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时间:2019-05-14 07:2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第一篇: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

文章摘要:和谐教育可以凝聚学生人心,和谐教育可以团结班级力量,和谐教育可以培养创造人才。班级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和谐的班级是师生都向往的精神的乐园,是培养创造人才的摇篮。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级是推行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的基础。和谐教育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发展。所以,班主任必须将和谐教育的理念融合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使和谐教育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得到有效整合。

关键词:和谐教育、班级管理、创造人才、人性化

和谐的班级是师生都向往的精神的乐园,是培养创造人才的摇篮。和谐,在传统的道德伦理中,为历代先贤所推崇追求。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中感受到国家在殷切呼唤和谐教育,这对于每一个班主任在班级建设管理中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理念及管理模式。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班级是推行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的基础。和谐教育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得到发展。所以,班主任必须将和谐教育的理念融合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使和谐教育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得到有效整合。

一、和谐教育中班级制度的人性化创建

“绳以规矩,始成方圆”,要创建和谐的班级,没有一个和谐的班级制度是很难想像的。只有和谐的班级制度才能使班级管理真正规范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才能使班级管理经常化,防止“抓则紧,放则松”的冷热病;才能使班级管理精确化、科学化,有效克服教师在操行评定中凭印象和感觉的模糊化管理现象。班主任

不可能制定出放之四海皆准的班级制度,但班级制度的和谐性应当是一致的。要建立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班级,学生是班级的基本粒子,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班级和谐的基本要求。因此,和谐的班级制度,在内容上应当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的提高进行全面的规范。班级制度的视角应是多方位的,班主任对班级制度应全面规划,以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班级制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激励器,更应是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器。对班级制度而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确认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班级制度应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存在为前提,所有的规则都必须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设置。二是要促进和保障创新氛围,班级制度应鼓励学生产生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自信心和获得创新成就的勇气,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新方法处理问题,激发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促使学生的心理处于追求不断创新的“临界”状态。三是倡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创新的开始,班级制度应保障学生具有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批判精神,为学生成长为开拓型人才铺展道路。

二、和谐教育中班级组织的人性化健全

健全的组织是班集体最基本的建设,没有健全的组织就只有个体面集体,只有个体活动而无集体管理;没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集体也不复存在。学生只有在管理和被管理中认识到责任,学会履行职责。管理体系是一个班级内部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这就必须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思维,多一个脑袋就多一

分创造,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敢于参与,乐于参与管理,班主任切忌全部承包,更不可一锤定音,要以接纳的胸怀欢迎每一个哪怕是极微小的管理环节的建设意见。在班级集体中,有个班委,才产生了班长、学习委员、劳动委员、文娱委员等班干部,每个班干部都有自己的份内事,班长作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全面监督班级的整体情况,学习委员起学习带头作用。班干部必需学习优秀,而且要热心帮助后进生,劳动委员首先要劳动,要保征班级的演洁卫生,要督促同学们做好值日生工作,起劳动榜样作用„„每个队干部肩上都有责任,这些责任是每个学生干部的义务,学生们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能加强了责任心的培养。班干部一旦确立就成为班级的领导核心,是班级管理的驱动者,每个班干部都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做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将班级管理引入自动运行轨道。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把它抛出来,大家摊开来一齐讨论,共同商量对策,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各抒已见,如:有人总忘记带课本怎么办?值日班长遇到不服管的怎么做?劳动很认真和不认真的人该如何区别对待?许多类似的问题都是学生在自我讨论中找到了方法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班主任适当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思考的机会,增加其主人翁意识,改变被动接收任务为主动选择任务,提供学生自我教育的契机,充分发挥班级管理对学生的内化作用,把和谐思想渗透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发挥管理对学生的约束、激励、引导作用,最终实现班级管理和谐、民主化。

