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则小学北校区工作会汇报
丰富内涵、厚实底蕴,稳步迈进正则时代 尊敬的正则小学领导们上午好,首先代表北校区所有教职员工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区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校区在正则小学教育集团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弘扬正则文化,打造优雅团队,培育合理儿童的集团发展总目标,校区主任室科学决策、精细管理,不断丰厚校区内涵。现从教师、课堂、学生、班级文化等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和谐勤勉,传承优雅正则之师。
北校区有着一支高素质肯吃苦能战斗的教师队伍,本学期在正则小学一体化管理下,我们充分发挥这支优秀教师队伍的优势。学期初学校便开展了满意办公室的建设工作,老师们不仅仅能做到规范办公行为,更能文明办公、和谐工作。工作上同事间相互提醒帮助,教学资源相互共享;生活上一人有困难大家齐帮助。半学期来在校长室的指导下,所有中层领导认真开展“一日三巡”并能深入教师,与老师们进行真情交流,了解老师们的真实思想,排忧解难凝心聚力,真心诚意为每一位老师服务。老师的心是暖的,老师工作与学校目标心想一处情投意合。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场景每天都出现在我们的校园里:虽然在早晨教室里才来了几个学生,老师们就带着他们认真地早读了;虽然走读生都回家了,老师们仍然陪着寄宿学生,纠正英语发音、解答学习困惑;刘老师一早打电话向我假一天,因肾结石疼痛难忍在医院治疗,可没多久又见她出现在班级里了„„在前不久进行的丹阳市群众满意教师的评选活动中,我校老师都以较高的评分获得的了家长、学生和同事的满意。这样一支爱岗敬业的老师,在正则精神的感召下,胸怀对教育的孜孜追求,传承着“惟生无尽兮爱无涯”的正则之魂。
二、德智相融,探索灵动课堂之美。
文化德育为我们找到了学校德育崭新的载体和途径。两个多月来我们教学主管条线紧扣德智相融的教育思想,逐项细化稳步推进。
首先规范老师教学行为,为德智相融课堂创造实践基础。各条线各学科期初计划中,就必须将德育渗透点写入教学课程中。特别是语文学科,老师们花了一个多
1月时间编写完成了语文学科中的德智相融纲目,明晰了教材和我们校本文化中的德育渗透点,优化了教学内容。英语学科也充分挖掘德育渗透点,并在家常课和教学展示课中的教材处理、教学方式、方法指导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不仅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还学会了解别人、尊重他人,克服困难、合作共赢的能力。
其次规范学生课堂行为,让德智相融课堂落到细处。德育是最宽泛的教育,只有把德育深入到学生的每一处行为才能真正体现德育润物无声之精妙。教导处开学初就开始分步实施学生课堂常规评比考核,举行了“课堂规范达标月”活动。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周,班主任利用晨会、夕会等时间带领学生对课堂规范十项要求进行学习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规范,逐步形成规范意识。第二阶段为规范周。所有任课教师针对十项要求结合教学过程有机开展训练,促使学生形成规范。第三阶段为达标周,行政领导分五组,分年级每天对各班随机巡课、检查考核。从课前准备规范有序,安静候课精神饱满到遵从礼仪师生问候;从养成良好的坐姿到学会倾听、发言响亮,能够合理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课堂合作组织有序到作业书写整洁优秀。这些看似细小的常规行为,其实都蕴藏着德育因素。课堂上师生彬彬有礼,和谐融洽,良好的课堂形态正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我们流连品味。现在德智相融的课堂探索正从外在形式逐步深入向内涵研究发展。
