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
山西省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
煤炭资源整合是全面提升资源整体开发水平、煤炭企业产业集中度和安全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煤炭资源全面实行有偿使用或资本化管理,是矿产资源国家所有的重要法律体现。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三大煤炭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晋政发[2005]6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煤炭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意见(试行)》(晋政发[2005]20号),为实现我省提出的“到2010年全省形成2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1-3个5000万吨级以上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和全省30万吨/年以上矿井煤炭产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的目标,促进煤炭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推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保障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高标准现代化矿井为重点,以“资源整合、关小上大、能力置换、联合改造、淘汰落后、优化结构”为方针,以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目标,通过“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科学规划、龙头带动”的方法,切实做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最大限度地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和显化资源价值,切实维护投资者、农村集体、农民的既得利益,促进煤炭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根据开采现状和资源条件,按照资源储量与生产规模匹配、有序开发与统筹规划并行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编制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
坚持关小改中上大的原则。在重点产煤县,不再保留年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煤矿;对于实施资源整合的煤矿,要按照储量与规模匹配的原则进行改造,扩大单井生产能力;对矿井布局不合理又不能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矿,由地方政府按照有关规定限期予以关闭。
坚持有偿出让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对于拟单独保留的煤矿、拟整合的煤矿、拟整合的已关闭矿的剩余资源及边角零星资源全部实行有偿出让;对于多个矿区包围的关闭矿资源或空白资源,具备公开出让条件的,应通过公开出让的方式确定整合资源的归属。
坚持明晰产权的原则。实施资源整合的煤矿,要采用股份制、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解决各方利益,明晰和理顺产权关系,实现煤炭资源和煤炭企业同步整合。
坚持有效保护资源的原则。对于下组煤尚未整体开发的矿区,暂不允许整合下组煤。
二、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范围和方式
资源整合要以县(市)现保留的矿井为基础,通过煤矿之间合并井田、联合改造,以及对已关闭矿井的剩余资源、零星边角的空白资源及相邻煤矿所划出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单井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晰产权关系。鼓励省内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地方国有骨干煤矿和其它大中型煤炭深加工企业对地方中小煤矿实施联营、兼并、参股、控股、收购,并进行改造及资源整合,实现低成本扩张,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资源整合原则上只限于两座或两座以上煤矿之间的联合改造和实施兼并,对于重点产煤县年生产能力不达30万吨的单座煤矿不允许整合已关闭矿资源和其它空白资源。
在我省境内,过去通过行政审批无偿取得采矿权的煤矿(经省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顿领导组验收合格的煤矿和经省煤炭工业局认定的基建矿)属于有偿使用范围;对过去已实施关闭的煤矿、本次县(市)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中确定为淘汰关闭的煤矿,不实行有偿出让。
对过去通过行政审批无偿取得采矿权的国有煤矿,其采矿权价款按照有关规定批准后可以转为国有资本金。对过去通过行政审批方式无偿取得的其它煤矿采矿权,如资源量较多、规模较大或可以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矿,在政府与采矿权人和投资人协商同意的基础上,可将采矿权价款全部或部分转为国有资本金,形成国有控股或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如资源量较少、规模较小且难以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矿,采取“资源一次划定、分期分段出让、价款随行就市”的办法变现,征收采矿权价款。
对不具备采煤方法改革条件的煤矿、重点产煤县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矿井、属于关闭范围的矿井、“证照不全”的矿井以及国家有特殊限制规定的煤矿资源不予出让,限期关闭。矿井关闭后,如对其资源进行整合,按新增资源征收价款。
三、资源整合的主要目标、任务
矿井数量指标。通过实施资源整合和关闭矿井,各市煤矿数量要减少30%以上,其中重点产煤县生产能力在9万吨/年以下的小型煤矿要在2005年底前全部淘汰;到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内的小型煤矿数量减少70%,全省30万吨/以上矿井煤炭产量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到2015年所有小
型煤矿全部淘汰,全省煤矿个数控制在2000个以内。
新增资源面积指标。资源整合中新增的资源主要是就近整合已关闭矿井的剩余资源和零星边角空白资源,原则上资源整合后新增资源面积不超过整合、关闭前全县(市)煤矿已占用资源总面积的10%。
新增生产能力指标。原则上资源整合后新增生产能力不超过整合、关闭前全县(市)总生产能力的10%。
采煤方法和回采率指标。整合后的煤矿要全部实现壁式开采,达到一井一面、两个安全出口、全负压通风,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等生产系统及装备相应配套,并有显著提高;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75%,中厚煤层不低于80%,薄煤层不低于85%,资源回采率明显提高。
