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腔静脉滤器申请
关于XX医院临床使用
“下腔静脉滤器”的申请报告
XX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医院简介......仅2013年我院骨科具有使用下腔静脉滤器指证的患者近300余人次,但我院目前尚不具备引进下腔静脉滤器资质。鉴于此,向XXX卫计委申请我院可以购进并使用下腔静脉滤器,原因如下:
一、血栓形成引起肺栓塞的患者越来越多。溶栓是治疗血栓的有效手段,由于溶栓本身也有可能造成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的风险,因此对有发生肺栓塞高风险的病人滤器植入下进行溶栓治疗更为安全。尤其对一些有溶栓或长期抗凝治疗禁忌证的病人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下腔静脉滤器本身对深静脉血栓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却能有效拦截下肢深静脉血栓而预防肺动脉栓塞。由于滤器的应用,使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而导致的肺栓塞发生率可大大降低,保障了病人生命安全。
(一)主要适应证:紧急情况需立即放滤器者:
①急性髂、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存在大量血栓并且血栓有浮动者或肺栓塞抗凝治疗有禁忌者;
②严重肢体创伤术前或其他疾病急需行外科手术治疗并下肢血栓者、尤其是对于需要行下肢骨科手术,盆腔或腹部手术以及神经外科手术的急性下肢血栓患者,即使这些手术不是抗凝治疗的禁忌证,但是由于麻醉和手术操作等原因容易导致血栓脱落或新的血栓形成,放置滤器可防止肺栓塞,保障手术安全;
③尽管施以足量溶栓抗凝药仍然出现PE再发者;
④下肢血栓形成或肺栓塞抗凝治疗过程中因出血并发症需终止抗凝者;
(二)次要适应证:可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选择性放置滤器:①急性中央型下肢血栓形成有发生肺栓塞风险者;
②妊娠并下肢血栓或肺栓塞;
③下肢下肢血栓形成病人在外科取栓或介入溶栓治疗前;对有临床适应症的病人,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血栓,安全有效,可减少血栓后综合征,有效的预防下肢血栓患者中致命性的肺栓塞的发生。
二、业务发展需要
目前,我院已具备安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条件和技术水平。为进一步拓展巩固业务水平,预防下肢骨折患者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患者需求
部分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不愿意转上级医院,同时,骨折患者搬动有再次损伤和发生脂肪栓塞的风险,家属及患者不愿意搬动。
危重患者暂不能转院的,必须本地抢救治疗,亦具有使用下肢静脉滤器指证者,则必须使用下腔静脉滤器。
四、如果在我院开展此项技术,医疗费用会大大降低,节约医保 资金。
综上所述,我院申请使用下腔静脉滤器。
妥否,请批示。
XXXXXXX人民医院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执业护士护理论文指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导管溶栓术的护理(xiexiebang推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36~78岁,左下肢DVT12例,右下肢DVT26例,发病时间为3~24d。临床表现为患肢疼痛、肿胀、皮肤瘀斑和浅静脉曲张等。均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并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明确DVT及其累及的部位和范围。
1.2治疗方法
1.2.1下腔静脉造影
患者取平卧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监视下,采用Seldinger技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健侧股静脉植入导管鞘,应用导管导丝交换技术,将造影导管由下腔静脉分叉处送入患侧髂静脉造影观察血栓分布情况及下腔静脉情况。
1.2.2下腔静脉滤器植入
经健侧股静脉放置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位置在双肾静脉与下腔静脉分叉之间。
1.2.3腔内导管溶栓
置溶栓导管顶端于血栓末段或患侧股动脉,连接微量泵推注尿激酶,行腔内溶栓治疗。单个病人使用尿激酶总剂量为50万~950万U。
1.2.4抗凝治疗
腔内导管溶栓同时,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部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续7~10d,随后口服华法令抗凝6个月以上。
1.3结果
本组患者均一次成功植入滤器,经溶栓后患肢肿胀消退,术后3例出现腹股沟血肿,在彩超下压迫并加压包扎后消失,均未发生肺栓塞、腔静脉滤器并发症等,术后7~14d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2临床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急性DVT使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引起患肢明显肿胀,最后可因水肿影响患肢动脉血供而有截肢的危险,且滤器的费用较昂贵,患者往往精神高度紧张、忧虑,故应加强心理护理,告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介绍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密切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1.2术前常规准备
协助行下肢静脉血管彩超、心电图、胸片、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心慌、气短、呼吸急促等肺栓塞症状。术前备皮、做碘过敏试验。
2.1.3体位及饮食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制动,患肢抬高约20°,膝关节屈曲位5°~1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嘱患者不按摩、不热敷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并进低脂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术前禁食12h、禁水4h。
