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5:1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在实习的时候,班上一个女孩子和我说:“老师,我考试考差了,我不敢回家,我怕我妈骂我,她一骂我我连死的心都有。”另外,在开完家长会之后,我看到不少孩子们在qq签名上都写着:家长会结束之后自己挨骂了;要不就写着:这次开完家长会之后没挨骂,很开心。看着这类话语,我不由得思考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从七年级二班的情况看来,相当一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一直都停留在教训这个层面上,没有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对话。

小时候,父母一直是孩子眼中的巨人,父母似乎无所不能。当幼儿园或者小学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冲回家里告诉爸爸妈妈。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孩子们渐渐地和父母的沟通变得少了,有的孩子甚至把向父母的心门给关上了。

子女与父母两代人之间由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件事的判断和处理也会不同,当父母没有习惯让子女按照子女自己的观念和方式处理问题,而作为子女的又没有和父母进行有效地沟通时,摩擦就发生了。一个人的独立人格是渐渐成熟的,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在小学与中学的过去阶段,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一切东西都在改变。这个年纪的学生在朦胧的希望自己独立的早期,常会做出一些在长辈看来不尽准确地判断,当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像以前那样毫无意见的听从自己的指挥,矛盾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需求和情绪,他们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对的,他们的表达方式也不一定妥当,但是,天下最爱你最希望你幸福的人还是你的父母。明白了这一点,你再与父母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你就会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了,父母的不少“错误”和“缺点”也就不再是错误和缺点了。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海伦凯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何时才能学会我们全部彼此相互关心,我们是整体的一员。你有体谅过你的父母吗?你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吗?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缺乏沟通这个问题?如何与父母交流?如何让父母重视你的感受,理解你的想法?

我的调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一下五个阶段:

一、确定研究方向;

二、根据研究方向设计调查问卷;

三、在湛师附中七年级二班进行调查;

四、整理调查问卷并统计数据;

五、分析调查结果、查阅相关资料,得出调查报告。

结果分析:

我在初一(2)班发下了56份调查问卷,收回52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两份问卷作废,所以最后得到的有效问卷有50份。

通过问卷调查了湛师附中初一(2)班50名同学后结果发现,有56%的同学在家里常常喜欢独自一个人,36%的同学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8%的同学选择了单独和妈妈在一起,而选择单独与爸爸在一起的则没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只有一位同学选择了“关系紧张,有对立现象”这一选项,而选择“比较亲密,有什么想法都会与家人交流”的同学只有26%,从这里可以窥见学生们与父母并不是十分亲密,有一种敬而疏远的态度。

当被问到学生是否经常沟通时,有60%的同学表示较经常与他们的父母沟通,44%的同学则选择了“一般”,选择“基本上不进行”和“很频繁”这两个选项的同学都只有极个别几个。在家里“主要是妈妈与学生沟通”和“主要是爸爸妈妈一起与学生沟通”各占44%,选择“主要是爸爸与学生沟通”的只有8%,由此可见,父母亲中与孩子沟通交流占主导地位的是母亲。

家长与学生沟通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家里的小事、谈论同学和老师和社会新闻事件,而家长的工作则很少提到;而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内容主要有在学校发生的事、成绩和学习方法、家里的事等。学生在犯错、和朋友闹别扭、考试考砸了、遇到开心的事时都会选择主动与家长沟通,其中选择“遇到开心的事”的学生占了78%,另外还有46%的学生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时也会主动与家长沟通。从调查中课得知,学生们与家长沟通的话题还是挺多的。

主要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对话沟通,而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地点一般在客厅,时间多数(64%)是选择“不论时间”。学生与家长结束沟通的情形通常是原定要谈的事谈完就结束。总体看来,学生们不反感与家长沟通的,对“是否喜欢和父母沟通”这一问题持“一般”态度和“较喜欢、喜欢”态度的学生各占48%。

当被问到“你是否擅长与父母沟通”时,4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44%的学生选择了“较擅长、擅长”;另外,有16%的学生选择“不擅长”。54%的学生对与父母沟通表示感兴趣,还有48%的学生表示对父母沟通的兴趣程度只是一般。

传统观念认为,子女与父母有了好的家庭关系,沟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调查结果显示并非如此。那些自认为与父母关系很好的同学在与父母的沟通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70%的同学觉得与父母聊天“一般、有一点效果”,只有有24%的同学觉得与父母沟通之后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家长一般会采取训斥、通过合适的方式惩罚、打骂、进行规劝并要求下次不能再犯、了解前因后果与之沟通以改正错误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几个选项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所反映的比重相当,可以看出,家长为了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什么招数都用上了,可是管用还是不管用,结果就大相径庭了。

64%的学生认为其与父母沟通时有时会发生分歧,在和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或者争吵时,学生多数选择“比较平静的解释”和“沉默”,其次是“顶嘴”和“直接不理,冷战”。这个结果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我一开始以为选B选项的人会少一些,但是没想到这个选项的票数是最多的,希望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和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或争吵时,真的可以平静且理性的对父母作出解释。

