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牧业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农牧业
科左中旗旗委党校方宛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经营理念、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管理方法对传统农业的现代改造,核心是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实质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当前,科左中旗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城镇化提升的关键时期,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补齐农业短板,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为什么说发展现代农业极其重要
首先,现代农业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历史必然性。“三农”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的核心是增收。“十一五”时期,我旗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广大农民从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中得到了许多实惠,但由于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科左中旗农业基础薄弱的基本旗情仍未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仍然突出。2013年,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8147元,低于全国、全自治区平均水平。分析农民收入构成情况,财产性收入很少,靠盘活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受到区位限制且来源渠道狭窄;转移性收入也十分有限,靠惠农政策增加转移性收入科左中旗与全国、全区水平都一样且落实的已经比较到位;工资性收入约占10%,眼下农民
1收入的重要来源依然是靠第一产业,但随着全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务质量要求的提高,部分年龄偏大且无技能的农民
工必然出现“回流”现象,靠劳务输出增加工资性收入,输
出规模不会有太大增长;一产效益低、总量小但增收空间大。
面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势,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靠一家一户小规模的传统农业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
出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难以担当挖掘家庭经营增收潜力重
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特色高效产业,已成为历
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其次,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实践的可行性。发展现代农业
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的过程,发
达地区能够率先实现,落后地区也能有所作为,只是实际情
况不尽相同、技术路线各有千秋、发展水平高低差异。左中
虽然经济总量还不大、农业基础条件差,但全市农业正在加
速形成新的发展优势。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拉近了市场距
离。草牧场的确权、林权制度的改革,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
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清醒认识农业资源优势,因势利导,集中突破,左中发展现代农业前景广阔。近年来,科左中旗
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了有益尝试,面对土地零散实际,先从
推进土地流转入手,继而实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
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总体处于探索路径、培育典型、示范引导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体系成形在即。截止2013年底,全旗粮食产
量突破55亿斤,牲畜存栏286万头,设施蔬菜10万亩,各类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全面启动了“六个一百”工程建设,高标准实施了农业开发、节水增粮、土地整治等项目,新增
高产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万亩,建成了10万亩集中连片
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和48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粮食产量
连续十年保持全自治区第一,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二是科技支撑效果显著。传统农业靠经验,现代农业靠
科技。全旗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6%,基地建设上从品种
改良入手,大力推广适用增效技术,生猪良种普及率达9
5%;产品加工上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入手,有针对性进行
技术改造。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综合执法、农
村沼气“四大”服务体系,实现整旗推进。全旗共有无公害
农产品基地36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40万亩,国家认
证无公害农产品13个,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改造传统
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三是典型示范颇有成效。现代农业是贯穿于农业发展的一个渐进过程,抓点示范、突破难点是其基本方法。在各级
各相关部门的倾斜扶持引导下,聚焦高效农业、水产养殖、特色林业三大优势产业的现代农业典型不断涌现。科尔沁肉
牛科技有限公司,历经多年不懈努力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生态农业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代表畜
牧业现代化的最高水平,而且成为拉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投资主流。在许多嘎查(村)投资兴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已流转土地10万亩,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66000平方米,钢骨架双层大棚20000平方米,即将建设蔬菜储藏保鲜中心,园区全面建成后,年实现销售收入大量增加,带动土地转出户户均增收过万元,成为工商资本反哺农业的践行者之一。今年上半年,全旗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全旗十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着力构建立体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明确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包抓的领导、地块、任务,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采取得力措施,扎实向前推进。
经过努力,今年实现60亿斤粮食产量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90元,增长14%。其他各项指标也一定能够实现。内蒙古科左中旗必然会在发展现代农牧业上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
以保障农畜产品供给和确保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为目的,将工作重心放在加强自主创新、服务好三农三牧上,把农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研发出了农牧民急需、企业渴望、科技含量高、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同时强化了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争取各类推广项目,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着手,解决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了大量科研示范推广工作。
