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时间:2019-05-14 20:2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第一篇: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

内容提要:

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到2015年末我国将基本建成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在建设现代纳税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基本形成有效发挥纳税服务职能作用的理论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和改进满足纳税人正当需求的制度建设,持续优化支撑纳税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资源配置,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纳税服务绩效提升。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现代纳税服务体系要把其置于税收征管改革大格局中去创新探索实践,否则会缘木求鱼,本末倒置。关键字:现代纳税服务体系 创新税收征管

纳税服务在我国经历了既艰难又快速推进的历程,从观念、制度、环境以及技术层面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平台体系、业务体系、保障体系和考评体系等做为现代服务体系的支撑,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促进税法遵从度的提高。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下对纳税服务工作提出了专业化、系统化的要求,如何把规范税收执法与优化纳税服务协调统一起来,按照建立现代税收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已成为税务系统改革面临的前沿问题。

一、建立现代纳税服务理论把创新思维置于纳税服务之中现代纳税服务理论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和谐税收理论为核心,以纳税人需求理论和税法遵从理论为支撑的现代纳税服务理论框架。

(一)统一纳税服务的思想认识,明确纳税服务的职能定位

首先对纳税服务的基本内涵在四个方面进行定位。一是所谓纳税服务,就是在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帮助、促进纳税人正确理解税收法律法规,积极创造条件便捷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二是根据纳税服务定义,纳税服务工作的主要职责明确为:一要帮助纳税人知税法懂税法,二要方便纳税人办税,三要保护纳税人权益,即“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三是纳税服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遵从。纳税服务与税收执法共同构成税收管理,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都是税收管理。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的根本目的或者说其使命是一致的,就是提高纳税遵从度。四是准确把握纳税人满意度和纳税人纳税遵从度的关系,提高纳税人满意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促进纳税遵从度的提高。既要防止为了提高纳税遵从度,忽视纳税满意度,更要防止没有遵从度的满意度。通过澄清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把纳税服务与行风建设、与发挥税收职能服务经济发展、与社会公众形象建设等工作区分开来,有效避免纳税服务的缺位和滥用。

二是树立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法定职责的意识。通过对纳税服务的深刻理解,要将纳税服务与履行职责、维护权利的法定要求统一起来,将依法为纳税人提供必要的纳税服务定位为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和责任,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的法定的纳税服务是纳税人的法定权利,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缺位或怠于履行,可能构成法定职责的缺位或不作为。为此,要将纳税服务作为税收管理、规范执法的重要方面,统一要求,统筹管理,同步落实。

三是要鲜明的表达:服务+执法=遵从,解决长期以来执法服务忽左忽右,矛盾和冲突的问题。税收管理活动开始于纳税服务,并将纳税服务的各项具体要 1

求落实到税收管理的全过程。在纳税人自愿遵从税法的情况下,税收管理主要通过纳税服务来实现;在纳税人消极遵从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深化纳税服务,辅之以税收强制的震慑力来实现税收管理,提高纳税遵从度;在纳税人恶意不遵从税法的情况下,税务机关主要依法实施税收强制措施。

四是重视发挥纳税服务在税收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执法和服务在促进纳税遵从度提高方面,各有所长,相互补充。强调重视纳税服务在税收管理中的机会成本优势,相比之下,纳税服务具有积极主动、成本低廉、防患于未然、促进并保持征纳之间和谐互信关系等鲜明特点。因此,税务机关在不断强化税源监控能力建设的同时,学习借鉴税收遵从风险管理中的纳税人遵从模型,更加注重通过改善纳税服务的层次和质量,促进纳税遵从目标的实现。

五是树立纳税人客户中心意识,逐步建立起信赖合作的征纳关系。纳税人是税收管理的对象,也是税务机关提供纳税服务的客户,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主要是围绕纳税人这个中心展开的。基于这种纳税人中心意识和客户服务关系,税务机关在办税服务中逐步改变传统的纳税人都是“有问题”的推定思维,逐步在征纳双方建立起良好互信、和谐合作的关系。

二、持续改进体制机制,把纳税服务置于税收管理现代化大格局之中。

没有纳税服务的现代化就没有税收管理的现代化。要把纳税服务的现代化和税收征管现代化、税收法治现代化、税收管理技术现代化、税收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等税收管理各领域的现代化统筹起来,按照标准化模式下的服务细分策略原则,将其置于税收管理现代化的总体框架中一同筹划、整体设计、同步推进。

(一)是梳理界定税收管理职责,重组纳税服务职能

理顺纳税服务职能是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推进,原有的以办税服务为主的纳税服务职能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一是办税前台与基础事项管理后台之间流程分割,服务资源难以整合,使用效率差,协调难度大,纳税人不方便;二是办税服务与纳税人之间存在属地税收管理员这一中间“服务”界面,“多头办税”、“政出多门”等问题难以解决;三是纳税服务职能不从属地管理剥离出来,税收专业化管理职责难以落到实处。为此,要把重组纳税服务职能作为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的首要环节、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一是科学界定税收管理职责,找准纳税服务职能定位。? 借鉴现代税收管理理论,对纳税服务职责做了进一步界定。?将税收遵从管理职责分为税收服务和税收执法。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的目的一样,都是促进遵从,除纳税评估(税收评定)、税务稽查(税收违法调查)和税收欠税追征三项基本执法职责之外,税收遵从管理的职责主要通过纳税服务来体现。明确纳税人自主申报制度下的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还责于纳税人,纳税服务职责的主要定位于帮助纳税人自主履行税法义务,促进税收自愿遵从,具体包括:帮助纳税人理解税法,正确确定自己的税收义务;为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提供便捷的办税服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办税环境;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推进纳税服务由办税服务向综合纳税服务转型。

