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店乡特色小城镇交流材料多措并举建设生态
多措并举建设生态“小家园” 做活特色城镇“大文章”
—织金县茶店乡先锋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情况简介
根据安排,现将我乡半年以来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茶店乡基本情况简介
织金县茶店乡地处织金北部,距县城32公里,与大方、黔西隔六圭河相望,境内位臵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全乡共辖21个村146个村民组8326户33260人,政府所在地先锋村有9个村民组905户3420人。今年,根据省、地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决策和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决定把我乡先锋村作为特色小城镇全面建设打造。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一是高密度宣传,造氛围。为了提高村民对特色小城镇的认识,我乡狠抓宣传发动,在全村营造全民参与建设特色小城镇的氛围。举办生态家园、特色小城镇建设培训班,召开群众会培训20余次;组织到大方县雨冲乡、黄泥塘镇、本县熊家场乡等现场学习200余人次;张贴生态家园及特色小城镇标语60余条幅,发放宣传画300余幅,播放远教片、电影6场次;深入900余户农民家中,讲解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意义,乡主要领导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其他相关领导和干部不分白天黑夜,到农户家中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给群众讲解政策,帮助协调资金,解决实际困难。开展谈心交心活动,使村民深刻认识
1到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是党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激发了村民建设特色小城镇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高起点规划,突特色。我乡按照“突出特色、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做强产业、体现内涵、融入文化”的要求,请县质监局、规划局等部门设计了茶店乡两线(大营线、沙桂线)四片(茶店片、大营片、海马片、沙桂片)六个示范点(先锋特色小城镇、大营苗族特色“五园新村”、安乐生态文明新村、红艳布依族特色古村寨、桂花生态移民新村、团结军民共建移民新村)共1500户进行规划改造。先锋特色小城镇作为全乡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造,按照 “站位要高、定位要准、谋划要远,设计要精、效益要显”的规划思路,行文制定《茶店乡特色小城镇建设方案》,统一施工图纸、统一施工队伍、统一技术指导,真正实现房屋错落有致、功能布局合理、道路纵横规范、绿化美化达标、生活环境优美、文化场所亮丽、配套设施齐全、村镇管理有序的目标。
三是高强度建设,明方向。我乡从一开始就提出,建设茶店特色小城镇,要静下心来琢磨特色,把发展特色小城镇作为一个“大战略”来抓,专门抽调4个领导、12个乡村干部作为专业队伍专抓小城镇建设,明确工程进度时限,严格考核奖惩。目前在特色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建设完成了连接先锋村长26公里、上级投入383万元、乡财政投入50余万元的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道路硬化工程,配合交通部门实施3000多万元、长48.7公里的先锋至各村的通村油路网。二是投入80万元实施了先锋、上寨等6个村安全饮水工程。三是整合有关部门资金370万元建设文化站、客运站和6000余平方米的民族文化广场。四是投资30万元安装先锋路灯,建设绿化带;五是加大“整脏治乱”力度,每月出资8000元招聘城管员、保洁员对街道环境进行日常保洁整治,营造舒适亮丽的环境。
四是高标准改造,分类建。茶店特色小城镇今年实施的905户房屋按照结构分类改造:砖混结构620户(含新建),建筑质量好,地理位臵恰当,且风貌与村落规划和谐,给予保留,进行“黔西北民居”特色改造,部分按农家乐风格布局;砖瓦、木瓦结构房210户,在保留原风格基础上进行颜色调配和风貌改造;土石草结构危房75户,因灾损毁、建筑质量差,或妨碍交通等,进行拆除重建。先锋小城镇今年实施的905户,我们将争取全国工商联和各级有关资金700余万元、财政贴息贷款1000余万元进行改造。现已启动建设843户,其中已完工304户,正在提尖盖瓦65户,砌墙体214户。另中央投入易地移民扶贫搬迁专项资金410万元、县乡匹配和群众自筹700余万元、建设长640米、安臵166户820人的大街房屋建设,也全面按照黔西北风格标准规划,在统一紧张施工。
五是高效率服务,助发展。为了打造特色精品小城镇,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途径,我乡在小城镇建设中注重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绿色经济。目前,我们着力打造“五朵金花”万亩示范基地,发展金银花5000亩、烤烟4500亩,朝天椒1000亩、经果林5300亩、反季节大棚蔬菜100亩,建成后,将实现产值6000万元以上、确保覆盖小城镇
人均收入净增加2000元以上。
三、工作亮点及经验体会
茶店小城镇建设的工作亮点及经验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茶店乡先锋村着力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
二是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抓好科学严谨的规划设计,抓好空间均衡布局,建设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是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丰富小城镇文化内涵,拓展建设领域,提升小城镇品位。着力把先锋打造成文化小城镇、特色小城镇、精品小城镇,努力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我们在开展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感觉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户贷款难、户与户之间由于经济收入有差距、造成建设发展不平衡,对固有房屋在体现特色和指导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们将努力克难攻坚,制定强有力工作措施,用机制激励,推动茶店乡特色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实行量化考核、加快建设步伐,全面完成先锋特色小城镇的打造任务。
(一)强化统一标准 为强力打造先锋特色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风格”,要求所有房屋必须按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通用图集标准实施,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要求房屋色调、格调统一。在黔西北民居建设过程中,及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乡干部和施工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坚持质量跟踪监督,确保建设风格和建设质量。
(二)强化特色效果 先锋村特色小城镇紧密结合茶店作为布依、苗、彝族乡的实际,要求所建房屋必须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明确房屋控制引导小组,对新建房屋加大巡查和控制引导力度,所建房屋必须根据户型选择合适的图集。
