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兵临城下影评:人性的思考
人性的思考
我喜欢战争片。在我看来的战争片是永远离不开战争、战友和对手。《兵临城下》令我震撼,它给我带来了一份意外,一份对于人性的细腻刻画,所以片中人物的魅力最令我欣赏。
战地英雄——瓦西里·扎采耶夫
巨幕拉开之后,一只狼在白雪覆盖的森林之中伺机而动,狼的眼睛紧盯着猎物—— 一匹作为诱饵的马。之后,一只被伪装过的猎枪和幼年的瓦西里出现在画面中,他神色坚毅却无法掩饰那份面对猛兽的紧张,狼开始冲向猎物,速度逐渐加快,而瓦西里的枪却开始在颤抖,在爷爷的不断催促下,少年瓦西里终于开枪了,但是少年瓦西里因为恐惧和紧张,那一枪并没有击中狼,在狼撕咬白马的时候是爷爷射杀了狼,也给少年瓦西里上了可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堂课,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要像石头一样冷静,机会出现时要勇敢果决甚至冷酷,不可有一丝迟疑和惊慌。瓦西里从猎狼中获得的能力和经验很快就在战场中表现出来,新兵被派到战场上与德军展开对攻,面对火力强大的德军,冲锋无异于送死,而后退也一样会被红军打死,瓦西里在两个人一杆步枪的情况下,赤手紧随着前面的士兵冲锋,他伏着身向前跑,冷静的躲闪飞来的子弹,时刻寻找拿到枪的机会,比起那些直着身子猛冲的士兵他活下去的机会大了很多。最后,当前进后退都要死的时候,瓦西里以装死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整个过程中瓦西里表现出了与新兵极不相称的冷静与智慧,而这些除了天分外就要拜猎狼的经验所赐。
他是个优秀的狙击手,是机智果断,沉静含蓄的化身。他坚难地匍匐在大敌于前的杀场坑道献身抗战,夜晚挑灯回信同胞;他利用玻璃来混淆敌人,在死人堆里藏身,还有为朋友,为恋人英雄流下男儿泪的一刻。在当他亲眼目睹战友死在自己面前,脑浆迸裂的时候,他的手是颤抖地,心情是复杂的,但他努力地让自己平静,因为这是在战场,还要继续战斗下去。在与丹尼洛夫、塔妮娅三角恋关系中,在面对科尼格上校的猎杀出现恐慌,在一次狙杀科尼格上校的时候居然错失良机,而且当时经过长期作战又等待了一夜的战地英雄也是人,也是会困乏的,导演编导了多么人性的一面。难怪有人说高手过招,最忌心浮气躁,对于狙击手来说,错误永远是致命的,哪怕是最小的。他曾对塔尼娅说过,他的的理想只是平凡地想成为一个工厂的管理者,他有自己的情爱牵挂、有自己的脆弱和无助。平凡的个体负载过多无法承受的内涵,即便是英雄,撇开被外界神化后的耀眼光环,他们依旧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牵有挂的平凡人,而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对英雄的平凡化而不是神话的诠释,给了不一样的震撼,一个强者总有脆弱的一面,内心总有一片柔软的地方,这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本性。
英雄的制造者——丹尼洛夫
丹尼是一个忠诚的红军军官,他发现了年轻的神枪手瓦西里。在红军失利,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时,在所有的军官面对将军的自杀、面对赫鲁晓夫的暴怒都不敢出声时,他大胆地提出了“我们需要英雄。这里的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被德国人的子弹要么是被我们自己人打死,也还有另一条路,一条勇气之路,一条热爱祖国的道路。我们必须重新发布军队的消息,我们必须要讲述一些宏伟的故事,才能够振奋人心、重整旗鼓。我们必须让他们坚定胜利的信念。我们必须给予他们希望、自豪和去战斗的欲望,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制造先例让他人跟随其后。”