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家指出这些心理属正常
专家指出具有这些心理属正常
心理学家认为,现实生活中,绝对的、十全十美的心理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有些短暂的异常心理也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不能视为病态。
类歇斯底里现象:吵架时声泪俱下,摔东西,撕衣物,尽情发泄,等事态平息下来后,便会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恢复常态。
强迫现象:早晨出门,明明锁上了门,又转身检查一遍。煤气阀关了吗?灯闭了吗?一般脑力劳动者易出现这种现象。但持续时间不长,对生活、工作无碍,属正常。
自言自语:独处时,有些人专注于某一件事,沉浸在某一情境中,常会自言自语,有的会边说边露出笑容,但能选择场合,自我控制,不影响工作、生活,属正常。
疑病现象:身体偶有不适,便根据自己有限的医学常识来简单地对号入座,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疾病。这种心理现象尤其在身边的亲友、邻居因病早逝和意外死亡后,更加常见。只要进行检查,排除了某种疾病的可能,疑病现象随之消失。
幻觉:正常人在迫切期待的情况下,可听到“敲门声”、“说话声”,经过确认后,自己意识到是幻觉现象,不能属病态。
第二篇:国外婴幼儿心理学专家指出
国外婴幼儿心理学专家指出:对于男女宝宝而言,除了各自气质等因素与遗传基因相关以外,绝大部分性格特征都会在后天形成,而其基础心理特质都会在婴幼儿时期奠定。尽管0~3岁宝宝年龄尚小,但男女宝宝的性格特征、心理特色却是如此不同,不少父母往往认为男宝宝总是很调皮,总是给大人捣乱、惹麻烦,有时男宝宝还会很倔强,固执地不愿听父母的劝告。其实,这些行为恰恰证明他是男宝宝。对此,父母养育男宝宝自然需要运用特有的规律与技巧。
1.慷慨拥抱从小开始
一般情况下,在出生1个多月以内的男宝宝相当喜欢东张西望地观察周围事物,忙不迭的他甚至很少有机会去专注妈妈,这时父母千万别以为忙碌的男宝宝大概不需要被拥抱。事实上,男宝宝需要更多的温暖拥抱。
经研究调查显示,有时0~3月的男宝宝关注父母眼睛的时间比较少,看起来似乎很少需要依赖,而且此时他更容易被其他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比起妈妈亲切的笑脸,男宝宝更喜欢看那些移动的物体。但事实上,一般男宝宝的大脑成长发育速度会比同龄女宝宝较慢一些,所以有时男宝宝的情感依恋需求会比女宝宝更为强烈,这就 是为何我们常会听到有些父母戏说自家男宝宝“有时比女孩还嗲”的科学原因了。从生理和心理角度而言,男宝宝的确需要更多关怀,他的肌肤同样需要得到更多的 触摸满足,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那么就让我们抱着“小小探险家”四处走走吧!
2.喜爱冒险无拘无束
在12个月以后的男宝宝身上,他那些调皮捣蛋的狂野性格更是“一览无遗”。当新手爸妈带着他出去游玩时,男宝宝总会时不时做一些“高难度”的危险动作,比如踩石头过河、从高往下跳、攀高爬墙等。不少父母和家人常常会因为担心宝宝自身安全而强令禁止此类“挑战极限”的行为。
其实,这种过于要求男宝宝保持安静、并且想办法约束他的做法并不科学。国外婴幼儿心理学家曾经戏称,“我们的小男孩就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因为从心理 需求上而言,男宝宝更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地促进大脑发育。因此,父母可以为男宝宝创造安全舒适的探索环境,而无需过于束 缚“小猎人”的冒险行为,让我们鼓励男宝宝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在户外奔跑活动,因为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将会带给小小男子汉更多的快乐与健康。3.天性成群乐于交际
现在国内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不少父母和家人不愿意让别家宝宝到自家来玩,更不喜欢让自家宝宝到别家去串门找小伙伴玩。事实上,心理学专家指出,男宝 宝天生就是“群居动物”,他们天性成群,愿意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关爱、学会生活、学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并且找到自己的归属。如果男宝宝在婴幼儿时期没 有学会处理与人交往的关系,缺乏相应的团体意识,那么他将来就很难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懂得如何与他人保持融洽的关系。
生活中,父母 应让男宝宝尽可能地感到与同伴相处的轻松与快乐,并且适当鼓励他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比如多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男宝宝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此基础上,父母 也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男宝宝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比如参加野外童子军训练营,让他在具有挑战性的训练中拓展技能、磨练意志以及增强责任感。4.勇于尝试固执己见
由于男性体内荷尔蒙的作用,从襁褓时期开始,男宝宝就不像女宝宝那样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屈服于种种失败,也不太喜欢接受别人给予他的协助。生活中,我 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较小的男宝宝往往喜欢去尝试自己年龄还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想要攀上比自己身高还高的游戏滑梯,如果妈妈告诉他现在还不能玩这项活动,小家 伙仍然会自顾自地跃跃欲试一番。对于这种情况,国外幼儿心理学家指出,有时男宝宝就算知道自己能力无法完成,但从感情上讲他仍不能够立刻接受,他仍会坚持 不断地尝试。所以,一般男宝宝对于自己情绪的处理,往往会比女宝宝缓慢一些。
父母应该充分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妨放手让男宝宝去尝试,当他接受事实后,他自然会愿意放弃冒险。而如果妈妈生拉硬拽地逼迫男宝宝去服从于自己的指令,那么小家伙就会产生更多的挫折感。
5.特殊行为学会自律
A。小伙子听我说
生活中,经常有些男宝宝不论父母怎么跟他讲话,他总是一副没听见的模样,尤其男宝宝在相当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根本听不到第二种声音。其实,并不是男宝宝的听力不如女宝宝,这时,父母不应以呵斥的语气去教训他,因为父母越是严加训斥,他越会从心中排斥这种刺耳噪音。妈妈不妨走到男宝宝身边,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抓住他的小手,温和地对他讲话,有助男宝宝加强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刺激,他才会把注意力从其他事情上转到父母身上。
B。倔小子别动粗
由于男宝宝体内雄性激素的作用,如果遇到难以言表的不快之事,他往往会比女宝宝更容易对自己表示不满,比如摔门、砸东西、喊叫甚至敲墙等举动,其实这都说明 男宝宝更容易和更需要情感宣泄。如果此时父母用辱骂甚至暴力来平息他的愤愤不平,那么只会火上浇油地演变成一场嗓门和武力的“暴风雨”。
