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尔发展战略研究
海尔发展战略研究
海尔跨国简介:
20年间,海尔从一个当初年营业额只有348万元却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神速地发展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高达1000亿元的跨国集团。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家电市场是一个高速爆炸式的增长时代。当年,集团总裁张瑞敏因意识到产品质量问题的严重性,从仓库存放的400多台冰箱中找出76台有缺陷的冰箱,下令谁干的由谁砸掉。这把海尔发展的功勋大锤,为海尔品牌今天走向世界立了大功。
1988年12月,海尔冰箱在全国冰箱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块金牌。1991年,海尔冰箱又被评为“全国十大驰名商标”。而且此时的海尔在管理、技术、人才、资金、企业文化诸多方面都有了可移植的模式,从而奠定了海尔在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头地位。
从1991年到1998年,海尔先后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全部扭亏为盈,并使海尔多元化战略得以低成本实施。海尔产品从单一的冰箱,发展到包括空调、洗衣机、彩电、电脑、手机等69大门类的1万多个品种。海尔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的市场占有份额都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2000年3月,美国海尔工业园的冰箱项目正式投产,它所生产的冰箱在美国市场供应,并且通过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销售,在当地深深地扎下根。之后,海尔按照“先难后易”的既定策略,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相继建立了海尔工业园和工厂,在意大利收购了当地一家大型冰箱制造厂。
如今,海尔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起30家海外工厂、56个贸易中心、15个设计中心,营销网点53000个,拥有全球经理人3000多名,产品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当地认同的知名品牌。最近,海尔集团所在的山东省制定了一项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发展纲要,计划用5年多的时间,斥资2万亿元达到这一目标。为此,山东省还制定了一项名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力争创“中国名牌”150个以上,创20个世界知名的“海尔式”品牌企业。
分析海尔的国际化战略2009-01-02 17:17有资料显示,作为国际企业的海尔集团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806亿元,其中卖给美国消费者的家电产品约达43亿元。提起海尔的国际化之路时,很多人都津津乐道于海尔的“先难后易”战略,即先进入国外最讲究、最挑剔的市场,占领制高点,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最近有学者以海尔进入美国市场为例,认为海尔的国际化道路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先易后难”战略。
一、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构成1.市场进入战略
目标市场选择——先难后易。海尔CEO张瑞敏认为,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棋找高手。海尔选择的高手是欧洲和美国。欧洲人对中国的陌生和对中国产品质量的偏见,是海尔在欧美市场遇到的最大难题。海尔洗衣机在1997年进入欧洲时,还没有一个客户,同时海尔对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和欧洲产品的准入机制也很陌生。为了消除进入障碍,海尔聘用了熟知市场的当地人。亚默瑞认为,海尔产品先后获得过美国UL、德国VDE、加拿大CSA等几十项国际权威性质量认证,质量不存在问题,海尔缺少的是符合欧洲人消费需求的产品。因此,海尔针对欧洲人的消费习惯专门进行设计。在欧洲,一个新产品从设计到制造一般需要一年的时间,但海尔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可以推出一个新产品,这样海尔不仅在产品设计上满足了欧洲人的需要,而且显示了其他大公司无法做到的快速反应。
市场进入方式——先易后难。通常一个公司进入国外市场的经营方式可以分为全球启动模式和先易后难模式两种。海尔选择了后者,事实证明是成功的。所谓先易后难模式,是指企业先通过简单易行、投资要求最少的方式一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然后逐渐从事资金要求更高、风险更大的跨国经营活动,包括设立海外销售办事处和海外直接投资。先易后难模式的好处是,企业有时间积累经验、积累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增加企业海外经营能力,减少决策的风险和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先易后难模式是世界上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国际化方式,海尔的国际化战略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具体而言就是采用了“出口一联合设计一设立贸易公司一当地生产”的方式。从产品种类来看,海尔的策略是先以一两种产品打入美国市场,站住脚之后再多元化发展。目前在小型冰箱上,海尔基本站住了脚,接下来是扩大战果,销售和生产海尔的其他电器和电子产品。海尔在曼哈顿的总部大楼的展厅,已开始展示和推销海尔洗衣机、冷柜、大容量电冰箱、纯平电视和其他海尔产品。
2.当地化战略
实施国际化战略面临的两个最基本的战略选择是全球化和当地化。海尔在国外市场的竞争采用了当地化战略。海尔在洛杉矶建立了“海尔设计中心”,在纽约建立了“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在南卡罗莱纳建立“海尔生产中心”,在美国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经营格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市场,更快地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海尔在美国销售的许多产品都不是海尔原有的产品,而是专门针对美国市场设计和生产的。海尔美国贸易公司和生产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实施的当地化战略。许多在美国的成功的日本公司采取的是独资子公司、总部选派经理人对其进行管理的方式。海尔的方式不同。海尔美国贸易公司是海尔同美国家电公司(ACA)的合资企业,海尔持多数股权,ACA持少数股权。该合资企业管理完全交给当地雇佣的具有产业经验和开拓能力的美国经理管理。美国管理人员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自主推销品牌,争取新的客户。海尔在美国的生产中心虽然是海尔的独资企业,但其主要管理人员都是美国的,除了几个中国派去的人员外,员工基本上全是美国人。
3.整合全球资源
从全球市场获取收入和利润并不是全球化经营的全部目标。迈出国门除了给企业带来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之外,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企业利用全球资源的机会。80年代以来,通讯、交通迅速发展,企业家更容易得到海外市场的信息和从全球范围得到资源。事实上,国际化战略的真谛在于有效地利用分布在世界不同地区的资金资源、研发资源、优惠政策和客户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海尔采取全球范围融资、融智和文化融合的办法,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资本,在全球范围初步整合了企业资源。在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海尔用二三年的时间,在美国、欧洲等主要经济区建起了有竞争力的贸易网络、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到目前为止,海尔在全球已有贸易中心56个、设计中心15个(其中海外8个)、工业园7个(包括生产3种以上产品,占地600亩以上)、工厂46个(其中海外10个)、服务网点11976个、营销网点53000个(其中海外38000个)。海尔分布世界的生产、营销、研发网络,初步形成了利用全球资源,开拓全球市场的跨国公司雏形。
