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精神家园重建

时间:2019-05-14 19:4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精神家园重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精神家园重建》。

第一篇: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精神家园重建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http://sclunwen.com/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32658050

投稿邮箱:whlunwen@163.com

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精神家园重建

【摘要】当今社会存在着自然家园困境、人文家园困境和社会家园困境,最终导致人们精神方面的困惑。主要表现为:对生存的焦虑与自我认同危机、个体精神生活的物化和思想的式微。反思主体的自我存在范式、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引导科学技术发展和以制度与道德维护社会信任体系有利于帮助人们重建赖以生存、赋予价值寄托和终极关怀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当代人精神困惑精神家园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丰富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遭遇精神困惑。我们需要反思和重建人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当代人的精神困惑

对生存的焦虑与自我认同危机。随着人类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完全掌控自然界的梦想的破灭,人类也越来越感到焦虑和困惑。人们不知道也不确定下一个灾难又将在哪里、在什么时候出现,正如贝克所言,当代人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因此,在当代社会里,个体普遍面临着人生意义危机,个体常常不知道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不能肯定自己生活的价值是什么,常常有一种无聊感和焦虑感。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立、自我归属感的满足和自我生存意义的肯定。生活在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和全球性等特征的当代社会中的个体,由于其生存环境的复杂性,还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深陷于身份感的不断迷失和归属感的日渐贫乏的困境中。他们在对于 “我究竟是谁”的追问中,反思生存的价值与意义。自我认同危机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描绘了当代人生存的现实状态,凸显了人类对于精神家园困境与重构的话语诉求。

个体精神生活的物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西方物欲化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宣扬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人类迎来了一个“物化的时代”。个体极大限度地追求精

神生活的物化,舍弃了传统的抽象性和神圣性而趋附于感性世俗的物欲化生活,物欲的刺激与满足成为精神生活的核心主题。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世俗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兴起反过来又把精神生活的感性化推向高潮。物化的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被错误地理解为直接的感性刺激与片面的精神享受,被理解为即时的占有与当下的满足,错误地将道德上的善恶价值归结为感觉上的快乐和痛苦,实际上这是在消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一切都倾向于成为商品,哪怕传统商品之外的事物也无法幸免:艺术、爱情、人际关系等等”。①

当代人的思想式微。人们生活在一个思想式微的世界,生活在当代的人们普遍感受到思想式微的现实,大的思想几乎已经过时,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使人们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和传播信息的时代。与传统社会不同,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得到任何想要的信息,信息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但不同的还有,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却很少将其加工升华,为信息的触手可得而陶醉,但却牺牲了自己的思想。“如果当今我们的思想似乎变小了,不是因为我们比前任愚钝,而是因为我们不像他们那么在乎思想。令人深思的大思想,如果不能很快转化为金钱,其内在价值就微不足道,结果造成产生这样思想的人和传播这样思想的出口越来越少”。②

当代人精神困惑的原因

究其原因,当代人的精神困境主要是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人文家园和社会家园遭受挑战,继而导致精神世界的迷失和困惑。

自然家园正面临挑战。自然世界之所以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因为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根、精神之源,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活,自然界为人类源源不断提供精神食粮。自然家园是精神家园的存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过多干预导致了对自然的破坏,人们普遍面临生态恶化的危机,越来越困惑。“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工业文明形成以来的指导观念或理论不可能成为支撑人类走向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之路的精神依托,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人

决定自然的观念,人类只能走向毁灭”。③因此,只有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终归属。

人文家园困境遭遇冲击。人文家园是人类文明能得以延续和兴盛的保障,人类若失去人文家园,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精神就会缺少了皈依而走向虚无。人文家园对于人来说不可或缺,失去了人文家园,精神世界就是空洞的,生活在其中的人最终会沦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人文家园是孕育人文精神的场所,是精神家园的文化砥柱。所谓人文精神,它包括道德修养、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等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人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人文精神渐趋衰落,人文家园遭遇困境。贝克和吉登斯认为,当代社会最严重的问题是人类精神领域的迷失与心理秩序的混乱、价值虚无化和人生无意义感。

社会家园遭遇困境。虽然自然家园是人类生存和精神存在的基础,人文家园是精神的皈依,但只有社会家园才能提升人的存在,进一步生产出更多的新的“精神食粮”,才能合理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国古代就有,荀子关于人之所以能胜物在于“人能群”的思想,王守仁“天下一家”的思想等等,都已经把社会作为自己生存的家园。萨特认为,在一个社会里人们都是兄弟,都是一样出自人类之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使传统稳定的社会系统功能被弱化,流动性社会系统要求人们必须适应不断的变化。人们在被动适应和变化中寻求精神依托,从而陷入焦虑、茫然、不知所措的精神迷失状态。另外,人们精神需求的和谐的信任关系遭遇挑战,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反思与重建精神家园的策略

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一定程度上遭遇困境,但同时也提升了人们面对这一困境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的能力。

反思与确立人的自我存在范式。自我范式指的是如何看待自我的问题,以及如何调适自我与自我之外的其他存在物的整体性关系。当代西方社会所倡导的就是理性自我的存在范

式,最大程度追求功利和个性自由,并在全球范围内大肆宣扬,也把精神的困惑推向了极致。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以实现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和合为基准,始终持守住一种“合理适应”,这种适应使国人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我不至于严重地分裂。因此,审视国人的自我存在范式和中华文化发现,认同伦理自我和生态自我的最高形态的存在范式是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策略。伦理自我的观点是:人是社会渺小的一部分,但如因自己的贡献推动社会进步,人生就不再渺小而是伟大和崇高的。孔孟及早期的儒家就将“仁”和“义”确立为自我的存在范式。孔子的“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强调了“为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立已”。老庄及后道家则一如推崇、倡导和践行生态自我的存在范式。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思想就要求构建一个有序的、良性的、永恒的自然万物和合共生的生命系统。“天人合一”进一步反映了古代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界关系所秉承的价值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思想的终极旨归。解决风险社会下精神家园危机需要确立的自我的存在范式是伦理自我与生态自我的合理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彻底消解现实功利的欲念及外在目的的限制,从而实现精神的终极皈依。反思人的自我范式是为了实现人的心性的需求和寻皈精神家园的需要,是寻找安身立命场所的心路历程,最终通达精神家园的生存境界。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引导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曾经使人们获取了许多关于确定性的知识,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求,却也向人们揭示了无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精神家园和谐重建依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在前进而不是倒退,科学发展是能够接受理性批判的,只有这样,科学才能在批判中沿着日趋正确的道路前进,才能解决技术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同生物界一样,经历着从无序到有序的进化过程。“科学的特殊意义就在于—它必然增长,也可以说,它必然进步”。④从巴西的库里提巴城,我们可以论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是可以制造出不伤害大自然的能源,人类也能够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最终重建和维护好人类的精神家园。

