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时间:2019-05-14 03:2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第一篇: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研究设计1.1 抽样从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的数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机械学院等院系的教学班级中随机抽样,共抽取410个全日制本科生。1.2 研究工具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问卷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进行调查。

1.3 数据收集方法 共发放问卷410份,采用无记名方法,最后回收有效问卷381份,回收有效率为92.9%。对收集回来的数据采用SPSS11.5 for window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 研究结果2.1 大学生身体满意度的特点2.1.1 大学生身体满意度的一般特点 运用卡方检验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在表2中表示了各个身体满意度选项的选择人数及其百分比:表2 大学生身体满意度分布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无所谓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合计12 3.2%60 15.9 %68 18%220 58.2%18 4.7%378分析表明,显著性概率远小于0.05,各个选项的人数差异显著,可以认为被试选4类别的人数最多,百分比达到了58.2%,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的身体意象较好。2.1.2 性别与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关系对数据进行统计,男女生选择各项的人数见表3: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身体满意度性别非常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无所谓比较满意非常满意合计男4244713315223女83621873155合计12606822018378结果表明,显著性概率为0.001,说明身体自我满意度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身体满意度比女生高。2.1.3 年级与身体满意度的关系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体满意度年级不满意无所谓满意合计******合计6963216348结果表明,显著性概率为0.067,说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体满意度差异不显著,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

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问卷调查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不管怎样,幸福是一种让人快乐的感觉。以下问卷仅就大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对当前生活的看法,答案无好坏之分。你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和切身体验回答。并请您仔细阅读题目,耐心作答。

姓名

性别

学校

专业

1.告别高中的那段“艰苦岁月”,你觉得你现在的校园生活怎样? A. 很幸福

B.比较幸福 C.满足 D.不是很幸福 E.不幸福 2.你觉得你身边的朋友足够幸福吗?

A.很幸福 B.相当幸福 C.基本幸福 D.不够幸福 E.一点也不幸福

3.你认为同学关系对自己的幸福感有影响吗?

A..完全影响 B.很大影响 C.影响一般 D.有一点影响 E.没有影响 4.你认为你的父母为你创造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吗? 5.你赞同“一个家庭幸福影响个人幸福”的说法吗? 6.你是否常常因为家庭条件不是足够好而感到不幸福呢? 7.你觉得自己幸福的程度如何?

8.你愿意和别人一起分享你的幸福吗? 9.你觉得自己很容易抓住身边的幸福吗? 10.你相信幸福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吗?

11.你觉得在大学谈恋爱是让人幸福的事情吗?

12.如果你遇到了对的人,有勇气去爱时,你觉得你能坚守住这份幸福吗? 13.你能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感受到点点滴滴的幸福吗? 14.你是否由于曾经的不幸而怀疑自己今后的幸福?

15.不开心的时候,你常常想一些幸福的时刻让自己开心吗?

16.和很多人在一起时,你经常拿别人的幸福和自己的幸福作比较而忽视自己的幸福吗?

第三篇:幼儿教师流动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精选)

幼儿教师流动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摘 要】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幼儿教师流动状况调查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量表对武汉地区12所幼儿园的181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幼儿教师流动与主观幸福感呈中等相关,幼儿教师的总体主观幸福感呈中等偏下水平,幼儿教师流动意愿普遍偏高;不同园所性质、年龄、教龄、学历的幼儿教师的流动率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幼儿教师;流动;主观幸福感

【Abstract】In this study,we used the self compiled questionnaire,life satisfaction scale and emotional scale to investigate 181 preschool teachers in twelve kindergartens in Wuha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school teachers’ flow had a Medium correlation with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Preschool teachers’ whole subjective well being was at a lower-middle level; The fact was that preschool teachers' whole flow will was generally high;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reschool teachers’ flow rate with different kindergarten characteristics,age,seniority,education.【Key words】Preschool teachers; Flow; Subjective well being

幼儿教师流动可以理解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单位经常变换。幼儿教师流动分为行业流动和地域流动,行业流动包括行业间流动和行业内流动。幼儿教师流动还可分为外部流动和内部流动。学前教育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国民基础教育发展的长期稳定和幼儿教育公平的实现。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整体性评价――包括对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的评价(Diener,199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1)幼儿教师流动研究概况

国内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幼儿教师流动频繁。另外,与公办幼儿园相比,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流动率更高[1]。幼儿教师流动呈低龄化、低教龄化;高学历幼儿教师流动意愿较强烈;流动的幼儿教师工资水平中等居多;流动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偏低[2]。