国外心理学家指出:反抗性、攻击性、竞争性、冒险性都是男宝宝浑然天成的本性,他往往习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会像女宝宝一样,善于用语言表达 出“我不快乐”、“我很难过”等情绪。有时男宝宝在相当愉悦的情况下也会乱摔东西,这也是受体内雄性激素的影响,所以这些都是小伙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行 为,父母大可不必过于多虑。
C。明辨是非乖儿郎
一般2岁以后的男宝宝会逐渐地显露自己的“爱发火”的个性,父母不应强行压制 他的宣泄行为,而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相信男宝宝有能力去逐渐调整自己,一方面给予他适宜的宣泄方式,比如允许他叫喊、摔打物品甚至独处一段 时间等行为;另一方面在以后的生活中教会男宝宝学会自律,让他了解自己的行为受到生活中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比如带他一起观看亲子话剧、一起阅读故事书,都可以让男宝宝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
第三篇:正常分娩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正常分娩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孕妇临产后的不同心理特点,找出干预临产妇异常心理的措施.实施心理护理,是使孕妇安全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的有效措施。
方法 抽取2008年8-10月住院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孕妇26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 D S)和焦虑自评量表(S A S)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 1 3 例,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干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13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将两组剖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程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经积极干预的临产妇,其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室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产程的活动期较对照组缩短。
结论 针对临产妇的不同心理特点户 强护理,硫导孕妇心理压力,能有效加速产程,降低刹宫产率、阴道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
关键词:孕产妇,异常心理,心理护理
【Abstract】 purpose After labor for pregnant women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o identify abnormal maternal psychological clin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s.Implement the psychological care, is safe for pregnant women through pregnancy successfully delivery of effective measures.ways Enthusiasm for the maternal patient, meticulous, and explained that the concern and caring, respect and love to feel, to trust in satisfaction of health care.results
The lifting of different levels of maternal anxiety, nervous, pessimistic, negative emotions of depression, to mobilize their initiative to cope with the care and health care workers.Conclusion Learn the late pregnancy and at the emergence of maternal clinical psychological questions, the elimination of their varying degrees of fear, tension, anxiety, depression, bad mood, to give pregnant women more appropriate psychological care, pregnant women in order to enable a peaceful transition of perinatal, build a mor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care patients.Key words: pregnant women, poor emo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are 0.引言 孕产妇—-几乎是每一个妇女都需经历的特定角色。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了产力、产道、胎儿,还有产妇心理因素。孕产妇在妊娠期及分娩期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使他们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对产妇和胎儿是不利的。孕产妇从待产住院观察到分娩后康复出院,如何安全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尤其受到孕产妇及家庭的重视,护士的护理在其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对病人的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以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达到身心康复的一项工作[1]。孕产妇从待产住院观察到分娩后康复出院这一全过程中,孕产妇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在严格遵守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的对象,热情,细致,消除她们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可以改善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产妇疼痛阈值、稳定情绪、减轻痛苦,从而能使孕妇安渡围产期。1.临床资料