再次规范课堂评价,用德智相融标准衡量课堂效度。家常课考核一直以来是学校的优良传统,我们更需要将这一好的做法发挥出更优的效果。引入德智相融课堂教学模式,在每月的家常课考核中特别将德育在课堂中的渗透作为一项重要衡量指标,让家常课不“平常”,要让家常课焕发科学研究的新生机。我们这学期初取消了所有以前被认定为家常课免听的教师,所有老师重新回到同一起点,接受课堂质量考核。经过所有行政领导一月听课,在德智相融课堂要求的规范下重新认定后,确认了十位课堂教学过硬的老师,在第二个月考核中与行政领导一起听课,协同领导实施课堂考核,这些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科研优势,在同学科中传帮带,带领大家一起投入到德智相融的课堂研究之中。向课堂要质量坚决不能走题海战的非科学发展方向,教导处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不定期开展学生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量的调查,还通过发放学生作业问卷调查、寄宿生在校生活问卷调查等,了解学生课余负担情况,既贯彻落实了《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五严规定》,又促进了老师追求高效低耗的优质课堂。半学期来我们校区陈秀萍参加了全国创造快乐学语文教学经验优质课评比、范丽华、殷爱华、傅玉兰、殷炳仁、郦丽霞、陈辉英、马丽霞、王国红等分别在全市大集备中展示了我校教师过硬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充满正则特色的课堂魅力;王国红还代表丹阳市参加了镇江市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陆颖、张洋慧在丹阳市英语说课竞赛中,顺利通过了开发区片选拔,进入全市竞赛。在德智相融课堂课题引领下,我校教学科研正迈向新的征途。
规范是一种美,当规范化作习惯,长出个性,更能开放出自由绚丽的五彩之花。
三、精彩生动,培育合理儿童之乐。
全国中小学校长发展论坛特色展示活动中一曲《北京喜讯到边寨》将孩子们的喜悦通过跳动的琴弦传到了每一位与会的领导,这是我校区琵琶合奏队的学生。在正则校园处处常能见到这样能歌善舞、才艺出众的孩子。合唱《花木兰》也即将参加丹阳市第四届中小学生才艺大赛。校园十佳歌手经过了海选、预赛,12月将进行紧张激烈的总决赛。大课间活动,孩子们各有所好,尽情享受运动的快乐。广播操学生整齐划一的动作令人震撼:小小的孩子也能形成如此巨大的力量。“我爱记单词”将枯燥乏味的单词变成了人人喜爱的玩具,一幅幅孩子们亲手编制的英语单词小报,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学用结合妙趣横生。读书节上,午间演讲锻炼了孩子们的口才;好书推荐深化了学生的阅读;每天20分钟的午间书场培养了爱书读书的好习惯;动物作家大王沈石溪来到孩子们身边,他妙语连珠,一个个奇趣的故事吸引着孩子们心驰神往,阅读写作原来是这样的充满乐趣。大队委员竞选,《四好少年我先行》主题广场演出,相声、歌舞组合等学生自导自演像模像样,小主持“浓妆艳抹”组织井井有条,更有每班的粉丝队,举起大大的形象牌为自己班级的竞选者呐喊拉票。教师节自主管理队学生在辅导员的组织下开展爱心义卖活动,五百多分义卖礼物被真诚热情充满爱心的孩子们“一抢而空”,义卖所得代表着全校孩子们的关爱传送到了玉树灾区的小朋友们心里。秋游活动有的年级参观了总前委旧址,感受
了革命先辈们的为国奋斗的伟大精神;有的年级背上锅灶柴火,带上油盐酱醋,扛起铁锹水桶来到野外开展野炊生活,家长开着汽车要接送,学生要却坚持自己身体力行。家长会上,老师们用摄像机将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拍摄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镜头,展现给家长,家长真切的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行为举止,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更立体化地发挥了家校教育的合力。在我们的校园里还活跃着这样几支队伍:大队委员、自主管理队、播音组、国旗班、迎宾礼仪队。他们每天深入在我们的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传递着积极进步的力量。这就是正则的儿童,一群充满童真童趣的合理儿童。
四、播撒希望,培植班级文化之苗
