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实录)(本站推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全国粮食清仓
查库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实录)
(2009年3月25日下午15:00北京)
3月25日15时,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在国务院小礼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会作重要讲话。讲话实录如下:
同志们: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开展粮食清仓查库,摸清家底,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去年10月,国务院决定开展一次全国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但考虑到当时秋粮收购任务较重,粮食库存变动较大,确定清仓查库工作在今年夏收以前进行。前一段时间,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和各省(区、市)政府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已经基本就绪,清仓查库下月初即将全面铺开。今天,我们召开这个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对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对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粮食库存是粮食流通的重要汇聚点,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粮食库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自2001年全国首次粮食清仓查库以来,每年例行检查都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粮食的重要性有增无减。适时开展一次粮食清仓查库,摸清粮食家底,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服务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搞好清仓查库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全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粮食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但粮食和农业的基础仍然薄弱。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粮食需求还会刚性增长。同时,我国耕地、水资源相对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近两年国际粮食市场剧烈波动,粮价一度暴涨,一些国家因粮食问题引发了社会动荡。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粮食市场稳定,得益于粮食丰收和库存充裕。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今年是我国经济进入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三农”工作,越要重视粮食问题。目前,随着粮食连续五年丰收、供求关系得到改善,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加大,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容易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
去年入冬以来,北方粮食主产区发生严重旱情,持续时间之长、受旱程度之重历史罕见,尽管近期旱情得到缓解,但今年夏粮收成如何还难以判断。通过清仓查库进一步摸清家底,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国内粮食供求形势,增强粮食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为经济发展打牢基础;有利于科学规划粮食发展的结构和布局,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合理配置粮食资源,稳定市场供应和预期,增强应对危机、战胜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和能力。
搞好清仓查库是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我国幅员辽阔,粮食种植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区域间粮食产销平衡压力大,品种结构存在矛盾。以往粮食生产曾多次出现比较大的起伏,粮价也出现过比较大的波动。从我国的国情与粮情来看,粮食多了容易谷贱伤农,少了则会影响经济全局和社会稳定,调控的难度很大。
粮食库存是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是保证民食军需、应对自然灾害、防范各种风险的必要条件,也是国家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库存数量实不实、质量好不好、结构和分布是
否合理,都直接关系粮食安全。只有准确掌握粮食库存真实状况,才能进行科学调度,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才能合理安排粮食收储和区域布局,合理把握储备吞吐的时机和节奏,合理实施粮食进出口调剂,才能保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维护市场稳定,保障发展改革的大局。
搞好清仓查库是提高粮食工作水平的需要。粮食库存管理是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库存管理不断加强,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管理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个别粮库存在账实不符和亏库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议论。过去的实践证明,加强库存监督检查,是促进库存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次在全国开展清仓查库,既是对粮食库存的一次大清查,也是对库存管理和粮食政策落实情况的一次大检验。这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而且有利于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提高整个粮食流通管理水平,提高社会对粮食库存管理的信任度。
二、明确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主要任务
这次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国务院已发出通知进行了专门部署。总的要求是,以2009年3月末为检查时点,全面清查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做到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重点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做好工作。
要让政府清楚。做到心中有数,是各级政府做好粮食工作的基础条件。要明确清查的范围,包括所有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国有粮食企业的商品粮。要明确清查的内容,包括粮食的数量、质量和品种情况,粮食库存占用贷款和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同时,还要核实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粮权归属情况,检查非国有粮食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工作中,不仅要检查实物数量,还要核对库存账目,确保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确保政府储备粮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以这次清仓查库为契机,给政府交一本实实在在的明白账,为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要让群众放心。粮食问题事关民生,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在这个问题上,部分群众对国家粮食库存数量是否真实、品质是否良好还有疑虑。消除群众疑虑,让老百姓放心,关键是确保清仓查库的工作质量,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要严格依法依规清查,不得降低检查工作要求、缩小检查范围、减少检查内容。
要创新检查方式,实行本地回避,交叉检查,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清查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要在依法保障国家秘密的同时,坚持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清仓查库政策、内容、方法、程序和要求,确保检查工作不走过场,检查结果真实可靠,给老百姓交一本实实在在的放心账,坚定人民群众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信心。
要让管理改善。清仓查库不能就事论事,要举一反三,通过检查更好地改进工作。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企业认真整改、限期整改。对粮食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总结、加以推广。要通过清仓查库,进一步完善有关粮食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推动企业库存管理上档次,政府监管工作上水平。
当前,要着力督促落实国家各项粮食政策,维护种粮农民和消费者权益;规范政策性粮食补贴拨付和使用行为,充分发挥补贴资金的效率;完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提高库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促进企业减少储粮损耗,降低管理成本。
三、把粮食清仓查库工作落到实处
这次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在此,我提三点要求。
一是落实责任。这次清仓查库由国务院统一部署,省级政府组织实施,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本地区清查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负全责。各级地方政府要把清仓查库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以推进。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央事权的粮食占全部国有粮食企业库存的73%,这次清查把这块任务交给了地方,各地要认真对待,切实履行职责。部际联席会议要充分发挥作用,有关部门要搞好协调配合,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清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妨碍清仓查库、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等行为,要严肃查处。