2.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倾听患者主诉,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密切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
2.3术后护理
2.3.1患肢护理
术后抬高患肢20°~30°,制动24h。术后5~7d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起床活动时穿医用弹力袜,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感觉变化,每天定时定位测量患肢周径,以观察疗效。
2.3.2导管溶栓的护理
一般局部溶栓3~5d,应妥善固定导管并每天换药,防止导管脱出及感染等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穿刺点渗血、皮下出血等。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时,宜选择患侧下腹壁靠近腹股沟处或大腿内侧,以增加患肢药物浓度,增强抗凝作用。拔除导管时,局部加压包扎24h。
2.3.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出血:因DVT治疗包括溶栓、抗凝和祛聚,故要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及时正确留取血标本,检测出凝血时间等,以便调整用药剂量。注射时,延长局部按压时间。进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观察有无腹痛及便血。观察神志、面色、瞳孔,严防颅内出血。
②肺栓塞:虽然下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防止肺栓塞的发生,但小于3mm的血栓仍可通过滤网发生,故术后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询问有无胸闷、气短、胸痛、咳嗽等肺栓塞症状,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
③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注意观察有无下肢肿胀、静脉炎等。
2.3.4出院指导及随访
①术后定期复查滤器情况。
②遵医嘱口服华法林6个月以上,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如出现患肢红肿热痛和色素沉着时立即就诊。
③告知患者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走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及血供。适当活动肢体,3个月内避免负重活动,坚持功能锻炼。活动时坚持穿衣用弹力袜,卧床时适当抬高患肢,主动作伸屈运动促进静脉回流。
④告知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对血管有不良刺激作用,可诱导血栓形成,嘱禁烟禁酒。
⑤进富含纤维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3讨论
DVT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早期主要并发症是肺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腔内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不仅可捕获大块脱落血栓,防止肺栓塞发生,而且能提高溶栓效果,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术期严密的观察及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第三篇:关于静脉输液的申请
关于开展静脉输液诊疗项目的申请报告
xx县卫生局:
根据国家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我县卫生部门的直接领导支持下,严格按照卫生厅下发的《关于规范村卫生所室静脉输液的通知》,现将xxx卫生所分所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xxx卫生所分所是xxxx一体化管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属非营利性机构。座落于xx村村委会旁,卫生所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五室分开,布局合理,内设独立的:诊断室、注射室、药房、治疗室、观察室。
卫生所开展有内科、儿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预防保健科,承担着全村2300多人的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儿童预防接种和妇幼保健服务,卫生所配备有基本药品300余种,急救药品有:肾上腺素、氨茶碱、利多卡因、地塞米松、阿托品、速尿等10余种,我所先具备医疗设备有:血压计、听诊器2台,超声雾化吸入器、紫外线灯1架、诊疗床、诊断桌、急救箱、出诊箱、外科换药器械、电脑、打印机、体重秤、观察床3张等,年诊疗人次2000余人。
二、基本医疗服务 我所坚持门诊患者登记制度,规范书写处方,并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将医生电话对外公布,辖区患者及邻村患者随叫随到。同时开展出诊、咨询、临终关怀等业务,最大限度的服务辖区村民就医。
三、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特别服务弱势群体,社会效果良好,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我所实行医疗、卫生、保健和约定服务,所有辖区居民可享受免费量血压、健康咨询、体格检查等服务。其中慢性病人即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免费服务。
我所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和医疗行为等,已经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好评,为了更好的服务辖区村民,我所特此向贵局提出申请,批准本所开展输液诊疗项目服务。望批准为盼!