2)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概况

目前,国内关于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少,李悠(2012)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3]。还有研究者发现总体水平不高,如雷燕(2006)。关于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研究者认为社会支持是其中之一。另外,雷燕(2006)认为影响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主观因素即内外倾、乐观及自我控制感;客观因素为社会关系、工作、收入及自评健康状况[4]。还有研究者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比较有兴趣,如李悠(2012)研究发现,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以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方法

1.1 幼儿教师流动状况调查问卷

笔者根据本研究的目的自编问卷,并进行了预测。问卷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幼儿教师的个人基本情况、工作及流动情况、幼儿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

1.2 生活满意度量表

生活满意度量表是Diener等人(1985)编制的,此量表包括5题,要求被试对其生活的满意程度以及与理想生活的接近程度进行评价。量表采用7点计分法,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应用广泛,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

1.3 情感量表

情感量表采用Kammann和Flett(1983)编制的,量表有20题,测查正向情感、负向情感。正向情感维度各项目间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84,负向情感是0.74,内部一致性信度较好。量表也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1.4 被试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武汉地区12所幼儿园的181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中,实际发放3种问卷各181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88%。研究程序

集体施测。分发问卷给被试。要求被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作答,不允许相互讨论。问卷回收之后,运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和分析

3.1 幼儿教师流动的总体状况

样本中进行过流动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48.9%。从园所性质来看,公办园中约有35.2%的幼儿教师进行过流动,民办园的该比例为62.6%。总体上有60.4%的幼儿教师有流动的意愿,其中48%的人倾向于转行。

3.2 幼儿教师流动现状与人口统计学分析

从总体来看,不同年龄幼儿教师在经历流动上有显著差异。26-30岁幼儿教师此比例为66.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教师。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教龄不同在经历流动和流动态度上均呈现显著差异。其中教龄在3-5年的幼儿教师流动次数较多,3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流动次数较少。低教龄幼儿教师流动率较高。

不同学历幼儿教师在经历流动和流动意愿上均呈现显著差异性。其中本科幼儿教师中倾向于转行的比重约为47.2%,大于其它学历幼儿教师。

3.3 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以往研究多用生活满意度得分+正性情感分数-负性情感分数来表示主观幸福感,本研究也采用这个方法。

本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正向情感的平均分为3.34(最高分为5分),其负向情感的平均分为2.29(最高分为5分)。幼儿教师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分为3.91(最高分为7分)。从整体看来,武汉市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

3.4 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现状与人口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对比了不同年龄、教龄、收入、园所性质、学历的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发现31-40岁的幼儿教师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教龄为11-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幼儿教师相对其他组别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不同收入水平的幼儿教师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多重比较发现:在总体主观幸福感上,月工资在3001元以上的幼儿教师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工资水平的幼儿教师。公办幼儿园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公办幼儿园教师的负向情感得分明显高于民办幼儿园教师。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无显著差异,但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负向情感得分显著高于中专和大专学历的幼儿教师。

3.5 幼儿教师流动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为考察幼儿教师流动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对

幼儿教师在这两者之间的得分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幼儿教师流动意愿与主观幸福感总分、生活满意度、正向情感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负向情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即幼儿教师流动意愿越强,其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向情感得分越低,负向情感得分越高。

为进一步考察幼儿教师流动意愿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分别以主观幸福感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以幼儿教师流动意愿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第一步加入年龄、教龄、收入、园所性质、学历和收入,第二步加入幼儿教师流动意愿得分,结果发现:幼儿教师的收入能显著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得分,能显著负向预测负向情感得分。流动意愿能显著负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得分,能显著正向预测负向情感得分。讨论

不同园所性质、收入、年龄、教龄、学历之间流动意愿的显著差异,提示我们为了稳定师资队伍,我们有可能的努力方向,比如,适当提高幼儿教师收入水平,在可能的条件下,给予幼儿教师正式的身份等。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和教龄幼儿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其中年龄在31-40岁、教龄在11-20年,以及20年以上的幼儿教师有更多的主观幸福感。其原因可能是这批幼儿园教师,对工作己经相当熟悉,己成为幼儿园的骨干教师,身体状况良好,家庭比较美满,子女己长大,从而展示出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和正向情感较为突出。而30岁以下幼儿教师面临家庭、照顾年幼子女等生活问题,造成身体上的劳累,容易导致更多的负向情感。月工资在3001元以上的幼儿教师总体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其它几个工资水平的幼儿教师,这也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这也提示我们,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姜盛祥.教育均衡视野下我国幼儿教师的配置与流动[J].学前教育研究,2011(7).[2]李攀.河南省幼儿教师流动现状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0.[3]李悠.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2.[4]雷燕.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责任编辑:王楠]