以制度和道德维护社会信任体系。当代社会,人们不得不超越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关系模式,对非个人化原则和陌生人的信任,成为社会的基本要素。但是这种抽象的信任系统也极易造成个体的信任危机,使整个信任体系遭遇挑战,继而影响精神家园的和谐。因此,人们需要建构有效的制度来应对传统“特殊化信任”体系的弱化,同时也需要对传统道德的信任,通过对信任的信任来弥补抽象制度的“不可触性”的缺陷。在制度和传统之间建立一个合作的桥梁,互相依存和统一,有效制度与传统道德的结合,利于提升个体对“陌生人”和“他者”的认同感,是培养大共同体意识的有利平台,是实现精神家园和谐重建的坚实基础。

注释

①林和生:《悲壮的还乡—精神家园忧思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②尼尔·加布勒:“当今世界为何难觅‘大思想’”,《参考消息》,2011年8月29日。

③张玉荣:“寻找时代的精神家园—重新确立自然的本体论地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论文,2009年5月,第4页。

④ 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 1963, p215.

第二篇:重建学校文化搭建精神家园

----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实施“新基础教育”的切入口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学校应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家园。这是“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要达到这个目标,在重构“新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的同时,学校文化建设也不可或缺。因此,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实施“新基础教育”的一个切入口,精心构筑一个具有现代城市精神的人文环境,以提高师生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聚焦的焦点所在。学校文化环境与校长办学理念的相融共生“新基础教育”培养的是一代新人,新人的培养离不开与此相适应的新文化的创建。学校的管理者以其不同的信仰、价值观和生存样式造就了不同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环境的设计就是对校长办学思想的诠释,校园文化就是对校长办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在“新基础教育”的实验学校中,校长的办学理念通常包括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的意义和功能,以及对“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的理解与认识。它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校追求成功的动力。校长的办学理念,只有被广大教职工所了解,所认同,才能形成一种文化,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教育行为。因此,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实验中,校长要以转型时期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为依据,按照“新基础教育”培养理想新人的要求,对现有文化进行取舍、整合与转化,形成富有学校自身特点、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校长要将该使命融入学校文化环境的创建中,要让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品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我校原是一所农村学校,教师们习惯于按部就班、慢慢来的生存方式。改变这种习惯必须撼动教师的心灵,赢得教师的心智。3年前,学校即提出了“天天有新的变化”的目标:让师生在每一天的变化中感悟时代跳动的脉搏,感悟学校发展的节奏,让师生在每一天的变化中受到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我氛围的激励,从而积极创造新的变化,在变化中找回自我和失去的自信,体验成长的快乐。这既是学校中每一个人的价值追求,也是“新基础教育”精神的具体体现。一方面,我们要求师生从每一天的小事做起,教师业务每天要有小小进展,学生每天要有小小进步;积微成著,积小变为大变。在追求“天天有新的变化”的过程中,教师逐渐有了对“完美”、“最好”的自觉追求。另一方面,通过学校文化环境的精心设计和雕琢,精心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环境,进而运用现有的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生成更多的教育资源,使学校每一个景点的设计,都既是高尚精神的话语,又是富有教育意义和充满文化品位的艺术。在学校门口的围墙上,我们布置了一个文化长廊。一走进富有个性的校门,“与好书交朋友,其乐无穷”这几个字便呈现在师生的眼前。经典著作、中外童话、科普读物、图画故事这4个版块延伸了学生的视觉深度,营造出“人在书画中,书画在景中”的意境。走过这些版面后,这么还可以看到一段话:“小朋友,我们是书海中的一小滴,学校图书馆里还有我们的好伙伴,让我们一起手拉手做朋友吧!”在我校的走廊墙壁上,没有领导的照片和豪言壮语,有的是教师充满生活情趣的照片和富有真情实感的心声。例如:“用信心塑造自我,用智慧改变学生,用创造开创未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培育出新的学生”,“要学生好学,教师自己首先要乐学,善学”,“创意,应从改善学生身边的生活做起”„„学生的智慧也渗透在学校文化环境的设计之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其成果的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教学楼的走道进行了美化设计,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画,或者描绘出自己眼中的棕榈园;在“校园一角”的习作中,教师让学生用文字描述了浓郁的校园文化特色,学生的周记----“学校变了”富有真情实感„„校园处处充满了生机。学校文化环境与教师精神面貌的互动转化校园文化的营造改变了教师的生存方式及精神状况,学校文化建设过程成为了教师生命质量得到提升的历程。杜威认为:“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更新了自己。”教师应该能够与“境”俱进,与时俱进,在与环境的主动适应和改造中,使自己变得视野开阔,变得更加自信。以“新基础教育”提出的教育具有“未来性”、“社会性”和“生命性”等价值观念为依据,学校倡导“求实、致远,勇于探索”的教风。“求实”,要求教师抓常规工作要“实”,要夯实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致远”,要求教师视野开阔,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勇于探索”,要求教师改变旧的生活方式。勇于探索、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有时甚至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从提出学校教风到真正落实学校教风有许多工作要做。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过程。例如:在以前,上课铃响后,教师迟到五六分钟不足为奇;现在,教师主动要求参加各类学习,主动要求参加集体活动,主动要求写文章、上公开课„„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学校用充满挑战性的事业引领教师,用丰富化的工作锻炼教师,用有效的培训培养教师,使教师价值观的确立有充实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知识文化背景。学校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例如:开展青年教师的学历达标培训,对确有发展潜力的教师“领头羊”采取专家引领式培训,在全体教师中尝试以“教师成长袋”为载体的个别化培训。鼓励教师在纵向比较中不断自我实践、自我研究、自我反思和自我激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水平。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潜能开发”、“小学生发展性学力的实践研究”等国家级或市级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个体的思维水平、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活力,教师生命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开发。