班级文化建设对学校实行文化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文化德育的重要分支,班级文化建设是德育的重点工程、也是长期的工程。创建的初始阶段,我们所能做的是把它当种子播撒进班级,种植到班主任心中,如何让它生根、发芽,乃至开花结果,需要时间和实践。开学至今的两个多月我们作了以下尝试:
(一)全员参与、责任到人——给班级文化建设“自留田”
班级文化建设全面铺开,班班具备、人人参与。好比是给班主任划分了一块“自留田”,班主任可以根据自身特色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文化。这种责任到人的捆绑性操作方式,便于班主任长期开展教育研究,有利于班级文化的深入持久。
事实证明,从班级标志的设计、班级口号的提出,班风班歌的建立,黑板报的布置,正副班主任共同挖掘班级文化的内涵和资源,班级文化建设这粒种子已经能够寻找到一片适宜生长的新土壤。
(二)文化整合、双管齐下——给班级文化建设“犁犁地”
一片新土地的开垦需要耕牛犁地,一项新实验的开展同样需要厘清概念。班级文化建设到底何处起笔,做些什么文章?如何让学校工作、班级管理与教育科研相结合,使班主任的千头万绪归并到一条文化建设这一主线,帮助班主任做好整合必不可少:
1.正则文化与班级文化相融合。《正则文化读本》让师生寻找到一个情感的归
宿点,为班主任将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融合提供了参照。比如:四8班杨玉兰老师组织进行的班队活动《带着羊羊游正则》,就是把班级文化与学校文化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既营造了班级羊羊文化的氛围,又进行了爱校教育。
2、文化建设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班级文化建设不能脱离实践纸上谈兵,它应该与日常班级管理相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比如针对二10班“仙鹤班队”,任课教师设计了“守纪鹤”、“书写鹤”、“发言鹤”、“读书鹤”、“进步鹤”、“全优鹤”等达标卡,学生在争鹤卡、集鹤卡的童趣中,促进了班级竞争管理机制的同时,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整合后的文化建设不仅减少了工作的头绪,同样也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促进了班级文化的建设。
(三)教研引路、树立典型——给班级文化建设“引点水”
学校德育中心组就是就是一群领头羊,从王海霞老师正则文化教研课、到欧阳文青老师《放飞梦想》的班队活动,以及杨玉兰老师的班队活动《带着羊羊游正则》,给所有班主任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引入了清泉活水。
范丽华老师的“学松”班、刘丽老师的“鹤志班”、太阳班、书香班等等一个个积极向上、充满文化气息的班集体正在校园里涌现。
(四)培训学习、制度保障——给班级文化建设“施点肥”
当然,为使班级文化建设这片土地变得肥沃,利于更多花苗的茁壮,我们还对班级文化的建设者——班主任进行了培训指导,两个多月来,汇编了两本相关的培训手册,学习了一份详细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为了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进程,我们注重抓好德育主阵地,制定日常班队制,保证每节班队课教师落实到位、学生锻炼到位、领导检查到位;我们制定了教研组每月汇报制,一次读书汇报、一次工作汇报、一次原创汇报,保障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提高;我们提出了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的初步要求,并纳入到班主任考核中。我们请来吕同德老师“坐堂会诊”,与名师面对面的接触,使我们对教科研不再畏惧退缩。
创建班级文化的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在这片责任田上,给她送土施肥,这粒
种子已经生长出翠绿的新苗,相信不久的将来能茁壮成长、撑起绿荫一片!