第四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bad)

大学生幸福感问卷调查

1.您所出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2.您所攻读的专业类别

A.理工类

B.经管类

C.文学类

D.心理学类

E.法学类

F其他_____ 3.您的性别

A.男

B.女.4.5.你的籍贯_____省(直辖市)______市 您的性格属于

A.热情外向型

B.文静内敛型

C.内向腼腆型

D.其他_____ 6.您对自己的身形、外貌是否满意

A.非常满意

B.满意

C.无所谓

D.不满意

E.非常不满意 7.您对您的未来有明确的目标?

A.很清楚有

B.较模糊

C.没有 8.每天早晨醒来你会感到?

A.新的一天开始了期待有新的收获

B.机械的起床感觉每天都没有不同

C.没有期待赖床不起

D.对生活感到疲惫厌烦

E.其他____ 9.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如何(可多选)

A.快乐

B.充实

C.没感觉

D.枯燥无味

E.厌倦

F.其他____ 10.您认为自己的大学生生活是

A.忙碌而有充实

B.每天都有新收获

C.基本是自己理想的生活平淡普通

D.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

E.和自己的理想生活有一定差距无聊乏味

F.时常无事可做 11.您对您的专业和学习的满意程度

A.很满意

B.比较满意

C.无所谓

D.比较不满意

E.很不满意 12.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

A.富裕

B.中等

C.一般

D.较差 13.您目前的月可支配金额是?

A.500以下

B.501~1000

C.1001~2000

D.2000以上 14.您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是

A.溺爱型

B.民主型

C.权威型

D.放任型

E.其他____ 15.您的朋友多吗?

A.很多

B.较多

C.一般

D.很少

E.没有 16.您觉得您与身边的人相处融洽吗?

A.很融洽

B.比较融洽

C.一般融洽

D.比较不融洽

E.很不融洽 17.您觉得谈恋爱能增加您的幸福感吗?

A.能

B.不能 18.对于谈恋爱,您认为是

A.是甜甜的,幸福的B.是痛苦的,使人受伤的C.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D.平平无奇,只是多个伙伴

19.您认为大学生的恋爱到达什么程度是最幸福的

A.柏拉图

B.牵手

C.拥抱

D.亲吻

E.发生性关系

E.其他____ 20.您认为现在各方面和自己的期望值相符吗?

A.现在状况比期望值好

B.刚刚相符

C.现在状况与期望相差甚远 19.您对自己毕业的前途有什么看法?

A.前途似锦

B.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

C.应该可以养活自己

D.有点迷惘

E.其他________ 20.您认为自己的人生有价值吗?

A.非常有用

B.有点无用

C.有点价值

D.非常有价值 21.您对生活的幸福感如何?

A.充满幸福

B.比较幸福

C.还好

D.不太幸福

E.很不幸福 22.如果您现在感到不幸福,您觉得是下面哪个原因?

A.学习成绩不好压力大

B.精神空虚就业压力大

C.缺乏成就感

D.自己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太大E.父母对你的期望太高

F.人际关系紧张

G.生活费紧张

H.生活没有为之奋斗的目标

I.没能加入学生社团/班委会的管理或没能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

J.失恋

K..其他(请补充)________ 23.对您来说“幸福感”来源于什么?(可多选)

A.自己的能力得到老师的认可

B.学习成绩优异

C.在各种活动取得一定的成就

D.融入团队协作完成某项工作

E.和谐的家庭

F.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G.和知心的朋友一起/和恋人一起

H.第一次靠自己的努力赚钱

I.外出旅游

J.其他_________ 24.您觉得幸福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

A.自信

B.乐观

C.开朗

D.聪慧

E.人际关系河西

F.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G.有生活目标

H.心态平和

I.自我接纳

J.创造性强

K.努力奋斗

L.其他_____ 25.您父母受教育的水平

E.其他____

A.小学以及小学以下

B.初中

C.高中

D.大学以及大学以上

第五篇: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站推荐)

