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仙居生态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仙居生态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生态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仙居县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如何保护生态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如何加快仙居生态县建设作些分析和思考。
一、生态县建设现状及主要成效
仙居生态建设起步较早,2001年9月被省环保局列为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位,2004年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和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市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在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目标。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仙居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达高效、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目标。2004年以来,按照生态县建设的要求,主要抓了以下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生态县建设顺利进行。2004年3月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部门、乡镇(街道)相应建立了工作机构。召开生态县建设动员大会,在对仙居县生态建设进行全方位论证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分阶段目标和具体任务,会上县政府与各部门、乡镇(街道)签订了生态县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生态建设任务,落实工作职责及考核机制,确保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二)精心编制生态县建设规划。生态县建设规划是生态县建设的依据。本着高起点、高标准、体现仙居特色的原则,2004年5月县政府在认真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委托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配合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环保、发展改革、建设等部门进行规划编制。经过多次修改、专家咨询和评审,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后提交县人大常委会审议,2004年12月,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随后,又制定了《仙居生态县建设规划实施细则》,并把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我县的“十一五”规划。
(三)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一是大力推进生态项目建设。实施“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建成生态公益林113万亩,其中省级公益林73万亩,全面落实了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实施“百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整治河道;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实施“百村饮水工程”,解决农村群众的饮水困难;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两大项目建设,提高环保基础设施水平。二是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认真抓好医化行业污染治理,加快医化规模企业环保设施投入改造,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关停一些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难以治理的小化工企业,促进医化行业的整合提高;继续实行排污申报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发放排污许可证,努力控制和大幅度削减排污总量,规范项目审批程序,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坚持执行“三同时”验收制度,加强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优化畜禽养殖业布局,结合“246”绿色行动,完成畜禽养殖场的达标排放,同时,大力扶持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积极实施平衡施肥技术,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加大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医化企业排污、“三废银”回收提炼、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等问题,加强环境监管和质量监测,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连续开
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有30多家企业因污染治理达不到要求被关闭或自行关闭。同时还组织开展部门联合执法,重点解决秦州养猪场等一些重大污染问题。
(四)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一是稳步发展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杨梅、高山蔬菜、优质米、三黄鸡、淡水养殖等为主的种养殖业,建成各类绿色无公害基地100多个,面积11.7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1万亩,57只农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其中杨梅种植面积达10万多亩,2006年产值达3.2亿元。二是培育发展生态工业。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初步形成六大工业园区,大力引进高科技项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要求,加强医化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三是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开发杨梅观光、“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
(五)加大生态环境宣教,营造良好氛围。通过组织学习、业务培训,加强对各级干部和执法人员的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环保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采取上街咨询、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组织宣传车、编印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生态县建设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组织举行青少年“水样监测”、“保护母亲河”等活动,深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绿色饭店”等绿色系列的创建活动。
二、生态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全社会生态建设还没有形成共识。全社会对生态县建设和环保执法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有些单位对生态县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缺乏足够认识,责任意识还不强,重视程度不够,重发展轻环保的观念没有真正转变;群众对生态县建设还缺乏理性的认识,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参与生态县建设的积极性还不高,人人参与生态县建设的局面还未形成。