绝大部分学生在与父母吵完架后在较短时间内(一般是一两个小时候之后)可以和好,和好的方式大多是“自动和好”,其次是自己或者父母主动。学生和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会谈到父母,但是这种情况不多。

56%的学生选择父母和学生双方多数不会告诉对方关于自己的小秘密,64%的学生有时会帮父母的忙,28%的学生经常会,还有20%的学生选择了很少会。56%的学生认为自己父母的关系“很好,相处融洽”,另外44%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一般般”。

分析整理调查得来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对事物之间的看法不同是子女与父母间正常沟通的最大障碍,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占到了48%,其中“时代的变化,父母落后了”,“行为举止、习惯的不同”以及“父母的要求太高了”这些方面也是是造成七年级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障碍的原因。

调查还表明,亲子之间交谈的内容多半是关于子女的学习,有近65%。而很少有父母会谈及自身,仅16%左右的家长会偶尔提及,但也只是轻微带过。这样子女就很难了解父母心里的一些想法,无助于沟通。且如果问题涉及到了个人隐私,几乎93%的父母都会下意识采取回避。而且在调查中约有30%的学生会主动去和父母谈心,并且大部分学生在与父母的谈话中会与父母发生分歧。但值得高兴的是在调查结果中大部分同学愿意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持有积极态度,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仍持有顺其自然的态度。60%的学生认为处理矛盾比较好的做法是互相理解、换位思考。

70%的学生表示“有时”会做家务,而“经常”做家务的只占20%,学生在家里做家务一般都是被动的,父母叫了才做家务和叫了也不做家务的占到了64%。由此可见,学生在家里多数有做过家务,但是频率不高,而且极少是自己积极主动去做。

孩子们的心声:

“要互相理解,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请不要强迫我按照你们的模式生活”

“不要每天在我耳边说来说去”

“不要太多要求,也不要太强迫我学习,给我多一点时间休息”

“爸爸妈妈,希望您能在生活中理解和支持我”

“请不要拿我和别人作比较,也不要使用家庭暴力”

“不要每天叮嘱同一件事,不要插手我和朋友之间的事,也不要在我面前说我朋友的坏话。”

“他们总是强词夺理”

“希望爸爸妈妈不要管我那么严,给我一点点私人的空间。”

1、主动交流:主动的不仅仅是指孩子,还有父母。双方可以聊聊自己见到的新鲜事。

2、认真倾听:父母批评你,甚至责骂你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反驳,试着听听父母的说法;而做父母的,当自己小孩犯错时,不能一味地责怪或者打骂,应该给机会给孩子解释。

3、学会道歉: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了还不肯道歉、改正。

4、控制情绪:父母发脾气,自己躲着点;自己情绪不好,找点高兴的事做……学会控制情绪,避免顶嘴、发脾气的最好方法是:多做几个深呼吸、离开一会儿、甚至用冷水洗洗脸……要知道在发怒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无法圆满解决。

5、善于体谅:老爸老妈一定有错怪你的时候,就像你有时也会误解他们一样。可能错不在你,你特别委屈,可争辩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也许父母劳累过度,也许父母有他们无法承受的压力,或许他们遇到了很大麻烦……多多体谅为上。换个时间、选择好的方法,再与父母沟通,别忘了要给他们一些安慰。

6、学会负责:要想让父母知道自己长大了,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负责任。大事可能还做不好,小事总可以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着洗碗、擦窗、打扫卫生。要是和父母一起做这些事,沟通就在共同劳动之中实现了。还有,学习不用父母担心,尽量体谅父母的难处……

7、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是做人的基本,父母为你付出的这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作为孩子的要懂得父母的辛苦。

总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有不良问题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孩子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孩子精神偏异,危害终生。因此,父母必须重视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父母们一定要意识到,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第一,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老人要体谅小辈,小辈要孝敬老人。婆媳不和是常见的家庭矛盾,需要双方多多努力,相互谅解,夫妻俩更要相亲相爱,同心同德。

第二,父母之间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吵吵闹闹,甚至打架。这样会让孩子受到惊吓,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第三,民主是良好的家庭气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重要的决定,应该由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孩子,一起协商后作出,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若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

第四,要力求使家庭的气氛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若家庭气氛太沉闷、太压抑,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如父母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心、不愉快,不应该将它带回家里来,更不应该将它朝孩子发泄。父母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不要太大。孩子放学回来,作父母的也要和孩子一起聊聊天,活动活动,看看电视,这样看起来好像耽误了时间,实际上调剂了生活,活跃了气氛,终究是得大于失的。

最后,父母们应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注意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一个人文化修养好,有较丰富的内涵,才会有文明的举止,高雅的爱好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成为一个有修养、讲文明的人。

总之,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文明的家庭气氛。

作为子女我们也有义务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要知道,从爸爸妈妈成立家庭的第一天起,我们的家庭便开始经历它特有的生命周期。正如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时期一样,家庭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当我们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从原来的未成人与成人的关系逐渐转变为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你和父母都要主动适应这种家庭关系的质的变化。更多的时侯,我们需要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用口舌向父母证明自己的成熟。仔细想想,父母对我们不放心难道就没有道理吗?如果你平时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丢三落

四、虎头蛇尾,在家里很少承担责任,父母有什么理由相信你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呢?