上海市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内容摘要

本课题旨在全面把握上海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基本状况,通过分析影响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总结少先队给予少年儿童快乐成长的有效机制、活动和成功经验,并对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调查显示,少先队快乐中队集体创建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进一步提高认识,保障权益,让少年儿童享受应有的快乐福祉;加强组织建设,提升中队生活品质;持续量化幸福研究,适时提供服务保障;正确看待调查结果,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关键词

少年儿童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主观幸福感是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

主观幸福感包括两个基本成分: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生活满意度是对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做出满意判断的程度。情感体验是指个体在生活中的情感感受,包括积极情感(愉快、高兴等)和消极情感(抑郁、压力等)。生活满意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那么个体的幸福感越高。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小学生和初中生在学校中队生活的实际出发,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市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培养和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建议。

调查采用自编的《上海市中队集体建设与“快乐指数”调查问卷》,以全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小学生、初中生)为调查对象,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发放问卷550份,收回问卷505份,其中有效问卷共494份。样本分布兼顾了性别、年龄及区域,基本符合随机抽样的原则。

二、调查结果

(一)关于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在对中小学生“快乐指数”的调查中,“快乐指数”为4分或5分的学生占70%以上,为3分的学生占到22.5%。另外,约有5%的学生给出了较低的2分和1分。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整体上处于中等以上水平,表明大多数的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其中,“快乐指数”最高的是“与队友交往”,快乐平均分为4.36,其次是“与父母相处”4.35、“中队生活”为4.06、“与辅导员交往”3.91,最低的是“课程学习”3.69。

(二)关于中、小学生在中队生活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中小学生在中队生活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为4.06,有57.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有3.4%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调查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职务、不同区域对学生中队生活“快乐指数”的影响。从城郊比较看,郊区“快乐指数”平均分为4.07,城区“快乐指数”平均分为4.06,可以看出不同区域对“快乐指数”的影响微乎其微。从性别比较看,男生“快乐指数”平均分为3.97,女生4.15,男生的“快乐指数”低于女生,差距较大。从职务比较看,总体来说,随着职务的降低,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越来越低。从年级比较看,初中预备~初一学生与初二~初三学生“快乐指数”差距较小,而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与两组高年级学生之间有明显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给出的“快乐指数”越来越低。

调查发现,中队生活“快乐指数”较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队员交往和中队活动两个方面,其中回答“大家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占感受快乐学生人数的40.5%,“大家互相帮助”占14.2%,“活动丰富有趣,中队生活充实热闹”占11.2%。“快乐指数”较低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中队活动、队员交往和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活动少,中队生活乏味、平淡、无新鲜感”排在首位,占22.8%。

(三)关于中、小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中小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为3.69,有55.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有6.9%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调查发现,“课程学习”快乐的原因,除了“课程有趣或喜欢”、“学到知识”外,“老师的积极对待方式,如风趣、认真、负责等”也对学生的感受起着积极影响。而不快乐的原因中,除了“课程乏味或不喜欢”以外,还有“学习紧张、累、压力大”和“作业多”。

(四)关于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主观幸福感调查

从队员与队员交往、与父母相处、与辅导员相处三方面考察中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快乐指数”,平均得分依次为4.36、4.35、3.91。其中,在与队员交往、与父母相处两方面均有约85%的学生的“快乐指数”在4分或5分,给出1分或2分的比例仅占2.8%和3.9%。而在与辅导员相处方面,仅有约66%的学生给出4分或5分,有6.5%的学生给出1分或2分。

从区域比较看,学校所在区域对上述三个方面的“快乐指数”影响较小。从性别比较看,男生在上述三个方面的“快乐指数”均低于女生,且差距明显。从年级和职务比较看,随着年级的升高和职务的降低,“快乐指数”越来越低,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与两组高年级学生之间有明显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与队员交往上,初中预备~初一学生“快乐指数”最低。另外,职务的不同对学生与父母相处影响不大,但在与辅导员相处上表现出的影响则比较明显。

分析影响学生人际交往方面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可知,在“与队员交往”快乐的原因中,“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占44.7%;不快乐原因中,“交往少或交往质量差”比重最大,占47.8%;但是,有21.7%学生认为“友好相处,在一起学习、玩、交流开心”、“互相帮助”,却仍给出较低分数。在“与辅导员相处”不快乐的原因中,28%的学生认为与辅导员“没相处过或相处少或难相处”,但是认为“老师关爱、帮助、鼓励我们”,却仍给出较低分数的学生比例也占到了10.7%。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原因时,有一部分学生只报告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如“快乐”、“不快乐”、“一般”等,对于原因不作解释。另外,相对于“报告快乐的原因”时,报告“不快乐的原因”时使用这种回答方式的学生所占比重更大,几乎是前者的两倍。

