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调查研究
摘要:在教育部颁布了自2005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一方面,这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法规与相关法律的接轨、统一;另一方面,大学生结婚恰当与否以在高校内乃至社会中引起强烈共鸣。本文试通过实地调研和阐述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法律认定和权利认可,以及各高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高校对相关问题管理的完善。关键词:大学生结婚 法律认定 权利认可 管理机制
一、大学生结婚的现象产生及现状从法律上来界定,什么事结婚。结婚是指男女双方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条件以及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不难开出,缔结夫妻关系的双方将由此产生权利、义务以及相对责任婚姻法第五条至第十条作出了如下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二)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水利论文发表/sllwfabiao/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龄的。”
当前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涉及在校生婚育以及婚育退学的规定予以删除,这无疑是趋向于与目前的国家的基本法律相一致,也是国家法律法规在结婚问题上的进一步放宽,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已经也不在要求结婚登记时需要有关单位的,教育部更是放弃了原来高考的结婚限制以及年龄限制。笔者认为,教育部径直做出取消禁止在校本科生结婚的决定仍有不妥善之处,其更应该对于在校本科生的结婚行为略作限制。诸如是否拥有相关财产来源,是否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素质。而作为大学本科生所在的大学(其对大学生的了解程度甚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不仅在大学生进行结婚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劝、提醒义务,更应该承担相应的审核义务。即具体审核大学生具有相应的财产来源以及是否达到一定的思想觉悟。这两项义务,在我看来,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这是,为相关大学生从事结婚行为避免出现有关基于一时冲动导致后悔终生的类似现象的有力举措。笔者综合几份问卷调查,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大学生结婚的现象在各地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向上增长之趋势。就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生结婚之态度而言,其普遍采取不予支持的态度。尤其,有一个问题及其回答值得关注,即大学生结婚又离婚,其复合的概率。从调查问卷中,没有复合成功的例子。这至少说明,结婚双方在结婚时候并没没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在结婚而又离婚的时候,能够较为清楚地认为到自己对于婚姻所真正的需求。才能认识到:恋爱是浪漫的,而婚姻是现实的。你必须有勇气面对婚姻生活里的各种问题.理解到“相爱容易相处难”的生活哲学之后,再走进婚姻的殿堂。
就民众对于大学生结婚之态度而言,其依旧普遍采取不予支持的态度。这也可以说明,民众认为大学生结婚双方在结婚时候是一种有欠妥当的行为,同时,民众也比较理性地看到,大学生结婚,对于自身学业,还是家庭来说,都必将是沉重的负担。在校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来自社会各界压力的加大,他们的心理、生理、观念才会趋于成熟,对自己的身份以及能力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二、大学生结婚的社会影响如上文已经论述,从法律角度上来说,大学本科生结婚是具有可行性的。但是从现实来说,大学本科生是否应该、能够成为负担结婚义务的主体就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事实上,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更多的是一种法律上的界定和权力上的认可,而并非现实的迫切需要。即真正想结婚的大学生并不多,他们在乎的只是结婚的权利——结不结婚是一回事,能不能结婚是另一回事。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上或者能力上的无准备,酿就了很多大学生结婚后婚姻生活的不幸福乃至造成离婚的惨剧。毋庸置疑,在校大学生结婚,存在着诸多弊端。
首先,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和精力合理分配的问题。恋爱、婚姻、家庭,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校期间的学习,应该说是很紧张的,要想完成好学业,就应当全身心投入,如果把精力用在恋爱、婚姻、家庭中,这对学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影响。在校学习的时间很短暂,应当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光阴才对,也正应了那句老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这种感觉,也许在校的时候是难以体会到的,但当走向社会以后,再想学习,不是说不可以,但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会让人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更不会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有一点,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错过了学习的机会,等到感觉所学的知识太少时,为时已晚。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是不值得提倡的。
