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作用[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20:54: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第一篇:试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试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 2010-12-3 10:23:00 | By: 赵寅芬 ]

推荐

历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对历史学科内部知识或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历史课题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通过学习和研究的直接实践努力获取把学问做活的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学习活动。教育部在2000年颁发的《关于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的通知》中,将研究性学习列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历史研究性学习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2002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强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列举了可供学生参考的16个研究性学习课题题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适应课程教材改革发展的需要,体现与时俱进的精神,笔者认为,历史教师要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仅仅依靠教科书、教学图片或网络是不够的,应该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丰富的知识因素和教育因素,一方面强化、巩固历史课堂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的爱国、爱乡情感得到升华,探索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特色之路,从而使历史研究性学习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认识地方历史文化价值,明确历史研究性学习目标

要使历史教学与时代同步,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固有模式。《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建设指导意见》中指出:“地方课程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特色产品和著名人物等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学习成长,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乐观向上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历史教育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把历史教育、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全面成长。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探究学习,使学生能够以历史的眼光、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类发展历史中汲取智慧,在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提高人文素养。

二.植根地方历史文化,确定历史研究性学习方向

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实际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确定研究方向为首义。虽然,各地区、各学校在内外条件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不同程度上都会具有可供开发和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笔者所在的绍兴市,从越王句践建城算起,至今已走过了2500年的漫长历程,198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古越大地上,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深厚、宏博而高雅的城市文化遗存。在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绍兴市委、市政府从善如流,遍邀专家、学者,编制规划,展开了系统性的名城保护工作,初建了鲁迅故里、仓桥直街、书圣故里、八字桥街区和西小路五大片历史街区,街区内仍保留着较丰富的各类人文景观和名人故居。绍兴城内的每一座古宅、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条历史街区都是一部“活”的历史,在这座“开放的博物馆”内,有我们历史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方文化资源。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发利用好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探究地方历史文化,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指:学生发现、提出历史问题???提出设想和方案???搜集、查阅、处理信息资料???相关拓展研究???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激活已储知识,学习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提出相关建议???用文字或书面表达进行交流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发展的过程,更是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实践中,具体操作过程为:

1.筛选内容,确立研究主题。历史研究性学习强调社会性、实践性,因此,教师要进行科学的引导、管理与监督。研究主题的确立非常重要,在积淀丰厚的地方历史文化中,应选择与确定那些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并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又能反映社会、地方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有利于实现基础教育的理想和培养宗旨的资源,确定主题。如笔者曾指导2001级学生以《辛亥革命与绍兴》为中心议题,确定《近代绍兴革命志士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研究》、《辛亥革命与绍兴旅游业》、《辛亥革命与绍兴教育发展》等课题;2002级学生围绕《绍兴酒文化研究》、《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2003级学生围绕《绍兴师爷文化研究》、《绍剧‘猴戏’研究》、《书法艺术探究》等课题。

2.上报课题,制订目标。选定课题后,师生密切协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课题规划是课题实施的保障。设计目标前,教师根据《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方面选择提供可供借鉴的研究资料,并作专题讲座,营造有关问题情境,接着,让学生围绕主题从兴趣和爱好出发,成立研究小组,推选组织和研究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并要求能从研究的目的、研究现状与基础、实施方案、活动安排、评价方式、成果交流等方面撰写课题方案,这样可以使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规范和有序。

3.实践考察,活动实施。课题方案确定后,教师应带领有关课题组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与课题相关的老街、台门院落,去博物馆、历史名胜古迹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如《绍兴酒文化研究》课题小组,通过参观绍兴博物馆、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总公司,采访董事长,考察黄酒制作车间,听取技术人员介绍,考察鉴湖、咸亨酒店,到兰亭体验“曲水流觞”,参观名士故居等实践活动后,详细记载了活动经过,收集到大量信息。《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课题小组考察了绍兴五大历史街区,参观了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大通学堂等地,采访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专家、领导,寻找各种印证课题研究的实物和资料,在附近居民中发放问卷调查表,记载了活动记录,并在电脑之中储存有关资料。这一过程,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是活动能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4.筛选信息,整合材料。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后,课题组成员在组长的主持下,交流、分析有关信息资料,拓展相关研究,整合部分材料,写成结题报告,如《绍兴酒文化研究》课题小组写出了包括:

(一)绍兴黄酒史的研究

(二)绍兴黄酒集团主要产品、特色产品介绍

(三)绍兴黄酒的主要荣誉

(四)绍兴黄酒工艺技术资料研究

(五)探究附于黄酒这一物质之上的酒文化现象①名士酒典佳话②祭禹③中国绍兴黄酒节

(六)绍兴黄酒的滋补健身功能

(七)建议与反思 共七大部分的结题报告;《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课题小组写出了“绍兴的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的结题报告,并对名城保护和发展提出了独特见解。

5.交流评比,硕果累累。在社会实践活动、总结交流之后,教师应把学生的主要探究成果融汇总结,并强调学生自己的感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一些希望。回顾笔者近四年多来,结合主持《历史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中教师指导作用发挥的研究》这一省级教研课题,积极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现实背景中主动对绍兴丰富的历史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使绍兴一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初步构建起了以绍兴地方文化为研究内容的的特色之路,形成了有地方和校园文化特色的研究

性学习课程内容体系。指导的学生研究课题:《近代绍兴革命志士对辛亥革命的贡献研究》、《辛亥革命与绍兴旅游业》、《辛亥革命与绍兴教育发展》、《绍兴酒文化研究》、《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等在2001—2003年绍兴市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活动中,经多位专家鉴定,均获绍兴市一等奖,《绍兴酒文化研究》在获得浙江省2003年高中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一等奖后,2003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历史教学年会暨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上代表浙江省向来自全国各地170多位专家展示了研究成果,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研究性学习成果较突出地体现了创新性、科学性和主体性,在获得2004年绍兴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之后,又在2004年浙江省第十八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经展示和答辩之后荣获本次大赛唯一的社会科学类一等奖。这一研究性学习成果,还在今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青年科学节上展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创新建议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并引起了绍兴市委书记、市长王永昌的极大关注。王书记读了《绍兴历史街区保护研究》后连连称赞,迅速作出专门批示:青少年关心古城保护是值得肯定的好事,也是古城保护工作的希望之所在,我们应大力鼓励更多的人,包括广大中小学生来关心支持绍兴古城保护工作,使绍兴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得到继承和提升。10月7日下午,绍兴市建设局、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专门邀请王清卿、范青、商正三位同学和指导教师在绍兴饭店召开座谈会,建设局中层以上干部及有关专家均到场,他们进一步听取了师生对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建议,并将8000元科研奖励基金送到课题组师生手中,勉励他们继续为古城保护作贡献。学生的研究成果惊动市委书记,惊动有关职能部门和专家,有如此隆重、真诚的座谈会,并接到了巨额科研奖励基金,受到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天天商报、绍兴电视台等各大媒体的相继报道,这是绍兴一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结出的一朵绚丽奇葩,更是学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实践上结出的又一大硕果。

四.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凸现研究性学习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源泉。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发掘平时视而不见但研究价值大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研究的内容,去寻找他们感兴趣和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历史研究性学习不一定让学生做那么高深的课题,纵使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家乡事,只要感兴趣,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不怕失败,支持、鼓励学生自己去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会有利于改变历史学科枯燥的面目,使学生愿意亲近历史、感受历史、探究历史。

2.促使学生养成科学精神和自主发展。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确实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实践机会。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参加课题研究的学生基本确立求真、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 “崇尚真理,尊重科学”的意识,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认真踏实的作风。2003年全国历史年会上浙江省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后,人民教育出版社李洁老师在2003年《中小学教材教学》(文科11期)上给予这样的评价“(展示)活动很精彩,台上学生全身心投

入的热忱及认真细致的研究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感悟到了‘历史’,而且还初步训练了独立自主的研究意识和习惯,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历史研究性学习实践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强化了对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激励了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养成相互合作学习,分享经验的个性品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探究性、论证性和批判性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感、热爱家乡的情感、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的使命感。历史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正确、适时地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吸收本地优良传统,不仅能使学生成为承袭和弘扬本地区优良传统的积极力量,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个性健全、人文素养与发展的人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历史教学也达到了较高境界。

4.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可操作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涉及的范围很广泛,课题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和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基础,有着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它强调理论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这就决定立足身边的事迹进行研究,更有利于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操作性。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传统的历史学习常常使学生在学习这感到难以理解和体验,而结合乡土资源进行研究,就好似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构起了一座桥梁,使研究早已过去的历史具有可依托性,这种从现实(比如大量的历史遗迹)寻找研究切入点的做法,会有利与学生增强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再将其与地方史、地方志等文献资料结合起来,通过归类、整理,形成一篇篇比较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历史论文。