依托项目,结合自治区“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深入全区10个盟市200多个乡镇,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与科技示范户,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新技术直接到田。重点推广了优质专用玉米、小麦、马铃薯、高油大豆、向日葵、小杂粮等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0%。加强了成熟技术的集成、组装和配套,推广了优势农作物高效规范化生产、旱作节水农业优化配套、保护性耕作丰产高效、无公害农畜产品生产、不同区域家畜标准化养殖、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防治等技术,为促进自治区粮食连续十一年增产和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项目管理及合理措施
始终把服务“三农三牧”作为全院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项目为载体,促进成果的快速转化,达到节本增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技术支撑作用。
(一)强化项目的针对性,注重项目的实用性
紧密围绕项目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全面把握项目区现有的种植业结构,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理念指导和确定项目课题。同时注重项目的通俗性、实用性。科技推广的对象是千家万户的农牧民,文化水平、科技知识基础 参差不齐,所以我们的科技人员将推广的技术轻简化、本土化、实用化,使更具可操作性。
(二)强化项目的领导和组织管理
加强项目领导和管理,有效地组织有关部门及广大农牧民参与项目的具体实施。成立由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人员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由主持单位的科技人员和当地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实施小组,协调项目的进展,负责项目各项技术的指导。按照责任到课题组、工作到人的要求,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参加人,在各自的职责内负责相关工作。
(1)项目实施方案论证管理
为了保障项目落实到实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分批分期召开了各类项目实施方案汇报会,组织专家、领导和财务人员,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严格把关。
(2)项目动态跟踪管理
在项目实施期间,成果推广处将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中期检查,重点检查项目落实情况。年终对各项目的执行和任务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在检查验收基础上,视任务完成情况安排下一年项目。
项目实施要做好“三区”建设,即核心示范区、生产示范区和技术辐射区。核心示范区集中连片,主要进行核心技术展示;生产示范区主要开展成熟技术组装集成示范推广;技术辐射区主要推广普及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
项目采取标识化管理,标牌注明实施单位、目标任务及技术要点,方便农牧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农民培训
1、每个项目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1~2次,培训会2次以上,采用分级培训方法,对科技推广人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进行培训;编制印刷宣传资料发放给农牧民。技术指导和培训活动要保存影像资料,作为考核验收依据。
2、加强媒体宣传作用,利用广播电视、电台、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及时将我院自主创新成果送到农民田间地头。
3、加强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牧业技术数据库,应用专家服务系统,把生产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快速送达农民手上。
4、通过参加农牧业博览会、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农畜产品交易会等,扩大我院在国外、国内的影响,宣传我院的科技成果。
二、转化推广力度加大,示范效果显著
始终把服务“三农三牧”作为全院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和广大农牧民在科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将政府主导,农牧民、企业主体,科研单位支撑三个作用结合一起,合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同时整合全院科技力量和资源,结合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自治区财政支持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依托科技示范区辐射带动,建立专家大院,派科技人员入村,送科技入户等途径,加快了自有成果的转化。
三、加快成果转化的一些做法
(一)深入生产调研,在生产中选题立项
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调研,了解情况,准确选择推广示范的成果,快速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将我院已有的单一成果进行集成组装,形成科技含量高、先进适用的综合应用技术进行推广,为农民增收、农业增 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多渠道争取成果转化经费
推广项目经费除了来源于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自治区财政支持农业示范推广及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我院还积极争取其他各级各类示范推广项目的支持。通过项目实施,联合当地科研和推广单位共同研发,成果共享,实施地政府按照一定比例配套经费,加大了成果转化推广力度。
(三)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围绕自治区粮食主产区建设,蔬菜种子工程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自治区财政厅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等项目,在全区粮食、蔬菜,畜牧业主产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示范推广,同时加强项目进展工作检查,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四)开展科技服务,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技术培训工作,组织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宣传,组织相关课题组在示范基地召开现场观摩会,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台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提升我院的社会影响力和专家知名度。组织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各类成果展览展示、交流交易等活动,大力宣传、展示我院新品种、新技术。
(五)加强院地合作、院企合作,搭建推广平台
进一步加强院地、院企合作的力度,形成科企联动与互利双赢的格局,积极与企业合作,重视企业的科技需求,引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加强与地方政府,农民合作社的合作与联系,切实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力度,扩大农业科技的社会贡献,提升我院的社会影响力。
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的动力,实现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果转化是关键,我们要大力抓好成果转化工作,服务好三农三 4 牧,引领自治区现代农牧业快速发展,再创辉煌。
第三篇:发展现代农牧业 铺就持续增收路
发展现代农牧业 铺就持续增收路