二是有序推进。这次清仓查库除了已经完成的前期准备外,下一步工作分为五个阶段,包括企业自查、市(地)级政府普查、省级政府复查、国务院工作组抽查和汇总整改。企业自查是基础,县级政府要督促企业深入自查。市级普查是关键,要对辖区内所有纳入检查范围的企业应查尽查,不留死角。省级复查要对重点企业、重点环节进行检查,认真复核市级普查结果。国务院工作组抽查要突出随机性,对重点地区进行检查,分析评估地方清仓查库的质量和效果。汇总整改要确保汇总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这五个阶段环环相扣,要把每个阶段的工作切实做好。
三是加强保障。重点是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设备。检查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清仓查库的质量,各地要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参加清查,并切实加强业务培训。这次清仓查库发生的必要开支,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责,可先由省级财政核实列支,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清仓查库费用不能转嫁给被查企业。各地要本着勤俭节约、提高效率的原则,及时落实工作经费,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各地要通过合理调剂,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设备,确有需要的可以添置必要设备,保证清仓查库顺利进行。
同时,做好粮食流通其他各项工作。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工作的决策部署,大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强粮食购销和市场调控,推进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努力开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新局面。
同志们,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就要开始了,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完成好国务院部署的这项专门任务,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
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 监察部 财政部 农业部
审计署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粮食局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8‟118号)精神,为了全面查清国家库存粮食的数量和质量,准确掌握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按照全国粮食清仓查库部际联席会议研究确定的原则,提出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清仓查库的范围和内容
本次清仓查库的范围包括所有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含最低收购价粮、临时储存进口粮以及国家临时储存粮,下同)、地方储备粮,国有及国有控股(以下简称“国有”)粮食企业储存的商品粮。以上所称粮食包括大豆,不含食用植物油。具体内容如下:
(一)库存粮食数量检查
重点查清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地方储备粮和国有粮食企业(包括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等中央直属企业)储存商品粮的数量、品种情况。对国有粮食企业代收、代储的商品粮,要查清粮权归属情况。
(二)库存粮食账务检查
— 1 — 重点检查粮食库存实物与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银行资金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账务处理的合规情况,以及不同性质和品种的粮食按规定进行分账管理、分仓储存情况。对利用农发行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收购的粮食,要重点检查粮食库存与贷款是否对应,资金占用是否合理。
(三)库存粮食质量检查
重点检查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的质量合格率和品质宜存率。其中,地方储备成品粮只检查质量合格率。
(四)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2008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包括轮换计划下达是否规范,轮换的品种、数量、时间与计划是否一致,轮入粮食的生产年限和质量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存在擅自串换品种、变更轮换库点和数量以及未轮报轮、转圈轮换、超轮空期轮换等问题。
(五)成品粮库存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地方储备成品粮的数量和质量情况。
(六)政策性粮食财政补贴资金拨补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2007年和2008年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保管费和轮换费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代储企业,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和保管费用是否及时足额拨补到委托收购库点。
(七)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检查
重点检查纳入粮食流通统计范围的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统计制度情况。每个市(地)选择3-5家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进行粮食库存情况的典型调查。
二、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
(一)全国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审计署、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储粮总公司参加的全国粮食清仓查库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制定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有关问题,重大事项向国务院报告。部际联席会议在国家粮食局设立办公室,负责组织落实清仓查库的各项具体工作。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专家组、案件核查组、新闻宣传组、工作保障组等专项工作组。
部际联席会议的主要任务:一是统一部署并组织实施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二是制定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实施方案并指导各地政府组织实施。三是协调解决清仓查库中的重大事项和问题。四是组织各地师资和抽查人员业务培训。五是组织国务院部门联合抽查工作组(以下简称“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对重点省份粮食库存及检查工作情况进行抽查。六是汇总全国粮食清仓查库结果,向国务院报送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报告。七是受理举报,核查重大案件。
(二)各地清仓查库的组织领导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办发„2008‟118号文件和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负责组织对本辖区内所有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库存进行检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企业粮食库存的检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都要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同级发展改革、监察、财政、农业、审计、质检、统计、粮食、农发行等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各部门和单位要科学组织协调,落实职责分工,— 3 — 细化工作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清仓查库工作的质量和进度。中储粮分支机构参加省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积极配合做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
省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辖区清仓查库工作,协调解决重大事项和问题。二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辖区清仓查库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组织本辖区参加企业自查、市(地)级普查及省级复查的工作人员进行清仓查库业务培训。四是派出复查工作组,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粮食库存及清仓查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复查。五是协助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开展粮食库存抽查。六是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清仓查库工作情况和结果。七是汇集本辖区至具体承储库点的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报表,按市、县行政区域分解并下达到市(地)。八是受理、核查举报,并配合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对重大案件进行核查。九是协助其他省做好异地储粮检查工作。
市(地)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领导本地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制定本地区粮食库存普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是将本地区具体承储库点的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报表下达到县。四是汇总本地区的粮食库存普查结果,并向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报告。五是协助国务院和省级工作组开展复查、抽查工作。六是受理、核查举报,并配合国务院和省级工作组对重大案件的核查。
县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级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一是按照省(区、市)、市(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部
— 4 — 署,组织领导本辖区清仓查库工作。二是组织和督导辖区内纳入清仓查库范围的全部企业开展粮食库存自查。三是审核、汇总企业自查结果,向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工作报告。四是协助各级工作组开展粮食库存普查、复查、抽查和案件核查等工作。
