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其问题分析
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胡锦涛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科学教育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就是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宗旨。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界里,人们要想很好地驾驭科学技术,使其为人类带来无尽的福祉,不仅需要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而且更需要全体公民对科学和技术有相当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生产中各行业从业人员劳动素质的要求,并使公民能理性地充分享受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舒适生活。为此,学校科学教育就必须为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服务,并把它作为科学教育最基本的价值取向。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人的科学认知水平、科学认知能力、科学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学素养呢?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
从词源学上看,英文的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直译成中文是“科学读写能力”的意思。在英文科学素养中的literacy一词指读写能力,它来自 英文词汇literate,而literate则来源于拉丁语literatus,指有文化、有学问的意思。在现代科学教育的语境中,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实际上指的是对科学的基本理解。
在我国,多数学者认为科学素养是以正规教育为基础,通过日常学习和媒体等各种渠道所提供的信息而逐步积累形成的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能力。科学素养的形成受到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
会文化事业的理解,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的应用问题,了解其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则认为: “科学素养包括运用科学基本观点理解自然界并能做出相应决定的能力。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做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 的能力。” [2]
科学素养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从其起源和发展来看,它有丰富的内涵,目前国际上正朝着能够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可实际操作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同组织或个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科学素养的内涵给出不同的理解方式或内容,但从本质上看,科学素养的内涵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对科学本质(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二、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不仅直接关系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而且也关系到将来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潜力。因此,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既是时代要求,又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其科学素养的水平对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的影响不言而喻,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当前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科学素养呢?
1.大学生要有广博的科学视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世界 ,也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资本,知识改变世界。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对人们的活动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 ,使传统科学技术发展进入网络时代 ,也推动了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 ,即脑力劳动者内部的分工。这种变革 ,对人的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因此 ,当今的大学生要有广博的科学视野 ,要努力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 ,这样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2.大学生要有严谨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探求真理、坚持真理、主持正义的一种勇气和人格,是现代人的性格、心理和气质,是求实原则、理性思维、探索精神、质疑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科学精神的本质,科学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性思考是认识的途径,合理质疑是科学的天性,不断探
索是科学的本能,创造发明是科学的反映,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因此,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探索未知、创造知识为己任,把不断进行知识创新作为自己终身追求的目标。
3.当代大学生要具有科学的研究能力。科学研究的目的既是创造精神财富,创造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也是创造物质财富,是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生产,应用于实践,在生产和实践中发现新科学。科学研究是探索性、创造性的社会劳动,是进行科学认知、科学发现的劳动过程。科学研究能力是科学素质中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创造性的想象创新能力、掌握和预测未来的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理性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操作能力和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及良好的记忆能力等等。为了提高科学的研究能力,必须提高科学研究的素质,这是科学研究能力的基础,也是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大学生科学素养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状况却不容乐观。据有关对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显示,对于科学研究方法,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有26%的大学生表示“比较了解”,而高达65%的大学生则表示“不太了解”,还有7%的大学生表示“不了解”。[3] 这表明,大学生对于科学方法的本质尚缺少必要 的掌握和理解,甚至缺乏对常识性科学知识的必要了解,我国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整体状况不够理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上的国内缺乏培养科学素养上壤的历史文化因素,也有微观上的教育体制弊端、教育活动主体思想认识偏差等因素。
1.教育体制存在弊端。教育体制上的弊端对人学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首先,大学生科学素养不足不可避免地受其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我国目前实行的应试教育使得中小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学校单方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得中小学不重视科学素养教育的风气在高校中得到延续,大学生沿袭了过去在中学时形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为考试而学,对于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高校文、理科学生除学习各自专业的必修课外可以自主选择选修课程,这就极易出现人学生偏科现象:绝大多数大学生出于几个人兴趣和选修课程的难易程度尤其是该门课程的通过率来决定选修哪门课程。这样,相对枯燥的科学类课程受到了轻视和冷落。再次,虽然目前已有少部分高校将人学生科研活动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定下来,但我国大部分高校仍缺乏针对人学生的专门科研活动,缺少专门机构对人学生的科研活动做出指导和安排,这种体制上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校园缺乏浓郁的科学素养氛围,进而使得大学生缺少科学技能的锻炼与培养。