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今年以来,按照“强基础、促转型、保增收”的思路,临河区以创建国家现代农牧业示范区、争当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排头兵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全区农牧业经济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农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989元、增长13.5%。
1.种植业结构更趋合理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临河区广泛收集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供求信息,向农民宣传主要农产品市场行情,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2014年,全区各类农作物总播面积209.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6.8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1.7万亩,优质牧草播种面积0.6万亩。全区农作物种植面积呈现出“五增三减三持平”的格局,即:花葵、玉米、脱水菜、露地蔬菜、葫芦种植面积增加,小麦、油葵、籽瓜种植面积减少,番茄、西瓜、甜瓜种植面积持平。
2.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我区以项目资金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继续扶持设施农业建设生产规模。截至目前,已落实设施农业面积7754亩,其中:已建成春提早大棚4600亩并全部投入生产;落实温室3154亩,现已开工建设289亩。八一联丰村8800平米的中泰现代农业展厅已投入运营。乌兰图克草莓基地建成182亩温室,配套育苗生产的千亩产业园区投入生产。设施农业建设布局开始由分散零星建设为主转向以集中、规模化为主,建设类型开始由土打简易温室为主转向砖钢结构高标准温室为主。设施农业建设主体开始由农民建设为主快速向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多方参与建设为主转变,初步形成了“农户联建”、“农企联建”和“企业承建、农民承租”等多种运作模式,突破了发展设施农业缺资金、缺土地、缺技术的瓶颈制约。
3.扶贫开发力度加大
今年,我区制定了“三到村三到户”(2014—2017年)扶贫开发规划,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目前,我区已到位自治区财政扶贫资金280万元,每个“三到村三到户”项目35万元,区本级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00万元,今后四年内还将逐年增加;积极与中国农业银行联系,将2013年4个互助资金项目的资金抵押后自主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项目,已向城关镇远景村27户贫困户发放贷款63万元,每户平均2.3万元。下一步,在此基础上,将对其他3个实施互助资金项目的贫困村同步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
4.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
为切实提高养殖业规模化水平,加快推进畜牧养殖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区着力加强肉羊繁育体系、饲草料种植加工体系、疫病防控体系、质量可追溯体系四大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养殖业。今年,临河区新建、改扩建养殖场(户)计划总投资2.6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87亿元,开工建设规模化养殖场(户)68个,其中:新建规模化肉羊养殖场20个,改扩建肉羊规模养殖场40个;新建规模化生猪养殖场1个,改扩建生猪养殖场3个;改扩建规模化奶牛养殖场4个。富川现代肉羊养殖园区从育肥基地转变为畜种改良繁育综合基地,实现了成功转型;草原宏宝新开工建设4个大型养殖场,年生产10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正在新建;美洋洋2500吨冷库正在扩建;羊畜产品交易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行,与105个交易商签订了入市协议,实现交易额618万元。
截至目前,临河区牲畜饲养量达到629万头(只),其中羊饲养量580万只,猪饲养量40万头;牲畜存栏225万头(只),其中存栏羊200万只、存栏猪19万头、存栏牛3.5万头;出栏牲畜404万头(只),其中出栏羊380万只、出栏猪21万头。
第四篇:加快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对加快包头市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内蒙古包头市委党校温更新
摘要:把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以创新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加快实施农牧业产业化;进一步强化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科学化程度;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着力提升农牧业的商品化程度;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加快新型农牧民培训,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组织化程度。关键词:现代农牧业发展 思考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是一个工业经济占主导的城市。既有发达先进的工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绝大部分;又有落后的农牧业经济,在经济总量中占很小部分,这种“大工业,小农(牧)业”的经济结构,也为充分发挥“大工业”优势,加快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一、目前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现状
包头市是个工业大市、农业小市,全市土地面积27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2.11千公顷,草场面积2120千公顷;绝大部分是广大的农村牧区。200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22万人,城镇人口192.22,农村牧区人口61万人,农牧业人口占24%;地区生产总值1760亿元,第一产业(农牧业)52.1亿元,仅占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76元,在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年一直排在前三名,连续七年位居自治区各盟市之首。包头市农牧业属于城郊型农牧业,种植业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以奶牛和肉羊为主,经过几年发展,包头市农牧业已基本形成菜、薯、肉、乳四大主导产业。
(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立体种植等先进适用技术,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二)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全市奶牛业已经进入理性发展阶段,全市奶站已由416个减少到227个,奶牛集中、规模饲养程度达到50%。按照第一产业“三区”规划要求,将我市山北地区确定为肉羊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羊存栏数量已占全市的70%以上)。
(三)农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是种植业结构、品种优化。2008 年全市马铃薯、玉米和蔬菜面积分别为101.9万亩、142万亩和15.9万亩;脱毒马铃薯和玉米良种面积分别48万亩和142万亩。
二是畜牧业布局、品种结构优化。按照第一产业“三区”规划要求,将山南和山北地区分别确定为奶牛、肉羊重点发展区域。全市33个奶牛小区建设项目全部安排在山南地区,连续三年将80%的市级羊舍饲圈养项目重点安排在山北地区。
(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目前基本建成了优势比较明显的菜、薯、肉、乳农牧业四大主导产业,并涌现出了一批如华资、鹿王、呱呱叫、海德、大圣、小肥羊、小尾羊、草原牧歌等国家级、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小肥羊”、“鹿王”、“草原”、“雪鹿”等中国驰名商标。
(五)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稳步提高。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有效提升了农牧业的经济效益