四、方法步骤。
(一)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程序
以县(市)为单位,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煤炭、安监、工商等部门和有资质的单位,对拟整合的煤炭资源开采情况进行实测,以县(市)现保留的矿井为基础进行统一规划,按资源整合的原则和市政府确定的分县(市)煤矿数量压减指标,统筹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井型,编制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单独保留煤矿的资源储量和生产能力等情况说明),由县、市人民政府逐级上报“省政府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办公室组成单位(省国土资源厅、省煤炭工业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由领导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组审查,报领导组批准后,由市、县组织实施。
(二)有偿出让的具体办法
1、资源储量的核实和认定
对单独保留的现有煤矿,以目前各市进行的储量核查结果为准,由各市国土资源部门统一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做为采矿权价款征收的资源储量依据;对实施整合的煤矿资源储量,由省国土资源厅认定。
2、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
不同煤种价款按资源量分别执行下列标准:焦煤、1/3焦煤、肥煤为
3.5-4.05元/吨(3.80元/吨);炼焦配煤为2.81-3.36元/吨(3.10元/吨);无烟煤为2.98-3.53元/吨(3.30元/吨);贫煤为2.48-3.03元/吨(2.70元/吨);优质动力煤、气煤为1.23-1.78元/吨(1.50元/吨);其它煤种为1.07-1.62元/吨(1.30元/吨)。
除已缴纳过采矿权价款的煤矿外,其它煤矿有偿出让的采矿权价款一律执行上述标准。
3、采矿权价款征收办法
对现有煤炭企业(含改制、转让的煤矿),其已占有的煤炭资源按照该标准计算收取价款;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矿,对其原有煤炭资源按照该标准计算收取价款,对其整合的关闭矿资源和空白资源,其资源价款按该标准上浮100%计算并收取;对于实行煤炭资源变现的非国有煤矿,现保有资源量一次划定后,按五年一个周期,对该周期内动用资源量采取同一标准征收价款,五年到期后,根据市场情况重新确定征收标准;对于实行采矿权价款折股的非国有煤矿,在政府与采矿权人和投资人协商同意的基础上,可将采矿权价款全部或部分折股。
4、采矿权价款征收机关
采矿权有偿出让变现价款全部委托市级国土资源部门征收,其分成按照晋财预[2004]105号文件规定,省、市、县按3:2:5比例;公开竞价出让的价款省、市、县按2:3:5比例分成。县级政府分成的采矿权价款要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对煤矿企业所涉及镇(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发展公益事业和维护农村原有的办矿利益以及对合法矿井的关闭补偿等。
(三)资源资产转为资本金的办法
1、资源储量的核实和认定依照本文第四条第二款“资源储量的核实和认定”的有关规定确认。
2、资源价款折股计算标准按本文规定的“采矿权价款收取标准”执行。
3、对煤矿现有的资产由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按评估价确定其价值,按投资主体作为资本金入股。
4、政府对国有控股、参股的煤炭企业的国有股权实行集中管理,享有资源价款折股后的全部股份,委托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或地方国有骨干煤矿管理经营,并依法按股权收取资本金收益。
5、政府要与所委托的管理经营煤矿的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或市、县国有骨干煤矿企业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在生产经营管理、安全责任、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四)资本金管理办法
对于经批准采矿权价款转为国有股的煤炭企业,其国有股或国有资本金的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煤炭工业局另行制定。
五、时间安排1、2005年9月底前,各市人民政府要向“省政府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办公室,正式上报分县(市)煤矿数量压减任务分解情
况及整合、关闭煤矿的具体名单。
2、2005年11月底前,要完成60个产煤县(市)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方案的编制、报送工作,2006年2月底前要完成方案的审查、批复工作。
3、2006年6月底前,全省要完成首批60个产煤县(市)的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其中包括36个重点产煤县,并完成其余产煤县(市)方案的报送工作,争取在2006年底全面完成。
4、2006年底进行总结验收和表彰。
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配合,推进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一)成立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实施煤炭资源整合、推进煤炭采矿权有偿出让,作为提高我省煤炭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成员为国土资源、煤炭、煤监、工商、发改委、经委、财政、国资委、行政监察等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门,具体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其它部门密切合作。要加强对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二)各有关部门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国土资源部门具体负责组织井下实测,严格核实资源储量,严格按标准征收采矿权价款,会同煤炭部门编制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实施方案,负责审批采矿权变更登记;煤炭部门负责对整合后矿井的设计审批、生产能力核定及生产许可证变更登记;安监部门对整合后矿井的安全条件进行审核;工商部门对采矿权人发生变更的煤炭企业其股分构成情况进行审核,进行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和工商登记;财政部门具体监管采矿权价款的入库和分成,与省国土资源部门共同审核采矿权价款转增国家资本金;国资委要将煤炭资源形成的国有股或国有资本金作为重要的监管内容,严防国有资产收益流失;行政监察机关要对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察,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三)加强对资源整合煤矿的监督管理