二、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之道
海尔的市场进入战略和当地化战略并不是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唯一战略选择,但如果我们将它的国际化战略和它的企业整体战略相联系时,就发现这种选择正是其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1.品牌战略与先难后易
海尔在进入欧洲和美国之前,产品主要出口中东和东南亚地区,虽然能够在这些地区赚取一些外汇,但无法在这里创造世界性的品牌。海尔认为,要想达到品牌竞争的最高境界,海尔就必须进入到名牌林立的欧美地区,因此“先难后易”就成为海尔在全球范围实施其品牌战略的必然选择。
海尔要做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品牌运营商,创国际名牌是海尔的重要目标。宣传海尔品牌是海尔在美国的一项重要任务。过去海尔在美国市场上的宣传比较低调,除了在几个主要机场的手推车上打上“Haier”商标外,基本没有什么广告宣传。但近来海尔加强了其品牌战略。海尔将在美国采用一些新的广告媒体,包括广告牌、汽车站和电视。海尔最新的DVD同麦克尔·乔丹的影片宣传联系在一起的电视广告已经在电视上播放。在洛杉矾、纽约、华盛顿的大街上,都可以看到海尔巨大的广告牌。海尔美国贸易公司的售后服务中心开通的免费热线电话服务已覆盖全美。海尔在美国的品牌宣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是世界上进口家电最多的国家,世界所有家电名牌无不在这个市场上竞争,以通用电气、惠尔浦为首的美国家电企业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能在素以艰难著称的美国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等于向世界其他市场发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海尔已经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家电厂商之一。
2.企业文化的移植与当地化战略
如何使海尔特有的企业文化融入海尔的当地化战略之中,成为海尔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的最大挑战。作为一个跨国经营的企业,不但要回答如何跨越文化差异进行管理的问题,还要结合所在国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进而解决如何进行创新和企业内的知识共享问题。从一些企
业的实践来看,不同市场的文化差异,经常困扰着企业海外经营的决策及其执行。即使企业奔赴海外开拓业务的决策是正确的,也不一定能保证获得预期的经营结果。海尔一向是个重视企业文化的企业,而正是由于将企业文化成功地移植到海尔的海外企业,海尔的当地化战略才取得了成功。
三、海尔的国际化经营战略给中国其他企业的启示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采用海尔模式的投入巨大风险也相对较大。因为美国、意大利、英国等国家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其技术力与产品力都远远超过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最发达国家输出技术与产品,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事实也是这样,中国企业真正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还不多。当然,换个角度来说,像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这样的市场也有其便利的一面:这些国家的市场秩序非常成熟,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的干扰很少,只要企业具备真正的实力,这样的市场开发起来反而相对容易一些。
与海尔模式恰恰相反,像TCL、海信、荣事达等企业是典型的“先易后难”模式。TCL先从与中国文化背景比较相近的东南亚国家着手,比如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一步一步向发达国家扩张和渗透。TCL彩电经过3年的拼搏,在越南市场已经做到第二位,仅次于索尼。在菲律宾市场,TCL彩电成长也很快。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其一,对于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来说,日本产品占据着其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只能占据中、低端市场,而这些国家里中、低端市场的利润空间非常低,在一段时间里,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其二,由于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对这些有望进入国际品牌的企业的品牌形象来说,有一定弱化影响。不管是这些市场的不发达还是在这些市场所占据的位置来说,不利于其今后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
仔细研究这些企业的国际化之路,结合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战略特点可以看出:像索尼、松下、惠而浦等企业跟海尔的国际化模式很类似,都是先入主发达国家市场,而一些处于成长性的企业则跟TCL的模式很类似。也就是说,海尔模式更适合于成为世界跨国公司的战略,而TCL模式则更适合于准备打持久战的企业。
通过海尔和TCL企业几种主要战略选择的比较说明,企业的成功之路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同时企业的成功模式在某些方面具有可借鉴性和可复制性。对于一个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具体在何时、何地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但取决于企业的自身状况,更取决于企业在历史中所处的特定环境,即经济学家常说的“路径依赖”,同时还部分地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远见。
第二篇:海尔国际化战略研究
国际商务
海尔国际化战略成功的原因研究
专业:经济学
组长:祝云逸 1340405129 组员:陈琛 1340405101
韩盛光 1340405126 刘秉鑫 1340405128
国际商务
【摘要】当今时代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在国际化经营中必然会面临多重的阻碍与挑战。本文通过研究海尔集团国际化战略成功的多种因素,探索和寻求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正确思路和必要准备,从而为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提供有效方法。
【关键词】国际化战略
海尔集团
企业经营 【正文】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的热潮涌动下,大量的企业开始或正在着力于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的生产与经营,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的有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市场规模、航运成本、国内因素等。除此之外,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与国际战略、企业的价值创造、企业的全球整合和本土化战略等多个方面,也十分重要。因此,在这样的前提和要求下,能够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并接轨全球市场从而实现国际化运营的企业屈指可数,而海尔集团通过其自身不断创新、改良的长期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家成功的国际化企业。
