发生那些变化?
答:按照安徽省国税局和芜湖市国税局关于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有关部署,我局将对机构及职能进行调整,撤销了原机构设置,新设纳税服务局、第一税源管理局、第二税源管理局、办公室、税政制度科、人事教育科、监察室、后勤管理科、机关党办、等9个内设机构。新机构不再按行政区划设置,而是按照管理事项进行设置,其中,纳税服务局负责纳税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第一税源管理局负责对全县重点行业税源企业进行监控评估,第二税源管理局负责对全县中小税源(包括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监控评估,其他科室则为上述“三局”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提供业务、技术、人才、纪律及后勤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6.请问税收风险管理与纳税评估有怎样的内在关系?
答:我们提到的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合理配置征管资源,通过税收风险识别、风险排序、风险应对、绩效评估等措施,不断提高征管水平、降低税收风险、促进纳税遵从的过程。
纳税评估仅仅是“风险应对”的方法之一,所以纳税评估与税收风险管理是从属关系。目前我县“风险应对”主要采取四种方法:一是纳税辅导,二是风险提示,三是纳税评估,四是税务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