将税收管理职责进行全面梳理,逐条分析,将其中涉税提醒、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等具有服务属性的基础管理职责,归为纳税服务大类,实施集中管理;将其中具有执法性质职责归为税收执法类,纳入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源专业化管

理。

将原来由市、县局机关各业务部门承担的依申请审批等基础管理事项下移至办税服务机构,将原来由基层管理分局承担的调查、核查等基础管理事项前移至办税服务机构,实现纳税服务、基础管理各项职责在纳税服务机构内集中整合。

(三)是重组业务流程,转变纳税服务运作方式。

根据纳税服务职能的重新定位和税收管理职责的重新分配,在纳税服务机构内实行一体化管理、专业化分工、流程化处理的综合纳税服务运作模式,设置办税服务、审核审批、综合调查、权益保护等职能科室,完善前、后台衔接制度,再造纳税服务业务流程,建立更加紧密的前台受理、后台调查、内部流转、窗口出件的流程链。对需要调查、核查的各类事项实行平台管理、分类按户归结、次序推送派工、到户综合调查。

三创新方式方法,把构建现代纳税服务体系融入到税收征管改革中。

深化“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以办税服务厅为枢纽,整合办税服务的制度、内容、措施,以便捷遵从、帮助遵从、提醒遵从为纳税服务工作的主线,不断深化拓展纳税服务领域,持续完善纳税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纳税服务方式方法。

(一)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平面”,创新纳税服务体制

改变省、市、县层层设立纳税服务管理机构的层级制管理体制,按照省局实体化集中管理+市县局扁平化终端运作的结构模式,推进纳税服务管理体制创新。做实“一个中心”。做实省局这个集中管理中心,首先体现在省局担当起所有纳税服务终端支撑后台的角色。省局纳税服务的实体化职能包括:制定和实施全省纳税服务工作战略规划;负责各类纳税服务流程的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制定、实施全省统一的纳税服务业务标准;直接承担网上办税服务平台、12366纳税服务热线、政策确定性发布、自主办税终端后台、税收知识库、统一短信平台等各类纳税服务资源的集中研发、统一维护和全面监管。做实省局这个集中管理中心,还体现在省局对市、县纳税服务实行扁平化管理。一是利用全程服务承诺跟踪监控系统,对所有办税业务流程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通过全程服务承诺跟踪监控系统,对各办税终端的所有办税流程全程进行记录、跟踪监督,定期分析,按季通报;二是建立纳税人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省局通过12366纳税服务热线、网上办税服务平台等对区域性服务事项进行统一调度,快速反映,实现服务需求的及时响应、服务要求的直接下达、服务资源的统一调度、服务结果的跟踪反馈,保证纳税人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响应;三是对全局性的重要工作,由省局统一制订工作方案、工作要求、作业标准,通过内网直接并发到市、县局及各服务终端,由各服务终端局按省局统一要求组织实施;市、县局主要负责自我对照检查,减少层层搞上传下达。

做平“两个实体”。在市、县局,分别对纳税服务处、办税服务厅以及车购税、票证管理、出口退税等部门的服务职能进行整合,消除部门分割,减少中间层级,建立综合纳税服务机构,作为全省纳税服务的终端,直接面向本地区各类纳税人,实施扁平化、实体化运作。

(二)推进整合资源,重构纳税服务平台

改变纳税服务粗放式发展方式,按照“线上+线下”的模式,整合各类资源,促进资源配置持续优化。构建综合纳税服务平台。

按照办税服务厅+延伸点模式整合实体办税资源。推进办税服务前台进驻政府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促进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平台的共享利用。市、县局原则上只

在城区设立一个办税服务厅,在纳税人集中的地区设置延伸点或配置自主办税终端,由纳税服务部门统一管理。

按照功能全覆盖的要求整合网上办税资源。秉承开放、融合、标准、引导、体验的理念,搭建纳税人网上办税平台,通过一个连接v2.0核心数据库的中间平台,实现各具功能特点的各种纳税服务子系统集成整合。

按照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要求整合各类办税资源。认真研究分析实体办税资源和网上办税资源的功能特点和比较优势,突出各自重点,统筹规划,加强整合。线下,发挥政府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部门间的窗口并联服务功能,实体办税厅新办纳税人引导体验功能以及专家专业咨询和自助办税功能;线上,发挥网上办税的全天候、远程办税功能。通过引入视频、影像技术和现代快递等多元化交互方式,推进纳税服务方式的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可视化,打通线上、线下服务流程,建立涵盖税法宣传、纳税咨询、办税辅导、涉税查询、权益维护、基础管理等各环节,实体、虚拟无缝衔接的纳税服务综合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各类纳税服务资源集成整合的增值效应。