2008年8月4日至8月24日,我在雅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实习,共收治25例孕产妇待产,全部都安全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顺利产下婴儿。通过对她们的护理,我发现多数护理人员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的认识还处于非常薄浅阶段,有些言行甚至会加重孕产妇的不良心理。因此,实施心理护理,给与孕产妇更适当的心理护理,从而使孕妇稳定情绪、减轻痛苦,安渡围产期,同时也对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有积极意义。2.心理分析
由于产妇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孕产次的不同,所以在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其需求也不尽相同。但是不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均存在恐惧,紧张,忧虑,烦躁心理。初产妇的恐惧心理来自亲朋好友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以及社会媒体对分娩的不当宣传;经产妇则来自对上次分娩的回忆。一方面害怕和恐惧分娩,另一方面又紧张胎儿的身体是否健康、性别是否理想。其中以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较高者为多,她们往往敏感多虑,对自己能否正常分娩持怀疑态度。另外一种初产妇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妊娠及分娩的一般常识,由于宫缩所致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始料未及,心理反应过强,过分紧张与恐惧,导致产妇极度不合作、乱用力,以至于大吵大闹,影响正常产程进展。大多数产妇担心自己能否顺利分娩,有的产妇是第一次住院,对医护人员、环境陌生、感到处境孤独无助。有的担心家庭的应对能力和婴儿的健康问题等等。3.心理护理
孕产妇是正常状态下的特殊群体,必须注意分娩也有两重性,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分娩绝大多数是顺利的,但并不能排除在分娩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因而,能否使产妇处于最佳的状态,迎合分娩并合谐配合,是助产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这是检验护理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
首先,助产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温和亲切、举止文明礼貌、动作轻巧柔和、操作准确、尊重产妇,为其保守秘密。同时,避免器械撞击声和分泌物等不良刺激,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语言对病人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心理效应方面,良好的语言修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本需要,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3]。在与孕产妇及家属交谈中,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并注意语气、声调、音量、语速与病人沟通,并应主动上前,面带微笑,以关怀的语言向病人问候,耐心而中肯地回答孕产妇提出的疑问,帮助孕产妇正确认识分娩,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孕产妇能积极配合治疗。
3.1 临产期心理护理
临产期的孕妇,心情十分矛盾,既盼分娩又怕分娩,在情绪上,又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畏惧心理,既怕疼痛,又怕出血,更怕难产等等。所以这个阶段的额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可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护理。为她们创造优越环境,如尽量减少燥音及恶性刺激等,使她们争强信心,消除顾虑。
首先,护理人员真诚的自我介绍是与产妇建立信任的关键。在陪产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对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针对产妇的社会角色、性格、文化素质等特点,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使其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初产妇产程相对经产妇长,更易产生焦虑、紧张、急躁情绪,应安慰产妇并讲解产程各期的最长时限。对吵闹不安者,要更加细心、耐心地安慰。指导宫缩时做深呼吸,并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减轻症状,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协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供给足够的能量,以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3.2 分娩期心理护理
分娩期,助产人员对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恪守规章,严于慎独,果断敏捷,准确无误,从而做到万无一失。首先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产妇进入产房后,把顺利分娩的希望寄托在助产人员身上。因此,护理人员应善于体察,给予理解。那怕是微小的心理变化,也应注意关照,并经常守护在产妇身边,予以安抚和关心,给予家人的感受,从而增强其信心。在分娩期间,由于年龄、心理因素的差异,文化素质不尽相同,表现形式亦各有不同,产妇对环境和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所以在接生过程中,要注意杜绝一切不良刺激,包括大声喧哗,说笑等。做到既专心工作,防止差错,又能使产妇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总之,在接生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护理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不断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6~8 s,深吸一口气后再屏气用力,以增加腹压,促使胎先露下降及胎儿娩出。宫缩间歇期,全身肌肉放松,闭目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屏气用力。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助产操作适时、适度,杜绝会阴撕伤及新生儿产伤。
3.3 分娩后心理护理