(五)关于对学生获得快乐的途径调查

学校里什么事情让学生觉得最快乐和最不快乐,以及自己希望获取快乐的事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内容,分类(活动、交往、课程学习、休闲娱乐、老师影响力等)进行归因,“最快乐的事”排在第一位的是活动,其次是交往,第三是学习。“最不快乐的事”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学习、交往、与老师交往。“目前最希望获取快乐的事”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学习、交往、休闲。

具体分析可知,学生在学校中最快乐的事、最不快乐的事以及希望获取快乐的事,494位学生给出了585个回答。在最快乐的事情中,有四成以上的学生回答了“活动”;在最不快乐的事情中,“学习”和“交往”所占人数比例分别达到33.0%和28.3%;在希望快乐的事情中,有43.1%的学生的回答与“学习”有关。这与前面对快乐感受的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即学生在与队员交往上“快乐指数”最高,在课程学习上分数最低。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多渠道开展快乐中队创建取得基本成效

创建“快乐中队集体”是上海市少工委自2002年8月起,在全市初中和小学少先队基层组织中开展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建设活动。此次调查显示,经过五年努力,队员们从组织自主管理、活动参与、友好交往中获取多项自我认定和满足,有3/4的队员对少先队中队集体生活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72.8%的队员给出的综合“幸福指数”为4-5分,并对中队组织生活、课程学习和交往三个方面给出了介于3.69-4.36之间的平均分值,整体处于中等以上,这表明大多数的队员的主观幸福感较高,少先队快乐中队集体创建取得了初步成效。

1、借助民主自治,获取情感体验和满足

少先队组织在建设快乐中队集体过程中,为队员们创设了决策、管理、执行等建设流程的多重参与机会。队员们通过情景体验,规范行为,认知社会,获取自我满足,感受幸福。调查显示,小社会里自我意愿的表达和付诸行动的自动化运作,依旧是队员们非常看重的自治方式。有72.9%的队员为中队取了自己喜爱的名字,52.4%的队员为中队设计了有趣的吉祥物,86.2%的队员认可自己参与选举队干部,71.1%的队员参与制定了中队公约,70.2%的队员知道自己中队设置了队角。队员们非常关注自己的想法在中队中的认可度。少先队的各项细小的“当家”项目渗透于中队民主生活中,使队员有机会把个人的想法融入中队的自治管理,从而提升了他们民主选举、民主评议、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意识,得到治理“成功”的心理满足。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队员们对中队队角的知晓度很高,但仅有19%的队员表示经常参与布置队角,28.3%的队员有时参与布置,整体动手参与率并不高。这表现出,队员们对短期性、一过性的参与治理行为有着积极的兴趣,而对长期性、重复性、单一的队工作则兴趣不大。如何帮助队员克服怕吃苦、厌烦等消极情绪,持久保持管理的“新鲜感”,增强队员的工作情趣,还需教育者进一步研究,以引导队员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对幸福的感知。

2、借助活动开展,感受成长的基本需求——快乐

少年儿童成长的最基本需求是快乐,这也是他们的第一需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少代会上对队员们提出的三点要求之一就是“快乐生活”。我们从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多种活动的不同表现形式入手,分别对队员们参与的活动进行抽样调查,活动包括假日小队活动、主题队会、10分钟队会、争章活动和其他少先队组织的课外活动。调查显示,在假日小队活动方面,21.5%的队员经常参加,43.1%有时参加,12.1%从来没有参加;在中队主题队会方面,43.2%的队员经常参与和开展,36.2%有时参与和开展,只有3.4%从来没有参加;在10分钟队会方面,31.8%的队员经常参与和开展,27.3%有时参与和开展,13%从来没参加;在雏鹰争章活动方面,49%的队员经常参加,25.5%有时参加,9.7%从不参加;在少先队组织的其他课外活动方面,31.6%的队员经常参加,26.5%有时参加,15%从不参加。

总体而言,上述活动在全市基层中队建设中基本处于正常运作状态,队员的活动参与率较高,尤以主题队会和争章活动较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十分钟队会一直以简便、灵活、机动、多样、能充分发挥队员自主自动和创造性而受到队员们的喜爱。但问卷显示,队员们“经常”和“有时”参与仅为59.1%,很多队员午间休闲和活动时间被教师过多的订正和“补差”占用,队员时间的配置、活动意愿的释放以及学科知识修正之间的矛盾,需要得到教师科学、合理、充分的调试和支持。如何正确看待能力提高和知识掌握,如何把知识学习和队员喜爱的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还需要辅导员、任课教师共同研究,从而使队员的脑力、体力、学力获得自然整体科学地发展。

