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独立学院案例教学
《独立学院案例教学》的实践报告
1课程实践目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兴力量正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且方兴未艾。同时,独立学院也面对着激烈的竞争,除了老牌的本科类高等院校,拥有专业针对性强的专科学校在近几年同样获得了许多学生的青睐。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独立学院能否在高等教育中分得一杯羹,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欢迎的人才。因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已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善独立学院的教育管理方式,课程实践的目的是为了独立学院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为了满足独立学院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需要、为了为了让独立学院更加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需要、为了让独立学院更加适应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的促进成绩考核方式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提高参与性,设立统一的标准、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综合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理解、逻辑能力,因此对独立学院成绩考核方式进行全面的调查,来制定出更加符合我们独立学院的教育成绩考核方式;因此对独立学院成绩考核方式的探索也是独立学院建立新的、有创新性的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探索意义。课程实习地点:福州课程实习的内容与过程
3.1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独立学院起步时间不长,不可否认其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分析大体可以做如下划分:第一类是需学校正确对待、加强自身建设、并努力解决的问题,如招生批次落后、与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政策不同、报到率低等,特别要杜绝招生的欺诈行为。第二类是需政府协调的具体问题,如助学贷款、评价指标、招生计划、学位等,需要在协商、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得到解决。第三类是独立学院长期发展回避不了的重大问题,如产权、盈利、教师等,需各方面通力合作专题探讨研究加以解决。第四类是独立学院的发展对全国高等学校布局产生的影响,需政府统筹考虑。而我们对独立学院的成绩考核方式进行研究与调查,我们对金山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抽取单位进行调查。据调查发现,目前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 1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同质化”,专业设置单一化,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师资总量不足、人员不够稳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大多数人认为成绩考核方式必须完善和改进,加强学生掌握知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整体学风仍存在一些不足、期末成绩所占考核比重可以适当降低,加大平时表现成绩、在成绩考核中监督不足,需要加大监督力度,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实习与实践机会仍然比较少,学生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思想不够创新,太拘谨、课堂分及成绩最后确定的过程不够公开透明、考核方式太死板,应增加考核方式的种类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独立学院应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在质量稳定的基础上,独立学院应当在特色创建上下大功夫。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不应雷同于其他本科院校,否则学校发展的空间会受到限制,国家和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也不容易得到满足。独立学院应当很好地研究自己的历史机遇,探讨自己的办学定位,科学利用分类空挡占据自己的巾场份额,走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来。政府对独立学院的质量管理,也应该按照独立学院的情况建立独立的、不同于母体大学要求的评估体系,以利于独立学院形成特色、促进发展。3.1.1针对问题分析取得的结果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08级、2009级、2010级进行调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收获颇丰。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认为现在的考核方式不合理,需要改进。他们认为对于成绩考核方式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设立统一的标准,百分之十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要把教育放在第一要务,加强对教育管理的探索。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实用知识,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我们的专业知识,而不是只是一味的背诵,靠期末突击就可以把成绩考好,没有实用性,对我们能力的加强毫无作用。考核的过程应该公平、公正、公开,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正,并且要加强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考核。另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认为应该降低期末成绩在考核中的比例,加大平时分的比重,以便于考核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考核学生,加大考核的客观性等。从这里可以看出独立学院应该整合三大培养体系,实行“三维渗透”培养应用型人才,要科学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三大体系,并使之有机结合,实行“三维渗透”。经过改革与创新,要把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培养体系,整合改造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养成三大培养体系,通过渗透与融合实现对人才的全面、立体化打造。在实践中,人们更多地关注三者的独立性与相互对立性,理论教学决不可削弱,但要改革与完善。人为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日标,在保证必要学科系统性的同时,要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与技术应用性。课程要精简,重点突出专业课。教师要精讲,将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学与探究。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正式教学结构与有效机制,实现
学生对教学的全员、全过程参与。
3.1.2 针对问题的建议
我认为要改变目前独立学院成绩考核问题的现状,我们知道独立学院实行“国有”与“民办”的嫁接,不仅是为了解决办学“硬件”资源的短缺问题,更重要的应是通过引进民办机制与独立办学,实现办学体制与机制上的改革与创新,甚至培育出比现有公办高校更高效率的优势来。因此,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就成为独立学院办学的关键课题。
3.1.2.1 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与智能结构相结合的人才
不能盲目地确定目标,搞“全面强化”。而应实事求是恰到好处地确定适宜的目标与标准。应构建由适度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很强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共同构成的应用型人才智能结构。应用型人才的智能结构是一个内在关联度极高的有机体系,知识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在掌握与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能力;而在学习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与智能结构相结合的人才这一认识为我们科学设计人才智能结构,构建高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高质量人才,提供了可能与机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及其智能结构的特点,决定着独立学院教学内容体系与课程结构,并决定着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与特点。