(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和,局部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有些企业有时存在超标排放、偷排、漏排、不正常运行排污设施等现象,少数限治企业治理进度缓慢,个别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局部性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三)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任务艰巨。农村滥用化肥、农药现象仍然存在;畜禽生产总体上还处于粗放、落后的经营状态,畜禽排泄物普遍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问题还较为突出。
(四)生态县建设保障机制不健全。一是资金投入缺乏有效保障。经济欠发达的县情严重影响着生态县建设的投入,资金投入与生态县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一些经济指标如期实现较难;完善的政策体系尚未出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还未形成。二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省、市、县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尚未出台,区域流域间生态补偿还未真正形成,协调机制还没有建立。三是生态环保设施建设滞后。由于土地、资金等方面原因,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有些污染企业治污设施设备急需更新改造。
(五)生态县建设力量薄弱,条件落后。一方面,生态建设和环保执法力量薄弱、难以承担的繁重生态县建设任务,直接影响着生态县建设的工作成效。另一方面,生态建设和环保执法条件落后,设施设备差,必要的经费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不能适应生态环保新形势的要求。
三、生态县建设的对策措施
生态环境是承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切实保护好我县生态资源,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各级、各部门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生态、环保工作真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法学习宣传活动,并要更新发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指导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和环保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县建设,使生态县建设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推进生态县建设的社会化。
(二)强化监管,严格环保执法。环保、发展改革、经贸、工商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严把项目审批关,对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实行一票否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对擅自新上的有污染项目要坚决予以取缔。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执法专项行动,加强监察、督查和巡查,努力遏制环境污染。
(三)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以绿色农产品作为农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发展生态农业。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导向,积极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发展低消耗、无污染或少污染、高科技、循环型的生态工业。利用仙居良好的生态优势、自然优势,把生态旅游作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来抓,促进其它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强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尤其要抓好医化、铁件工艺、“三废银”提炼等重污染行业的整治;深入实施“811”污染整治行动。三是加强环城乡境综合整治,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以村庄整理、旧村改造、下山脱贫、生态移民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改善城乡环境质量;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加快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减少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优化养殖业布局,推行生态养殖模式,切实解决种养植业的污染问题,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四)健全保障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要加大投入,加强资金保障。要按照生态县建设的要求,把生态县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长;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尽快建立多元化的生态县建设投入机制,吸引社会各方资本参与生态县建设。二要完善政策体系,重视政策保障。加快乡镇(街道)生态建设规划编制,完善生态规划体系;按照绿色GDP的发展要求,改进现行的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充实生态建设考核内容;积极向市里争取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倾斜政策,加大对灵江源头生态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在招商引资、南北协作中给予项目支持。三要加快环保设施建设,提供基础保障。要加快污水处理厂工作进度,加大县城排污管网建设投入,力争早日实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部入管网集中处理;要加快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尽快落实县域垃圾处理场,及早建立永安溪沿岸村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运作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环保投入,改善环境治理设施落后状况,提高处理能力。
(五)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生态环境管理能力。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县建设的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完善生态建设管理体制,充实生态县建设力量,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高度重视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队伍的思想、业务、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加强环保执法现代化建设,改善执法条件,加快环境监察大队和环境监测站建设,促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第二篇:关于仙居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仙居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旅游业是效益高、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朝阳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逐步凸现,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5月24日,市委书记张鸿铭同志在仙居视察时,明