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2:0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县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人类生活的地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海洋,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李瑞环同志曾代表我国政府在1996年11月北京第十四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上高瞻远瞩地指出:“21世纪将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的进步将越来越寄希望于海洋”,“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在全球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正在大举向海洋进军,我国、我省乃至我县也同样正在积极行动,大力拓展海洋事业。省委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亲赴舟山、宁波、台州等地考察调研海洋经济,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和发展海洋旅游业作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口号。但海洋事业不应该仅仅是海洋经济、海洋旅游以及海洋科技,还应包括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海洋与人的相互作用,海洋人文社会机制等,亦即海洋文化。本文拟就象山海洋文化建设作些初浅探讨。

一、象山海洋文化发展现状

象山县是海的大县,渔业大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在宁绍平原南端边缘,三面环海,唯北面与陆地相连接。全县陆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其中岛礁面积180平方公里(共608个岛屿),海域面积5600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800公里。象山总人口53万,其中直接或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约8万人。从古至今,象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从目前我县发现的塔山、姚家山、红庙山和高塘珠门等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出土的一些器物足以证明这一点。从某种角度来看,象山文化的主流应该是海洋文化。象山南部的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国内首创的中国开渔节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颇负盛名;北渔山灯塔作为南洋航线和浙江沿海船舶航行的重要标志,为国内首屈一指;象山(石浦)海鲜随着县内大批民工冲出了宁波走向了杭州挺进了上海;还有中国渔村、中国水产城、松兰山滨海旅游渡假区、红岩长廊、花岙石林等,这些皆于海、港、渔、岩等有关的实体和活动,或因“国”字号或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或因其秀美的风景在相关领域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这也正是我县海洋文化发展的缩影。

本文所指的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陆文化、中原文化而言,它是人类与海洋有关的创造,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又称“蓝色文化”。具体来讲,海船,海防,航海,有关海的风俗、神话传说、滨海名胜、海洋科学、艺术与宗教等都是海洋文化。论象山的海洋文化,范围宽泛,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还是由渔文化、海商文化和海防军事文化组成,最为重要的是渔文化。

——渔文化。凡与渔有关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均可称为渔文化。我县的渔文化应该说是特色文化所在,日本专家曾二度来象考察。在渔文化范畴中,首推的是妈祖文化现象。由于古时科技水平的低下,海难事故频频发生。先民们在寻求上天保佑外,将精神寄托于海底龙王,至宋代福建的渔民大胆想象,又隆重推出了一位名曰林默的海上救苦救难的大救星。渔民们以林默为海神,祈求生活平安幸福,皇帝以她为厚德之女,宋以后历代帝王屡屡加封(封号多达四十余个)。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娘娘宫等遍布沿海各地。我县是除了福建、广东以外,信奉妈祖比较集中与兴盛的地方,昌国、石浦、东门、南田、晓塘、定塘、大塘、涂茨一带历史上均有祭拜天妃的庙宇。据县文物管理部门上半年实地普查得悉,妈祖庙在我县尚有一定数量,共有6处。其中东门天后宫是宁波市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并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岛渔民把祭祀妈祖作为一件盛事,每年农历6月28都要举行谢洋妈祖赛会。妈祖是渔民心中的神灵,是渔民团结的核心所在,是航海第一保护神。妈祖已成为世界海洋之神,已成为团结全世界华人和渔民的纽带,成为中国海洋文化观念的象征部分,并与许多传统记载构成独特无比的海洋文化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海洋文化研究深入,妈祖文化研究正在我县兴起,目前已形成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喜爱妈祖文化的社会群体。

鱼师庙是象山半岛境内较为独特的一种渔文化现象。半岛上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妈祖庙,还建有与海相关的各种庙宇,有海神庙、海潮庙、镇海庙、平水庙等。唯有鱼师庙是这一方独有的。她的存在同是人类对自然崇敬的一个真实反映。鱼师是鱼的太师,石浦渔民和居民全民性的崇拜对象。其起源来自于石浦三湾路廊下海滩,即今渔港宾馆一带的海豚(海江猪)戏闹着游进港,由于潮流的原因,先行冲着港面游动,而后借着潮流转向港口。当冲着港岸时,满港的大小海豚酷似向港岸朝拜,百姓认为这一处土地竟然引来历被渔家崇敬的海豚的朝拜,必有灵气,也就在这神灵之地建了一座鱼师庙,以供奉鱼师。有些鱼师庙由鱼骨来建,更显出了渔村的一种渔文化的内涵所在。在爵溪的鱼师庙史载名为鱼师娘娘庙。

渔民耕海牧鱼的各种工具、方式的演变以及渔民劳作装束变化可展示渔文化的嬗变、发展,渔民与内陆农耕居民的商业交往。这一点石浦东门岛人以自己的慧眼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制作了古代小舢以来的多种船模,搜集了早期渔民穿着的拢裤等多样什物加以陈列。这是一种渔业风俗和渔传统的整理,具有地域性、专业性,富有观瞻和欣赏价值。当然还有渔歌号子。我县已经依据采风、记录、改编、创作了不少如《一帆风顺》、《渔家情歌》等渔歌精品。依据渔民的劳动、生活、情感状态编排了如《挂灯》、《灯儿明、灯儿亮》等许多舞蹈精品。这是渔文化的一大精髓。近日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一档反映渔文化的四个文艺专题节目:象山新闻《陈老大的心事》、敲梆谣《渔家新歌》、渔家走书《妹为出海大歌唱一曲》、快板《天下海鲜数象山》,将送往北京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文艺专家奖比赛。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也造就一方的民俗民风。比如在我县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不在农历十五却在十四,八月中秋不在十五却在十六等等,这就有当地民俗文化的内涵所在。石浦的渔文化在我县境内应该说颇有代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有气势豪放的码头锣鼓,有风情独特的鱼灯会,有别具特色的渔民秧歌,有庆贺渔汛的渔家龙灯和渔家子女的马灯队,有渔区丝竹小调和悠扬激越的渔工号子,还有造型各异的昌国抬阁,这些都深受渔区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月三,踏沙滩”、“妈祖赛会”、“六月六迎神赛会”、“七月半放水灯”等民间文化活动在县内外颇具影响,其中农历7月半放海灯(海灯又称水灯)是流传于我县沿海渔村的一项特殊的民俗文化活动,石浦港东门岛尤为盛行。农历7月15,俗称“鬼”节。祭祀的风俗在海港演化出了新的内容。沿海渔民为让死于海事的亲人(即海鬼)尽情欢娱和享用,便家家户户扎起各色海灯。一到晚上,便到海边投放,祈求神灵护佑已成为他(她)们惟一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是一种祈祷吉祥平安的祭祀活动。如今在渔港石浦仍可见这一古老的民俗。