其次,在校大学生结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管是爱情还是婚姻、家庭,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在校大学生经济未独立,结婚首先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例如婚后解决夫妻住宿问题要增加开支;若婚后生育后代则产生子女抚养问题等,更需要物质基础作保证。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婚后生活矛盾,从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好证明。我们知道,大多数大学生完成学业,学习费用是需要家庭承担的,即使有的学生在不断地学着自立,边打工边上学,用来补贴学习费用,但也难以完全自理,能够自已解决学费问题的学生,是极少数的。本来,供一个大学生上学,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高额的费用就是难以承受的,更有许多学生是凭借贷款完成学业的,如果再要承担恋爱、婚姻、家庭的费用,对于家庭来说就是更大的经济负担,可以说大多数家庭是根本无法承受的,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因而大学生不易在校结婚。
再次,在校大学生结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结婚,要经过恋爱,然后走向婚姻,组成家庭以后,会有许多需要做的事,要承担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学生能不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就成了一个大的疑问,这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然,自2001年高考报名取消年龄25周岁的限制和2003年新婚姻法颁布结婚登记不需要单位证明以后,许多高校已取消了对学生结婚的限制,学校不干预和不禁止,但并不等政工论文发表/gcslwfabiao/于教育部门提倡在校学生结婚。更为现实的是,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校没有义务给大学生提供完成婚姻以及实现家庭的一些诸如住房之类的物质保证,因此许多结婚大学生势必在校外租房生活,这与教育部“原则上不允许大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的管理规定相矛盾。即使允许大学生在校外租房生活,随之会带来一些社会治安问题。
第二篇:婚姻法---论大学生在校结婚问题
试论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在教育部颁布了自2005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一方面,这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法规与相关法律的接轨、统一;另一方面,大学生结婚恰当与否以在高校内乃至社会中引起强烈共鸣。本文试通过实地调研和阐述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法律认定和权利认可,以及各高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高校对相关问题管理的完善。关键词:大学生结婚 法律认定 权利认可 管理机制
国家政策:从法律上看,结婚是指男女双方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条件以及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缔结夫妻关系的双方将由此产生权利、义务以及相对责任。
当前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涉及在校生婚育以及婚育退学的规定予以删除,这无疑是趋向于与目前的国家的基本法律相一致,也是国家法律法规在结婚问题上的进一步放宽,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已经也不在要求结婚登记时需要有关单位的,教育部更是放弃了原来高考的结婚限制以及年龄限制。教育部的新《规定>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最新调整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尊重人权、尊重法律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依法办学,依法施教思想的具体落实。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高校管理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机会与挑战,高校管理工作也将不断成熟和日趋完善,国家的教育事业也将日益繁荣。应当限制:教育部径直做出取消禁止在校本科生结婚的决定仍有不妥善之处,其更应该对于在校本科生的结婚行为略作限制。诸如是否拥有相关财产来源,是否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素质。而作为大学本科生所在的大学(其对大学生的了解程度甚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不仅在大学生进行结婚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劝、提醒义务,更应该承担相应的审核义务。即具体审核大学生具有相应的财产来源以及是否达到一定的思想觉悟。
现实现象:大学生结婚的现象在各地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向上增长之趋势。就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生结婚之态度而言,其普遍采取不予支持的态度。尤其,有一个问题及其回答值得关注,即大学生结婚又离婚,其复合的概率。结婚双方在结婚时候并没没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在结婚而又离婚的时候,能够较为清楚地认为到自己对于婚姻所真正的需求。才能认识到:恋爱是浪漫的,而婚姻是现实的。你必须有勇气面对婚姻生活里的各种问题.理解到“相爱容易相处难”的生活哲学之后,再走进婚姻的殿堂。
民众对于大学生结婚之态度而言,其依旧普遍采取不予支持的态度。这也可以说明,民众认为大学生结婚双方在结婚时候是一种有欠妥当的行为,同时,民众也比较理性地看到,大学生结婚,对于自身学业,还是家庭来说,都必将是沉重的负担。在校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来自社会各界压力的加大,他们的心理、生理、观念才会趋于成熟,对自己的身份以及能力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在校大学生结婚,存在着诸多弊端。