2.科学素养认识存在偏差。首先,教育工作者认识上存在偏差,在高校领导层普遍存在的观点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加强,而科学素养则处在受忽视、放任自流或是从属地位。高校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现状,要将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纳入日常工作中来,在教学目标上要体现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其次,大学生自身在科学素养方面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不少学生认为大学生的素质只要体现在学习期间的专业成绩,至于素养问题,是十分抽象的,从而妨碍了大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所需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三、提高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对策探析
改善大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不高的状况,需要从大学生自身科学素养认识、科学的课程体系建构和大学校园科学氛围建设等方面入手来解决。
1.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当代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就应该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合理利用高校这一宽松的学习环境,自觉将科学素养的锻炼与提高纳入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安排当中,不仅要在课堂上汲取科学知识,还要注重在专题网站、各类媒体宣传上猎取科学知识,并在生活中注重锻炼和实践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唯如此,才能将学校教育活动当中各种有利于自身科学素养提高的外部可能性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变成为自身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这一现实。
2.以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通识教育课程为基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且规定学生必须要在有关课程模块里,修满相应的学分,达到要求才能毕业。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规定人文社科专业、艺术和体育专业要以必修课的形式增加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同时还应设大量与科学素养有关的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如化学与社会、近代物理导论、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通过有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社会、科学技术和人的关系,了解高新科技的前沿知识和掌握
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方法等。
3.营造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环境。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即理解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定律和理论,进行科学推理,运用科学进行个人事务决策和形成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等。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将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其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认识各种科学知识间的关系,将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掌握进行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其次,我们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不仅通过课堂教学受到教育,他们还会在大学创设的高品位的文化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素养的形成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它需要一个浓厚的科学氛围,这就要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科学导向,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广泛宣传科学,反映世界科技新动向和新成果,通过举办科技文化节、科技知识竞赛、科技文化展览、科技讲座、科普交流、放映科教电影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文化氛围的熏陶,促进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桂青,教育科学研究应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基,中国教育报[N],2007年7
月14日.[2]OECD/PISA.Measuring Student Knowledge and Skills[R].The PISA Assessment of
Reading Mathematical and Scientific Literacy.2000.[3]孙海滨,刘婷婷.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3),p40.
第二篇:关于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关于当前大学生创业问题的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创业就成了时下高校大学生们摆脱就业束缚,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本文主要研究当今中国大学生的创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和建议
伴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加剧和金融危机的到来,大学生创业这一话题再次在全国掀起了热潮。各高校和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很多政策支持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自主创业,但是由于这一创业大潮来势有点凶猛,随之而产生的很多新问题亟待我们的认真思考。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不大。一部分毕业生由于自主创业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虽然有相对比较好的创业环境,但是选择自主创业的人并不多。
首先,当代大学生对创业有着很高的热情,但是很少有人把创业作为一种理想的职业选择。许多大学生自主创业,往往是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这种消极的选择动机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份有关的创业调查报告分析指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普遍表现为“生存型”,而不是“机会型”。“机会型”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体现为抓住市场机遇,主动占领市场而我国大学生创业在这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另外,因为专业课程学习与创业在时间上的矛盾,使很多学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因为惧怕创业的艰难,实际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只占百分之几,而且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了大学生创业的客观条件。
其次,大学生创业在现实条件方面也存在着诸多束缚。因为从小就接受应试教育,更多的精力花在学习上,对社会和市场都少有了解,没有实践经验,创业项目的选择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第一道门槛。一旦因为项目选择的方向有问题而经受了挫折,很容易令他们灰心丧气,打击他们创业的热情。创业启动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第二道门槛。大学生要创业,没有资金来源,通过做兼职或勤工助学也很难积累创业资金,即使一部分同学通过家里的扶持或贷款等其他渠道获得了启动资金,也可能会因为资金周转和所要承担的投资风险而使创业变得困难重重、压力重