另外,中队活动带给队员的快乐极其重要。活动不仅可以让队员体验到快乐,提高他们对活动的兴趣,而且可以使他们在学业之外放松自己,表现出个人价值,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增强整个中队的活力和凝聚力。与先前中队综合快乐数据相比较,队员们评述理由时,认为少先队活动生动有趣、中队生活充实热闹的队员仅占11.2%,更多的则认为中队生活乏味、平淡、无新鲜感。说明虽然队员的活动参与率尚可,但真正从活动中感受到的快乐和幸福的队员却很少。调查启示我们:少先队在开展各项活动前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精心设计,辅导员需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多角度启发、合理“干预”和扶持,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多样性,让活动变为“磁石”吸引队员,并通过各项活动,让队员获得需要的满足,感受情绪的基本体验——快乐,同时开阔视野、拓宽知识、认知社会、规范行为、提高能力,从中获得持久的主观感受——幸福。

3、借助交往互助,成为获取主观幸福感的首要来源

少先队组织具有引导队员与他人、与社会建立良好交往条件与方式的功能。少先队组织也通过活动为队员们提供了多向交往平台,帮助队员沟通信息、建立纯真的友谊、学会合作、学会助人。Kwan和其他学者发现,和谐的友谊或个体与他人关系协调的程度,对幸福感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本调查验证了这一观点。调查表明,少先队员借助快乐中队集体创建,在交往中形成的友谊是他们最看重的,因交往而感知的快乐指数是最高。队员们渴望得到友谊,希望能融入集体之中,他们愿意在同伴面前敞开心扉,真诚的交往是他们获得友情的基础,希望与同伴之间互相关心、理解和帮助,使他们自己获得很多的满足感与安全感。另外,调查还显示,在网络流行、住宅封闭、独生子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队员们比任何时期都渴望交往,也更注重交往的品质。

(二)无法体验到幸福的困扰

1、来源于学习

由于受教材所需掌握的知识量的限制、教师和家长期望的影响、队员自身的发展要求、社会就业现状严峻等多项因素的干扰,队员在课程学习上的“幸福指数”是最低的,也表明学业压力和课业负担依旧是队员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我国,少年儿童的学习成绩是衡量他们的重要指标,所以少年儿童在学习上的主观幸福感较低。学习成绩对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不仅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学习体验产生间接影响。学习成绩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这样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开放式题目中,队员们感到最不幸福的事排在首位的依旧是学习,原因主要是:考试成绩不好、作业多、学习压力大、上课枯燥等,与前者调查相一致。这说明,尽管近年来少先队探索争章机制进课程的改革在教学目标、课堂形式、学习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取得掌握学科知识和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2、来源于与辅导员的交往

优秀的少先队辅导员(包括学科辅导员)通常都具备很强的亲和力。调查显示,辅导员(包括学科辅导员)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队员交往和实施教育教学的态度、方式方法。队员普遍感到不能适应消极的教育教学方式,如凶、发火、批评、惩罚、不关心等。通过与队员和与家长间的交往比较,与辅导员的交往能体验到的幸福指数最低,需引起重视。在信息时代的条件下,辅导员在实施教育教学时会面临很多挑战,有来自于教育外部的,也有来自于内部的。外部不可控,但作为内部系统的主要一环——辅导员自身的教育教学态度、方式是可以改变和调控的。当辅导员以德服人、以识教人、以情感人时,打动的是队员幸福感受,影响的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收获的是他们对辅导员的认同、亲近和更多地向上发展的动力。随着幸福指数的提高,辅导员的教育教学也会在宽松的氛围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随着少年儿童心理认知和生理发展较以往有所提前,队员不再满足于辅导员对他们浅层、表象的关爱方式,而是寄予情感更丰富、手段更多样、能打动“心门”的“对话”。反映在调查中,不少队员虽然体会到了老师的关心爱护、帮助和鼓励,但感受的幸福指数却依旧很低,值得辅导员们进行教育教学的深层思考和研究。