于是,瓦西里,这个鼓舞了整个红军队伍,甚至鼓舞了全苏维埃人民的英雄诞生了。他放大了瓦西里的每一天的胜利,神化了他的体能和智能,让他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神。他为战争服务,为国家服务,对瓦西里则不存在道德,甚至是残忍。他甚至不惜利用房东的儿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沙查,让他接近想刺探消息的科尼格上校,天真烂漫地为上校提供“情报”,再让瓦西里早于科尼格上校一步埋伏在上校准备捕杀他的地方。瓦西里两次失手后,科尼格上校终于醒悟到这个对他提供的巧克力口水直流的孩子骗了他,他把沙查吊死水塔,一个在瓦西里会出现的地方。在这件事上,丹尼洛夫是刽子手,他把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当手榴弹扔向了敌人,但在他的心中自己是一个军官,在为祖国而战。
塔妮娅中流弹,身负重伤,被送上了开往后方的轮船。目睹这一切的丹尼受到了重创。此时的丹尼,还可以有许多种选择。丹尼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这话未必对,很多人经历了极度的痛苦后,仍然不能大彻大悟。但是,丹尼确实是大彻大悟了。有些事只有失去后才知道珍惜,有些事只有到失去后才知道放弃。失去最珍惜的之后的绝望给人的清醒,不到那个时候永远不会明白。两个绝望的男人,到头来终于可以敞开心扉,“我们努力去创造平等世界,希望大家不用妒忌别人。可是人总有令别人妒忌的东西,一个微笑,一份友谊,求之而不得的东西。在这世上,即使是苏联的世界,总是有富有贫,富于天赋,贫于天赋,富于爱情,贫于爱情。”丹尼洛夫用他的觉悟来换取瓦西里最后的胜利。不论那最后一击有多么不可思议之处,这段话足以叫我们默默回味。但是人生来不平等,一生追求的是更加不平等,谁都希望自己过得比别人更好。人性是不会改变更不会彻底湮灭的,那种理性的社会会实现么?不是为了任何一种体制。人性才是我们要舍生保护的。他来到两个狙击手对峙的猎场,对瓦西里说:我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然后,突然闪动,让科尼格上校将他击毙,从而使得瓦西里发现了科尼格上校的位置,并将其枪杀。
我一开始把他想成一个高素质的军官,没想到他会有利用沙查和诬陷瓦西里的行为,而且做的那么理直气壮。后来,我对他很失望,我甚至料定瓦西里是要死在他手里的了,没想
到他又会用生命去帮助他完成任务。我们常把一个人的道德看成了一条死河,没有波澜,永远也不会改变航道,和我们一直所接受的“三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教育是分不开的。有位名人曾说过,道德是行动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当人要思考道德的时候,他实际已经失去了道德的方向。丹尼这个角色之所以吸引我,就在于他一直在行动,他的道德一直就存在于他的行动中。面对现在发生的很多类似小悦悦事件时,我们在思考,在积极思考什么是道德,在积极评判他人的道德,我们却集体丧失了道德的方向。
感人的沙查母子
沙查,一个在死亡面前也不坚强的勇敢孩子。沙查在影片中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尽管他还是个小孩,但为了从邓宁上校那里刺探有用情报,他不惜冒着危险接近上校,骗取他的信任,可惜最终沙查还是被老谋深算的上校识破了,这个勇敢的孩子也因此早早成了战争的牺牲品。其中有一个情节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回味的。剧情中,当科尼格上校在那个铁管子里将沙查逮住的时候,镜头转到了他们两个人的背影,此时我们可以看见沙查在抽泣的背影,在死亡面前他本能地抽泣了。虽说战争能够让孩子学会勇敢,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能克服心里的恐惧,这点恐怕连大人也很难做到吧。在死亡面前的坚强有点虚伪的成分,而沙查保持了孩子应有的纯真,看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那张可爱的红红的小脸——为了国家可以勇敢,面对死亡也会恐惧。如果换成中国的片子我想那个小孩一定很勇敢在牺牲前一定会高喊:打倒日本鬼子之类的话。或许这就是外国片跟国产片很大的不同点之一。虽然短短的一生,逃不开被利用的命运,被自己的国家利用,是心甘情愿;被敌方利用,是有些悲哀,但他一直很勇敢,直至死亡。他的死,怵目惊心,让人有一种哭不出来的悲痛。
