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湛师三下乡调研组新闻
谁知盘中虾,条条皆辛苦
——湛讲师范学院馨乡队调研组深入海田村开展以粤西高校科技创新对湛江水产业发展影响为主题的入户调研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不变的真理。来到海田村的第二天,调研组的调研实践活动就开始开展了,来到这个骄阳似火的渔村,一切都似乎是热情的。火辣辣的太阳还有热情好客的渔民还有来之前听说的热度不减的对虾养殖业。但是进村之后,才发现,养虾的渔村并没有想象中的繁荣,放眼望去,有数量不少的荒废的虾田。每一块虾田旁边还到处可见村名自行栽种的仙人掌。在虾田的旁边,隐约只有几个渔民在其中。
带着好奇,我们来到了我们入户调查第一位渔民邓维劲家中,皮肤黝黑,热情好客的他戴着当地特有的竹帽,了解到我们的来意之后,他心酸的说了自己养虾的经历。据他而言,因为近年来养虾业不稳定,现今的养虾已经保障不了他的生活。而且因为水产养殖公司提供的虾苗质量不高导致虾苗的存活率较低,而虾的存活率和质量的关键在于虾苗的质量。再者,部分不法商家向渔民提供的与其宣传不相符的虾药也成为渔民养虾困难增加的原因之一。另外,养虾需要较优的水质,而近年来,因为环境的污染,导致了水质的变差,最后间接导致养虾难度增加。当我们问到是否有接收到政府部门与此有关的技术指导和资金补贴时,该渔民持否认态度。他坦言,希望的到政府的技术指导和资金补贴。怀着继续深入基层的态度,我们来到了第二位渔民的虾田。当时,正是他们准备放虾苗的时候,一袋袋用水装着虾苗的袋子被提入虾田。烈日当空,渔民们脱掉上衣,露出黝黑的胳膊,将虾苗放入虾田。考虑到炎热的天气,我们的组员递给了渔民解渴的饮用水。之后,在树荫下,我们的组员与渔民亲切交谈,据他们说道,现在他们大部分养殖的是南美白对虾,一年可以有一到两次的收成,如果养殖不成功,则养殖的次数会相应增加,到丰收年份,一亩可以有大约7000到8000斤的收成,而如果收成不好,则收成只有几百斤一亩。而对之前我们看到的空田问题,一位农户向我们透露道,由于养虾的风险太大,并且没有政府的补贴,资金难以注入,直接导致空田量增加。
听完他们的叙述,我们觉得我们调研的价值所在,深入渔户,了解到渔民们真实的养虾现状,了解到他们真正的需求,是我们的调研价值所在。优质健康对虾种苗繁育是养殖生产的需要,也是广大养殖者的迫切要求。就养虾的需求来说,渔民们迫切需要的是政府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并且,他们需要高质量的虾苗,而根据现今判别虾苗的质量只靠经验的做法已难以选到高质量的虾苗。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有关部门在虾苗质量的监管方面存在着漏洞和在对虾农的技术性指导方面存在不足。
下午的时候,我们继续深入海田村进行调研,考虑到早上渔民在烈日下辛苦劳作,我们的调研小组经过一致的讨论决定,开展“送水下乡行活动”。我们免费送给每一位在田间劳作的渔民一瓶饮料,并和他们聊有关对虾的养殖问题和面临的现状。
热情好客的渔民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初,因为海田村的居民说的是当地的方言—雷州话,所以一开始我们在交流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但是农户们认真的用他们讲得不太准的普通话和我们交流,我们的微笑成为了彼此间的语言。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的组员真的觉得是知识应该回馈给社会。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渔业是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湛江雷州地区,发展好渔业,至关重要。
第二篇:三下乡调研组活动方案
资环“三下乡”调研组活动方案
一、调研主题
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生活;关注党政,关心农村建设。
——以博白县水鸣镇西塘村为例
二、调研目的及意义
通过“三下乡”的实践调研活动,增加队员们对于当前党中央及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工程建设必要性的认识,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通过对民生、民情、民风的了解,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文化、法律以及教育了解,从而能够帮助大学生对加强科学文化教育以及理想教育等方面的认识。
三、调研时间:2012年7月14日——7月22日
四、调研的主要内容
围绕“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生活;关注党政,关心农村建设”的主题,我们拟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对西塘开展调查工作。1.当地人口结构状况的调查
2.当地主要产业结构及居民收入状况 3.当地医疗设施的基本状况
4.当地文化教育完备程度
5.当地生物、植物多样性状况
6.当地水质及环境污染情况的调查
7.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构想
8.当地生态园建设中涉及的土地用途变更问题
五、调研方式和方法
走访问卷调查、采访调查、观察法调查
六、相关工作安排
1.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当地资料及当地特色文化、了解村庄布局;设计调查问卷;联系需要走访农民。
2.人员安排:小组共七名调研人员,分成两个小分组分别对当地农民进行走访调查。
3.后期调研数据整理分析:每天对走访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最后将数据汇总进行总体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七、活动预算
1.问卷文印费100份
元
2012年6月28日
“三下乡”调研组
第三篇:三下乡调研组工作总结
三下乡调研组工作总结