首先,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和精力合理分配的问题。恋爱、婚姻、家庭,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校期间的学习,应该说是很紧张的,要想完成好学业,就应当全身心投入,如果把精力用在恋爱、婚姻、家庭中,这对学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影响。在校学习的时间很短暂,应当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光阴才对,也正应了那句老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这种感觉,也许在校的时候是难以体会到的,但当走向社会以后,再想学习,不是说不可以,但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会让人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更不会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有一点,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错过了学习的机会,等到感觉所学的知识太少时,为时已晚。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是不值得提倡的。
其次,在校大学生结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管是爱情还是婚姻、家庭,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在校大学生经济未独立,结婚首先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例如婚后解决夫妻住宿问题要增加开支;若婚后生育后代则产生子女抚养问题等,更需要物质基础作保证。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婚后生活矛盾,从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好证明。我们知道,大多数大学生完成学业,学习费用是需要家庭承担的,即使有的学生在不断地学着自立,边打工边上学,用来补贴学习费用,但也难以完全自理,能够自已解决学费问题的学生,是极少数的。本来,供一个大学生上学,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高额的费用就是难以承受的,更有许多学生是凭借贷款完成学业的,如果再要承担恋爱、婚姻、家庭的费用,对于家庭来说就是更大的经济负担,可以说大多数家庭是根本无法承受的,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因而大学生不易在校结婚。
再次,在校大学生结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结婚,要经过恋爱,然后走向婚姻,组成家庭以后,会有许多需要做的事,要承担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学生能不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就成了一个大的疑问,这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然,自2001年高考报名取消年龄25周岁的限制和2003年新婚姻法颁布结婚登记不需要单位证明以后,许多高校已取消了对学生结婚的限制,学校不干预和不禁止,但并不等于教育部门提倡在校学生结婚。更为现实的是,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校没有义务给大学生提供完成婚姻以及实现家庭的一些诸如住房之类的物质保证,因此许多结婚大学生势必在校外租房生活,这与教育部“原则上不允许大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的管理规定相矛盾。即使允许大学生在校外租房生活,随之会带来一些社会治安问题。另外,从情感角度来说,多数大学生结婚是基于双方恋爱的结果。爱情是人类美好而神圣的情感。但是,这份情感以何种标准进行界定并判断其是否能够成为结婚的根基,这个社会并没有也根本没办法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评判体系。众所周知,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在思想意识上处于空虚的状态,很多的同学沉溺于玩游戏、上网或者无所事事的状态中。而在这种情况下,恋爱这种既时尚,又浪漫的“消遣方式”无疑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的首选目标。殊不见,更多的已谈恋爱的大学生,在一段恋情的惨淡收场后,没来得及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行为恰当与否。便已马不停蹄地开展了另一端风风火火、“惊天动地”的恋情。无疑,爱情对于很多应该奋斗的大学本科生来说,是一种难以戒除的精神鸦片。在这样一种以自我排泄,自我满足乃至自我解脱为中心的恋爱过程中,我们诉求那些责任意识淡薄的大学生能够顾虑结婚后将面对的各种现实难题,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极度不现实的。简单地来说,他们既然不能在恋爱过程中体现粗自尊、自爱、自重、自律的优秀品质,那么也无法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体现出他尊、他爱、他重的情感因素,因此就更无法体积对家庭、社会乃至婚后对方的责任意识。当然,我们不排除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群体。即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互容、互助、互扶。在恋爱因素的冲击下同时能够用理性的眼光,客观地分析彼此将来应该循于的人生道路、方向。当时,恋爱毕竟和结婚处于很大的不同。一位已婚女大学生就说出了这样一句戏言:结婚之前,感觉找到一位能够结婚的男士好难好难;结婚之后,感觉找到一位适合结婚的男士好多好多。这说明,恋爱和婚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阶段,一个人不可能将结婚所处于的高度激情时刻运用于婚后平淡的生活过程中。因此,恋爱双方的思想认识能否达成统一,即在能否或者意愿成为“患难夫妻”以及共同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问题上达成高度统一,以及双方的经济条件能否支撑双方或者单方顺利完成学业并保证婚后生活的井然有序。这是当事人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解决:大学生结婚系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其又存在较多的现实问题。如何去既尊重大学生的结婚权,又消除大学生结婚带来的负面影响呢?作为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增加晚婚晚育的教育,理顺婚姻与学业的关系,确立“先立业,后成家”的婚姻观,对大学生结婚现象应当进行疏,而不是堵。特别是女学生要慎重,不要轻易地考虑结婚、怀孕、生育等问题,否则不仅给女大学生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理创伤,还容易导致学业和就业的失败。要让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各高校当务之急要做的是,根据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的新形势,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管理手段,加强服务,积极应对,科学疏导,尽可能把因允许大学生结婚带来的冲击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三篇: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思考