产妇分娩后,护理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对产妇的身心护理上。在这个阶段,要勤于观察,想方设法减少她们的痛苦并防止意外发生。首先要告诉产妇胎儿已顺利娩出。至于性别方面事先进行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期望,着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以免新生儿性别与期望的相反而受到精神打击。如新生儿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时告知,或选在其他适当时间再告诉产妇。同时给予安慰,避免导致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等。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极大,身心皆处于疲劳状态;同时切口的疼痛,也使产妇感到极不舒服。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的及时开导与体贴,鼓励早日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促进宫缩,预防产生大出血。特别在产妇办理出院时,应注意指导产妇如何做好自我护理。
综上所述,在分娩前后产妇的全过程护理中,随时调整,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使所制订的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执行,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也是护理工作进入最佳状态,护理质量逐步上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次仁德吉.心理护理在临床上的作用.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05,15(108):1782.2 李志娟,谭艳华,杨建华.某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国际护理杂志,2006,25(5):357.杜建丽.临床中应重视语言护理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中华医学护理杂志,2005,15(108):1781 4 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1:42.5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17.6 王泽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6.3护理干预措施:产妇入院第1天,首次接诊护士作为其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介绍自己,介绍环境包括其他工作人员。负责产妇的心理及身体因素的评估,了解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参与每天的查房工作,真诚对待产妇,取得产妇的信任,掌握产妇微小的心理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提供分娩前的准备指导,进行产前教育,提供分娩期间身体、心理上变化的相关资料,介绍宫缩及其疼痛情况、放松技巧和每次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和结果,安慰产妇,耐心讲解分娩是生理过程,调动产妇与助产人员配合的积极性,若产妇精神过度紧张时应缓解产妇恐惧和紧张心理,使之感到具有控制感和对分娩充满信心。
3.2 疼痛与舒适改变
产妇的疼痛和舒适改变往往与子宫收缩和膀胱充盈和环境不适以及家庭不能给予有效的支持有关。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疼痛往往为正常宫缩引起的腹痛和每次宫缩时引起的腰骶部暂时性和持续性疼痛。护士在疼痛发生时应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安慰产妇,当不能留在患者身边时应向患者说明去向,离开时间不要太长,将呼叫器放在产妇能拿到的地方。腰骶部疼痛时按摩腰部以减轻症状,同时严密观察产妇及胎儿的反应,及时发现情况,了解产程进程,让家属及产妇明白自己对产程的掌握情况,增加安全感。给予产妇关爱和关心,允许家属陪伴,给产妇有效的家庭支持,教会产妇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等。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嘈杂。当出汗多时及时更换衣服被褥。鼓励产妇多次少量进食,摄入充足的水分,鼓励其1次/2 h~1次/4 h排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及胎头下降。在第二产程中腹痛和腰骶痛及均加剧,此时责任护士要陪伴在产妇身边,在一旁给予鼓励和支持,指导其屏气和用力,使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积极参与分娩过程,出汗多时及时用湿毛巾擦拭,解除不适,在宫缩间歇时协助其饮入液体,以有助于产妇积聚能力顺利分娩。
3.3 有受伤的危险
受伤包括产妇及胎儿双方面的问题,在产妇表现为会阴撕裂、会阴水肿,在胎儿有头颅血肿和骨折的危险,护理干预措施:受伤一般发生在第二产程,护士应严密观察产妇情况,密切观察胎心,如发现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措施尽早结束分娩过程,并指导产妇运用腹压,需要一直提醒产妇用力的技巧并给与鼓励和安慰,如产妇用力不当,体力消耗较大,反而容易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对产妇容易引起产道长时间受压,可发生缺血性坏死,产后易发生膀胱阴道瘘,胎儿易发生宫内窒息,此外胎头长时间受压,易引起颅内出血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屏气,正确使用腹压,避免产程延长,控制分娩过程另外和接生者配合好在胎儿娩出时注意保护会阴,让胎头以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歇时缓慢通过阴道口,这是预防会阴撕裂的关键[3]。
3.4 亲子间关系改变的危险
有的产妇因为家庭和社会关系,对新生儿性别不符合或家属表现不满意而引起烦躁和怨恨,护理人员应协助产妇尽早与新生儿接触,鼓励母子间的交流鼓励触摸和拥抱新生儿,帮助产妇在新生儿产后30 min内进行吸乳,帮助其与新生儿互动,并与家属交谈,尽量改变其性别歧视观念,使其照顾好产妇,促使家庭成员接受新生儿,特别是配偶的支持和接受,让产妇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从而形成较好的母子互动。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使产妇顺利的度过分娩期,有效的减少和预防母子危险的发生,确保母子平安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今,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技术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在不断增强,对健康的需求也提高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广大医务工作者应转变思想观念,更新服务模式,以积极向上的职业心态,干好本职,工作之余不断给自己充电,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孕妇产前检查紧张的自诉:“门诊B超检查诊断:提示胎儿脐带绕颈,是否分娩时比较危险。”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做好护理。1 心理分析