五、严谨创新,建立高效后勤服务之风。
学校处处皆育人,坚持“后勤育人”理念为学校教育增光添色。两千多学生用餐时后勤的头等大事,不得有半点马虎。食堂部与供货商签订了供货合同,明确职责、保证质量,并由学校所有行政领导每天轮流检查验收菜的质量。对食堂员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制定了新的临时工管理条例,更明确了分工责任到人,特别是通过学习让员工能适应和参与到学生的用餐管理之中。这学期调整了就餐的值日检查方式,每天有一位值日领导管理和评比整个餐厅的用餐情况,一千多人的餐厅只有盆勺的接触声,学生训练有素、整齐有序。生活部紧密与教导处联合管理,规范了晚间学生的交接手续,加强了晚间教师组织的管理,使学生安全愉快的生活学习。结合季节性特点,总务处还开展了预防流行疾病的教育和防控,对入冬季节花木进行了养护,配合学校活动更换了学校主要地点的标语,给消防器材设计张贴醒目的标识或警语,特别布置了正则学校创始人吕凤子作品专辑墙面。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都是围绕着环境育人的目标,让每一处墙壁说话,让每一个标志育人。
校区在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用丰厚的正则文化感染师生,以稳定、超越、发展为己任,不断丰富内涵、做强优势,为一校四区教育均衡化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第二篇:全市种子工作会汇报材料
落实措施 强化职能
全力维护种子市场监管新秩序
正宁县种子管理站
正宁县位于庆阳市东南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旱作农业县,也是典型的种子大县,耕地面积43.7万亩,耕作上属二年三熟制,农作物播种面积50万亩以上,年用种量200多万公斤,种子市场监管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净化种子市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在种子市场的监管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我县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全县的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主要措施和做法
为了切实加强我县种子质量监督及市场管理,维护种子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农民用种安全,建立公平、公正、安全、稳定、健康、活跃的种子市场,促进全县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及农牧局的安排,我们主要采取了五条措施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一)强化宣传舆论,提高思想认识。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种子市场管理工作已经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也标志着种子产业进入了一个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为了加大种子法律法规 的贯彻落实力度,我们立足本县实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不断强化宣传舆论工作,努力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一是编印种子法规资料2万份(册),出动车辆120多辆(次),深入乡(镇)、村、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二是结合“五五”普法活动,举办种子法规培训班,聘请经验丰富、有专业特长的授课老师进行认真讲解,重点对种子经营户进行集中专题培训。三是结合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业执法干部和骨干力量,逢集日深入乡镇巡回宣传,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四是制作电视专题片2部,利用新闻媒体在县电视台进行了大量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舆论活动,增强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规范了种子经销户的经营行为。
(二)加强对经营农作物种子代销商的培训。为衔接好我县农作物良种的供种工作,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使种子代销商了解种子经营的有关常识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农作物种子经营户的自觉守法意识。今年以来共组织各乡(镇)代销点人员共86户100余人参加的培训会2期,共发放良种技术宣传资料1400余份,有关农业法律法规资料1100份,发放上岗证86份。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聘请种子繁育推广专家详细讲解了种子基础知识、种子质量检验基本常识、假劣种子识别等相关业务知识,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以及《甘肃省农作物种子经营门店管理办法》和省、市 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县种子产业开发实际进行了深入的座谈和交流,种子管理人员解答了种子经营户提出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培训,使全县所有种子经营从业人员得到了系统的学习,种子知识和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普及,种子经营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守法经营的自学性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为守法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对促进净化种子市场、维护良好的农作物种子市场秩序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做好备案工作,把好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种子经销商经营档案。在种子销售前,向各代销商发放备案通知书,要求各代销商持委托商的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植物检疫证、委托代销书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备案中做到证件不齐的不备;未通过公告品种不备;未审定的、审定未通过的、未在我县进行过种植试验的品种不备。