xxx卫生所分所
申请人:
2012年xxx
第四篇:蛛网膜下腔出血专科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专科护理(2013年修订)
卧位与休息 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头部抬高15°~30°置于头低脚高位,禁忌无枕仰卧。告之其一切活动均在床上进行,如在床上进食、排尿排便等。减少搬动病人及必必要的检查,避免各种刺激,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脑疝的发生
意识状态:若昏迷出现快且深则提示出血量大,颅内压高;持续性昏迷则提示脑干受损,必须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措施,以防脑疝的发生。
瞳孔:出现脑疝者其眼神经受压,对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发热多在出血后2~3d内发生,体温波动在38℃~39℃。但亦有高达40℃以上者,体温过高提示合并感染或出血波及下丘脑或由于血管痉
挛引起丘脑下部缺血,则可发生中枢性高热。可给予冰块物理降温,或用复方氨基比林2ml肌注,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若呼吸急促或出现潮式呼吸,表示呼吸中枢受损;若脉搏缓 慢血压升高,为脑疝早期表现。
头痛呕吐情况:若头痛剧烈,呕吐频繁,为脑疝前驱症状,也可能为再出血。局限性劈裂样剧痛,始于前头部表示幕上出血,经脱水治疗后多数好转。
癫痫的护理观察
要专人护理,解开衣领、腰带等以减轻呼吸困难,同时将压舌板、筷子等置于患者口腔的一侧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和颊部。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内异物,使 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第五篇:锁骨下静脉穿刺
中央静脉是近心真个粗大血管,于该部位置管是血活动力学监测、输液、静脉高营养、心肺复苏和安顿心脏起搏导管的理想通道。
中央静脉置管有多条通道,如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经外周静脉插进中心静脉(PICC)等。
一、适应症
1、缺乏外周静脉通道或条件不好。
2、需要反复输进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
3、需要输入高渗或粘稠的液体(如TPN、脂肪乳、氨基酸)。
4、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液(如输液泵)。
5、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小板等)。
6、需逐日多次采集血样(无论需抽几毫升血液,前两次抽出血须大于4.5ml,因此血混有肝素盐水不用换注射器直接推进血管、第三次抽出血可直接送检,取血后连接输液或重新封管)。
7、需长期输液治疗。
8、需连续中心静脉压监测、各种紧急抢救如休克 CPCR。
9、各类大而复杂手术。
10、放置起搏导管。
二、相对禁忌症
1、己知或怀疑与插管相关的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迹象。
2、病人身体条件不能承受插管操纵者。
3、已知或怀疑病人对导管所含成分过敏者。
4、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
5、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
6、局部组织因素:影响导管稳定性或通畅者(凝血障碍、免疫抑制者慎用)。
7、胸廓畸形或锁骨和肩胛畸形。
8、锁骨和肩胛带外伤,局部有感染。
9、横膈上升,纵隔移位等胸腔疾患。
10、明显肺气肿。
11、凝血机制障碍。
12、极度衰竭病人。
三、锁骨下静脉解剖特点
锁骨下静脉较表浅粗大,成人周径可达2.0cm,常处于充盈状态,静脉壁与筋膜附着,管腔不易塌陷,可重复使用,尤其是循环血量不足而静脉穿刺困难时,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在相称于胸锁关节及前斜角肌内缘处汇合形成静脉角,此处右侧有淋巴导管,左侧有胸导管汇入,穿刺右侧较安全,以免误伤胸导管。右侧锁骨下静脉比左侧粗,变异小。
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处,其后方约5mm便是肺尖,因胸膜顶和肺尖较第一肋软骨高出3cm~4cm,如进针角度过大或潜行过深,均易刺破胸膜和肺组织。
四、锁骨下静脉穿刺 ㈠置管前预备
1、遵照医嘱,穿刺前进行病人教育。病人或家属签署置管同意书。
2、无菌贴膜、缝合包或中心静脉穿刺包、10ml注射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输液器。常规消毒用品、肝素帽或可来福接头、止血带、无菌手套。
3、接可来福前先排气,连接时使螺旋口气合即可,勿用力过大,避免损伤连接器,致使出现裂缝,导管堵塞。㈡穿刺部位
1、锁骨上穿刺法
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交界之顶角,在角的平分线上,距顶点0.5cm~1.0cm处为进针点,穿刺方向对侧胸锁关节。
2、锁骨下穿刺法
锁骨下缘的中点内侧1.0cm~2.0cm(中、内1/3交界处),穿刺方向对向胸锁关节。㈢操纵步骤
1、肩高头低位,头转向对侧,显露胸锁乳突肌形状。
2、建立消毒区,根据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局部消毒,展手术巾。