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对资源整合的煤矿要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和生产能力进行监督管理,整合后的煤矿只保留一套生产系统,坚决杜绝一证多井生产和越层越界开采,对于不按设计和违法开采的煤矿,要坚决依法查处,对于严重违法的矿井依法予以关闭,由政府收回采矿权重新公开出让。
(四)政府积极运作,营造良好环境。要积极引导煤炭企业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可行、各方自愿的原则,创造宽松环境,全面推进资源整合和
有偿使用;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推进此项工作,建立资源整合和关闭淘汰的合理补偿机制。同时,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推进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建设的要求,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充分转化,提升资源附加值,促进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山西省人民政府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
领导组名单
组长靳善忠省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段建国省政府副秘书长
张怀文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王守祯省煤炭工业局局长
巩安库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
成员令政策省发展改革委主任
洪发科省经委主任
黄福莲省监委副主任
张秋明省财政厅副厅长
张崇慧省国资委主任
王虎胜省工商局局长
康有全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
主任康有全(兼)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
副主任李成先省煤炭工业局总工程师
徐占成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总工程师
2005-8-1 0:00:00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
第二篇:山东省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
山东省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
2011年01月17日 17时29分 57 主题分类: 国企国资
“国有资产”
山东省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31号
《山东省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已经2010年12月28日省政府第8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姜大明
二○一一年一月五日
山东省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规范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建设,促进国有资产合理配置和国有资源有效利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以下统称执收单位)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征收管理和监督。
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属政府非税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任何单位不得坐收坐支、截留、挤占、挪用或者擅自减收、免收、缓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管理,协调解决有偿使用收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完善有偿使用收入收缴考核激励机制,防止有偿使用收入流失。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的主管部门。
行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是指执收单位将其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通过处置、租赁、对外合作、对外服务、对外投资和担保等形式取得的收入。
第七条 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包括下列内容:
(一)资产处置收入。指执收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将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股权)出售、转让、置换、变卖等取得的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含股权转让收入)、置换差价收入、报废报损资产残值变价收入、拆迁补偿收入、保险理赔收入以及处置国有资产(股权)取得的其他收入;
(二)资产租赁收入。指执收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将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租赁所取得的收入;
(三)对外合作、对外服务收入。指执收单位利用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开展对外合作、对外服务取得的收入;
(四)对外投资收入。指执收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将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利润、股利和利息;
(五)对外担保收入。指执收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作为第三方以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对外提供担保取得的收入;
(六)利用国有资产取得的其他收入。
第八条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是指执收单位利用各种形态的自然资源、公共资源、政府信誉、信息和技术资源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经营服务以及出租、出让、转让国有资源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第九条 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下列内容:
(一)国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
1.国有土地、海域、矿产资源、内河湖泊、地表水、地下水、地热使用权出租、出让、转让等有偿使用收入;
2.场地、矿区有偿使用收入;
3.河道采砂权有偿使用收入。
