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宏观税负过高了吗
中国宏观税负过高了吗
李全2007-03-19
摘 要: 关于我国目前宏观税负的高低,一直存在争论。对我国宏观税负的认识之所以出现显著的差异,是各方对于税负的定义不统一。合理的宏观税负,应该是根据各国自身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执行能力的狭义税负的定义。不论是否包含社会保障税,中国宏观税负与国际水平比较都属于较低水平,仍存在税负不平衡,税制不公平等现象,应在规范税收体制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宏观税负予以完善。
关键词: 税负,税收体制
纳税人与缴税人之间从谈判、博弈到合作、双赢,从来不乏痛苦和争论。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税负的争论,依然如此。
官方的观点多认为中国目前的税负仍偏低,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06年全国未扣减出口退税的税收收入达37636亿元,较上年增长21.9%,增收6770亿元。据此计算,我国2006年宏观税负为18%,比2005年小涨0.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3个百分点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2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长期跟踪研究23个工业国家和14个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税负问题。IMF指出,目前中国的税负水平与日本持平,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已属偏高,但略低于美国、德国,远低于瑞典等高福利国家。
反面的观点则认为中国目前宏观税负已超标,面临着巨大的减税压力。早在2005年7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就曾做过一个全球税负调查,以税负痛苦指数作为衡量各国是否有利于吸引资本和人才的标志。该指数的计算方式是把一国主要税种的最高边际法定税率直接加总而得,中国该项指数高达160,仅低于法国位居全球第二,按此结论,中国的税负甚至远远高于传统北欧高福利国家。2006年底,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联合公布了全球纳税成本的调查报告,在175个受调查国家(地区)中,中国内地纳税成本则更是高居第八位。
关于税负,狭义的定义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广义的定义即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占GDP的比重。以狭义税负来衡量,目前中国的宏观税负是远低于国际水准的,但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一旦包含了非税收入、甚至一些尚未纳入统计的收费,中国的宏观税负自然就较高了,当然,其中隐形的部分会在财税体制改革中逐步减少、淡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名义税负或理论税负是现行税制所规定的、理论上应达到的税负水平,实际税负则是税务部门的征管能力能够实现的、实际达到的税负水平。名义和实际税负之间的差距并不鲜见。理论税负是各个税种的法定税率的加权平均水平,各税种法定税率高就会产生较高的理论税负。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2006年11月联合发布的2007版《经营》报告中,中国总税率高达77%,即按“国际惯例”,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都记入了税负,但从实际税负的角度来看,此项收入则是较难达到的。
之所以对中国目前税负水平的争论差异显著,究其根本,是各方对于税负的定义不统一,合理的宏观税负,应该是根据各国自身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执行能力的狭义税负的定义。
中国不含社保基金的宏观税负远低于大部分工业国家,在2006年达到最高水平,比2000年以后工业化国家30%左右的平均水平约低14个百分点,低于所有30个OECD国家2003年的宏观税负水平。而且发达国家社会保险水平高,覆盖面广,其是否包含社会保障税的宏观税负差距大于发展中国家。可见,不论是否包含社会保障税,中国宏观税负与国际水平比较都属于较低水平。
针对2006年我国宏观税负增长过快的观点,笔者认为,应注意这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税基的扩大,即随着财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和个人的应税所得大幅增加,税制的完善又保证了税收向足额征收迈进。
当前,我国各地区间、各产业间、不同经济性质间、各税种、纳税人之间税负不平衡,不同所有制企业、城镇居民与农民、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税制仍不尽公平。因此,应改革我国现行流转税制、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消费税制度,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征新税种以代替一些不规范的乱收费,减轻非税负担,建立合理的财政收入运行机制,最终在规范税收体制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宏观税负予以完善。
作者:李全
出处:第一财经日报
单位:财政部科研所
经济类别:财政税收
库别:中经评论子库
第二篇:中国宏观税负剖析
目前我国名义税负偏高,实际税负基本合理,但存在结构性不合理,通胀环境会导致实际税负越来越重
中国宏观税负剖析 宏观税负主要测算方法
测算宏观税负,目前主要有五种方法,相应地也就有五种口径的宏观税负。
一是小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口径的宏观税负。它等于包括了社会保障缴款的净税收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是中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和预算内非税收入,预算内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纳入预算内的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海域场地矿区使用费收入、专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四是大口径宏观税负。它等于全部政府收入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内财政收入、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外收入以及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以各种名义向企业和个人收取的没有纳入预算内和预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