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思考
内容摘要:结婚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我国现行的法律保护大学生的结婚权。可是,大学生结婚缺乏现实基础,大学期间结婚不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应当对大学生的结婚权进行限制。
关键词: 大学生、大学、结婚权
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从《婚姻法》的角度说这不是个问题,大学生能不能结婚?只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说了算。《婚姻法》里明确规定: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也就是说,一对男女,不论是不是大学生,只要自愿,没有《婚姻法》所载明的禁止结婚的情况,且男已满二十二周岁,女已满二十周岁,就可以结婚,任何第三者不得加以干涉。这个“任何第三者”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当然也包括大学。
那么为什么新《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后,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会成为问题呢?为什么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改变校规,同意符合条件的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
成为新闻呢?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在校本科大学生游离于《婚姻法》之外,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绝对不允许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还由于在校本科大学生结婚的确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在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充分尊重大学的办学自主权。
一、法律是否允许大学生结婚?
法律上,大学生享有结婚的权利,这种主体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国家的承认,它具有合法性,表现为一种普遍的权利,任何对于它的侵犯都不仅仅是对主体意志的侵犯,也将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回映。这一点在我国的法律中已经得到了体现。作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婚姻法》作为民事领域处理婚姻关系的基本法律,则对公民的结婚权作出了进一步地细化,规定男女双方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只要符合法定婚龄,没有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况,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后就确立了法律上的夫妻关系。从立法的角度看,立法者在制定《婚姻法》时并没有考虑对大学生结婚作出任何限制。大学生可以自由地行使自己的结婚权,这是双方意思自治的表现,如同当事人之间签订的一份合同,只要不违背法律,国家即予以确认,任何第三方不得干涉。德国圣哲康德就曾经把婚姻比作是男女双方互相利用对方性器官的契约。当然,我们
认为,婚姻也是男女双方建立在两性结合基础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新《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后,在校大学生能否结婚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原1994年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中,对于公民登记结婚时要求提交的文件主要包括身份证、户口本和单位介绍信等,而在新《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取消了对于单位介绍信的要求。这意味着什么?结婚提交介绍信,就是要求公民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居委会)出示公民婚姻情况的证明,身处异乡的大学生们,他们要结婚就必须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得到所在学校出具的未婚证明后才能登记结婚。实践中,这就成为了大学生结婚的一个前置性程序,学校可以通过这个前置性程序来审查和控制学生的结婚权,并作为一种手段来禁止大学生结婚,这种制度设计,巧妙地将婚姻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主张兑变为毫无权力支持的程序请求,而权利的被规制实质上意味着权利的被蔑视或权利的消灭。对于打算结婚的大学生们来说,这一纸未婚证明就成为一道无形的限制,难以逾越。而介绍信这一法定要件一旦被取消,学校某种程度上就丧失了对于学生结婚权的控制,只能直接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而无法挽回,这将给学校正常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而更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担忧的问题是:大学生在各方面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一旦结合将难以承受两人世界所带来的种种难题,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实现求知权而耽误学业,影响前程。因此,由于新《婚姻登记条例》的变化,学校实际上陷入了尴尬和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法律没有明文禁止大学生结婚;另一方面,大学生结婚明显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弊大于利,也会给学校工作带来消极影响。