(三)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转变纳税服务方式

顺应纳税服务职能转变、体制机制创新的发展趋势,在纳税服务现代化建设中,要依托信息技术,持续推进纳税服务方式转变。

一是变管理为服务。根据纳税服务新的职能定位,要结合实际把许多基础管理的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等调整为实实在在的服务举措。原来催报催缴、巡查核查、风险监控等税收管理员的日常管查活动,转变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遵从税法的温馨提示。纳税人一打开网上办税系统界面就会收到来自国税机关的滚动提醒;纳税人涉税事项办结、申报纳税到期等涉税业务,由短信平台通过设置自动触发功能及时发出提示提醒;对遵从风险等级较低的涉税事项,采用电话、邮件、信函等多种方式提醒那纳税人修正申报。

二是变不确定为确定。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第一需求是税收政策执行的确定性问题。为了解决税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多头解释、口径不一,纳税人无所适从的问题,省局要上收税收政策咨询问题的审核确认和发布权,建立税收政策确定性问题收集、发布机制。成立税收政策咨询专家组,统一负责对税收政策咨询问题的审核、确认。纳税人通过办税服务厅咨询窗口、互联网、12366等各种渠道的咨询疑难政策执行问题,均由省局进行统一收集疏理、归类,提出回复问题的初步答案,分类推送省级咨询专家组审核、确认,然后上传税收知识库并在内网发布。同时,根据不同时期纳税人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在媒体上公开发布。三是变单一为多元。坚持基本办税服务均等化等基础上,要依据纳税人的规模、属性、特点及不同需求,推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

创新大企业服务,由高素质税收管理人员担任大企业客户协调员,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以涉税风险提示为指引,促进大企业建立健全税收风险内控机制;对总体遵从度高的企业签订遵从协议或备忘录,实施特殊的管理服务措施;建立与大企业的高层对话机制,为大企业平稳发展出谋划策,建立更加透明的合作机制。

对中、小纳税人实施集群化、标准化服务,采取集中宣传辅导、群发涉税资讯、征纳批量互动、集中风险提示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集约化服务。

对享受优惠政策企业、出口退税企业、汇算清缴重点企业,重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政策解读及办税流程辅导。

四是变实体为虚拟。积极组织实施网上办税引导战略,鼓励纳税人在网上办理各类申报和涉税申请,网上办税系统要包括申请、申报、信息查询、提示提醒等功能,基本覆盖纳税人办税的主要事项。

五是变模糊为量化。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对纳税服务工作进行量化和质效考核,全面推进绩效考评,持续改进纳税服务,为税务机关全面提高纳税服务工作效能提供监督保障。

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是现代税收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求税法更加透明,纳税人需求响应机制形成常态化,正当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办税负担明显减轻,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纳税服务体系正是传统税收管理向现代税收管理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二篇: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

一、纳税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治税思想的影响,税务机关基本上没有纳税服务的概念。1993年税制改革,为了让纳税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税制,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1996年,在全国税务征管工作会议上,纳税服务的概念正式提出。1997年“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税收征管模式的确立,首次明确了纳税服务在税收征管中的基础地位。2001年4月28日颁布的新《税收征管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纳税服务的内容,实现了质的飞跃。2002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成立了纳税服务处,这是我国税收史上第一个纳税服务的行政管理机构,预示我国开始着手建立纳税服务体系和相关规章。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通知》,“一户式”、“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模式在各地税务机关逐渐得到推广,纳税服务在我国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格局。2005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了《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该文件是我国纳税服务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对纳税服务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使我国纳税服务逐步由零散、随意走向规范、统一。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一是建立了统一的办税服务场所。全国自上而下建立了1.9万多个办税服务厅,这些大厅集税务登记、发售发票、申报受理、税款征收等功能为一体,推出了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一窗式”服务等措施,实行税前、税中、税后的多方面服务,纳税服务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构建了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2001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推出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综合查询、投诉举报、纳税申报等服务内容。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随时在线的特点,建立了专门的税务网站,接受纳税人网上申报,宣传税收政策法规,解答纳税人相关问题等等,初步建立了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三是形成了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逐步推行多元化的申报缴税方式,主要有直接申报、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代理申报等申报方式;在税收缴款方面,采用了现金、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委托银行代收等多种方法,为纳税人办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四是开展了多渠道的税收宣传服务。以税收宣传月载体,一年一个宣传主题,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税收宣传活动,向全社会普及税法知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向纳税人开展经常性、多形式的税收宣传,公布税法变动、税率调整等情况。建立了税法公告制度,在办税场所设立了触摸式查询服务设备、电子显示屏等,供纳税人使用和阅读。

二、纳税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在纳税服务实践中,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和保障性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纳税服务理念的缺失与滞后。在传统的税法理论中,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往往是过分强调征税人的权利而忽视其义务,或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使征税机关处于一种较纳税人“优越”的地位,存在官本位思想,纳税人是管制对象和管制客体,服务职能被严重淡化。其次,税务机关管理理念中存在过错推定的惯性思维,税务人员预先设定所有纳税人为偷税嫌疑对象,基本上不相信他们能够依法自觉纳税,在潜意识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纳税人”与“偷税人”、“逃税人”混淆起来甚至等同起来,并且制订各种措施来加以防范,以堵住税收征管的漏洞。这种偷税假设的思维定势,导致了部分税务干部重管理轻服务,纳税服务观念淡薄,自身定位不准,对纳税服务的意义缺乏深刻认识,严重制约了纳税服务的开展。