五是美国《福布斯》杂志使用的宏观税负评价方法。自2005年中国纳入《福布斯》全球税负痛苦指数评选体系以来,排名一直靠前,2009年仅次于法国排第二位。该杂志的评价方法是选取各国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或销售税、财产税、雇员的社会保障税(费)和企业的社会保障税(费)六个税种的最高名义税负简单相加(我国分别是25%、45%、17%、0、49%和23%)得出中国2008年的税负痛苦指数是159%。这种宏观税负评价方法不尽科学。首先,它选取的是每个税种的最高名义税负,而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都是超额累进税率,而且还存在费用和成本的扣减。其次,它没有考虑到每个税种占该国总税收收入的比重,间接税权重过小。发达国家主要以直接税为主,该方法选取的六个税种中有五个是属于直接税,只有增值税或销售税属于间接税,比较接近发达国家的税负结构,我国的税负结构是以间接税为主,如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仅占7%。再次,我国雇员和企业的社会保障收入属于费而不是税的范畴,在不少省市都不具有强制征收的性质。
分析我国的宏观税负如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可能会完全不同。目前,采用小口径和OECD口径分析宏观税负者(以实务部门为主)认为,我国的宏观税负不高,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由于近几年我国宏观税负增长速度较快,所以与其他国家的宏观税负差异明显缩小。采用大口径分析宏观税负者(以理论部门为主)认为,大口径的宏观税负计算方法,能够全面地反映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国民的负担水平。我国的宏观税负已超过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还未达到高福利国家平均水平,建议进一步清费立税,减少制度外收入,规范政府收入来源。
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收入一般就是预算内收入,预算内收入主要就是税收收入,而不存在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因此,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税收收入大体可以反映全部政府收入,从这个角度看,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收入/GDP与我国的全部政府收入/GDP是大致可比的。但是如要全面、真实地反映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国民的负担水平,还应该看到政府集中财力的工具不仅包括征税,收费、制度外收入,还包括发债。用这种口径计算得出的结论与前面五种口径计算得出的结论可能又会不同。因此,笔者认为,进行宏观税负分析,采用哪种口径并不重要,关键是逻辑上具有一致性、纵向和横向具有可比性。
我国名义税负偏高
我国名义税负偏高的主要表现
首先,我国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与除欧洲高福利国家以外的其他国家相比,是相当高的。如美国联邦为35%,韩国为36.3%,印度为34%。而且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是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其中,一般雇员的工资薪金所得最容易落在0~5000元,适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率,每级之间的级距较窄,适用的税率提高较快,工薪阶层的税负较重。其次,我国流转税目前是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的体系,其中营业税应纳税的金额包括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这意味着当纳税人从事营业税应税行业时,每取得一笔应税收入,不论是否有利润,都得缴纳一定比例的营业税。这种制度设计使得我国企业的流转税名义税收负担较高。
我国名义税负偏高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首先,可能使逃避税规模较大。尽管“金税工程”的建设大幅度提高了税务部门掌握税源的能力,税务部门在加强征管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事实上税源流失的规模还是比较大。而名义税负过高容易诱发纳税人逃避税的动机。例如,香港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较低,我国不少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选择在内地工作,在香港付薪。其次,财税部门往往出台各种补丁式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抵消高名义税负的影响。例如,由于增值税征收范围较窄,没有覆盖到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的营业税发票无法纳入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税收政策规定交通运输的费用可以有10%的增值税抵扣额度。这种补丁式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容易造成征管漏洞。
我国实际税负逐步上升有一定合理性
实际税负逐步上升有一定合理性
宏观税负随经济发展相应上升有其内在合理性,但由于通胀因素导致宏观税负上升是不合理的。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世界发展报告》将世界各国按人均GDP的多少划分为四种类型,数据表明,不同类型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与人均GDP水平是正相关的,人均GDP水平越高,对应的宏观税负水平也越高。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宏观税负相应上升,是符合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的。总体上,我国企业和居民税负基本合理。中国上市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比较高,2009年为12.54%,中国企业并没有因为纳税而导致盈利能力不强。个人所得税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较小,2008年为2.4%左右,2009年为2.3%左右,如果考虑到灰色收入的存在,这个比例还会更小。
实际税负结构差异不尽合理
我国宏观税负逐步上升虽然有一定合理性,但我们还应看到,在实际宏观税负基本合理的框架下,我国宏观税负内部结构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第一,地区之间实际税负差异不尽合理。在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实际税负轻,经济不发达地区实际税负重。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例,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在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往往用足税收优惠,甚至从财政支出方面出台返还税收收入,发放财政补贴的政策。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往往设置一些严格的条件,限制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享受税收优惠。