多给父母一些信任你的理由,不妨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在家里主动分担一些家务,保证做得又快又好;尽可能多地照顾好自己的饮食起居,减轻父母的负担……如果父母发现,每此你都能很好地完成他们交给你的任务,那么,他们不但愿意多给你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而且还会对你的能力大加赞赏。只有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你有责任心,你有独立能力,你才会赢得父母对你的信任。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与父母沟通交流。

第二篇:关于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在实习的时候,班上一个女孩子和我说:“老师,我考试考差了,我不敢回家,我怕我妈骂我,她一骂我我连死的心都有。”另外,在开完家长会之后,我看到不少孩子们在qq签名上都写着:家长会结束之后自己挨骂了;要不就写着:这次开完家长会之后没挨骂,很开心。看着这类话语,我不由得思考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从七年级二班的情况看来,相当一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一直都停留在教训这个层面上,没有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对话。

小时候,父母一直是孩子眼中的巨人,父母似乎无所不能。当幼儿园或者小学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冲回家里告诉爸爸妈妈。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孩子们渐渐地和父母的沟通变得少了,有的孩子甚至把向父母的心门给关上了。

子女与父母两代人之间由于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件事的判断和处理也会不同,当父母没有习惯让子女按照子女自己的观念和方式处理问题,而作为子女的又没有和父母进行有效地沟通时,摩擦就发生了。一个人的独立人格是渐渐成熟的,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在小学与中学的过去阶段,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一切东西都在改变。这个年纪的学生在朦胧的希望自己独立的早期,常会做出一些在长辈看来不尽准确地判断,当父母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像以前那样毫无意见的听从自己的指挥,矛盾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

父母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不安全感、需求和情绪,他们的观点不一定就是对的,他们的表达方式也不一定妥当,但是,天下最爱你最希望你幸福的人还是你的父母。明白了这一点,你再与父母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想想,你就会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了,父母的不少“错误”和“缺点”也就不再是错误和缺点了。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海伦凯勒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何时才能学会我们全部彼此相互关心,我们是整体的一员。你有体谅过你的父母吗?你需要父母更多的理解吗?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缺乏沟通这个问题?如何与父母交流?如何让父母重视你的感受,理解你的想法?

我的调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一下五个阶段:

一、确定研究方向;

二、根据研究方向设计调查问卷;

三、在湛师附中七年级二班进行调查;

四、整理调查问卷并统计数据;

五、分析调查结果、查阅相关资料,得出调查报告。

结果分析:

我在初一(2)班发下了56份调查问卷,收回52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两份问卷作废,所以最后得到的有效问卷有50份。

通过问卷调查了湛师附中初一(2)班50名同学后结果发现,有56%的同学在家里常常喜欢独自一个人,36%的同学喜欢和爸爸妈妈在一起,8%的同学选择了单独和妈妈在一起,而选择单独与爸爸在一起的则没有。60%的同学认为自己与家人的关系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只有一位同学选择了“关系紧张,有对立现象”这一选项,而选择“比较亲密,有什么想法都会与家人交流”的同学只有26%,从这里可以窥见学生们与父母并不是十分亲密,有一种敬而疏远的态度。

当被问到学生是否经常沟通时,有60%的同学表示较经常与他们的父母沟通,44%的同学则选择了“一般”,选择“基本上不进行”和“很频繁”这两个选项的同学都只有极个别几个。在家里“主要是妈妈与学生沟通”和“主要是爸爸妈妈一起与学生沟通”各占44%,选择“主要是爸爸与学生沟通”的只有8%,由此可见,父母亲中与孩子沟通交流占主导地位的是母亲。

家长与学生沟通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家里的小事、谈论同学和老师和社会新闻事件,而家长的工作则很少提到;而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内容主要有在学校发生的事、成绩和学习方法、家里的事等。学生在犯错、和朋友闹别扭、考试考砸了、遇到开心的事时都会选择主动与家长沟通,其中选择“遇到开心的事”的学生占了78%,另外还有46%的学生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时也会主动与家长沟通。从调查中课得知,学生们与家长沟通的话题还是挺多的。

主要的沟通方式是面对面对话沟通,而学生与家长沟通的地点一般在客厅,时间多数(64%)是选择“不论时间”。学生与家长结束沟通的情形通常是原定要谈的事谈完就结束。总体看来,学生们不反感与家长沟通的,对“是否喜欢和父母沟通”这一问题持“一般”态度和“较喜欢、喜欢”态度的学生各占48%。