(二)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新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充实了保护纳税人权利方面的法律内容,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纳税服务的立法层次仍然较低,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反映纳税服务的法律法规。《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纳税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对税务机关向纳税人提供的服务行为和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但这只是系统内部的工作规范,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纳税服务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从机构设置上看,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以加强对纳税人监控管理为重点的改革,侧重对纳税人的监控与管理,纳税服务只是属于征管的一个侧面,不系统、不全面,没有明确的职能机构专施纳税服务。从岗责体系看,岗责体系设置注重了管理和执法,却没有明确的纳税服务职责,更没有专职的纳税服务岗,与纳税服务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追究、质量管理、监督控制制度等也未形成。从运行机制上看,由于征、管、查各环节之间衔接不到位,不同地域税务机关的信息联系不畅,纳税服务经常出现缺失和漏洞,没有形成良好协调的纳税服务运行机制。

(四)纳税服务考评机制缺位。目前,评价纳税服务工作好与坏的方法,税务系统外部主要是地方政府组织的行风评议、基层评议机关和第三方评估,内部主要是各地税务部门组织的最佳办税服务厅、服务明星评选等。其评价的特点均具有主观性和事后性,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严

谨性,纳税服务质量的评价工作基本还处在事后总结性的主观性评价阶段。即使是行风评比、第三方评估,也是社会各界参与的多,真正的服务对象—纳税人参与的少,使纳税服务的成效缺乏检验和保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务工作者自身的觉悟与管理水平,影响了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五)纳税服务能力不足。同纳税人的需求相比,现行纳税服务体系在能力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纳税服务的技术手段上,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集纳税申报、催报催缴、信息查询等为一体的纳税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尚未完全建立。税务机关与企业及银行、工商、审计、财政、海关等部门的联网进度迟缓,共享程度低。在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更多地侧重于表象化服务和浅层次服务。在税务人员的素质上,税务干部的个人素质、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少数税务干部主动意识、配合意识、责任意识较差,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推进缺乏积极性,不能满足纳税人多元化、深层次的服务需求。

三、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必须明确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围绕目标和原则进行构建和完善。

(一)基本目标。建立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应实现以下基本目标:

一是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一切以纳税人为中心,把纳税人对涉税事项合法合理期望的满意度作为开展工作、评价工作的标准,要尊重纳税人的选择,强化纳税人的参与,注重纳税人的评价,形成税务机关的服务工作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纳税人对税收工作的满意度。

二是提高税法遵从度。税务机关通过提供全面优质的纳税服务,为纳税人依法、自觉、主动、及时足额缴纳税款创造条件,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际纳税过程中,都将减少纳税人的对抗,减少涉税违法现象的发生,从而达到引导纳税遵从,维护税收法制,促进公平公正的目的。

三是提升税收征管质效。以创新纳税服务为切入点,充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强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力求管理的手段更优、效率更快、质量更高、成本更低,达到管理机制更加先进、征管秩序更加规范、收入结构更加合理的目标。

四是提高征纳关系和谐度。通过文明高效的纳税服务,降低税收成本、减少征纳阻力,树立起税务部门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的全新形象,有效缓解征纳关系和社会矛盾,实现双方共赢,提高征纳关系和谐度。

(二)基本原则。结合纳税人的期望和现代纳税服务的特点,完善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依法服务原则。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在纳税服务工作中,要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依法服务,一切措施、手段、内容都应当乎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使服务成为法定的、规范的行为,而不是随意性的行为。

二是公平效率原则。纳税服务应当在法律框架下,坚持公平、公正的治税思想,让每一个纳税人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来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的各项服务,不能因为经济或其他条件的约束而产生排斥性。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办税障碍,降低征纳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有效满足纳税人合理合法的需求与期望。

三是需求导向原则。纳税人对服务的需求是税务机关开展纳税服务的依据。要认真研究不同性质、不同情况纳税人的实际需求,按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要求,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是统筹兼顾原则。税务机关是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中介组织,它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决定了其提供的纳税服务必须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管理需要为前提,不能以服务代替一切。因此,纳税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处理好依法服务、加强征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既要优化服务,又要确保税收法律、法规在税收执法活动中得以贯彻落实,确保税收服从服务于经济和社会改革发展大局。

四、完善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途径

要把我国纳税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形成组织结构完备、流程设置严密、要素配置合理、考核机制健全的新型现代纳税服务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理念,树立正确的纳税服务观。要充分认识纳税服务在整个税收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用开放的、多层次的、发展的和联系的观点去认识和对待,使全体税务干部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纳税服务理念的基础上实现角色转变。要牢固树立“服务型税务”的理念,把“始于纳税人需求,终于纳税人满意”作为各级税务机关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执法角色上实现由“执法+管理”的强势角色向“平等+服务”的平等角色转变。把尊重纳税人、相信纳税人、理解和关心纳税人贯穿于税收征管活动的始终。牢固树立纳税服务是法定义务和基本职责的理念,明确纳税服务是法律赋予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是一项必须完成好的“硬任务”,而不仅仅是税务机关倡导的一种工作要求。