5.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同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历史教师本身的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更为明显。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社会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能够在学生面前展现一种通晓古今中外、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完善自身学科知识的同时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新的教育理念,具备科学研究的意识及能力、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们自觉地把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有利契机,注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研究课题共同成长。如本人在指导2001—2003年高三文科班学生参加高考历史学科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科研论文的撰写和课题研究也引人注目:撰写的《浅议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换》、《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浅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发挥科学指导作用》等文章先后发表在《绍兴教育》、《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学月刊》等刊物上;《导学与创新》一文获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论文评比一等奖,《自主学习,让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获省级大奖;主持或参与省市级课题多个,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充分肯定,《基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获2002年绍兴市属级一等奖,《历史研究性课程教学中教师指导作用发挥的研究》被立为2002—2003年浙江省教研课题(已结题,通过了专家鉴定),《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参与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研究被立为2004—2005年浙江省规划课题;参编教学用书多本。

实践告诉我们:创造是一个过程,尽善尽美是创造者追求的目标而并非创造本身,任何新事物在其产生过程中都会有不足之处,有待创造者去完善。在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中,开发和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发挥教师科学指导作用,绍兴一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特色之路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4.张静等著:《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丛书》之《历史学习方略》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5.刘军著:《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丛书》之《历史教学的新视野》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6.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2002年,北师大出版社

第二篇: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上虞春晖中学 何亚波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下,研究性学习,已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历史教育界也不例外。教育部作出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在中学课程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并在新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16个研究性课题,作为在教学实际中开展历史研习时选题的参考。为此,我们学校也作了课程的调整,设立了历史研究性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作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现结合教学实践及我们学校的实际就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期望引起更广泛的探讨。

一、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开展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法,笔者常采用下述方法:

1、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选定的课题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材料,把研究结果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说,论文应包括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对课题的分析论证及得出的结论,并附有资料来源或参考书目。历史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有自己独特见解。如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或撰写历史人物小传,类似“评孙中山”、“评拿破仑”;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等。曾经布置了一篇“评价拿破仑”的历史小论文,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远远超过了我们所掌握的内容,反过来促使我们教师再去充 充电。然后再把几篇好的论文,于各个班级交流,学生对此的兴趣相当浓厚,更有甚者,对文章中的观点不同意,还要找到那位同学理论一番,非得弄个究竟不可。通过这样的论文撰写,学生的认知水平、史料收集、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2、撰写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即让学生围绕某一历史问题,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活动,广泛搜集材料,并将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组织调查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应当根据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拟定调查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过程。这些课题一般都涉及近现代史和地方史,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青瓷在上虞的发展历程”,等等。在调查活动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互交融,各种能力得到提升,其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远比空洞的说教好得多。

3、组织辩论。即围绕某一“中性”问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以类似大专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和实施。选择辩题时要注意可辩性和适中性,既是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又要求任何一方都没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如我们上次在高一年段中组织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这场辩论赛。先是由各班课代表抽签产生自己班的辩题与对手,然后让学生用一个大礼拜休息日的时间,通过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来准备各自的辩题。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组织能力也相当之强。各自在班级中选出了4名口才、表达一流的选手,加上N名的助手一起收集资料。我们以为他们肯定只会收集自己单方面的资料。不是的,他们收集了所有有关辩题的资料,而且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对方辩手的情况。用他们的话说,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资料收集之后的工作就是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这又惊动了各自任教班的语文、政治老师,然后又是制作卡片……到决战那节课,各个是胸有成竹。当主席宣布辩论赛开始后,又是一 番激烈的唇枪舌战,辩的面红耳赤,难分胜负,台下是掌声不断,每到经典处,作为评委的我们(所有高一年段的历史教师)也蹦出发自内心的热烈的掌声。通过这样的辩论,大家对历史课的兴趣更浓厚了。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更会以辨证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更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在解题时,思路更清晰,分析更透彻了。