海尔集团成功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与其国际化战略的成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海尔正是因为其国际化战略的正确制定并有序高效的实施,才促成了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一次次令人瞩目的飞跃并成为了今天的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海尔所采取的国际化战略的研究的重要性便也更为凸显,通过分析研究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措施,并得出企业国际化的有效策略与思想,从而对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以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的顺利进行与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
因此,本文将以海尔成功的国际化战略为研究核心,围绕海尔的品牌信仰、集团战略、企业文化、创新能力、海尔的全球本土化经营以及我国国际政策这六个分析角度展开具体的讨论研究。
国际商务
一、海尔的品牌信仰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信仰往往会对其自身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关键的影响,就像船舶在海上航行时灯塔所起的作用一样,信仰同样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在一个人的精神意识层面占据着重要地位。
对一个企业品牌而言,品牌信仰的影响十分巨大,它对企业的发展与战略方向至关重要,同时能够给外界传递有关企业的价值观与企业追求。海尔集团的经营以及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与其树立了正确的品牌信仰是密不可分的。海尔集团依据其自身的企业情况,树立了“创新、可持续发展、客户至上、缜密的解决方案”的品牌信仰。从海尔的品牌信仰中我们可以发现,海尔集团是一家追求活力的企业,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重视创新与改变,积极寻求业务领域的突破。并且,海尔相当重视客户的利益与诉求,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努力满足并不断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在实现客户利益的基础上实施创新。除此以外,海尔的品牌信仰也体现了其对社会利益的重视,即“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
海尔的品牌信仰是海尔走向世界的一个有力的展示窗口,从而助力了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成功。
二、海尔的集团战略
海尔的集团战略一共经历了五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分别为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全球化战略和当前所采取的网络化战略,每一个战略对应着每一个相应的不同时期的特色,海尔集团在时代的变化与进步下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着自身的企业战略,使其与时代接轨,充分体现着时代的元素和特色。如此贴近时代实际状况的集团战略,保障了海尔能够适时适度的发现和满足国内与国际两个重要市场的需求,是海尔国际化战略成功的有利推动因素。
三、海尔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与内在思想,是企业自身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文化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具体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海尔主要的企业文化则是以核心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其“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发展观和“人单合一双赢”的利益观。海尔的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其努力
国际商务
进取与积极创新的行动意识和以客户为本的顾客理念,正是在这样的企业文化的指导下,海尔的经营、决策及其国际化战略才表现出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与更加高效的执行力。
四、海尔的创新能力
海尔在其国际化的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多重的阻碍和挑战,而克服这些挑战和阻碍的重要因素则是海尔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海尔的创新能力在其国际化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走向国际并在国际社会立足,国际竞争是无法逃避的一个问题,而应对竞争的主要途径便是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在很多企业国际战略失败的典型案例中,相应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在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衡量标准,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更是如此。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立足并实现其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从对该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分析中便可大致推论。在这个高度重视创新的时代环境下,海尔集团结合自身实际与互联网时代背景,在其经营与客户理念、组织结构、驱动机制上努力创新,例如在其经营与客户理念上“人单合一”经营理念的提出,从而丰富了集团的创新能力,提升了集团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促成了海尔国际化战略的成功。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在具备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是不够的,因为以上的几个方面只是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基础和软实力组成,还需要有着具体的详细的国际化战略的支撑,而海尔集团则巧妙地实现了其多方位软实力与其具体国际化战略的整合与协调。
五、海尔的全球本土化经营
海尔集团在其具体的国际化战略中十分重视本土化经营的商业理念,因地制宜,力求在尊重地区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满足国际不同经营地的消费者需求,以本土化顾客的利益为生产与创新的主导思想,充分调研,不但改进自己的相关产品,从而打造了不同的极具本土化特色的产品链与大量具有本土化色彩与创新元素的成功产品。
与此同时,海尔集团在其国际化经营中采取了与国内大量出口企业不同的思维战略,摒弃“短期创汇”等过于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经营模式,国际商务
而是将其重心置放于生产高质量、高创新水平的具有显著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并为之提供全套完备的售后服务,并逐渐获得的海外市场客户的青睐和高回报的经营业绩。
六、我国国际政策的运用
海尔集团在依靠和运用国家新国际政策并作用于其国际战略上的举措同样也是精彩的。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国家提出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政策,海尔集团迅速发现和把握住了这一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加速构建与推进其全球战略布局,提出了研发、生产和营销“三位一体”的海外创牌策略和创新创业的两创精神等富有活力的企业国际经营指引思想,在紧随时代步伐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创新,逐渐形成了可持续、合作共赢的国际商务生态圈。经过一系列的不懈努力,海尔集团的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企业国际影响力出于加速提升的状态。