(四)加强种子质量抽检和留样备查。为确保全县用种质量安全,严格按照《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的监督管理,对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抽检和留样备查,我站联合工商管理部门共扦样14个品种,并对扦取样品进行室内检验,样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二级以上。
(五)强化市场监管和巡查,对违法案件进行立案查处。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切实贯彻《种子法》、《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种子法规,我们依照种子法律法 规,加大种子市场管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查处假冒伪劣种子,杜绝伤害农民利益的各种行为。春播期间,我们会同工商部门对全县种子市场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查出无证经营户5户,查封超范围经营的种子650公斤,没收假劣种子460公斤,罚款4000多元,并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通过各种执法活动和宣传引导工作,规范了种子经营者的行为,净化了种子市场,制止了非法经营行为,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2010年工作要点
根据以上困难和问题,我县种子管理和市场整治工作,下一步将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进一步宣传《种子法》、《种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让“一法一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真正深入到每一位种子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和种子使用者的心中,以增强大家贯彻执行“一法一条例”的自觉性,使各自在今后的种子管理、种子生产、种子经营中,能自觉地遵法、守法,维护种子市场的正常运转。
第二,完善体制,建立健全种子管理队伍。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给予支持,落实好种子管理机构编制、经费等问题,进一步明确种子管理机构的职能,强化种子行业市场质量管理,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精干高效的种子管理队伍。
第三,健全制度,加强督查,规范种子管理行为。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种子执法监督机制,设立和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对种子执法和经营的监督,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教育好种子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要讲原则,树正气,严格依法办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
第四,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采取有效措施,打破地区间种子贸易保护,逐步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种子市场;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对种子市场的管理,从严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种子的行为,维护种子市场秩序。
二O一二年三月十四日
第三篇:毕业班工作会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专家、同仁:
小学毕业班管理和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学校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前途。本人体会有二,愿向各位汇报。
首先是科学配备毕业班教师,力求打造黄金搭档。实践证明小学实行大循环不宜一刀切,应因人而定。这就带来任课教师的优化组合问题,如何组成最佳阵营?教师的业务素质固然首当其冲,但最重要的还是事业心、责任感。只有吃得苦、耐得烦、舍得磨、霸得蛮的教师才是最佳选择,这是时下小学教育最现实的特点。一句话,选择好的人,就不操儿子心,等下班主任朱代如会作具体总结。
其次是要营造一种教育氛围好,学习氛围浓的环境。要达到这个目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管理者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与时俱进、身体力行,具体谈五点做法。
一、以课改促质量,提升毕业班坚持以学案导学。
二、校长要带头,校长、教导主任长期坚持上毕业班的课(教导主任兼科学课)虽然不是主科,我觉得一方面教了一门课程,毕竟能多了解一些学情,便于有的放矢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形成与毕业班老师同舟共济的氛围。
三、校长要对毕业班教师从生活予以关心,工作上予以鼓励,技术上予以指导,出了问题不回避,出了差错承担责任,这才体现上下一致,同心同德。
四、校长要和毕业班学生打成一片,有意亲近学生,避免指手画脚、师道尊严的形象。避免海誓僚腔、唯我是从的霸语。在学生面前既要成为他们的朋友,又要体现严谨治学的风格。打造师生和谐的氛围。
五、校长要牵头适时召开学生会、教师会或家长会,及时总结表彰,以利扬长避短,形成你追我赶的态势(本学期9月23日已召开了一次毕业班教师会,分析了形势、总结了情况、明确了目标、指出了方向)。
六、校长要牵头组织毕业班总复习会商,讨论分几轮复习,如何查漏补缺,如何时借鉴和取舍资料等具体问题。让每个教师计划周密,实施顺利,体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总之,以上认识与做法纯属个人的观点和行为,荒谬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补充:课堂上只有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可能让学生爱学、学好(与课改联系起来)。
第四篇:全县畜牧工作会汇报材料
立足优势创新机制
争创长阳人均生猪养殖第一乡
大堰乡人民政府
近几年来,大堰乡围绕创建生猪、山羊养殖大县,立足本地传统优势,积极开拓创新,不断加大畜牧科技推广力度,狠抓畜禽安全生产管理,大力推进规模养殖,生猪养殖逐步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家庭副业型向支柱产业型、由传统经营型向产业化经营的历史性转变。2011年,全年牲猪存栏58715头,出栏122901头,山羊存栏19428头,出栏37461只,实现牧业总产值2498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0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生猪产业规模发展。