确提出仙居要坚持旅游兴县,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如何做大旅游产业,推动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建设,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最近,我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仙居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作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自然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旅游开发潜力大、前景广,旅游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培育,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这一目标,加强旅游规划编制,重视旅游资源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促销,构建大旅游格局,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县旅游门票收入2160万元,综合收入达9.2亿元。
(一)旅游发展目标明确,旅游规划不断完善。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工作,在全面分析仙居自身优势和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并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为我县今后一段时期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今年8月,县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专题研究了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建设问题,作出了《中共仙居县委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决定》,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工作机制,为全面推进我县旅游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旅游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农家乐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仙居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重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修建性详规、专项规划等多个层次规划的编制,先后编制或修编了《仙居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仙居县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仙居县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仙居风景名胜区游客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仙居县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规划》及雪洞景区修建性详规、蝌蚪崖景区控制性详规等,为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景区建设不断推进,旅游产品逐步丰富。为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加大景区景点开发力度,积极鼓励民资和外资投入旅游业。目前,已开发了神仙居、永安溪漂流、景星岩、皤滩古镇(桐江书院)、高迁古民居、响石山、淡竹原始森林等七大景区,初步形成了“山、水、古、月、林”五大特色景区框架。在理清思路、修编规划的基础上,重视旅游品牌建设,打造“大神仙居”品牌景区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神仙居景区于2002年5月被列入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后,又被命名为4A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淡竹休闲谷景区获市级科普景区称号。积极发展以农家乐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项目,加快休闲度假旅游和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已成为我县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县共有农家乐特色村点25个,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
(三)市场营销不断拓展,旅游品牌逐渐打响。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围绕“立足浙江,主攻苏沪,拓展闽京”的总体目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捆绑式宣传等多种方式,以产品策划包装巩固扩大老市场,以区域合作开发拓展新市场,稳扎稳打,广泛合作,确保仙居旅游市场的快速拓展。通过举办“杨梅节”等大型活动和邀请记者、摄影家、电视剧来仙采访、拍摄外景等一系列的宣传促销活动,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以提升,神仙居景区被评为浙江十大游客喜欢的景区之一。不断推出“暑期快乐游”、“果园观光游”、“仙踪探秘游”、“逍遥清凉游”等特色游线路,游客数量逐年增加。200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同比增长23.4%。
(四)配套服务不断完善,行业管理得到加强。台金高速公路和35省道改建工程的相继建成,县内各主要景区之间的交通网络正在规划,旅游专用道已动工建设,对外旅游交通瓶颈将得到缓解。东方、月塘等大酒店完成创星、创绿工作,全县有挂牌的四星级饭店1家、三星级饭店2家、绿色饭店3家,宾馆不断增加,总床位达5000多张。旅行社已发展到11家,取得各种导游资格的导游人员300多人,旅游汽车公司1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近5000人,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为一体的基本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通过开展“旅行社综合考核”、“优秀导游评比”、“饭店星级评定”、“行业技术比武”、“行业培训”、“诚信旅游企业创建”等一系列活动,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完善监管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重视探索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推动旅游企业的体制创新。加强旅游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大赛、培训班、引进人才等形式,不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积极推动下,我县旅游业得到了较好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旅游氛围不够浓厚,整体合力有待强化。有的部门对旅游产业功能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把旅游看成是旅游部门的事,职责意识不够强,没有积极主动地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一些乡镇(街道)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缺乏大环境、大产业的理念。有些旅游企业只顾及眼前利益,特别是宾馆酒店在节假日期间存在大幅度抬高价格现象。少数干部群众对发展大旅游的认识不够到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个个关乎旅游形象”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二)无序开发仍然存在,精品景区还不够多。一是规划的龙头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虽然编制了不少规划,但随着形势发展,有的规划已落后实际,存在不够科学、合理现象,缺乏可操作性。分期分批开发规划尚未编制,近期优先开发不够明确。二是无序开发现象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缺乏全县一盘棋思想,遍地开花、无序开发、破坏旅游资源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保护与开发存在矛盾。三是精品景区较少。目前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普遍存在“小、散、低”现象,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大部分景区知名度较低。一些景区人气不够旺,经营较困难。神仙居景区投入不够,深层次开发缓慢,景区容量较小,游客还是走“回头路”。蝌蚪崖景区开发前期政策处理虽已基本完成,但由于多种原因至今仍未启动。