3、检查中心静脉导管是否完好,抽取20ml低浓度肝素液,将可来福接头排气备用。
4、选定穿刺点
⑴锁骨上穿刺法:针尖指向胸锁关节,进针角度约30°~40°,一般进针2.5cm~4.0cm即达锁骨下静脉。
⑵锁骨下穿刺法:针尖指向头部,与胸骨纵轴约呈45°,贴近胸壁平面呈15°,经恰能穿过锁骨与第1肋骨的间隙为准。
5、静脉穿刺。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包内自带的穿刺针穿刺静脉,观察回血,确认针孔全部进入血管后固定针头、保持针的位置。
6、见静脉回血后,将针头略推进,以免在呼吸或活动时针尖脱出血管之外。
7、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持导丝推送架置入导丝。
8、固定导丝,退出穿刺针。
9、沿导丝置入血管鞘,扩张穿刺通道后退出。
10、沿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退出导丝。
11、用低浓度肝素液冲洗导管(先回抽血液,排尽空气),与可来福接头连接。
12、连接输液系统及导管,用专用固定器固定导管并将其与皮肤缝合固定,用无菌贴膜保护穿刺点。
13、局部压迫(建议选用日用袋装食盐500g)24h。
五、护理观察 ㈠留置过程中观察
1、导管定位:建议在连通输液系统之前,在床旁X线下对导管头部的位置进行定位。
2、穿刺点有无出血。
3、穿刺点部位有无红肿或血肿。
4、病人有无不适感,如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
5、穿刺点有无液体渗出或水肿。
6、穿刺点四周有无疼痛或硬结
7、体温有无变化(体温是中心静脉留置过程中监测感染的重要指征)。
8、液体输入状况。
9、导管有无脱出。㈡操作后记录
1、穿刺后记录 ⑴导管型号。⑵导管长度与内径宽。⑶外露段的长度。⑷选择穿刺血管。⑸导管放置时间。⑹放置过程。
⑺放置时出现的任何情况。⑻导管留置在左侧或右侧。
2、留置中记录 ⑴心脏及肺部情况。
⑵导管留置状况(有无并发症)。⑶输液状况。⑷换膜时间。
⑸体位变动对输液有无影响。⑹解决方法。⑺备注。㈢导管的护理
1、导管固定
用10x12cm透明膜固定导管,将固定器须用贴膜贴住。
2、封管
建议用20ml肝素盐水封管,每ml盐水含肝素50U~100U。24小时不输液,早晚各封一次。
3、更换贴膜
更换贴膜时应按常规消毒穿刺点,在操作后第一个24小时后更换贴膜,以后每3天或每周更换一次(与使用贴膜特性有关),出现湿润、脱落等任何污染或危及导管时随时更换,使用发汗剂者要求每48小时更换敷料,病人若带导管洗涤时应用大规格贴膜将暴露段导管固定器和肝素帽全都贴住以防止水渗进引起感染。换膜时应压住导管固定翼,向近心端方向撕,避免拉出导管。
4、导管的拔除
建议导管留置时间8~12周,可根据治疗所需由医生决定留置时间。
导管拔除时应从穿刺点部位轻慢拔出,立刻压迫止血,用敷料固定,每24~48小时换药直至创口愈合,丈量导管长度,观察有无损伤或断裂并做好记录。㈣注重事项
1、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较多,发生率为0.5%~2%,故不宜作为普通穿刺。
2、尽可能选择右侧、锁骨下穿刺。
3、锁骨下静脉吸气时可为负压,在进行插管、更换接头时须在呼气后屏气相;输液时应使一段输液管低于病人心脏水平,且液体不可输空。
4、严格手术技巧,防止并发症。㈤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题目的原因及处理
1、误伤动脉:穿刺过深,误入动脉,加压止血。
2、导丝置入不畅:导丝前端触及血管壁,退出少许,旋转导丝即可送入。
3、导管堵塞:穿刺时间过长,病人年龄偏大,血粘稠度高,在 穿刺前可将导管注满肝素盐水后再穿刺。
4、心律变态:导管尖端位置过深所致,退出导管少许。
5、液体输入不畅:由于导管只有一末端孔。如末端孔顶到血管壁,回血抽不出且液体滴入不畅,此时将导管外抽l~2cm,如再不畅将导管外端转几圈,避开静脉壁。㈥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
1、气胸:进针角度过大或潜行过深,易进入胸腔。以下情况应警惕气胸发生:穿刺难度较大,经反复穿刺者;穿刺后穿刺侧呼吸音减低或有呼吸困难者;术后需机械通气时,最好穿刺成功后作胸部透视。
2、空气栓塞:在置管、更换正压接头、输液时,严格排气。
3、血胸:因损伤锁骨下静脉壁与胸膜,导管经静脉插入胸腔,使血液流入胸腔。置管成功后,需回抽血液,用低浓度肝素液冲洗,保证导管通畅;若回血障碍需及时查明导管位置。
4、穿刺入锁骨下动脉:因进针点和角度偏侧外或解剖异位。发生误入动脉,立刻拔出,局部加压5~10分钟。
5、淋巴管损伤: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形成静脉角,此处右侧有淋巴导管、左侧有胸导管汇入,因淋巴管管径变异较大,有误穿刺可能。穿刺成功后,必须有明显回血,否则重新穿刺。
6、心房纤颤:若导管过深,导管进入右心房,直接刺激右心房,出现心房纤颤。将导管退出少许即可。
7、臂丛神经损伤:穿刺点太靠近锁骨中点外侧时,可能损伤臂丛神经,穿刺方向最好对向胸锁关节上缘。一旦发生上肢麻痹或放射性疼痛时,立即将针拔出。
8、感染:与无菌技术及不及时换药有关,免疫力低下病人。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
9、导管阻塞:药物配伍禁忌,药物之间不相溶,未经盐水冲管就肝素封管,脂肪乳剂沉淀引起或血管内膜损伤,正压封管不严格引起。
10、导管断裂:血管内导管断裂与导管质量有关;血管外导管导管断裂,与导管折痕或水止卡压痕处断裂、漏液。血管内断裂,形成导管栓塞,开胸手术;血管外断裂,重新更换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