4、试教法。即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学结合。具体的说,就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把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传授给本班学生。但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准备充分,至少应提前一个礼拜叫学生去准备,分析教材、找资料、拟定板书等等。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予以不断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讲的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上次讲到“二战”,因为我知道班中有一位男生对此特别感兴趣,所以临时性的叫他来分析这一段史实。虽然他很熟悉二战,但毕竟是学生,又是临时性的,他所讲的内容都是一些著名将军、北非战场的著名战役等等。现象、史实较多,而我们高中历史更要掌握的是“为什么”,所以对教材的重、难点落实就欠缺了。但若是事先让他去准备,告诉他重、难点,让他先去处理教材,再予以指导,我想上课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一是重、难点可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二是他的介绍可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落实知识点,可真正的做到从“教”中学,“教”学结合。

5、自办小报,编写报章的社论和报道。在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可以让学生模拟报纸的记者或编辑,对重大事件报道和评论。这种形式既可以模拟当时的情景,对重大事件进行即时报道,也可以从今天的视角撰写纪念性的报章社论。这种形式会促使学生更多的去把握阶段特征,或者说把历 史事件到特定的环境中予以理解。而我们要学好历史,就必须要把握阶段特征。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模拟历史事件的方式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更为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展示自己的研习成果。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开展研习活动,都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由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活动,完成研究性课题。但教师对学生进行研习活动的引导、组织和帮助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对学生研究的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调控,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存在的问题

就我们学校开展的研究性课程来看,在学生进行研究性活动时,存在如下问题:

1、课题范围太大

由于刚刚入手,学生往往还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在制定课题时只选择一些大范围。比如,有一组同学选择中国近现代史,因此,他们就定了一个课题——《中国近现代文化探索》,这样一个课题很明显范围较大,因为文化的范畴很广,做这样的课题很难把握好方向。因此,针对学生的兴趣,我便让学生在大范围中确定小范围,在小范围中研究小专题。如把这个大课题改为《林则徐是怎样“开眼看世界”的——中国近现代文化探索之一》,这样就扼要地确定研究的方向。

2、资料获得困难

历史具有过去性,它不像其他自然学科那样可以通过做实验、获取实物来获得研究的成果,因此,历史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资料一般以文字资料为主,很少有实物资料,就连影像资料也相当的缺乏。比如,对于林则徐的研究就不可能组织学生去广州实地考察,也很难让学生感受,在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时候,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是何等不易。所以,学生只能凭借一些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来分析有关新思想萌发的背景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3、历史知识的薄弱,知识结构的不完善

因为研究某一个课题,不仅要求学生对这一课题的背景知识有明确的把握,而且对所有有关的知识也应一清二楚。同时,研究性学习不是单纯地用历史知识去解决某一个课题,而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一个课题需要历史学科多角度多侧面多方法的观察分析评价,根据课题的面貌与自身逻辑,把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其结论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能够全面展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文化素质。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的弱点就很快暴露出来。

三、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其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去适应,而这个新的适应过程,本身即是对教师传统的思维、认知和教法的挑战。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1、更新观念。研究性活动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合作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标准答案的制定者和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更是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研究性活动中学生需要的是“帮助”或“指导”,而不再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相反,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错了重来,鼓励学生敢于同教师争辩,甚至否定教师的观点。因为,研究性学习重点应放在过程的探索和可能的发现,不必过多注重结论的正确与否。况且,通过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真正让学生掌握什么观点,研究出什么成果是不现实的。所 以学生通过此,更多的是对经验、研究方法的积累,而不是结果。

2、具有深厚的功力。长期以来,能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科书,讲透教学内容,是中学教师教学的理想境界。然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所选取的课题或专题会自觉不自觉的触及本学科的深层次的专业知识,甚至本学科研究的前沿,还有跨学科交叉的内容,以及自然、社会中有关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掘深自己原有知识体系,拓宽知识领域。对本学科的最新知识进展,要关注、学习、研究;相关学科要了解、知悉要点,知其梗概。如有些同学选了一个课题《研究台湾问题》,这个课题涉及到历史、地理、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多种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内容有清楚地把握,才能指导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由来、现状做出正确的分析及对前景能有前瞻性的认识。

