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病人管理方案(推荐)
石景山区卫生局十八大期间精神
病人管理行动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出,精神卫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为保障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我区社会稳定,避免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结合本部门职责,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市卫生局的部署下,深入贯彻《北京市精神卫生条例》和《北京市精神疾病患者强制治疗实施办法》等法规规定,按照“本市精神卫生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方针,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加强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
规范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治疗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精神病人严重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实现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精神病人严重肇祸滋事零指标。
三、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葛强石景山区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王颖玲石景山区卫生局副局长
刘鹏石景山区卫生局副局长
成员:班玉贞石景山区卫生局疾控科副科长
吴丽萍石景山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
田真真石景山区卫生局疾控科
李卓石景山区卫生局医政科
白玟石景区五里坨医院院长
薛云石景山五里坨医院副院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
主任:王颖玲
成员:班玉贞吴丽萍祁强白云田真真高辉
李卓乔艳云薛云张春霞刘蕾 曲圆圆
四、工作内容
(一)社区精神病人管理
1、核实精神病人基础数据并及时更新。组织我区的专(兼)职精防医生对我区登记在卡(册)的精神病人进行数据核实,做到“四清楚”(即底数清、去向清、治疗情况清和精神状态清),并及时更新相关数据。
2、对重点精神病人开展走访评估。由社区精防医生联合责任民警、居委会工作人员等组成监控小组,对辖区精神病人进行逐一评估,并依据风险评估分类标准,对列管的重点精神病人逐人走访评估。对明确诊断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四期管理”:对疾病期管
理对象每两周至少随访一次;对波动期管理对象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对慢衰期和缓解期管理对象每三个月至少随访一次。确保有需求的精神疾病患者获得基本的药物治疗和医疗、康复服务。(四期管理有没有变动)
3、对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点精神病人收住院治疗。对必须住院、建议住院的,要积极动员监护人或近亲属送病人住院治疗。对在家监护、一般关注的,监护人或近亲属提出住院治疗请求的,要协调解决入院问题。对流浪乞讨的精神病人,有暴力行为、没有监护人或近亲属、监护人或近亲属无力看管的和必须住院但监护人或近亲属不配合住院的,依据《北京市精神疾病患者强制治疗实施办法》规定,配合公安部门送指定医院强制治疗。对境外来京的精神病人依照有关规定收住医院治疗。
4、对未住院精神病人落实分级管控。监控小组要对建议住院而未能住院以及在家监护的重点精神病人,分片包干,经常走访,并与监护人或近亲属建立联系,掌握动态;对一般关注的重点精神病人要由监护人或近亲属每日通报病人情况;对有肇事肇祸或滋事倾向的精神病人,要与当地管片民警建立每日联络制度,了解掌握情况;对其他登记在卡(册)的精神病人,与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一起做好管理工作。
5、做好住院精神病人的治疗及安全管理工作。对“十八大”期间仍在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要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防止病人外逃,流落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尤其对于那些因病情波动发生肇事
肇祸或滋事行为而住院的精神病人,要动员家属在“十八大”期间不要接病人出试、出院,要继续留院治疗观察。
(二)精神疾病医疗服务
五里坨医院要切实做好对住院精神病人的医疗服务工作,预留足够的床位收治“十八大”期间的入院病人,对疑难病症的患者必要时请市级精神疾病专科医院进行业务指导,确保医疗质量。
(三)信息监测报告
各医疗机构要根据《北京市精神疾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时限和方式将确诊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情况,向区精保所报告。区精保所应当对信息进行核实,并向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医疗机构对所有出院精神疾病患者的信息要向区精保所报告,区精保所接报后及时向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全区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应急处置队伍(见附件)要加强值班和物资储备,要依照精神病人肇祸滋事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及时处置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突发事件,同时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五)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区精保所要对辖区相关人员进行分级培训。要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其亲属、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应对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社区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增进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的理解,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提高青少年对疾病的知晓率,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行为干预。
(六)督导考核
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相关医疗机构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考核,督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七)工作安排(看您那是不是有其他的具体工作安排及变动)1、5月初-6月底完成对本区登记在卡(册)的精神病人数据核实;完成对社区精神病人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2.7月1日—9月20日对全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普查、随访、评估。
3.9月20日—10月20日对各相关医疗机构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督导。
4.10月20日—11月1日总结。
附件:应急处置小组名单
石景山区卫生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三日
附件:
应急处置小组名单
组长:白玟区五里坨医院院长
成员:薛云区五里坨医院业务副院长朱亮区五里坨医院行政副院长
张春霞区五里坨医院精神卫生社区科科长
曹洋区五里坨医院总务科科长
刘蕾区五里坨医院精神卫生社区科医师
曲圆圆区五里坨医院精神卫生社区科护士
文挡由成人网http://整理提供