3、来源于自身成长综合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队员的认知、理解、判断也随之改变,带给队员的主观幸福感也不同。年级升高,综合“幸福指数”越来越低。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感受到的知识较新鲜、学业压力较低,课余时间较多、活动开展丰富有关。调查发现,小学三~五年级学生因“学到知识”而给出了较高的“快乐指数”。还发现,高年级学生因“学习紧张”而给出了较低的“快乐指数”。由此可见,知识学习依旧是学生评判幸福感受的最直接、最主要因素。这与对学生获得幸福途径的调查相一致,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多的认为“学习”不快乐,同时,也更多的希望“学习”快乐。另一个内在因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能意识到父母的期望,而父母的期望在集体主义文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更多的影响。

(三)性别、年级、职务、地域对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男女生综合学习成绩和能力在九年义务教育里普遍存在倒挂现象,辅导员经常会下意识地偏向女生,给予更多“关照”,反映到主观幸福感受也是如此。本次调查发现,学校所处地域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微乎其微,而性别所起的作用则要大得多。男生在中队生活、课程学习、与队员交往、与辅导员相处、与父母相处上的“幸福指数”均低于女生。同时,在获得快乐的途径上,男生和女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交往”,女生更多地认为“交往”是最快乐的事情,这可能与女生感情更细腻、体验更深刻、成人对其期望更低以及更善于倾诉和宣泄情感等因素有关。通常在中队建设中,队干部往往能获得更多关注,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容易倾向于他们,这就造成了部分集体成员的情感失落。调查反映,担任职务越低,队员的“幸福指数”也越低。尤其是在课程学习和与辅导员相处上,队员与其他三者之间的差距更为明显。总体而言,性别、年级、职务这三个背景因素在学生的幸福指数上影响显著。

(四)教育提供队员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幸福的途径尚为单一

一个社会组织形态越先进,提供给大家可选择的内容也越丰富,提供给个体幸福的体验机会也越多。有327位学生回答了“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实现所想要的快乐”这一题目。结果发现,“努力学习”是学生认为至关重要的一个途径,共有58.1%的学生选择这个答案。此外,还有与同学交往、考试成绩好、静静地等待(下课和放假)等,但这些途径所占比例都很小,均在7%以下。队员寻求实现快乐的途径较为单一,需要少先队组织提供更多机会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最不快乐的事情”这一问题,不作回答的有76人;在回答“最快乐的事情”时,不作答的有16人;在回答“希望快乐的事情”时,不作答的有58人,人数也较多。究其原因可能有:怕麻烦,“懒”的回答;由于采用教师发放问卷方式,受辅导员影响力制约,有所顾忌;不愿意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受各方影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普遍提前,学生的内心世界隐藏较以往更深,如何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使教育更具针对性,需要施教者不断研究和努力。

四、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保障权益,让少年儿童享受应有的快乐福祉

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少先队创建和谐小社会。今天的少年儿童已不简单地把吃好,穿好,有书读,有人爱看作是自己应有的福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把“快乐”作为个体追寻的福利目标,这也成为构建和谐小社会的必然需求。教育工作者对少年儿童这一需求变化应有清醒的认识,明确在目前教育现状下,应通过何种途径,提供何种帮助,创设何种氛围,通过何种教育方式,满足队员正向的快乐福祉需求,以保障队员们健康情感体验的基本权益。

(二)加强组织建设,提升中队生活品质

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是少年儿童,队组织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在队组织中,培养组织意识、组织观念、组织情感以及服务组织的能力,有了组织归属感就有了幸福。我们感到:最好的小社会应是少年儿童最快乐的社会,最好的政策是能够带给少年儿童最大快乐的政策。首先,教育部门应重视加强队组织建设,在政策上提供有力保障,给予队员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少先队活动,接受队组织教育,进行民主建设,获取组织关怀,感受组织温暖。其次,少先队组织自身应深入了解童心需求、成长需求,遵循科学发展规律,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与实践,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多角度多视点,从细微处入手,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队员生活品质,让教育的福祉真正惠及每一位队员。

(三)持续量化幸福研究,适时提供服务保障

少年儿童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不同地点、不同测量方法的影响下,都会产生不小的波动。研究者应重视研究“幸福指数”背后的信息,为一线教师提供合理的教育指南,适时调整教育方法,以保障队员享有优质的教育服务。