近年来,我县注重了对渔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曾投入巨资挖掘塔山遗址,保护具有渔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古灯塔,今年又着手保护性建设石浦渔港古镇——古文化街区,目前经过修葺的石浦镇古文化街区风貌一新,唤散着历史韵味。文化体育部门目前正在整理民间艺术鱼类剪纸作品、象山渔歌MTV作品专辑、妈祖文化的历史与今天、保存大量渔文化资料的民国 《象山县志》等,编排大型渔文化广场民间舞蹈《象山海螺灯》,以及建设县博物馆。特别是“三月三踏沙滩”、民间祭海、渔汛开船出海时简朴古老的仪式,演化成了极具现代人意识的大型文化活动——中国开渔节、“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节,不仅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活动平台。1998年以来每年一届的“中国开渔节”把当地渔乡风情与海滨特色渲染得如火如荼。古韵盎然的祭海活动、独具渔区民间文化特色的开船仪式,开出了气势浩大、千轮竞发的出海场面,缤纷闪烁的渔灯展示、名星荟粹的文艺晚会,勾画出了当今渔区的风貌风情和渔家风采。北上青岛大连、南下福建海南的蓝色保护者行动,更是唱响了保护海洋的国际歌。

——海商文化。即海洋商业文化,具体指与海洋有关的商业行为形成的文化现象,表现在餐饮业、制盐业、航海(运)业、造船业等商行为中。讲到餐饮业,自然会联想起以鱼为主料和以鱼为帮衬的象山海鲜系列,这是鱼文化在象山饮食结构中的全方位体现。近二十年来,黄鱼(鲞)、鲳鱼、带鱼、梅鱼、鱼胶、青蟹、望潮、白蟹、佛手、跳鱼、泥螺、沙蒜、蛤子、虾姑等象山海鲜已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站稳了脚根,并有一定的名声。象山菜给古板的传统菜系注上了强大的活力,使上述地区菜肴具备了海味和象山胃口。这是不争的事实,是象山海洋文化以鱼为载体的内辐射。在渔港古镇石浦,传统特产名点、家常小吃实惠可口,回味无穷,点心类主要有鱼骨、水晶饺子、鱼糍面、月饼筒等。家常菜系主要有鱼饼、鱼丸、汤鳗、鱼骨酱、辣螺酱等。

海盐。海水通过曝晒、稀释、过滤等程序,可以晒(烧)出盐来。盐作为饮食生活之必需品,历代来被人们所抢购。贩卖盐的商人即盐商富甲天下,也曾名噪一时。我县作为半岛县,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至今尚存有昌国盐场、白岩山盐场、新桥盐场、旦门盐场等。据蒋中伟先生忆旧,在民国时我县有一个较为知名的盐场——石浦玉泉盐场。

谈起航海(运)业,首要的是海上航运通道。渔山列岛和韭山列岛内侧的穿鼻山水道以及经渔山列岛外侧的海上大通道在历史上是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抗击外族入侵的大动脉。渔山列岛内侧为古航道,也是一段海上丝绸之路,是今天7000吨位以上船舶航线。据宋宝庆年间《四明志》载,县城北的新罗岙曾是新罗国人泊舟之处。南宋文天祥、词人李清照等均身历过此处的惊心动魄。文天祥还留下了《过乱礁洋》的诗。我县大可以做“古航道游”或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游”的文章。象山区域内有三个港口,即石浦渔港、象山西沪港和三门湾,其中尤以石浦渔港为著名。石浦港早时以其海埠,适为沪台、沪温、甬台、甬温航运交通线必经之地,历史上是浙江沿岸的通商、渔业重镇,商业繁荣。如今石浦港则成为国家二类口岸,是民间对台贸易的集散地,可泊渔船万艘,可进万吨巨轮。

造船业是海商文化体现的另一重要行业。船分渔船、客轮、货轮、油轮、军舰等,船又因大小分小舢板、机帆船、大马力钢质渔轮、万吨巨轮之类。我县虽不曾造出万吨巨轮,但造船业历史悠久。目前不包括木质渔轮、机帆小舢在内,全县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轮近1500对是一个明证。

——海防军事文化。我县拥有8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自象山港口至南堡一线,象山半岛岸线的“烽堠”、“炮台”随处可见。卫、所、烽文台、炮台等军事设施要占浙江省的三分之二,留下了一笔古代军事设施、军事文化的宝贵遗产。据县志及有关资料记载,明洪武年间以来,在晓塘、东门、石浦、昌国、松岙、东陈、丹城、爵溪、涂茨、钱仓、贤庠、黄避岙、西周、泗洲头、新桥等地的山岙、山头设立了近60个卫、所、寨、堠、巡检司、台。它们首尾相望,组成了环半岛海岸线的一张巨大的防御网,在明和清初时期则成为抗倭的强大堡垒群。明,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度;清初,一个正辉煌的东方帝国时代。为什么要在小小象山半岛,设置如此密集的军事机构和设施?“环半岛防御网”是冷兵器时代历史留给象山后人“开放不忘国防、国富不忘安危”的饱经沧桑的记忆。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石浦东门岛上的原昌国卫旧址,不仅有热心人复建的“浙东第一烽堠”,还有刚筹建的古炮台及古大炮,昭示着当年的幕幕壮丽。卫所下辖的军事设置是寨、烽堠以及巡检司。历史上曾设巡检司4处,即陈山、爵溪、石浦、赵岙巡检司,目前唯丹城赵岙巡检司遗址尚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寨有赤坎游仙寨、周家山堠。现属丹城的赤坎游仙寨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烽文堠是一道古代遗留下来的军事设施风景线,俗称“炮台”。在诸“炮台”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爵溪“周家山堠”。

以上军事设施都是为了抵御海外之敌的,但在象山南端海域的花岙岛还有一座特殊的军事遗址,即就是明末清初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张苍水抗清兵营遗址。张苍水曾与明代海防守将张名振以南田林门一带为主要根据地,修船铸炮、招练义军坚持抗清复明二十年。至今,岛上仍传颂着张苍水畜养白猿报警、叛卒领清军骗过白猿捕捉张苍水、张苍水被捕后白猿跳崖而死等动人的故事。那里最负名声的古迹,除了望之可见的大片军屯梯田外,还有雉鸡山、高渡岙两座兵营。营城外有练兵场、哨所、水井、口隘等设施。花岙岛是一座具有文史内涵的海岛,而抗清兵营遗址与各处的地道、洞穴等军事设施更增添了海岛的神秘色彩,对研究张苍水的抗清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灯塔是海洋船舶航行的重要标志。位处浙洋中路要冲的象山,洋面多岛礁,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灯塔。这些灯塔,至今知名的尚有东门岛灯塔、北渔山灯塔。前者系慈善家任筱和、任筱孚兄弟买山建成。后者建于光绪九年(1883年),曾称运东第一灯塔。这两座灯塔,是开发海洋旅游的亮点。