(三)强化示范带动 在建设过程始终坚持由易到难,先进带后进、干部带群众、少数带多数、以点带面的原则,加大扶持力度,让农户切实感受因黔西北民居建设带来的变化和效益,带动农户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
(四)强化利益导向 凡房屋按黔西北民居风格修建完工通过验收的农户,均可享受按程序免费办理土地使用证、并可享受政府贴息两年的贷款,针对不同时段修建完工的制定不同的奖励标准,分别发放500元-100元不等的奖励、同时统一发放外墙砖、刺激农户建设的积极性。
(杨兴远)
第二篇:多措并举 创体育特色
多措并举 创体育特色
——江陵实验高中体育特色学校申报材料
近年来,为响应“十二五”规划的人才战略和发展规划,扩大我校办学优势,打造品牌教育,我校逐渐提升办学理念和改善办学条件,坚持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扎扎实实地开展素质教育,加强体育教研组建设,探讨新型教学模式,狠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呈现出“以体育健体,以体育练能,以体育促智,以体育育人,”的良好发展态势。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求真务实的体育工作之路。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加强体育特色学校的创建
1、学校基本概况
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是由原江陵县熊河中学2010年搬迁重建的一所全新的现代化高中学校。位于江陵城区江陵大道,毗邻荆江大堤,占地面积200余亩,总投资近1个亿,在校师生近2200人,拥有35个教学班级。己建成2栋教学楼,1栋实验楼,5栋标准现代的学生公寓,1栋可同时容纳3000师生就餐的学府食堂,还建有校园超市、室内羽毛球场、学生澡堂、医务室、校园宽带网、多媒体设备、校园广播系统、监控系统,6个标准塑胶篮球场、1 个400米标准塑胶环形运动场,教学实验实习设备总价值1000多万元。另有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特级教师公寓及其他配套设施正在筹建中。
学校以“崇德 尚志 博学 创新”为校训,本着“办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构建了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年轻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5人,其中高级教师25人,中学一级教师81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骨干教师20人,县级骨干教师36人,学科带头人24人,县十佳教师10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2、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目标明确
在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校体育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的道路。自2010年学校搬迁以来,学校专门制定了创体育特色学校的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和完善了各类制度。学校体育工作列入了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之中,并划出固定经费,保证设施和活动经费到位。
3、“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健康第一”是我们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指导思想,我们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已把“健康第一”的理念融入到师生的各项体育活动之中。大课间活动师生积极参加,校园体育节精彩纷呈,春秋运动会上师生争先恐后地报名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都是“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师生心中的行为体现。
二、舍得投入,创造条件,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1.器材充足,场地规范,条件完善
搬迁以来,学校硬件设施一流,拥有标准的400米塑胶田径场,6个塑胶篮球场,室内羽毛球场12片,室内体操房1间,健身操室1间等运动场地;拥有10张室外以及3张乒乓球场,跳高架、跳高海绵垫、杠铃、标枪、铅球和训练专用的橡皮带等体育器材,200亩的占地面积和错落有序的校舍布局有利于我校定向运动的开展,并能同时容纳全校2200名学生进行课间健身活动。这些运动场地与器材为我校田径等项目的训练创造了有利条件。
2.经费充足,训练正常,财力保障
两年里,学校每年的体育经费约4万,其中运动队经费约2万。专项体育经费,能保证课余体育训练和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学校将运动队训练列入学校整体体育工作计划之中,组建田径、篮球等运动代表队,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训练时间、地点、人员和器材等落实到位。运动队训练时间分课余训练(每周6次,每次60—90分钟)和假期集训、比赛40天。
同时,为了调动体育教师从事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学校不仅将体育教师带队及课余训练计入教师工作量中,而且还纳入到学校考核奖励方案中,与学校绩效挂钩,出台体育教师考核办法,每学期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体育教师给予奖励,从而激发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和不断提高。
三、加强管理,培训队伍,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校体育教研组共有4名体育专职教师,全部为中共党员,学历职称全部合格,其中高级教师1名,研究生学历教师1名,中学一级教师2名;先后获得省先进个人,荆州市优秀青年教师,江陵县名教师,江陵县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体育教学效果优良,先后获得荆州市体育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荆州市体育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江陵县体育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组织全市、区级公开课,大型体育教研活动达到10余次。3人被授予江陵县 “体育工作先进个人”。学校连续两年夺取县中学生运动会总分第一名,多次被评选为县“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在高考中,每年为高等院校输送一批专业选手,近年来向高校输送了百余名优秀体育生。
四、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切实提高全民运动水平
1、开齐开足体育课程
我们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全面实行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才能健康生活一辈子。同时,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
2、课间操动作整齐优美,形式活泼
我们学校的课间操,在全体体育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政教处大力配合指导下,从集合站队,到做操的每一个拍节,以及做操结束后的队形编排都经过了体育组教师的精心编排。通过做课间操,逐步演绎成一种特色文化,铸就学生团队精神,为我校人文德育注入深刻的内涵。
3、丰富多彩的大课间