1、针对学业负担过重的对策。在“快乐中队”的创建中,“快乐学习”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首先应系统研究教材量、知识掌握点和一线施教的现状,尊重主体,有机调整,给基层“减负”工作舒通障碍。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应帮助教师认识到:不能用简单的高压强制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需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科学配比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学习时空的占用量,腾出适度时间,寓知识于活动中,帮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境中提高学识和学力。其三,调查反映近一成的学生认为老师上课时的积极方式(风趣、负责、认真等)使自己觉得学习是快乐的。这一现象应对教师有所启迪,教师可从快乐的课堂、快乐的学习方法、快乐的学习体验、快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入手,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科学提高教学质量。其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在学习中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其五,学校应利用各种宣传渠道,求得家长、社会对“减负”的广泛理解和支持,有力地推动“减负”措施的执行。

2、针对队员交往需求的对策。师生都应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越信任别人,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种相互信任本质上是对彼此人格的肯定。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交朋友,会感到轻松、快乐。对于队员渴望与班主任(辅导员)改善关系,以及部分队员对于辅导员给予的关爱并不感到满意和理解,建议学校管理者帮助教师充分认识教师的权威和人格魅力的隐性作用,使教师放下架子,亲近学生,了解童情,体悟童心,变单向说教为双向沟通,给予学生尊重、鼓励、表扬和亲切的对待,重视自己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次数与质量,建立平等的师生友谊,以增强队员对教师的信任度、满意度。针对队员特别重视队员间的人际交往现象,建议中队多搭平等交往的平台,创设民主评议,创造良性竞争氛围,发扬少先队倡导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作风,变医治心理疾病为预防心理疾病,引导每一位伙伴借助丰富的少先队活动,建立真挚的友谊。

3、针对队员解决心理问题、获取幸福途径匮乏的对策。建议少先队通过活动,多提供和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引导队员正视挫折,变被动接受、消极等待为主动接受,积极改变,在自助过程中体悟解决问题的快感。

4、针对部分队员期盼获取公众认可的对策。建议辅导员公平对待学生在性别、职务上的差异,多关注中间层学生,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培养能力的舞台,使教育资源在中队中也能得到均衡化配置和发展。

5、针对队员获取幸福的内容与社会需求、国家需求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对策。建议中队辅导员加强人生观、价值观、国家利益、社会责任等教育,引导队员认识到,实现社会价值、担负起国家的责任才是真正的幸福。

6、针对队员提出的少先队提供的任务性活动多,能引发兴趣的活动少的对策。建议各级少先队组织在开展活动前,先由下至上,多倾听队员的心声,民主集中,合理修改,再由上至下全面运作,不断创新,变只求速度、给领导看、给大人看为求教育质量高、趣味性强、玩性强的活动,即便活动进展速度慢些,只要实效性强,也应获取多方支持和肯定。

(四)正确看待调查结果,促进教育科学发展

学生给出的幸福指数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感受,受个人情绪、认知、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幸福指数的高低,并不能反映办学质量的强弱,教育者更应重视由“幸福指数”所传递的各类信息,科学施教。针对调查中受班主任(辅导员)影响力制约,队员“心门”紧闭,造成有效性调查和有效性施教难度加大的现象,建议进一步分阶段进行幸福指数调研,方法可调整为队员间访谈法,以贴近队员、倾听同伴心声的形式,对本次调查的不足进行合理补充,帮助一线教育者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略,使教育真正成为国家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载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高鹏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生......

    生活满意度指数与幸福感指数调查报告

    【摘要】:生活满意度是个人对生活的综合认知的主观判断,主要是对个体自我生活的一个总体的概括认识和评价,这种评价对主观幸福感至关重要。幸福感作为一种心理感觉,与生活满意......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之农民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

    河海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之农民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深居“天堂”的人民——对金寨县农民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 前言: 这里的夜晚是那么让人陶醉,那么使人流连......

    依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论文[5篇]

    依恋(attachment )是指婴儿与抚养者(特别是母亲)形成的一种持久而深入的情感联结,包括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两个维度,Bartholomew等依据内部工作模型区分出四种依恋类型,即安全型......

    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调查问卷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您的辛勤劳动致以最真挚的敬意,您辛苦了! 这是一份调查问卷,目的在于了解当前我院教师工作满......

    研究生身体自我认知、自信心及其关系研究

    研究生身体自我认知、自信心情况及其关系研究 摘要为了了解当前研究生身体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情况及其关系,采用量表法对112名研究生进行了身体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研究。结果......

    农村孤寡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的调查》项目总结报告

    《农村孤寡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的调查》项目总结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村孤寡老人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这一项目的总结,从而了解项目实施过程......

    关于对提高公安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提高公安民警幸福感和满意度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进行了研究,网上也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人群的幸福感与满意度指数进行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