二、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关链

我们探讨海洋文化,研究海洋文化,旨在揭示传统、揭示精神,在于现在和将来的开发,从而推进海洋经济以及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对海洋文化的探究,相对于海洋经济、海洋科技而言,目前还相对薄弱,处于初始阶段。

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也就是创造海洋文化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海洋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正确地解读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的经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关链,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论述:首先,人类发展的理想模式,理应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协调发展的,只见人不见物,或只见物不见人,都是一种病态的社会,这两方面的教训,中外古今都不乏其例。于此,海洋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是万不能忽视的问题;其二,文化是“神”,经济是“形”,只有“形”“神”兼备,才会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文化的作用具体可表述为思想引导、智力支持、振奋精神、提高素质。文化工作的实质是提高国民素质、重铸民族精神的传大工程。忽视海洋人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忽视海洋文化建设,将会带来莫大的弊端。设想,如果上海、香港等当年不是文化名人会聚、文化艺术发展繁盛、国际文化交流频频,何来其现代大都市之有?何来其国内外知名度?新都市深圳,试若没有深圳大学、世界之窗、民俗文化村等的建设,只有高楼、工厂、码头、汽车,那么这座城市会成为什么样子?其三,海洋文化建设,海洋人文资源的挖掘、开发,是可以直接促进海洋旅游事业发展的,从而推动海洋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总而概之,文化作为人类精神的花朵,只有根植于经济的沃土才能茁壮成长。而不断提高经济的文化含量,为物质产品注入文化之魂,已经成为当代经济进程中日益强烈的文化呼唤。我们应当陶铸经济之犁,共同开掘人类文明的原野。文化与经济结盟,建设共同繁荣、彼此支撑的经济文化共同体。

三、实现海洋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途径

海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必定对海洋经济、海洋旅游以及社会事业、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要实现海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着力:

一是要统筹规划好海洋文化建设问题。规划是先导,每一项成功的事业、工程,均需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规划。通过对海洋文化建设的统筹规划、统盘考虑,并逐步加以实施,必能取得我县海洋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实现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规划和建设,培育出更多、更新的旅游人文和历史资源。同时要适时成立研究海洋文化或渔文化或妈祖文化之类的组织机构,加强对海洋文化课题的专业研究,为繁荣发展海洋文化事业献计献策献力。

二是要协调处理海洋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使传统的海洋优秀文化作为海洋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发扬光大。凡事都要有一个度,在海洋文化建设和发展问题上也一样。如果一味地追求赋传统海洋文化予新的现代意识,那么必将造成“传统不传统,特色无特色”的尴尬局面,必定会事倍功半。海洋文化需要保护,需要发展,但应当正确、妥善处理两者间的关系,寻求保护和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促使传统的富有我县特色的海洋优秀文化独树一帜、永葆生机。

三是要充分挖掘、整理并弘扬象山海洋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具有6000多年历史的象山人,挟着大海的浩气一路走来,自古创造了许多历史,同时创造了优秀的海洋文化。在半岛象山,有许多关于海洋的民间传说,有许多关于海洋的名人秩事,有许多滨海名胜古迹,有许多渔家民间风俗,有许多古军事海防遗址,等等。只有进行不断地挖掘、开发,不断地整理、搜集并加以提炼、开发,同时把各个海洋文化实体归纳并类,连点串线,资源整合,才能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才能增强海洋文化氛围和海洋文化气息。

四是要合理突出象山南北区域海洋文化的特色优势。象山的海洋文化挖掘、开发从地域分布来看,有南厚北薄之势,但南北各有差异、各有特色。我们要合理突出环石浦港一带北面区域传统渔文化和以丹城及松兰山一带为主要区域的南面具有现代海洋文化气息的特色,并着力加强南北区域海洋文化优势互补,共同构成象山海洋文化的人文社会景观。

五是要进一步强化象山市民的海洋文化意识和观念。漫步渔港石浦及丹城街头,无论是街名地名,还是企业名品牌名,宾馆名酒店名,招幌广告、霓虹标牌,如此等等,“海”、“渔”、“港”字已是琳琅满目,但这仅仅是人们的自发现象,还未形成人们的自觉意识。要进一步强化海洋文化意识和观念,强化宣传与引导,营造全民、全社会参与海洋文化建设和保护。

第二篇:*县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人类生活的地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海洋,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李瑞环同志曾代表我国政府在1996年11月北京第十四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上高瞻远瞩地指出:“21世纪将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的进步将越来越寄希望于海洋”,“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在全球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正在大举向海洋进军,我国、我省乃至我县也同样正在积极行动,大力拓展海洋事业。省委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亲赴舟山、宁波、台州等地考察调研海洋经济,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和发展海洋旅游业作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口号。但海洋事业不应该仅仅是海洋经济、海洋旅游以及海洋科技,还应包括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海洋与人的相互作用,海洋人文社会机制等,亦即海洋文化。本文拟就象山海洋文化建设作些初浅探讨。

一、象山海洋文化发展现状

象山县是海的大县,渔业大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在宁绍平原南端边缘,三面环海,唯北面与陆地相连接。全县陆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其中岛礁面积180平方公里(共608个岛屿),海域面积5600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800公里。象山总人口53万,其中直接或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约8万人。从古至今,象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从目前我县发现的塔山、姚家山、红庙山和高塘珠门等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出土的一些器物足以证明这一点。从某种角度来看,象山文化的主流应该是海洋文化。象山南部的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国内首创的中国开渔节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颇负盛名;北渔山灯塔作为南洋航线和浙江沿海船舶航行的重要标志,为国内首屈一指;象山(石浦)海鲜随着县内大批民工冲出了宁波走向了杭州挺进了上海;还有中国渔村、中国水产城、松兰山滨海旅游渡假区、红岩长廊、花岙石林等,这些皆于海、港、渔、岩等有关的实体和活动,或因“国”字号或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或因其秀美的风景在相关领域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这也正是我县海洋文化发展的缩影。本文所指的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陆文化、中原文化而言,它是人类与海洋有关的创造,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又称“蓝色文化”。具体来讲,海船,海防,航海,有关海的风俗、神话传说、滨海名胜、海洋科学、艺术与宗教等都是海洋文化。论象山的海洋文化,范围宽泛,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还是由渔文化、海商文化和海防军事文化组成,最为重要的是渔文化。——渔文化。凡与渔有关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均可称为渔文化。我县的渔文化应该说是特色文化所在,日本专家曾二度来象考察。在渔文化范畴中,首推的是妈祖文化现象。由于古时科技水平的低下,海难事故频频发生。先民们在寻求上天保佑外,将精神寄托于海底龙王,至宋代福建的渔民大胆想象,又隆重推出了一位名曰林默的海上救苦救难的大救星。渔民们以林默为海神,祈求生活平安幸福,皇帝以她为厚德之女,宋以后历代帝王屡屡加封(封号多达四十余个)。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娘娘宫等遍布沿海各地。我县是除了福建、广东以外,信奉妈祖比较集中与兴盛的地方,昌国、石浦、东门、南田、晓塘、定塘、大塘、涂茨一带历史上均有祭拜天妃的庙宇。据县文物管理部门上半年实地普查得悉,妈祖庙在我县尚有一定数量,共有6处。其中东门天后宫是宁波市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并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岛渔民把祭祀妈祖作为一件盛事,每年农历6月28都要举行谢洋妈祖赛会。妈祖是渔民心中的神灵,是渔民团结的核心所在,是航海第一保护神。妈祖已成为世界海洋之神,已成为团结全世界华人和渔民的纽带,成为中国海洋文化观念的象征部分,并与许多传统记载构成独特无比的海洋文化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海洋文化研究深入,妈祖文化研究正在我县兴起,目前已形成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喜爱妈祖文化的社会群体。鱼师庙是象山半岛境内较为独特的一种渔文化现象。半岛上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妈祖庙,还建有与海相关的各种庙宇,有海神庙、海潮庙、镇海庙、平水庙等。唯有鱼师庙是这一方独有的。她的存在同是人类对自然崇敬的一个真实反映。鱼师是鱼的太师,石浦渔民和居民全民性的崇拜对象。其起源来自于石浦三湾路廊下海滩,即今渔港宾馆一带的海豚(海江猪)戏闹着游进港,由于潮流的原