(三)直属企业清仓查库的组织
按照在地原则,由地方各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对辖区内中央和地方直属企业不同性质粮食库存进行检查。从中央企业直属库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库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从省直和市直企业抽调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企业及其所监管粮食的检查。
(四)清仓查库信息资料的整合
中储粮分支机构负责向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辖区内2009年3月末分市、县,分实际承储库点的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直属企业库存商品粮统计报表,各类政策性粮食管理的文件制度和规范,以及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向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09年3月末地方储备粮和商品粮具体到实际承储库点的统计报表,以及地方储备粮轮换、销售计划等资料。各级农业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向同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2009年3月末具体到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明细和台账资料(分品种、分性质)。
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上述资料进行整合、分解,在市级普查开始前下达至各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分库点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库存异常变化的地区和库点,应列为重点检查对象。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将整合后的分库点统计报表资料,及时抄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三、检查时点和方式
(一)检查时点
以2009年3月末粮食库存统计结报日为检查时点。
(二)检查方式
本次清仓查库按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和督导企业自查,市(地)级人民政府全面普查,省级人民政府重点复查和国务院抽查工作组随机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
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和督导企业自查是整个清仓查库的基础环节,对提高清仓查库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县级人民政府要精心组织部署,按照全国清仓查库的统一要求,督促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切实做好自查工作。企业在完成自查的同时,要为下一步市(地)级普查、省级复查和国家抽查做好充分准备。
市(地)级普查是确保清仓查库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市(地)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对本地区纳入检查范围的粮食企业库存情况逐一进行全面普查,确保检查结果真实、准确。
省级复查由省级人民政府采取随机抽样、突击检查和暗查等多种方式,对市(地)级普查和县级自查的工作质量进行复核。省级复查要突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的深入检查,并对市级普查和县级自查工作质量情况和检查结果作出评估。
普查、复查均采取省内综合交叉的检查方式,对参与检查的人员按照“统一抽调、混合编组、集中培训、综合交叉、本地回避”的原则在辖区内择优选调和安排。从县(市、区)抽调参加市(地)级普查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县(市、区)的普查工作,从市(地)抽调参加省级复查的人员不得参与对本市(地)的复查工作。
国务院抽查工作组抽查,在省级复查的基础上采取不事先打招
— 6 — 呼、随机选点的方式进行。
自查、普查、复查和抽查的具体检查方法,按照《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执行,由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另文下发。
四、清仓查库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
1.成立机构。2009年1月20日前,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成立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并将机构设臵和人员名单等情况报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2009年3月底前,各市、县人民政府均要相应成立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并将机构设臵和人员名单等情况报送上一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机构备案。
2.制定和下发清仓查库实施方案。各地要根据国办发„2008‟118号文件精神和本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逐级细化制定和下发本辖区内清仓查库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报上一级清仓查库领导机构备案。省级实施方案要在2009年2月底前报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3.动员和培训。2009年2月中旬前,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完成对各省业务骨干和师资的培训。2009年3月中旬前,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辖区内参加省级复查、市级普查和督导企业进行自查的全体检查人员的培训任务。培训内容以本实施方案、《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为主。2009年3月下旬,各级人民政府要完成清仓查库工作的动员和部署。
4.其它准备。各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被查企业,应按照本实施方案和上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具体方案要求,备齐相关文件、账务和报表资料,提前准备工作底稿,对不规则货位进行形态整理,— 7 — 备齐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严格校正的称重、计量和质量扦样等检查工具。考虑到个别存粮数量较少、粮堆形状难以规范的货位需要采用称重法检查粮食数量,各地应提前配臵少量移动式散粮自动秤(建议单机检斤能力不低于15吨/小时,配备数量一般不少于两台)。
(二)自查阶段
4月5日前,县级人民政府要督促和指导本地纳入检查范围的所有企业认真自查,完成情况汇总,并上报市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因统计、账务等资料汇总分解任务重的,自查阶段可延至4月10日完成。被查企业要根据自查情况认真填写各类工作底稿和汇总表格,准备与检查当日粮食库存实际情况一致的货位平面图、货位明细表,以及分仓保管账、保管总账、统计报表、会计报表、辅助账表、原始凭证等账务资料,合同、运单、发票等反映粮食出入库业务的凭证,粮食测温、测湿、熏蒸等作业记录,为后续普查、复查、抽查做好准备。
(三)普查阶段
4月20日前,由市(地)级人民政府按综合交叉的原则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粮食库存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确保不留死角。普查范围应严格与3月末国有粮食库存统计月报口径一致。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及转化用粮企业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情况检查及粮食库存典型调查,结合各市普查工作一并开展。典型调查可选择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3~5家库存规模较大的企业。普查期间要保留完整的工作底稿、原始记录等资料。普查结果应汇总上报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复查阶段
— 8 — 4月底前,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对辖区内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进行复查,复查比例为辖区内纳入检查范围粮食库存总量的20%~30%。质量复查的抽样代表数量为被复查企业所承储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量的25%左右,对上述三种性质粮食的抽样比例要大致均衡并考虑地区布局。复查样品实行跨省交叉检验,质量承检机构在5月25日前将所有样品的检验报告交送检省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抽查阶段
5月10日开始,国务院抽查工作组对重点省(区、市)粮食库存情况进行随机抽查,每个省(区、市)抽查的企业不少于10个。质量抽查的抽样代表数量为被抽查企业所承储中央储备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地方储备粮库存量的25%左右,抽查样品实行集中统一检验。
(六)检查结果汇总上报和整改阶段
各地要在全面检查粮食库存的基础上,对清仓查库工作进行认真总结,逐级汇总检查结果,编制相关报表和检查工作报告。各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小组要对库存检查结果层层把关,数据汇总中发现有错统、漏统、重复统计、虚报库存数量等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检查认定的账实差数要做出详细的书面说明。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由主管部门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企业限时报送整改结果,有关资料存档备案,并在检查报告中如实反映,视问题成因和严重程度进行问责。
5月30日前,省级人民政府向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提交清仓查库工作总结报告及相关汇总报表。省级总结报告包括市(地)
— 9 — 级普查工作汇总情况和省级复查工作情况。6月15日前,省、市、县级清仓查库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办理完毕所接收的与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相关的举报案件,并向上一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核查报告。6月底前,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完成全国粮食清仓查库结果汇总,并向国务院报告。
五、清仓查库工作要求
(一)逐级落实责任