当被问到“你是否擅长与父母沟通”时,4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44%的学生选择了“较擅长、擅长”;另外,有16%的学生选择“不擅长”。54%的学生对与父母沟通表示感兴趣,还有48%的学生表示对父母沟通的兴趣程度只是一般。

传统观念认为,子女与父母有了好的家庭关系,沟通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但调查结果显示并非如此。那些自认为与父母关系很好的同学在与父母的沟通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70%的同学觉得与父母聊天“一般、有一点效果”,只有有24%的同学觉得与父母沟通之后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家长一般会采取训斥、通过合适的方式惩罚、打骂、进行规劝并要求下次不能再犯、了解前因后果与之沟通以改正错误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这几个选项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所反映的比重相当,可以看出,家长为了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什么招数都用上了,可是管用还是不管用,结果就大相径庭了。

64%的学生认为其与父母沟通时有时会发生分歧,在和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或者争吵时,学生多数选择“比较平静的解释”和“沉默”,其次是“顶嘴”和“直接不理,冷战”。这个结果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我一开始以为选B选项的人会少一些,但是没想到这个选项的票数是最多的,希望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和父母发生意见分歧或争吵时,真的可以平静且理性的对父母作出解释。

绝大部分学生在与父母吵完架后在较短时间内(一般是一两个小时候之后)可以和好,和好的方式大多是“自动和好”,其次是自己或者父母主动。学生和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会谈到父母,但是这种情况不多。

56%的学生选择父母和学生双方多数不会告诉对方关于自己的小秘密,64%的学生有时会帮父母的忙,28%的学生经常会,还有20%的学生选择了很少会。56%的学生认为自己父母的关系“很好,相处融洽”,另外44%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一般般”。

分析整理调查得来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对事物之间的看法不同是子女与父母间正常沟通的最大障碍,在所有被调查者中占到了48%,其中“时代的变化,父母落后了”,“行为举止、习惯的不同”以及“父母的要求太高了”这些方面也是是造成七年级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障碍的原因。

调查还表明,亲子之间交谈的内容多半是关于子女的学习,有近65%。而很少有父母会谈及自身,仅16%左右的家长会偶尔提及,但也只是轻微带过。这样子女就很难了解父母心里的一些想法,无助于沟通。且如果问题涉及到了个人隐私,几乎93%的父母都会下意识采取回避。而且在调查中约有30%的学生会主动去和父母谈心,并且大部分学生在与父母的谈话中会与父母发生分歧。但值得高兴的是在调查结果中大部分同学愿意在与父母的沟通中持有积极态度,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仍持有顺其自然的态度。60%的学生认为处理矛盾比较好的做法是互相理解、换位思考。

70%的学生表示“有时”会做家务,而“经常”做家务的只占20%,学生在家里做家务一般都是被动的,父母叫了才做家务和叫了也不做家务的占到了64%。由此可见,学生在家里多数有做过家务,但是频率不高,而且极少是自己积极主动去做。

孩子们的心声:

“要互相理解,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请不要强迫我按照你们的模式生活”

“不要每天在我耳边说来说去”

“不要太多要求,也不要太强迫我学习,给我多一点时间休息”

“爸爸妈妈,希望您能在生活中理解和支持我”

“请不要拿我和别人作比较,也不要使用家庭暴力”

“不要每天叮嘱同一件事,不要插手我和朋友之间的事,也不要在我面前说我朋友的坏话。”

“他们总是强词夺理”

“希望爸爸妈妈不要管我那么严,给我一点点私人的空间。”

1、主动交流:主动的不仅仅是指孩子,还有父母。双方可以聊聊自己见到的新鲜事。

2、认真倾听:父母批评你,甚至责骂你的时候,先不要急着反驳,试着听听父母的说法;而做父母的,当自己小孩犯错时,不能一味地责怪或者打骂,应该给机会给孩子解释。

3、学会道歉: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了还不肯道歉、改正。

4、控制情绪:父母发脾气,自己躲着点;自己情绪不好,找点高兴的事做……学会控制情绪,避免顶嘴、发脾气的最好方法是:多做几个深呼吸、离开一会儿、甚至用冷水洗洗脸……要知道在发怒的情况下,任何事情都无法圆满解决。

5、善于体谅:老爸老妈一定有错怪你的时候,就像你有时也会误解他们一样。可能错不在你,你特别委屈,可争辩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也许父母劳累过度,也许父母有他们无法承受的压力,或许他们遇到了很大麻烦……多多体谅为上。换个时间、选择好的方法,再与父母沟通,别忘了要给他们一些安慰。

6、学会负责:要想让父母知道自己长大了,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负责任。大事可能还做不好,小事总可以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着洗碗、擦窗、打扫卫生。要是和父母一起做这些事,沟通就在共同劳动之中实现了。还有,学习不用父母担心,尽量体谅父母的难处……

7、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是做人的基本,父母为你付出的这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作为孩子的要懂得父母的辛苦。