本
第二篇:精神病人管理方案
精神病人管理行动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出,精神卫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公共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我县社会稳定,避免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结合本部门职责,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县公安局的部署下,深入贯彻相关法规规定,按照“********精神卫生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方针,明确职责,齐抓共管,积极行动起来,全面加强对重性精神病人的治疗和管理工作。
二、工作目标
规范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治疗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精神病人严重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实现********精神病人严重肇祸滋事零指标。
三、工作内容
(一)社区精神病人管理
1、核实精神病人基础数据并及时更新。组织我县社区民警对我县登记在卡(册)的精神病人进行数据核实,做到“四清楚”(即底数清、去向清、治疗情况清和精神状态清),并及时更新相关数据。
2、对重点精神病人开展走访评估。由社区民警、居委会工作人 员等组成监控小组,对辖区精神病人进行逐一评估,并依据风险评估分类标准,对列管的重点精神病人逐人走访评估。对明确诊断的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实行“四期管理”:对疾病期管理对象每两周至少随访一次;对波动期管理对象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对慢衰期和缓解期管理对象每三个月至少随访一次。
3、对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点精神病人收住院治疗。对必须住院、建议住院的,要积极动员监护人或近亲属送病人住院治疗。对在家监护、一般关注的,监护人或近亲属提出住院治疗请求的,要协调解决入院问题。对流浪乞讨的精神病人,有暴力行为、没有监护人或近亲属、监护人或近亲属无力看管的和必须住院但监护人或近亲属不配合住院的,依据相关规定,公安部门送指定医院强制治疗。对境外来********的精神病人依照有关规定收住医院治疗。
4、对未住院精神病人落实分级管控。社区民警要对建议住院而未能住院以及在家监护的重点精神病人,分片包干,经常走访,并与监护人或近亲属建立联系,掌握动态;对一般关注的重点精神病人要由监护人或近亲属每日通报病人情况;对有肇事肇祸或滋事倾向的精神病人,当地管片民警要建立每日联络制度,了解掌握情况;对其他登记在卡(册)的精神病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一起做好管理工作。
5、做好住院精神病人的治疗及安全管理工作。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要积极进行治疗和管理,防止病人外逃,流落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尤其对于那些因病情波动发生肇事肇祸或滋事行为而住 院的精神病人,要动员家属在病人治愈之前不要接病人出试、出院,要继续留院治疗观察。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全县民警要加强值班备勤,要依照精神病人肇祸滋事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及时处置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突发事件,同时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三)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所要对社区民警进行培训。要加强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其亲属、监护人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重性精神疾病的应对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社区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增进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的理解,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提高青少年对疾病的知晓率,对学生开展宣传和行为干预。
(四)督导考核
组织警务督察部门对各社区民警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考核、督导。
第三篇:暴力精神病人收治管理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暴力精神病人收治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8〕102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市政府同意《重庆市暴力精神病人收治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九月二十六日
重庆市暴力精神病人收治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暴力精神病人收治管理的长效机制,保障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暴力精神病人的收治管理适用本办法。
暴力精神病人是指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
第三条 暴力精神病人的收治管理实行综合协调、属地管辖、强制治疗的原则。第四条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暴力精神病人的收治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负责暴力精神病人的确定并护送到定点收治医院;卫生部门负责暴力精神病人的收治和康复鉴定。
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残联等人民团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暴力精神病人的收治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并经鉴定程序鉴定确认为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应由公安机关送往定点医院强制治疗:
(一)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破坏、劫持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二)杀人、伤害、强奸、绑架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
(三)抢劫、抢夺、毁坏公私财物等严重侵犯公私财产权利的;
(四)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
(五)实施其他暴力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就近治疗、分片区布点的原则,依托现有的精神卫生医疗资源,指定暴力精神病人强制治疗的定点医院,报市政府备案,并抄送公安机关、财政等有关部门。
第七条 需强制治疗的暴力精神病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签发《暴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通知书》,按划片原则送定点医院治疗。
公安机关对暴力精神病人批准强制治疗后,应及时通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并同时抄送财政、民政等有关部门。
第八条 定点医院收到公安机构签发的《暴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通知书》以及公安机关护送来的暴力精神病人后,应及时通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住院手续。对无法通知到病人监护人、近亲属的,或者病人的监护人、近亲属拒绝办理住院手续的,医院应在工作记录中注明原因。