3.1.2.2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独立学院办学,要实现人才培养成绩考核模式的创新,就必须以理念更新为先导,深刻理解、认真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最大限度激发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提高人才陪养质量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第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第二,在办学和教学的全过程,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与教师要为学生服务;第三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核心,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2.3 构建“立体渗透”式大教学系统的成绩考核模式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大教学系统”的成绩考核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谓是“时时是教育,处处是课堂”。就空间形式而言,课堂、校园、企业、社会都是教学与培养的场所;就培养渠道而言,教学、生产、科研,乃至大学生活,都是教学与培养的有效方式。除课堂教学这种基本形式外,还应拓展教学空间,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大教学系统”。因此不要过多的局限于理论考试的范畴,可以
3.1.2.4 学生全员、全过程参与教学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落到实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正式教学结构与有效机制,实现学生对教学的全员、全过程参与。用各个方面,各个培养渠道来进行有效考核,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要实现教学考核模式与机制的创新。在成绩考核实施中,应倡导“四步考核法”:第一,教师可征询学生的意见来确定成绩考核方式;第二,教师运用理论加实际的考核方式来灵活的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三,降低期末成绩的考核比重,加大日常生活的实际考核;第四,考核的全过程,尽量公开、透明,实施全员监督机制。课程实习总结及体会
独立学院作为一支新生力量,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论文就独立学院的成绩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期对独立学院的办学者有所帮助。我们知道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规格、多层次的,但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另一类是将是能够把己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型人才,即应用型人才。由于受传统“重学轻术”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国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自觉不自觉地以造就“学术性人才”为己任,忽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此外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普通高校缺乏快速回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这些就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由于独立学院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与公办普通高校相比拥有更多办学自主权,采用“民办’机制运作,市场的力量将更多的介入到独立学院的办学实践中来,显然其能更好地承担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因此独立学院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我觉得独立学院应主要侧重培养学生行动的技能和能力,信息技能、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通识教育基础,突出实践、强化应用。因此独立学院在成绩考核方式上应更多的体现独立学院的创新性与独特性,把培养应用性的全方位人才作为标准进行考核,在课程体系成绩考核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独立学院应要改变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层楼”的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增加专业交叉性课程和实验实践性课程,并把五个课程群的比重进行科学安排,合理规划;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室和实习工作室建设,注重通识课的要求,使毕业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成绩考核的方式更加符合实际和客观真实。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但也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自律性和自觉性不高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学院的成绩考核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实际的积极性为目的,创造新颖独特的成绩考核方式,而不应是简单地对普通高校的克隆,学科、教学计划成为普通高校的“翻版”,否则生产的只能是同类产品的一等品,这样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会在人才市场上永远处于劣势。
参考文献:
期刊:
[1] 孙松发.办好独立学院应立足“三个结合”[J].学习月刊 , 2004,(12)
[2] 刘清君,陈勃生.论独立学院的基本属性[J].当代教育论坛 , 2005,(01).[3] 黄藤,王冠.关于发展独立学院的政策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S1).[4] 李祖超,黄文彬.独立学院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 , 2004,(11).[5] 韦耀波.独立学院:开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另一扇门[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 2004,(03).[6] 吴志刚.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独立学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7] 周雪梅.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8] 朱军文.新制独立学院终极所有权归属及其影响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2004,(05).[9] 高连歌.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的几个问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10] 孙绍霞,李硕,.关于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 2004,(13).[11] 刘翠秀.独立学院发展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 , 2005,(01).[12] 肖江淑.独立学院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 2006.[13] 方晖.独立学院的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 , 2006.学位论文:
[1] 张春梅.高校独立学院的发展、规范与创新[D]陕西师范大学 , 2004.[2] 张小兰.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3] 陈克江.高等院校独立学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 , 2006.[4] 陶然.对独立学院发生与发展的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 , 2005.