重。因此,通过淘宝网等进行网上创业因为所需的启动资金少而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但毕竟大学生创业的形式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淘宝网。
第三,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单纯重视就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内容大多局限于阶段性的创业计划竞赛,而对学生自我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对投资项目论证、资金筹措、产品技术、质量管理、市场开发、人际关系、商业法规及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内容涉及较少。其次缺乏为企业培养和提供创新型人才的环境。大多数企业认为,我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责任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大学生承认,自己最缺乏的是:创造力、组织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而这些素质,恰恰是创业所必须的。虽然大学生创业面临着多重问题,但是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解决当前就业困难的临时举措,而是对学生个人、高校和社会发展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工程,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如何发展好大学生创业教育。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想真正实现创业,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将创业理论知识转化成创业能力。创业教育重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育体系上应包括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实习模拟、实地调研四个部分。要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对教师在创业方面的培养也必不可少,学校可以安排一些培训课程,供教师充电,了解相关的创业知识,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或者由教师自己安排到企业进行实践。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加强校企合作,定期邀请一些商界人士来给学生讲解最新的市场动态,最真实的创业经历等等。
学校还可以组织创业设计大赛,开设创业讲座等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兴趣。尽可能的利用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进行创业实践的机会。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可以适当的将一部分管理内容让学生来参与,比如食堂,商店,环境卫生,校内便民服务等等一些岗位,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使学生在这些项目中学习一些管理技能,从而丰富创业经验。
另外,学校可以尽可能的联系企业,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实践机会,让同学有机会真正的接触企业,明白企业运作的道理和流程,学习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各地高校和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很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如项目申请、创业资金贷款、创业培训,开业指导以及税收方面等。
在管理上,对内要通过鼓励和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外要与当地政府、区域社会广泛合作,大学要把自己创造的知识产权带给社会,为企业服务,而社会的创新型企业也是大学创业教育中活生生的教材。因此,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唤醒、启发、诱导、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能,鼓励大学生开拓创新,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多作贡献。同时,要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与能力摆在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培养学生创业精神、能力展开,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帮助其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把学生培养成视野开阔、主动创新、勇于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二)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
显而易见,身边的成功案例对大学生的激励作用尤为明显。东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毕业生刘国起带领7名同学一起创建了维世软件有限公司。不到一年时间,该公司开发的软件“信息化教育平台”已经被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00余所学校使用。被誉为“中国创业第一人”的杨锦方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注册和创办了视美乐公司,成为成功创业的典范。不少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在社会上刮起了第一次创业旋风。很多学生就是在这次报道的影响下开始关注大学生创业活动的。
(三)制定和落实支持政策,提供必要资金,营造创业舆论氛围
各级政府要努力建立真正能够促进创业的、负责任的、高效率的学生创业管理和服务系统,制定能够快速推动学生创业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比如青岛针对大学生创业最多可得20万贷款;广州市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今年起享受42项收费优惠政策,包括免交26项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免交或按最低标准收取16项经营服务性收费等。社会各界要努力营造“创业是高水平的就业”的整体氛围,为大学生创业扫清思想障碍。
很多大学生创业初期都信心百倍,创业也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当企业需要再进一步发展的时候,便遇到了种种不可预测的困难,这时候缺乏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的大学生老板变得束手无策,使企业发展受到遏制甚至是停止。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各方面都应该想想办法,怎么样能够对创业的大学生多提供一些后续的扶持工作。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创业,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千百万的大学生有着千百万种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追求。高校和社会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要注意避免盲目性,不能一刀切。高等教育本身就有精英教育、大众教育、职业教育等几个层次,因此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但是,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的冲击下,在周围创业的同学的影响下,很多同学可能会受到短期经济利益的刺激,认为无论创业成功与否,能够先赚点钱,弥补自己的经济空缺,满足一下自己更高层次的物质追求也好。但是抱着这种心理状态的同学,不但不能踏实创业,反而也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因此,学校在鼓励同学创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同学们浮躁心理,一定要针对同学的不同情况在思想上给予必要的指导,要能够达到学习的同学努力学习,创业的同学积极创业的理想效果。
总之,创业教育不仅为学生各人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垫脚石,也更为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提供了大批的新生力量。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使创业教育理论能够真正服务于高校教育,最大程度的减少创业的不利影响,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姚毓春.大学生创业问题探析[M].经济纵横.2007.4.[2]卜晓慧.浅议大学生创业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对策.科技资讯.2008.10
[3]王珍.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探析.科技资讯.2009.12.