经临床观察(3个工作日内)认为不需要住院治疗的,定点医院应及时向签发《暴力精神病人强制治疗通知书》的公安机关出具书面建议。原签发《暴力精神病人强制治疗通知书》的公安机关收到定点医院的书面建议后,签发《解除暴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通知书》并送达定点医院,同时通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将病人接回。监护人或近亲属拒绝接回的,由院方和签发《暴力精神病人强制治疗通知书》的公安机关共同将患者送到患者所在地居(村)委会,由三方共同交给其监护人。“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精神病人或者精神病人无监护人、近亲属的和户籍地属市外的,应交由民政部门救助机构予以救助或护送回原籍。
第九条 定点医院要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暴力精神病人收治有关工作制度和流程,按照临床诊疗规范及操作规程对患者实施临床观察及治疗。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控制医疗费用。
第十条 定点医院所在地公安机关应加强对定点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指导,认真督促定点医院保卫部门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切实维护医院正常秩序。
第十一条 经强制治疗的暴力精神病人符合出院标准的,定点医院应及时向原签发《暴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通知书》的公安机关出具书面出院建议书。原签发《暴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通知书》的公安机关接到医院出具的书面出院建议书后,应签发《解除暴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通知书》并送达医院,同时通知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将病人接回。监护人或近亲属拒绝接回的,由院方和签发《暴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通知书》的公安机关共同将患者送到患者所在地街道、乡镇,由三方共同交给其监护人。
符合出院标准的“三无”精神病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医院通知患者所在地民政部门接回社区妥善安置;外省籍以及查找不到原籍的精神病人,由医院通知市民政部门救助机构给予临时救助和查找患者原籍并送回原籍。
第十二条 经强制治疗后出院的贫困患者,由当地残联免费发放维持治疗期间的基本治疗药品。社区居(村)委会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实施日常管理,确保其按时用药。
第十三条 由公安部门送往定点医院实施强制治疗的患者,其医疗及生活费用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患者,由相关基金按照规定支付医疗费用。自付部分费用由监护人或者近亲属承担。
(二)未参加医疗保险且家庭困难符合城乡医疗救助条件的患者,由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按照规定支付医疗费用,不足部分由户籍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财政负担。
(三)具有本市户籍的“三无”精神病人,由所在地的区县(自治县)财政部门支付相关费用;外省籍以及查找不到原籍的精神病人,由市财政部门支付相关费用。
(四)其他精神病患者,由监护人或者近亲属承担相关费用。拒不缴纳医疗费用的,由签发强制治疗的公安机关、医院和患者所在街道、乡镇三方共同催促患者监护人或者近亲属缴纳费用。
第十四条 建立简便的费用结算机制。定点医院每季度将强制治疗精神病人的有关凭证(《暴力精神病人强制医疗通知书》、出院小结及住院费用清单等)报有关区县(自治县)卫生行政部门汇总审核后,报有关部门或经办机构审核后确认拨付资金。
第十五条 民政部门应落实“三无”精神病人生活救助,指导督促“三无”精神病人治愈后回社区监护以及流浪精神病人治愈后送回原籍等工作。
第十六条 财政部门应将暴力精神病人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部分纳入部门预算,保障暴力精神病人收治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十七条 残联应积极开展精神残疾康复指导,促进精神残疾者参与社会生活,协助做好贫困精神病人的救助工作,维护精神病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履行有关工作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定点医院及人员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精神病人管理申请书
综合壹科病房【47-49】安装防盗网、铁门申请报告 院领导:
因我科室经常收治精神科病号,此类病人好动,狂躁,为了防止他们攀爬窗台,从房门跑出去,现需要对收治病号的【47-49】号房窗台防盗网进行加高,安装1扇铁门,望领导批准。
综合壹科 2015年1月3日
第五篇:社区对精神病人管理工作计划(精选)
社区对精神病人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街道提出的关于 社区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现就我社区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及做法。
一、任务目标
在全社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精神病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康复、治疗,实施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并接受上级机关检查验收。
二、主要措施
1、建立 精神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同志任组长全面开展工作。
2、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康复治疗试点工作。
3、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以社区管理为依托的服务网络。
4、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和社会各界都要关心、帮助、尊重精神病人,管好精神病人的生活和治疗。
三、工作流程
根据经验,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大体上为: 建立社会化工作体系——制定规划——培训人员——摸底调查——建档立卡——落实措施——总结评估。
四、具体做法
1、成立以卫生站乡村医生为成员的精防康复工作技术指导站,负责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搞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配合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送往医院诊断及治疗,康复训练。
2、建立社会化工作服务体系,切实做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充分利用技术资源,发挥基层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为精神病人提供医疗、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3、做好摸底调查,建档立卡,全面准确掌握 社区精神病患者基本情况,重症轻症,阵发性,先天性,后天性病人,因疾病或家庭遗传性引起精神病和各种疾病引起的病史调查,并按规定时间填写各种调查报表。
4、筛查重症患者,对精神病患者,有诊断治疗指南的送往康复医院治疗,普及精神病卫生知识,创造接纳精神病人的良好社会环境,为精神病人就业提供条件,帮助解决他们有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从而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使用基层精防康复工作人员统一培训教材,对社区卫生站医生和志愿工作者及家属进行培训。
社区 201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