三、和谐教育中班级人际的人性化构建

一个班级,人际关系主要由班主任和教师、教师和同学、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构成。构建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班主任是关键。班主任要有高尚的情操,光明磊落,以德服人,要相信班级里的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教师都是为了搞好教育工作而来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为了搞好自己的学习而来读书的。在信任的基础上再考虑班级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说穿了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所以班主任要善于沟通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魁力臣服人心。班主任和老师之间、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和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在构建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友好、合作对于学生进步和心理发展,以及增强集体凝聚力等都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是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纯洁性和丰富性。学校的向下一代传授知识与文明、传播科学与真理、传承道德与精神的场所,教育的对象是天真无邪的青少年,这种情况必然体现在学生的群体人际关系中。同时,在班集体中,所有成员都可以进行直接交往;几乎所有教育活动都是以人际交往的形式进行的。班级越是追求教育效果,班级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加丰富多彩。因此,改变控制方式,优化师生关系,积极创造教育情境,营造良好教学气氛,丰富集体活动内容,更新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等等,都有利于和谐班级人际关系的培养。

四、和谐教育中班级活动的人性化实施

班级活动的实施过程,是和谐教育的凸现。班主任可以依托活动的实施,让班级活动的开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设计。不过,活动一定要符合当时班级、学校和社会的实际情况;还要注意活动的“安全性、趣味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每次活动可以由当时所任班长牵头,全班参与的办法进行。至于搞什么活动,怎样搞由学生自己去确定。这样学生参加活动时没有心理压力,相反有更多的活动自主权,没有过多的限制性条规,他们一定会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的活动能力一定能得到和谐锻炼。例如:召开主题班会。可以借助于小故事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公德教育、礼仪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生命教育、亲情教育、安全法制教育等思想教育。开展心理教育使学生觉得生命的不易,知道了既要珍视自己,也要珍视他人,整个班级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平时谁有了困难众人齐帮忙,班上的事大家争着做,每天早上都有人悄悄的把教室打扫干净„„,在这样的班级中大家感受到了不是亲情甚似亲情的温暖。

课外活动的实施,必须在合作中进行,同时也可融入和谐的内涵。合作,顾名思义,互相配合做某事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活动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分享。如师生间的合作,教师学生都成为参与者,彼此互相尊重、信任,从而建立了和谐关系。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让学生彼此地认识、赏识对方,彼此取长补短,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如篮球比赛、合作跑比赛、拔河比赛等实践活动,讲究的就是彼此间的协调,不协调的集体肯定是不打自垮的。合作活动让师生缩短了距离,让好多同学改掉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在这个可爱的班级中不断的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在和谐的活动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健康成长。

总之,和谐教育可以凝聚学生人心,和谐教育可以团结班级力量,和谐教育可以培养创造人才。班级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我们要珍惜团结和谐的班级氛围,始终用和谐的音符推动班级稳定持续的发展。班主任必须紧扣和谐教育,以发展增和谐、以改革促和谐、以公平求和谐、以稳定保和谐,把和谐教育与班级建设有效整合。

第二篇: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1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在社区医院中实施新型护理管理模式,针对社区医院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社区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1.1完善护理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该提出完善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社区医院中护理工作人员的职责,交接班制度以及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等。更好的完善社区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评定,建立监督管理制度,保证社区医院护理质量。根据社区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实际的制度。建立的制度需要根据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量等,完善制度的草案,使制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1.2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服务意识提高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鼓励和加强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再学习和进修。定期对社区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使得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道德教育,使得其工作的责任心提高,建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社区医院护理质量。通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再培训,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能够有较强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使患者以及社区居民能够得到良好的社区医疗服务。

1.3加强沟通护理管理者要加强与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提高管理效率。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护理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难点,制定相关合理的管理制度。除帮助护理工作人员缓解工作压力外,还可使相关的规范制度具有良好的实行性和可操作性。另外,加强护理管理者与护理基层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够使得护理工作人员感到管理层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人文关怀,这对于减少护理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帮助。