第三篇:浅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浅析当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
摘要:在构筑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生社会化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其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何发挥高校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途径
0 引言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从生物个体到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对他们成为社会成员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大学生社会化的顺利进行,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生物个体的自然人通过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学习社会文化,形成社会观念,掌握社会技能,适应社会生活,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新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过程。社会化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领域,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成员,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的个性和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积累、传递和延续的过程,使人变的更有社会性。
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一般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大学生是从中学生分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拥有作为前期社会化成果的更高的智能基础和知识基础,他们不仅要承担社会延续的自然继承者角色,更要完成作为社会发展开拓者的角色,是承担技术革新、观念更新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后备军。因此,研究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所谓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成为能自觉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培养,使大学生逐渐成为一个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合格人才。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发展的过程,而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呈现出不同于其它时期的特点,首先,大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成熟的过程,是政治理想和信念的养成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其次,大学生同时作为社会化主体与客体,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优势促进社会化发展的重
要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这个时期对他们日后进入社会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三,大学处于较高的文化层面,本身具有的精英文化使大学生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当前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已经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话题。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能够拥护并支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性地看待国家改革、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强烈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如价值观念的扭曲,价值主体过于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庸俗化,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增多等现象。
2.1 政治社会化不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大学期间,接触什么事物,受到哪些思想影响,几乎完全由自己决定,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常被忽视。然而,大多数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德育功能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政治辅导员承担。连年扩招导致各高校思政工作人员缺乏,每名辅导员要带几百名学生,失衡的师生比给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德育的倾向,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一些社会不良生活方式便乘虚而入,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丧失了政治鉴别力,淡化了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离。
2.2 生活社会化不足 首先,价值取向异化。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自主、个性、自由和权利,目标呈现短期化倾向,学习目的的功利化倾向越来越明显,许多学生学习只是为了获取奖学金,获得短暂的利益,专注于对现实物质利益的追逐,没有了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缺少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使得他们社会责任感下降,价值观念歪曲,影响了大学生社会化健康有序地进行。其次,生活随意化。许多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人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前途感到渺茫,处处随遇而安,经常逃课、吸烟、饮酒,生活没有规律,随意挥霍金钱,有些学生为了考试能过关,送礼走后门,甚至考试作弊,做出许多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行为。第三,感情庸俗化。爱情本身是神圣而伟大的,而一部分学生却没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许多大学生的追求已经超过了限度,他们追求简单、低级的刺激和发泄,有时甚至失去了一名大学生应有的尊严。
2.3 技能社会化不强 首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缺失。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许多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各高校都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实践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客观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无法适应工作岗位,体现出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其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当代大学生大多数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学到中学一切事情几乎都是由父母包办,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很少遇到需要自己独立决择和自主完成的事情,进入大学后,离开了父母的怀抱开始了独立生活,许多事情需要自主处理,当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缺少自我调适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第三,人际关系淡薄。当代大学生个性化较为突出,喜欢独来独住,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淡薄,许多学生中知道学习,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大学期间无法与别人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不参加集体活动,有的甚至整天沉迷于网络,缺少必要的社会交往活动,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没有足够的认识,出现了一些逃避现实,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反映。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途径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社会化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能否发挥他们主力军的作用,进而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学生社会化是他们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标志,所以解决好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3.1 加强思想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基础 大学生社会化首先要政治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础,要对学生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准确把握青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广泛的咨询、服务和行之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结合起来,增强自我调解的能力,找到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方法,培养有着良好政治素养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合格人才。