二、高校对大学生结婚的态度
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它可以自由地治理自己的内部事务,最小程度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干扰和支配.这种自主管理权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教育法》第28条第一项中指出高校有权按照规章进行自主管理,在第43条规定了受教育者应当遵守所在高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1条也规定高等院校应当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校作为公法人,既然手中握有自主管理权这一利剑,面对大学生结婚,校方所能做的就是通过事后惩处来予以控制。原国家教委在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0条曾对此作出具体地规定,指出“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将作退学处理,”并在第33条强调“取消学籍或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 应当说,行政机关把如何处置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权力授权给了各高校,在这一问题上,校方可以自主规章、自主判断、自由裁量。对此,各高校管理层
对大学生结婚的普遍心态是以限制大学生的结婚权为代价保障其教育权和求知权的实现。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具体国情来看,这一做法也是合情合理的,是站在学生的利益角度来考虑问题,社会和家长对此基本上持赞同和默许态度。
现在的问题在于,高校拥有了处置大学生结婚的法律权力,但是在以个人权利为原点的现代法治社会,这种权力同大学生享有的法定结婚权之间发生了冲突。从法律位阶的角度,高校禁止在校大学本科生结婚的法律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而《规定》本身只是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一个部门规章,它的法律效力根本不足以对抗全国人大制定的有关公民婚姻关系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且,当我们重新审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立法主体时,不难发现,原国家教委(教育部)作为国务院下属的一个职能部门,在制定《规定》时根本无权对大学生能否结婚作出任何形式的限制,《规定》第30条明显违背了法律保留原则。结婚权应属于宪法第二章中公民的基本权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的规定,能对这一权利进行限制的立法主体仅限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原国家教委的行为是属于典型的越权立法,该条款应视为无效。
三、大学生是否应该结婚
对于婚姻,马克思曾经做过非常形象的比喻,他指出,一个人干不了事,要想美好地渡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另一半。的确,婚姻是人生的重要支柱,缺少它,就不算是完美的人生。但是,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最重要阶段,是成才的黄金季节,理应好好把握,在青年时期扎扎实实地打好学业的基础,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对大学生来说,奋斗才是根本;相反,婚姻爱情会冲击学习。在人生的宝贵时期,把美好的时光浪费在花前月下,沉溺在脉脉柔情之中,不仅浪费时间,劳民伤财,造成精神上的困扰,也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责任,势必要影响学业。那么,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处理学业和婚姻两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答案只能是个人的情感应当服从于事业(学业),如果脱离了事业(学业),婚姻和爱情就会变得渺小和苍白,失去鲜活的力量。正如培根所说,“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为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人是唯一有理性的存在,但是理性并非人的一切,人类的情感、意志、欲望乃至群体的无意识等诸多非理性因素每时每刻都在驱动着人们的行为,导向得当,控制有方,它就会和人们的理性相辅相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反之,它将如脱缰之马,决堤之河,造成意想不到的灾祸。婚姻作为人类情欲的体现,其本身的理性与否深刻地影响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和活动,关系到人们是否可以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与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和全面发展。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得出了一个逻辑上相矛盾的结论,法律上不禁止大学生结婚,而高校禁止大学生结婚虽然违反了法律,却又合乎情理。
在当代中国,面对社会的深刻变革,如何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重要、最急需、最紧迫的就是通过提高人的素质来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前进。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他们的成才与否、是否具备较高的素质是决定整个民族生死攸关的大事。大学生应通过不懈的努力,利用大学创造的育人和成材环境,为个人充分、自由、全面地发展创造条件。结婚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将从各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的成材,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那么,在当前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下,面对学生权利和高校管理中因限制结婚而引发的冲突,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这又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第四篇:关于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调查问卷