每个学期,我们学校都将大课间活动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全校师生真正将“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刻地贯彻在学校日常的体育工作中。同学们在大课间活动里在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有序、精彩的开展,项目丰富多样,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美操等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为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念奠定了基础。
4.校园体育节精彩纷呈,展示了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为了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提高教师、学生的身心素质与健康水平,我们一方面注重加大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全校师生认识到体育工作的意义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好处。另一方面,学校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校园体育健身节活动。学生们在篮球、乒乓球、拔河、队列、长跑、田径运动会等比赛中,锻炼了耐力,培养了毅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竞技水平,而运动会上师生以奥运健儿为榜样,努力拼搏,你追我赶,体现了和谐、团结、拼搏、向上的精神。
五、成效明显,捷报频传,体育活动硕果累累
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体育教师业务精干,科学训练,学校体育运动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近年来,我校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丰厚的资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体育工作策略与方法。既凸显整体实力,同事重视体育尖子培养。每名体育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具体负责专业项目的运动训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训练目标、计划,确保训练得有效性、实践性、针对性、科学性,对此工作做到长抓不懈,从而形成我校传统体育项目的特色。通过系统科学的训练,使他们在大型比赛中脱颖而出,近几年参加县、市田径运动会,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下面注明近年来学校体育运动或者活动的荣誉)
回顾往昔,我们深知成绩只能属于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更需要认识自身的不足。如何使我校整体体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体育人才,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探索,并立足实践的目标。未来的路还很长,不管此次申报是否成功,我们都将坚持扎实工作,再创佳绩,使我校在创建体育特色学校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大,走得更远。
第三篇:多措并举加强作风建设
**市卫生局多措并举加强行业作风建设
近年来,**市卫生局立足于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作风建设年”及“三好一满意”等主题活动的开展,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行业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开展系列活动,提升干部素质
一是开展系列活动,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组织局机关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参观“**市反腐倡廉成果展”;积极开展廉政诗词、征文和演讲比赛等活动,获全市庆祝建党90周年诗词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市人民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分别组织了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会,卫生系统组织80人的合唱队参加了全市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型红歌会,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二是大力实施医疗惠民行动,打造群众满意工程。把“作风建设年”、创先争优活动以及 “三好一满意”有机结合,重点落实开展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阳光收费工程”、建立患者满意评价体系等20项医疗惠民措施,提升了医德医风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群众就医成本。三是健全制度规定,促进机关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涉及接待、采购、车辆等内容的32项179条制度规定,公务接待及物品采购严格实行先审批后办理,促进了日常管理规范化。四是实行廉政承诺,提升廉洁意识。每名机关干部对照《廉政准则》的要求,公开做出个性化廉政承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做出了换届工作承诺。
二、优化发展环境,服务全市发展
一是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信、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征集各类意见6类、10多条。二是完善政策软环境,加强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和“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推动优质服务向纵深发展。三是进行满意度调查,采集各医疗卫生单位上半年全部的出院病人、5%的门诊病人以及疾控中心服务对象信息,从中抽取160名进行电话回访。针对反馈的意见和问题,建立工作台帐,明确责任科室、分管领导和整改时限,及时进行整改。四是突出抓好信访工作。今年上半年,市卫生局共受理各类投诉54件(次),对投拆的问题全部进行了整改,群众满意度达96.7%。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惠民政策
稳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降低药品价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参加全省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配送。突
出强化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最大限度让利与民。一方面,实行新农合卡,采用信息化技术保障基金安全使用,另一方面,全面推行以总额预付制为基础的支付方式改革,加大按病种、按床日和按人头付费的改革力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全市就医诊疗秩序良好,资金运转健康有序。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