3.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前提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全校师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办学理念和行为规范,它渗透于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引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样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提高,可以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愿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品牌,要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体现校园文化的社会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大学生能受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高文化素质,促进大学生从“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3.3 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关键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大学生社会认同的前提。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社会现实,参与具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不断培养学生技能、品格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突破原来简单地将实践理解为参观、实习和暑期三下乡的狭隘范围,努力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范围,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不仅仅是调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还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培养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3.4 加强社会技能培养是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保障 社会技能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社会价值的直接体现,大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的社会技能,才能实现社会化的转变。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集体生活来完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生活习惯、基本的人际协调能力等,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从事社会分工、扮演社会角色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能力,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来完成的。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要大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把大学生社会技能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加强社会技能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有效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解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需要创造更多的大学生社会化的条件,培养大学生合乎特定社会要求的道德、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社会角色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备适应社会角色所需要的心理素质,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参考文献:
[1]闫卫锋.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
[2]李辉.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其建议[J].中小管理与科技,2008(32).[3]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4]陆飞霜.和谐校园文化探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第四篇: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困难的现状、成因的分析和研究,试图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对策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调查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2009年新增的毕业大学生又将达到610万人,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未就业的480万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各地要建设完善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现实表明,随着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社会上自主创业的人将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可能成为今后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如何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难的原因分析
第一,缺乏创业信念。大学生心中的创业,更多的是成功的事例,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对此他们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创业中如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感到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另外,他们对公司的运作认识过于简单,没有考虑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
第二,设想幼稚,脱离实际。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的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但投资人看重的是创业计划中的真正技术含量有多高,市场空间有多大,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丰厚。对于这些,创业者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第三,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当老板就是指挥员工干活,他们对创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糊涂状态,还很简单幼稚。因此他们的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他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方面还存在着许多谬误,导致难以正确处理一些具体事情。说简单点,就是太嫩,太不成熟。其实创业首先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工作岗位。要想帮助更多人就业,就必须有把企业做强做大的能力。而打工是取得创业经验,提高创业能力的好办法。
第四,资金缺乏,社会环境不完善。资金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瓶颈,没有资金,再好的新技术也难以化为现实生产力。昂贵的学费已使家庭举步维艰,吸引社会投资更是谈何容易。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先例令人对创业望而生畏,也在社会上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质疑。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社会,创业所需的各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如银行贷款、申请工商注册等环境因素也使他们雪上加霜。
三、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对策
通过社会、政府、高校与大学生自身等群体的共同努力,找到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倡导创业精神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要大力加强对创业人物及其创业事迹的宣传,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营造创业氛围,倡导创业精神。激励大学生在创业中就业,在就业中创业。一个人要想有创新的灵感和效果,必须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要想有创新的勇气和智慧,必须有较崇高的目的和强烈的使命感。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要解决一个你应该为谁读书、为谁创业的问题,才能找到奋斗的目标。