和竞争力。农牧业科技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由1950年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发展到目前市县乡村四级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的新格局。
(六)设施农牧业实现新突破。通过实施“南菜北薯”战略,山北地区设施马铃薯面积达到26万亩,山南地区蔬菜保护地总面积达到4.7万亩。在土地流转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在依法、有偿、自愿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引导工作,由村级基层组织、企业、中介组织等牵头,通过转包、转让、租赁、股田制等方式,促进设施蔬菜和马铃薯向小区、大户和企业集中,为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包头市正处于一个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尽管近年来包头市的现代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促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目前,与包头市实际相符合、与现代农牧业发展相配套的土地草场流转制度、经营管理制度、支持服务制度和投入保障等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保护和加快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2、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分异的户籍管理制度迟滞了我市城镇化步伐。目前,包头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涉及户籍身份、土地制度、收入分配、公共财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已成为制约城乡社会福利和政治权利公平分配、人力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根源,特别是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户籍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
3、包头市财政对现代农牧业建设投入总量不足且分配结构不尽合理。自然条件差、农牧业基础建设薄弱、社会事业滞后是包头市发展现代农牧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与现代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由目前,包头市在财政投入上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市级财政投入农牧业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极不相称。
4、农牧业科技水平整体落后,农牧民文化素养亟待提高。目前,包头市在农牧业科技方面问题严重,集中反映为科技投入严重短缺、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滞后、农牧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发达、农牧业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5、农牧业发展方式仍然落后。由于农牧民市场化观念淡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仍相对粗放,劳动力生产效率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农牧民传统的粗放式种植放养观念难以转变,多种因素造成土地草场退化压力不断增大。
三、加快我市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对策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头市的农牧业经济目前仍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必须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
(一)实施基础先行战略,加快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牧业发展后劲,把改善农牧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抓住国家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各种专项补贴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突出加强四项建设:一是加强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二是加强农村牧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现代农牧业奠定基础。三是加强农村牧区能源建设,切实改善农村牧区能源结构。四是加强农牧业机械化建设,把过多的劳动力从土地草场里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
(二)以创新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
1、创新支农支牧政策,推进 “四个转变”。一是推进政府支农支牧人、财、物主要由支持小农牧经济向支持大规模企业化经营转变;二是推进金融支农支牧主要由支持单家独户的农牧民向支持从事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企业转变;三是推进扶贫式支农支牧向支持建设现代农牧业转变;四是推进主要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向支持工业、现代农牧业协同发展转变。
2、创新经营形式,推进“三化”互动。一是推进土地草场流转化。实现土地草场突破地域、跨村乡镇(苏木)、村(嘎查)有效整合;二是推进生产企业化。引导和鼓励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农牧业建设。三是推进运营公司化。由政府组建现代农牧业开发公司,担当政府服务农牧业重要载体。
3、创新服务体系,实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配套基础设施,二是统一配备专业人才,三是统一打造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要根据包头市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发展方向,由政府出资对农牧民进行统一职业培训,四是由政府和企业合作把农村牧区高考落榜生送到有关的职业院校统一培养,毕业后由有关企业录用。五是统一建设集中居住区,实现农牧民生活城镇化。
4、创新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一是按照土地规模化、灌溉节水化、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发展以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为大规模养殖园区提供饲草料。二是发展一定规模的养殖园区,为种植业和设施农业提供有机肥。三是建设大型沼气池,使养殖园区产生的粪便生产沼气,为生活区和设施农业提供能源。四是建设规模设施农业,发展蔬菜、苗木、花卉等特色品牌种植业。
(三)加快实施农牧业产业化
就包头市牧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来讲,各环节都涉农涉牧,均属弱势群体,需要政府不断地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一是建立完善农牧业产业化基金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提高信贷服务水平,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三是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龙头企业。五是加快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步伐,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六是加大农牧业产业化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七是实施工业反哺战略,着力提升农牧业的集约化程度。
(四)进一步强化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农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一个依托资源优势、瞄准市场、突出高产高效的动态生产过程,是实现产业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对快加包头市农牧业结构调整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把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牧业重要的战略举措。一是突出特色,优化布局。二是培育龙头,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大力度,发展设施农牧业。