第三篇:*县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人类生活的地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海洋,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李瑞环同志曾代表我国政府在1996年11月北京第十四届世界海洋和平大会上~远瞩地指出:“21世纪将是海洋事业大发展的世纪”,“人类社会的进步将越来越寄希望于海洋”,“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在全球多极化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正在大举向海洋进军,我国、我省乃至我县也同样正在积极行动,大力拓展海洋事业。省委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亲赴舟山、宁波、台州等地考察调研海洋经济,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海城市和发展海洋旅游业作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的主导产业的口号。但海洋事业不应该仅仅是海洋经济、海洋旅游以及海洋科技,还应包括海洋意识与海洋观念,海洋与人的相互作用,海洋人文社会机制等,亦即海洋文化。本文拟就象山海洋文化建设作些初浅探讨。

一、象山海洋文化发展现状

象山县是海的大县,渔业大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在宁绍平原南端边缘,三面环海,唯北面与陆地相连接。全县陆域面积1175平方公里,其中岛礁面积180平方公里(共608个岛屿),海域面积5600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800公里。象山总人口53万,其中直接或间接从事渔业生产的人口约8万人。从古至今,象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息息相关,从目前我县发现的塔山、姚家山、红庙山和高塘珠门等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及出土的一些器物足以证明这一点。从某种角度来看,象山文化的主流应该是海洋文化。象山南部的石浦港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国内首创的中国开渔节每年一届,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颇负盛名;北渔山灯塔作为南洋航线和浙江沿海船舶航行的重要标志,为国内首屈一指;象山(石浦)海鲜随着县内大批民工冲出了宁波走向了杭州挺进了上海;还有中国渔村、中国水产城、松兰山滨海旅游渡假区、红岩长廊、花岙石林等,这些皆于海、港、渔、岩等有关的实体和活动,或因“国”字号或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或因其秀美的风景在相关领域独树一帜,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这也正是我县海洋文化发展的缩影。

本文所指的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陆文化、中原文化而言,它是人类与海洋有关的创造,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海洋文化是世界性的文化,又称“蓝色文化”。具体来讲,海船,海防,航海,有关海的风俗、神话传说、滨海名胜、海洋科学、艺术与宗教等都是海洋文化。论象山的海洋文化,范围宽泛,涉及方方面面,但主要还是由渔文化、海商文化和海防军事文化组成,最为重要的是渔文化。

——渔文化。凡与渔有关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均可称为渔文化。我县的渔文化应该说是特色文化所在,日本专家曾二度来象考察。在渔文化范畴中,首推的是妈祖文化现象。由于古时科技水平的低下,海难事故频频发生。先民们在寻求上天保佑外,将精神寄托于海底龙王,至宋代福建的渔民大胆想象,又隆重推出了一位名曰林默的海上救苦救难的大救星。渔民们以林默为海神,祈求生活平安幸福,皇帝以她为厚德之女,宋以后历代帝王屡屡加封(封号多达四十余个)。妈祖庙、天妃宫、天后宫、娘娘宫等遍布沿海各地。我县是除了福建、广东以外,信奉妈祖比较集中与兴盛的地方,昌国、石浦、东门、南田、晓塘、定塘、大塘、涂茨一带历史上均有祭拜天妃的庙宇。据县文物管理部门上半年实地普查得悉,妈祖庙在我县尚有一定数量,共有6处。其中东门天后宫是宁波市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并已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岛渔民把祭祀妈祖作为一件盛事,每年农历6月28都要举行谢洋妈祖赛会。妈祖是渔民心中的神灵,是渔民团结的核心所在,是航海第一保护神。妈祖已成为世界海洋之神,已成为团结全世界华人和渔民的纽带,成为中国海洋文化观念的象征部分,并与许多传统记载构成独特无比的海洋文化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海洋文化研究深入,妈祖文化研究正在我县兴起,目前已形成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喜爱妈祖文化的社会群体。

鱼师庙是象山半岛境内较为独特的一种渔文化现象。半岛上不仅有历史悠久的妈祖庙,还建有与海相关的各种庙宇,有海神庙、海潮庙、镇海庙、平水庙等。唯有鱼师庙是这一方独有的。她的存在同是人类对自然崇敬的一个真实反映。鱼师是鱼的太师,石浦渔民和居民全民性的崇拜对象。其起源来自于石浦三湾路廊下海滩,即今渔港宾馆一带的海豚(海~)戏闹着游进港,由于潮流的原因,先行冲着港面游动,而后借着潮流转向港口。当冲着港岸时,满港的大小海豚酷似向港岸朝拜,百姓认为这一处土地竟然引来历被渔家崇敬的海豚的朝拜,必有灵气,也就在这神灵之地建了一座鱼师庙,以供奉鱼师。有些鱼师庙由鱼骨来建,更显出了渔村的一种渔文化的内涵所在。在爵溪的鱼师庙史载名为鱼师娘娘庙。