第二,行业之间实际税负差异不尽合理。上市公司的数据较为公开透明,我们对近几年上市公司的实际税负率计算结果表明,建筑业、房地产业、采掘业、金融、保险业的实际税负较高,而传播与文化产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的实际税负低于平均水平,农、林、牧、渔业的实际税负最低。
第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实际税负差异不尽合理。通常股东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不同所有权结构的企业,股东发挥的作用不同,企业逃避税动机的大小也不相同。例如,由于目前我国对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主要依据其财务指标,因此,国有企业较之其他所有制的企业更注重盈余管理,不但没有进行逃避税安排的动机,而且倾向于调增利润,多缴税款。实证分析也表明,所有权结构与公司逃避税安排的积极性密切相关,私人所有的企业逃避税积极,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逃避税相对不积极。
第四,个人不同来源的收入实际税负差异不尽合理。目前我国对工资薪金所得和稿酬所得的征税主要采用代扣代缴的方法,因此,工资薪金所得和稿酬所得的征税率相当高,实际税负也比较重,而对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较难掌握税源情况的其他所得则主要采用的是自行申报的方法,征收率相对较低,实际税负也比较轻。
通胀环境会导致实际税负不断增加
价格和税收会相互影响。价格不仅影响名义税收,也影响实际宏观税负。实证分析表明,CPI的上升会带动名义税收和小口径宏观税负的增加。为了降低通胀对税负的影响,英国的做法值得借鉴。英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办法是将个人年收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免税额,不收税;第二部分对应的是起始税率;第三部分对应的是基本税率;第四部分对应的是高税率。英国政府每年在公布的政府财政预算案中,都会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对税率分段进行调整。
政策建议
第一,降低名义税负。当前可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缩小营业税的征收范围,使增值税抵扣链条更加完整。降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减少工资薪金所得超额累进税率的级次(建议从九级降至五级),增加每一级税率适用的级距(尤其是工资薪金收入1万元以下的级距)。由于近年我国CPI涨幅绝大多数年份为正,我国的宏观税负处在不断加重的进程中,这会影响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也是我国税收持续超GDP增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定期减税机制,以降低通胀环境对宏观税负的影响。第二,简化税制,例如针对目前房地产行业存在税费繁杂的现象,加快合并相关税种,研究开征统一规范的对土地、建筑物按市场价值征收房产税,平衡行业税负。第三,宏观税负的结构性差异提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差别征管措施。■
第三篇:党报称我国宏观税负过高一说站不住脚44%税率不严谨
统计数据偏差大 重复计算有水分
“宏观税负过高”一说站不住脚
近日,一则关于全国人均宏观税负水平的调查引发热议,调查显示的中国宏观税负达44%,人均宏观税负6338元,北京甚至超过2万元。专家指出,这种只根据上半年经济数据计算得出的宏观税负并不准确,从年平均数来看我国宏观税负仍处在合理区间。
“一个馒头半个税”引热议
“宏观税负达到44%”的数据一出,公众一片哗然。有网友声称,按照这个标准自己的生活简直是“一个馒头半个税”。有中小餐饮企业抱怨,当地餐饮业税费有50项,税费总额占营业收入的12.5%;有上班族感慨,每月个税征收就要扣掉三四千,一年下来等于两三个月工资都“打了水漂”。
给出44%这个数据的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表示,所谓宏观税负,一般包括4项内容: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以及国有经营性资产收入。这4项加起来,2014年上半年基本占到了GDP的44%。在他看来,“这个数字是相当高的”。
更有相关调查机构随后做了测算,按照以2014年各省区市的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分子,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为分母,得出上半年全国人均宏观税负水平约为6338.76元(考虑到人口相比六普时的增长可能这一数据会有下降),地方人均宏观税负的前三甲是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分别为20347.8元、19192.8元和17993.5元。
所谓44%税率不严谨
以上数字是否准确?需要回到宏观税负的计算标准上来。44%这一结果是以2014年上半年财政收入(11.86万亿元)除以上半年GDP(初步核算数为26.9万亿元)计算而来的,但实际上,我国政府部门按月发布税收初步统计数据时,并没有区分窄口径和宽口径的宏观税负数据,以此作为宏观税负的统计依据未免不够严谨。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分析称:“所谓宏观税负,并不仅是统计税收,还要统计非税收入。一般而言,普惠型公共产品如国防、外交、教育,采用税收形式收取成本补偿费用,专项型公共产品如社会保险会采用非税收入形式补偿成本以体现按人头对应特征。半年GDP都是初步汇总的数据,最终数据要经过两次调整得出,而且GDP的最终数据与初步汇总数据有时相差近8%。此外,政府收入的半年数据也是初步统计,而且我国是有收入预算的国家,政府各类预算收入都是一年期。所以,计
算半年期宏观税负与现实统计方法和预算制度有矛盾;另外,政府各类收入内月度间很不均衡。而且政府投入上下半年非均衡性较高,政府性基金收入更为突出。因此,计算结果就会是一个分母低估、分子高估的数据。”
此外,从政府收入的“成分”构成上来说,简单相加相关数据进行计算也不够合理。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指出,财政收入不能简单由公共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社会保险基金四大类相加,需要剔除里面重复计算的部分,否则就会算出来的宏观税负也会随之“虚高”。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口径,中国的宏观税负不超过35%(世界平均水平约为40%),属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不存在宏观税负过高问题。”贾康表示。税负痛苦指数应降低
既然宏观税负按照严谨的计算方法来看并不算高,那么民众的“税收痛苦”感觉又从何而来?