(三)配套服务不够完善,旅游产业规模不大。一是旅游内部交通较为落后。通往各景区的道路普遍过窄,旅游旺季交通堵塞、停车难现象时有发生;景点专线班车较少,交通指示牌不够健全,影响车辆的通行。二是城区市容市貌较差。“脏、乱、差”现象突出,城内大中型停车场缺乏,交通秩序拥挤混乱,严重影响旅游形象。三是接待档次和服务水平较低。神仙居省级旅游度假区等建设项目进展不够理想,工程未真正启动。星级宾馆酒店还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住宿冷热矛盾突出。如杨梅节期间,许多旅行社因住宿紧张而推辞了接团业务。娱乐设施缺乏,适合游客娱乐消遣的场所较少。四是以游兴贸还不够明显。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尚未充分挖掘我县的优势,开发出档次高的工艺纪念品和特色鲜明的农果特产品。旅游购物缺乏,特产商场较少,旅游购物消费仅占旅游总消费的2%至5%左右,旅游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仍然较低。
(四)扶持政策有待完善,管理体制亟需理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扶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县委关于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决定》的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正在拟订,尚未出台。对旅游资源开发中涉及政策处理、部门(乡镇)协调、理顺关系、形成合力、招商引资等方面,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开发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仙居县风景名胜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对旅行社考核办法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旅行社之间无序竞争,激励机制得不到有效发挥。森林公园开发机制有待完善,相关部门职责有待明确。旅游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0%,优秀管理人才、旅游策划人才和优秀导游较少。行业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宰客、不诚信经营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几点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形成良好氛围。旅游业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朝阳产业。县政府要牢固树立旅游兴县理念,把旅游业发展作为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全县性的协调管理机制,总揽旅游发展全局,认真研究做大旅游业的措施和办法,及时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问题。要及时总结我县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认真学习和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理清今后的发展思路。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特别是要注重发挥景区所在地乡镇的积极性。各部门、乡镇(街道)要围绕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积极做好各自工作,提供有效服务,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二)科学规划布局,突出品牌培育。要以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胜地为目标,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抓好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明确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制定旅游开发重点。每年要有计划地推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新景点或新项目,增强吸引力和关注度。要增强精品意识,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充分利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加快蝌蚪崖景区开发,打造“神仙居”大景区的景观链,提高旅游景区的品位,提升旅游竞争力。要充分利用抽水蓄能电站这一项目,做好相关旅游规划,带动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要充分发挥仙居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做足“仙人居住地方”文章,深入挖掘道教文化,重视大佛洞和第十洞天等景点的开发,提升旅游业的文化档次。要积极扶持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效益。同时,要紧紧围绕“立足浙江省、主攻长三角”的宣传促销思路,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高仙居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完善配套服务,做大旅游产业。要不断完善旅游要素,健全景区配套功能,实现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旅游休闲胜地档次,繁荣旅游经济。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要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尽快启动景观大道、游客集散中心等建设,开通主要景区之间的旅游班车。完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增设游客接待厅、司机休息处等。要精心编排旅游线路,积极探索开拓具有文化风情特色的娱乐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要积极实施以游兴贸、以贸促游战略,把“旅游经济”发展摆上突出的位置,充分挖掘我县各类工艺品、农果特产品优势,大力开发旅游农副产品、旅游工艺纪念品,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四)强化支撑体系,优化旅游环境。一要坚持政策引导。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旅游业发展涉及建设用地、招商引资、市场拓展、项目开发经营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扶持力度,强化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的推动作用。要健全旅游业的投融资体系,大力鼓励本地和外来资金投入旅游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二要理顺管理体制。要加快推进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机制,实行政企分开,把景点推向市场,推进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分离。要制定和完善旅游项目开发经营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工作流程和开发程序,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要加强监管,规范工作,防止旅游资源无序开发。三要优化发展环境。要实施人才兴旅工程,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摆上重要位置,强化旅游市场监管,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竞争秩序。要建立健全旅游休闲业服务标准体系,促进旅游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仙居旅游良好形象。