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海尔集团正式通过其在品牌信仰、集团战略、企业文化、创新能力、海尔的全球化经营和与国家“一带一路”等新时期政策等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实现了其国际化战略的成功,而这正是现今很多企业所需要学习、改进并加以创新运用的关键方面。当今的国际市场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只有在立足于自身实际综合情况的基础上顺应时代潮流,努力创新,从多角度优化企业的国际经营,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国际市场的机遇,实现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和企业综合实力的质的飞跃。
小组分工:祝云逸、陈琛 论文写作、修改
刘秉鑫 PPT制作
韩盛光 资料收集
第三篇:海尔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海尔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随着全国性家电连锁的迅速崛起并正在成为家电营销的战略,家电行业的竞争已趋白热化。作为我国家电行业龙头企业的海尔公司如何清楚的认识战略的发展趋势和结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和改变战略,已成为海尔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一、什么是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在通过对营销内外部环境客观分析研究的基础,对企业末来营销土作的总体规划与安排,是实现规划所应采取的行动。
二、海尔公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海尔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销战略。海尔家电主要在全国各地大型商场如国美、永乐、苏宁、北京大中等商场设有销售柜台,还有海尔分店,网站几个团购等,但人型超市没有海尔品牌产品的销售,影响了海尔牌的认知度。(2)销售策略方面。在销传策略方面,海尔侮个厂家都会派最优秀的直销员在现场销售,这要求直销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白折不挠的精神,商场如战场,商场第一线的较从就体现拍终端促销员之问的较量。(3)多元化给市场背销带来困难。海尔因为搞多元化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产线产品,而营销方面不可能做到兼顾所有产品,进而会使产品销量下降!通过分析如何做好解决问题!
贺强
专接本
第四篇: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引言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区域空间结构规划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核心内容,是将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在空间地域上整合起来,为区域发展提供综合的空间框架,保证发展具有长远的效益,不同类型的行动之间能够协同,整合和完善区域的功能,提升区域竞争力。
省域层面处在我国区域空间的中间层面,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海南省域空间战略布局在对海南区域发展空间结构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后,提出了未来海南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是增长极-点轴渐进扩散组合结构。这一空间结构模式,是在综合了海南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规律和海南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等多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其核心理念是引导海南未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高质量的区域人居环境,从而形成和谐的人地关系。
第三部分、海南省域空间战略布局
城市发展定位及目标的实现是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相支持的,根据海南省在全国的战略定位分析,沿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发展路线,结合其产业布局以及“十二五”规划,对海南省域空间布局进行战略规划构想。
(一)海南省空间布局现状特征分析(现状图)
1.海南省资源、产业现状分析——自然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布局不平衡,工业、旅游业亟待转型升级
海南省作为四面临海的岛屿,可以称之为我国的一大资源宝岛,省内植被丰厚、地形多样,气候宜人,交通发达,作为海上枢纽联动着周边区域共同发展,其所拥有的发展潜力可谓极大,作为以旅游业为主的省域,海南省的发展与旅游业兴盛与否密切相关,其所拥有的资源大部分应用于旅游开发中,但这种发展模式使得海南省的产业结构极不均衡,出现了极大的产业分化,海南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
海南省有着独一无二的发展优势——四面临海的独特区位在水路运输方面具有转运交通的区位优势;而其热带季风气候也为农业、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海南省梯级结构、山水并存的地形地貌也为农业发展、旅游资源提供了有力支持;海南省域内自然资源丰厚,是发展工业、高新产业、旅游业的重要资料。另外,不容忽视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的发展将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息息相关,在十二五期间,海南省将会在各方面发展中得到一定的政策扶持及倾斜,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海南省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也对其发展有了一定的制约与限制。海南省积极发展对自然资源依赖较大的旅游业、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这造成了目前海南省产业布局十分不均衡的现状,“三二一”型的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成为海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其中旅游业占比例过高,省域经济发展过多依赖于第三产业的支撑,没有足够有力的第二产业为海南省的发展奠基,第一、二产业相对薄弱,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是不可预知情况影响旅游客源,海南省经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很大打击。另外,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会对海南省第二产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限制要求,对于省内新型工业探索、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
分析当前海南省发展制约因素,在总体上其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
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2.海南省经济区划——自然经济区划特点明显,交通区位条件优势明显
按照既定原则与指标,在综合经济区划中,海南省由于其拥有的独特和优越的地理环境结构,进而演化成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然经济区;从建立我国城镇体系分区入手,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在全国九大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中,海南因其区位与广东联系密切,将其归于以广州为中心,包括粤·闽·台·海南四省区桂东·浙南和港澳鸽区在内的东南沿海城市经济区。海南省因其独特的交通区位条件,使其与珠三角经济区的联系日益密切,在未来于“泛珠三角”区域内占有一席之地,发挥重要作用指日可待
3.海南省“十二五”时期规划概要——战略任务挑战性较大,国家政策支持