六年前,大堰乡户户养猪,各行其是,信息不灵,效益不高,是传统的“小而散”的生猪养殖模式。为了壮大生猪养殖产业,大堰乡党委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导生猪养殖专业户组建生猪专业合作社,扶持乡内不同区域相继成立了恒兴、白鹤林、新星、兴隆、居溪、福远、自强、富民、勤农、白龙香、平落户太湖种猪场等11家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提高了生猪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把分散饲养户联合起来,统一按标准化模式分户建设养殖小区,采用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统一防疫、分户饲养的管理模式,解决了分散饲养户技术含量低、养殖效益低等问题。例如恒兴生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几年的发展时间,2011年合作社社员达到300
多户,全社年出栏3.4万头,创造了较高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了全乡生猪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二、坚持“三关”管控,促进生猪产业安全发展。
在规模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坚持数量和质量两手抓,严把“三关”加强管控,在安全发展生猪产业上实现了新突破。一是把好饲料标准关。以合作社为主体,精心选购各项指标合格达标的饲料,不购没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产品,不购超过保质期、霉坏变质、掺杂使假的饲料或者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饲料,实行绿色生态养殖。二是把好疫病防治关。在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规模养殖户都认真做好猪场消毒工作,坚持实施统一的、合理的猪群免疫程序,发现病猪及时治疗,疫病发生时指导规范隔离、治疗或淘汰,避免疫病传播和暴发。三是把好猪苗品种关。严格实行自繁自养,不从外地购进猪苗。全乡现有能繁母猪4935头,公猪48头,每年为乡内提供猪苗14万头,确保了猪苗品质优良,市场俏销。
三、坚持“畜-沼-田”模式,促进生猪产业和谐发展。规模养殖生猪所带来的环保影响是一大“瓶颈”制约,而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这种规模经营是众多农户之间的联合,地域分散,有效解决了排污难题,有利于生态保护。近几年,我们有抓住农村“一建三改”工程实施机遇,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养殖,按照“畜——沼——田”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把猪粪转化成沼气渣肥田,走上了一条“以畜养粪、以粪造气、以气增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之路。例如,新星专业合作社田刚建成了两
个150立方米的沼气池,恒兴专业合作社钟华桥建有120立方米的沼气池,福远生猪生态养殖公司王宗福建有60立方米的沼气池,既解决了排污,有解决了生活用能源。养殖户谭承保建成了110立方米沼气池,准备为周边近10户农户提供做饭燃气,并为自己的养殖场配套取暖设备,现已申请乡能源办实施。
四、坚持“四到户”服务,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发展
为了壮大生猪养殖产业发展,乡党委、政府积极为生猪产业营造健康发展的环境,落实“四个到户”配套服务机制,加快推动“长阳人均生猪养殖第一乡”建设,收到了很好效果。
一是能繁母猪补贴、母猪保险政策兑现到户。2011年为能繁母猪补贴 39.81万元,对全乡能繁母猪进行调查统计,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确保猪农得实惠,提高养猪积极性。二是防疫措施落实到户。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加强对防疫知识的宣传,做到防疫知识家喻户晓;坚持春秋两季定期防疫与日常防疫相结合,确保“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三是生猪小额贴息贷款支持到户。2011年为全乡生猪养殖户提供贷款1200万元,兑现财政贴息20.5万元,破解了养猪大户资金周转“瓶颈”。四是基础设施通达到户。全乡规划生猪养殖小区11个,共硬化小区公路80公里,建设入户公路500公里,为养殖户提供了交通便利;原建移动、联通通信基站17座,当年新建基站12座,为养殖户提供了通信保障;通过增设供电台区,实施10KV线路改造和中低压线路改造为养殖小区特别是重点养殖户提供了电力保障;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为小
区养殖户提供了用水保障。一系列激励措施成了全乡生猪产业发展的“提速器”,近几年大堰乡生猪出栏量以年增2万头的速度递增。
十二五期间,大堰乡将进一步立足实际,瞄准市场,围绕建设畜牧大乡目标,进一步细化措施,积极发展规模型、科技型、效益型生猪生产,确保十二五期间出栏生猪15万头,争创长阳生猪养殖第一乡。
第五篇:教学工作会汇报材料
高城初中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走自信发展之路 办自信特色学校》。
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初中进城后高城初中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获得全县教学工作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恰是我们“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办学思想在实践中的升华。下面我就我们学校在过去一年里的主要做法及今后打算向大家做一汇报权作抛砖引玉。
一、坚持不懈,落实常规管理
我认为,不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在“落实”上下足功夫,是一所学校能够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1、扎扎实实搞好备课等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的落实。