第三篇:关于林业生态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1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1.1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没有形成法制化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集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一是补偿基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来源只有中央财政一途,对地方财政和以消耗生态产品为主的企业(如高排放的钢铁、水泥企业)缴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没有约束性要求,致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筹措难,现有资金杯水车薪;二是补偿范围过窄,目前国家只对列入国家重点防护林范围的森林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这一部分森林只占全国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不足三分之一,且补助标准过低,其他大部分生态公益林没有任何补偿。1.2种植技术差 林业种植建设虽然是种粗放型的工作,但是对其技术与责任要求也是比较高,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这种技术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目前林业种植建设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一是农田防护林建设进地难,由于土地都承包到户,影响了正常施工和农防林规划设计。二是造林质量差,一些地区在具体造林中,造林人员素质差,采取粗植滥造、苗木不假植、造林不开沟、精品地块不浇水、造林成活率低等等问题现象。1.3林业建设滞后,林业工业基础差 林业企业生产方式和设备陈旧落后,木材加工企业多以优质木材为原料,且企业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突出,森林资源的利用率低,价值消耗现象严重。2抓好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2.1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特别是全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尤为迫切。各级政府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关于“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有关规定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水电、旅游、矿山、水利等生态效益的直接受益单位,应当从其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建设以及对生态公益林所有者的补偿。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经济赔偿制度,提高生态补偿能力。2.2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
第四篇:关于椒江生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椒江生态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刘碎雪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生态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003年浙江省提出生态省建设后,椒江区也提出了建设生态区的目标。全区在整治环境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生态区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生态区建设任重道远。
一、生态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前,椒江作为一个海滨小镇,主要以农业、渔业为主,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改革开放后,椒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6年,全区的GDP从1.1978亿元增长到203.049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40元增长到41733元,财政收入从1981年的1442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3.6223亿元。
在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全区河网水质恶化。《2005年台州市水资源公报》显示:椒江区评价河长98.7公里,属地表水Ⅳ-劣Ⅴ类水质的河长为98.7公里,占评价河长的比例为100%。《2006年台州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包括椒江南部河道在内的金清河网87.4%的断面水质属劣Ⅴ类水,整个河网中91.7%的断面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椒北河网 Ⅳ类、劣于Ⅴ类的断面分别占50%,均不满足水域功能。严重污染的河道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使河中近三分之一的水生物绝迹。居民饮水也一度告急。外沙、岩头医化园区曾被浙江省列为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之一,因为污染问题曾多次被媒体曝光,社会各界要求对环境进行治理的呼声十分强烈。
二、生态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椒江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在环境污染整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生态工作网络基本健全
2003年底,椒江区政府面对沉重的环境污染,提出了建设生态区的战略目标。为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20多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每年与各成员单位和镇、街道签订生态区建设责任书,明确职责和分工,确保各单位能够相互协调和配合,切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椒江区的生态建设工作形成了有人主管、有人主抓、有人落实的良好工作网络体系。
(二)污染企业整治取得成效
自2001年开始,对全区的医化企业进行了重点整治。本着“先退后进,先整治后发展”的原则,先后关停了外沙岩头医化园区内治理无望的18家医化企业,园区内医化企业减少到33家;2004年,我区先后投资10多亿元对园区内的环境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建设,33家医化企业全部通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企业“三废”得到了有效处置,并于2006年11月通过了省验收小组的验收,原先化工区恶臭影响主城区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椒江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为全区的生态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9年开始投产,总投资2.2亿元、每小时供气量达300吨的椒江热电厂,彻底解决了外沙岩头医化园区中小企业因为设立小锅炉而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总投资2亿元,日处理5万吨的污水处理工程已于2003年顺利运行,污水二期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中;总投资5000多万元,日处理150吨的垃圾焚烧工程正在建设中;2003年开始实施再截污再分流工程,至今,城区共建成一级、二级管网35公里和36.19公里,泵站10座。2007年,计划建设一、三级污水管线3.7公里,完成24个小区、41家单位的排污口改造和28个排污口的封堵。