战争中见亲情。沙查的妈妈在影片里有两处我印象特别深刻,一处是:塔尼娅和丹尼洛夫过来跟她说斯大林格勒快要沦陷了,现在要安排她撤退,但是她说:“她不走,这是她和沙查的家。”其实是因为沙查还没回来,她担心沙查的安全。最后丹尼骗她说沙查投降了德军,已经安全了,她才肯走。另一处是:在撤退的过程中,她一路向丹尼不停地解释,希望他原谅沙查。尽管炸弹到处飞,随时都有被炸死的可能,她也摔倒了在地上,就在她爬起来那一刻,我以为她会继续逃命,结果她没有,她竟然往回走了,为的是给小沙查留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身体很好,会撤到对岸,沙查,保重。”看到这里,我眼睛有点湿润了——亲情就体现在这细节之中!沙查的妈妈没有那种大义凛然的精神,但是她对小沙查的一举一动,都是尽显一个慈母的伟大。站在一个妈妈的角度上想想,也许,当叛徒,保留性命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没有一个父母愿意牺牲自己的孩子的。
优雅的狙击手---科尼格上校
整部影片,最吸引我的是那位纳粹枪手——科尼格上校,一个战功卓著的狙击高手,战斗力极强,却有着莫名的迷人气质,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猫科动物特有的自媚、优雅与从容,在贵族风度、温文尔雅的外表下,是内敛的意志。他来到斯大林格勒专门捕杀瓦西里时,他不理睬瓦西里“我不是他的对手”、“我的枪法没他好”、“我会被他杀了的”这样的叫喊,当他的上级误认为瓦西里已经死亡,要求他回国时,他却冒险留下来继续完成任务,坚定地发布着“瓦西里是不会死的”、“瓦西里战无不胜”等消息。这是责任感,还是荣誉感使然?还是为自己死去的儿子复仇?我觉得是他的直觉,他相信作为一个狙击手的直觉,遵从自己的准则。因为他说过:他还没有死,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我还没有杀死他。只有真正爱护自己内心世界的人才会做这种选择,这种爱,超出生命本身。
第一次科尼格利用一个电线修理工作诱饵,清楚判断出瓦西里小组的位置,并瞄准了他们必经的两个楼体间的断层,当瓦西里的搭档跳跃断层时被一枪狙杀。漂亮!这一枪显示出科尼格恐怖的狙击能力,虽然他知道两个人必然会跳过这个断层,但他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断层距离不远,即使跳跃也就是一霎那的事情,要在看到有人跳出的一瞬间快速反应、瞄准、射击,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就是留有一定提前量的同时还要随机的根据对手的动作方向幅度完全凭感觉的移动瞄准镜,狙杀对手。科尼格完胜,并给对手极大的震慑。
他把沙查吊死在水塔上前说了一句,“我们都是战士。”这句话体现了科尼格的军人操守,如果没有,他就饰演成一个嗜血的杀手,导演编剧的功底颇深,描写如此细致。因为在战争中杀死对方的士兵是一件无可指责的事情,在他眼里小沙查已经干了士兵该干的事情,自己杀死的不是一个平凡小男孩而是一个小士兵。