孕妇心理十分复杂,担心胎儿在宫腔中是否能缺氧,影响胎儿长重等,由于大多数产妇是初产妇,又大多来自农村,对生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B超提示脐带绕颈。无疑会给临产孕产妇增添一份心理压力,担心能否顺利分娩。2 护理体会
2.1 门诊孕妇的健康教育,妊娠中、晚期应定时到门诊接受检查。医务人员应教会孕妇自己数胎动,注意胎动情况,发现胎动过频或过少应适时到医院就诊,以确保胎儿安全人健康。
2.2 住院孕妇的热情接待:当孕产妇进入产科住院,护士应热情接待,态度和蔼地做好病房环境介绍,病房管理制度,特殊物品的使用,帮助其熟悉主管医师及主管护士是谁。医务人员应仪表端正,举止大方,精神饱满,各项操作娴熟,所有这些都可使孕妇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别外,产妇入院后的检查情况应向孕妇及其家属作适当的解释及交待,避免使用医学术语,讲明分娩时可能存在产妇和胎儿方面的并发症。并作相应的医学常识指导,消除孕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同时,应告诉孕产妇及其家属,医务人员对胎儿脐带绕颈的处理方案。例如:待产孕妇,产程未开始之前,每日二次,每次30分钟的吸氧,可防胎儿宫内缺氧。2.3 做好产程中的护理:产妇进入第一产程,都在临产室由助产士密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定时查宫口开大程度及先露下降的水平,按时听胎心并作胎儿心电监护。助产士应鼓励孕产妇按时进水,进食,增加储备能量,并多与产妇交谈,分散对宫缩疼痛的注意力,及时转告胎儿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若发生胎心变化,短时内不能分娩时,立即吸氧并迅速通知医师,剖宫产结束分娩。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助产人员应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接生准备,教会产妇宫缩时如何屏气用力,宫缩间歇期如何放松休息,及时向产妇交待产程进展及胎儿情况,以避免产妇产生紧张和忧虑心理,多安慰与鼓励产妇,使其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分娩这一正常生理现象。
2.4 胎儿娩出后的护理:产妇最急切的心情是快听到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声,知道是否正常。作为助产人员应理解刚做妈妈的产妇的心情,分娩后应及时作适当的解释,消除其思想顾虑,若遇到胎儿宫内窘迫,能立即通知医师,根据产妇进展情况,采取相应方式,尽快结束分娩;若遇到新生儿窒息,能立即协助医师参与抢救,并给产妇相应的安慰与解释。复苏后的新生儿应注意保暖,并按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常规护理。
孕妇的心理需要
怀孕阶段所引起的身体外形以及家庭中色角的变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改变,均可引起孕妇心理变化、造成压力。孕妇应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取决于自身的情绪状况、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妊娠的态度。护士须熟知妊娠的心理变化,以便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孕妇的调适过程。概括孕妇的心理变化特征及需求如下:
1、早期妊娠阶段
心理反应强烈,感情丰富,诸如矛盾、恐惧、焦虑、将信将疑或内向性等,类似的情感变化甚至可波及妊娠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初次妊娠者,孕妇出现的情绪不稳定、好激动,易发怒或落泪,特别需要人们的关怀。大多数妇女都能接受妊娠的事实,产生履行职责的感觉并确信自己有能力承担这一职责,这种愉快的感觉将促使其做好进入母亲角色的心里准备。行动上表现为观察其他母亲来改变自己的言语、行为以便领悟母亲的情感,促使适应妊娠。另一些妇女对妊娠有自觉或不自觉的抵触情绪,或对妊娠状态深度焦虑,表现为抑郁、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等复杂的心理状况,产生被保护和照顾的要求。此时要为孕妇提供发问的机会,鼓励孕妇充分暴露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也可以安排交流、讨论的机会,允许她们去了解别人,分享感觉,有助于消除烦脑,促进理解妊娠是个正常的生理过程。所以,本阶段的护理目标在于促使接受妊娠。
2、中期妊娠阶段
胎动出现是此阶段的突出表现,孕妇常凭借已接受妊娠的思想去指导自己的活动,达到精神上的接受妊娠。胎动出现、胎心可被听到,使母亲体验到新生命的存在,母亲被充实并得到发展。表现为孕妇开始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过程感兴趣。理想的护理措施是帮助他们参加各种类型有关分娩的讲课,提供育儿常识。为使孕妇在本阶段考虑承担母亲的作用,建议她们建立广泛的社会交往,增加与母亲接触的机会,获得更多有关做母亲的知识。此期,孕妇常显示出一种以本人为中心的倾向,这种变化可来自前人的偏见、本人的需要以及体内胎儿的需要。表现为宁可别人给予她而不是她付予别人,这种自私的行为还可来自体内激素的变化,以及本人对妊娠过程的理解。某些孕妇情感可能变得更为敏感、易怒、泪汪汪和喜怒无常。对此,护理人员应建议家人予以理解,并对孕妇做出适当的正确劝诱。本阶段的护理目标在于促进适应妊娠,护理个案时,需留意来自家庭和患病成员的影响并给以帮助,及时避免或纠正异常情况的发生。
3、晚期妊娠阶段
妊娠6个月以后,孕妇在体力、情感和心理状态方面开始经历一个异常脆弱的时期。胎儿越发变得珍贵,孕妇担心各方面的危险会给胎儿带来伤害,害怕身体变化使自己保护胎儿的能力减弱,处处显得小心翼翼,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并要求丈夫更多地留在身旁,期待他的保护。晚期妊娠阶段,孕妇迫切期待分娩以终止妊娠,同时伴随矛盾心理,因为分娩可以排除来自妊娠的“困扰”,但本人及胎儿的安全又将面临一个实际的威胁。尤其关于分娩的种种传说,包括分娩的危险均可能加重恐惧心理。复杂的心理活动常常扰乱了正常睡眠,睡梦增多。睡梦大多反映了孕妇对胎儿及本人的担心、忧虑和烦恼。因此,在妊娠的最后阶段,更需要为孕妇提供具体的护理措施,以帮助缓解症状减轻不适。对于复杂的心理状态要给以全面准确的评估,并为孕妇及其家庭提供心理上的需要,安排发问及提供相互交往的机会。除了指导他们认识分娩的过程,还要为他们传授沟通技巧。增强新家庭处理问题的能力,协助家庭获得各种经验,使孕妇以最佳身心状态迎接分娩。
产妇从待产住院观察到分娩后康复出院这一全过程的护理。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1产妇待产期护理;2产妇分娩中护理;3产妇分娩后护理。在这三个阶段中,助产人员在严格遵守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制订一套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周密、细致、科学的护理计划,寓自己的情感与关怀于执行计划之中,认真搞好护理工作。1 产妇待产期的护理
