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3等差数列前n项和学案
2.3.1等差数列前n项和学案(第一课时)
姓名:班级:日期:【学习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
2.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项和有关的问题.【本节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本节难点】灵活运用等差数列前n项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有关问题
一、复习回顾
1:什么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什么?
2:等差数列有哪些性质?
二、学习探究
探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问题:
1.计算1+2+„+100=?
2.如何求1+2+„+n=?
新知:
数列{an}的前n项的和:
一般地,称{an}的前n项的和,用Sn表示,即Sn反思:
① 如何求首项为a1,第n项为an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
② 如何求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的和?
试试:根据下列各题中的条件,求相应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⑴a14,a818,n8;⑵a114.5,d0.7,n1
5小结: 1.用Sn(a1an)
n,必须具备三个条件:.2.用Sn(n1)d
nna1,必须已知三个条件:.三、典型例析:在等差数列{an}中,(1)已知a15=10,a45=90,求
s60
(2)已知S12=84,S20=460,求S28;(3)已知a6=10,S5=5,求a8和S8.
四、学习小结 1.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两种形式;2.两个公式适用条件,并能灵活运用;
3.等差数列中的“知三求二”问题,即:已知等差数列之a1,an,q,n,Sn五个量中任意的三个,列方程组可以求出其余的两个.五、当堂检测 1.在等差数列{an}中,S10120,那么a1a10().A.12B.24C.36D.48 2.在50和350之间,所有末位数字是1的整数之和是().A.5880B.5684C.4877D.4566 3.已知等差数列的前4项和为21,末4项和为67,前n项和为286,则项数n 为()A.24B.26C.27D.28 4.在等差数列{an}中,a12,d1,则S8.5.在等差数列{an
}中,a125,a5
33,则S6
第二篇:高三等差数列及前n项和导学案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导学案
班级_______课时时间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会用定义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2.能利用等差中项、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列方程求值; 3.善于识别数列中的等差关系或能将其转化为等差关系。
重点:等差数列基本功式、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的证明及性质的应用。考点梳理
1.等差数列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项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前n项和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b的等差中项A=_______________ 2.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1)若{an}为等差数列,m、n、p、q、k是正整数,且m+n=p+q=2k,则am+an=______=____.(2)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2n}_________,公差为________.(3)若{an},{bn}是等差数列,则{pan+qbn}也是等差数列.
(4)若{an}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则ak,ak+m,ak+2m,…(k,m∈N*)是公差为______的___数列.(5)若{an}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n,则数列Sm,S2m-Sm,S3m-S2m,…,是____数列,公差为____.(6)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n,则S2n-1=___________.(7)若数列{an}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Sn,则数列{
Sn
n
}为__________.典例探究
题型一 等差数列有关基本量的计算
例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6=10,s5=5,求a8和s8.题型二 等差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例2:已知数列{an}中,a3
5=2-1a(n≥2,n∈N*),数列{b111=,ann}满足bn=(n∈N*).
n1an1an1
(1)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题型三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例3:(1)(2011·辽宁高考)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2=S6,a4=1,则a5=________.(2)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a2m1m1am0,s2m138,则m=____.(3)等差数列{an}的前m项和为30,,2m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项和为______.达标检测
1.(2012年高考北京文)已知{an}为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若a1
1,S2a3,则a2________;Sn=________.2数列{an}中,a1=8,a4=2,且满足an+2-2an+1+an=0(n∈N*),则an=________.3.(2011年重庆)在等差数列{an}中,a3+a7=37,则a2+a4+a6+a8=_____.