“十二五”时期,海南发展的总体战略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六大定位,七大任务。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即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全面完成优化经济结构、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区域协调发展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科教兴琼和人才强省、社会事业建设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七大任务,顺利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中期目标,基本奠定国际旅游岛的框架。实现富民强岛,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
4.空间布局相关理论借鉴:增长极—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综合应用
3.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增长极包含了两个明确的内涵:
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
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它强调据点开发,强调集中开发、集中投资、重点建设、集聚发展、政府干预、注重扩散等,使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增长极理论强调经济结构的优化,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
3.2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点-轴开发模式是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也是经济空间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
点-轴开发中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它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等。线状基础设施束经过的地带称为“轴”。轴带的实质是依托沿轴各级城镇形成产业开发带。区域内各个城镇是成等级系统的,同理,联结城镇的发展轴也十分若干等级的。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实际应用——
找寻发展轴:交通线区位优势,经济发展轴,基础设施集中地带,带状发展
找寻核心点:区域发展中心,城镇点位优势,一般为区域中心城市
确定点和轴线等级: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体系,相当于城镇体系规划
根据不同等级和阶段目标,设定不同的开发时序。
(二)海南省发展空间布局原则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一个综合性有机统一体,城市也是满足居民生产、生活各种需要的物质建设的空间实体。因此,影响城市空间布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是综合作用于城市空间的。
海南省域发展空间布局原则依照:
1.统筹协调发展原则
城市功能是多元化的,城市空间也是多元化的,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空间布局时,不能太片面,要做到一、二、三产业发展空间统筹协调、生产与生活空间统筹协调,核心城市、郊区、城镇、旅游区等不同的功能空间统筹协调,以及省域范围内各个方向上的统筹协调发展。因此,在进行海南省域发展空间布局时首先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统筹协调原则,特别是对于其丰厚的自然资源与岸线资源,不能过度开发、挤占太满,要留有发展余地,统筹考虑,协调利用。
2.时空发展有序原则
省域发展空间布局的目的是为海南省未来发展规划空间资源,同时为未来发展构建良好框架。因此,空间布局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就是要时空发展有序。对于海南省而言,现在的省域空间发展布局要为2015年以至2025年的城市定位目标建设一定框架,包括交通建设也是在这样一个框架为省域内外的城市联动发展服务。核心城市、沿海岸线以及产业布局的改进发展都要从时空有序发展的角度考虑。
3.区域城市整体原则
区域支撑着其内城市的发展,海南省目前在总体上其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布局存在一定问题,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在此时配合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进行区域城市全面调整,以区域内部经济结构合理化、土地利用集约化、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合理配置、核心城市带动作用显著、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为标志的新型区域城市整体结构将推动省域更好、更快发展。
4.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原则
正是因为省域内各城市重点职能是多元化的,在进行城市空间布局时要结合城市发展的时序性,有重点的先发展核心城市,统筹区域发展,起到重点带动全局的作用。因此,在进行省域空间发展布局时,要抓住对海南省未来发展关键性的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发挥政府在空间规划中的指导和管制作用,集中力量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核心区域城市,以点带面,将增长极理论联系到实际规划建设中,最终实现海南省“十二五”期间总体发展定位目标。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省域发展空间布局的最基本原则,省域的建设发展涉及到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特别是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将会在进行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对保护环境的要求将更强,省域空间布局要有利于海南省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指导思想
海南省域发展空间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建设为契机,以海口、三亚主、次中心城市建设为核心,以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型工业为策略,发挥海南省区域多样资源优势,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
在省域发展中,尤其需要注重城市区域联动发展与交通走廊建设,以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六大战略定位为建设发展目标,实现海南省“十二五”战略目标,基本奠定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框架,实现富民强岛,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
(四)布局构想
根据布局原则和指导思想对海南省域发展空间布局构想如下。
1.布局战略选择
根据区域规划的相关理论,影响区域发展空间布局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区域依托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域神会经济渐进阶段,另一方面是城市政府管制及整体城市规划。