总结: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有不良问题的家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孩子心灵遭受创伤,严重的会使孩子精神偏异,危害终生。因此,父母必须重视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并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父母们一定要意识到,家庭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将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定要注意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

第一,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关心,相互尊重。老人要体谅小辈,小辈要孝敬老人。婆媳不和是常见的家庭矛盾,需要双方多多努力,相互谅解,夫妻俩更要相亲相爱,同心同德。

第二,父母之间要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吵吵闹闹,甚至打架。这样会让孩子受到惊吓,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第三,民主是良好的家庭气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重要的决定,应该由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孩子,一起协商后作出,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若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气氛。

第四,要力求使家庭的气氛保持一种轻松的状态。若家庭气氛太沉闷、太压抑,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不利的。如父母在外面有什么不顺心、不愉快,不应该将它带回家里来,更不应该将它朝孩子发泄。父母对孩子学习方面的压力也不要太大。孩子放学回来,作父母的也要和孩子一起聊聊天,活动活动,看看电视,这样看起来好像耽误了时间,实际上调剂了生活,活跃了气氛,终究是得大于失的。

最后,父母们应注意加强自身修养,注意提高文化修养和素质。一个人文化修养好,有较丰富的内涵,才会有文明的举止,高雅的爱好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成为一个有修养、讲文明的人。

总之,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应努力营造一个温馨、文明的家庭气氛。

作为子女我们也有义务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要知道,从爸爸妈妈成立家庭的第一天起,我们的家庭便开始经历它特有的生命周期。正如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不同的时期一样,家庭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中,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当我们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关

[1][2][3]下一页

第三篇:与父母沟通问题

来信引用:“我发现进入高中以后感觉父母对自己越来越不理解,自己也时常与父母沟通,发现自己与父母沟通越来越困难,我感觉到十分苦恼。我该怎么办?”答复:你好,你所说的问题在现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很多中学生与你一样,也出现与家长沟通困难。50%的学生认为父母“不太了解自己”,69%的高中生认为与家长沟通存在障碍。与父母存在着“双方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缺少沟通艺术,且沟通时间少,渠道单一,单纯关注学习,忽略全面发展”等问题。这是一种“表面顺畅其实并无深层思想交流的‘伪沟通’”,像这样缺乏质量的沟通无疑会影响最终效果。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很重要,做一个善于与父母沟通的中学生,避免“伪沟通”:沟通常识:留意看:观察父母日常的生活习惯及作息时间,注意他们平日的身体状况与健康情况。细心听:和父母谈话时可以尝试听听父母的想法、需求、担忧及压力。多多讲:早上要向父母说声“早晨好”,外出时向父母说“再见”及交待预计回家的时间,多利用言语表达你的关心,亦可以用小字条表达心意,做错事时要坦诚认错,主动和父母倾谈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常常做:安排固定时间协助父母做家务,尽力做好自己本分——努力读书学习,对工作负责及投入,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表达心意,如送礼物给父母或一同外出联络感情。沟通技巧:主动交流:每天找一点时间,比如饭前或饭后,和爸爸妈妈主动谈谈自己的学校、老师和朋友,高兴的事或不高兴的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喜怒哀乐。创造机会:每周至少跟爸妈一起做一件事,比如做饭、田里劳动、打球、逛街、看电视。边做事情、边交流。认真倾听:当被父母批评或责骂时,不要着急反驳,试着平心静气地先听完父母的想法,说不定你会了解父母大发雷霆背后的理由。主动道歉:如果你做得不对,不要逃避,不要沉默不理,主动道歉,往往会得到父母的理解。善于体谅:可能错不在你,你有很大的委屈,但是先不去争辩。也许父母过于劳累或工作生活中遇到了麻烦。换个时间和地点,再与父母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控制情绪:与父母沟通不良时,不随意发脾气、顶嘴,避免不小心说出或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想要动怒时,可以深呼吸、离开一会,或用凉水先洗把脸。承担责任: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主动分担家庭的一些责任,比如洗碗、倒垃圾、擦窗、干些农活等。趁机还可以跟老爸老妈聊聊天。讨论问题,达成协议:学会遇事多与父母讨论,并就如何行动达成协议。例如父母会担心子女沉迷计算机而荒废学业,如果能就玩计算机的时间和学业的平衡做出讨论和达成协议,问题和分歧便能解决了。

当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希望他人将自己看成大人,特别是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自己。然而不知怎样与父母沟通,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常常陷入与父母无法交流,产生代沟的烦恼之中。有时一个小小的家庭问题出现时,由于孩子与家长之间缺少沟通,常常使得问题激化,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庭冲突升级。家庭矛盾的不及时解决,不但不利于家庭和睦,同时也不利于中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作为子女的中学生,不应该和父母“一句起,两句止”,期望父母单方面改变以往的沟通方式也不可取。自己应该主动与父母沟通。

那么如何与父母沟通呢?