3、敏锐的洞察力。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注意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扫除一些障碍,以确保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研究成果,应做客观的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观点新颖、独特的一定要加以表扬,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有一学生对其他同学认为义和团武器落后就推论清政府在抗击八国联军时的武器也很落后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撰文指出清政府当时已拥有了一支甚至比八国联军装备更先进的新军,材料很有说服力的。但对清政府为何还失败的问题却卡住了,只简单地归咎于清军将士太无能。这时我首先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也应经常去发现问题,然后进一步指出:观念的落后比物质的落后更危险、更可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4、研究型备课。教师要“研究型备课”,可是,现在我们很多教师的备课还停留在“学习型备课”这一层面上。所谓“学习型备课”,是指教师以已有的经验 去理解既定的教材。这种备课止于对已存在事物的理解、消化和感受。实际上,这样的备课只能是一种学习和吸收,甚至是一种重现和模仿。而“研究型备课”虽然也以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为对象,却不止于熟悉,而且同时将它们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它们做出某种程度的独立解释,形成个人的体验和认识。

以高一历史新教材《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备课为例:假如一位教师先是反复阅读了教材,分解课文,然后仔细翻阅各种教学参考书,从中摘录有关课文重难点、教材分析、板书设计等文字材料,写成教案,完成备课过程,这位教师的备课属于“学习型备课”。假如另一位教师,他自然也熟读教材,翻阅有关这一段史实的时代背景等参考资料,同时也翻阅有关这段史实的史学界的不同评判。还翻阅《中国通史》,从第一手资料中了解那个时代,把握材料中记叙的事实和评价观点,最后依据阅读过的上述材料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备课笔记或教案。这样的备课就是“研究型备课”。

从上面两种类型的备课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型备课”仅仅将教参上的有关材料“下载”到自己的备课本上,然后在课堂上将现成的知识搬运和装载给学生,这样的备课是平面的,拿着这样的教案去讲课,他的课不可能有宽度和厚度。因此,要提倡“研究型备课”,让教师和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都有新的收获。

总之,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对深化历史学科的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2003年11月

参考资料:

沈素英

《创建历史研究性课题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历史教学

06/01 叶小兵 《论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

历史教学

02/01 韩飞

《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历史教学

06/01

第三篇: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者:太原五十九中 范慧卿 郝莉蓉 师敏 王雅琪 王宏 刘苗苗

摘要: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 研究目的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二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中国近百年来社会风俗变迁

2.研究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3.研究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1.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服饰变化的原因:

①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

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②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①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② 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2.饮食风俗的变迁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①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②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③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四 研究结论

世纪之交,百年话题成了热点和亮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五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感受着伟大的祖国从衰弱逐渐走向富强,人们由饥饿贫困走向安居乐业,富足小康。感受着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模式简介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模式简介

缪礼华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讲授式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今天的形势。新编高中历史教材增添了研究性学习,为历史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也预示了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众所周知,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以单纯地传授历史知识为目的,辅之以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变学生单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各方面(包括电脑网络)获取有效信息;变学生单纯在学校、阶段性学习为向社会学习、终身学习,这才是新形势下的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即每学期或每学年开设2——3次研究性学习课,变原来的全封闭式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

一、研究课的类型

1、规定型研究课

所谓规定性研究课,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教师规定的内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并用历史小论文的形式体现学习的成果。我们首先从改革考试题型的方式入手。在学生学习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我们就在期中考试出了一道分值为35分的小论文题。题目如下: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政府的统治垮台。在总结失败的教训时,国民党内有人说:“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蒋介石在退守台湾后曾发出感慨:“此次失败,并非是被共匪打倒的,实在是我们自己打倒自己。”请你结合史实谈谈:国民党失败的原因。(题目自拟)

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字数不少于500字。

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不少学生的论文题目新颖,立论正确,说理透彻,其写作水平比预计的要高。这次考试中较好的小论文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义必自毙》、《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自毁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对手只有一个,就是自己》等。

虽说这种规定性的开放,是有条件的,有很大的局限性,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研究性学习,但是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发现了学生开放式思维的火花和闪光点。备课组教师深受启发和鼓舞,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第二种做法。

2、主题型研究课

主题型研究课,是在规定性研究课的基础上有所前进,有所提高。我们具体做法是只规定主题,如辛亥革命、西安事变、戊戌变法等,不规定题目。由学生自主命题、自行查找资料,获取有关信息,自主撰写论文。例如新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第四章要求:“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我们根据教材要求,在学生学完该章节以后,在全面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即主题),从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影响、教训、评价等各个侧面选题,写出有关辛亥革命方面的历史小论文。

这种做法比第一种做法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量其所长,自由发挥。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们从数十篇学生习作中选出5篇,装订成册,在学生中交流,并投寄全国唯一面向高中学生的历史方面杂志《历史学习》。该杂志在2001年第3期《史学新苗》栏目发表