渔民耕海牧鱼的各种工具、方式的演变以及渔民劳作装束变化可展示渔文化的嬗变、发展,渔民与内陆农耕居民的商业交往。这一点石浦东门岛人以自己的慧眼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制作了古代小舢以来的多种船模,搜集了早期渔民穿着的拢裤等多样什物加以陈列。这是一种渔业风俗和渔传统的整理,具有地域性、专业性,富有观瞻和欣赏价值。当然还有渔歌号子。我县已经依据采风、记录、改编、创作了不少如《一帆风顺》、《渔家情歌》等渔歌精品。依据渔民的劳动、生活、情感状态编排了如《挂灯》、《灯儿明、灯儿亮》等许多舞蹈精品。这是渔文化的一大精髓。近日宁波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一档反映渔文化的四个文艺专题节目:象山新闻《陈老大的心事》、敲梆谣《渔家新歌》、渔家走书《妹为出海大歌唱一曲》、快板《天下海鲜数象山》,将送往北京参加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文艺专家奖比赛。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也造就一方的民俗民风。比如在我县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不在农历十五却在十四,八月中秋不在十五却在十六等等,这就有当地民俗文化的内涵所在。石浦的渔文化在我县境内应该说颇有代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有气势豪放的码头锣鼓,有风情独特的鱼灯会,有别具特色的渔民秧歌,有庆贺渔汛的渔家龙灯和渔家子女的马灯队,有渔区丝竹小调和悠扬激越的渔工号子,还有造型各异的昌国抬阁,这些都深受渔区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月三,踏沙滩”、“妈祖赛会”、“六月六迎神赛会”、“七月半放水灯”等民间文化活动在县内外颇具影响,其中农历7月半放海灯(海灯又称水灯)是流传于我县沿海渔村的一项特殊的民俗文化活动,石浦港东门岛尤为盛行。农历7月15,俗称“鬼”节。祭祀的风俗在海港演化出了新的内容。沿海渔民为让死于海事的亲人(即海鬼)尽情欢娱和享用,便家家户户扎起各色海灯。一到晚上,便到海边投放,祈求神灵护佑已成为他(她)们惟一的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是一种祈祷吉祥平安的祭祀活动。如今在渔港石浦仍可见这一古老的民俗。

近年来,我县注重了对渔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曾投入巨资挖掘塔山遗址,保护具有渔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古灯塔,今年又着手保护性建设石浦渔港古镇——古文化街区,目前经过修葺的石浦镇古文化街区风貌一新,唤散着历史韵味。文化体育部门目前正在整理民间艺术鱼类剪纸作品、象山渔歌MTV作品专辑、妈祖文化的历史与今天、保存大量渔文化资料的~《象山县志》等,编排大型渔文化广场民间舞蹈《象山海螺灯》,以及建设县博物馆。特别是“三月三踏沙滩”、民间祭海、渔汛开船出海时简朴古老的仪式,演化成了极具现代人意识的大型文化活动——中国开渔节、“三月三踏沙滩”民俗文化节,不仅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活动平台。1998年以来每年一届的“中国开渔节”把当地渔乡风情与海滨特色渲染得如火如荼。古韵盎然的祭海活动、独具渔区民间文化特色的开船仪式,开出了气势浩大、千轮竞发的出海场面,缤纷闪烁的渔灯展示、名星荟粹的文艺晚会,勾画出了当今渔区的风貌风情和渔家风采。北上青岛大连、南下福建海南的蓝色保护者行动,更是唱响了保护海洋的国际歌。

——海商文化。即海洋商业文化,具体指与海洋有关的商业行为形成的文化现象,表现在餐饮业、制盐业、航海(运)业、造船业等商行为中。讲到餐饮业,自然会联想起以鱼为主料和以鱼为帮衬的象山海鲜系列,这是鱼文化在象山饮食结构中的全方位体现。近二十年来,黄鱼(鲞)、鲳鱼、带鱼、梅鱼、鱼胶、青蟹、望潮、白蟹、佛手、跳鱼、泥螺、沙蒜、蛤子、虾姑等象山海鲜已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站稳了脚根,并有一定的名声。象山菜给古板的传统菜系注上了强大的活力,使上述地区菜肴具备了海味和象山胃口。这是不争的事实,是象山海洋文化以鱼为载体的内辐射。在渔港古镇石浦,传统特产名点、家常小吃实惠可口,回味无穷,点心类主要有鱼骨、水晶饺子、鱼糍面、月饼筒等。家常菜系主要有鱼饼、鱼丸、汤鳗、鱼骨酱、辣螺酱等。

海盐。海水通过曝晒、稀释、过滤等程序,可以晒(烧)出盐来。盐作为饮食生活之必需品,历代来被人们所抢购。贩卖盐的商人即盐商富甲天下,也曾名噪一时。我县作为半岛县,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至今尚存有昌国盐尝白岩山盐尝新桥盐尝旦门盐场等。据蒋中伟先生忆旧,在~时我县有一个较为知名的盐唱—石浦玉泉盐常

谈起航海(运)业,首要的是海上航运通道。渔山列岛和韭山列岛内侧的穿鼻山水道以及经渔山列岛外侧的海上大通道在历史上是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抗击外族入侵的大动脉。渔山列岛内侧为古航道,也是一段海上丝绸之路,是今天7000吨位以上船舶航线。据宋宝庆年间《四明志》载,县城北的新罗岙曾是新罗国人泊舟之处。南宋文天祥、词人李清照等均身历过此处的惊心动魄。文天祥还留下了《过乱礁洋》的诗。我县大可以做“古航道游”或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游”的文章。象山区域内有三个港口,即石浦渔港、象山西沪港和三门湾,其中尤以石浦渔港为著名。石浦港早时以其海埠,适为沪台、沪温、甬台、甬温航运交通线必经之地,历史上是浙江沿岸的通商、渔业重镇,商业繁荣。如今石浦港则成为国家二类口岸,是民间对台贸易的集散地,可泊渔船万艘,可进万吨巨轮。

造船业是海商文化体现的另一重要行业。船分渔船、客轮、货轮、油轮、军舰等,船又因大小分小舢板、机帆船、大马力钢质渔轮、万吨巨轮之类。我县虽不曾造出万吨巨轮,但造船业历史悠久。目前不包括木质渔轮、机帆小舢在内,全县拥有大马力钢质渔轮近1500对是一个明证。

——海防军事文化。我县拥有8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自象山港口至南堡一线,象山半岛岸线的“烽堠”、“炮台”随处可见。卫、所、烽文台、炮台等军事设施要占浙江省的三分之二,留下了一笔古代军事设施、军事文化的宝贵遗产。据县志及有关资料记载,明洪武年间以来,在晓塘、东门、石浦、昌国、松岙、东陈、丹城、爵溪、涂茨、钱仓、贤庠、黄避岙、西周、泗洲头、新桥等地的山岙、山头设立了近60个卫、所、寨、堠、巡检司、台。它们首尾相望,组成了环半岛海岸线的一张巨大的防御网,在明和清初时期则成为抗倭的强大堡垒群。明,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度;清初,一个正辉煌的东方帝国时代。为什么要在小小象山半岛,设置如此密集的军事机构和设施?“环半岛防御网”是冷兵器时代历史留给象山后人“开放不忘国防、国富不忘安危”的饱经沧桑的记忆。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石浦东门岛上的原昌国卫旧址,不仅有热心人复建的“浙东第一烽堠”,还有刚筹建的古炮台及古大炮,昭示着当年的幕幕壮丽。卫所下辖的军事设置是寨、烽堠以及巡检司。历史上曾设巡检司4处,即陈山、爵溪、石浦、赵岙巡检司,目前唯丹城赵岙巡检司遗址尚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寨有赤坎游仙寨、周家山堠。现属丹城的赤坎游仙寨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烽文堠是一道古代遗留下来的军事设施风景线,俗称“炮台”。在诸“炮台”中,保存最完整的是爵溪“周家山堠”。