(二)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另外,还必须培养一些独特的创业素质,包括自立、自强、进取、意志、创新等。再者,还需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包括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三)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高校有必要在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以努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大学生创业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的体现,不仅突出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体现了创新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高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开设与创业相关的讲座会教学。比如如何把握商机,如何融资,如何写创业计划,如何承受压力等等。高校通过过程辅导和政府、社会扶持等一条龙服务,解决创业过程中的相关难题,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四)构建创业平台,改善创业环境
引导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既需要有活动载体,也要构建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体系。此外,还要构建创业服务体系,一是提供政策支持。要配合有关方面做好国家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并紧密结合实际,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和落实新的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法规。二是提供项目支持。要为大学生创业推荐可供选择的项目,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学生自主选择的项目为主,加强创业指导,组织力量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三是争取资金支持。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引入风险投资,同时要募集社会资本,本着双赢的方针,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五)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
目前大学生的创业方向,有人提出在如下四个方面可供选择:
1、高科技领域。身处高新科技前沿阵地的大学生,在这一领域创业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并非所有的大学生都适合在高科技领域创业,一般来说,技术功底深厚、学科成绩优秀的大学生才有成功的把握。推荐商机: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手机游戏开发等。
2、智力服务领域。智力是大学生创业的资本,在智力服务领域创业,大学生游刃有余。例如,家教领域就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一方面,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传统渠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更容易赚到“第一桶金”。推荐商机:家教、家教中介、设计工作室、翻译事务所等。
3、连锁加盟领域。统计数据显示,在相同的经营领域,个人创业的成功率低于20%,而加盟创业的则高达80%。对创业资源十分有限的大学生来说,最好选择运营时间在5年以上、拥有10家以上加盟店的成熟品牌。推荐商机:快餐业、家政服务、校园小型超市、数码速印站等。
4、开店。大学生开店,一方面可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顾客资源;另一方面,由于熟悉同龄人的消费习惯,因此入门较为容易。正由于走“学生路线”,因此要靠价廉物美来吸引顾客。此外,由于大学生资金有限,不可能选择热闹地段的店面,因此推广工作尤为重要,需要经常在校园里张贴广告或和社团联办活动,才能广为人知。
参考文献: [1]陈灿军 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索质教育[J] 求索,2004,(1).[2]杨爱杰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 2006(1)[3]刘彩生 李国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3).[4]戴育滨 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 2006(6).[5]罗美萍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
第五篇: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分析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分析
韩伟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学号12212078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的同时,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显著。本文主要阐述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其原因,并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情提出了一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贫富差距 成因 对策
一、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
(一)贫富差距概念的界定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是狭义的概念;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是广义的概念。我们在这里主要涉及狭义的概念,贫富差距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状况。
(二)贫富差距的表现
现在国际上衡量贫富差距的主要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0.3以下为平均状态,0.3-0.4为合理状态,超过0.4表示该国贫富差距过大,超过0.6说明该国已经严重两极分化,处于社会动荡的边缘。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基尼系数为0.28,在当时我国还是一个收入分配比较平均的国家,进入90年代后我国的基尼系数急剧上升,早在199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达到0.4的国际警戒线,2004年上升到0.47,2008年就已经达到0.53,到2012年,当我国的GDP位于世界第二位时,基尼系数已经达到0.61,我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同时,贫富差距问题还表现为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的状态,即分配收入的“马太效应”。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现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如果再不对这种现象加以遏制和改善的话,整个社会就会出现两极分化,也即意味着我们国家的贫富差距问题发展到了最为严重的地步。这一现象因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城乡间差距、地区间差距、行业间差距三个方面。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农民占据全国人口总数的62%左右,所以农村的发展、农民的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看,199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86元,前者为后者的2.2倍,而到了2007年,这一比例扩大到3.7倍。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 元,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城乡居民的财产差距高达15倍。因此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已经非常明显。
2、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提高幅度的差异却很大,各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一般来说,低收入增长地区都集
第 1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中在中西部。据学者研究,2008年,我国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已达到26%,而如果从城乡收入差距中各地区对全国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已高达58.3%,东部地区为37%,这表明,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就越加明显。据统计,2007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市,为 23622.73 元,最低的是甘肃省,为 10012.34 元,两者相差近2.36 倍;而农村的差距则更大,农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上海市为10144.6 元,最低的是贵州省为 2373.99 元,两者相差近4.27 倍。
2、不同行业之间的职工收入差距悬殊