根据海南省的自然地理条件,可以看出,海南省因其为四面临海的地理区位,加之因交通和河流山水的分割,使其省域内南北方向长于东西方向,因此,海南省基本上是以南北向分布,临海散点城市连通的带状分布。因其独特的海运交通特点,其对于所属珠三角经济区的货物集散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对于海岸线的利用开发可能会加剧这种带状分布所带来的平面组织单一,进而导致区域发展程度不均衡,城市彼此间差异加剧。纵观海南省区域发展的空间演变,其从北向南、沿东西两翼延伸,进而从沿海向内部纵深地区推进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现今海南省的产业布局结构不均以及海岸线城市与内陆城市发展不协调的态势。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进一步扩大,兼顾海南省未来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要求,在区域布局中,选择增长极理论及点轴渐进扩散理论作为布局战略理论支撑,选择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作为主、次中心城市,以贯穿海南全省的主要交通枢纽西线高速、东线高速、东环高铁三条主要公路干线为联结中心城市及以新型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增长极”洋浦工业港区、海口、琼海工业园,使海南省域实现联动发展,在保证海南省第二产业的的发展的同时,又可以保持城市与自然环境合理距离,能够保持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海南省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升级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使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能够得到较好的布局支持。
2.海南省区域发展定位目标
海南省具有岛屿经济的显著特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就要尽快解决“三低一小”,即“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和经济总量偏小”的问题,对于海南来说,应在于立足于自身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大的市场,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特色经济。
对于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海南来说,目前的建设规划原则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必须注重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加快海南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经济的发展,这是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和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基础。
海南农业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即拥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土地后备资源量较多,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热带农业资源处于全国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地位,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是海南最大、最现实,最长远的优势;工业是海南省产业结构布局薄弱之处,因国际旅游岛建设对于海南省工业发展的制约与要求,加之海南工业发展的诸多优势条件长期没有得到发挥,海南省工业发展应着重于对于新型工业的发展,发挥海南省交通优势,建设工业自由港,令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发展,加快工业转型。从旅游业看,海南是国内乃至世界上现存为数不多的未受多大污染的地区,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独特,加之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令发展旅游业在海南省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建立以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为支撑的支柱产业体系将是海南省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
3.海南省区域布局具体构想——
依托海口和三亚等中心城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起“一区三带九重点”,南北互动、东西相融、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即以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文化产业集聚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动漫游戏、体育健身、休闲疗养等重点产业,形成东线以滨海旅游文化为主体,集中发展现代、时尚、国际一流的现代文化产业带;中线以黎苗民族风情、黎峒文化园等特色旅游文化为主体,重点发展自然、生态、环保、民俗的绿色文化产业带;西线以高科技、环保、民间文化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兴工业观光、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文化产业带。
3.布局调整
(五)引导策略
1.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支持——离岛“免税”政策
2.新型工业区——洋浦工业自由港建设政策支持
第五篇: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小城镇发屠战略研究
周志田杨多贵(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在评价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动因,提出了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原则及目标构想,建议确立“小城镇带动战略”,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最后,从行政区划、土地流转、融资渠道等角度,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提供了政策建议。建议以深化改革来推动小城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模式;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06(20o3)02—0034—0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工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城市本身有很多新问题需要小城镇来缓解。“乡村城市化”不单纯是解决农村人口过剩和农村现代化的问题,相对城市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农村第一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和第二步的“放开农产品价格”的改革,农村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村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是,随之而来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的矛盾和问题,如家庭承包制的经营方式问题,剩余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剩余劳动力去向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仅仅通过农村自身来解决已经不够了,需要突破农村自身和微观层次,通过城乡协调改革以及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重新配置来解决。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通过小城镇建设由此而带来的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其巨大的潜在的消费市场无疑将会为国民经济新一轮增长提供难得有利的契机。
一、我国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