第二篇:独立学院中经济学原理案例教学分析
独立学院中经济学原理案例教学分析
摘要:
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课程,经济学原理在夯实学生经济学基础、培养经济学素养、训练学生经济学思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对独立学院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目标的特殊性分析,探讨将案例教学引入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性以及引入路径,并最终得出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对之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经济学原理;案例教学;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8014502
独立学院是上世纪末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它为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型途径。截止2014年6月15日,全国还剩有独立学院287所,43所独立学院已经转设普通民办本科院校,并有在校生近278.4万人,教职工近18.92万人,占全国民办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2%,覆盖了全国的29个省、区、直辖市(西藏和港澳台除外)。如今,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独立学院学生和教师的特点
1.1学生的特点
由于产生背景、目标定位等和其他高校不同,独立学院的学生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第一,由于招生分数相对低,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偏科的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学生对高数、统计类课程抵触情绪严重,而高数类课程对经管专业又尤其重要;第二,学生自学能力相对差、自我管理能力弱,但个性比较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这与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这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有较多的自我主张;第三,学生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综合素质强,独立学院的学费较高,入校学习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好,物质条件优越,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力和交往能力上的优势突出;最后,学生们对教学要求偏向实用性和实操性,对理论性课程具有较强的质疑性和厌恶情绪。
1.2教师的特点
独立学院作为在管理模式上依托于其“母体”学校的民办学院,教师队伍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师资队伍存在极强的“非独立性”,独立学院师资一般是由专职教师(本校)、母体高校委派教师、社会外聘教师三部分组成,管理层教职工大部分来源于母体学校,其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母体学校的影响,此外还有不少外聘退休教师或兼职教师;第二,不同于公办学校,教职工并没有所谓的“事业编”,教职工流动性较大,教师归属感弱;第三,教师再培训再充电机会少,由于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性质,在公费培训方面的经费非常有限,导致教师缺乏再次学习的途径;最后,教师定位不明确,定位不明确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冲突,一方面独立学院的性质定位,无一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有较高的应用能力,而在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其标准又是“科研独大”,那么独立学院教师究竟是以应用型上课为主还是科研为主?
2案例教学在经济学原理的重要性
2.1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
独立学院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只有将案例教学引入经济学原理课程中,才能引导学生去了解国内外财经动态,理论结合实际,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并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案例讨论和分析,形成自身较强的逻辑分析和文字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2.2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将案例讨论引入到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中,比起纯粹的理论阐述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贸系,每次师生座谈会,学生们必要求课堂能增加案例,而能将案例成功引入课堂的老师往往能获得学生的青睐,而该堂课程也能获得学生的好评,学生出勤率也极高,学生在将来的其他经济学科学习中也表示压力少很多。
2.3符合经济学原理课程的课程目标
经济学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囊括的知识面相当之广泛,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对高,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构建简单的经济学模型,并能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理性参与公共政策的讨论等。引入案例教学,能更好的使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并运用于分析实际问题,从而学以致用。
2.4对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必然要求
引入案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关注时事,并将时事联系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课堂讨论的组织,学生案例讨论的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师在课余期间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查阅文献,关注时事,思考课堂的组织,这也促进了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
3经济学原理案例选取的标准
3.1时效性
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发展很迅速的学科,以经济学经典教材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为例几乎几年就更新一次,至今已更新到19版了,每一版都是随着当时的时事发展更新不同的案例。我们在案例选择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当时当下的经济热点问题选取案例,例如现在再拿加入WTO,甚至是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案例确实有点过时了;而2014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淘宝“双十一”营销作为案例来讲解供求曲线图,这样更新颖,更具备时效性。
3.2相关性
所选取的案例即使是当前时事热点问题,但与经济学理论无关,其教学效果也不大。例如,2014年马航失联,虽然在当时是热点但很难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起来。因此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和经济学原理能结合起来,能诠释经济学理论。例如,讲解货币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央行降息的举措,以及欧元区QE之路,再对比早几年美国的QE政策和效果。