2结果

社区医院在开展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将社区患者及居民对于社区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采用新型管理模式后,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治疗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护理纠纷和医院感染病例,在新型护理管理实施后明显减少,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提高,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基层护理的范畴主要包括:完善生活护理服务,提高就医环境,良好的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治疗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对护理要求的增加,使得社区医院的社会地位和职责也越来越重要。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人员的卫生健康需要为主要导向,建立综合、经济和可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其主要是面向群众除了是病人外,还包括健康人。其中,重点人群包括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以及老人等。综上所述,新型护理模式管理能有效提高社区医院的护理质量,提高居民对于社区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社区医院的使用价值,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1、帮助护士缓解心理压力

护士所从事的工作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管理者要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缓解护士们的心理压力。如召开节日聚会、召开谈心会、生日送小贺卡或小礼品,让护士有一种归属感;也可以组织她们喜的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闲暇时邀请她们到户外去看看花草,登登山,放松一下身心,避免护士超负荷运转而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引发护患纠纷。

2、护士长应树立服务意识,很好地和护士沟通

护士长应树立服务者的思想,力争当好护士们的后勤部长,为护士们工作、生活、培训、提升、展示各种才华提供机会。关爱护士姐妹,关注下属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状况,为其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在生活上关心、爱护、尊重她们,让她们感觉到科室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主人翁意识,使她们以饱满的热情、愉悦的心情,良好的工作状态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3、做护士利益的代言人

护士长首先要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尽量满足下属护士的群体利益,做护士的知心人。代表护士与其他科室或其他业务人员协商业务工作,与行政后勤部门协商为护士争取权益。

4、用赏识与评价激发护士们的工作热情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被人重用。在工作中用多种手段激励护士,能收到很好的管理效果。护士长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捕捉每一位护士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及时表彰奖励做出成绩和贡献的护士,使她们得到心理认同,得到物质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调动护士们奋发向上的进取心,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护士长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用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人物、身边的先进人物、本科室的先进事例教育激励护士,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提高护士们的整体思想素质。要想真正的提高科室的整体质量,必须对护士进行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有效的利益激励。必须根据个人的工作业绩给护士发放奖金,体现优质服务、多劳多得。可以对护士进行表扬、赞赏等精神上的激励,也可以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激发护士上进心,对充分调动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护士长应非常了解自己下属护士的优缺点,能够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只要人人主动参与科室管理,培养起护士们的责任感,让她们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从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得科室护理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

5、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

护士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作为护士长,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护士的职业防护。对每个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教育,预防针刺伤等职业伤害发生。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受到接触过感染源的物品的损伤;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等,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这些都能有效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给护士们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6、强调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力量

一名合格的护士长,应具备良好的品德素质,能以自身的品德直接影响下属在工作中的心理和行为;注意以身作则,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注重关爱、理解、尊重护士姐妹,融洽两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形成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自觉与医院、科室荣辱与共的好风尚。

作为护士长,要增强护士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就必须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潜能;才能很好地提升护士的整体素质,稳定护理队伍,全面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发展。

第三篇: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模式

一、班级管理目标的设定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操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说任何管理模型的构建仅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只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才能衡量一种模式的优劣甚至是成立与否。因此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模型的建立、操作有着决定性的关系。中师的学生在校三年,这期间正是他们的身心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性的关键阶段。就大 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实际上,这个基本单位具备着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 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 义的组织单位中,班主任担任着多重的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教者,又是指导者、联系者和参 与者。同时,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终端实现者又是学生,而且不同年级的师范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因此班 级管理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它相应的模式也应该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 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例如,根据中师 生培养规格,设定某班级一年级以“形成专业意识,打好专业基础”为管理目标;二年级以“巩固专业思想,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三年级以“树立教育理想,具备职业素质”为目标。这个目标体系的设定是以形成专 业特色为主线,以形成集体意识为核心,以形成教育理想为最高境界。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班活动使这个 群体组成的异质性班级过渡成为具有纪律性和共同目标的班集体。这就告诉我们,要避免把班主任仅仅看作是 一个“管教者”,纠正学生违纪行为、对学生的日常活动进行监督,这只是班主任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对学生 进行专业指导,通过集体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形成他们的崇高理想与职业信念。要使班级管理成为 生动的、全面的、高层次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理论——操作”模型