(二)完善立法,制定综合性纳税服务法规。纳税服务的法制化是我国纳税服务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我们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予以完善。一是在《税收基本法》中确立纳税服务的法定地位。在将来出台《税收基本法》时,单设纳税服务章节,明确纳税服务的法定地位、基本目标、基本方式等,将纳税服务从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的范畴转到法定义务的范畴,成为税务机关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乃至每个税务人员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应制定和出台《纳税人权益保护法》。把《税收征管法》赋予纳税人的权利以法律法规形式颁布实施,明确纳税人权利的具体内容、程序等,约束税务机关的权力,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出台综合性的《纳税服务工作规范》。在认真总结各地贯彻落实《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的基础上,尽快修订完善并正式出台《纳税服务工作规范》,明确税务机关提供纳税服务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服务制度、服务范围、服务措施、服务标准、服务监督及法律责任等内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使我国的纳税服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强化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纳税服务组织管理机构。纳税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专职的服务部门负责对其进行规划、管理、协调和控制,保证纳税服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鉴于目前我国征管模式和纳税服务的现状,应在省级局设立纳税服务处,专门负责纳税服务管理工作。并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自上而下延伸到税务基层部门。在地、市级税务局设立纳税服务中心,各基层分局设立纳税服务科(股),专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纳税服务具体事宜。包括整体规划、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考核评价、管理纳税服务热线等。

(四)优化流程,为纳税服务的协调运行提供支撑。保证纳税服务体系的协调运转,必须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围绕对内有利于提高效率,强化制约,对外有利于服务纳税人,加强税源监控的目标,坚持以流程为导向、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为原则,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使管理与服务互动共融,达到更加完美的结合。要尊重业务流程的自身规律和法律要求,科学地设计业务工作的环节和流向。精简繁琐事项,取消不必要的、不合理的流程,整合形式和内容相近的流程。同时,实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尽可能地避免因不同的职能分工而导致业务分割、工作交叉以及相互衔接不好的情况,确保服务工作规范操作,有效运行。

(五)健全机制,保障纳税服务的规范化运行。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必须要有健全的内在机制作为保障。一是建立纳税服务岗责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纳税服务职责,使纳税服务职责成为整体岗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纳税服务的部门责任、岗位职责、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使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操作程序上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二是建立纳税服务决策机制。在纳税服务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过程中,增设纳税人的听证程序,建立纳税人参与决策机制。在推出新的服务措施时,提前征询纳税人、社会各界和广大基层税务人员的意见,及时了解纳税人的需求,尽量避免决策的失误以及推行负担和阻力。三是建立纳税服务考评监督机制。建立纳税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构建科学、实用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方法,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纳税服务的考评。建立公开的、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监督评估机制,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箱,采取公众投票、打分、问卷调查等方式考评,也可聘请专家、学者组成调查组,预先设计科学的评价模型考评,把服务行为置于有效的社会监督之下,保证测评结果的客观、真实和公正。四是建立纳税服务激励机制。建立全方位的纳税服务激励机制,将纳税服务水平作为评先评优、福利待遇、绩效工作考核、干部使用的重要内容,促进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五是建立纳税服务保障机制。在人员保障上,要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税务人员到专门的纳税服务机构工作,并对其开展税收业务、服务礼仪、沟通技巧、心理调节等在内的各种技能的培训,提高纳税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六)增强能力,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整体服务能力,满足纳税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必须不断地丰富服务内涵,完善服务载体和手段。一是拓展纳税服务的方式与内容。在税收信息服务上,树立起全局的、日常的宣传观念,将税收宣传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纳入学校教育范畴之内,充分利用学校、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税法宣传。在全国范围内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现税收征纳双方实时沟通。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厅建设,使之功能齐全、标准规范、服务便捷。广泛推行手机申报、同城通缴、异地申报等方式,不断丰富纳税服务内容。二是加强纳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面向纳税人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网上申报与审批等内容,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纳税适宜。三是提高税务人员素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打造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激励税务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促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第三篇: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免费文

秘网免费公文网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2010-06-29 18:50:2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完善纳税服务体系调研思考(2)

一、纳税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治税思想的影响,税务机关基本上没有纳税服务的概念。1993年税制改革,为了让纳税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税制,我国第一次提出了“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1996年,在全国税务征管工作会议上,纳税服务的概念正式提出。1997年“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税收征管模式的确立,首次明确了纳税服务在税收征

管中的基础地位。2001年4月28日颁布的新《税收征管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纳税服务的内容,实现了质的飞跃。2002年8月,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成立了纳税服务处,这是我国税收史上第一个纳税服务的行政管理机构,预示我国开始着手建立纳税服务体系和相关规章。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通知》,“一户式”、“一站式”、“一窗式”服务模式在各地税务机关逐渐得到推广,纳税服务在我国形成了全面发展的格局。2005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又下发了《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该文件是我国纳税服务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对纳税服务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规范,使我国纳税服务逐步由零散、随意走向规范、统一。

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得到较快的发展。一是建立了统一的办税服务场所。全国自上而下建立了万多个办税服务厅,这些大厅集税务登记、发售发票、申报受理、税款征收等功能为一体,推出了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一窗式”服务等措施,实行税前、税中、税后的多方面服务,纳税服务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构建了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2001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推出了“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综合查询、投诉举报、纳税申报等服务内容。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随时在线的特点,建立了专门的税务网站,接受纳税人网上申报,宣传税收政策法规,解答纳税人相关问题等等,初步建立了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三是形成了多元化的纳税申报方式。逐步推行多元化的申报缴税方式,主要有直接申报、邮寄申报、电话申报、网上申报、代理申报等申报方式;在税收缴款方面,采用了现金、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委托银行代收等多种方法,为纳税人办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四是开展了多渠道的税收宣传服务。以税收