了我校学生两篇习作——《小议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浅论辛亥革命的“妥协”》,师生倍受鼓舞,写作历史小论文的热情高涨。此后两个月时间我校又有《海棠叶的变迁》等六篇学生论文在《历史学习》和《中学历史教学》上发表。

3、自主型研究课

第三种教学方法是指在高一教完《中国近代现代史》数章或一册以后,先由教师拟定一些典型的,具有示范性的小论文题目,作典型引路。然后再从选题、立论、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学生以自身感受和自己特长为基础,不受任何束缚,自行研究。他们可以充分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自己的观点,精心准备,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两星期或更长时间)独立完成,也可由3至5名学生自愿组织起写作小组,自拟题目,协作完成。学生有更大的活动余地。

自主型研究课的特点在于学生之间还可以互教互学,即把教师的一部分工作交给学生,当单个学生或学生写作小组历史小论文完成以后,由教师修改点评,变成学生间互相修改、点评论文,再由学生中推选若干人组成评选小组点评,择其中优秀论文装订成册,交流,还可进行“论文发布会”,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经受锻炼,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有时学生的点评也能慧眼独具,有说服力,使被点评的文章作者口服心服,从中受到教益。学生点评文章的能力和水平别具一格,不一定比任课教师差。

这种做法开放得比较“彻底”,学生思维不受任何束缚,可以充分体现他们学习的效果和心得,展示自己的才华。从笔者手边现有的学生习作来看,有些文章的立论和观点,已经超出了现行教科书的某些观点和论断,而且言之有理。例如论述祖国疆域变化的《海棠叶的变迁》,重新评价中法战争的文章,《<中法新约>是清政府外交上的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农夫和蛇的启迪》、《抗美援朝之我见》、《空前的浩劫——“文革”》,上述习作,用高一学生现有的水平来衡量,不失为上乘之作,难能可贵。

二、研究课的教法

研究课与传统的教法比较最大的特点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具体做法有:

1、熟悉教材

这里的熟悉教材有二层含义,即学生要学会现行的教材,教师更要熟悉教材,对重要的历史事件,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讲清、讲深、讲透;学生要牢牢掌握。如讲授辛亥革命这一章节时,应要求学生对有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性质、评价要熟练地掌握,这些是研究课的基础。如果师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知半解,研究课是无法进行的。

2、介绍观点

如果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研究性探索的话,教师应该根据当前历史界的动态尽可能多地介绍一些不同的,有争议的观点,以供学生研究参考。例如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有认为是进步性的(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有认为是侵略性的(掠夺性的殖民战争);有认为正义性战争为主;有认为侵略性战争为主;还有人认为好坏参半,凡此种种,教师即可引用教材观点(传统观点,大多数认同观点),也可阐明自己的观点,尤其教师表示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是比较欢迎的。在介绍各种观点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已见,确定自己的观点,最佳状态是学生有自己的独创之处,超出老师介绍的观点。

3、查找资料

当观点(或主题)确定以后,下一步工作就是要查找有关资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自

行查找。教师可以提供方便。所谓资料不仅是文字资料,还有音像、图片等。特别是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资料。在查找资料时教师要进行指导,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4、撰写论文

当观点(主题)确定以后,又有充分和必要的资料、信息,最后一步工作是撰写历史小论文,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总结和研究课成果的体现。关于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要抓好命题,结构(论据的选用和顺序)、修改等几个重要环节。

三、研究性的考评

研究课的考评,主要是对学生所写历史小论文的考评来进行的。考评的方法有:学生自评,即历史论文的再修改;学生互评,即以小组讨论进行;或教师点评。这三种考评方法各有利弊,可以有机结合,以其中一种方式为主,交叉、交替进行以求实效。考评标准分:合格,要求是论文观点正确无明显科学性错误,说理清楚,文字通顺。良好就是观点明确,有感染力,略有文采;如文章立意新颖,有独特见解,有创新意识,则可评为优秀,被报刊录用者更应评为优秀。

四、几点体会

研究性学习,仅仅是开始,但无疑地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方向。目前条件下,也不允许每一节课都上成研究课。教师只要选用得当,是行之有效的。首先,调动了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写作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主体性的体现。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激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通过教师评点论文,举办小型论文发布会,优秀论文装订成册年级组内交流等形式,树立典型,被作为讲评、交流的文章作者深受鼓舞,从而产生了学习和写作历史论文的兴趣,其它同学受其影响,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愈来愈高。第三,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是有帮助的。当然,学生通过实践,提高了写作论文和修改论文的技巧,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也是有益的。