最后,当科尼格击毙丹尼洛夫并从自己隐藏的掩体出来那一瞬,瓦西里完全可以一枪爆头,可能是导演不想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他希望两个人能有机会面对面的看到对方,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于是,但科尼格走进丹尼洛夫尸体时,他突然静止了,因为他听到了侧方风吹起斗篷的声音,那意味着瓦西里在那里,科尼格的身体僵立紧绷,仿佛一头即将被猎杀却又想做困兽之斗的独狼,他在挣扎是否要做最后一搏,然而他知道那个人是瓦西里,一个在斯大林格勒狙杀了这么多名德军的狙击手,那个弹无虚发的乌拉尔猎人,所有的挣扎都将是徒劳。于是,科尼格的眼睛告诉我们他放弃了,准备以体面地方式接受死亡,他缓缓吐一口气,站直了原本保持警备状态的身体,静静的摘下帽子,转过身注视着这个年轻而强大的对手,那一刻他想必是对对手充满尊重和感激的,能死在自己的强大对手的枪下或许没有什么遗憾,比起老死病榻来讲,这样的死亡更骄傲和光荣。自己除下了帽子让瓦西里射他的前额更说明了一点:在他眼中,和瓦西里之间确实是一场较量,只是输的人要付出性命做代价而已。
两位优秀的狙击手,冷静、坚忍和残酷。他们可以在一个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埋伏几天几夜只为等待一次机会,而对于以“one shot, one kill”一击致命为准则的狙击手而言,一次机会
足矣,当然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绝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手软。我喜欢库里科夫说的“捕猎场不是由狼来决定的,而是由猎人决定。”狙击,本来就是猎杀。
在残酷的竞争社会中,我们应当向瓦西里学习,学习他的冷静;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要像石头一样冷静,机会出现时要勇敢果决甚至冷酷,不可有一丝迟疑和惊慌;同时要克服心中的恐惧和脆弱.每个人最大敌人是自己,首要是战胜自己的恐惧和脆弱。因为在这个社会优胜劣汰,是不平等的,就像瓦西里说的“他只是个步兵,不值得为了他而暴露我的位置。”人与人是不等值的,人生来不平等,而人一生追求的就是更不平等!
第二篇:《兵临城下》小影评
《兵临城下》影评
《兵临城下》这部影片,我看了两遍,第一遍是作为一个军事迷的喜好所驱使,重点关注的是狙击手的成长和其狙杀的过程,看完后觉得其是部很好的影片。第二遍则是带着疑问去观看,因为从网上搜索的结果是大部分人都很赞赏这部影片。结果,在看完第二遍之后,明显少了第一遍那种对该片的推崇,甚至有点觉得这部片子挺烂。分析其差异,也正好反映了该片的亮点与不足。
很多人喜欢《兵临城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片的取材很新颖。虽然说涉及战争特别是二战类题材的电影很多,尤以美国为代表,《拯救大兵瑞恩》就是典型的例子。回顾所有的战争题材类电影,无外乎以残酷的大场面战斗的画面来吸引观众。而《兵临城下》却选择很少有导演涉及到的狙击场面,把一直颇为神秘的狙击手展现给大家,这一下就新引了观众。更重要的是对狙击手的专业和细节描写:空旷的场景,平静无声,没人有知道其中蕴含无限杀机,只要一发子弹 一声枪响,就让敌人停止呼吸。非常到位,引人入胜,可以说是描写狙击手的典范之作。“狙击手是战争中不折不扣的艺术家,他们必须远离刺刀见红、子弹呼啸的第一线,他们静静地潜伏在阴暗角落。但他们同样是战争中残酷的一部分,身心都被手中的那支狙击枪所吞噬。”这是对狙击手的精彩描述,单是现实的狙击手就足够吸引人,更何况加上电影的艺术加工。
另一个可以吸引人的地方也许就是故事的取材。《兵临城下》是一部基于历史事实的战争体裁,影片是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来自乌拉尔的默默无名的红军战士瓦西里如何以惊人的枪法,冷静的头脑和诚实的勇气成为国家的英雄。正因此,在人们看到瓦西里·格利高里耶维奇·扎依采夫神乎其神的枪法时,更多了几分真实与信任感。