随着学校文化环境的变化,教职工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变化,教师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文化品位、内涵、气质与修养。从校园文化环境的变化中,教师的积极性、进取心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发扬和广大。在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的同时,教师也提升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对高品位文化艺术的追求,也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展示。一件件出自教师灵巧之手的十字绣作品、编织作品、简笔画作品及电脑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语言向人们展示:教师在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中,自身的精神也得到了提升;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教职工享受了生活,增强了对美的追求。这一切都表明,学校环境建设的过程是个体智慧和集体智慧综合开发的过程,文化渗透是凸显教师生命流动和精神价值的有效途径。学校文化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她反映了教职工待人处事的态度和生活的境界。只有追求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才能引领教师传播和创造高品位的文化产品,才能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才能提升学校的文明水平。一个有精神追求的学校才是最具生命潜力和发展价值的学校。学校文化环境与学生主体人格的培育生成学生主体人格的培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学校文化与学生的行为方式和学生在学校中的生存地位密切相关。学生的生存地位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主体人格发展的水平。学生的生存地位不仅取决于学生是不是学校的主人,而且取决于其是不是具备了当主人的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体现在他成长过程中迸发出的火花能否得到及时的捕捉与呵护。学生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生命需要得到精心的护理,他们的精神需要得到及时的满足,他们的能力需要得到充分的展示。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重视做好“抓彩”的工作。有些事在教师眼里是小事,而在学生的心里可是天大的事。教师要做有心人,及时把学生发展中的光彩、奇特的思想和美好的行为,用语言或文字加以彰显,使其各有所长,各有所为,各有所乐。这几年,在抓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同时,我们还重点抓了班级文化建设:(1)“把班级还给学生”。在班级日常组织管理与活动中,我们着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实施班干部民主选举制、岗位轮换制和小班主任制,发挥每一个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此外,发动全体同学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适合于本班的班级管理制度,提出具有自己班级特点的班风,设计自己的班标,创作自己的班歌。(2)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注重文化的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校园文化只有植根于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才是富有生命力的。“风月无今古,情怀自浅深。”学校文化是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与碰撞,选择与积累。我们在低年级尝试开展《弟子规》、《三字经》等古诗文诵读活动,倡导读千古名句,以此来丰厚学生的人格和文化的底蕴;倡导以文养文,以教师的文明修身培养学生的修身文明,着力于班级文化建设的人文环境和班级管理的精致化。我校学生有从市区来的,有从农村来的,还有大量从外省市来借读的。根据这个实际情况,也根据“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我们提出了“乐群、有恒、不怕困难”的学风。(1)“乐群”,就是要求学生不分地域、不分家境、不分学业成就高低,彼此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家人。因为,“乐群”体现了合作,体现了包容,只有今天能包容自己的同学,明天才能包容世界,所以“乐群”是培养国际人的基础。(2)“有恒”,就是倡导学生改掉旧习惯要有恒心,学习知识、做文化人要有恒心,创新探索要有恒心。“有恒”,需要意志来支撑,“有恒”,就能成就事业。(3)“不怕困难”,就是鼓励学生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做一个乐观、豁达和坚强的人。我校学生中家境困难的不少,特别是不少外来打工者子女的家里是几代人斗居一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这些学生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现在能战胜超常的困难,将来就有可能取得超常的成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放学前的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读报、读书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而今,这一活动已成为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特色,学校大队因此被评为市雏鹰大队,2003年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以上各方面的努力,都在致力于一个共同的目标:使学校文化环境渗透人文关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我们从细微处着手,力求使走廊、墙壁、餐桌等每一个小场所都充满温馨,在对细节的关注中,实现自己独特的品牌追求。另一方面,我们将人文关怀体现在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上。学校领导者与教职工,教师与学生,只有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才能达到资源最大的共生。正如心理学家布卢姆所言:“教育中如果没有尊重和信赖,就没有激情和启示,就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也没有灵魂的飞升和投入学习的热忱。”这种尊重植根于这样的信念:一个生命,它懂得感情!她需要亲情!“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体。”这是我们的座右铭。我校有着许多的先天不足,但我们相信,文化重建后学校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会激发起学校中每一个人的生命活力,大家共同营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家。人融于家,家呵护和促进着每一个生命的发展。

第三篇:重建大学精神

重建大学精神

许知远 2003年8月1日20:9

“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她描绘出理智的疆域,并表明在那里对任何一边既不侵犯也不屈服”。没人比150年前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对于大学理念的探讨更激动人心。然而,1000年的大学历史表明,高高的象牙塔从来就不可能完全抵御外界的影响:在中世纪她训练教士;在贵族社会进行绅士教育;当民族国家重要性突出时,她开始训练公务员;而当商业社会兴起后,她建立了MBA教育„„当然,这种变迁绝不意味着大学仅仅是社会的应声虫,在很多时候,她是一位激进的变革者,滋养着新鲜的思想,但在更多时刻,她又是保守运动的中心,对已经出现的新事物视而不见„„归根结底,在过去的1000年中,没有比大学更富有连续性的机构了。2000年的柏林大学或许相对于1809年柏林的大学已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比起整个德国的变化来,这种改变要微弱得多。