三下乡是艰苦却又美好的社会实践服务活动,“风信子”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三下乡这短短的七天中,我们获得的远比我们吃苦、付出的要多,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里的孩子们生活和学习的艰难,然而,他们刻苦的学习品质历历在目,深深地打动了这我们每一个人。
湛江师范学院“风信子”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调研组在此次活动中不仅充分开展了与调研主题相关的调研工作,而且调配组内人员协助其他小组的工作,分内分外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一、前期准备
调研组的前期工作主要开展于期末备考期间。在一边备考复习的同时,我们也在为三下乡活动准备调研方案。在互联网搜索的资料和当地同学口述得到塘蓬镇黄教乡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根据我们指导老师给的建议确定了我们的调研主题,然后就撰写调研方案。在调研方案中我们明确地阐述了我们具体的工作安排。完成调研方案后,我们就要着手为三下乡调研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调研问卷的制作、访谈问题的准备、预计调研经费和购买必要的调研所需的工具等。尽管当时处于紧张的备考期间,但是大家都愿意全力以赴地投入调研准备工作,在努力备考的同时,也在为调研的准备工作忙碌着,可见同学们是多么期待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
二、调研历程
因为前期已做了充足准备工作,所以在三下乡的第一天调研组就已经开会讨论并安排好所需展开的具体工作,并由两位组长带领相应的成员率先到当地村委做访谈调查,进一步了解当地基本情况。
第二天但当时天气对于调研工作的展开并不支持,一连几天的雨水为调研工作增难不少,但大家能苦中作乐,全身心的享受与调研工作的开展过程和调研后面对充足数据的喜悦中。
调研小组在调查工作开展前首先联系相应村落的村长,先向村长询问该村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了访谈和对应的问卷调查,之后根据村长提供的信息走访村户,展开调查。当地民众对大学生下乡调查似乎很看好,很热情地接受我们的访问和问卷调查,也很热心地给予为我们指路,并邀请我们吃饭或喝茶,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浓浓的村民热情,因此工作的疲惫也察觉不到了。当时是农忙时期,很多村民都到田里干农活,虽然不是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家,但大家并不会因此而草草了事,而是不论路途多远都希望能调查到更多农户,充实调查数据,确保调查的真实性。塘蓬镇黄教乡的许多村落都驻扎于山腰间,有时会有一些间断,调研工作的完成必须要翻山越岭,看着同学们毫无怨言地开展工作,大家的信心更加充足,一路上有说有笑也消除了一部分疲累,很快地也完成了当天的调查工作,回到学校。
三、协助其他组工作
调研组除了完成本组的调研工作,其余的空闲时间会调配人手协助支教组和后勤组等组展开其他组的工作。在协助支教组时以维护秩序的工作为主,如开展运动会时让小学生们该坐好的坐好,或者负责游戏过程的计时和统计工作;最后一天举行的汇演,安排小同学们有序入场,并保持安静,顺利完成汇演。虽然这不是调研组的主要工作,但参与到小学生的活动中也能感受到另一种欢乐。
对于后勤组的厨房工作,调研组的组员们当然不熟炒菜之类的工作,主要参与洗菜、洗碗和捡柴方面的工作,并体会一下后勤组工作的不容易,参与过后调研组员们都是感慨万千。
四、体会感想
七天的生活和工作,给我们带来了不仅仅是七天的欢笑和泪水,在三下乡结束后的日子里所想起的点点滴滴,依然会让我们欢笑和感慨。虽然这七天的天气不佳为我们增难不少,但调研组的同学们没有怨言,坚持在雨水和泥泞的环境下完成必须完成的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来对抗种种艰辛,因此也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付出后我们当然是硕果累累。
充足的数据和访谈结果让我们明确了解到当地民众对义务教育的看法和支持程度,也发现村落里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大大转变的现象。另外,当地学校师资贫乏,学校经费严重匮乏,教学过程所需的器材也相对较少。从对校领导以及村委会干部的访谈内容可以知道,校内经费主要来源于村民及干部的支持,政府的补贴很少,这也引起我们的担忧。走访镇里的教育局也了解到政府工作的繁忙和难处,其实他们对于乡内学校的支持也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校内学生对于学校的喜爱和学习的渴望也可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出,他们十分满意老师的教学,也比较满足学校环境,对学校的各方面要求并不高。有以上结果我们发现向村里的义务教育并未较好地落到实处,文化建设也相对较少,只有50%的村内年轻人能读完9年教育。政府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加大支持力度,使当地孩子能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
另外,调研组在此次三下乡中的收获也不少。平时交流不多的组员之间在这次实践服务活动中有了很多交流机会,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在调查工作中,在撰写调研报告中,锻炼并发挥了调研组的团队精神,使我们的工作效率达到极大值,让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工作。
这次的三下乡实践服务活动是我们永生难忘的,因为在这所经历的欢乐和艰难是那么地与众不同,这一切早已铭记心中,若干年后想起的话,或许会有另一种感慨,但无论如何,感谢打造这些美好回忆的小朋友们和全班同学们,还要特别感谢调研组的每一个成员,因为少了任何一个组员,这份回忆都会不完整。
吴慧
第四篇:三下乡新闻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携手阿克苏市委开展“民族团结”暑期“三