宣传月载体,一年一个宣传主题,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税收宣传活动,向全社会普及税法知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介向纳税人开展经常性、多形式的税收宣传,公布税法变动、税率调整等情况。建立了税法公告制度,在办税场所设立了触摸式查询服务设备、电子显示屏等,供纳税人使用和阅读。

二、纳税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在纳税服务实践中,其缺乏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和保障性的特征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纳税服务理念的缺失与滞后。在传统的税法理论中,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往往是过分强调征税人的权利而忽视其义务,或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使征税机关处于一种较纳税人“优越”的地位,存在

官本位思想,纳税人是管制对象和管制客体,服务职能被严重淡化。其次,税务机关管理理念中存在过错推定的惯性思维,税务人员预先设定所有纳税人为偷税嫌疑对象,基本上不相信他们能够依法自觉纳税,在潜意识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纳税人”与“偷税人”、“逃税人”混淆起来甚至等同起来,并且制订各种措施来加以防范,以堵住税收征管的漏洞。这种偷税假设的思维定势,导致了部分税务干部重管理轻服务,纳税服务观念淡薄,自身定位不准,对纳税服务的意义缺乏深刻认识,严重制约了纳税服务的开展。

(二)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新修订的《税收征管法》充实了保护纳税人权利方面的法律内容,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纳税服务的立法层次仍然较低,至今还没有一部完整反映纳税服务的法律法规。《纳税服务工作规范(试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纳税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对税务机关向纳税

人提供的服务行为和措施提出了具体要求,但这只是系统内部的工作规范,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纳税服务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从机构设置上看,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以加强对纳税人监控管理为重点的改革,侧重对纳税人的监控与管理,纳税服务只是属于征管的一个侧面,不系统、不全面,没有明确的职能机构专施纳税服务。从岗责体系看,岗责体系设置注重了管理和执法,却没有明确的纳税服务职责,更没有专职的纳税服务岗,与纳税服务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责任追究、质量管理、监督控制制度等也未形成。从运行机制上看,由于征、管、查各环节之间衔接不到位,不同地域税务机关的信息联系不畅

第四篇:关于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要: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是税务部门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认真分析了当前纳税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并提出了六点解决对策,即“树立服务理念、完善服务立法、健全服务机构、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纳税服务体系

税收征管

税收立法

一、引言

近年来,优化纳税服务是世界各国现代税收征管发展的新战略、大趋势。纳税服务在我国已成为税收征管新战略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税收征管改革发展的成败兴衰。尽管各级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意识日益增强,在纳税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国纳税服务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和层次,难以满足当前税收形势发展的需要。

纳税服务是应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由征税主体主动向纳税人提供税收服务事项和服务措施。优化纳税服务是建

为纳税人提供规范统一、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扩大自助服务区功能,深化自助服务机的应用,不断创新手段方便纳税人办理各种涉税事项;继续实施免填单、简化填单服务,简化涉税资料,尽量做到资料不重复报送;扩大手机短信应用面,进一步拓展“送推”服务。在管理环节,将纳税服务融合于征收、管理、评估等各个环节,稳步推进征管税源监控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健全税收管理部门《纳税服务登记簿》制度,有效记录税收管理人员各项服务开展情况;进一步做好纳税服务卡在各涉税岗位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加强日常纳税风险提醒服务的组织开展;积极参与和拓展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强化宣传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等功能与应用;积极为重点企业、重点税源企业打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坚持对新办企业推行“提前预约、简化流程、部门联动、全程跟踪”的绿色通道服务;主动走出去下户调研,在走访中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户感受最直接、最关心的涉税问题。最后,要以纳税人的合理需求是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工作的起点,树立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的服务理念。利用调查问卷、座谈会、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建立专门的纳税人需求调查渠道,及时倾听纳税人的心声和需求,力求满足不同层次纳税人的合理要求,同时纳税人也应积极参与并回应税务机关的需求调查,提出其意愿和建议,只有这样,税务机关才能根据纳税人的真实需求,针对性开

人和全社会对地税工作的监督,确保依法行政。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公民成为直接的纳税人。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树立公正执法,规范服务,廉洁办税的良好形象,既是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税务的重要内容。

4、优化纳税服务,有利于培植税源,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税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稳步增长的同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税收优惠政策是优化纳税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受益面广、受益直接等特点,政策效果较为明显,近年来在扶贫救灾、鼓励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企业、鼓励下岗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通过加强对纳税企业有关人员的政策辅导,提高企业的纳税能力。通过举行培训班、座谈会、设置咨询点等形式,对企业涉税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政策辅导和培训,送政策上门,进一步提高纳税企业涉税人员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促进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扶持企业,为企业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主动上门为诚信企业解答政策上的疑问,指导企业发展生产。走进那些有潜力但暂时面临困境的企业,为他们解决资金上的困难,给他们牵线搭桥,提供金点子、金对策,帮助

热情服务的全新形象,有效缓解征纳关系和社会矛盾,实现双方共赢,提高征纳关系和谐度。

2、基本原则。结合纳税人的期望和现代纳税服务的特点,完善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依法服务原则。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在纳税服务工作中,要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依法服务,一切措施、手段、内容都应当乎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使服务成为法定的、规范的行为,而不是随意性的行为。