3.3趣味性
当然,如果案例过于理论过于宏观,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兴趣,这样也失去了案例教学最初的目的。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到时效性和相关性,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选取案例时尽量贴近生活,符合90后的口味。例如用团购来诠释价格歧视。
4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4.1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学生方面。
应试学习习惯根深蒂固,发散思维以及创新思维弱。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习思路,很多学生对以培养发散和创新思维为主的大学教学方式不太适应,对于老师要求的案例课堂演示,大部分学生只会千篇一律的陈述事实,而忽视了对案例给出自己的评价,因此导致课堂讨论时学生无所适从;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而忽视了问题本身的解释是多样性的。
学生功利主义思想较为严重。由于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大学学习的远见不足,部分学生疑惑学习的目的,形成了不正确的学习期望,误将经济等同于赚钱,强调实用主义而轻视理论学习,通过课堂学习发现与原有认识存在偏差,对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学习热情迅速下降。
(2)教师方面。
在现行职称评定体系中,使得教师偏科研忽略教学。经济学原理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又是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教师要求颇高,但现行的职称评定体系中对教师的科研要求高,而忽视了对教学的考核。在有限的精力中,大部分教师选择了牺牲教学投入科研,使得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教学监督体系单一,一般以学生评教为主,导致教师教学保守化。高校是一个自由自主的地方,上级和同行之间的监管较少,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最直接的就是期末的学生评教,一些教师为了获取较高的分数会采取保守化教学,例如采用类似高中的教学模式、承诺无难度考试等等。
(3)课程设置。
独立学院不同于其他高校,是民办本科,一些管理层为了节省成本均采用大班教学,使得老师无法专注到每一位学生,也很难督促每一位学生上台做案例展示,或者在小组案例展示中会有过多的学生出现搭便车的可能。例如150人的大班教学,一学期下来,教师可能只认识坐在前排的一些学生,实施分组讨论或者分组案例展示难免会有不少学生搭便车。一般经济学原理课程为每周3学时,学时有限,而教学内容过多,很难在课堂上将内容诠释清楚。
4.2提高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分析,案例教学虽好但也面临着种种困境,要提高案例教学质量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倡导非标准答案教学;(2)鼓励学生多关注经济时事,阅读经济学经典名著;(3)对教师的考核尽量往教学方面倾斜,鼓励教师投入教学工作;(4)实施小班精英教学,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与教师交流。独立学院的经济学原理课程案例教学任重道远,还需要独立学院、教师和学生各方面努力,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天,冯钊.略论基础教育中经济思维与行为能力的培养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3,(6).[2]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6).[3]廖小波.案例教学法在理论经济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6).[4]张雄.浅析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原理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4,(21).
第三篇:独立学院图书馆
独 立 学 院 图 书 馆 发 展 综 述
近十年来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果,为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所作出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独立学院经历了不断的历练和发展,由最初对母体高校的依附阶段,发展到向民办普通高等学校的转轨。独立学院在其发展环境中经历了机遇和挑战,发展迅速的同时自身建设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开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图书馆,在伴随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又会呈现出怎样的一个特征呢,本文即将对此做以探析。
1.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办馆机制
“以读者为本,让读者满意”作为图书馆的服务理念,这是自始至终不为改变的。那么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资源的一个集散传播基地,不仅要拥有充足的馆藏,而且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和快捷的服务,在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工作宗旨的基础上,开展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呈现出它们所在时期的发展特征,譬如传统化、自动化、数字化等发展阶段,然而独立学院图书馆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环境下,决定了它们建馆的高起点,以及功能实现的高目标化。那么,在短期而快速的建设基础上,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的实现并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
2.独立学院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2.1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建馆初始图书馆多借助于母校的文献资源和技术支持,伴随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也日益丰富,尤其是电子资源配备这块也较快的跟上发展的需求。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目标。遵循合理配置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在系统配置资源的基础上,体现实用性[1]。丰富馆藏资源数量的基础上,严把质量关,有针对性地购买,避免资源的重购。协调好资源的补充和整体布局的关系,以及“拥有”和“存取”的关系。同时依据学院的办学方针、办学特色、长期发展目标,有侧重的体现馆藏的特色化。要做
好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分类和编目,以及方便读者的多途径检索工作。
在电子资源的建设中,图书馆还通过借助高校系统的以及所在地区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2],理有效地购买各种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 [3]。
图书馆还可以根据馆藏优势,自建特色数据库。前期进过分析调查,征询领域专家的意见,对欲建数据库进行需求性调研,规范数据建设的标准。加强同其它高校合作,通过各单位人力、财力、物力的优势互补,力争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 [4]。