然而,纵观全片感觉影片很杂,战争+爱情+友情。除了狙击场面描写很到位,其他的元素都很平淡。战争的大场面自然很难与美国大片相比;让人感觉有些牵强的爱情也没让我感动起来;友情则被嫉妒所玷污,甚至有丑化苏联的意图,把普通的苏联人民和士兵表现的像一群乌合之众,而那些军官则只会疯狂的杀逃兵。因此将几种感情凑在一起就显得很混乱。另外,由于在狙击的过程中穿插了这些感情,让影片显得不够紧凑,很难表现战争的残酷和人内心的恐惧。个人认为导演之所以会加入很多元素,也许就是想因此来表现影片中人物思想的复杂性。电影的情节简单,但是人物所展现的内心世界又是值得人思考的,就必须通过一些手段来增加电影的悲情色彩,从这一点看,又是导演所不得不让影片杂的原因。
总的来说,《兵临城下》是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因为它将狙击手的成长与成功描写的很到位,尽管在其他方面处理的不是很到位,但算得上“突出主题”。
第三篇:再看《兵临城下》
在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无聊中重新拾起这部老电影,细细的品味。记得在大学时蜻蜓点水的浏览过此片,对几个镜头印象深刻:瓦西里初展身手,一连击毙5名德军军官;老狙击手在跳跃断壁时被德军少校精准射杀;坦尼亚和瓦西里在男人堆里拘谨地做爱,让人忍禁不俊……今天则是闲得无事,找来这部战争片刺激刺激慵懒的神经,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观赏下来,有几点体会:
同志般的友谊,战地中的爱情
影片对人物第一印象刻画得很成功,瓦西里和政委同志认识在被德军扫荡后的战壕里,政委的狼狈,瓦西里的淡定,很好的交织在一起。随后是瓦西里连续干掉5名德军军官(士兵),政委发挥宣传优势,树立英雄典型,鼓舞苏军士气,两人一起得到晋升嘉奖。在之后则是两人同时钟情于坦尼亚,为了爱情而纠结,但却能以国家大义为重,保持团结。最后为引出德军少校,政委不惜牺牲自我。在影片很大的段落中,都赞颂了这种苏联时期同志般的友谊,让人钦佩和怀念。
瓦西里与坦尼亚从影片开始就已认识,小伙子默默关注着美女,这份信仰支撑着他度过一次次危机。尤其是后来做爱的一幕戏,在残酷的战争死亡的气息中绽放出一抹温情的光亮,为影片增色不少。
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批判
既然是战争片,对战场的描述必不可少,本片对战争场景的刻画非常精彩。影片开始时苏联后备军乘船渡河时遭德军飞机轰炸的死伤,河上飘满的尸体和残肢,士兵不时被爆
头、射杀的瞬间,被轰炸过后的断壁残垣,等等。既有宏观的场面描述,又有微观的单兵作战、心理刻画,很好的再现了二战时期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是什么,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什么,是利益的冲突;利益是什么,是人性的反映。无论是何种利益纠纷、制度冲突,归根到底都是人性在作祟。影片最后的一幕让人深思:政委自我牺牲前说了一番话“我们努力去创造平等世界,希望大家不用妒忌别人,可是人总有令别人妒忌的东西,一个微笑,一份友谊,求之而不得的东西…… 在这世上,即使是苏联的世界,总是有富有贫……富于天赋,贫于天赋;富于爱情,贫于爱情……”这段话从苏联政委的口中冒出,既是对制度、对战争的反思,也是对人性、对人类世界的反思。为此,扩大了影片的内涵,提升了影片的境界。
坚韧的意志,必胜的信念
作为影片主角,作为一名狙击手,凭什么能够在战火纷飞、枪林弹雨中存活下去?凭什么能提前一天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赶到狙击点,然后纹丝不动的长时间潜伏?本片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也是影片所宣扬的主要精神。
在世界二次大战中,各国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为反击侵略,保卫家园,法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主要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牺牲,爱国主义成为主旋律。保卫家园、打“持久战”,需要充足的物质条件,更需要坚韧的意志和必胜的精神信念。从这个角度说,本片也是一部很好的励志片,值得收藏。