以上军事设施都是为了抵御海外之敌的,但在象山南端海域的花岙岛还有一座特殊的军事遗址,即就是明末清初民族英雄、爱国诗人张苍水抗清兵营遗址。张苍水曾与明代海防守将张名振以南田林门一带为主要根据地,修船铸炮、招练义军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调查与思考

中共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部署。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打击犯罪,调节社会经济关系,定纷止争,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职责,是调处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农村平安建设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基层人民法院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现实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分析新农村平安建设中涉农案件的特点、形势以及司法需求,提出基层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议,供大家商榷。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农案件的特点和形势

(一)土地问题成为农村矛盾的重点。

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土地补偿纠纷等案件大量增加,纠纷呈现出涉及面广,数量居高不下,矛盾纠纷日益复杂化的特点。在农业税费免征之前,大量农民外出,将承包地弃耕,或由他人代耕,对土地没有什么利益之争。农业税费免征之后,国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耕地也有了补贴,农民纷纷争田要地,因此产生多种土地纠纷。加之,在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招商引资、征用土地、拆迁房屋时没有及时处理好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特别是国家建设征地补偿标准低于经营性项目征地,使群众不满,使大量矛盾纠纷集中到基层人民法院,产生较多不稳定因素。

(二)农村债务纠纷增加。村级债务问题不仅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成为引发农村矛盾纠纷,危及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许多农民借钱给集体使用,村集体长年无钱还债,使农民不得不走到法院,寻求公平和正义,然而基层法院判决后,因村集体无收入,造成无法执行,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三)婚姻家庭、相邻关系、损害赔偿等民事纠纷增加。

随着经济发展,农民夫妻双方或一方常年在外务工,已是常事,夫妻双方逐渐缺少沟通,加之外界富裕生活的诱惑,双方不能同甘共苦,而是追求个人物质享受,导致大量离婚案件涌向法院,而且婚姻家庭案件更多的涉及财产分配。因双方矛盾尖锐,常有损坏财产,人身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相邻关系纠纷多是积怨较深,双方敌意较大,有些甚至发展成多人乃至家族之间的矛盾和斗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多数农民都购买了农用车、耕田机等,一方面给他们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由于缺乏专业培训,交通规则意识淡薄,产生大量交通事故案件。

(四)农村刑事案件增多,农民违法犯罪案件上升。从类型上看,多涉及盗窃、赌博、抢劫、故意伤害、放火、及破坏生产经营等。从行为主体上看,因父母在外务工,青少年缺乏教育,认知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增加,另外是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比例居高不下。以致农村社会治安环境令人堪忧。

二、新农村建设司法需求分析

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过去的新农村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其建设目标就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把农村逐步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近年司法实践和调研分析,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司法的需求是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特别是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密切相关。

需求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和谐的农村。

要求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多做调解工作,化解农村矛盾。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实现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的高度统一。

需求之二: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社会安定的农村。

人民法院应当积极参与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建设平安乡村,为创建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作出积极努力。通过运用审判职能打击农村社会治安犯罪、丑恶现象;通过积极处理好农村的涉诉来信来访有效解决矛盾;通过就地公开开庭、送法进村等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普及农村生产生活常用的法律知识;通过指导乡村民调组织提高其解决民间纠纷的能力水平。

需求之三: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有序发展的农村。

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需要井然有条的经济秩序为基础和保障。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就要高度重视涉农案件的公正高效审理。通过公正审判,并以实际办案效果,为确保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一方面要对破坏农业生产、破坏经济发展犯罪进行重点打击。另一方面还要对迅速增多的与农村经济生活息息相关的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土地权属、涉农经济往来合同等纠纷案件重点研究与审理、执行。

需求之四: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有力司法保护的农村。

要求人民法院,在坚持公正司法的同时,还应牢固树立便民利民理念,在工作细节上千方百计为当事人着想。切实加强司法救助,尽力简化诉讼程序,做到坐堂立案与电话立案、巡回立案等形式相结合,书面起诉与口头起诉相结合,坐堂问案与巡回办案、办案进病房、办案到田间地头等形式相结合,进一步方便农民,减少诉累,降低诉讼成本。

需要之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的农村。

法院应把审判活动作为倡导优良道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通过正确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积极倡导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通过对农村公序良俗的采纳支持农村良好风尚。通过公正审理各种违约案件,树立诚信意识。通过妥善处理相邻关系纠纷,提倡农村团结互助的邻里关系。通过追究各种犯罪的刑事责任,弘扬正气,营造守法光荣违法犯罪可耻的氛围。在就地开庭、案件调解、做当事人思想工作、解答当事人疑问、送法进村、法制宣传等活动中,以法律和道德为基点广泛宣讲,使社会主义道德深入人心。

三、基层人民法院如何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基层人民法院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农村平安建设。除以上分析外,在当前,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的意识

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自觉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之中,找准审判工作为大局服务的结合点、着力点,使法院工作始终与大局工作合拍、同步。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能安居乐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人民法院必须充分认识所肩负的重大职责,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为新农村平安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努力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牢固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司法为民理念,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深入农村贴近群众,努力做到不因案件的审判影响、妨碍农业生产,及时发现并平息可能激化的矛盾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积极为新农村平安建设服务。

(二)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农村“严打”整治斗争

打击制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人民法院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一是 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农村各类严重暴力犯罪和黑恶势力犯罪以及多发性犯罪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严惩侵害农民利益、损害农村集体财产的刑事犯罪;坚持打击与预防并重,积极参与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有效预防农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严打”斗争中,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刑罚原则,依法正确地定罪量刑,确保罚当其罪;对刑事犯罪区别对待,做到既要有力打击和震慑犯罪,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又尽可能减少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对具有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积极挽回损失、受害人谅解等情节的犯罪人员,尽可能地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是积极参与“严打”集中整治行动。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根据辖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社会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态势,采取集中打击、专项斗争、专项治理、重点整治等多种有效形式,有针对性地打击突出犯罪活动,增强打击效果。

(三)不断创新司法为民措施,依法审理好各类民事案件,及时调处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平安建设

一是不断创新审判工作方式。积极推行巡回审判制度。在立案、排期开庭、审理和执行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考虑农民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合理安排开庭时间、地点,以保证生产不受影响。与时俱进地发挥和丰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便民精神,对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和当事人因特殊原因不便到庭的案件,承办法官要主动携卷下乡,到当事人所在地开庭审理。

二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为民、利民、便民措施。对各类涉农纠纷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为相关争议的解决提供司法救济。要认真落实司法救助措施,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农民,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给予减、缓、免交诉讼费,让有理的农民打得赢官司,让无钱的农民打得起官司,彰显人民司法为人民的优良传统,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