“图书馆学五定律”作为图书馆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在当今信息社会五定律中某些术语尽管有些局限性,但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有效建设,同样可以体现出五定律在新时代新的指导意义。使得图书馆作为一个发展着的有机体,不断实现新的功能和价值[5]。
2.2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
独立学院的发展要面临国家政策的考核,会受到政府政策、社会需求、市场投资和公办教育等的影响。学校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此期间独立学院图书馆在资金、人力、技术等各方面的考验下也形成其自身的特征,经历了由不成熟、不健全到逐步走上正轨的过程。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依托于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实力,服务工作的开展也必然要经历由单一到多样,由基础到人性化,由空间限制到无处不在的这样一个脱变。
伴随着图书馆资源的不断丰富多样化,人力资源配备的优质化,人员管理的高效化,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由最基本的馆藏资源的借阅、阅览功能出发,向着多途径、更自由、更贴近读者的服务方式发展着。比如,在图书馆开展的信息咨询服务,读者交流座谈会,定期读者培训班,馆际文献互借,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等[6];借助于网络,在图书馆网页上的“馆长信箱”、“读者留言”、“新书通报”、“书刊评介”、“读者荐购”、“考研信息园地”等;以及借助于无线网络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等。
此外还应加强和学校院系老师、优秀学科带头人的合作交流,搜集整理信息需求,及时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料。在和学院师生的各项沟通工作不断开展的基础上,积累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搜集的实践能力,结合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自身学习深造,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考虑开展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服
务作为参考咨询服务的深入发展,提供的是更加专业性和深入的服务,可以为学院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服务[7]。
3.独立学院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开展
3.1人力资源的建设
在图书馆这片土地上,“读者第一”是天经地义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也要提倡“馆员第一”。两个第一不算多,也不会互相矛盾。因为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读者何来工作人员,没有工作人员第一,读者第一没有必要的保证,也就无从谈起[8]。所以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合理的配置工作人员结构,注重他们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每位工作人员的价值和潜力,由此才能体现“读者第一”的重要性。
3.1.1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竞聘和管理机制。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建立完善的职称评定方案和晋升制度,对于优秀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和激励[9]。
3.1.2合理配给图书馆工作人员编制,优化结构,建立“专而全”的构成体系。
3.1.3明确岗位职责,善于思考和总结,不断提升工作能力。比如采访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馆藏评价能力等综合素质,对学校的重点学科专业有深刻的认识;编目人员应熟练认识和了解CN-MARC和US-MAC,不能停留于网上下载MARC数据;流通人员应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信息分类及鉴别能力,不能停留于简单的借还书阶段;网络维护和开发人员,应熟悉图书馆网络的维护工作及图书馆网页的开发和建设,精通网络资源获取的各种技术,能够用其检索、采集、整合、开发网络信息等等[3]。
3.2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
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实现“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工作宗旨,学校的建设要经历一个有初期到稳定的发展过程,那么图书馆管理工作也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3.2.1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合理有效的组织管理各项工作流程。通过制定规范的业务工作条例,明确岗位职责,量化工作标准,制定不同阶段的工作考核评比标准,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2.2 组织协调好内部管理工作的同时,同样要做好读者阅览、借阅等规则的明确和多途径的公示。开展读者培训,寻求实际有效的读者沟通渠道。
3.2.3开展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鼓励并支持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等。
3.2.4 加强馆际间交流合作。一方面借鉴吸收公办院校成功的办馆经验,结合自身馆的特色和定位有效地对比利用;另一方面加强同其它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交流与探讨,互相沟通管理方法中的优势和不足,以期实现优质的办馆理念
[10]。
3.2.5 采取图书馆工作人员、临时工、勤工俭学学生等合作管理机制。借助于多方人员来完成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既可以缓解图书馆人员编制紧的问题,而且有助于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的针对性开展。
4.总结
我国独立学院办学始于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在创办初期,这类机构统称为“二级学院”,后期则称为“民办二级学院”或“新制二级学院”,对申办高校的“依附性”则成为它们显著的特征。到了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3〕8号,简称“教育部'8号文件’”),我国独立学院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向自主办学机构过渡,由此独立学院进入了过渡期。到了2008年,教育部发布了“26号令”,将现有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将有一个5年的过渡期。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将会开创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由此独立学院进入了转型期。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给独立学院带来了新机遇、新挑战。根据有关政策,今后民办高校不仅可以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而且还可以申报硕士、博士点。