第三篇: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等差数列前n项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过程以及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前面学过
的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等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又能为后面等比数列前n
项和以及数列求和做铺垫。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公式的推导方法。同时能
熟练、灵活地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倒序相加进行求和的过程,学会
观察、归纳、反思。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具体、生动的现实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探
究求和方法的兴趣,树立学生求知意识,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逐步养
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一般公式推理的能力。
4、重点与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掌握与应用。
难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以及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的掌握。
二、学情分析
学生前几节已经学过一些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还学了等差数列的定
义以及性质,对等差数列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这些知识也为这节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做准备,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做铺垫。但由于数列形式多样,因此仅仅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是不够的,更应该学会灵活应用。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索发现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老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123100?。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10岁的高斯迅速得出5050这个答案。让同学思考并讨论高斯是怎么算的。
设计意图:由著名的德国数学家高斯的例子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为下面引入倒序相加法求和做准备。2.教学环节:介绍倒序相加法
教学过程:请同学将自己的计算方法在课上发表,老师接着介绍倒序相加
法。记S123100981S10099,从而发现每一列相加都得101。
则2S(1100)(299)(398)(1001)101*100
S101*10025050
类似地,用同样的方法计算1,2,3,,n,的前n项和,可以得到 123n(n1)n。2 设计意图:介绍倒序相加法,并用这个方法计算1,2,3,,n,的前n 项和,从而为下面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做铺垫。
3.教学环节:推导公式
教学过程:首先介绍数列an的前n项和,用Sn来表示,即
Sna1a2a3an。对于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我们用两种方法表示Sn。Sna1(a1d)(a12d)[a1(n1)d]Snan(and)(an2d)[an(n1)d]
则两式相加得:
2Sn(a1an)(a1an)(a1an)(a1an)n(a1an)
n个n(a1an),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2n(n1)d。式ana1(n1)d代入,得到公式Snna12 推导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Sn 设计意图:用倒序相加法推导得到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由于有前面的铺垫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对后面的应用也有帮助。
4、教学环节:例题讲解
教学过程:例1: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计算1+3+5++99的值。
例2:a11,a86,求这个等差数列的前8项和S8以及公
差d。例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n2n,求这个数列 的通项公式。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加深学生对该公式的印象。6.教学环节:回顾总结
教学过程:
1、倒序相加法进行求和的思想
2、复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Snna1n(a1an)和 2n(n1)强调要根据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进 d,行求解。以及公式的适用范围。7.教学环节: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1、问题的提出
2、倒序相加法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4、例题
5、回顾总结
6、布置作业
第四篇:课时30 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提升训练30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
一、选择题
1.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7=7,则a2+a6=().
7911A.2B.C.D.224
2.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1,2,3,„),若当首项a1和公差d变化时,a5+a8+a11是一个定值,则下列选项中为定值的是().
A.S17B.S18C.S15D.S14
→→→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OB=a2OA+a2 009OC,且A,B,C三点共线(该直
线不过原点O),则S2 010=().010- 2010A.2 010B.1 005C.2D.2
4.等差数列{an}中,Sn是其前n项和,a1=-2 0112,则S2 011的值为(). 2 0092 007
A.-2 010B.2 010C.-2 011D.2 011
5.《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
674737A.1升B.升C.升D.升 664433
anan+1+126.等差数列{an}中,a1=a3+a7-2a4=4,则2的值为整数时n的个数为(). n+3n
A.4B.3C.2D.1
7.已知函数f(x)=cos x,x∈(0,2π)有两个不同的零点x1,x2,且方程f(x)=m有两个不同的实根x3,x4,若把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构成等差数列,则实数m=().
1133A.BC.D.-2222
二、填空题
18.已知{an}为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若a1=S2=a3,则a2=__________,Sn=2
__________.S2 009S2 007an+2an+11,则a6-a5的值为__________. an+1an
10.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若S7-S3=8,则S10=__________;一般地,若Sn-Sm=a(n>m),则Sn+m=__________.9.已知{an}满足a1=a2=1,三、解答题
n1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m·2(m是与n无关的常数且m≠0).
(1)设bn=n,证明数列{bn}是等差数列,并求an; 2
(2)若数列{an}是单调递减数列,求m的取值范围.
212.a2,a5是方程x-12x+27=0的两根,数列{an}是公差为正的等差数列,数列{bn}的前
1n项和为Tn,且Tn=1-bn(n∈N*). 2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记cn=anb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 Sn.an
第 1 页
第五篇:等比数列等差数列前n项和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若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a则a等于()A.3B.1C.0D.1
2.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1,公比为q,前n项和为S,则数列()
A.1S
1的前n项之和为na
B.SC.Sq
n1
D.1q
n1
S
3.等比数列an中,S27,S691,则S4等于()A.28B.28或21C.21D.49 4.已知an是公比为
12的等比数列,若a1a4a7a97100,则
a3a6a9a99的值是()
A.25B.50C.75D.125
二.填空题
1.等比数列an中,a1a310,a4a6
则a4,S5。
2.等比数列an中,S42,S86,则a17a18a19a20。3.等比数列an中,a11,S10S5
3132
则公比q。
n
4.一个数列的通项为an22n1,那么它的前9项的和S9。
三.解答题
n
1.已知等比数列an和等差数列bn,且an2,bn3n2,设数列an、bn中
共同项由小到大排列组成数列cn。
(1)求cn的通项公式(2)求出cn的前2001项的和S2001 2.数列an满足a11,an
an11(n2)
(1)若bnan2,求证:bn为等比数列(2)求an的通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