在这个社会变革不断加速的年代,大学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她被要求既要保持伟大的传统,又要不断创造新知识;既提供永恒的传统,又要对现实的社会变革做出反应,她要在学术追求与使用价值和职业训练中寻找平衡。

中国大学面对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表现出双重的困境。一方面,100年的历史仍未使她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传统,中国大学仍未完全拥有基本的独立精神与学术自由,同时大学又面临太多过分市场化的诱惑。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一流大学的精英化取向同时到来。资金缺乏、人才流失、学术腐败、商业化与官本位的重重矛盾同时挤压着今日的中国大学。

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实中塑造真正的大学品格、功能和特征,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最艰巨的挑战,而中国大学的改革也必须从此开始。北京大学正在尝试的方案,尽管充满争议,正在被很多中国大学接受。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大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我们邀请到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作为第八期“观察家论坛——重建大学精神”的演讲嘉宾。身为中国重要的教育家,他们将阐述对大学精神、对中国大学变革的观点详见B2版。纽曼曾说,如果一所大学不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那么她的缺乏感染力就可想而知了。我们急切地希望,中国大学能够进行真正的变革,重新建立起自由与活跃的思想空间,使那些年轻的灵魂能够真正激动起来。

第四篇:灾后重建精神家园更重要资料

地震灾后重建家园,什么最重要?

一、急不得,一般两三个月后重建才可以开始

专家介绍说,按照学界规律,一般地震发生后都伴随数次余震,两三个月后才是完全安全的。在此期间,任何的重建工作,都适合开始,所以对于政府来说,这段时间的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如何来解决,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中小学的停课时间不宜过长,专家认为,一般不要超过一个星期,这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灾后重建房子,房子构造抗震性要提高认识

三、老人、孤儿的抚养问题

从地震救援一开始,各方面就在呼吁,灾后孤儿的抚养问题,有的企业事业单位提出了负责地震灾区全部儿童的抚养费用,有的提出了负责灾区所有儿童上大学的费用,国家也表示,将动用专门资金,解决灾后老人和孩子的生活问题,这显示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但有一句话说的好,活下去容易,活的好却很难,成立孤儿院,虽然可以解决孩子的吃住、上学问题,但同时,也有事实证明,从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比起来,在性格上会有一些缺陷,虽然这些缺陷埋藏的很深,但一旦爆发,对孩子的一生,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专家介绍说,规范领养制度,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尽理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领养,让他们在家庭的环境中长大,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来自家庭的温暖,从一定程度会有所帮助,这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对于灾后的老人和孤儿,我们不光要让他们能够活下去,有东西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我们还要能过合理的方式,尽量让他们活的更好,这需要社会各界人士持续不断的献出自己的爱,来关爱这些失去家庭温暖的老人和孩子。

四、重中之重是对幸存者进行心里援助,非常重要

因为有国家拨款和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倒塌了的房子,很快就会重建起来,会比以前建的更漂亮,但对于目前的灾区来说,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工作还是人,是那些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人,他们人虽然活了,但是我们要尽快抚平他们的心里创伤。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他们大多数人不是失去了亲人,就是失去了朋友,他们有的失去了父母,有失失去了伴侣,有的失去了孩子,内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果没有心理援助,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抛开这个心理阴影,特别是那些失去双亲的孤儿,曾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有着温暖的家庭和爱他们的父母,地震一下子夺走他们的一切,他们无异于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如果不采取心理援助,这种心理阴影,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所以对于灾区群众来说,如果尽快摆脱灾难的阴影,迎接灾后的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心理援助才能解决。

而对于我们非灾区的同胞来说,爱心援助,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地震救援中,我们可以捐款捐物,地震过后灾区的重建工作,同样需要我们的爱心关注和支持,特别是那些失去家庭的孩子,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如果条件允许,希望能有更多的家庭可以接纳他们,献出我们的爱心,因为这这些孩子,曾经和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有着幸福的家庭,和爱自己的父母,他们和我们的孩子一样,拥有快乐的权力,所以我们要尽量做我们能做的,并且做的更好,为了灾区人民,为了灾区的孩子。

同样是提供物质条件,我们更倾向去把孤儿送给家庭领养而不是送进孤儿所,因为孤儿所长大的孩子可能会存有心里阴影和性格缺陷。

前期是建设物质家园更重要,后期是建设精神家园更重要,但综合起来一定是建设精神家园更重要(问为什么?我也想知道)

重建精神家园到底指的是什么,具体怎样重建? 先是组织心理学专家学者深入灾区调查了解情况,进行灾区心理危机的评估,作出抚慰和疏导心理的重大决策,并制定出规范的心理危机干预评价指标体系,启动心理应急方案,以应对震后各类心理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其次是针对因这次地震恐慌而导致死亡的现象,例如:据媒体报道,在雅安发生7级地震时,重庆震感强烈,其中江北区海尔路一男子因地震慌张,从四楼跳下身亡。还有成都有3人在强震时因惊吓跳楼死亡,其中都江堰死亡一位年龄才20多岁的青年人。所以,我们要对因地震造成的心理伤害的病人及时进行干预治疗。积极广泛地招聘社会有志之士和向社会征集文明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到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通心理咨询热线服务,让灾民尽快接受心理支持和帮助。

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确保震区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精神家园的含义。精神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对一个民 族来说,精神家同是民族生命力之源,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 带、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精神家园从广义上看.是指人 们的精神生活、精神支柱、精神动力和精神信仰的总和:从狭 义上看,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条件,包括人生价值、心理机制、思维方式等个体精神生成条件,以及家庭亲情、社区人文、民 族精神等群体精神涵养条件两个方面。精神家园就是个体精 神之“家”与群体精神之“园”相互生成、相互融通、相互激发而 构成的人类精神动力之源。作为个体来说,有精神家同的支 撑,人们就有了安顿感、温馨感和幸福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 失去精神家园,人们就会感到精神空虚、不知所措,甚至发生 心灵扭曲和变形。受伤的身体可以复原,垮塌的房子可以再建 起来,可是没有了精神家园,无论物质生活如何富庶,都将是 残缺的生活,甚至是残酷的生活。

精神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对一个民族来说,精神家园是民族生命力之源,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对个体而言,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归属感、安顿感和幸福感;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和生活的方向。在灾后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重建精神家园,既是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现实要求。

一些要说如果没有精神的地方,可以改成说如果精神家园建设不到位。比如,如果精神家园建设不到位,即使再好的物质家园建设人还是会自杀,还是会抑郁,相反,如果物质家园建设不到位,而有比较到位的精神家园建设,人们可以坚定信念继续建设物质家园。

以人为本!