三是在方便诉讼上下功夫。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尽量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缩短办案周期,及时化解纠纷,避免讼累。与此同时,还要针对部分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实际情况,做好裁判文书的改进和规范工作,力克文书篇幅冗长、表述繁琐、说理深奥的弊病,提倡文书制作简洁,说理明了,让农民当事人一目了然。通过制定各种有针对性的举措,真正让广大农民享受到司法为民的实惠。

(四)强化调解意识,及时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安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调解出和谐,提前一步化解矛盾,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在基层化解矛盾,成为农村平安建设的着力点。

积极探索建立以调解为核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调解集法、理、情于一体,能较好地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有效节省司法资源,是解决民商事矛盾纠纷的最佳方式。基层人民法院要按照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遵循“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不断加大诉讼调解力度,既当定纷止争的裁判员,又当辨法析理的宣传员,引导群众采用正确的态度理解法律、对待纠纷、解决矛盾。及时妥善地处理人民群众申诉信访中反映的问题,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司法效果和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

在调解程序上,把调解原则贯穿于庭前、答辩、开庭、宣判前的全过程;在调解时间上,建立双休日、夜间法庭,只要当事人愿意,随时随地进行调解,在调解方式上,不拘形式进行电话调解、面对面调解、背对背调解等。实现调解工作在调解理念、程序、时间和方法上的突破,做到案结诉息。

在调解过程中,一是坚持热心、耐心、细心的工作方法,感化当事人。二是充分争取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邀请当事人所信服的人、说请人参与调解,细心把握稍纵即逝的和解机会,及时促成和解。三是坚持巡回就地办案,引导当事人的邻居去疏通其思想,借助当事人周围邻居的舆论促成和解。

(五)改革执行方法,加大执行力度,维护法律尊严

以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标,努力破解“执行难”。不断加大对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案件、事关经济发展的案件和金融纠纷案件的执行力度。改进执行方法,穷尽执行措施,探索建立执行威慑机制,积极开展执行和解的协调引导工作,促进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裁判。逐步规范执行财产评估、鉴定、拍卖、执行款物管理等执行行为;依法适用执行强制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案件的兑现率,最大限度地使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落到实处。

(六)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切实抓好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窗口,它同老百姓距离最近,接触最多,不仅审理着基层法院一半以上的民商事案件,而且还承担着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指导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广大农村进行普法宣传教育等繁重任务。因此,加强人民法庭建设,不仅是人民法院基层建设的重中之重,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人民法庭建设要抢抓机遇、狠抓落实,“软、硬”件建设一起上,基础建设和审判管理一齐抓。重点是按照方便当事人诉讼、方便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体现人民法庭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人民法庭的设置,努力实现布局规范化的要求。要加强法庭规范化管理,针对人民法庭工作的特点和人民群众诉讼的实际需要,完善人民法庭的立案和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巡回审判制度等,确保实现公正和效率。

进一步健全完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调解,完善解决农村争端的机制。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因土地承包、土地征用、拖欠农民工工资、邻里纠纷问题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好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各种利益关系,理顺农民群众情绪,努力把社会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减少因矛盾纠纷激化而引发越级上访事件、群体性事件和 “民转刑”案件。

(七)结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

开展“服务新农村、送法进万家”活动,既向人民群众宣传了诉讼法律知识,又锻炼了队伍,增强了人民法院工作透明度和社会公信力,充分利用法院熟悉法律和政策的优势,积极开展公开审理、公开宣判、以案讲法等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让农民了解怎样打官司,增强其依法办事能力。同时,与各行政村人民调解组织建立定点联系制度,指导帮助他们开展调解工作,将大量民事案件和矛盾解决在村内。结合司法实践,认真研究农村平安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及农村基层组织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解决突出问题的司法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八)加强和改进信仿工作

一是热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理各种治安隐患。为来访者排忧解难。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处理来访中,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方针,注重对信访人做疏导、说服工作,采取以案释法、循循善诱的方式,解决纠纷,化解矛盾。

二是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和依法纠错的原则,努力解决涉诉信访案件。建立健全“三化”管理:信访网络化,以信访接待室为主体,案件承办庭为依托,纪检组监察室为协助,院长预约接访为保证的信访网络;运作机制化,实行接访流程管理,信访接待室负责来访登记,初访处理,分流督办,案件承办庭限期处理,对涉及工作人员违纪的案件,由监察室调查处理,对上访老户和易引起矛盾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由信访接待室办理院长预约接访;责任明确化,从案件承办人、庭室负责人、信访接待室到院长,所承担的责任都进行了明确划分,形成了信访工作人人有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大信访格局。对可能发生上访的重大案件,严格实行定案件、定人员、定措施,院领导包案的“三定一包”责任制,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三是依法处理好上访问题。把信访工作当成体现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认真对待群众上访,对信访中发现的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纠正。改变信访方式,将信访窗口前移,变上访为下访,结合巡回办案、法制宣传等进社区入农户,开展信访工作,及时了解情况,化解矛盾。

(九)强化支持和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力度,深入开展“和谐农村”、“平安农村”建设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机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符合当前多元化、多途径解决民事纠纷的世界潮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类民事案件的不断上升,人民调解不但不应弱化,反而应该加强,充分发挥作用。

一是完善程序。针对全院调解工作状况,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的实施,组成人民调解工作指导组,指导全县各级调解组织逐步规范调解程序,确保调解协议受到法律保护。

二是建章立制。指导各级人民调解组织相继建立五项制度:一是纠纷管辖责任制度。基层发生纠纷,村调委会在第一时间掌握信息,主动工作,争取纠纷不出村、不上移。二是疑难纠纷转办报告制度。调解未果的案件,及时移交乡(镇)调委会做好调解工作。三是定期排查报告制度。村调委会建立健全月报、季报、年报制度,及时向上级上报各类报表及信息。四是集中排查调处制度。集中人力、集中时间定期解决重大疑难矛盾纠纷。五是回访制度。组织有关人员对已调处完毕的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疑难纠纷进行回访。

三是加强培训。充分利用乡(镇)召开的各种会议,见缝插针,向人民调解员讲授民法通则、合同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继承法、婚姻法等常用的法律知识,提高人民调解员的法律水平和调解纠纷的能力。聘请部分调解员担任人民陪审员,轮流组织参加旁听庭审,使每一个调解员都有机会亲临法庭,潜移默化地传授调解经验。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和广大农民的社会和谐。基层人民法院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体现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不断开拓法院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关于岚山海洋仿生食品基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岚山海洋仿生食品基地建设的

调查与思考

1995年9月,我处昌华公司尝试性地上了第一条模拟蟹肉生产线,经过10年发展,岚山已经成为全国最大、世界重要的海洋仿生食品基地。岚山的海洋仿生食品从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一条生产线、一个产品,逐步发展成一个企业群体、一个生产基地、一个优势产业、一个特色产业,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值得我们思考总结。