在导学案及教案撰写环节,我们分别从教案的格式、备课的模式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在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的关系上,我们坚持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原则,对集体备课时间、形式、主讲人、集体备课记录都做了具体的规定。
落实听评课制度,每周每科出示校级公开课一节,组内人员必听,要求逢听必评,要评出优缺点、评出课堂方向,此活动有效的推动“五步导学自信课堂模式”的推广。
每周五下午为学校教务处统一检查教师常规的时间,将教师的备课等各项教学常规工作量化记入教职工考核,同时提出明确的改进或整改意见,督促教师不断改进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中存在的不足。
2、立足学校实际,着力打造“五步导学自信”教学课堂。目前,“五步导学” 已扎根于每位教师内心,并内化成其自己的教学模式。以生为本、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课堂效率有了较大提高,学生主动性有了较大转变,实现了兵教兵,改变了过去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没有体现在所有孩子身上得到体现,上课回答问题的总是组长、副组长,其他的孩子开始是不敢讲,后来变得不想讲,小组参与讨论的兴趣逐渐降低,兵教兵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组长的号召力得不到落实,学生课堂参与率仍然比较低,难以实现以生为本全面发展。面对问题,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深入开展“微专题研究”探讨问,题踏上了“五步导学自信课堂”模式的创建历程。目前“五步导学自信课堂”已初具成型,我校刘玉娟老师将于11月2号参加在枣庄举办的“我的模式我的课”磨课活动。
3、提高活动质量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认识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课堂教学只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我校围绕“自信教育”开展了自信操比赛、校园艺术节、校园书画展等活动,我们发挥学校艺术教育的优势,努力办好乡村少年宫,成立艺体活动团队,发展学生的特长。给每个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在参与中找到自信,激发其昂扬向上的学习精神。
二、坚定信念,夯实科研兴校
1、学校成立了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明确学校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职责。科研领导小组始终做到教育以人为本、教师以生为本、校长以师为本,在校内充分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逐步形成具有亲和力、凝聚力的学校教研环境,使师生都能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亲情、激励和鼓舞,使学校成为师生兴奋和留念的地方,使教师能真正地感受到为师的尊严和从教的价值。学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努力为教师搭建发展的平台,使有志教师能在高城初中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
2、完善学校教研组和课题组工作制度。学校教研组由语文、数学、英语、综合教研组组成。教研组开学初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及学校工作部署,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教改活动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开展科组教研教改活动。2012年下半年,我校各教研组开展了“微专题”教学研究,“微专题”教学研究是教师反思、改进、提升教育经验的过程,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把习得的教育观念内化成为自己的观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自信评价的落实,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微专题研究促进了我校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推进了课堂教学改革,为我校打造自信高效课堂,培养师生自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校通过启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制度,奖励发放教育科研经费,促进我校教育科研工作逐步走向合理化、系统化、科学化。
3、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创新,让科研与教师循序渐进地共同成长。为提高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及时了解科研动态。在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并举的策略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教师业务培训,努力建构学习型组织,组织教师开展读好书、观好课、作报告等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教师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调整了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师科研的能力及水平,许多教师在科研中不断成长起来。三、一心一意,谋求特色发展
我校自2004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自信教育,十年来虽没有惊人的举措,但看看一个个从我校走出的学生,2008年全县理科状元李涵、现在就读清华大学的张鹏飞、2013的全县理科状元付瑞柳等等,这些让母校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学子,再看看近几年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教学成绩也,这些教育的果实,令我们深思,我们觉得也许是自信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萌发了……,所以我们依然要坚持,将自信进行到底。
今后我们仍将坚定信念,以 “自信”为切入点,立足实际,打自信课堂深入“自信”文化构建,努力做到为师生营造和谐的环境,让每位师生都踏上一条自信幸福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