独立学院的发展环境决定着它们要竞争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建设,那么作为独立学院图书馆更应该认清发展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总结发现自身建设中的不足,通过改进不断增强图书馆的软硬件实力,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进而实现学校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服务,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推动学院的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丽辉.独立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探究——以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3):23-25
[2] 梁家兴,杨蕴坚.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总结和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4):95-97
[3] 于海洋.论独立学院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0(3):75-77
[4] 冉小波.四川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10):40-44
[5] 老槐.图书馆学五定律之2.0版[2006-3-10]
[6] 刘勇,徐双.独立学院学生阅读倾向调查分析及图书馆应对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
(10):131-134
[7] 李桂兰.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6(4):94-96
[8] 周文骏.什么是图书馆?怎么研究图书馆学?——我的学习体会[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2-4
[9] 卢恩姿,刘素艳.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8):26-29
[10] 王玉华.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与思考[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8(3):4-6
[11] 罗志尧.独立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5):87-90
[12] 王明.浅谈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理念——以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6-18
[13] 王发社.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J].图书馆,2009(2):93-94
[14] 林耀南.独立学院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困境和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10):240-243
[15] 陈梅花.独立学院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04(6):45-46
[16] 郑勇.独立学院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路径选择[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8):8-9
[17] 邱丽娟.论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8(3):40-42
[18] 魏岩梅,陈为旭.基于教育工作合格评估的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
(9):27-28,45
[19] 梁家兴.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论纲——对独立学院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总结和思考[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8(3):1-3
第四篇:独立学院简介
独立学院简介
一、独立学院的定义:独立学院是指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不同于以往普通高校按照公办机制、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它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
二、独立学院的特征:独立学院有三大特征:一是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定;二是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三是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
三、独立学院的招生:独立学院完全以独立的个体参与招生,和母体高校无关,其招生计划数不在母体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数内,其录取分数线也是独立划出的,和母体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无关。
四、独立学院的收费:由于独立学院采用民办机制,因此收费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政策。
第五篇:独立学院年会致辞
于印发《沈阳工学院2014-2015学年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单位:
现将《沈阳工学院2014-2015学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沈阳工学院2014-2015学年工作要点
沈阳工学院
2014年10月10日
沈阳工学院 2014年10月10日印制
附件:
沈阳工学院2014-2015学年工作要点
2014-2015学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目标和学校“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确定的工作任务,坚持“特色发展”、“开放办学”、“创新突破”发展战略,牢牢把握机遇、实施战略转型,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办学活力,狠抓规范管理,提高治理能力,加强内涵建设、促进质量提升,加快推进学校发展上水平、上台阶。
2014-2015学年学校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思想建设,确保学校正确发展方向
1.组织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把领会全会精神转化为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增强依法治校的自觉行动;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需要,理清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向应用技术大学全面转型,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在成为我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基础上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的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准备条件,积极申请专业硕士授予权;着手编制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与时俱进地谋划好学校发展蓝图。
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办学动力 2.全面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实施简政放权,促进学校机关职能转变,发挥好二级学院实体作用,充分调动校院两个层面积极性,释放发展活力;坚持放管结合,明晰校院责权,科学规范校院两级管理行为,加强服务与监督,促进二级学院有序运行。
三、深化内涵建设,稳定教育教学质量