第四篇:《兵临城下》观后感
守护道德,守护和平
——观《兵临城下》后有感
X月X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兵临城下》,感触颇深。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影片中的人物和情节都纷纷从我灵魂深处跳出来,告诉我那份感动,那份震撼,非文字不足以描绘,非文字不足以记载。于是我蠢蠢欲动,开始用指尖跳舞,用文字来讴歌艺术的魅力。
我一直都是个崇拜英雄的人,不管这个英雄出自哪个年代,哪个国家,只要他有别于寻常人,具备“虽万千人吾往矣”的气概,那么他就是我顶礼膜拜的偶象。
勇敢地前进——瓦西里.扎依采夫
瓦西里.扎依采夫,一个很普通的苏联牧民,只是因为多年的游牧生活练就了一身好枪法,才使他成为二战中的传奇人物。他的神奇枪法令入侵的德国人闻风丧胆,他成了当时苏联最优秀的狙击手。在看影片之前,对于好莱坞影星裘.德洛,我还仅仅是慕名而已,看完之后我才惊叹于他的演技,的确演得细腻,精湛,让人无可挑剔。他演的传奇英雄瓦西里一开始只是个被迫去保卫斯大林格勒的青年红军,面对装备精良的德军,他连枝枪都没有,徒步跟在有枪的战友身后,要等战友死后他才有望捡到枪。头上飞机轰鸣,地上坦克隆隆,战争的惨烈被刻画的异样的绚丽。有的青年军人不敢向前冲,往后撤退,结果被自己人机枪扫射一样是个死。苏联人的喇叭在叫:“对于
懦夫,对于叛徒,我们绝不留情。”德国人的喇叭在叫:“你们是斯大林的牺牲品,对帝国的无谓抵抗是自取死路。”在那个年代,生命比草芥更贱,死比任何事情都正常,那是种触目惊心的痛感,能在热爱和平的人们心中刻下深深的印痕。
战争的废墟里幸存着两个活人,一个是政委达尼洛夫,一个就是手无寸铁的瓦西里。达尼洛夫是文职,想开枪射击却不知道怎么射,于是问瓦西里:“你会开枪吗?”瓦西里说:“会一点。”于是他接过政委的枪,一眨眼就将掩体前的几个敌人通统击毙了。于是瓦西里成为了狙击队员,不到十天的战斗里就击毙了四十多名的德国兵,他成了苏联红军大力宣传的英雄。
坚强地战斗——科宁斯少校
看完整部影片,科宁斯少校深深地吸引了我。作为影片中的反派角色,他的出场并不多,但有着莫名的迷人气质,举手投足间散发着猫科动物般的自媚、优雅和从容。细腻、温文尔雅的贵族风度下,则是内敛的坚强斗志。当上级误认为瓦西里已死,要送他安全回国时,他主动留下来,要亲手击毙瓦西里。冒生命风险继续置身于地狱般的环境中。是责任感、荣誉感使然?还是为已战死的儿子复仇?我想这是德意志军官团发自内心的自尊与骄傲;这也是德国容克贵族特有的集体人格。容克的形成可追溯到600年前古老的条顿骑士团。在影片中,容克军官面对上级时的坦诚、尊严、不卑不亢和苏军政委对上级的恐惧、谄媚、战战兢兢、唯唯诺诺形成鲜明的对比。
事件:科宁斯少校作为德国王牌被专门派来猎杀苏军王牌瓦西
里。时间:夜晚。场景:前往斯大林格勒前线的德军某临时火车站。一列满载伤员的红十字客运卧铺车正靠站进行维护,车内拥挤不堪,塞满了士气低落、缠着绷带的伤兵,准备回国。这时,伴随着一阵狼啸般深远幽长的汽笛声,另一列方向相反前往斯大林格勒的火车徐徐进站,两车正好相交错,伴随着车轮撞击铁轨的有节奏的咔咔声,车尾挂接的一节灯火通明的办公车厢在黑夜中异常引人注目。卧铺车上拥挤狼狈的伤兵们纷纷好奇地望向它。列车缓缓地停下,透过办公车厢明亮的车窗,可以发现餐车改装的诺大的雅致舒适的办公车厢内只有一个人。军容笔挺的科宁斯少校正在窗边端坐,安静地看着书。厚厚的书摆在桌上,已翻去了一半,书旁晶莹的高脚玻璃杯里有他最爱的清酒,还有大半杯。他的手放在书面上慢慢触动,手尖大体指着读到的字行,显然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陷入思索。手旁不远处放着香烟和玻璃烟灰缸,另一边摆有精致的书灯,这确是个阅读的好环境。列车靠站的轻微晃动打断了他阅读的乐趣,不经意向窗外一瞥,恰对到对面伤兵们的集体注视礼,倏地他的心紧了一下,从这满车拥挤的伤员中隐约意识到了前方战事的惨烈和形势的严峻。低调的少校对这许多似有深意的目光感到不自在,有些厌恶这突如其来的打搅,便抬手轻轻拉下了遮窗帘。静静想了一下,摸起精致的钢制烟盒,慢慢打开,取出一根烟缓缓放在嘴边,小心扣上烟盒,优雅地掏出火机点燃,吸了一口,然后习惯性傲慢地昂起头,目光凝视着远方,若有所思般地吸了起来。前方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对手和凶险?他从容谈定的神情看起来好似是在蔑视命运的挑衅。