为什么要称之为“理论——操作”模型呢?因为任何一种“模型”的建立都必须要有全面的实践基础和深 刻的理论背景。本文提出的几种模型结构尚属初步认识。它主要是体现由实践认识到理论分析的一种思路。下 面根据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结构和主要影响通道提出四种“理论——操作”型的模式。

1.树状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结构是以班主任为班级管理中的主干。班主任并不直接参与对全班学生的管 理,他是通过对班委会的管理,再由班委会具体参与班级管理。并且由班委会将学校、班主任的管理意图渗透 到学生中去。在这种模式中,班主任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角色。其主要特点是管理结构层次分明、程序清晰,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锻炼学生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班级。但这种管理模式不利 于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这种模式的操作要点是注重先行培养班委会成员的管理能力,正 确看待和发挥班委会的中介作用,使他们成为管理过程中的“主角”。

2.网状模式 在这种模式的结构中,班主任起着担纲作用,学生处在这个整体的管理网络中。它的实质是 :班主任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管教变 成主动参与管理。由此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 相互影响的管理关系的网络,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主要特征是:以班主任为纲要,以班委会为骨干。这种结构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在这个网络里每个学生的位置、角色在不断变化着。例如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一些具有体育才干又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就处在管理者的地位。在班会活动中,一些表达能力强或者是具备 艺术能力的学生又可处在管理者的位置。可见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还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集体意识和自主性,使大多数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互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但这种模式对班主任能否起到“ 纲领”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不好学生容易处在自由状态。其关键是班主任要充分研究了解每一个学生 的个别特征,注重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中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

3.交叉模式 这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班级里的学生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学习、活动和生活 中要受到来自班主任、教务处、政教处、团委、总务处等多方面的管理。这种模式是把班级管理放到学校整体 环境中去考虑,因为班级是不可能脱离学校环境而存在的。其主要特征是:结构倾向于开放,有利于学生接受 全方位的管理和多方面规范化的发展。当然这种模式要求各方面要协调一致,否则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还 会形成一管就“死”,一放就“散”的局面。

4.轴辐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班主任为中心,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都围绕班主任的中心意图运作。这样在结 构上就以班主任为原点将管理影响辐射到每个学生身上,形成明确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班主任直接参与每 个学生、每个事件的管理。班级中出现的各种事件也可以直接了当地反馈到班主任这里。其特点是:模式结构 呈圆周式,带有闭合倾向。这种管理比较细致,能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细微之处。可以及时掌握班集体发展的 动态,其控制性较好。但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很难达到更高层次的管理目标。其操作要领是班主任要 全面关心学生,以情感交流作为联系学生的纽带,逐步形成教师的权威性。切忌“婆婆嘴”造成学生的逆反心 理。

以上四种模式无论是从操作还是理论而言,孰优孰劣不能一概而论。这里主要是以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与 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位、作用发挥的形式途径来加以区分。因此不可能是运用某一种模式就能达到 既定的管理目标。除了这种构建的方法还可以根据管理者的风格、管理内容等参照标准进行模型建立和理论分 析,这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倾向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主导模式操作和辅助模式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这样就可以 照顾多方面的因素,使操作模式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如何建立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哲学层次的理论模型,这 不仅是理论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更是中师教育实践有待探索的新领域。

三、建立优化模式的“质性材料”