“问题出在了我国的税收体制上,我们国家现在是流转税为主,而流转税按照具体的分析,比较大的可能性是最后归于由消费者承担,所以居民在我国现有税负结构里承担了税收归宿的大头,间接税比重过高导致民众„税收痛苦‟高。”贾康分析称,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升和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问题凸显,要回应公众诉求,降低实际的“税收痛苦”程度,可以在总体税制结构中应适当地、逐步地提升直接税的调节作用,以及提高直接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
居高不下的“税负痛苦指数”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盈利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负担,一些企业在高税负下长期亏本经营,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已经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清理乱收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多方面着力为企业减负,未来仍应从财政体制上进一步推动结构性的减税措施,“除了进一步调整税负结构,例如加快营改增改革、调整财产税和资源税比重,政府更需要加强对社保、医疗等领域的投入和转移支付,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财政收支结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说。(记者 宦佳)
第四篇:《中国宏观税负多角度分析》大纲 (修复的)
税收经济学期末论文
税收经济学期末论文大纲
一、选题:多视角下的中国宏观税负
二、选题原因
1)本学期所学两门课程(《税收经济学》《财政政策与理论分析》)中
都涉及到中国宏观税负方面的知识,想深入了解下中国税负的真实状况;目前,由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引起的争议很大,很多学者专家讨论这个话题,众说纷纭,似乎没有一个定论,想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试着去判别和分析下这些说法;
2)中国近些年税收收入或是财政收入连续超GDP和居民收入增长,而现在国家又频频利用税收手段调控经济,中国宏观税负和居民负担是否合理?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背景意义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税收痛苦指数”,中国一直被列为世界上税收负担最高的国家之一。从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变动上看,自1997-2008年,中国税收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达18.8%,而名义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2.2%,税收增长幅度大大高于GDP,由此导致宏观税收负担不断上升。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中国税收负担轻重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的税收负担是高还是低?