你好!最近社会上大学生是否可以在校结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特此调查。需要同学们的帮助,忠心的希望朋友们配合我们完成这次调查活动。本调查只作为参考依据,不作其他用途,我们郑重承诺对于您的资料我们将妥善保管。请您如实填写,谢谢!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级是:
3.你认为在校大学生是否应该享有结婚的权利?A应该B不应该
4.你赞成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这项政策的出台吗?A 赞成B不赞成5.你对大学生在校结婚持什么态度?A赞成B 不赞成C无所谓
6.你身边有大学生结婚的事情发生吗?A 有B 没有C 没有关心
7.在你身边想结婚的人多吗?A挺多的B 有但不多C 极少D 没有
8.你身边的同学结婚你会怎么样?* A 表示理解,祝福他们B反感C 觉得太早替他们担心
9.你觉得大学生在校结婚对学业的影响A会产生不良影响B 无不良影响C有促进作用D 产生的影响难以确定
10.您认为大学生结婚,将会给学校带来哪些问题?(多选)A住宿问题B生育问题C校风问题D学制管理问题E其他()
11.您认为大学生结婚,将会给自身带来哪些问题?(多选)A 家庭方面B经济方面C 社会舆论方面D其他()
12.您觉得下例哪个是最重要的?A 爱情B学业C 家庭D朋友E其他()
13.如果有条件你会在大学期间结婚吗?A会B即使有了适合对象。也不会选择在校结婚C 不确定
14.如果会结婚,你考虑的是什么因素A感情到位B想过夫妻生活C 家庭条件允许D 相互促进E 其他()
15.如果不会结婚,你考虑的是什么因素?A 无经济基础B 年龄太小不够成熟C 不稳定因素太多D 无能力对对方负责E其他()
16.您对现在大学生谈恋爱是怎么考虑的?A希望自己能找到和我天长地久的伴侣,将来走入婚姻殿堂B能有个长期一点的伴侣,但大学毕业后不结婚C即时享乐,找人填补自己的课余生活
17.如果大学生在校结婚,又离婚了,对当事人有何影响?
18.对于大学生在校结婚,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第五篇:贫困大学生问题情况调查研究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年学期第一学期
题目:贫困大学生问题情况调查研究
指导老师: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091班
姓名:
成绩:
前言:
贫困生属于弱势群体之一,无论在社会还是学校都备受关注,这是一个关系
到谐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由于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收入差距等原因,导致出现贫困大学生增多的情
况。为了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各级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助贫工作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认为要更好地解决
问题,必须清楚地了解对象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为制定扶助贫困大学生政策提
供很好的依据。问卷问题范围:主要关注了贫困大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心理、就业等几方面。本次调查主要以贵州大学贫困生为调查对象,以100名在校非贫
困生作为辅助对象。根据贵州省教育部规定助学金申请需要家庭贫困证明,根据
记录从在校贫困生中随机抽取100名作为样本。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自填问卷,无记名答题形式进行。另外通过采用访问形式来进一步了解情况。我们根据年级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大一35%、大二35%、大三20%、大四10%)来确定贫困生样本,一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其中有效问卷84份,问卷有效率为84%。而
对于非贫困生样本的收集,我们采用相同的分层随机抽样原则,一共发放问卷100
份,回收问97卷份,其中有效问卷97份,问卷有效率为97%。
一、调查结果
1.两组学生在性别、年级、政治面貌、家庭居住地的分布上差异没有显著性。
2.贫困生经济收入来源。见表,77.6%的贫困生第一生第一生活费来源选择了家
庭,34.9%的贫困生第二生活费来源选择了做兼职,可见贫困生生活费来源仍然
是以家庭为主。男女生在第二生活费来源上有显著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积极地面
对生活,女生生活费来源于家庭和亲朋好友的比男生少,而女生做兼职的比例明
显高于男生。
表贫困生生活费来源
男女总
第一生活家庭37(80.4%)29(44%)66(77.6%
来源社会人士1(2.2%)4(10.3%)5(5.9%)
亲朋好友1(2.2%)1(2.2%)
兼职5(10.9%)2(5.1%)7(8.2%)
奖助学金2(4.3%)4(10.3%)6(7.1%)
第二生活家庭6(19.4%)1(3.1%)7(11.1%)
来源社会人士3(9.7%)3(9.4%)6(9.5%)
亲朋好友7(22.6%)2(6.3%)9(14.3%)
兼职4(12.9%)18(56.3%)22(34.9%)
奖助学金9(29%)6(8.8%)15(23.8%)
勤工助学2(6.5%)2(3.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比较。贫困生月生活费4 0 0 元以-5 0 0
元有4 4.7 %,可见贫困生月生活费集中在5 0 0 以下。相对非贫困生4 3.9 % 在5 0 0 元以下明显高出3 2.6 个百分点。对比两者的月生活费在5 0 0 元以上的比例,非贫困生都明显高于贫困生。
4.贫困生的消费支出状况。消费支出主要包括伙食、服装生活零食、医疗学习用品、其他。被调查贫困生样本中显示,消费支出按比例由多到少排序分别是伙食、医疗学习用品、服装生活零食。但是女生在第二消费上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第二消费支出是服装生活零食,男生是医疗学习用品,这与实际女生喜欢零食与服装,男生频繁运动容易受伤吻合。通过辅助样本非贫困生对贫困生的看法,65.3%认为贫困生花钱比较谨慎,70.4%认为贫困生穿戴上都是比较随和。