3.教学工作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竞赛、指导学生技能竞赛等方式,以及采取在企业挂职锻炼、企业兼职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办好第三届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开展“我是园丁,言传身教”树人教育活动;开展以严谨的教风带动优良学风活动。结合学校机构改革和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4.专业建设。深入做好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强化专业内涵。以重点专业建设为引领和示范,加强校内专业的内涵建设,注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为学校转型发展打基础。
5.课程建设。利用省级资源共享课自主学习的平台,推进全校视频公共选修课等课程教学工作,鼓励各教学单位以多样化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手段创新课程教学,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以改革为动力,发挥项目教学示范课作用,继续推进项目教学改革工作和课程考试改革。
6.实践教学。加强实验中心化管理;积极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协同的基地建设。开展实验室全面检查评估,重点加强对实验场所、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管理的检查。2014年下半年全面完成检查评估工作。
7.教学改革与创新。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完善新模式下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组织开展校级、省级教改项目的检查验收工作,及时总结项目成果。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使创新教育入课堂。引领全校办好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8.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进一步修订完善两级管理模式下的规章制度,不断强化教育教学工作规范、科学、有序。加强教育教学检查,形成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9.国际合作办学。继续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渠道,完善国际合作办学学生培养过程,探索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10.省级质量工程。引领各单位积极开展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检查、验收,积极申报省级质量项目,力争获批2项省级质量项目。
四、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11.学科建设。根据国家和沈抚新城产业基地建设需求,结合我校实际,完成各个学科的定位(尤其是四个重点学科),确定学科(学术)方向(要求细化到二级学科名称)。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科队伍。建立有利于学科建设发展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学校4个重点学科建设的学科基地。
12.科学研究。利用实验技术基金等校内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科研团队。做好各级科研项目校内验收、检查工作。积极拓宽科研渠道,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科研申报,提升学校科研项目层次。为教师提供科研服务支持,做好科研服务工作。
13.做好机器人研究所的建设工作,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高校科技创新任务指标要求,做好机器人研究所一期开工建设的各项工作,初步形成特种机器人的研发能力。完成防爆机器人、巡逻机器人、AGV小车的校内验收,年底完成清扫机器人的研制,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一代防爆机器人和AGV。做好在谈项目的跟进、落实工作,力争本学年完成科研合同签订并到款200万。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努力办好“2014·中国辽宁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博览会”。适时召开“智能装备及机器人的应用及产业发展”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加强与军工生产及科研单位联系,找准行业需求,深入领会国家十三五国防科研政策与科技研发需求,力争将我校科研方向与科研体系纳入国防建设“十三五”规划中。
五、加强管理,做好各方面服务工作
14.人事管理工作。按照“校定原则计划、院为主体单位、部门把关确定”的方针实施人才引进工作;启动高层次人才和“985”、部属“211”院校硕士研究生引进政策,在工资待遇、科学研究和住房上给予政策倾斜;认真做好人才稳定工作,扼制人才流失,确保本学年新增师资数量不少于30人,实现学年初的目标任务。严格教职工考勤和请假制度,实现考勤系统信息化;规范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申请;做好外籍教师的聘任与管理工作;完善教职工的入职培训和校外的专业培训机制;做好教师职称的评聘工作。
15.行政管理工作。完善我校公文发文和公文处理工作规范,组织修订审核校发文件。简化行政管理流程,减化印章使用审批手续,高效服务师生。充分发挥办公网(OA)电子公文作用,基本实现行政管理无纸化办公。做好办公用品的申报、采购和管理流程;发掘好学校礼堂的作用;严格校管车辆的管理;充分发挥校报和电子屏的宣传、鼓劲和育人作用,力争将行政管理部办成学校文明服务的窗口。
16.招生工作。实行“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领导,招生就业部牵头,各学院及部门分片包干,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组织二级学院找准专业需求,结合我校招生数据与办学实际,编制科学合理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组织协调二级学院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实现招生宣传工作常态化;逐步建立我校的生源基地,持续稳定提高学校生源质量。
17.就业工作。确立以学校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的就业工作机制,稳定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积极准备条件与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基地共同建立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训基地。严格执行以“就业为目标”的就业与实习基地的认定与考核制度。加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跟踪调查与考核,组织往届毕业生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参加毕业生跟踪问卷调查,及时掌握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毕业生对我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并通过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建立沈阳工学院校友总会。
18.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引进网络版管理系统的调研及条码管理技术,切实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水平及工作效率。完成核算软件升级及其后续会计科目的重新设置。加大校内审计力度,重点审计实验耗材的使用及购置。19.图书馆工作。重点购买电子图书、纸质图书总计不低于5万册。及时排架、整架,做到图书、期刊、报纸乱架率不得超过5%。举办沈阳工学院第二届读书周活动,总结历届读书周的成功经验,努力把我校读书周办成精品。向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全年客观投诉(不含意见)控制在20件内。