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是国务院组织开展的全国性粮食库存专项检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部门多,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必须在同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到位,检查人员到位,措施落实到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清仓查库结果的准确性负全责。要建立和完善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企业法人代表、地方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都要逐级在清仓查库工作报告及相关报表上签字。各级清仓查库工作组负责人都要在检查报告上签字,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要严格工作底稿制度,各环节检查的原始记录必须保证完整、准确、真实,并妥善保存、留底备查,不得擅自篡改、损毁。发现有工作走过场,弄虚作假,妨碍清仓查库工作,造成检查结果失实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保证质量和进度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依据本实施方案和《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检查方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周密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和步骤,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检查方法,明确时限要求,确保所有检查工
— 10 — 作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
(三)真实反映粮食库存状况
各类企业要积极配合清仓查库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粮食库存的真实情况。对已销售出库的粮食要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核减当月统计账,未回笼的销售货款计入相应结算账户,不得以任何理由虚增库存。严禁以虚购虚销方式掩盖亏库。
(四)增强清仓查库透明度和公信力
各级领导小组要强化对清仓查库过程的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各地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清仓查库全过程进行监督。要加强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向社会公布粮食库存检查的政策、内容、程序、方法和工作要求,组织新闻媒体进行正面宣传,防止负面炒作,正确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安定民心。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法案件并选择典型案件公开曝光。
(五)严明纪律清正廉洁
各地区、各部门要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参加清仓查库工作。要对检查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严明工作纪律。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准参加可能影响清仓查库工作的活动,不得吃请、受礼,对违反纪律的要严肃查处。
(六)加强保密工作
国家粮食库存的数量和布局属于国家秘密事项,对检查过程中涉及的中央政策性粮食库存及省级粮食库存的数量、布局要严格保密。各地要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制定清仓查库保密措施,配备必要硬件设施,明确保密责任,特别是在数据传输、新闻宣传等环节要
— 11 — 严格执行保密纪律,防止发生泄密事件。
六、清仓查库的经费保障
各地应本着勤俭节约、提高效率的原则,安排落实本次清仓查库工作经费。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经费开支,对清仓查库工作新发生的必要开支进行严格审核,并向同级财政部门如实申报。本次清仓查库工作新发生的必要开支,由省级财政核实后专项列支,中央财政适当补助。任何地方和部门不得将清仓查库费用转嫁给被查企业。有关清仓查库经费的安排、拨付和管理等事项,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七、清仓查库文件资料的保存
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文件资料,是清仓查库工作的真实记录,对于今后工作查考、经验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领导机构和检查小组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每个阶段清仓查库相关文件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保证文件材料齐全完整。检查结束后,要将全部资料移交同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需要整理归档的资料包括:清仓查库有关文件、通知、工作方案、领导讲话、会议纪录;自查、普查、复查、抽查工作原始纪录、工作底稿、汇总表格;各级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报告;检查期间收到的举报材料、原始记录及相关处理材料;其他库存检查相关资料、文件、报表、凭证。资料形式包括纸质文件、电子文档、照片、音像材料等。资料归档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办理。
第三篇: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农村环境保护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国人民的福祉,事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国家环境保护总体战略,统筹加以推进。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次会议是首次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决心,也表明了把农村环境保护与城市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全面推进的决心。刚才,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江苏、浙江、四川省的负责同志发了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特别是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不断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力度,重点开展了对生活污水、村镇垃圾、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尤其是解决了农村近1亿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部分农村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总体上仍然比较严峻,农村生活污染、面源污染还相当严重,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功能退化等状况还在发展。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广大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也制约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大多数居民还生活在农村,绝大多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也发生在农村。农业和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村环境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环境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致使环境治理严重滞后,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农村每年产生的90多亿吨生活污水基本上任意排放,2.8亿吨生活垃圾也是随意倾倒;化肥年施用量达到4700多万吨,有效利用率不到35%,造成了农村水体和土壤环境恶化。一些地方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超载放牧等行为屡禁不止,继续破坏着农村生态。不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就会动摇“三农”的基础,也会妨碍发展的步伐,甚至影响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必须站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改变农村环保落后状况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落后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农村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更是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全国有4万多个乡镇,其中绝大多数
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在60多万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污染治理还处于空白状态。农村化学需氧量(C O D)产生量是城市的4倍多,生活污染日益加重,土壤污染面也在扩大,面源污染状况令人担忧。广大农村虽然地域辽阔,但水体、土地和居住地的环境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就很难恢复,也会使环境承载容量受到极大制约。如果对农村污染再不加以严格治理,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持续不了。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城市和农村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