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制订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按照城市化发展的客 观规律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省情、市情、县情、镇情出发,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讲要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1.总体性原则。科学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本地区的县、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 划相衔接,成为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局部的小城镇规划应当同上一层次的更大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也就是说地区小城镇规划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来制定。同时,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金融、劳力、技术、房地产和信息等新的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小城镇的规划必须考虑到人口、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的现状和特点,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做出规划。
2.协调性原则。所谓协调性就是全面协调发展。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各个产业与基础设施的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也包括区域间协调,如该小城镇与周边小城镇、区域内的小城镇的协调。同时,一个地区城镇的规划,还要与国家上一层次有关专项规划如国土规划、交通网络规划、环境规划相衔接和协调。另外,还应注重生态承载力,即考虑入、建筑及环境之间的协调与有机统一,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以构成一种人工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3.超前性原则。小城镇建设是关系到千秋万代和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其规划必须超 越传统观念束缚和小生产意识的影响,必须有科学的超前性,立足“大流通、大市场、大格局”和“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度来编制规划。避免刚刚建设,又感到落后,再花更大的代价重新改建。当然超前性不等于超越客观条件的蛮干,而是要眼光放远,结合当地实际,循序渐进,分步到位。
4.合理性原则。一方面是布局要合理,既包括大中小城市要分布合理,相互衔接,又包 括空间分布要合理。城市太密集的地区应采取分散为主的思路,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的扩散发
展上。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促进大城市产业 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一些城市较分散的地区则应当采取适度集聚的思路,城市相对较少的西部地区的城镇布局则需重点突破。另一方面是规模要适度。“农业规模化、入口集中化、:【业园区化”将成为大多数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究竟确定多大规模为宜,首先应进行区位分析,并据以确定小城镇在县域(市域)或更大范围内所处的地位及作用,确定该镇与周围乡镇的关系,深入了解并分析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优劣势,然后确定其发展性质和发展模式,进而正确地确定其发展规模。通过全国多个小城镇规模效益分析表明,小城镇入口一般应在3~5万人比较适宜,入平均建设用地一般在100~120平方米为宜。当然,特殊地区情况会有不同。
5.特色性原则。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入文历史、经济结构、增长水平、发展后劲、生活习惯等等都不同,不能照搬别人的发展模式,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走体现自己“本土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路子。一是地方特色。就是要利用山林绿地、河流水面、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城市标志来突出地方特色。同时,在规划中应顺应本地环境,如山区城镇建设应当依山就势,顺理成章地组织空间,使之曲直结合,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形成相互衬托的整体环境。如水乡城镇,要通过规划去合理组织水系,使之形成水系纵横、源远流长的空间环境,特别是重视临水的岸际线处理,沿江岸的建筑布置要讲究建筑体量、建筑造型及建筑群体协调,搞好江岸绿化,创造出独具特征、景色宜人的临江景观;二是要有产业特色,就是要根据当地资源和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来确定城镇建设的特色。如竹木城、矿业城、旅游城等等;三是建筑特色。要利用城市的道路,区域标志及造型、质感和色彩来构成城镇的个性特色。比如建筑色彩既要与地区气候和环境协调,又要与本地的产业特征相一致。南方比较炎热,色调应采用苍翠浓郁的绿色调、给入以凉爽的感觉。北方气候寒冷,建筑色调应用中等亮度的暖色和中性色,给入以温暖之感。当然具体到每个地区都应有所不同,如山区色调、水乡色调、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风格等等。
二、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构想
以乡村城市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进城农民为主体,以深化改革 为动力,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按照总体、合理、协调、特色和可操作性原则,重点发展建制镇,逐步建立起政府精干高效、企业制度规范、市场竞争有序、保障机制完善的适应经济发展的新体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规范科学、设施配套、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体系。通过小城镇的优先发展,带动全国农村工业主导产业群和支柱产业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资源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迅速转化,从而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质的飞跃。按照这一思路,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 水平,到2010年,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应达到以下目标:通过新建和改造小城镇,使建制镇达到4万~5万个;集镇达到12万~13万个;平均每个城镇区用地达2km以上;城镇人口规模达5万人以上,其中城域人口达2~3万人;人均居住面积达12~15m;自来水普及率达90%,人均日生活供水量达到20m;生活用燃气普及率达60%;电视、电力、通讯入户率达100%;镇内等级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5km,人均铺设道路面积12m;工业废水处理率达85%;废气处理率达90%;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达lOrn,绿化覆盖率达
30%;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到40%以上;农村剩余劳力向小城镇有序转移,使全国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力占农村劳力总数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全国小城镇工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纯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三、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模式选择
在小城镇建设中,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各具特色的模式。对不同地区的小城