研究性学习还仅仅是尝试,虽然其优势性不容置疑,但毕竟还不很成熟,很不完善,有待不断充实提高。敬请专家、同行指正。

第五篇: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

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高一(14)班

组员:谢承融 周盛恺 吴昊 万诗怡 凌奕 虞心怡 张旭超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校:江苏省宜兴中学 班级:高一(14)班

小组成员:谢承融 周盛恺 吴昊 万诗怡 凌奕 虞心怡 张旭超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研究目的意义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2)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研究步骤(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 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 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2)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二 饮食风俗的变迁 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2 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1)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2)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3)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三 居住建筑风俗的变迁 居住习俗的变化的原因:

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2 居住习俗变化的表现: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北方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

(2)鸦片战争以后,在沿海城市传统的中国民居中,开始出现了供外国侨民和中国有钱人居住的西式花园洋房。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如中国传统的北京四合院和西式的花园洋房。

(3)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工程政策。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四.出行风俗的变迁 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2 出行习俗的变迁的表现:

(1)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2)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婚丧风俗的变迁 1 婚姻礼俗的变化:

(1)近代婚姻风俗。缔结婚姻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发展到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在这之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以及西方观念的传入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2)建国后,现代婚姻习俗的变化: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择偶标准与人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婚礼本身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发展的印记。丧葬礼俗的变化。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西旧式新式并存,旧式趋于简化,民间多为旧式。(2)建国后:土葬改为火葬。

节日风俗的变迁 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礼仪风俗的变化: 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3 1912年民国成立后,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消费风俗的变迁 消费习俗的变迁原因: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2 变迁的表现:

(1)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2)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

一 调查研究成果

世纪之交,百年话题成了热点和亮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信仰禁忌„„哪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俗,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变俗之风不可逆转。就依婚俗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广大的民族和地区还实行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几乎成了婚姻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已经被自由恋爱婚姻所代替。婚礼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空中婚礼等五花八门。婚姻制度的变化也带来了家庭结构的变化,过去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代人居住的小家庭。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使这种小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居住风俗也是如此。在城市,过去单门独户的居住方式,被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所取代,人们从一个平面的空间,迁入立体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社区的生活条件虽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真有点“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人际关系疏远了。衣着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曾经是国服的长袍马褂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唯有旗袍还出现在礼仪生活之中,连中山服都退出历史舞台时,时装领导了服饰文化的新潮流。流行色彩和款式成为时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风俗文化的变迁。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意义

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我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变迁,这些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动荡中的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向世界文明靠拢以来;新中国的诞生使得人们有了新生活和新风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发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重大飞跃,中国才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巨变。

三 课题探究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1)由于近代西方文明的传入。(2)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3)受到维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民主思潮的推动等。中国百年社会风俗的的特点

(1)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治制度的变革;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思想启蒙的作用。

(2)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既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的特点,又表现为新旧并存现象。

(3)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具有巨大,深刻和急骤的特征。百年中国。

(4)近百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又具有不平衡的特点.沿海变化快,内地变化慢,城市变化快,农村。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历程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向近代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合璧、洋化的趋势,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四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感受着伟大的祖国从衰弱逐渐走向富强,人们由饥饿贫困走向安居乐业,富足小康。感受着美好的明天。

参考材料:

1.百年中国社会风俗变迁http:// 3.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http://wenku.baidu.com/view/c7be2e4a2e3f5727a5e9628b.html

指导老师:何平

2013.1.14 8

下载试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作用[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作用[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学历史教学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摘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这一载体,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乡土社区资源、信息网络......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 (6000字)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学校:班级:小组成员: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

    对地理研究性学习

    对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性”的认识与实践姓名沈官长单位三台县鲁班镇初中邮编621114联系电话0816-5180104新世纪需求新型的人才,新型的人才要靠新型的教育培养。新型教育的起......

    研究性学习: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新的着力点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摘要】在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实施新课程方案,全面深入地推进教改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把研究性学习这一先......

    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全文5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要培养三种能力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要培养三种能力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

    论文部落------------论文发表_论文格式_论文范文论文部落专业发表论文网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刘勇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课,是高......

    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

    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思考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得到了教育理论界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同,认为这是我国当前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