讨论,1.学费仍然是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最大障碍,贫困生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第一,被调查贫困生中,17.4%的贫困生的学费占家庭收入40%以下,65.2%在40%-90%之间,17.4%竟然在90%以上。可见大部分贫困生家庭都负担着沉重的学费,每年的学费对于贫困生来说依然难以承担;第二,贫困生的月生活费仍然主要来源于家庭;第三,有30.2%的贫困生来自贵州省经济落地区,但是贵州省大部分高校都在消费比较高的贵阳,这对于初来就读的大一贫困生在消费方面不适应,有的贫困生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
因此,对于贫困生的资助,除了在学费上提供助学贷款外,各高校还可以通过积极开拓勤工助学岗位来减轻贫困生的生活负担,针对大一新生消费不适应现象,高校在发放助学金时应向低年级有所倾斜。
二、调查分析
1、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贫困大学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我们从经济条件、社会风气等方面客观地看待贫困生的心态,可分为乐观型、焦虑型、和自卑型。由于贫困生对生活事件的认识、评价、解释和信念的不同,因而他们有的有心理障碍,有的没有。这些压力有来自同辈群体的压力、父母的压力等等。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比其他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而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很多贫困生,千方百计找机会去打工,同时拼命学习,以期再得到较高层次的奖学金。打工跟学习争时间,争精力,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同时家庭富裕的同学出手大方,交游广泛,而贫困的大学生生活拮据,既要学习,又要为生计奔波,没有经济实力和精力进行更多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于是,贫困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防卫反应,出现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
通过调查发现这些贫困大学生很多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重,不善于表达,“不合群”。调查资料表明,有62%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3.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善意的同情;43.4%的贫困生不愿在因特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5%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受到打击;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
另外,贫困生在社会上也由于“寒酸”而备受歧视、奚落和嘲笑。强烈的自尊心使他们对“金钱至上”的社会文化表现出从蔑视到敌视的态度。结果显示: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脆弱而自卑。
因为文化资本的差异,一个从穷山沟里出来的学生,要想改变自己的面貌,融入现代社会,要付出比城市孩子10倍、甚至更多的努力。这使一些贫困生常常感
到迷茫和困惑,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认为,社会除了要关注贫困生的学费、生活费之外,更应该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高度重视,更要关心贫困生的大学生活,要创造条件,缩小、消除他们和其他同学之间的文化资本差异,同时经常开展集体活动,消除他们的封闭心理。使他们能公平地面对社会的挑战,教育部门应该把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尽可能消除早期学生之间的文化资本的差异性。
2、贫困生就业方面的问题
贫困生对待就业问题时的态度、心理和原因。我们采用了访问的形式和在大学系列招聘现场中调查结果分析。贫困大学生对待就业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
① 自卑心理,现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看不起自己。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与那些衣食无忧、大把花钱的同学相比,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贫困生的贫困虽然并非其个人造成的,但是贫困却常常困扰着他们,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就业,有些同学大部分时间用来勤工俭学,学习时间不够充足,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也相对较少,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综合水平弱。此外,由于在中学时代过分注重应试能力训练,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较弱。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直接导致贫困毕业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总是自惭形秽、自我封闭、不相信自己。他们或感觉成绩不佳,或感觉能力欠缺等,因此在求职择业中,往往缺乏自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这种自卑心理使得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择业中缩手缩脚,过于拘谨,不敢大胆自荐,从而丧失就业良机。
②.焦虑心理
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生理反应。由于深知家庭经济的困难和父母的艰辛,知道上学机会的来之不易,因此贫困生虽然身在学校,却始终惦记在远方的家庭,总为家里担心。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走上社会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难问题日益显著。面对就业,他们经常考虑自己的理想能否实现,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如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怎么办? 忧虑、彷徨随之而来。他们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变贫困的生活,为家里减轻负担,然而现实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读书的成本和就业的预期收入产生很大矛盾,因此他们心理上产生很大负担。诸如此类问题,使他们容易产生对个人的生存和未来生活危机持续的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烦躁、心神不宁、萎靡不振,甚至产生对就业的恐惧感。