(二)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包括:
1.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政府投资建设的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以及开发权、特许经营权等有偿使用收入;
2.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公共空间使用权等有偿出让取得的收入;
3.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
4.政府投资建设的各类公共设施的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对外开展有偿使用取得的收入;
5.政府投资建设的道路、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
(三)利用政府信誉和政府拥有的信息、技术等资源取得的收入;
(四)利用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执收单位利用闲置的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进行有偿使用,增加有偿使用收入。
执收单位利用国有资源进行有偿使用的,应当坚持合理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国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十一条 执收单位处置、租赁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能够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的,应当采取招标、公开竞价等方式进行。
第十二条 执收单位处置、租赁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开展对外投资和担保活动,应当按规定报经批准。
第十三条 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可以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也可以由财政部门委托的单位征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委托有关单位征收的,财政部门应当与有关单位签订委托协议。
第十四条 执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全额缴入国库:
(一)执收单位向缴款人开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
(二)缴款人持《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到非税收入代收银行缴纳资金,通过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将应缴资金全额缴入国库;
(三)执收单位根据代收银行加盖收讫章的《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向缴款人提供山东省非税收入收款收据。
第十五条 缴款人不适于直接到银行缴款的,执收单位可以直接执收款项,并根据财务制度规定,定期或者集中将执收款项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程序缴入国库。
第十六条 本省行政区域外的缴款人缴纳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应当按执收单位提供的同级财政部门非税收入收缴账户,将资金缴入收缴账户;执收单位确认收款后,使用《山东省非税收入缴款书》,通过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将应缴资金全额缴入国库。
第十七条 执收单位应当与同级财政部门定期对账,并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非税收入征缴数据和有关会计资料,登记非税收入辅助账。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纳入财政预算和决算。
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实行收入与支出分离制度,执收单位的支出不以其执收的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为依据。
第十九条 执收单位不得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以及自制票据、作废票据等非法票据收取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执收单位不得擅自设立收入过渡账户或者将单位基本账户和其他账户作为收入过渡账户征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执收单位不得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直接抵顶单位支出。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征收、入库、支出和财政票据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收入管理中的违规违纪行为。
第二十一条 执收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如实提供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收支情况和资料,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按照规定职责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规定法律责任的,按照其规定执行;未规定法律责任的,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财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资金的追缴违法资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坐收坐支、截留、挤占、挪用或者擅自减收、免收、缓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
(二)使用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以及自制票据、作废票据等非法票据收取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
(三)擅自设立收入过渡账户或者将单位基本账户和其他账户作为收入过渡账户征收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
(四)将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直接抵顶单位支出的。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国有资产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造成有偿使用收入流失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问题探讨
一、前言