有利于个人身心的恢复,有利于主观能动性,促进重建文化积累

不要把灾后重建定义为一段时间,强调灾后重建是个长远持续的活动,这样有利于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有些东西是物质达到不了的,比如有人要跳楼什么的,所以说精神比物质更重要

要精神家园的重建是更高层面、更内在、更本源的灾后需求这源于精神家园对心灵的抚慰、润泽和激励功用。重建精神家园是帮助灾区人民和整个国民走出精神困境的一项重任追寻精神超拔与人的本然需求以及植埋在民族血液骨髓里的民族精神是重建精神家园的力量之源灾后重建精神家园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这两大主阵地。关键词精神家园生存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家园”既包括以地理环境、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物象结构的家园也包括以某种信仰、意义系统和价值目标为基础的精神层面的家园。灾后重建物质家园固然重要但精神家园的重建同样不可忽视。物质家园的建设使人民能安居乐业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精神家园的建设则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精神有所依托生存富有意义因此它是更高层面、更内在、更本源的灾后需求。

一、重建精神家园的现实意义 ——走出灾民与国民的精神困境 灾难中人们感受最多的莫过于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无常这无疑会在人们的心灵和精神上产生重大阴影滋生悲观主义、虚无主义或享乐主义的精神疾病。健全的躯体不再呈现的是残缺生活的希望何在鲜活的生命在瞬间就离我们而去而且是以那样一种悲惨的状态生命的价值何在千辛万苦积累的物质财富顷刻之间化为乌有生存的意义何在这些对人生意义最终极的反思和追问需要我们迅速给予解答这正是灾后重建精神家园的意义之所在。精神家园是精神停泊的港湾是给心灵以秩序和力量的意义系统“它以比较完整的价值形态表达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向人们展示具有完整价值和意义的世界图景它因价值自足而使人们为之向往成为人类精神的安身立命之所是合意愿安排的稳定成型的精神心理模式”1。精神家园一旦建立就能使主体精神有所依托而充满安全感和附着感就能使主体明确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使精神饱满、充实、富足还能使主体在获得安抚和慰藉的同时获得继续前行的动力和信心使生命充满激情和希望。因而精神家园的重建对灾后人民生活的恢复正常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灾区之外的人群来说灾难过后生活归位于原有的轨迹和状态但这种生活的复归却掩藏着另一种危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以求实理性的态度告别政治乌托邦而倾情投入经济乌托邦的怀抱在急于改变贫穷落后生存状态的心态下人们忙碌于金钱和财富的追逐不想却触动了欲望的海洋使这种追逐成为一种惯性欲罢不能。而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无暇被顾及道德也被弃之一旁潘多拉盒子的打开使人性中魔鬼的一面得以释放和猖獗精神空间被金钱的光芒所填满人的生存意义被世俗化、功利化。于是个体以自我生活为轴心在理性的精打细算中苦心营造着自己的安乐窝享受着商品和娱乐所给予的感官刺激人与人的关系被简约为冰冷的金钱往来演变为一种纯粹的利益交换心灵之间隔绝而疏离。在这样的生活世界里个体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他人缺少了心灵的沟通、真诚的关爱和信任对群体、国家和社会则丧失了责任和忧患个体内心不再追求超越和崇高失却了情感、德性、理想、信念和信仰。正

如查尔斯8226泰勒所言“把丰富多彩的、有深度的和有意义的生活空虚化�6�7�6�7没有为英雄主义、贵族的德性、生活的高级目的或值得为它们而死的事情留有足够的空间�6�7�6�7没留下任何能够给生活以深刻而又强有力的目的感的东西激情失落了

�6�7�6�7生活中除了‘可怜而又可鄙的舒适’没有留下任何渴望”2。如果大灾过后人们的生活又回复到这样一种意义世界失落的生存状态那将是多么可悲和可怕灾难之后我们如何才能继续延续和提升国民在灾难中所展现的人性中善的一面崇高的一面从而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在灾难的洗礼中获得一次真正的超拔和净化这就使灾后重建精神家园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

二、重建精神家园的力量之源 ——潜存的人性渴求与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猛发展和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同时人们也一直在急呼重建精神家园。然而在汶川大地震的抗震救灾中无数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场景彰显了太多人性的光辉高扬了崇高伟大的民族精神宣泄了久违的爱国情怀。强烈而巨大的反差在带给我们心灵震撼的同时也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追寻精神的超拔和崇高是人性的一种本然需求。几千年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和思想传统深深植埋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骨髓里在特定条件下必定会喷发和展示出来这正是我们建设精神家园之所以可能的重要原因。人生在世有两大维度的需求即求生存和求生存的意义。人区别于他物就在于人不单纯追求生存之维更关注生存所承载的意义之维。人内在的这种超越性需求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它包括对德性的呼唤、对爱的渴望、对崇高的企盼。身处于商品经济大潮中的中国人深切地感受到物欲对人之心灵、情感、德性等方方面面的侵蚀感受到信仰缺失下的无所适从、利益追逐中的痛苦不安、物质享受后的空虚无聊以及人情冷漠下的孤独沮丧。精神的苦痛触发了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促使人们反思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反思人的“应然”状态。个体虽无力改变现实但却在内心萌动着改变的渴求。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展示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的生动形象人民教师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用身躯诠释师德师爱私人诊所的医生、出租车司机舍私利而自发参与营救用行动诠释了大义大德社会各界、普通百姓踊跃捐钱捐物用爱心书写同命运、共患难的友爱之歌人民子弟兵、医护人员奋不顾身、英勇顽强地与灾难、死神作殊死搏斗用精神书写责任奉献之歌�6�7�6�7人们在灾难中所表现出的对他人的同情、关爱、救助、奉献正是人性中对超越和崇高追求的体现在给予和付出的同时他们也实现了自身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其灵魂得到洗礼和净化精神获得升华和新生。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渴望国家富强、民族自尊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团结渴望一种集体的归宿感和民族的自豪感。这种潜藏在国人心中的爱国情怀和超越追求在灾难中显露无遗这正是灾后重建精神家园的坚实基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进化的征途中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的严峻考验形成了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它们作为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和思想情感的凝练和表达而被传承和延续下来成为一个民族的特有精神。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风雨磨难依然能够延续下来并创造今日的辉煌正是依托了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举国驰援的爱心互助、无私奉献的生死营救展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延续传递、渗透凝结在民族的血液和骨髓里不显山不露