20世纪 80 年代,中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在 1.6~1.8 倍之间。90 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倾斜,行业收入差距表现出逐步扩大的态势。2005 年,石油、烟草、电信、水电气供应、金融等垄断性行业的职工总数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其收入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且收入中相当部分来自行政垄断。至 2010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和平均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收入差距已扩大到4.2倍之多,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 5~10 倍之间。垄断行业凭借其在市场中占有的垄断地位而获取了大量垄断利润,其垄断行业的职工也相应获得了较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垄断行业高收入问题以及行业间工资差异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二、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成因
(一)自然历史原因
1、自然地理差异
一个地区的区位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素质及原有的经济发展基础都是该地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东部地区背负大陆,面临海洋,地势平缓,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开发时间长,人们的文化素质较高,人口密集度高,需求量大,所以,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好,各方面生产条件比较优越,可以吸引大量投资,使得资本充足,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使得人均收入高。而中西部地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自然资源缺乏,人口相对稀少,开发难度大,缺乏投资资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均收入偏低,从而形成贫富差距。
2、历史积淀的因素
(1)我国文化传统中有“不患寡而患不均”,崇尚大同的平均主义思想较为强烈。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在平均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中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要高于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今天,这是属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和“不正常”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整个社会获得了一种正常的发展,并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这样就激发了民众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传统的平均主义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2)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逐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价值规律为基本规律的市场经济本来就具有使收入差距扩大的动力,它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益。这种依照优胜劣汰规则展开的竞争,必然形成各企业及劳动者之间在收益上的差距和在富裕速度与程度上的差别。邓小平提出的“先富带后富”的提议,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带后富,再拉动他人共同致富国家制定发展政策时,对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开发区等地区,在税收、信贷、投资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实行了区别于中西部地区的
第 2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一系列优惠政策。这样促使这些地区经济迅猛发展,必然使得地区间国民个人收入之间的差异性明显。
(3)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从政策和体制上将城乡分割为完全不平等的两部分,不论在社会地位上、经济地位上还是政治地位上,城市居民都高于农村居民。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工业,国家通过农业“剪刀差”的形式来为城市的工业化聚集资金,其主要方式是国家通过人为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和人为提高其工业产品销售价格的方式来获得“剪刀差”,从而把农业产品的利润转化为了工业产品的利润,国家通过这种方式来为工业化聚集原始资金,使得城市的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然而这种方式扭曲了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值,使得农业产品的价值被人为低估,造成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并且长期得不到提高。并且我国农业主要集中在种植业,而畜牧业和农村加工业都不发达,这都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经济”战略,对城市建设投入过多,而对农村发展投入过少造成的。同时,我国的城乡户籍制度也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居一样的福利待遇,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另外,教育因素对贫富差距的影响,也从隐性转变为显性,中国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设施、科技设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内部教育氛围良好、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而乡村教育设施不齐全,农民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乡村的人均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市,从而产生区域的文化思想差异,带来的经济发展效率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城乡二元经济的壁垒不仅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增收难,同时逐渐扩大了城乡收入的差距。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弊端
1、国有垄断行业不规范
我国在经济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对于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实行国有垄断经营,这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这些行业包括供电、供水、电信、邮政、铁路运输和金融保险等部门。这些国有垄断行都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和控制,甚至还被国家赋予一定的行政权力,国家对于这些行业也有着很高的进入标准。因此,这些垄断行业凭借着这种垄断优势而获得了超额垄断利润,而且在行业由于政府实行行政性价格管制而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而这些高额垄断利润和财政补贴中的一部分就转化为了垄断行业职工的高收入和高福利,这使得垄断行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和福利与一般行业相比明显拉大,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有公开资料称,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的员工从业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石化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10倍之间。
2、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
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和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收入水平上即使按劳分配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由于对资本等生产要素占有量的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等非生产要素所带来的非劳动收入自然也存在差异。同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性的道路,制度的不完善为各种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提供了体制性空间。政府配置资源的紊乱和监管的不到位是权力寻租产生的根源,权力寻租会产生大量灰色和黑色收入。通过“设租”“寻租”交互运动的方式用资本换取国家领导干部手中的所掌控的经济优势获准权,这样一方面加剧了企业之间因不公平竞争而导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同时也使一些官员在行贿过程中获取了
第 3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高额的灰色收入,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