所谓沟通,是让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及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法。我们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的过程。有效沟通要掌握以下基本

要领:

1、了解是前提。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知道父母怎么想,怎样处事,有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脾气秉性,对我们有什么期望,我们与他们沟通就有了预

见性和主动权。

2、尊重理解是关键。尊重是与父母交往的基本要求。如果连最爱自己、对自己付出最多的人都不尊重,就失去了最起码的道德。与父母正常沟通首先要理解父母,理解其心情,尊重其意愿,还要讲求基本的礼貌,不能任性。

3、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当我们不理解父母、与父母冲突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替他们想一想,了解他们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道理。这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

4、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两代人之间毕竟存在差异,难免有不同的观点、动机和行为方式。正因为有分歧,所以才要沟通。这种沟通,不一定非要统一不可,而要求同存异。找到同,我们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和行动;保存异,就是保存对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另外,我们要克服闭锁心理,向父母传递有关自己的信息和情况,表达自己的心情,说出自己的意见,让父母了解自己。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但不要忽略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耐心解释,让父母听得进,以得到他们对自己的理解。解释时说话放低声调,斟酌词句,有商有量。即使父母不对,也要就事论事,不对父母本人,更不能迁怒于父母。

不管怎么说,长辈也是从我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他们也经历过“疾风骤雨”时期,以他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看问题要成熟得多。我们在慢慢长大,应该学着独立,但独立和成熟有个过程,不是突然的。要经常坐下来,跟爸爸谈谈你在学校的情况,跟妈妈谈谈你遇到的烦恼,这样父母也会诚恳地与你交谈,从中你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要认为跟父母谈心是“没长大”,善于沟通正是你越来越成熟、独立的表现。在交流沟通中,说不定父母也会受到你的影响,接受一些年轻人认可的新生事物,那样,会无意中缩小代沟,增进家庭亲情。父母是爱我们的,只要我们同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初中孩子的特点:极强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把双刃剑。作为父母,如果还像小学那样,出了问题,对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当着其他人的面,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做,非但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对你的排斥和反感。孩子听到你披头盖脸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没有面子,今后怎么还能在同学们面前抬起头来,而不是反

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错了或错在哪里。

另一方面,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势必要好好努力,通过学习成绩说话。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好好引导,将孩子对自尊心的维护转化为上进心,自信心。

初中孩子的特点:强烈的独立意识

到了初中以后,很多孩子不再愿意事事都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单独来做。这时候,父母要自愿充当孩子的参谋,争当绿叶。虽然,孩子年龄还小,缺乏处理问题的经验。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的提供给孩子自我展现的平台。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总是怕孩子做不好,处处代劳。这样,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对孩子健全的人格成长也是极为不

利的。

北京青年报上就曾有过一则报道,一个13岁的天才儿童,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可是他无法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无法与其它的同学相处。入学不久就被退学了。原来,他过去的日常生活都是妈妈打理,就连学习也是妈妈跟着一起学,学

完后再教给他的。

初中孩子的特点:容易受到坏的影响

13岁~16岁的孩子思维敏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坏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要经常关注孩子的各种情况,尤其是他交往的朋友。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单纯的、积极的成长空间。事实上,我们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中学的实验班,经过初中三年努力使孩子考入重点高中的实验班,以致将来考入名牌大学。不仅仅是为了使孩子接受最优秀老师的指导,也是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竞争环境。

第四篇:调查报告-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

【摘要】:通过对淮南师范学院电气院学生进行大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发现研究发现,大学生大多数希望与父母成为朋友,并分担父母的心事,但在沟通中常发生冲突。作为子女,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作为父母在与子女沟通时应注意一定技巧。

【关键词】:大学生、沟通、父母.【调查背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与父母产生意见不一致或产生矛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的关系相处不错,在家里和父母却缺少共同语言。父母对他的言行看不惯,他对父母的管教也听不进去,甚至和父母顶顶撞撞,争得不欢而散。有的虽然不敢当面顶撞父母,但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因此十分冷淡。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给这些同学精神上带来很多苦恼,而且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了影响。

本课题旨在探讨当前大学生对父母的看法,以及与父母沟通的模式。选用计量的研究方法,网上问卷的调查方式,以淮南师范学院的电气院的大一大二学生为主体调查对象。希望通过次研究结果,可以让父母了解子女们的想法,以及对父母如何和现代的子女做好良好的沟通关系提供建议。

【调查方法】:网上电子问卷

原始数据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report/1589617.aspx

【数据与分析】:

到困难的时候,70.59%选有空的时候,其他14.71%选想念家人等其他原因。从

十七题,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不过都透出一种观点:应该多和父母沟通!