镇发展轨迹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小城镇建设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1.“乡镇工业主导型”模式。这类模式又分为两类:一是“资源开发型”。就是利用本地的农业、渔业、矿产等资源优势进行开发,建立起以加工为主的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由小到大最终形成小城镇。二是“传统技术开发型”。这类模式的镇没有资源优势,但有传统技术优势。是依托本地农民的传统技术和加工基础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兴办乡镇企业,发展市场对路的产品逐步发展起来的。如举世公认的“温州模式”就属这类模式。
2.“贸易主导型”模式。这类模式的镇是凭
借本地资源、交通等优势,发展商业、服务业和加工业,以贸易带动而得到发展。这类模式又可分为两类:一是“专业市场带动型”。发挥传统产品生产和集散地的优势,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市场交易范围,增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品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城。地处湘中腹地的安化县梅城镇利用“六县通衢、八方集镇”的优势,发展壮大农产品贸易市场,以贸易促城建,以市场求发展,通过引资、集资和转让经营使用权的办法,投资
1.2亿元,完成总建筑面积16万m,建成了一个占地2.5万m的农贸市场,开辟了8条专业街,使市场面积达5万m。1996年市场交易总额达1.5亿元,实现利税200多万元。二是“交通枢纽型”。这类模式的镇一般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和省、市、县交界边境,是各地物流、人流的必经之地。利用交通发达、流动人口多、接触信息广和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地工业和二三产业,带动小城镇发展。
3.“城郊型”模式。这类小城镇处于大中城市郊区,它自己没有资源优势,而是利用城市的 扩散效应,面向城市,主动接受城市的经济、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的辐射,服务于城市,围绕城市需要发展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苏州农村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就是利用上海、苏州等城市发展极的扩散效应而实现的。具体扩散为:原材料由城市向小城镇扩散;产品通过城市销售或城市出口;资金、技术和管理通过与城市联营或协作向小城镇扩散;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州小城镇直接转移;市场信息和人才向小城镇扩散。1996年苏州共有乡镇企业集团4OO多家,总资产达349.98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总资产的40.7%,利税占一半以上。发展外向型企业1968家,外贸供货额583亿元,“三资”企业5750家,合同利用外资100.86亿美元,在境外办企业177家,总投资4607万美元。
4.“风景旅游型”模式。这类小城镇是以风景名胜区为依托,通过与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整 体开发相结合,发展小城镇。这类小城镇既是风景名胜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风景区的依托点,建有为游客服务的各类商业、文化、交通、通讯、服务等设施。如武陵源风景区、南岳衡山、岳阳楼、桃花源等风景区附近的小城镇的发展都属于此类。
四、加快我国小城镇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1.撤乡并镇,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乡镇规模小有很多弊病,最突出的是乡镇机构多,“吃皇粮”的人多,造成财政负担和农民负担过重。目前我国的乡镇建制无论大小都是五脏俱全,党委、政府、人大、工业农业总公司及下设科室样样有设置,财政供养近百人。这种状 况造成人浮于事现象严重。因此,在撤乡并镇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发挥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体现城镇带动战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原则。二是尊重历史沿革,方便人民群众生活,保持社会稳定的原则。三是既立足当前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市政基础设施,减少重复建设;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加快户籍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实行进城人口的市场化安置,即进入小城镇的人口自费安置,这样做不仅不会形成政府的沉重财政负担,而且还会形成小城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为进入小城镇人口的市场化安置创造了条件。粮棉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都为进入小城镇的人口提供了条件。另外,逐步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以职业划分农业
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行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
3.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制度
农民从土地中摆脱出来,进入小城镇,如何处置原有的承包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 此,要建立流转的新土地制度,使用权可以有偿转让,并允许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那些不愿意经营或无力经营土地的劳力,可以把承包期内的土地使用权作为合作的资本与别人合作,开展新的合作化生产。只有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交换的流动,才能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规模经营和获取规模效益,也可以避免农村土地的“弃耕撂荒”和“应付田”所造成的土地浪费,解决进入小城镇农民因土地问题而产生的后顾之忧。
4.建立多元投资体制
我们要改变过去普遍存在的小城镇建设单靠国家和集体出资的局面,拓宽投资渠道,建立 多元投资体制。(一)利用政策筹资。一方面就是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城市增容费,城市维护费等税费。另一方面是制订一些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二)利用土地开发筹资。政府要充分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原理,按照规划,一次性征成片土地,由政府和国土部门与农民办好征用手续,再由政府分期进行开发,以地生财建镇。(三)利用房地产公司开发商品房筹资。(四)放开经营筹资。就是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经营放开。(五)推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以路养路,以基础设施养基础设施。(六)争取专项银行贷款筹资。主要是争取银行对小城镇基础建设的贷款。(七)鼓励农民带资进镇、开店办厂、兴办实业,以劳代资,以资参股。(八)发行股票、债券,采取股份制形式开发建设城镇。■
【参考文献】
[1】Parent,C.2000,SymbolOFADevelopingCity:rheUllebonne
TownHall,FranceIndustriaItalianaDelCemento,v0l(4).No
(1):662—673
[2】R.D.Olson,2001,ConstructionDevelopsTom1Centreand Or-
angeCountywithStyleOrange,CountyBusinessJounral,A一28.
[3]张国平.2l世纪特区城市发展新理念,中国城市经济[J].
2001(1).
[4]蒋正华.展望2l世纪城市发展,中国城市经济[J].2001,(3).
[5]康银劳,袁兰兰.促进西部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宏观
经济管理[J],2001,(3).
责任编辑曾振凡
虢
维普资讯http://www.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