3、我国的税收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税制不完善,税收征管上的漏洞较多,税收不但没有达到有效控制贫富差距的效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首先是税种设置不合理且调节不到位。目前我国对个人收入调节的税制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个人所得税,其他的相关税种要么没有建立,要么功能不够,如财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障税等等。其次对偷逃税行为打击不力。由于全社会缺乏依法纳税的氛围,加之执法方面的原因,我国在税收过程中,对各种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人通过偷税、漏税等手段非法致富。这种不健全的税收制度,一方面使一部分人的财富迅速加大,另一方面又使国家缺乏进行必要再分配的资金和能力,不能及时有效地援助弱势群体,从而加大了人们贫富之间的差距。
4、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它本身不会导致人们收入差距的无限拉大,真正导致社会成员贫富差距悬殊的是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和市场经济配套的相关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不能对市场竞争中的弱者进行及时的保护,就会导致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社会现象。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包揽为特征的单一型社会保障制度,这种保障制度覆盖小,资金渠道狭窄,管理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等,没有能力也没有办法兼顾社会公平,无法适应新体制的需要,致使我国社会保障供需失衡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主要靠工作单位来解决,而一旦面临失业,他们的生活马上就没有了保障;而农民家庭主要靠自己解决,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自身根本就没有能力解决,再加上乡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还没有制度化,致使部分地区贫困者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有8006的劳动者与老年人没有基本养老保险,90%的人缺乏基本医疗保障,大多数产业工人缺乏工伤保险,绝大多数女职工没有生育保险,而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的社会福利则更加显得比较欠缺等等。虽然各地均出台种种社会保障政策,但往往是因为投入不足、管理不严、落实不到位,只能是形同虚设。由于这些群体在市场竞争中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社会又不能够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救济和保护,就必然进一步导致了他们生活的贫困。
三、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基本对策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间、区域间的和谐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实行“三农”政策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发展,关键是要贯彻执行“三农”政策,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更快地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城市工业已经初步建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已具备自我发展能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首先应深化农村的各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壁垒。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生产技术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最后要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的战略,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提高城市化率,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一样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间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筹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打破空间阻隔、地方壁垒,第 4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首先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发展重点工程和开发优秀特色资源,加强西部人才开发,加大东中西协调互动力度。其次要积极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和装备研发制造,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挥地区优势。再次要落实中部崛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承接东部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最后鼓励东部地区不断推动体制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时说:“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并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要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因此,首先,要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并健全要素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大薪酬调整的初次分配薪酬调整的力度,我国对于传统农业以及一些依靠人工劳动力的工作的薪酬分配相对较低,应该适当的修改相关制度,对农业以及以人工劳动力为主的工作进行薪酬的上调。其次,要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得偷税漏税的行为大大减少,适当修改个税在各薪酬的纳税比值,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福利水平,从而对穷人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对富人进行更为合理的税的征收。再次,要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更加注重公平。
1、加大政策扶贫力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国家要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补助支出,帮助地方重建公共财政。各级财政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用在财政支出的比重,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特别是要将农村人口纳入国家财政支持的社会保障范围内。
(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
首先,要加快制定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法律的规定,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对政府垄断的行为和价格加以限制。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的差距。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增强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对公务员实行财产申报制度,严惩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的不正之风。因此我国一方面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玩还是那各种社会制度,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从而堵住权力寻租的漏洞,从根本上防止腐败蔓延和非法非正常收入的产生。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法治,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非法收入,以法律的威慑力遏制不法行为,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百科.基尼系数
[2]国家统计局.从基尼系数看贫富差距[J].中国国情国力,2001:29一30 [3]查俊峰、张超.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浅析[J].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2 [4]张理海等.我国贫富悬殊的现状、成因及解决的建议[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1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373 [6]魏杰.建立新的收入分配体制从分配不公平走向公平分配仁M〕.东方出版社,1990 [7]杨宜勇.公平与效率队」.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8]王贵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律建设〔M〕,1998,12 [9]张道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变迁〔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0]陈文通.科学发展观新论仁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第 5 页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2012级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