20.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新生档案完整率达到98%;毕业生档案邮寄工作容错率不高于2‰。做好校史陈列馆、船钉纪念馆的接收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两馆”在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爱校、建校中的激励作用。
21.网站建设与维护。完善学校网站和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做好全校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日常维护、维修和管理和室外监控与机关图书馆监控设备维修工作。
22.建立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的维修队伍,做好维修队伍新老交替工作,加强岗位和安全培训工作。开展定编、定岗、定责工作,在后勤部门内部实行岗位差异化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办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多劳多得、奖优罚懒”工作导向要求。
23.校园维修与绿化工作。按照系统维修、避免重复建设的要求,分步骤对机械厂房、车辆厂房等建筑进行彻底整修。对学校水、电、暖等管网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科学合理核算二级学院用水、用电指标,全面实施校园节水、节电工程。努力实现“维修率、及时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2%、92%、82%以上。本着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开展校园绿化工作,保证校园整洁、优雅。
24.加强餐饮中心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餐饮中心的管理,在招商、进料、制作、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与考核,切实抓好各个食堂食品卫生与安全工作,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25.加强学生公寓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二级学院学生公寓房源,加强对各二级学院学生公寓的管理、监督与考核,确保公寓的合理使用。开展学生公寓的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和违章用火、用电的检查工作。认真开展学生公寓节水、节电,节能降耗工作。
26.全力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对校园区内建筑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努力实现全年重大安全事故0起,不稳定事件和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事件0起,校园内重大治安案件不超过2起。加强重要时期、重要事件、重要环节、重点部位安全管理与稳定工作,落实责任,建全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完善警校对接联动制度,强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27.学校医院工作。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教学、生活场所的通风、换气、消毒等卫生防疫工作并作好相关记录;力争在本学期内完成所有医护人员的注册工作;完成校医院的改造,推行工资制度改革,全面提升校医院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六、加强党群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28.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与要求,扎实做好我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工作,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学校事业新发展。
29.党建工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实施“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为载体,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为目标,努力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抓好总支、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结合学校发展新形势,建立健全党委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党的建设工作健康发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办发〔2014〕33号)要求,完善我校发展党员工作规程,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研究,做好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结题工作。
30.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实际,以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程为抓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校园文明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学习郭明义、学习黄船钉、做当代雷锋的活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师生把志愿服务与校园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师生道德实践水平;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重视课堂、网络、校园文化三个阵地建设工作,关注舆情动态,加强培训工作,提高信息发布质量;积极推进作风、师风、学风建设,出台《沈阳工学院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关注并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教书育人水平。
31.工会与教代会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举办沈阳工学院首届教职工集体婚礼。
32.共青团工作。结合共青团青马工程,举办首届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深入开展团中央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工作——“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干部,一个标杆”活动,建立各学院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卫生责任区。建立与上级团组织对接的共青团组织信息数据库。完善学校共青团微信公共平台群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城乡,了解社会。推进“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创建活动,树立各学院校园文化品牌。制定《团支部工作手册》,提升基层团干部业务能力和水平。
七、发挥督导作用,促进办学水平提升
33.以“强化两级责任落实、促进质量水平提升”为工作导向,适应学校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形势,进一步改进督导工作方法,在做好“两堂两楼”(课堂、食堂,教学楼、公寓楼)常规督导工作基础上,重点加强学校各方面工作管理流程与基本规则执行、基础教育学院等单位教风学风建设等促进工作,开展“沈阳工学院建立以来工作文件归档情况”等内容的专项督导检查;运用历年督导检查资料与数据,分析一些单位相关工作运行状态,提出存在突出问题改进工作指导建议并检查其整改落实情况;学校督导团在保持课堂教学督导检查覆盖面基础上本学年内重点完成不少于12个专业的全体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