(五)实施科教兴农兴牧战略,加快农牧业科技推广,着力提升农牧业的科学化程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农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把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当前,包头市要以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农牧业为目标,把加快设施农牧业、节水农牧业、生态农牧业作为现代农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结合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建立健全菜、薯、肉、乳等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行“科技承包”制度,把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着眼于增强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指导农牧民按照标准化生产,切实提高农畜产品的优质率。进一步强化农牧业的商标意识,对于颇具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要壮大规模,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
参考资料:
1、《包头日报》2009年
2、《包头统计年鉴2009》
第五篇:现代农牧业产业协会总结
包头市东河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协会 2014产业化工作总结及本工作计划
2014年这一年,包头市东河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协会在市政府及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以“展形象、迈台阶、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为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稳健的发展。现将2014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1、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情况
公司主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以保护价订单收购的模式,与种植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利益合作关系,基本实现了财政创收、企业增效、农户增收的目标,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稳健发展。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农村新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成为应对入世挑战,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近些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农业产业化基地功能发挥情况
(1)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户达100余户;基地辐射带动农户300余户。
(2)参与基地建设农户人均纯收入3000元,基地辐射带动农户人均纯收入1500元。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流动资金不足,再融资困难。一是初期投入较大,企业回报率相对较低,回报周期长,存在风险大,造成再融资困难;二是农产品原料季节性收购,收购时货款当场两清,流动资金需求量集中,造成流动资金相对短缺,甚至周转不灵。
2、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缺乏。农业龙头企业都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等企业发展之初的综合症,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大大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大多是非正式的、临时的,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管理欠规范。
三、本工作计划打算
1、调整品种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做大做强地产蔬菜种植产业。并且,围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种植结构,建立规模基地,增大产出,提升产值。把扶持资金集中起来,引导解决产业规模偏小、偏散的问题。
2、培育规模经营的生产主体,不断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对企业集团实行政策倾斜,鼓励发展成为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龙头。
3、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于基地建设、开发和推广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农产品及技改醒目的贷款需求,应及时进行项目论证,符合条件的优先给予安排。协调龙头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对龙头企业的信誉进行评估,对信誉好的企业,核定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及时发放贷款,为企业在农产品收购其间提供资金保证。
4、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培育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支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5、提高素质,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想取得大的发展,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我们认为必须加强管理,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因此,在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创新上抓突破,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一是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搞活经营机制,完善监督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切实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6、加强基地建设,强化对基地农户服务。在种植过程中,我们积极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播种期,邀请农业专家实地为农民讲解种植技术。在生长期,不间断为农户提供其他帮助和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田,规范管理,使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基地建设,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的发展。
7、强化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带动了农民增收。在产业化经营中,我们与农户解成了利益的联合体。在享受技术指导等种种服务的同时,还在销售价上得到了实惠,使企业与农民突破了单纯的买卖关系,建立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关系,使生产和加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以产业化工作为重点,在搞好我们企业发展的同时,继续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农户制订发展规划,协调农户处理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通过召开座谈会、流动观摩会等形式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取长补短,搞好合作,共同发展。
包头市东河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协会 二零一五年四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