(四)农村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是生态建设的薄弱点、难点。针对这样的状况,2004年,椒江区下发了《台州市椒江区农村卫生改厕工作实施计划(2004—2007年)》,到2007年3月,已有155个村完成了改厕工作,有的村还投资建造了沼气式化粪池;2005年,出台《椒江区城乡环卫垃圾处理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以“户集、村收、街道运、区处理”的城乡联动处理日常生活垃圾,使农村的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善。
(五)河道污染开始治理
为切实改变椒江河道水质,我区出台了水环境整治水利实施方案和河道保洁考核细则,确定城区核心区块内河道由区里负责日常保洁,其它河道根据属地管理原则由各街道负责每天8小时动态保洁。从2001年到2006年全区共投入9000多万元,完成河道疏浚414公里。2007年,共清理水葫芦450多万平方米,清理河岸垃圾600多吨,全年计划疏浚及清淤11
6.45公里,并统一购置了46艘保洁船发放到各街道。区财政全年计划用于河道保洁以奖代补经费290万元。通过努力,全区大小河道的水面洁净度有了明显改观。
三、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椒江区的生态建设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取得一些成效。由于历史的原因,椒江区的水、土壤等污染没有明显改观,生态环境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生态意识不强
一些部门对生态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真正把生态区建设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重局部利益,轻整体利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思想和行为。一些企业的排污方式从明排转为暗排,增加了环保部门的监管难度,如海门街道某一区域的河水经常发现电镀厂产生的污水,但环保执法部门多次检查都未能发现。个别企业在检查时使用环保设施,检查一过就不再使用。一些企业因污染被查处时,说情时有发生;一些市民为贪图方便,乱倒垃圾等破坏环境的行为仍随处可见。
(二)规划不科学
椒江区城市发展初期,城区的排水、排污均采用合流制就近排往河道,既浪费了可利用的雨水,又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污水干管没考虑与系统匹配;一些管道直接放置在河底,影响河道的排洪、清淤;城市一些河道对河底、河两侧进行了水泥浇灌、砌石,丧失了自身的净化功能;椒北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新投入的设施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如椒江一期污水厂,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但椒江2004年日供水量已达10万吨,2007用水高峰期日需水量在14万吨左右,这样的状况导致了污水处理率不足50%。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区目前的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与要素“瓶颈”制约问题仍较为突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高投入、高能耗的增长模式,部门和企业对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水平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还跟不上,逐步建立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高效、低耗、节能和低排放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推进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难度还比较大。从产业结构上看,2006年椒江的三产比例为2.5:50.5:47,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例70%还存在相当差距;2006年,医化行业工业产值4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3%;同时,企业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这样的产业结构使环境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生态建设历史欠账多,短时间难以得到有效、彻底的治理。
(四)政府投入不足
近年来,区政府在生态建设投入上,与前几年相比有了明显增加,但所占GDP的比例仍太少。2007年生态环境保护费仅1200万元,但需支出的又有很多,加上前期遗留问题多、城市规模快速扩展,相对于生态建设,还远远不够。
(五)农村环境不乐观
近年来,椒江区的新农村建设成效很大。如新殿村、九子村、海明村等达到了市级生态村的标准。但多数农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压力逐年增大,禁养区内畜禽养殖点尚未全部关停转迁,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直排内河,一些农村生态基础设施投入几乎为零,生态环境容纳能力不断降低。
四、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生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包括城市绿化、环境保护、设施投入,还涵盖了社会经济、管理理念、文化、法制、规划等各方面。在生态建设中,只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道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目标。
(一)树立生态意识,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生态建设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使全区人民认识到环境是我们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牢固树立生态意识,努力形成“人人要生态,人人讲生态,人人管生态,人人护生态”的浓厚氛围。各部门、街道(镇)应树立良好的生态就是发展的政绩观,从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更好地把握好生态建设的实质和内涵,为生态建设夯实思想认识基础。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生态建设是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一种具体实践,是执政为民、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工作中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重视经济社会效益,又要重视生态环境效益;既要考虑眼前利益,更要维护长远利益;既要考虑局部利益,更要服从全局利益,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发展内容、重大政绩追求和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生态基础设施
把科学规划、统筹发展作为各项基础设施投入的基本指导方针,整改前期规划不科学的设施,以网络化、一体化、现代化为标准,建成布局科学、设施先进、空间开阔的基础设施体系框架。同时要总结经验、突出重点、节约有效、循序渐进地加大投入,提高椒江区的截污、处污的能力。在资金的投入上以政府财政为主,适当吸收民间资金;在设施的经营与管理上,以高效为目标,以广大民众受益为第一要义,兼顾投资人的收益。
(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在实施宏观调控中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利时机,调整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和布局,努力构建与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产业布局体系。以打造先进制
造业基地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修编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时,注重与生态建设规划相融合,着眼于从区域、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上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要大力倡导节能减排,逐步降低污染大、能耗高、附加值小的企业所占的比重,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在废弃物利用上环境效益大,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要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