在每个不同的班级所处的环境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影响因素。一些具有确定性的或量化的影响材料且不 去关注它。这里之所以把另一些因素称为“质性材料”,正是因为这些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这种“材 料”有一个开发、利用、组合的过程。正如有了砖头,还需要泥浆来粘合一样,有了一定的管理关系还需要情 感作为“融合剂”。在这些材料中有“显性材料”,有“隐性材料”;有“刚性材料”,也有“弹性材料”。作为“质性材料”主要是指以下几方面内容。1.确立管理关系、赋予基本型态。班级中的基本关系可以从多角度来看,如组织关系、教学关系、交往关 系,正式关系、非正式关系,团体关系、个人关系等。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管理与接受管理的关系、被管 理者之间的关系、成员与环境的关系、运作过程中的主从关系等。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确立班级的 组织结构、目标结构、角色结构、管理关系,班级的基本形态才能形成,管理模式才能具备操作的内在机制。2.营造班级氛围,注意管理者人格特征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氛围显示着班级中各种成员共同的心理特征或 倾向性。它在形成集体意识和班级特色中起着渲染的作用。班级气氛形成的凝聚点就是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集 体荣誉感。高级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是朝向更高管理目标迈进的群体动力。一些学者认为教师的领导方式也影响 着班级气氛的形成和学生的意向。教师以他的理智的(如劝诫、指导、说教等),情感的(如关心、热爱等),个性的(如风度、气质、坚毅等)心理因素融进管理的影响通道中去起隐性作用。班主任民主式的领导帮助 学生学会自动解决问题,乐意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形成班集体的正确舆论并起到监督和调节作用。

3.创造班级文化特征。这是一种与班级管理有着直接关系的校园文化,在中师还应包括宿舍文化。它是指 作为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例如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人际关系的环境、班级气氛、审美情趣等。它又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体现出来的,例如墙报、手抄报、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宿舍环境布置等。班级文化既是影响班级管理的环境因素,又是班级管理成果的物化标识。学生思想品德、个性特征、专业意 识、知识才能、情趣情操也反映班级文化的特征。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中师毕业 生。完善的管理机制应该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既具有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和人生观,又具有个人的 风格特征;既具备中师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又能显示自己的一技之长。在一个班级中应该有校园级的“歌手、演说家、艺术家、教育家、生物学家、诗人”等各具特色的人才。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班主任进行有系统的、有指导性的管理。

第四篇:“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初探

班级管理也成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如何与时俱进,深入研究社会及教育本身的发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探索并改进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当前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新的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应运而生。“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的需要出发,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组织中人的因素防在首要地位来设计和运行组织的管理方式。管理理念转变启发班主任管理理念的黄钻边:由过去注重机械的、"见物不见人"的、封闭式、专制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尊重、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力发挥的管理模式.由过去只注重管理的控制功能.班级管理不再只关注对学生的控制与约束,而是将只能焦点转向对学生的服务. 构建“服务型”班级管理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对班级活动中的主体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指导下,班主任不再是传统中的“绝对领导者”,不能再采用控制式管理方法,而是应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民主、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成为班级管理活动的共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成为班级管理主体。

传统班级组织机构建设大多采用“科层组织理论”,是一种从上至下命令执行型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控制性。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班主任是最高领导者,班主任是绝对权威者,班干部的选拔、班级制度的指定和班级事务的处理都由班主任决定,班干部没有 决策的权利,知识班主任意志的执行者,普通同学 服从于班主任的决定。由于缺乏在班级活动中发挥潜能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受到压制,这与时代发展是极其不适应的。为此,必须在“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下,构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新模式以服务学生成为目标,以开放、平等、易于沟通为原则进行班级组织建设。

新模式下的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与学生共商班级建设与发展规划,在班级建制中,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管理主体,半鉴于学生阅历与理智发展的限制,班级管理仍需班主任的监督与指导。“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中,服务性表现为:班主任要尽可能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学生既是班级管理对象,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管理的各项工作都为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班级同学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基础上,采用竞选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确定他们的班委会。具体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选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候选人各一名,然后小组之间就各候选人发表意见并展开充分的辩论,最后通过投票统一意见,确定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人选。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确定后,由其分别负责组建班委会及团支部,并在班会上向所有同学介绍各自成员情况,包括每个人的主要经历、性格特点与工作风格。新组建的班级组织以管理班级、服务同学为主要任务,并接受同学的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如果全体同学对其工作感到满意,新组织就继续运转,否则班级可以召开主题班会,通过集体讨论请班长确定是否解散其班委会成员,并进行重组。