③抑郁心理
抑郁心理是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挑战困难与憧憬未来是贫困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主线。在择业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现状,他们既有想进一步学习深造的考虑,又有对找工作不抱希望的担忧。一方面渴望竞争,寻找到理想职业,以证明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害怕竞争,害怕竞争中的失败,害怕选择带来的风险。这种压力长期存在,再加上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健全的今天,大学生各种社会关系会对他们的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客观上会造成就业机会的不平等,特别是有一部分学生在校表现并不是太好,然而毕业之后却能依靠父母的关系找到不错的工作,容易使他们产生“学习无用论”的思想,从而产生抑郁心理。
三、对策及建议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对待就业时的心理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贫困生在大学阶段就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完善和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在毕业时有竞争的资本,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望。贫困大学生应加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贫困生也应注意积极主动地获取就业信息,因为就业信息是求职的基础,更是大学毕业生通向用人单位的直接桥梁。在求职过程中,机遇可遇不可求,贫困大学生应注意提高抓住机遇、果断决策的能力。贫困大学生还应注意提升推销自己的能力,把自身的各种资本、能力的信息传递给市场,让市场了解自己的价值。把所拥有的能力通过语言或者测试的方式传达给市场需要较出色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贫困生应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找机会锻炼自己,比如上课时在大家面前发言,积极参加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活动,多参加求职技巧、模拟招聘、职前演习等各方面的训练。
1.国家方面
国家应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扶贫力度,加大扶贫投入资金,改变以往只输血不造血的扶贫政策,不做表面文章。
在就业方面,国家应该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在就业培训、企业招聘、政策宣传等方面进行政策指导,缓解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
在对贫困生助学贷款方面,应该出台更加宽松的政策,坚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国家可以放宽助学贷款的金额及期限,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费压力,使他们更加集中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国家也应该加大对社会企业等单位的宣传加强企业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认同感、降低对他们的就业歧视等、2.高校方面
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1.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高校应从心理卫生的角度,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获取心理健康。大学应该在贫困大学生心理方面加大辅导力度,最大限度的防止出现因贫困自杀、因贫困犯罪等令人痛心的现象。在对贫困大学生自助时尽量照顾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理,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丰富他们的心灵,使他们不在封闭自己,不再自卑。在平常的疏导工作中,应让贫困生懂得贫困的境遇是暂时的,可改变的任何外界的支持和帮助都是有限的,贫困生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提高贫困毕业生的求职择业能力。
高校要加强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的训练,包括从学习到就业、从心理到生活等多方面系统地对贫困生予以帮助。如针对贫困生现代技术基础薄弱的现状,有侧重地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促使其掌握应用现代技术的本领;针对贫困因经济和心理压力,不善交流的状况,引导贫困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轮流担任班干部,吸引他们加入到竞争性比赛中来,以锻炼其人际关系与组织协调能力,改变自卑胆怯的畏缩心理,逐步树立信心,强化竞争意识,以形成面对就业不畏拼搏,敢打必胜的进取心态。
3.家庭方面
贫困大学生家庭中,家长尽量不要给贫困生过高的期望,这样会加大他们的心理负担。双方要多理解宽容,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幸福不但是靠钱累积起来的,没钱但是相互支持理解同样可以幸福。
贫困生应该树立自强不息的信念,通过努力实现就学和就业。贫困大学生上学期间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增加就业资本,提高自己综合能力,而不是像部分大学生那样昏昏度日。
综上所述,贫困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困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学生脱离贫困,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