(四)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考核制度
建立一套绿色GDP考核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在考核中的比重,从现有的3到5分增加到10分左右。在这一考核体系中,将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损失纳入经济发展水平这一评价体系,要用一套科学综合社会指标来考察领导干部,除考核经济指标外,还要考核环境指标,在考核经济指标时,既要看量的增长,更要看质的提高。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设立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专项资金,补偿为全局发展作出牺牲的环境受害方,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五)重视软件建设,营造生态文化氛围
生态建设既要加强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尤其要积极倡导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理念。要进一步挖掘椒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利用我区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遗产和重要名胜古迹,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打造城市生态景观,把人文元素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要大力传播先进的生态文化理念,积极培育具有特色的企业生态文化和社区生态文化,加大绿色基层单位和绿色家庭的创建力度,广泛开展环境法制、环境道德和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全区上下形成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
第五篇: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心得体会思考感悟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心得体会思考感悟
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总体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持续深入反“四风”、坚定不移反腐败,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坍塌、党性观念缺失、政治觉悟偏低、作风不纯、作为不正,不收敛、不收手,甚至顶风违纪、顶风作案,严重污染了政治生态,败坏了党风政风,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从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查处的案件和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背后折射的是理想信念缺失、政治意识淡薄等问题,实质上是对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漠视,是对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的背弃,对干部监督管理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和有效震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就使我们认识到,要解决党内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综合施策,持续用力,保持高压态势,发扬斗争精神,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把理想信念“总开关”拧得更紧。总书记指出,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胜利之“钥”、党员干部立身之“本”。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要巩固拓展党内历次集中教育特别是“X、X”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制度,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
把选人用人的“方向盘”握得更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更关乎人心向背。总体来说,党内选人用人的风气是正的,党员干部的心气是顺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地方、少数部门,选人用人的“方向盘”握得不够稳、“风向标”立得不够正,让一些党性不强、素质不高甚至劣迹斑斑的人“混进”了领导干部的序列,严重败坏了选人用人环境,滋生了腐败现象、助长了腐败分子,也挫伤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腐败案例易发频发、不正之风甚嚣尘上,深刻警醒我们,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要坚持“四凡四必”,严把政治关、廉洁关,将“问题干部”挡在门外;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加大群众评议的权重,让群众说得上话、说话管用。
把权力制约的“铁笼子”扎得更牢。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一些干部特别是位高权重的干部,之所以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说到底,还是对他们手中的权力监督不力、不到位,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等情况。各级各地党组织及其纪检监察组织必须坚持惩治和预防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抓紧构建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要不断建立和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形成体系完备、规范管用、执行有力的制度体系,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以完善的制度监督制约党员领导干部按规矩办事、按规矩用权。要强化制度教育、严格制度执行、强化监督制约,让党员领导特别是领导干部习惯于在严格监督和制度制约中工作学习生活。要强化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制度执行中搞变通、打折扣和走样变形的问题要从严执纪,严肃问责,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把惩治腐败的“高压线”绷得更严。总书记深刻指出,“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任何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都会对党的事业造成危害,特别是一把手腐败,对事业发展的破坏性更强,对干部队伍建设“杀伤力”更大。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注重用好反面典型这面“镜子”,从每次通报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中得到警醒,以此为鉴、深刻反思,主动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从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高度,全面加大管党治党力度,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正确处理治标和治本、惩治和预防的关系,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置问题线索,形成对腐败和意欲腐败者的强大威慑。
要加大监督巡查、巡视巡察频度,做到全覆盖、零盲区,突出政治性、纪律性,强化对巡视整改的督查督办,并加大问题线索的交办督办,不让每一个有问题线索的干部“带病逍遥”,也不冤枉每一个清白无辜的干部,维护好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