有时,男人的气质和魅力不一定要年轻俊俏的脸庞、健美的肌肉;更重要的是在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中散发出的气质,给人的感觉。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都传递着只有潜意识才能理解的心理活动和性格讯息。内省、自信、傲慢又有一点矜持和害羞。这就是科宁斯少校出场短短10秒钟给我的印象。这短短10秒钟就使我迷上了他,不用一句台词,就触发了我一直蛰伏在心底的极右贵族情节。
用道德行走——丹尼洛夫
丹尼洛夫和瓦西里同时爱上了妲雅,但妲雅爱的是一眼能看到底的瓦西里。丹尼洛夫用革命需要受过教育的高素质的人为由阻止妲雅去两个狙击手的猎场,妲雅不理这一套,她陪伴在瓦西里身边,与他共同捕杀华少校,与他在埋伏着的地方恩爱。丹尼洛夫由妒生恨,向总部发出了“瓦西里故意延误战机,他的意志已经丧失,我很担心他对革命的忠诚”之类的消息。这时候,他的道德匍匐在爱情的脚下,成了爱的俘虏。
妲雅中流弹,身负重伤,被送上了开往后方的轮船。目睹这一切的丹尼洛夫受到了重创。此时的丹尼洛夫,还可以有许多种选择。但这一次,他选择了对祖国、对人民、对瓦西里都很道德,唯独对自己不道德的行为。尼采说,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这话未必对,很多人经历了极度的痛苦后,仍然不能大彻大悟。但是,丹尼洛夫确实是大彻大悟了。他来到两个狙击手对峙的猎场,对瓦西里说:我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然后,突然闪动,让华少校将他击毙,从而使得瓦西里发现了华的位置,并将其枪杀。
看到这里,我已经无力感慨。在每一个环节上,我都在猜测接
下来丹尼洛夫会如何做。但是,都错了。因为我一开始把他想成一个高大全的红军军官,没想到他会有利用小西和诬陷瓦西里的行为,而且做的那么理直气壮。后来,我对他很失望,我甚至料定瓦西里是要死在他手里的了,没想到他又会用生命去帮助他完成任务。也就是说,我把一个人的道德看成了一条死河,没有波澜,永远也不会改变航道。这和我们一直所接受的“三岁看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有位名人曾说过,道德是行动的对象,而不是思考的对象。当人要思考道德的时候,他实际已经失去了道德的方向。丹尼洛夫这个角色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他一直在行动,他的道德一直就存在于他的行动中。
斯大林格勒沦陷,德军兵临城下,迫近了首都莫斯科。两军交
阵,各为其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两个优秀的狙击手之中肯定有一个要倒下,这全是拜战争所赐。如果他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的话,那么只需在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争金牌就可以了,也用不着性命相搏了。每每回想起这些,我们真是太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了。看着电影
里的惨烈画面,那些死于非命的无辜百姓,和平真的是来之不易。
正义永远会压倒邪恶,我们人类的英雄也永远会绽放出无尽的光
芒!总之一句话:和平才是世界永恒的主题!