二是公平效率原则。纳税服务应当在法律框架下,坚持公平、公正的治税思想,让每一个纳税人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来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的各项服务,不能因为经济或其他条件的约束而产生排斥性。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办税障碍,降低征纳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有效满足纳税人合理合法的需求与期望。

三是需求导向原则。纳税人对服务的需求是税务机关开展纳税服务的依据。要认真研究不同性质、不同情况纳税人的实际需求,按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要求,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是统筹兼顾原则。税务机关是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中介组织,它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决定了其提供的纳税服务必须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管理

中,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往往是过分强调征税人的权利而忽视其义务,或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使征税机关处于一种较纳税人“优越”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1、少数同志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一味强调对纳税人的监督和管理,而没有从传统的管理者角色转变到管理服务者的角色上来,对纳税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纳税服务的热情不高,把服务当成是一种任务和负担,存在态度生硬、被动应付等现象,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影响税收服务质量。

2、税务机关管理理念中存在过错推定的惯性思维,税务人员预先设定所有纳税人为偷税嫌疑对象,基本上不相信他们能够依法自觉纳税,在潜意识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纳税人”与“偷税人”、“逃税人”混淆起来甚至等同起来,并且制订各种措施来加以防范,以堵住税收征管的漏洞。这种偷税假设的思维定势,导致了部分税务干部重管理轻服务,纳税服务观念淡薄,自身定位不准,对纳税服务的意义缺乏深刻认识,严重制约了纳税服务的开展。

3、对纳税服务认识不清。有的同志认为纳税服务就是包打天下,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纳税服务就是税法宣传,就是微笑服务,就是“窗口”部门为纳税人办理一些涉税事项;还有的同志不能将执法与服务有机统

在实践中会引起争议。另外,《征管法》规定了税务机关免费提供纳税咨询的服务义务,却没有规定不提供、或错误提供的法律责任;《征管法》细则也没有相关的规定。这显然削弱了该条款的执行力度。

2、现有的纳税服务规范性文件级次低、权威性弱,且比较原则、内容不完整、操作性不强。一是规范性文件级次低。《全国税务系统办税服务厅规范化服务要求》、《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效力等级均低于规章,不属于法的范畴(总局《税务规章制定实施办法》规定规章应以总局令的形式公布)。二是上述规范性文件对纳税服务的规定普遍比较原则、抽象,对实际工作指导性不强。如上述文件主要对服务体系、办税服务厅、税务公开范围、开展纳税服务的指导思想等内容作出了比较粗略的规定。三是上述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全面,程序性规定少。上述文件对于税收服务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服务范围缺少规定,特别是普遍缺少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服务时限等程序性规定。四是上述规范性文件缺少纳税人权利救济和责任监督内容。监督和救济是规范性文件得到遵守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违规(法)责任的规定,是规范性文件(法律)约束力的标志。而上述文件普遍缺少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评估和责任追究内容,纳税人权利救济的更是匮乏。在这种情形下,是否服务、如何服务、服务错误如何处置完全税务机关自己说了算,纳税服务仍然停

1评议、基层评议机关和第三方评估,内部主要是各地税务部门组织的最佳办税服务厅、服务明星评选等。其评价的特点均具有主观性和事后性,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纳税服务质量的评价工作基本还处在事后总结性的主观性评价阶段。即使是行风评比、第三方评估,也是社会各界参与的多,真正的服务对象—纳税人参与的少,使纳税服务的成效缺乏检验和保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务工作者自身的觉悟与管理水平,影响了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各地税务部门不断探索建立纳税服务考核机制,但基本限于内部考核、委托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考核主体以内部评价为主,上级评下级、基层评机关,而作为服务对象的纳税人未能真正参与服务评价,缺乏公信力。考核范围以纳税服务单项工作为主,未能覆盖征收、管理、稽查等涉税全过程,缺乏系统性。考核方式以定性为主,指标设计未能科学量化,缺乏公正性。考核标准以纳税人满意度为主,未能指向纳税人遵从度等主体目标,没有建立客观全面、被社会认可的服务考核指标体系,缺乏权威性。

(五)纳税服务能力不足。同纳税人的需求相比,现行纳税服务体系在能力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纳税服务的技术手段上,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3念,明确纳税服务是法律赋予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是一项必须完成好的“硬任务”,而不仅仅是税务机关倡导的一种工作要求。

(二)完善立法,制定综合性纳税服务法规

国外特别是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纳税服务经过

60余年发展,重新明确了税收工作定位,并实现了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理念的重大转变,纳税服务方式发生明显变化。我们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努力改进我国纳税服务工作。将纳税服务的法制化是我国纳税服务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我们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予以完善。

1、是注重通过强化权益保障促进权利义务对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从法制角度强化纳税人合法权益保护,如美国颁布《纳税人权利法案》承诺保障纳税人权益,澳大利亚制定《纳税人宪章》明确规定纳税人权利。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也向社会发布了《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凸显纳税人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应及时制定和出台《纳税人权益保护法》。把《税收征管法》赋予纳税人的权利以法律法规形式颁布实施,明确纳税人权利的具体内容、程序等,约束税务机关的权力,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2、是注重通过分析纳税服务需求引导服务供给。很多国家重视倾听纳税人真正的声音,依据纳税需求设置工作机