第四篇:多措并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为了全面提高师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8月23日—27日,公刘中学成立了专门的师德师风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教育整顿的实施方案,通过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家、省、市、县关于师德师风整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和《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模范教师呼秀珍、最美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观看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光盘,开展师德师风讨论,举办学习园地,召开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会,征集教职工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等形式,使本次师德师风整治活动得以深入的开展。
为了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该校每位教职工分别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对照检查材料和师德师风承诺书。通过采取集中学习,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通过对照检查,深刻剖析教师自身存在问题;通过开展讨论,认真反思教师自身存在问题的根源;将学习教育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教育学习活动,有效解决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责任意识淡漠,业务研修不精,拈轻怕重等问题,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进一步端正了师风,强化了师德,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促进了该校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第五篇:多措并举 深化行风建设
多措并举 深化行风建设
为加强社区全面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治理“庸懒散拖贪”现象,狠抓行风示范社区建设,按照创建行风建设示范社区的有关要求,不断提高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以岗位创优为着力点,力争做到政治坚强、队伍过硬、制度健全、办事公开、廉洁高效、便民利民、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的行风建设示范社区,努力打造“团结稳定、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南昌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安永红在八一街道全体工作大会上表态发言,采取五项措施,争取在年底通过行风示范社区的创建。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强化政治思想教育,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培训计划,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争创学习型社区,争当学习型干部。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每个干部和社区工作者达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形象好。工作中,注重点滴养成,从小事抓起,从小事做起,坚持在反复抓、抓反复,反反复复抓落实上求实效,力争使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真正达到“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服务到位”的目标要求。
二、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内外监督。为确保各项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社区成立行风评议窗口单位建设和治理“庸懒散拖贪”领导小组,负责各项任务的落实,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以坚决治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机关效能建设责任追究的16种情形和效能投诉的21种行为依据,严格落实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不断规范办公秩序,通过强化制度的落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群众监督是最为真实有效地监督,工作作风正不正要看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强化服务质量,真正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社区坚持实行内外监督,建立社区监督员,自觉接受行风评议员和群众对社区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听取他们对社区工作的意见。在社区设立意见箱和投诉电话,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三、强化服务质量,推行党务、政务公开。通过多种公开形式,使党务、政务公开监督工作逐渐向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利用宣传栏、橱窗、公示栏等将社区“六站一室”的办事流程、办事要求、办事承诺等内容进行公开,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通过大力实施党务、政务公开,形成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防止管理不力、有章不循、服务不到位、行政效能低下、违纪等行为的发生,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使行风建设工作贯穿于全年社区建设的始末。
四、注重以人为本,优化服务质量。社区提出了“仪表大方,行为端庄,语言文明,服务热情,环境优美”的口号和“四规范、五服务”的行为准则(便民设施摆放要规范、室内花草摆放要规范、柜台物品摆放要规范、办公桌椅摆放要规范的“四规范”和坚持微笑服务、文明用语服务、站立接待服务、首问负责服务、佩证上岗服务的“五服务”),推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一次告知制、否定报备制、岗位责任制、公示制等,使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服务大众,以人为本,营造团结友好、务实高效、努力争先的工作氛围,并在全体社区工作人员中大力营造出文明做人,文明说话,文明办事,文明服务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以民为本,确保群众满意。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年”这一主题,坚持“群众第一、民生至上”的观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系列惠民实事,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抓好工作落实,以扎实的工作、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南昌路社区党支部
南昌路社区居委会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