水地形塑着我们的精神品质培育着我们的爱国情怀在特殊时刻迸发而出成为整个民族战胜灾难、胜利前行的伟大动力。这一植埋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重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支点。

三、重建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 ——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建构精神家园的两大主阵地前者侧重于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后者偏重于个体精神家园的营造。灾后精神家园的重建必须依托这两大领域大力发挥其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社会成员确立某种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遵守某种政治秩序和道德规范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团结有序、健康而富有活力。这实质上是从群体的角度为主体确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并建构精神家园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里建构的是群体共有的精神家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教化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形式单

一、内容干瘪、方法陈旧、冲击心灵的力度不够等使它与我们貌合神离在建构精神家园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实效。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进入主体心灵被主体真正接受必须具有亲和力必须在亲切性上做文章。而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具有这样的品性它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是思想政治教育建构精神家园可依托的土壤。在共同地域上的中国人民穿越历史长河积淀而成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思想精髓根深蒂固地凝结在我们的生活方式里沉淀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习惯性思维方式中。这种深入骨髓血液的东西是维系民族团结形成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思想基础和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之根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着力依靠和借助的力量。依托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生命活动的强大影响力来获得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焕发生机与活力在为国民建构精神家园中发挥实效的最佳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应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优秀民族精神和德育资源如爱国主义、公忠、责任、日新、和合、自强不息、宽厚仁德等思想赋予其鲜活的时代意义并进一步拓展、创新、宣扬和培育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真正被主体信服和接受由此在凝聚民心、聚合国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文教育是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伦理、美学等人文科学为内容的社会教化它关注人的生存价值、人格尊严、精神依托与向往等问题为人们提供精神领域、心灵世界的有益知识培养人的文化素养形塑人的精神品质从而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构建意义价值世界为精神建构家园。卡西尔讲“人文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活动。”3人文教育超越功利主义和极端的现实主义教人思考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面对各种境遇的态度帮助人们找寻正确的人生航向培育健康积极的心态、美好的心灵和丰富的情感它给生命之润泽与超越注入了动力和希望。良好的人文教育能使人视野开阔、胸怀博大、性情宽厚、头脑聪慧、情感富足、心灵高尚良好的人文素养能使人既努力奋进又淡泊名利既挑战竞争又与人为善既追求物的富足又感悟生命的真谛。灾难中生命的残落所产生的悲伤、痛苦、焦虑、消沉、彷徨等状态给人的精神和心理承受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逼迫人文素养在此时就具有至为关键的作用它能调适心理、平衡心态将生命从绝望和毁灭的边缘拉回使人们获得新的精神支点和动力从而抚平伤痛超脱于人世的沉浮昂起头继续前行。人文教育所特有的对精神和情感世界的功用决定了其在培育和建构精神家园方面的重要地位。在市场规则强大的作用下我们的教育一度过于强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冷落了人文精神的宣扬造成了社会成员人文素养下降的不良倾向。可喜的是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人文教育开始被重视人文知识得

到一定程度的宣传。我们应继续推进这一良好势头进一步提高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人文知识的传播力度使其有效施展建构精神家园的魅力。

灾后重建首先是学校

意识跟我们谈论的精神世界没有必然联系

灾区人民缺的不是钱,是家人,家人的温暖不是物质能满足的物质决定意识,并不是物质家园决定精神家园

灾区人民需要的是家庭、亲人,这些不是物质能给他们的没有物质基础的话,精神层面的重建就无法进行吗?您说不否认精神重建,又说物质决定意识,那您说精神重建在什么时候进行呢?

第五篇:论圆明园重建问题

【摘要】近期,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点建议,要求就重建圆明园进行研究论证,引起各方关注,是以持续数十年的圆明园存修之争再次升温。笔者回顾了持续多年“废墟派”和“重建派”的争论历史,详细分析了双方的观点,并借鉴了国外在灾难性公园或遗址方面的做法,在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对重建圆明园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关键词】 废墟派

重建派

国外做法

重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正文】

一、持续多年的圆明园存修之争

150多年前,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并被付之一炬,成为中国人内心永远的伤痛。虽然时代几经变幻,但是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的争论,从未停止。

1999年全国“两会”时,“重建派”与“废墟派”第一次交锋。针对北京市某政协委员一份要求“重修圆明园”提案的上递,社会上包括一部分专家学者在内的不少人展开了讨论,包括叶廷芳、李学勤、邓友梅、梁从诫诸人士在内的49位全国政协委员上书提案,表示坚决反对。

2003年,按照《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的要求,将就几大工作逐步展开众多提议遭到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俞孔坚教授、全国政协委员会长梁从诫、北大环境学院崔海亭教授、空军指挥学院副教授李小溪教授的反对。

2006年经营影视基地闻名的浙江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先生大胆设想有望两全其美地解决圆明园原址上的重建问题,他计划在浙中金华东阳市横店镇的西边复建“圆明园”。对此观点,“废墟派”和“重建派”再次展开唇枪舌战。