【调查结果与思考】

经过以上的分析,总体情况是:大部分大学生离开父母在外读书,他们对父母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也经常与父母谈及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但是有接近1/6的大学生在外时与父母沟通的时间没有规律性,这种现象在放长假回家后会得到改观。不幸的是,接近一般的大学生对父母的定位为权威型,并且在涉及自己或他人隐私方面,例如感情方面的问题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这种定位,使得大学生面对父母观念与自己相冲突时,选择一敷衍了事的方式解决问题。总的来说,由于价值观与观念的不同,大部分大学生与父母存在不同的小问题,一小部分大学生父母沟通十分良好。从父母的方面来说,专制型的父母应该适当改变自己,改变自己部分的价值观,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向你倾诉自己的困扰。从大学生的方面来说,大学说应该更加主动与父母交流,当遇到冲突时,应善于利用合理的技巧解决冲突,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并且及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只有这样,当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达成双向良好的交流时,这才算做成功的沟通模式。

结论: 沟通是为了增进亲子之间的了解和感情,而且通过沟通,父母才能真正知道子女的需要和内心感受,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帮助子女解决他们的难题。因此,沟通带给亲子之间很好的情感交流,并让对方更加了解对方。

【附录】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

1.您的性别?

2.您是大几的学生?

3.您的家乡与所在学校的地理位置相隔多远?

4.请问您平均每年回家次数?

5.一般情况下您回家的原因是?

6.在校期间,您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

7.如果和父母联系很少,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8.什么情况下会主动和父母沟通?

9.与父母的联系方式是?

10.一般跟父母聊天内容的范围是?

11.是否了解父母的喜好、生日、鞋子尺寸等情况?

12.离开父母久了会想念父母吗?

13.对与父母的沟通现状满意吗?

14.你认为和父母的沟通是否重要?

15.你觉得和父母的关系符合下列那一项?

16.“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身为宇宙主宰,亦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您是否同意以上观点?

17.你对当代大学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情况有什么看法?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调查问卷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调查问卷

1.你父母居住地和目前上学所在地空间地理位置?

A同一城市 B同一省份 C千里之外(中国境内)D跨国留学

2.在校期间,你多久跟父母联系一次?

A大约每天一次 B大约每星期一次 C大约每个月一次 D时间不定,变数较大

3在家经常与父母聊天吗?

A经常 B有话题的时候 C一般不

4一般跟父母聊天内容的范围?

A学习工作方面 B生活方面 C感情方面 D其他

5是否了解父母喜好、生日、鞋的尺寸等一系列问题?

A十分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怎么了解 D很不了解

6在你心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

A不可侵犯的权威 B朋友 C只是养育我的父母 D讨厌的人

7你不喜欢与父母谈及什么方面的话题?

A学习方面 B情感方面 C生活方面 D他人隐私 D其他

8上大学后,一般是谁主动打电话?

A我会主动打电话 B父母主动打电话 C差不多

9您和父母发生沟通不良时,会采取何种方式?

A改变沟通方式 B听父母见解 C大吵一架离开 D假装接受父母意见敷衍了事

10您通常因为什么与父母发生争执?

A未来志向 B功课 C生活作息 D衣着打扮

E交友 F从来没争执 G金钱 H其他

大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问卷是关于当代大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的调查,我们小组的调查方式是发放200份问卷调查,并作数据整理与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我们的调查主体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其中囊括跃进区,华山,五山,泰山等地区,所以此调查问卷具有随机性,并且较好的体现当代大学生与父母之间沟通存在的问题。我们回收问卷190份,经过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以下分析过程和结论。