产妇是正常状态下的特殊群体,必须注意分娩也有两重性,虽然在正常情况下,分娩绝大多数是顺利的,但并不能排除在分娩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性。因而,能否使产妇处于最佳的状态,迎合分娩并合谐配合,是助产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这是检验护理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对临产期的产妇,首先要加强心理上的护理,因此期的产妇心情矛盾,既盼分娩又怕分娩,在情绪上,又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及畏惧心理,既怕疼痛,又怕出血,更怕难产等等。助产人员可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护理。为她们创造优越环境,如尽量减少燥音及恶性刺激等。通过介绍分娩顺利的产妇,使她们相互认识,并进行交谈,以“老”带“新”,给予家庭的感受增强信心,消除顾虑。2 产妇分娩中的护理
现代医学的发展及我国的计生政策,已经使人们的生儿育女从一种单纯的自然繁衍后代的生理过程转变为提高优生优育的质量过程,并且优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助产技术的好坏,既对新生儿的正常发育起了一定的影响,也牵动着千万父母心。因此,如何提高人类的优生质量,使社会诞生更健壮聪明的后代是排在助产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职责课题。可以说每次接生,都是对助产人员的业务技术和医德的一次检验。所以助产人员对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恪守规章,严于慎独,果断敏捷,准确无误,从而做到万无一失。首先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这一环节的关键。产妇进入产房后,把顺利分娩的希望寄托在助产人员身上。因此,助产人员应善于体察,给予理解。那怕是微小的心理变化,也应注意关照,并经常守护在产妇身边,予以安抚和关心,给予家人的感受,从而增强其信心。在分娩期间,由于年龄、心理因素的差异,文化素质不尽相同,表现形式亦各有不同,产妇对环境和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特别敏感,所以在接生过程中,要注意杜绝一切不良刺激,包括大声喧哗,说笑等。做到既专心工作,防止差错,又能使产妇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总之,在接生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3 产妇分娩后的护理
产妇分娩后,护理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对产妇的身心护理上。在这个阶段,要勤于观察,想方设法减少她们的痛苦并防止意外发生。因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极大,身心皆处于疲劳状态。同时切口的疼痛,也使产妇感到极不舒服。这就需要助产人员的及时开导与体贴,鼓励早日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促进宫缩,预防产生大出血。特别在产妇办理出院时,应注意指导产妇如何做好自我护理。
综上所述,在分娩前后产妇的全过程护理中,随时调整,妥善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使所制订的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执行,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问题,也是护理工作进入最佳状态,护理质量逐步上升的重要保证。影响分娩的因素除了产力、产道、胎儿,还有产妇心理因素。助产人员在待产的过程中针对产妇心理特征,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改善产妇内脏的调节功能,提高产妇疼痛阈值、稳定情绪、减轻痛苦。字串5
心理特征
字串1
由于产妇的孕产次、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的不同,所以在待产过程中,产妇的心理特征及其需求也不尽相同。不论是初产妇或经产妇,均存在恐惧、紧张、忧虑、烦躁心理。初产妇耳闻亲朋好友有关分娩时的负面诉说以及社会媒体对分娩的不当宣传,经产妇则来自对上次分娩的回忆。一方面害怕和恐惧分娩,另一方面又紧张胎儿的身体是否健康、性别是否理想。其中文化素质偏低者,缺乏对分娩的一般常识,心理反应很强,过分恐惧与紧张,导致产妇极度不合作、乱用力,以至于大吵大闹,影响正常产程进展。由于家庭状况的影响,产妇在忍受分娩阵痛的同时,一方面期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另一方面对自己分娩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感到烦躁不安。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此次住院以初产妇自居,隐瞒其婚前生育史者,担心对此次分娩有影响而感到不安。字串1
心理护理措施
首先,助产人员要仪表端庄、态度热情诚恳、语言温和亲切、举止文明礼貌、动作轻巧柔和、操作准确、尊重产妇,为其保守秘密。同时,避免器械撞击声和分泌物等不良刺激,保持整洁、舒适的环境。再根据产妇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分娩的不同时期,给予适时恰当的心理护理。
2.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助产人员真诚的自我介绍是与产妇建立信任的关键。在陪产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对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针对产妇的社会角色、性格、文化素质等特点,正确运用艺术性语言,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使其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初产妇产程相对经产妇长,更易产生焦虑、紧张、急躁情绪,应安慰产妇并讲解产程各期的最长时限。对吵闹不安者,要更加细心、耐心地安慰。指导宫缩时做深呼吸,并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骶部,以减轻症状,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协助产妇在宫缩间歇期,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供给足够的能量,以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字串8
2.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和颜悦色,忙而不乱,熟练果断,不断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与鼓励。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6~8 s,深吸一口气后再屏气用力,以增加腹压,促使胎先露下降及胎儿娩出。宫缩间歇期,全身肌肉放松,闭目休息,等待下次宫缩时再屏气用力。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给产妇信心。助产操作适时、适度,杜绝会阴撕伤及新生儿产伤。
字串3