解决危害农民健康的环境问题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大农民群众在吃饭穿衣等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对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也有了更多的期盼。农村环境质量是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些地方环境状况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还在恶化。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全国仍有近2.5亿农村居民喝不上干净的水,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这确实让人牵挂忧心。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群众投诉明显增加,其中大多数也发生在农村。改善农村环境,关系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环境是难点。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恶化了,就难以实现全面小康。必须痛下决心,下大力气治理农村环境,维护农民环境权益,促进农村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意见》明确了2010年和2015年农村环境保护的阶段性目标以及主要工作,我们要统筹安排,分步推进,使农村环境保护明显加强,农村环境状况逐步改善。下面,我着重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水是生命之源。要把解决近2.5亿农村居民喝不上干净水的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建设清洁水源。要科学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加强对分散水源地监测与管理,防止发生水源污染事故。要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和环境敏感地区,加快建设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其他地区乡镇也要采取多种方式处理好生活污水。同时,要把污染防控和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继续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水环境治理。
第二,着力防治工农业生产污染。工矿企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应当继续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要落实环评制度,坚持环保标准,加强环境监管,制止企业违规排放。同时,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惟有净土,方能洁食。要在认真做好全国土壤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工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同时,要加强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建设清洁田园。
第三,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洁的环境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一方面,要着手开展重点污染治理工作,针对那些严重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污染问题,采取有力措施集中进行整治,对经过整治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的村镇,实行“以奖促治”。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搞好生活垃圾处理,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绿化美化,对经过建设生态环境达到标准的村镇,实行“以奖代补”。这两方面工作,责任在地方,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予以扶持,各地也要加大支持力度。整治农村环境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注意尊重农民意愿,切忌搞形式主义,因地制宜建设清洁家园,务求取得实际成效。
关于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在安置受灾群众过程中,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灾区不发生大的疫情,确保群众能够喝上干净水、有合适的生活环境。当前和今后几年,要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契机,把灾区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恢复重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三、不断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农村环境保护压力大、任务重。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处理好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农村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十分强烈,这种积极性应当充分肯定。但在新的阶段,农村发展必须创新发展观念、拓宽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模式。要认识到,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也可以出效益,环境好了,对投资的吸引力就大;环境不好,吸引力就差。要把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在经济发展中促进保护,在保护环境中求得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二是处理好城市环境保护与农村环境保护的关系。城市环境和农村环境是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目前,不少地方对城市环境保护日益重视,而对农村环境保护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重视高度。现在社会上有这么一句话,不一定准确,但很形象,就是“城市污染农村的水和地,农村污染城市的饭和菜”。农村环境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也影响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的安全,城市环境也好
不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坚持城乡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协同推进,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同等重要的地位,促进城乡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三是处理好主动预防和被动治理的关系。国内外经验表明,环境破坏起来时间短、速度快、贻害无穷,而修复环境时间长、见效慢、代价高昂。日本治理琵琶湖污染,花费了巨额资金。我国一些湖泊由于面源污染等导致富营养化,投了不少钱治理,至今还难以解决严重的污染问题。近年来,一个小企业污染一条河,农民守在河边吃井水,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屡见不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集中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做好预防工作,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地方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特别是要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务求取得实际成效。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统一监管和指导协调。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抓紧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水利部门要牵头抓好解决农村居民喝不上干净水的问题。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指导。农业部门要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其他有关部门也要做好相关工作。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广泛调动各方面力量,着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水平和实际成效。
做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扎实努力、发奋工作,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努力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应有保障、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大连市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大连市2009年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先进个人名单
(129人)
高宪明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粮油储备处处长 孙志超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监管处处长 张启胜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纪检监察室主任 王树琴女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财务信息处处长 盛兴忱
吴学程
毕轶君
刘财运
王国强
党恕桂
张熙东
罗钟元
许成波
王永平
徐晓伟
朱英琦
邵英
孙连忠
李顶梁
王俊
杨树德
刘秀琴
姜长岩
付晓昱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粮油储备处副处长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粮油储备处调研员 女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监管处副处长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财务信息处副处长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监管处副调研员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监管处副调研员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监管处主任科员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粮油储备处主任科员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粮油储备处主任科员 女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粮油储备处主任科员 男大连市服务业委员会粮油市场处主任科员 男农业发展银行大连市分行客服经理 男农业发展银行旅顺口区支行信贷员 男农业发展银行金州支行信贷科长 男农业发展银行庄河支行副行长 男农业发展银行瓦房店支行信贷科长 女大连市财政局主任科员 男大连市监察局执法监察室正处级副主任 男大连市统计局贸易外经处处长
刘宁女大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局食品处处长 汤杰男大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种植业管理处科员 夏春龙男大连市粮油检验检测站站长
张明先男大连市粮油检验检测站副站长 于元松男大连市粮油检验检测站室主任 杨冬梅女大连市粮油检验检测站工程师 刘玉华
于丽萍
朱乐海
许崇贵
杨昆
原永平
唐政魁
李华
徐克凯
刘作斌
宋树立
徐忠毅
王金国
马云清
尹淑彦
宋长俊
陈兆斌
刘建保
邵国志