5构。纳税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专职的服务部门负责对其进行规划、管理、协调和控制,保证纳税服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鉴于目前我国征管模式和纳税服务的现状,在省局设立纳税服务处,专门负责纳税服务管理工作。并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自上而下延伸到税务基层部门。在市级税务局设立纳税服务科,各基层分局设立纳税服务科(股),专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纳税服务具体事宜。包括整体规划、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考核评价、管理纳税服务热线等。

(四)优化流程,为纳税服务的协调运行提供支撑。保证纳税服务体系的协调运转,必须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围绕对内有利于提高效率,强化制约,对外有利于服务纳税人,加强税源监控的目标,坚持以流程为导向、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为原则,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使管理与服务互动共融,达到更加完美的结合。要尊重业务流程的自身规律和法律要求,科学地设计业务工作的环节和流向。精简繁琐事项,取消不必要的、不合理的流程,整合形式和内容相近的流程。同时,实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尽可能地避免因不同的职能分工而导致业务分割、工作交叉以及相互衔接不好的情况,确保服务工作规范操作,有效运行。

(五)健全机制,保障纳税服务的规范化运行。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必须要有健全的内在机制作为保障。一是建

7务礼仪、沟通技巧、心理调节等在内的各种技能的培训,提高纳税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六)增强能力,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整体服务能力,满足纳税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必须不断地丰富服务内涵,完善服务载体和手段。一是拓展纳税服务的方式与内容。在税收信息服务上,树立起全局的、日常的宣传观念,将税收宣传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纳入学校教育范畴之内,充分利用学校、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税法宣传。在全国范围内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现税收征纳双方实时沟通。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厅建设,使之功能齐全、标准规范、服务便捷。广泛推行手机申报、同城通缴、异地申报等方式,不断丰富纳税服务内容。二是加强纳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面向纳税人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网上申报与审批等内容,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纳税适宜。三是提高税务人员素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打造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激励税务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促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优化纳税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提高征管质量、促进依法治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构建和谐税务的题中应有

《税收研究资料》,2009年第5期。

2、薛钢:《浅论纳税服务理念在税收征管中的体现》,《税务研究》,2009年第4期。

3、朱庆民、王吉武:《纳税人需求分析》,《税务研究》2010年第6期。

4、周开君:《论纳税服务质量及其优化路径》,2010年第12期。,《税务研究》

第五篇:如何全方位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如何全方位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一、从完善硬件到充实软件,全面提升窗口服务水平

首先,在办税厅安装自动叫号系统,设置服务自助区,添置自助电脑、电话、复印、多媒体、水吧等多种免费服务设备,给纳税人创造宽松舒适的办税环境。其次,推行涉税信息预告、通报制度,积极疏导办税人流。第三,是大力推行全功能“一窗式”服务,将纳税申报窗口整合为综合服务窗口,除领购发票业务以外的业务统一由综合服务窗口办理,同时将行政申请业务并入办税服务厅窗口接办。第四,在全系统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办税服务厅”活动,发动各区局结合实际,以群众意见为突破口,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创建活动方案和措施,充分挖掘纳税服务水平提升潜力。

二、精简资料报送要求,切实为纳税人和基层减负

一是精简并明确纳税人需报送的报表和附表资料,并由税源管理部门按照“一户式”存储要求录入电脑,供各部门共享,严禁重复向企业索要资料。二是简化纳税人的验证资料。三是精简基层分局报送报表的种类和数量。凡是机关科室可从征管系统、数据库或日常工作台帐中直接获取的数据,不再要求基层分局报送。

三、主动服务重大项目,促进经济税源健康发展

建立全市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由局领导分工挂钩,各区局成立“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小组”,变事后监管为事前服务,促进税源健康发展并早日产生税收效益。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丰富纳税服务方式

着力打造“12366热线”和国税门户网站两个服务品牌,畅通税企沟通渠道,丰富纳税服务方式,深受纳税人欢迎。12366热线内容包括自动语音、电话报税、人工咨询、投诉举报等。除此之外,各种精巧细致的电子信息化服务也广泛应用于基层一线的日常税务管理,如通过手机短信宣传税法、纳税服务QQ群,通过语音提示平台对逾期申报进行自动催报催缴等。

五、建立部门间协调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把加强部门协作作为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联络,建立了常态化的部门协调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纳税服务网络。如,该局与对外经济合作局、拱北海关、地税局、检验检疫局、外汇局等部门共同建立了进出口业务协调服务机制,定期召开碰头例会,交流信息,协调解决企业在进出口业务方面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并将协调结果反馈企业,为落实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和促进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下载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现代化纳税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县国家税务局 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县国税局共有干部职工169人,其中在职118人,下设4个基层分局和1个税源管理科,担负着6100多户纳税人的税收征管工作。“十一五”时期,全......

    滨海国税局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1

    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拓展渠道 创新模式 深入推进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滨海国税局) 为了给纳税人提供更准、更快、更省的纳税服务,不断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和税法遵从度,我局......

    建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纳税服务评价机制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市国税局课题组 纳税服务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日期:2008-08-29 【选择字号:大 中 小】武汉市国税局副局长 何金元一、纳税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治税......

    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摘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农技推广服务,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长期重要政策。当前,着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加强农技推广服务......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思考

    结合当前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市科技局最近组织相关人员,对市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科技局作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

    有关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有关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更新时间 2009-9-8 19:37:21 打印此文 点击数 362摘要: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农技推广服务,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长期重要政策。......

    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期,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