2.3 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首先要告诉产妇胎儿已顺利娩出。至于性别方面事先进行了解产妇及家属的期望,着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共同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以免新生儿性别与期望的相反而受到精神打击。如新生儿畸形或其他异常情况发生,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子宫收缩良好时告知,或选在其他适当时间再告诉产妇。同时给予安慰,避免导致产后出血、产后抑郁症等。
字串1
在临床助产过程中,必须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使产妇消除心理障碍,增加自然分娩的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产妇的生活质量。另外,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活动也应当引起产科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根据不同手术指征,正确认识产妇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经济困难而待产失败必须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产妇,容易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自己无能,是家庭的负担,表现为沉默、闷闷不乐,对手术后治疗漠不关心,缺乏照顾新生儿主动性,在日常生活中过分依赖他人,郁郁寡欢,甚至偷偷哭泣。作为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责任心,运用科学的手段、恰当的方法、和蔼的态度对产妇进行积极的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自卑心理,促进其尽早摆脱这种状态,帮助她们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使机体调整到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走向新生活。
付玮:由于很长时间没用邮箱,密码忘记了,近几天才把它找回来。所以„.以上是写论文的资料,想办法把这些资料重组在一起,按论文的格式写出来,可以参考医学杂志论文的格式。格式很重要啊,一定按格式写。
第四篇:党校专家指出对选举的五个错误认识
党校专家指出对选举的五个错误认识
作者:飞飞文章来源:阳光网站点击数:273更新时间:2007-6-19
党内民主选举是体现党员意志、保持党的蓬勃生机和活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选举中存在的诸如“党管干部就是党定干部”、“选举选举,多此一举”、“丢票就是丢脸”等错误、模糊的认识,直接影响、制约着选举的健康、顺利进行―― 热点话题
目前,省、市、县、乡四级党委集中换届工作已陆续在全国展开,这是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组织好民主选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换届工作民主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目前选举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模糊、落后的认识,却影响着我们选举的健康、顺利进行。一问:“党管干部”就是“党定干部”、“党选干部”吗?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沿用了“任命制”的党管干部模式,这种模式虽曾有过其历史合理性,但不可否认是的,也对部分领导干部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负面影响。个别领导干部从思想上已习惯于任命制的模式,认为党管干部就是“党定干部”,由党来选择干部,党内民主选举是与党管干部的原则相背离的,对党内民主选举从感情上难以接受,从认识上难以接茬,认为“任命制”干部比公开考选的干部身份上更加“正宗”,政治上高人一等。其实,党内民主选举既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就明确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构,从基层到中央,都必须自下而上地选举产生,而且可以随时撤换。列宁在领导俄共(布)建设中,更是把一切职务经过选举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条件。我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从建党之初就明确规定要以选举方式产生各级领导机关,并把选举制度载入了党章,对之做了制度上的明确规定。只是由于民主革命时期党所处的艰难环境和面临的革命战争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又受“左”的思想影响,党内选举制度并未得到很好的实行。
近年来党内选举发展的实践证明,民主选举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和措施,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
着党的生机和活力,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当然,也要认识到,一方面,我们的党内民主选举是有别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的选举的,也不同于某些资产阶级政党内部以派系为基础的选举,我们实行的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当前党情国情的党内民主选举;另一方面,党内民主选举是与党管干部的原则相一致的,我们要求党内民主选举既要充分体现党员的意志,以焕发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又要保证全党的集中统一以实现党的纲领和目标。可以说,党内民主选举是党管干部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问:“选举选举”,是“多此一举”吗?
当前,由于党内选举制度还不完善,实行过程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使一些党员干部对党内选举产生了一些模糊认识和做法,有的认为,选举选举,“多此一举”,认为选举中谁当选、谁落选都是组织早已内定了的,特别是“一把手”大多是等额选举,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党内选举即便不是形式主义,也是仅仅走个必须的程序而已,因而放弃了自己的民主权利;有的认为即使认真投票,但结果未必如自己所愿,根本左右不了“大局”,以至于选举时表现出极端不负责的随意性,“掐头去尾留中间”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因而浪费了自己的民主权利;还有的本想认真投票,但由于选举过程中保密措施不够,众目睽睽之下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因而保留了自己的民主权利。
鉴于这些情况,调动好、保护好广大党员干部参与党内民主选举的积极性,是选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问:“丢票”就是“丢面子”吗?