一、目前我处海洋仿生食品的发展情况

据调查,岚山现有海洋仿生食品生产企业4家,分别是昌华公司、丰华公司、阿掖山公司和益荣远公司,其中三家公司取得欧盟注册,四家企业现有生产线27条,总投资2.47亿元,年加工能力6.2万吨,2003年总产量54997吨,其中出口量37180吨,国内外销售比例为1:2,占国内市场份额的70—80%左右,占国外市场份额的20—30%。

1、海洋仿生食品生产的产业化、基地化特征明显。一是我处的海洋仿生食品在产销量、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具有绝对优势,这是十分难得的。

二是有明显的龙头企业,昌华公司是全国最大的仿生食品制造企业,产销量、出口量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不仅是我处民营企业的龙头,更是海洋仿生食品的龙头,昌华公司在海洋仿生食品基地的形成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已形成一个企业群体,目前已有4家企业生产海洋仿生食品,个体规模在行业内均属较大。四是产业链逐步完善和拉长。目前我处海洋仿生食品生产已延伸和带动了鱼糜加工、鸡蛋生产、淀粉生产、包装生产等配套协作企业的发展,下一步随着海洋仿生食品产业的发展,海洋仿生食品企业的配套企业将进一步增多,拉动作用将不断增强,产业体系会进一步完善。

2、海洋仿生食品生产在全处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四家海洋仿生食品生产企业累计销售收入4.6亿元,占水产品加工产值的23%;特别是在自营出口方面,是全处出口的重要板块,去年4家企业实现自营出口2869万美元,占2003年全处自营出口总额的37%。今年1-9月份,昌华集团自营出口2095万美元、增长46.4%,出口总量在全处19家有自营出口实绩的企业中居第二位(第一位日钢公司),丰华集团自营出口650万美元、增长146.2%,居全处4位;阿掖山公司自营出口 254万美元、增长44.3%,均为全处重要的出口大户。

3、海洋仿生食品生产是全处重要的增长点。近几年来保持较高增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成为全处经济的重要拉动力量。2003年,昌华集团销售收入增长51.3%,丰华集团增长178.8%,阿掖山公司增长10倍,益荣远增长38.5%。从今年1-9月份的发展态势看,势头仍然强劲,昌华集团销售收入增长45.8%,丰华公司增长207.9%,阿掖山公司增长125.6%,益荣远增长61.6%,呈现一种集体高速增长的局面。

4、海洋仿生食品生产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冷藏企业转型变型的新路子。近几年来,海洋仿生食品的生产大大促进了岚山水产业的升级换代,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将进一步促进岚山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海洋仿生食品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所谓仿生海洋食品,就是以海洋生物资源为主要原料,利用食品工程手段,或从形状上、或从风味、营养上模仿天然海洋食品而加工制取的一种新型食品。

仿生海洋食品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海洋食品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它具有许多突出优点:

首先,随着海洋捕捞业的迅速发展,对捕捞上来的一些个小刺多、适口性差、商品价值低的小型鱼的处理,以及对一些大型鱼类的加工下脚料的处理是个大问题。以前的处理方法是将这些原料配制肥料或粗制鱼粉,虽然得到了利用,却是低值利用。如果将其制成鱼糜后,重新成型制成各种仿生海洋食品,则可提高原料自身的利用价值,增加资源附加值。

其次,虽然天然食品自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总存在着某一方面的营养缺陷。如谷类食品中富含多种氨基酸,但赖氨酸含量较低,单纯食用谷类易造赖氨酸缺乏。海产品中赖氨酸含量比较丰富,但色氨酸含量较低。若将含赖氨酸丰富的海产品辅以含色氨酸丰富的谷类原料,制成仿生食品,则可获得比原料营养更合理、风味更好的新食品。

第三,仿生海洋食品的制造完全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人为地加以控制,比如有人喜好海洋食品鲜味,但不喜欢其腥味,则可在加工配料中加入去腥剂,使仿生食品具有海鲜特有的鲜味而不带有腥味,从而适合更多的人食用。此外,由于仿生食品均由低值海产原料精制加工而成,风味及口感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而成本却远远低于天然海鲜,更适合大众消费。

从发展前景来看,海洋仿生食品也会有很大空间:

一是出口前景广阔。近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欧美及发达国家的居 民,因先后暴发的疯牛病、口蹄疫以及近期的禽流感等疫情,大大减少牛羊肉、鸡肉等畜禽肉的食用,吃鱼便成了人们的一种必然选择,而方便营养食品--鱼糜制品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二是符合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将持续快速提高,对于食品的需求会趋向于营养、美味、保健,居民家庭对初级海鲜产品将有所下降,对工业化生产的精制海洋食品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而且仿生食品食用方便快捷,适宜目前生活的快节奏,从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三是符合水产加工业升级的趋势。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水产资源越来越珍贵,企业对水产品的加工利用将更加充分,加快向精深化发展,并将扩大水产食品的范畴。

三、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党政系统要加大对海洋仿生食品的宣传力度,各生产企业积极参加或争取主办有关博览会,大力提高岚山海洋仿生食品生产的知名度,扩大影响。

2、给予重点扶持和关注,列为工作重点,加强产业发展的指导,引导企业加强沟通,搞好配套协作,巩固目前在国内的强势地位,并发挥好海洋仿生品生产对工业经济、水产业、民营企业的带动作用。

3、与研究所、高等院校联系,探索建立科研基地,加快新产品开发和引进,持续提高产品的档次,扩展产品功能,以保持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

4、认真借鉴海洋仿生食品基地形成的经验,按照“特色产品——龙头企业——企业群体——产业基地”的路子,筛选优势项目和优势 企业,对茶叶、五金机械等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大力培育各种优势特色产业。

下载*县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海洋文化探究及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海洋文化强市

    建设海洋文化强市,增强文化竞争力王文洪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3年),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

    领导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领导班子建设的调查与思考2011年,XX县顺利完成了县乡党委换届,换届后的县乡领导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班子建设得到新的加强。为全面掌握全县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近期,我们组成专......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灵璧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 社 会 调 查 报 告题目:搞活小城镇建设提升大发展水平 ——关于高楼镇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专业:农业经济管理姓名:杜新祥学号:0934004466282 指导教师:......

    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我市组织部门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张志恒 搞好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对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推......

    机关效能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机关效能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07-12-10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宽从......

    六年级海洋与文化教案

    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六年级海洋与文化备课 姓名:王爱玲 学校:姜哥庄小学 时间:2013、9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教案题目 海啸 【教学内容】 姜哥庄小......

    晋江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晋江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思想观念的解放,开拓了视野, 渴求建设新生活。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5篇范文

    农村妇女文化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妇女占总人口的一半,是一支伟大的人力资源。特别在农村,妇女更是一支不可低估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把提高,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