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8月16日至20日,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组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在阿克苏市委宣传办、团委的密切配合下,以寻访、说教、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有序展开。
为切实响应党的民族团结号召,了解身边的民族团结人物及事迹,实践团队在活动开始前积极准备,合理规划,五天的实践过程中,寻访了把百姓冷暖放在心间,贫着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民族团结事业的热情,用实际行动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的基层干部张军;见到了积极帮助落难乡邻,抗洪救人,勇斗窃贼,近年来经济状况改善后,更多次出资出力,帮助身边遭遇困难的各族邻里度过低谷的“最美新疆人”—刘阁;遇到喀拉塔勒镇做好事不求回报,只求无愧于心,眼中没有族别,并且连续多年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维吾尔族老大爷达吾提·阿木提。他们用行动证明民族团结利国利民,是社会安定和谐的根本保障。同时,在寻访中实践团队还深入乡村社区以发放传单、走访社区贫困户、民族团结宣讲及宣誓签字等各项活动。
通过这五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响应了民族团结,同时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大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五篇:湛师“夏日塘边”社会实践服务队三下乡实践报告
我知道,这一切都会归于平静的,没有什么可以逃脱这个法则。当我们“夏日塘边”三下乡服务队一起风风火火走过盛夏激情洋溢的七天,我的心已归于平静。然而,平静的背后依然起伏着不平静的微澜。已逝的美好如余音绕梁,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动听的歌声,渴望知识的眼神,还有七天里的林林总总,依然萦绕在心头,那是断了线的风筝对那双手残留的余温的记忆。
七天的“三下乡”生活,是一段多么奇妙的旅程。我虽不能像曹植那样七步成诗,但我愿为自己可爱的孩子们谱写美丽的篇章。
雷州塘边小学当地的英语老师说:“孩子们的英语基础不太好。”,就这么一句话竟令我备受压力,却给我指明了英语教学的方向。七天里我能教给孩子们什么?我又该怎样以新鲜的血液灌输给他们?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也一直付出着行动。自己常常备课到深夜,以求精益求精,避免出现差错,误人子弟。也时常陷入思索,如何把知识的精华浓缩在一节课里,让孩子们在短短的七天内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我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纵使前有障碍,也要奋力将它推开,用炙热的激情,转动心中的期待,血在澎湃,吃苦流汗怕什么。自己也从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现在既然选择了支教,便只管风雨兼程,虽然所教的不一定能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
最有成就感和令自己动容的其实是每一天每一节英语课让孩子们一起跟我喊:study english is very important!i want to study english!我总会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他们,点燃他们的活力,他们也会跟着一起呐喊,自然而然地,仿佛那两句话已经在孩子们那片贫瘠的泥土里生根发芽,每当我声嘶力竭地问“今天喊什么?”时,他们都会把那两句英语响亮地脱口而出,从他们的眼神里,从他们震撼的音量里,我能感受到孩子们喊出这两句英语时心里迸发的真心与渴望。每一节课的开始我都会大声地问:想不想学好英语?他们总会给我铿锵有力的回答:“想!”,就这么一个字,仿佛惊天动地,力量无比,也仿佛穿透了自己心灵的最底层,莫名的情感涟漪竟让我动容地转身,面向黑板,轻轻地擦掉将要打转的泪水……
7月16日是我的生日,这是我在异乡过的第一个生日,也是大学的第一个生日。以前是父亲母亲朋友同学为我过生日,而16日那天,是我的第一批学生,是我可爱的孩子们为我过生日。那一刻我很惊讶,在我进入教室的时候,歌声响起,啊,是生日歌!我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着微笑聆听着这晨光中美妙的一曲,这难道不是我听到最动听的英语生日歌吗?毋庸置疑,答案是肯定的。末了,孩子们还抑扬顿挫地说了一句雷州话,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我知道那句话:“老-师,祝-您-生-日-快-乐!”眼泪还是来了,自己不由地再次转身……
跟孩子们拍照是最开心的事情,他们涌在我身边,拉着我的手,围的水泄不通,然后一起不顾形象地嬉皮笑脸地大喊“田七”,这是孩子们最活泼的时刻,也我们是最开心最疯狂的一幕;下雨了孩子们都坚持来上课,这是对知识的渴望而风雨无阻,做老师的又怎能不感动呢?看到那些没带雨伞或没有伞的孩子淋着雨狂奔到教室,我就借机会鼓励他们“命运就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有多曲折,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孩子们,没有雨伞的你们必须努力奔跑!要把握自己的命运!” 看着孩子们似懂非懂地重重地点头,那一双双澄澈灵动的眼睛告诉我,他们正在成长……
所有的这些再想想这七天的劳累又算什么呢,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千帆过尽我已蜕变得成熟了稳重了,这已足矣。突然想起孩子们为我们唱的那首令人落泪的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情唱出青春无悔……,谁最美 谁最累……孩子们,谢谢你们令人动容的歌声。请记住老师说过的,无论怎样,你们都要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