在我国煤炭企业的现行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中,以利润为中心的观点仍然占重要地位,而且企业的业绩考核重点也都集中在企业利润方面,而且煤炭企业资源成本的耗用程度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注较少,欠缺对企业转产成本、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浪费问题等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因素的考虑。所以,应该采取措施对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进行改革,包括业绩考核办法、货币计量方式、环境污染评估等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对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完善,以促进煤炭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利润为重点,煤炭企业经营只是追求短期利益,不顾长远发展
我国煤炭企业的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基础,会计分期能够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分析,将企业经营活动划分为较短的时间区间,结算账目并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对经营者考核的依据,这就导致了企业经营者为短期利益着想,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应用货币计量假设,只记录能以货币或价格计量的东西,对环境等因素很少反映
煤炭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主要以货币计量为前提,只对能够用货币计量的东西进行确认和记录,也就是说,只是对直接消耗的生产要素进行分析和记录,对环境资源的耗用程度则反映比较模糊。从整体上进行分析,这会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鼓励了牺牲环境、以透支未来资源来换取当前利益的盲目发展方式。
(三)成本核算中只关注生产成本,忽略了资源成本
我国现在施行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基本框架是由原能源部在1991年结合当时的煤炭行业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能够对当时的企业发展情况、制造成本等很好的反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会计核算体系没有将环境资源因素列入到资产核算的内容中来,而对企业成本只计人造成本,而忽略社会资源成本。这在客观上是对企业牺牲环境质量的鼓励,使得企业向着忽视社会环境效益、重视短期企业利润效益的方向发展。
(四)忽略企业转产成本,资源枯竭以后无力进行转产
随着煤炭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不断利用,会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在资源枯竭以后,就必须要考虑企业转移、转产的问题。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煤炭企业的转产要提前准备,这样才能促进由煤炭工业形成的工业基础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成本核算体系中还没有考虑过企业的转产成本,这造成资源枯竭以后多数煤炭企业无力进行转产,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煤炭企业资源成本项目构成
煤炭企业资源成本项目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煤炭开发成本
煤炭企业生产的主要条件是煤炭资源,而想要拥有煤炭资源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地质勘探,探明煤炭的资源储量以后,才可以对煤炭资源进行必要的开发设计,并依靠这些设计进行矿井建设,因此,煤炭开发成本是煤炭资源开发成本的重要部分。
(二)煤炭资源成本
煤炭资源成本主要是指煤炭开采企业为了获得相应的煤炭资源开采权而向政府的相关部门支付的税费,这是根据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垄断所有权所产生的支出和费用,煤炭资源成本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三)煤炭生产成本
煤炭产品以及被列入产品生产计划的其他产品被称为煤炭生产成本,主要包括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产生的各项耗费,例如材料、燃料动力费、职工薪酬、折旧费、维简费、修理费以及其他方面的生产性支出等。
(四)煤炭环境成本
煤炭环境成本是指煤炭企业对矿区生态环境等造成的损失,以及因治理或补偿损失所消费的成本。
四、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问题的处理
(一)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科目的优化设置
煤炭企业需要在会计核算体系科目的设置上进行优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按照生产成本、原煤、资源成本来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由于矿业权价款的金额一般较大,而且在以后的不同期间都能够产生效益,因此可以进行资本化。而在无形资产科目中设置矿业权作为二级科目核算,其中,贷方为矿业权价款的摊销数,借方为矿业权价款数。在这个科目上还需要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其中包括采矿权价款和探矿权价款。对于金额相对较小的矿业权使用费和煤炭资源勘探费等费用,则可以尽量简化,例如可以直接计入当期的成本中来。
(二)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账务处理
1.矿业权价款支出账目
对于矿业权价款的支出核算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煤炭探矿权为国家出资探明,且采矿权被企业无偿获取,那么企业应该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对煤矿的剩余资源储量进行评估作价,缴纳相关费用。如果企业无法一次性完成相关费用的缴纳,经过相关机构的批准,可以进行分期的缴纳。分期缴纳企业需要承担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水平的占用费。对于分期缴纳仍然有困难的煤炭企业,经过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的批准,可以把探矿权、采矿权费用的全部或者部分以折股的形式上缴,并划归到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持有。