第一题,29%选同一城市,45%选同一省份(不同城市),27%选千里之外(中国境内)1%选择跨国留学。从中我们看出,71%的大学生没有与父母在同一个城市内,并且有超过1/3的大学生与父母居住在不同省份。我们知道,大部分的大学生与父母的直接接触时间极少,一般为寒暑假等大长假时段,其中,有少数大学会会因为跨省份,路途太远,家中经济情况一般而选择在学校度过长假。因此,当代大学生如何通过一定媒介与父母形成良性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接下来看第二题,5%选每天一次,39%选每星期一次,11%选每个月一次,45%选择时间不定,变数较大。第三题,40%经常在家与父母聊天,56%有话题是才聊天,4%一般不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接近一半的大学生与父母的沟通时间并不固定,这就容易造成沟通不良的问题出生,大约1/10的大学生一个月沟通一次,此人群一般与父母有沟通障碍,或沟通不及时。假设大学生回家后,也有超过1/2的大学生在有话题才与父母交流,缺乏主动性。联系第一题我们知道,绝大部分大学生出门在外,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与父母沟通情况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此时下定论善早,我们接着看。第4题—--聊天内容,39%为学习工作,40%为生活,16%为情感,5%为其他,我们可以联系第7题—--不喜欢与父母聊的话题,40%选情感,12%选学习,24%选他人隐私,24%选择其他。我们可以看出,2/5的大学生不喜欢与父母谈论自己的感情,原因不难得知.根据经济学一般性原理,与父母谈论感情问题的获得小于不与父母谈论的获得,因此,我们推测,父母在应对孩子的感情问题时,可能经常加入主观因素,导致孩子不想与父母谈论自己的感情问题,这是彼此建立良好沟通的大障碍。同样,有24%选他人隐私,因此我们知道,大学生在于父母交流时,比较反感谈论自己或他人的隐私问题,从某个角度说,这是对父母的一中不信任感,也可能是专制性家庭的缺陷。所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彼此的交流基本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然而在感情方面,在大学时期(相比之前的学生时期,大学生拍拖的机率是最高的),父母与孩子在情感方面的沟通存在问题,大部分家长不能成为孩子情感高分期的倾诉对象,使得部分价值观具有缺陷的孩子,在遇到感情挫折时,容易出现跳楼轻生的极端现象,或者容易接受同龄人的不良建议而误入歧途。第五题,只有11%选十分了解,而80%选一般了解,9%选不了解。从这一题我们知道,大部分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只介于中等水平,即一般了解。第六题,46%选权威,38%选朋友,4%选养育关系,12%选其他,此题可为沟通出现问题原因的一个核心,接近一般的大学生觉得父母代表权威,而良好的沟通本来就是建立在彼此公平的基础上的,所以这种权威角色的定位容易给大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使之不能产生主动想与父母共同的欲望,就像前面的感情问题,如果父母是权威性的,那请问有多少人愿意将中国父母最担心的问题与之讨论,让他们来规定自己多走的道路。权威定位是价值观的定位,他引领你在与父母沟通时作出的一系列消极的行为。联系第八题,39%选自己主动,29%选老师主动,32%选差不多。作为一个大学生,一个开始有一定的社会家庭责任感成年人,父母忙于工作,孩子则有更大的责任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且,在与孩子沟通是,大部分时间还是了解孩子在外的情况,而选B选项的人,恰恰缺乏沟通的主动性,这类人,是有沟通问题出现的主体。第九题,29%选改变沟通方式,20%选听父母意见15%选大吵一架,37%选敷衍了事。我们可看出,大学生对与父母沟通有烦躁心理,因此喜爱产生敷衍了事的心理。烦躁心理的产生,是因为彼此不能

相互了解,彼此的价值取向不同,例如:父母一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允许孩子拍拖,孩子则觉得多方面都要共同发展,因此,当谈论到拍拖问题是,明智的方法就是敷衍了事。第十题,分别有20%选功课与未来志向,17%选生活作息,15%选金钱,分别有12%选衣着打扮与交友,分别2%选从没争执与其他。

经过以上的分析,总体情况是:大部分大学生离开父母在外读书,他们对父母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也经常与父母谈及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但是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外时与父母沟通的时间没有规律性,这种现象在放长假回家后会得到改观。不幸的是,接近一般的大学生对父母的定位为权威型,并且在涉及自己或他人隐私方面,例如感情方面的问题时,存在一定 三的问题。由于这种定位,使得大学生面对父母观念与自己相冲突时,选择一敷衍了事的方式解决问题。总的来说,由于价值观与观念的不同,大部分大学生与父母存在不同的小问题,一小部分大学生父母沟通十分良好的大学生。从父母的方面来说,专制型的父母应该适当改变自己,改变自己部分的价值观,多听取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向你倾诉自己的困扰。从大学生的方面来说,大学说应该更加主动与父母交流,当遇到冲突时,应善于利用合理的技巧解决冲突,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并且及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只有这样,当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达成双向良好的交流时,这才算做成功的沟通模式。

下载关于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七年级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与学生沟通困难,问题出在哪里

    与学生沟通困难,问题出在哪里? 常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与其谈话是“苦口婆心”地“对牛弹琴”!有的学生阳奉阴违,事后依然如故;有的则当场与老师冲突,不让老师下台;......

    与父母沟通的作文

    与父母沟通的作文 与父母沟通的作文(一) 我觉得,沟通为一门艺术,真的! 有人说,春是华丽的;有人说,春上绚美的;还有人说,春是高贵的。而我却要说,只要你与春天沟通,它就是淳朴自然的,举世......

    《父母与孩子沟通》读后感

    《父母与孩子沟通》读后感刚结婚时,就感慨过,养狗比养孩子好。养狗我不管怎么宠它,都没问题,也没责任;但孩子不行,她的一言一行的养成,我都必须负责。为人父后,这种感觉越发深刻。小......

    与父母沟通的作文

    worry about everything and everybody, such as our study, entertainment and friends. As is often the case, they sometimes read our diary without our permission.......

    高三学生父母应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

    高三学生父母应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 案例: 我儿子今年上高三,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逐渐进入常规的高考第一轮复习阶段。第一轮复习主要是系统全面地掌握各学科知识,孩子自认为实......

    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调查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中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及交流与沟通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大多数希望与父母成为朋友,并分担父母的心事,但在沟通中常发生冲突。......

    与学生沟通技巧

    与学生沟通技巧 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 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与学......

    经常与学生沟通

    经常与学生沟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而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抓紧教学,就省略了这个环节。而只有通过跟学生深入的交流沟通,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