第五篇: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
人禽之辨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在人性与兽性之间,有一个相当广阔的思想天地,有待深入地思考,如在人性与个性,个性与党性,个性与奴性,人性、个性、党性与神性之间,就有非常细致的理论问题有待深入。
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低度起点。尽管人性中包含着兽性的因素,特别是在自然生理欲望的需求方面,与兽性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正如马克思所言,即使在这方面,人也是以人性的方式展示着其自然性。更进一地说,即使在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方面,人也受自己的文明规则的束缚。
人性是人的普遍属性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是人的类本质。除了这种类本质之外,人还有自己的个别性特征,那就是人的个性特征。尊重人的个性,是尊重人的更高的更进一步的要求,是现代社会对人性培育的深化。
在人性的个别性之下,普遍性之上,还有中间层次的党性问题。人的党性是人的类特性的表现。在《论语》中,当达巷党人与孔子讨论“正直”的问题时,孔子说:“吾党之直异于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可见,党性是人的类特性。然而,什么样的党性才是合理的?是不是仅有一个唯一先进的党性?还是多个先进性的党性多元并存?而无论是什么样的党性,他们是否还要服从一个什么样的更为普遍、更为基本的原则?
从逻辑的角度看,党性必须服从普遍的人性。无论是何种党性,都不能违背普遍的人性。按照儒家的观点看,“仁者爱人。”爱人就是人性的普遍性。在基督教传统下,主张爱自己的敌人。因为敌人也是人,只是他在利益与价值观念方面与自己的要求相反。从我们的敌人角度看,我们也是敌人的敌人。如果我们不把敌人当人看,敌人也会把我们不当人看。而我们自己深知:我们是人。因此,把敌人当人看,正是我们把自己当人看的缘故。所以党性原则必须服从人性的原则。从历史的角度看,敌人是因为群体利益的争夺,通过政治的方式制造出来的。世上本无敌人。
当然,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残酷的阶段。敌我双方都经常会做出许多丧失人性的事情,把敌人不当人看的残酷事实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敌斗争中总结了一条非常令人警醒的原则: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同志的残酷。
但这条特殊的规律不能作为历史的通则,更不能作为逻辑的必然。我们甚至可以依照这句话说:对敌人残忍,敌人对我们会更残忍。这会导致怨怨相报何时了的无限的恶的循环。真正代表人类发展方向的党性原则,就应当在推动人性朝向更加人性的方向前进的大道起正面的作用。因此,即使是对敌人,我们也应当做到仁至义尽。正如老子所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信之,德善。”老子又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孔子也说:“以直报怨。”意思说,用符合怨家对头(广义的敌人)的正当方式去对回报他。要而言之,儒道两家的创始人都反对用残忍的方式对待自己的仇敌或怨家。这便是党性要服从人性的逻辑理由与历史理由。
与个性相反的是人的奴性。所谓奴性,即人丧失了自主性而自愿地以他人的意志作为自己意志的精神状态。奴性的根本祸根在于长期的社会不平等所导致的对人性的扭曲。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就是一篇批评奴性,呼吁申张个性的战斗檄文。龚自珍所批评的“病梅”就是病态的时代里的病态人性的像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极力维护人的世俗生活的合理性,通过对人的世
俗需求的肯定,特别是对每个真实而又具体的个人生命、精神价值的肯定,而肯定了人的神圣性,使人从神学的、传统文化的威权和政治的权威下解放出来。然而,现代社会的另一个方面特征是重视物质生产与交换的价值。空前地、无止境地追求利润是现代社会在经济生产方面的基本特征。这就又使人重新陷入另一种片面性之中——即过分地物质化倾向,使人在精神追求方面有所弱化。人的神圣性被物质产品的生产与利润的神圣性所淹没、所取代。人自身的神圣性在非人化的生产过程中被遗忘,从而导致了全社会的普遍化的物质主义的流行,连艺术自身也被商业化所淹没。因此,当我们肯定现代社会把人从传统的狭隘性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忽视现代社会重新使人陷入另一种异化的倾向。然而,呼唤人的神圣性的归来,绝不意味着要使人变成神。而是在更高的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人的生存境界,使人由摆脱对各种特殊社会关系的束缚,从而进一步地摆脱对各种物质性产品的依赖,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语),使人的精神与心灵自由地遨游于今日相对丰富的物质世界之上,使人性的光辉更为灿烂。