2011年12月,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9点建议,要求就恢复重建圆明园进行研究论证。虽然建议并未涉及恢复重建的具体设想和研究论证工作如何开展,寥寥十余字的表述仍引发各方关注,已经持续数十年的圆明园“存”、“修”之争再次升温。

二、“废墟派”和“重建派”各自观点

“废墟派”反对重建圆明园,他们从多方面对重建圆明园的危害进行了论证,他们的观点大致如下:

第一,“废墟派”认为重建圆明园等于抹杀历史。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者吴祚来指出,现在重建圆明园没有任何意义,只要好好保护就可以了,北京根本不缺这种园林式建筑,雕梁画栋都看腻了,应该意识到圆明园的独特价值,不要让它落入重复性的窠臼。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廷芳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像北京这样一个特大古都,完全可以保留一个震撼人心的废墟遗址,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到这是有历史来历的一个城市。“废墟也是一种美”是叶廷芳一直以来的观点,他认为留住圆明园废墟也就意味着保存了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

第二,“废墟派”认为恢复重建圆明园耗资巨大,资金是一大难题。圆明园历时150多年才完全建成,耗资6亿两白银。由此可以想见,如今恢复重建圆明园,仍将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这成为“废墟派”的一个重要反对理由,重建圆明园耗资巨大,劳民伤财。针对目前国内的校车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他们认为与其花巨资重建圆明园,不如专注于解决这类问题,给人民以实惠,而不是致力于形象工程的建设。

第三,“废墟派”认为重建圆明园恰恰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应立足于文化创新。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日前表示,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恢复重建圆明园,本质也是一种“模仿和复制”,花钱多,价值微乎其微。鼓吹重建圆明园,恢复所谓“往日荣光”的人,在文化建设的意义上,恰恰是没有文化或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文化建设离不开创造和创新,要体现现代人新的价值、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动辄复古、仿古,“恢复重建”古代的东西,说明我们创新能力不足,历史不再是资源,而成了我们前进路上的负担。

第四,“废墟派”认为圆明园原貌很难定义。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韩水法认为,要重建圆明园首先要明确其原貌,圆明园经过150多年的沧桑,原貌两个字有许多重意义。不做研究和定义,没有明确的规定,很难恢复圆明园的原貌。

“重建派”主张重建圆明园,认为重建圆明园具有很大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他们的观点大致如下:

第一,“重建派”认为重建圆明园有利于文物保护,体现其历史价值和科考价值。

圆明园的屈辱史属于过去,圆明园文物应该得到更好地保护,如果只主张留下“废墟一片”,势必让许多文物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科考鉴赏价值不能集中、完美体现,既浪费参观人员时间,也不利于埋在地下的文物价值发挥;如果合理地整合、利用,圆明园的文物价值就能全方位展现,对教育国内外民众,缔造世界和平,意义不可估量。埋没圆明园文物的价值是一种资源浪费,也是一种“抱着金饭碗去要饭”的愚昧,更不符合公众的精神需求。合理重建、开发、保护圆明园险境中的文物并不是破坏,反而是更负责任地保护。

第二,“重建派”认为重建圆明园将有专项拨款支持,资金不是问题。一名支持重建圆明园的专家认为,重建圆明园最大的障碍并不是因为缺钱。所有古建都是需要通过不断的修缮、维护才能保存到今天,重建圆明园如果获批,必然会有专项的拨款来支持,跟一些寺庙、文物古迹修缮花费的资金一样,不会占用教育、医疗的经费来做这件事。

第三,“重建派”认为恢复古建面积不超10%。

曾任海淀区政协主席的张宝章认为,恢复重建10%的古建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完全重建圆明园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在原址重建一部分破坏严重、史料充足的中式园林建筑,复建园内山形水系,圆明园是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代表,是一座珍宝馆、图书馆、博物馆,可以通过重建圆明园,恢复其原貌,并通过建成圆明园遗址博物馆的形式,保存这段历史。

三、国外对待灾难性公园或遗址的做法

类似圆明园的灾难性公园或遗址在国外也很多见,有关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具有一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法,即通过拆除旧建筑达到保护旧建筑的目的。这多少有些令人费解,然而的确是实情。定期或不定期将有价值的传统建筑物拆除,然后按照原样重新翻建。这种做法成为惯例,极为普遍。所以这种原样翻建的模式在日本如此普及。如现在的二条城及其周嗣的建筑,就是在原有或在废墟上按照历史原貌重建的。周围的建筑也以当时的历史风格为基调建造,这些仿古建筑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护与重建并举,是日本根据自身特点而形成的保护传统建筑的一个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滥炸伦敦,苏联人狂轰柏林;战后,胜者伦敦人,败者柏林人,同心同德,以坚韧的信念,根据老城区历史的详细档案,逐区、逐街、逐幢、逐一细节,恢复旧观,重拾自尊。其实何止伦敦柏林,二战后欧洲疮痍满目,断垣残壁,可今日的欧洲,欧罗巴风情俨然嫣然。可见欧洲人走的是“恢复旧貌,重拾自尊,由自尊而自爱”的路,这是走向新生、面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四、圆明园重建与否之我见

虽然“重建派”和“废墟派”围绕圆明园重建问题争论了许多年,并且都给出了充足的理由,但是我坚持认为圆明园应该重建。

圆明园重建具有必要性。

首先,圆明园作为一处遗址公园,本应该受到保护,可是近年来它却遭到了许多破坏,可以说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面貌,针对这一问题有关人员提出可以对它进行修补,但我认为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有重建才能起到更好的保护圆明园的作用。

其次,“废墟派”认为重建圆明园抹杀历史,我却不这么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种既重建了圆明园又不忘却历史的好办法。众所周知,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二战后成为了一片废墟,按照“废墟派”的看法,为了更好的铭记历史,那广岛和长崎就应该保持战后的原貌,可事实并非如此,广岛和长崎进行了城市重建,同时为了达到铭记历史的作用,他们在两个城市建立了战后纪念馆,记录了广岛和长崎战后的废墟状态,达到了很好的铭记历史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圆明园重建任务完成后,在圆明园内部建一个纪念馆,记录圆明园的废墟状态,达到不忘却历史的目的。