王丽青女大连市粮油检验检测站室主任 女旅顺口区贸易发展局粮油储备市场科科长 男旅顺口区贸易发展局粮油储备科副调研员 男大连市旅顺口区粮库储运科长 男大连市旅顺口区粮库保管员 男大连市旅顺口区三〇七粮库支部书记 男大连市旅顺口区粮油检验监测站工程师 女大连市旅顺口区军粮供应站统计员 男大连市旅顺口区财政局企业财务科科长 男金州区粮食总公司总经理 男金州区粮食总公司副总经理 男金州区粮食总公司业务科科长 男金州区粮食总公司会计 女金州区粮食总公司业务科副主任科员 女金州区粮食总公司业务科科员 男金州区粮食总公司会计 男辽宁大连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男辽宁大连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副主任 男辽宁大连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业务科长 女辽宁大连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核算员
周宝新男辽宁大连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科长助理 于峰强男辽宁大连金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科员 李传刚男金州区粮食局登沙河粮库主任 姜延朋男金州区粮食局登沙河粮库保管员 姜鹏男金州区粮食局登沙河粮库保管员 刘长德男金州区粮食局亮甲店粮库主任 张国新
张仁广
鞠文君
王平
邹立善
周文远
马德水
孙学文
刘玉萍
董德桥
韩福成王东峰
董福积
张恒君
于正全
盛兴东
宋文联
邱喜斌
姚承龙
宋居官男金州区粮食局亮甲店粮库业务科长 男大连市金州区军粮供应站站长 男金州区财政局企业科科长 男普兰店市贸易发展局(粮食局)局长 男普兰店市贸易发展局(粮食局)副局长 男普兰店市贸易发展局(粮食局)副局长 男普兰店市贸易发展局(粮食局)法制科长男普兰店市贸易发展局(粮食局)粮油科长女普兰店市贸易发展局(粮食局)统计员 男普兰店市粮食收储库会计 男普兰店市第一粮库主任 男普兰店市皮口粮库主任 男普兰店市城子坦粮库主任 男普兰店市军粮供应站站长 男普兰店市财政局企业财务科科长 男庄河市商业局(粮食局)局长 男庄河市商业局(粮食局)副局长 男庄河市商业局(粮食局)副局长 男庄河市商业局(粮食局)监督科科长 男庄河市商业局(粮食局)储备科科长
刘玉波男辽宁庄河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
刘朝义男辽宁庄河国家粮食储备库保卫科科长 孙青山男辽宁庄河国家粮食储备库保管科科长 王复民男庄河市鞍子山粮库主任
蔡军男庄河市栗子房粮库统计员
景国伟男庄河市观驾山粮库主任
张连瀚
张德军
李相武
包礼斌
董英良
杨俊家
廖宏德
乔淑清
刘同义
于燕海
崔玉伟
李万海
郭安
左振录
包新华
崔元祥
宋德有
崔升海
聂振华
王云莱男庄河市明阳粮库主任 男庄河市第二粮库副主任 男庄河市塔岭粮库主任 男庄河市长岭粮库化验员 男庄河市大郑粮库主任 男庄河市南尖粮库统计员 男庄河市军粮供应站站长 女庄河市军粮供应站会计 男庄河市财政局国资科科长 女瓦房店市粮食局业务科科长 男瓦房店市粮食局业务科科员 男瓦房店市泡崖中心粮库主任 男瓦房店市泡崖中心粮库职工 男瓦房店市三台中心粮库支部书记兼主任男瓦房店市三台中心粮库统计员兼出纳员男瓦房店市复州中心粮库主任 男瓦房店市永宁粮库主任 男瓦房店市军粮供应站站长 男瓦房店市财政局科长 男长海县大长山粮库主任
张斌男长海县大长山军粮供应站站长 杨忠杰男长海县獐子岛军粮供应站站长 臧玉弟男长海县海洋岛军粮供应站站长 李喜梅女长海县广鹿岛军粮供应站站长
王军男长海县财政局行政事业保障科科长
张焕君男开发区经济贸易局(粮食局)综合处职员 迟英
于孝东
李新
赵希建
杨锋华
滕永伟
修雁
吴忠杰
乔印玲
万文华
柏禄乾
赵艳丽
费书平
张静
胡东升
崔永勤
王丽萍
徐红
刘宏波
孙逊男开发区粮食总公司财务部长 男开发区粮食总公司统计员 男开发区粮食总公司统计员 男开发区粮食工业储运公司副经理 男大连保税区市场局(粮食局)副局长 男大连军粮供应站业务部部长 女大连军粮供应站财务部部长 男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副主任 女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统计员 女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统计员 男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检验员 女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统计员 男中央储备粮大连直属库保管员 女大连北良有限责任公司客服员 男辽宁大连吴家国家粮食储备库部副经理 男辽宁大连吴家国家粮食储备库部经理 女辽宁大连吴家国家粮食储备库记账员 女大连友谊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统计员 男大连友谊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副科长 男大连友谊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保管员
王晓峰男大连友谊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仓储副科长
第五篇:李克强: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讲话
在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动员 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李克强
(2013年5月13日)
同志们: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总结前一段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工作,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因为这件事涉及面广,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动作,所以开个范围比较大的会。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改革、简政放权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特点是改革方案把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有机结合起来,把职能转变作为核心,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和抓手,这是我们思路的进一步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解决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通过简政放权,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就是要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也就是说,既要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又要把该管的事务管住管好,这不仅是当前形势下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
这次国务院机构调整力度不小,涉及十几个部门,撤掉了4个正部级机构,很多部门的职权、人员都要划转,动作比较大,相关部门“三定”方案正在陆续出台。机构改革不易,职能转变更难。这次职能转变工作,在国务院领导同志指导推动、各部门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审议,前两批共批准取消和下放了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重点是经济领域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的项目,包括一些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以及涉及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资质资格认定等。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进展,是不容易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下一步还要继续推进,后面的任务更艰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该放的权坚决放开放到位,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我们已公开承诺,本届政府任期内,国务院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减少1/3以上,今年就要有所突破、有好的开头。做好这方面工作,进一步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既有利当前又惠及长远,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
首先,要以简政放权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局平稳,各方面工作取得新进展。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错综复杂,下行的压力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又凸显,财政金融领域还存在多种风险隐忧。4月份铁路货运量等经济运行指标并不乐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中央财政持续负增长,在存量货币较大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较高。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实际上,市场机制本身对经济运行具有自动调节作用,是能够调整一般性经济波动的。如果过多地依靠政府主导和政策拉动来刺激增长,不仅难以为继,甚至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和风险。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现在民间投资还有很大的潜力。近20年来,民间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已从30%上升到60%,外商投资也有潜力。然而由于有“玻璃门”、“弹簧门”的问题,民间投资仍存在有钱无处投、想进进不去的现象。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企业新上一个项目,要经过27个部门、50多个环节,时间长达6—10个月,这显然会影响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要下决心进一步打开转变政府职能这扇大门,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这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无疑是不花钱能办事、少花钱多办事的“良方”。
目前,国务院各部门还有大量行政审批事项。有些审批事项看起来让人费解,如对一些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社会投资进行核准、对某些渔船船名进行核定等。这不仅包办了该由企业负责的决策,费力办了事,又不符合发展要求,还影响政府形象。这次改革,就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做到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物品的许可,最大限度缩小投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的范围,最大可能减少对各类机构及其活动的认定,原则上取消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资质资格许可。今后,政府一般不再新设行政审批事项,确需新设的,必须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切实防止行政审批事项边减边增、明减暗增。