四、如何阐述分析
建议目前国内关于中国宏观税负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切暂无定论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视角去分析中国的宏观税负:
税收经济学期末论文
1)不同口径下中国宏观税负的比较分析;
2)中国宏观税负国际间的比较分析;
3)中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
4)中国税收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社会福利与公务支出)的比较分
析;
五、数据途径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相关国家机关网站公布的历年经济数据;
2)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
3)图书馆书籍资料;
六、论文亮点
1)由于木恰国内学者专家关于税收负担高低争议的不确定性,本文
将巧妙地避开去谈论中国税收负担到底是高是低的问题,只是通过多视角的分析,使人们能够从多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税收负担问题。
2)目前关于中国宏观税负的高低之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中国财税制
度、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福利关系上,本文将根据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对这些问题做一个不带偏见的对比分析。
第五篇:分析影响宏观税负的原因
对影响宏观税负因素的分析
【摘要】宏观税负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经济体制、公共产品提供等政府职能范围;财政收入结构;税种和税率、税收优惠等税制结构已经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宏观税负经济水平税制税收征管
一、概念界定
宏观税收负担是指国民经济的总体税收负担水平,通常用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总额与同期国民经济总量之比来衡量。具体来说,是指税收收入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民收入(NI)的比值。考虑到口径的统一性,笔者将以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为衡量标准,来分析影响宏观税负的因素。
宏观税负=税收收入/GDP=(应税收入*实际征收率)/GDP
二、宏观税负的影响因素
宏观税负的高低体现了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分配中集中程度的大小,也表明政府社会经济职能及财政职能的强弱。因此,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宏观税负水平的最根本因素。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内部各种社会经济主体的联系越为复杂,这就要求国家有雄厚的财政收入来调控社会经济。同时,宏观经济总量越大,也使得整个社会和国民的税收负担能力大大增强,税收来源更为丰富,税基更为宽泛。实证分析也表明,宏观税负的确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呈正相关关系。
2、产业结构
宏观税负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造成税源结构和税基大小的变化,从而对税收收入的来源结构产生影响。比如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在经济中占主要比重,税收也相应地主要来自于这两个产业;在发达国家,可能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税收也主要来自于该产业。从另一角度看,在现行我经济结构和税收制度下,第二产业对税收的贡献尤为突出。若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宏观税负就越低;反之,第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越大,宏观税负就越高。由此可见,产业结构的发展级次以及由低向高的变动趋势,与宏观税源的增长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3、其他经济结构
除产业结构外,一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构成、以及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等的不同也将导致宏观税负各有差异。
(二)国家职能范围
税收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其数额必然受财政支出需要的影响,而财政支出的多少则取决于一国政府的职能范围。国家职能范围越大,政府的开支越多,必然要求提高宏观税负水平以增加财政收入。反之,国家职能范围越小,政府的支出越少,需要的税收收入也越少,宏观税负水平就可能降低。
可从以下两方面理解国家的职能范围对宏观税负的影响:
1.经济体制
不同的国家或政府,以及不同时期的同一国家或政府,其职责存在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政府的职责是决定政府支出总规模的基础。如我国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比,由于国家的职能范围不同,对政府的支出范围、结构及对宏观水都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2.公共产品的提供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方式以及效率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而对宏观税负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公共产品的供给范围越广,要求的财政支出越高,宏观税负高;其次,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不同,其提供成本、费用、价格也不同,从而宏观税负各有高低;再次,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越高,也就意味着公共产品提供的成本降低,消费者消费一定量的公共品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也就相对较低,因此政府提供公共品的效率对税收负担也存在影响。
(三)财政收入结构
财政收入的形式包括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非税收入和债务收入等。在政府支出范围、项目一定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收入结构或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对宏观税负有重大影响。
其中,收费、公债等非税收入与税收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在政府支出范围一定的情况下,收费和税收均用于满足政府的公共支出。而公债作为一种延期的税收,是用未来的税收负担来代替了当前的税收负担。而同时,非税收入在政府收入中占的比例过大必将会挤占税收收入,对宏观税负产生影响。
(四)税收制度
1.税种和税率
税种的设置、结构、比例决定了课税范围。一方面,设置的税种越多,税收的覆盖面积越广,在国家经济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宏观税负也越重。另一方面,不同的税种,其筹集资金的能力不同。采用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和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将会对宏观税负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所得税在税收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越高,宏观税负越高。
在现有税种不变的情况下,不同的税率会带来不同的税收收入,从而使得宏观税负不一致。理论上,税率同税收负担之间呈正比关系。
2.税收优惠
税收优惠又可以称为非标准化税制实施的范围、税式支出政策。税收优惠的变化会引起税基的相应变化,从而使宏观税负发生相应的变化。税收优惠的施行使得在国家经济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税收收入下降,宏观税负降低。
(五)税收征管因素
税务管理的水平不仅直接决定着税收制度所能形成的实际税收负担及其效应,而且,将直接影响一定时期税收收入的多少,从而在较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宏观税负的高低。税收征管因素对宏观税负的影响可从两方面理解。第一,纳税人的纳税意愿。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薄弱,则会出现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第二,征管部门的效率。征管部门效率高,则能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会很好地监督偷税漏税,加大税收征收率。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一国宏观税负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经济体制、公共产品提供等政府职能范围,财政收入结构,税种和税率、税收优惠等税制结构已经税收征管因素的影响。
宏观税负作为一国税负的总水平,其合理与否对于保证政府履行其职能所需的财力,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地了解上述影响宏观税负的因素,合理地调控宏观税负,保障经济与税收和谐、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董静静
2、王国清、马骁 山东经济 2009(25)《财政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第2版《中国宏观税负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