班委会产生后各委员直接向班长负责,在班长组织下以班级日常管理为核心,以建设优良班风、学风,为全体同学提供优良发展环境为工作目标,开展系列工作。班委会联合团支部对班级重要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制,每逢重要会议邀请班主任列席,日常决策定期或不定期想班主任汇报。为方便管理,同时也为了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活动当中来,班委会还在班级成立了若干协助委员会。(1)作业管理协会。协会由各学科代表组成,学习委员是总负责人。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班级作业完成情况,根据日常记录和同学反馈,总结作业布置与完成方面的问题,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向各科老师和班主任反馈情况,协助任课老师提高作业布置质量。对于作业完成有问题的同学,协会成员会主动与其交流沟通,了解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提高作业完成质量。(2)纪律检查协会。我校属于寄宿制高中,每晚都有晚自习,晚自习环境建设尤显重要,成立纪律检查协会的主要目的就是由其研究营造良好自

习环境的对策,向班委会提出建议,并协助执行。(3)仲裁委员会。主要是针对班级事务处理中意见不一致或者出现纠纷的情况而设。其成员全部由班级民主投票产生。仲裁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监督班长及支部书记在班级事务处理中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是当班委会或团支部成员未能认真履行职责,或有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状况,仲裁委员会可以向班主任提出申请,在班会上对相关行为进行讨论。

新管理模式下的班规制定应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并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班规的科学性、合理性,既要与高中培养目标相配合,又不能与学校的常规相冲突;二是要有针对性,将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班规里强化。班规的制定,首先是由每位同学提交“议案”,归纳汇总后在全班讨论,集体定夺。由于是自己制定的班规,所以学生更容易从被管理者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不容易出现被管理的逆反问题。班级每一位同学既是班规制定者,又是班规的践行者。

在新型班级管理模式下,我所带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本身的自律性明显增强,协商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逐渐形成,同时班级表现得更加有活力,这种活力不仅体现在对住宿生活的快速适应上和对学习的自信中,而且还体现在各种集体活动中。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班风一定回继续呈现上扬趋势,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五篇:班级管理模式与方法

班级管理模式与方法

班级管理模式

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平行管理: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民主管理: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

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集体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班级管理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班级教育管理者了解班级学生和班级整体情况,把握班级特点,解决班级教育管理问题的方法。

目标管理法:班级教育管理者和班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学校任务和班级实际情况,共同规划班级和个体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成一定的层次,逐级落实,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使目标实现的一种方法。

情境感染法:班级教育管理者利用或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

规范制约法:用规范、制度等约束学生行为,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舆论影响法:班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形成积极的浓厚的班级学习、生活的环境氛围,从而对身处其中的每个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心理疏导法: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知识、方法,对学生给予辅导、疏导或进行沟通,解开学生的心理症结,使学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其心理发展。

行为训练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其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下载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新型班级管理模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一、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对魏书生长期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对班级管理实践通过理性分析概括、设计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型。......

    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之我见

    班级管理模式创新之我见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们学习和成长的领路人。班主任的工作,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健......

    张胜利老师班级管理模式

    张胜利,驻马店市一高德育处主任兼班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名家。2010 年度“感动天中”十大人物。河南省优秀教师,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省级优质课教师,省级骨干教师,......

    我的班级管理模式大全

    我的班级管理模式谯城区古井镇大塘中学金春景每一位优秀教师或成功的班主任,都有一套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我也是一名班主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曾尝试过许多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高中班级管理模式之我见

    构建高中全程三段式班级管理模式【摘 要】针对现行高中静态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以学生身心发展的年级特征、学校管理目标、班级个体特征和目标三方面为依据,本文提出了构建高......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刘永 小组合作班级管理模式是指班主任在多方面对全班同学进行考察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同质组,小组成员一起从......

    新型公路建设管理模式调研分析(5篇)

    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响应省委号召,认真开展"思想大解放、企业大发展"讨论活动,对**省公路建设的思路和出路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的探讨。各方人士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许多真知灼......

    德邦物流之新型管理模式

    德邦物流之新型管理模式 CCTV-商道《德邦物流:开的卡车去长跑》向我们展示了德邦物流发展的管理模式。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维星凭借其独特的管理手段使得德邦一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