第二,要以简政放权推动经济转型。做好经济工作不仅要立足当前,也要着眼长远,把稳当前和增后劲结合起来。增后劲就必须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在优化工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没有大的发展,转型升级就难以实现,消费拉动也拉不起来。今年前几个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是多年来同期较低的,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只增长8.3%,4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回落到51.1。这些都反映了我国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缓慢,结构调整任务还相当艰巨。而制约服务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体制机制问题,无论是金融、通信、物流,还是养老、医疗产业、非义务教育,都存在行政性垄断、审批过多的问题,市场准入的门槛较高甚至很高,而这些产业恰恰是中等收入阶段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相比之下,信息消费领域由于市场化程度较高,近几年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网民总数已达5.6亿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8万亿元,今年一季度达2.4万亿元,同比增长45%,这方面仍有文章可做。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市场机制具有优胜劣汰的功效。企业只有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才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要相信市场机制的力量,必须转变职能、下放权力,下决心减少政府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打破市场分割与垄断,消除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企业和产业在竞争中优化升级,为经济转型提供“源头活水”。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重要阶段,经济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只要将增长的潜力和企业的活力有机融为一体,就能形成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三,要以简政放权释放就业创业创新活力。我们稳增长、促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扩大就业。今年前几个月,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就业形势保持了稳定。但就业的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重要任务。而扩大就业仅靠大企业、国有单位是有限的,必须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目前中小微企业就业已占城镇就业80%以上,成为我国吸纳就业的主体。但现在创办中小微企业还有不少限制,既影响发展也不利于就业。前不久,我看到了一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同比下降6.7%,而有些地方率先试行工商登记改革,取消前置审批,新登记注册企业增幅高达40-50%,其中多数为中小微企业。这两次已取消和下放的133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很多都是有利于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下一步还要加快企业工商登记等制度改革,为人民群众增加更广的就业门路和更多就业机会,激发社会的创造力。
就业创业难,也与政府部门的资质资格要求多、认定多、考试多、证书多有相当大的关系。据统计,目前国务院部门许可的个人资格有110项,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资质资格证书有229种,名目繁多的资质资格认定,事实上抬高了就业门槛,一纸证书漫长的认定过程挡住了不少人的就业创业之路。我国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人才的创业创新蕴藏着新的人口红利,而过多和费时过长的行政审批恰恰制约了我们这一最大优势的发挥。要通过转变职能、减少审批环节,继续清理不必要的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注意发挥和落实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责任,在不降低资质资格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就业创业门槛,营造就业创业的公平环境,调动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第四,要以简政放权更好地发挥地方的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都要发挥好,该下放给地方的要坚决下放。如四川芦山地震当天,我们在灾区现场察看灾情、进行协调部署后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要各负其责,形成以地方为主、中央各部门和有关方面统一对口省里的一体化救援救灾应急机制,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作用。大量的具体救灾工作由地方和一线的同志承担,这有力有序地促进了抗震救灾。这样的大事急事经部署后都能交给地方为主去办去管,因此我们要相信地方也能办好管好其他很多事。反过来讲,国务院部门管得过多过细了,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各级政府要按照各自的事权分级管理,尤其是涉及改善民生的具体事项,要尽可能实行就近管理,不能什么事都到北京来批。
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地方政府贴近基层的优势,从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履职的要求出发,把一些确需审批但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投资审批事项,以及量大面广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坚决下放给地方。比如这次就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机场扩建等投资项目审批或核准权放给了地方。事权调整必然涉及财权,必须加快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最近我们研究一个省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时了解到,仅中央部门到省的涉农资金就有约100个专项,多头管理、撒胡椒面、跑冒滴漏,弊端很多。我们要下决心较大幅度减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合并专项,扩大一般”,将适合地方管理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批和资金分配工作下放地方,为地方政府更好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同时,有权必有责,地方政府要切实负起统筹资金使用的责任,把钱用到中央要求的方向上来,用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该管的事必须管住管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改善和加强政府管理,关键是要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基础上搞好宏观管理,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效能,建设现代政府。这是提升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权威性,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
首先,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我们最大限度地放权,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只有建立公平的环境,才能实现公平的竞争。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很不规范,经营不讲诚信、假冒伪劣屡禁不绝、侵犯知识产权时有发生、寻租行为不少。这些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对于诚实守信的经营者就是不公平,就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扭曲现象,从而伤害整个经济健康发展。这不仅会影响国内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会影响国外投资者来华投资发展。所以,我们这次改革绝不是一放了之,在放权的同时必须加强市场监管。
当前,一定要把监管的重点放到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可能造成大的危害的领域上来。比如食品安全问题就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是一日三餐,民是以食为天,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加强监管。最近,“掺假羊肉”、“毒生姜”事件接连发生,加重了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这些虽然只是局部的、苗头性的问题,但影响恶劣,危害很大,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监管、严厉打击,重拳方有效,重典才治乱,要让犯罪分子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决不能再出现问题奶粉那样的信任危机。虽然现在我们财政紧张,也要在加强基层监管手段上舍得用力花钱,让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有信心。还有环保问题,不仅是重大发展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近年来,环保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对建设项目实行了环境评价制度,但重事前审批、轻事中事后监管问题仍然严重,未能实行全过程监管,造成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投入运营后,又因环境问题引发很多社会矛盾。我们说在环保工作上要不欠新账、多还老账,如果不加强监管是做不到的。加强监管还有利于环保和节能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次转变职能,放和管是两个轮子,只有两个轮子都做圆了,车才能跑起来。大量减少行政审批后,政府管理要由事前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宽进严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现问题就必须叫停、处罚,这往往要得罪人,甚至要做“恶人”,比事前审批难得多。工作方式也不一样,事前审批是别人找上门,事后监管则是自己要下去,到现场了解情况,实施监管。同时,我们一些政府机关和干部在行政审批方面通常是轻车熟路,但在市场监管方面办法还不多、经验也不足。这主要不是因为干部水平本身的问题,还是体制不对头,所以事倍功半。这种管理方式上的转变,对各部门、各级政府都是新的考验和挑战,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我们作为人民的政府和国家的公务员,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就要担这个责任,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这是无法回避的。