第三,重建圆明园耗资巨大,这也正是“废墟派”反对重建的理由之一,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国家建设了很多宏伟的建筑,虽然当时花费很大,但事实证明,奥运会结束后,它们的作用并没有就此结束,每年光它们的旅游收入就是很大一笔钱,加上其他方面的收入,可以说,赚回成本不是问题。同样,虽然重建圆明园花费很大,但建成后的圆明园,作为东方建筑的典型代表,无疑会成为世人旅游的好去处,它的后期收入是很难估量的。

第四,东方建筑的魅力一直为世界人民所称道,可是经历了数次列强侵略和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之后,能够体现东方建筑美丽的古建筑已所剩无几。虽然北京市还勉强留下了颐和园、天坛等建筑,但它们都无法与享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圆明园集中国几千年来古典园林艺术精华于一身,它的艺术成就为所有历史上曾目睹过它的中外人士包括那些抢劫焚烧过它的英法联军的将士们所称赞,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的骄傲。

圆明园重建具有可行性。

首先,有关圆明园的图文资料保存在各大文博机构,如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有关圆明园的图样、烫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大量清代内务府档册,这些珍贵的资料对研究圆明园的原貌具有很大作用,可以帮助有关人员将圆明园各景区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内涵同园林的造园艺术形式、建筑风格、式样相结合,通过研究发现、积累和总结当年营建时的结构、技术和制作工艺,最后完成整套重建圆明园的工程图和复原模型。有了这些图文资料做基础,再加上建筑、历史学家的分析,要恢复圆明园的原貌应该不是很困难的事。

其次,虽说中国现在的科技实力还不如西方发达国家,但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有科技力量作为支撑,可以帮助探讨和研制一种非常稳定的木材强固剂或者保证千百年不变质的具有木材纹理、质感和加工性能的可替代木材的建材,以保证恢复起来的圆明园不受天然木材易糟朽、易焚毁的威胁。

再次,万事无钱难,钱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重建圆明园的资金也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圆明园虽然占地5200亩,但根据圆明园管理处遗址平面实测,实际建筑面积仅15.6万平方米,比故宫多了一万平方米。20世纪80年代初,有专家根据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复经验,以每平方建筑面积500元计算,重修圆明园的全部投资约1.6亿元。如果按照目前明清古建筑(基本上用木材)5000元至6000元的一般造价估算,重修圆明三园房屋宫殿部分的全部建筑成本,不包括道路桥梁环境等项目,大约是8至10个亿。只要我们把圆明园做得真实、科学,资金筹集应该不是主要问题。

最后,对工期的估计也有偏大的倾向。有人说圆明园建了150年,这并非实际的建园时间。其实雍正扩建圆明园至3000亩的规模,只用了3年。乾隆从1736年至1745年,前后用了9年时间将四十景建设最后完成。后来乾隆在水磨村修建的长春园和其中的西洋楼,均不过数年之事。根据目前的工程技术和力量,重建圆明园16万平方的建筑,在科研和设计完成的前提下,工程施工在四五年内完成应该是有可能的。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古镇古村古建筑毁于一旦,但还应该看到,近十年来,经济和文化的同化也在不断发生。一方面是古镇古城因为城市建设,特别是房地产开发遭受厄运;一方面是古镇古庙古建筑修复带来的旅游效益,吸引了更多的政府和社会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的造园和建筑工艺得到了传承,古建队伍得到了锻炼和发展。这些都是我们重建圆明园的利好因素。

【结语】:虽然目前针对圆明园重建问题“废墟派”和“重建派”仍然争论的热火朝天,但我认为一旦政府开始重视这个问题,结论就会很快确定,或保持废墟状态,或进行重建,或只是进行修补。一旦确定了重建圆明园的目标,国家就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做好重建的准备工作,包括认真研究相关文献、培养专业人员、筹集资金等。重建圆明园不仅需要有雄心壮志,还要以大量具体而微的实际工作为基础;不仅需要民间的热情,还需要政府的组织与领导。【参考资料】:

1、《重建圆明园的民族文化视野—由一本书引出的圆明园重建大讨论》 孔则吾

2、《圆明园遗址该如何传承—从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角度所作的一些思考》 石鼎

3、《圆明园重建之争引热议,聚焦历史存留问题》 凤凰网

李捷、张晨

4、“重建派”PK“废墟派”—北京拟重建圆明园引争议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下载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精神家园重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当代人的精神困惑与精神家园重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雷锋榜样,汇聚道德力量,重建精神家园

    学习雷锋榜样,汇聚道德力量,重建精神家园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陈刚2012-10-24 来源: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网站光阴荏苒,雷锋离开我们已经半个世纪了,还有以雷锋为榜样的......

    论赶考精神与传统文化

    论“赶考”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新迎 叶于博 韩凤芝 内容提要:“赶考”是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后,对于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如何跳出“胜利-骄傲-腐败-灭亡”这个支配......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类文化大体可以分为科学与人文两大部分、两大领域。两种文化分别体现着不同的人类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论科学精神与价值

    论科学精神与价值对于科学教育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念,即认为科学教育只有工具性价值而没有人文价值,人文精神似乎只能在人文学科的教育中培养,科学教育与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无关。......

    论长征精神与现代化建设

    江泽民同志指出:“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江泽民同志对长征精神全面深刻的概......

    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000年6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他们都善于根据实际情......

    创业与困惑

    创业与困惑 分类:默认栏目 创业与困惑创业有困惑更具模糊和混沌的特征,所以它不断地变化,常常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情况。 看似没有潜力或潜力很低的机会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成长与困惑

    成长与困惑 眨眼间,工作已经近三年了,回顾这段匆忙而充实的日子,从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到第一次站上讲台的紧张与不安,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仍然历历在目。虽然在这期间一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