矿业权价款支出账目的分录按照如下方式进行设置:如果企业全额支付矿业权价款,则分录设置如下: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探矿权价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企业分期支付矿业权价款,则依据评估确认的矿业权价款分录设置如下: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探矿权价款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矿业权价款科目。在需要承担资金占用费用的情况下,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如果分期缴纳存在困难的,经过批准折股以后,分录设置如下:借记无形资产矿业权探矿权价款科目,贷记股本等科目。需要摊销时,借记生产成本原煤资源成本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矿业权探矿权价款科目。
(2)如果探矿权和采矿权被企业购买,就需要作企业的长期投资设置处理,等到矿井建设完工并投产后移交生产时需要转入无形资产,同时要按照相关规定计提折耗。
2.矿业权使用费以及煤炭资源勘探费
矿业权使用费需要按照进行缴纳,并按照规定计提上交到相关部门。借记生产成本原煤资源成本科目,贷记应交税费等科目。煤炭资源勘探费需要在发生当期被直接计入成本。借记生产成本资源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五、结论
发展煤炭企业循环经济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多个部门的齐心合力。从煤炭企业资源成本会计核算的角度进行分析,就需要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会计核算体系进行完善,找到以往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循环发展,这对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经济运行效益和质量,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快速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
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是世界沿海各国的通行做法。考虑到国家作为海域所有人应当享有海域的收益权,《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海域属于国家所有,国务院代表 国家行使海域所有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海域。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海域使用金应 当按国务院的规定上缴财政。
就法理而言,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在保证海域国家所有的基础上,根据海域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原则,国家与海域使用单位和个人之间依法建立一种租赁关系,海域 使用者在海域使用期内,对一定范围的海域按逐年缴纳或按规定一次性缴纳使用金,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保证海域使用权作为特殊商品进入市场流动的一种新型 海域管理制度。它具有四个特点,即所有者和使用者行为的合法性,使用者获取海域使用权的有偿性,使用权使用的有期性,使用权流动的市场性。
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海域分类定级与海域使用权基准价测算,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的制定,海域使用金的征缴和减免管理,海域使用金的预算管理(预算级次、预算科目、缴库管理等),海域使用金使用管理(包括项目投资计划管理、支出预算管理等),中心内容是海域使用金管理。
海域使用权出让
海域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海域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海域使用者,由海域使用者向国家支付海域使用金的行为。这是我国海域使用制度改革产生的一种新的用海方式,也是海域使用权创设取得的主要方式,属于物权变动的范畴。
1,海域使用权出让的四个特点:(1)有偿性,主要指国家实行海域使用有偿使用制度,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2)平等性,海域使用权出让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3)期限性,指海域出让有年限限制。(4)出让方的特定性,在我国,海域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所以,出让方只能是国家,而不是其他主体。
2,海域使用权的出让的四种方式:(1)通过申请的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2)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3)通过拍卖的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4)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
海域使用权出租
海域使用权出租,是指海域使用权人将其自己的海域使用权租赁给他人经菅,并收取租金的行为。它是海域使用权人拥有的权利之一。海域使用权的出租,并不构成 海域使用权的变更和流转,仅是租赁方利用出租方取得的海域使用权进行一定期限的开发利用,从而获取部门收益的行为。海域使用权出租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 是出租方巳经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二是出租行为不改变海域使用权规定的海域用途和用海期限。
海域使用权出租的,承租人应当按照海域使用权证书确定的面积、年限和用途使用海域。海域使用权取得时免缴或减缴海域使用金的,补缴海域使用金后方可出租、抵押。(《海洋权益》)
第五篇:场地有偿使用合同
场地有偿使用合同
甲方:新泰市新鑫实业公司
乙方: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如下合同条款,供双方执行。
一、甲方将2号宿舍楼以北,粮油公司宿舍以南,原泵房以西(冷饮车间、机房),东西长16.50米,南北宽14.70米,共计242.55平方米,其中使用面积141.90平方米,甲乙双方共用面积100.65平方米(见平面图)包括地上附属物交给乙方使用,场地使用费共计:100000.00元(大写:人民币壹拾万元整)。
二、场地使用期限为伍拾年,即从2012年9月1日—2062年8月31日。
三、场地危房拆除及重建全部由乙方自行投资,甲方不承担任何费用。如城市建设或甲方需要收回时,再不造成其他损失的前提下,赔偿乙方建筑物造价五倍的损失费。
四、为了乙方出入方便,甲方1号、2号楼过道直到大门由甲、乙双方共同使用,任何方不得抢占或分摊。
五、乙方应服从甲方物业等方面的管理,不得影响甲方正常的工作、居民生活和休息,并按时缴纳物业管理水电等方面的费用。
六、本协议如有异议,双方协商解决,并签订附加协议,附加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七、合同一经订立双方严格信守合同,单方撕毁合同向对方支付违约金5万元,并赔偿经济损失。
八、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新泰市新鑫实业公司法定代表人:
乙方:
201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