第二,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在经济领域简政放权的同时,我们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职责必须加强。总体上看,现在我们的产品供应是充足甚至有些方面是过剩的,而服务则存在短缺问题,质量也需要提高。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必须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要把政府的工作重点放到“保基本”上来,加快织就织好一张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特别是要“补短板”、“兜底线”,为人民基本生活提供保障。同时,在非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要更多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要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增加竞争,满足多样化需求。即使是基本公共服务,也要深化改革、利用市场机制、创新供给方式,更多地利用社会力量,加大购买基本公共服务的力度,要加快制定出台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凡适合市场、社会组织承担的,都可以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市场和社会组织承担,政府办事不养人、不养机构。这样既能加快解决公共服务产品短缺问题,又能形成公共服务发展新机制,对企业、老百姓和政府,都是“惠而不费”的好事。当然,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政府也要加强监管、搞好服务。
第三,要优化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政府转型要有个过程,不该审批的不再审批,该审批的则要把关审好。由于多种原因,像钢铁、水泥等行业上项目都是需要审批的,但多年来恰恰没有管住管好,以致造成产能严重过剩。相比之下,家电、服装等行业早已走上市场化轨道,不用政府审批,靠市场优胜劣汰,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说明,该审批的审批不严格、执行不到位的,费力办了事而又事与愿违,还不如已放给市场的。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反思。履行审批职权就要把责任担起来,本行业的事情一定要摸清摸透,出了问题要敢于碰硬,该报告的要及时报告,把确需审批的事项管住管好。现在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项目,可以批给张三,也可以批给李四;可以早批,也可以晚批;可以多批,也可以少批。这种自由裁量的随意性,不利于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了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也容易滋生腐败。解决这个问题,要提高规划布局和标准制定的水平,这才能真正考验我们的行政能力。还要从体制上加以保证,再造行政流程,完善审批制度,建立标准明确、程序严密、运作规范、制约有效、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
第四,要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转变职能、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后,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管宏观,管好那些最该管的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只有把那些该放的放了,才能抓大事、议长远、谋全局,少管微观、多管宏观。宏观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搞好宏观调控,要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研究制定,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结构优化,维护全国市场统一开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在当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既要处变不惊、按预期的发展目标搞好调控,又要未雨绸缪、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如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怎么办,物价涨幅超出上限怎么办,农产品供给出现大的波动怎么办,诸如此类问题,都要超前谋划应变的调控预案。要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把政府掌控的资源集中用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中央在宏观调控上一定要有权威性,要留有“撒手锏”。在宏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国务院经统筹考虑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地方也要理解并坚决执行。地方政府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自觉维护党中央、国务院权威,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和严肃性,提高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当前,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和转变职能,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都是硬任务,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确保完成。
这里,我还想特别强调的是,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靠法治。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转变政府职能本身就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国务院及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带头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无论履行哪一项职能,从行为到程序、从内容到形式、从决策到执行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让行政权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内运行。要依法规范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我们一定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政府职能,推动改革发展,建设现代政府。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坚决打好政府职能转变攻坚战
新一轮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大幅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必需的公共服务,切实加强宏观管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
一是组织领导要有力。这次政府职能转变,国务院部门包括内设机构已先行一步,要继续带好头,一级给一级作表率。国务院已经建立了机构职能转变的相关工作机制。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本部门的职能转变工作负总责,把责任落实到各司局、各处室。既要落实放权的责任,也要落实监管的责任,两者齐头并进,既防止放不到位,又防止出现监管真空,一定要走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中央编办等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研究审核各部门提出的职能转变事项,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二是部门任务要落实。要进一步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摸底核实,不能捉迷藏,也不能掺水分。尽快研究提出新一批取消和下放的事项,优先取消和下放那些含金量高、能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审批权。对应当取消和下放但一时还做不到的事项,要明确提出时间表,积极创造条件尽早推出。对应当保留的事项,要提出明确意见,优化审批程序,提高效率。根据职能转变要求,抓紧按程序对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要把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情况纳入部门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长效机制。
三是地方政府要跟进。地方各级政府对国务院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需放给市场和社会的,任何一级都不得截留。对下放给地方的项目,要做好承接、加强规范,把后续监管做到位,切实负起责任。同时,结合实际抓紧研究出台本级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措施,该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坚决取消和下放。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增强全局意识,统筹抓好本省的职能转变工作。
四是监督检查要有效。落实好职能转变要求,必须依靠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监督。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允许相互扯皮、推诿拖沓,明放暗不放。改革要公开透明进行,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适时以适当方式公开,接受舆论和社会的监督。有督促还要有检查,各部门都要逐一对照要求,搞好自查自纠,接受上级督查。国务院将在适当的时候派出督查组,了解已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的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对做得好的要表扬表彰,特别对通过简政放权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成效明显的经验要及时推广,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要进行问责,以推动职能转变工作的深化。
同志们,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是一项重大改革。改革贵在行动。我们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为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