选举就是选择性的推举,有选择必有取舍。但在个别领导干部的思想中,却从来没有“落选”的概念,在他们看来,只有赢得百分之百的选票才是一次成功的选举,“丢票”就是“丢脸”、“丢面子”,就无法向上级党组织交代。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根源在于有对上级党组织的“依赖”思想。他们总认为有上级党组织作“担保”,自己不以全票当选是不可能的,上级党组织也不会答应。有的党组织在组织选举中的一些不妥当做法也进一步加重了个别领导干部的这种错误认识。有的把体现组织意图、选举圆满成功理解为“该当选的一定要当选、该‘差
额’的一定要差下来”,为确保不发生“意外”的跑票、丢票现象,往往在候选人名单排列顺序、选举人的座次安排、投票方式等环节上做文章,例如在可能“丢票”的重点选举人旁边安置可靠的人变相监督,在等额选举中规定“同意的不作任何标记”,等等。这显然是与党内民主选举的原则相违背的。作为民主选举的组织者,各级党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为所有候选人提供一个公开公平的选举环境,因为通过层层的推荐、提名、考察等多个环节,参加正式选举的候选人都是经过了组织严格把关和群众公认的,都是比较优秀的,谁当选谁落选都很正常,党组织对所有候选人必须一视同仁,决不能厚此薄彼,误导选举人的意志。四问:“差额”就是“陪选”吗?
由等额选举逐步发展到差额选举,是党内民主制度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个别领导干部和党组织担心差额选举的竞争会“影响”团结,于是有的在等额选举的基础上指定一个“差额”作为“陪选”,对于“陪选人”的角色,不但“陪选人”自己心知肚明,即使在选举人中也是不公开的秘密,而且“陪选人”也是一种政治待遇,只要确保自己“落选”,组织肯定另有安排,这在一些地方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以至出现了“陪选人”积极做选举人的工作拒绝选票的现象,使“差额”实际成了变相的“等额”。我们知道,无论从民主的内容来说,还是从保障党员的权利来看,竞争性选举都是党内民主不可或缺的内容,现代社会管理对领导干部才华和素质的要求,只有在一个有压力、有竞争、有比较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检验,竞争性的差额选举为此提供了一个舞台,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好、利用好这个舞台,在严格遵守党内民主选举各项制度规定的前提下,通过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候选人介绍方式等形式,为候选人提供展现才华的渠道,把选择权真正交给选举人,把差额选举带来的竞争引导为有利于加强党内团结的竞争,引导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
五问:“落选”是“不称职”的代名词吗?
据某地组织的一次换届干部心态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党委成员落选的认识,认为“大大损伤积极性”的占84.3%,“不能接受”的占12.1%。这一情况促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落选”干部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有少数群众甚至党员干部对在差额选举中落选的干部存在种种猜测和议论,甚至把落选的干
部与不称职干部等同起来;有的落选干部也感到脸上无光,压力很大,担心影响今后的使用,有的甚至意志消沉,从此一蹶不振。这种情况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势必会影响党内民主的深化和发展,也不利于调动和保护好干部的积极性。对此,我们必须对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实行差额选举,“落选”是很正常的事情,要落选不落志,差额选举不是优胜劣汰,而是优中选优。有的时候,一些优秀、合适的人选,由于各种原因落选了,也是可能的,这都属于民主选举的正常结果,都应正确对待。文章录入:彭超责任编辑:彭超
第五篇: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四大误区
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四大误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8日指出,目前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存在4大误区。在北京市教委举行的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报告会上,陆士桢教授详细阐述了4大误区的内容。一是道德教育的内容脱离青少年的实际。这方面包括目前道德标准高深的理论远离了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抽象的内容影响了青少年的理解,单一的标准影响青少年多样化的发展,道德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和心理塑造处在分离状态。二是道德教育的过程脱离青少年的主体。包括传统教育的方向、内容、目标主要不是从青少年出发,而是把青少年作为被塑造的客体,这样造成与目前青少年主体的核心价值相背离,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
三是道德教育的形式脱离社会及青少年的现实。目前学校主要是以灌输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忽视德育过程中青少年之间、青少年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在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青少年低参与、甚至不参与的现象。四是道德教育结果认识与行为严重脱离。目前道德价值标准存在虚化的现象,学生的道德行为已完全社会化,使学生在道德能力上面临多种挑战,在道德认识上都知道那么做,但道德行为却做不到。
陆士桢认为,目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应围绕社会现实和儿童需求寻找教育主题,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育,强调实践、体验和创造的过程,同时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